苏科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6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一、升和毫升【认识容量和升】1、认识容量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大小,就是它的容量为了准确测量或计算容器的容量,要用统一的容量单位:升或毫升。
2、认识容量单位“升”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常用符号“L”表示。
棱长是 1 分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为 1 升计量固体体积不能用升作单位3、感知对1升的认识1 升水大约能倒满4 个纸杯,3升水能倒满4 个大碗,1个大碗大约能装3/4升水1 升水正好能装满棱长为1 分米(dm)的正方体容器。
【认识毫升】1、认识容量单位“毫升”计量比较少的液体,常用毫升作单位,常用符号“mL”表示棱长是 1 厘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为 1 毫升1 毫升大约只有十几滴水2、升与毫升的进率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是1000,即1 升=1000 毫升3、升与毫升的换算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与其他单位的换算方法一样,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乘进率;把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4、生活中的升和毫升的运用:生活中一杯水大约250 毫升;一个高压锅大约盛水6 升;一个家用水池大约盛水30 升,一个脸盆大约盛水10 升;一个浴缸大约盛水400 升;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2 升,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30 升,一瓶饮料大约是400 毫升,一锅水有5升,一汤勺水有10 毫升。
5、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血液总量约为4000 ---- 5000 毫升。
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 毫升。
二、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①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
②计算时从高位算起,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如果被除数前两位比除数小,就用前三位除以除数。
③除到被除数的第几位,商就写在这一位上。
④注意每次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2、试商时,用四舍五入法将除数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若除数看大,则初商可能偏小;若除数看小,则初商可能偏大。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一、数的世界(1)求总数中含有几个每份的量,如求180里有几个30,用180÷30(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如求160是40的几倍,用160÷40(3)求将总数平均分成几份,如求把24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用240÷6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1)计算方法:步骤:①判断商是几位数的要领:一个数除以一个两位数,看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就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写在哪一位上。
如:234÷21看234的前两位是23 比除数21大,所以商的最高位应该写在3上面,商是两位数。
204÷21看204的前两位是20 比除数21小,所以商的最高位应该写在4上面,商是一位数。
②列竖式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是:A、从最高位除起;B、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C、余数比除数小注意: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③除数不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1)当除数的个位小于5时,可用“四舍”法把除数看成与它接近且比它小的整十数来试商。
把除数看小了,可能会出现初商偏大的情况。
即:除数看小→初商偏大→调小再试(2)除数的个位大于或等于5时,可用“五入”法把除数看成与它接近且比它大的整十数来试商。
把除数看大了,可能会出现初商偏大的情况。
即:除数看大→初商偏小→调大再试576÷18=32(2)竖式中的0的特殊位置(3)简便计算4.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补充:当有余数时,余数也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易错点:“被除数不变时,除数和商是反向变化的,其余都是同向变化的”即: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反而要除以或乘几。
5.应用1.几个数量关系式①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速度单位:千米/时、米/时、千米/分、米/分、千米/秒、米/秒)②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③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④1份的数×份数=总数总数÷份数=1份的数总数÷1份的数=份数运算顺序:算式中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乘除后加减;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第一单元升和毫升1、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
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2、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作单位。
毫升可以用字母“mL(ml)”表示。
3、1升=1000毫升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法则:(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够不够除;(2)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3)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
五入法试商,由于把除数看大了,商可能偏小,要调大。
四舍法试商,由于把除数看小了,商可能偏大,要调小。
3、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商×除数+余数4、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大或者等于除数,商就是两位数;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商就是一位数。
✧两位数除以两位数,商肯定是一位数。
5、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乘积。
6、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7、在除法中,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越大,商越小。
在除法中,如果除数不变,被除数越大,商越大。
8、低级单位前的数÷进率=高级单位前的数。
例如:180分=()时因为1时=60分,进率是60,180÷60=3所以180分=3时。
高级单位前的数×进率=低级单位前的数例如:9升=()毫升因为1升=1000毫升,进率是1000,9×1000=9000所以9升=9000毫升。
9、常用数量关系: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份数=每份数总数÷每份数=份数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10、图形公式: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第三单元观察物体1、观察物体时,无论从哪一面观察,都要正对着那一面进行观察,使自己只能看到这一面,而不能同时看到两个面。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1、除法:(1) 试商时,将除数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若除数变大,则初商可能偏小;若除数变小,则初商可能偏大。
(2)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则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3)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若有余数,余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二、角:(1) 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端点数量,可否测量长度等。
(2) 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3)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角度范围。
(4) 一副三角尺有两只三角尺,其中含有的角度分别是45°,45°,90°;含有的角度分别是30°,60°,90°,经过组合,他们可以形成的角有:15°,75°,105°,120°,135°,150°,180°(5) 钟面上共有12大格,共360°,每一大格30°,每一小格6°。
3点和9点,分、时针形成的角是(直角);6点,分、时针形成的角是(平角)。
6:30是(锐角)3:30是(锐角、75°) 9:30是(钝角、105°) 4:00是(钝角、120°) 3、混合运算:运算顺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然后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只有加减法或乘除法的时候,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4、四、平行与相交(1) 平行: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始终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 垂直: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交点叫做(垂足)。
※注:作图题中,作完垂直一定要画上表示垂直的符号“┐”。
苏科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升和毫升1.1 升(L)=1000毫升(ml 、mL)2.从里面量长、宽、高都是1 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是1 升。
1 升水重1 千克。
生活中一杯水大约250 毫升;一个高压锅大约盛水6 升;一个家用水池大约盛水30 升;一个脸盆大约盛水10 升;一个浴缸大约盛水400 升;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2 升;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30 升;一瓶饮料大约是400 毫升;一锅水有5 升;一汤勺水有10 毫升。
3.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血液总量约为4000——5000毫升。
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毫升。
4.毫升水大约等于23滴水。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去除,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数不够除,就用被除数的前三位数去除。
试商时〃将除数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若除数变大〃则初商可能偏小;若除数变小〃则初商可能偏大。
例1:362÷43〃将43看作(4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大);362÷48〃将48看作(5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小)。
2.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一位数〃当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大或等于除数时〃商是两位数;当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时〃商是一位数。
3.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验算:商×除数+余数=被除数4.商的变化规律:①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商不变。
商不变规律也可以应用于除法计算〃在计算两个末尾都有0的除法算式中〃应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注意:被除数的变化会带来余数的变化。
如:900÷40〃虽然在计算时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划去一个零〃算到最后一步是10-8=2〃但是余数并不是2〃而是20。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所学的内容较多,大家在整理思路时可能不是很方便。
小编为大家整理归纳了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及研究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一、升和毫升认识容量和升】1、认识容量所能容纳物体的大小,就是它的容量为了准确测量或计算的容量,要用统一的容量单位:升或毫升。
2、认识容量单位“升”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常用符号“L”表示。
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容量为1升计量固体体积不能用升作单位3、感知对1升的认识1升水正好能装满棱长为1分米(dm)的正方体。
认识毫升】1、认识容量单位“毫升”计量比较少的液体,常用毫升作单位,常用符号“mL”表示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的容量为1毫升1毫升大约只有十几滴水2、升与毫升的进率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是1000,即1升=1000毫升3、升与毫升的换算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与其他单位的换算方法一样,把高级单位换算成初级单位,乘进率;把初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4、生活中的升和毫升的运用:生活中一杯水大约250毫升;一个高压锅大约盛水6升;一个家用水池大约盛水30升,一个脸盆大约盛水10升;一个浴缸大约盛水400升;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2升,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30升,一瓶饮料大约是400毫升,一锅水有5升,一汤勺水有10毫升。
5、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血液总量约为4000----5000毫升。
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毫升。
二、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①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
②计算时从高位算起,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假如被除数前两位比除数小,就用前三位除以除数。
③除到被除数的第几位,商就写在这一位上。
④注意每次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2、试商时,用四舍五入法将除数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若除数看大,则初商可能偏小;若除数看小,则初商可能偏大。
四年级上册数学各个单元知识点整理第1单元:《升和毫升》1.为了准确测量或计量容器的容量,要使用统一的单位:升和毫升。
2.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做单位。
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3.1升水正好可以装满棱(leng)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
也相当于是2瓶500ml毫升的矿泉水。
4.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做单位。
毫升可以用字母“ml”表示。
1毫升水大约只有十几滴。
5.(1)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80升;(2)一瓶酱油大约有400毫升;(3)一锅水大约有5升;(4)一汤勺水大约有10毫升;6.1升=1000毫升。
第2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1.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60÷20=3。
(可以想20×3=60,所以60÷20=3;也可以想6÷2=3,所以60÷20=3)2.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笔算时当被除数的前两位够除时,商的最高位要写在十位上。
试商时:350里最多有()个40;542里最多有()个80。
3.180分=()时;(180÷60=3)540秒=()分;(540÷60=9)4.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1)从一个数里连续除以两个数就等于从这个数里除以后两数之积。
(270÷6÷5=270÷(6×5)=270÷30=9)(2)从一个数里除以两数之积就等于从这个数里连续除以这两个数。
(210÷35=210÷(7×5)=210÷7÷5=6)(3)典型练习1:有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一共放了224本书,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第一种思路:①先算一个书架放多少本:224÷2=112(本);②再算每层有多少本:112÷4=28(本)。
第二种思路:①先算一共有几层:4×2=8(层);②再算每层有多少本:224÷8=28(本)。
四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第一单元升和毫升★1.容器盛液体的多少就是它的“容量”。
★2.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
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3.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作单位。
毫升可以用字母(ml 、mL)表示。
4.1升水正好装满长、宽、高都是1分米(棱长为1分米(dm))的正方体容器。
5.1毫升水正好装满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容器。
1毫升大约只有十几滴水。
★8.进率:1升(L)=1000毫升(mL)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1.试商时,用四舍五入法将除数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若(四舍)把除数看小,则初商可能偏大,需要调小。
若(五入)把除数看大,则初商可能偏小,需要调大;★2.判断商是几位数.被除数前两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商是两位数,被除数前两位小于除数,商是一位数。
例1: 362÷43,将43看作(4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大);362÷48,将48看作(5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小)。
例2:()53÷56,若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5,4,3,2,1),最大是(5);若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6,7,8,9),最小是(6)。
439÷()4,若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4,5,6,7,8,9),最小是(4);若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3,2,1),最大填(3)。
▲竖式简便运算,要在横式上补上余数划掉的0.4.★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验算公式)★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5.余数要比除数小: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除数-1; 最小的除数=余数+1例1: ( )÷53=25…☆,解:☆余数最小是 1,最大是52。
例2:□÷()=25 (32)解:除数最小是32+1=33,则被除数=33×25+32★6.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一、升和毫升【认识容量和升】1、认识容量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大小,就是它的容量为了准确测量或计算容器的容量,要用统一的容量单位:升或毫升。
2、认识容量单位“升”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常用符号“L”表示。
棱长是 1 分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为 1 升计量固体体积不能用升作单位3、感知对1升的认识1 升水大约能倒满4 个纸杯,3升水能倒满4 个大碗,1个大碗大约能装3/4升水1 升水正好能装满棱长为1 分米(dm)的正方体容器。
【认识毫升】1、认识容量单位“毫升”计量比较少的液体,常用毫升作单位,常用符号“mL”表示棱长是 1 厘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为 1 毫升1 毫升大约只有十几滴水2、升与毫升的进率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是1000,即1 升=1000 毫升3、升与毫升的换算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与其他单位的换算方法一样,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乘进率;把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4、生活中的升和毫升的运用:生活中一杯水大约250 毫升;一个高压锅大约盛水6 升;一个家用水池大约盛水30 升,一个脸盆大约盛水10 升;一个浴缸大约盛水400 升;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2 升,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30 升,一瓶饮料大约是400 毫升,一锅水有5 升,一汤勺水有10 毫升。
5、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血液总量约为4000 ---- 5000 毫升。
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 毫升。
二、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①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
②计算时从高位算起,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如果被除数前两位比除数小,就用前三位除以除数。
③除到被除数的第几位,商就写在这一位上。
④注意每次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2、试商时,用四舍五入法将除数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若除数看大,则初商可能偏小;若除数看小,则初商可能偏大。
苏教版四年级上数学知识总结四年级上学期数学课程主要由苏教版教材提供支持,涉及了各种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
下面将对这一学期的数学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
一、整数的认识在四年级上学期的数学课程中,学生首先要学习整数的认识。
整数是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在内的数,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
学生需要了解整数的意义、性质和表示方法,以及整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
二、整数的加减法在整数的基础上,学生还需要学习整数的加减法。
整数的加减法和自然数的加减法有所不同,需要掌握不同的计算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加强整数的加减法运算技巧,学会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整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三、整数乘法整数乘法是整数运算中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了解整数乘法的定义、性质和运算规则。
在学习整数乘法时,学生需要掌握整数乘法的运算技巧,熟练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等运算规则解决问题。
四、整数除法整数除法是整数运算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学生需要了解整数除法的定义、性质和运算规则。
在学习整数除法时,学生需要掌握整数除法的运算技巧,熟练运用除法的运算规则解决问题。
五、小数的认识在四年级上学期的数学课程中,学生还需要学习小数的认识。
小数是介于两个整数之间的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
学生需要了解小数的意义、性质和表示方法,以及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
六、小数的加减法在小数的基础上,学生还需要学习小数的加减法。
小数的加减法需要掌握小数点对齐、补零等计算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加强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技巧,学会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小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七、小数乘法小数乘法是小数运算中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了解小数乘法的定义、性质和运算规则。
在学习小数乘法时,学生需要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技巧,熟练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等运算规则解决问题。
八、小数除法小数除法是小数运算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学生需要了解小数除法的定义、性质和运算规则。
在学习小数除法时,学生需要掌握小数除法的运算技巧,熟练运用除法的运算规则解决问题。
苏科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1.1 升(L)=1000毫升(ml 、mL)
2.从里面量长、宽、高都是 1 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是 1 升。
1 升水重 1 千克。
生活中一杯水大约250 毫升;一个高压锅大约盛水 6 升;一个家用水池大约盛水30 升;一个脸盆大约盛水10 升;一个浴缸大约盛水400 升;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
2 升;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30 升;一瓶饮料大约是400 毫升;一锅水有 5 升;一汤勺水有10 毫升。
3.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血液总量约为4000——5000毫升。
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毫升。
4.1毫升水大约等于23滴水。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去除,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数不够除,就用被除数的前三位数去除。
试商时,将除数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若除数变大,则初商可能偏小;若除数变小,则初商可能偏大。
2.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一位数,当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大或等于除数时,商是两位数;当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时,商是一位数。
3.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验算: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商的变化规律:
①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商不变。
商不变规律也可以应用于除法计算,在计算两个末尾都有0的除法算式中,应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注意:被除数的变化会带来余数的变化。
如:900÷40,虽然在计算时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划去一个零,算到最后一步是10-8=2,但是余数并不是2,而是20。
②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除数不变,商也乘(或除以)几。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 除外),商就除以(或乘)几。
5.同一事物依次重复出现叫做周期现象,发现周期规律至少要观察两组物体的排列。
解决周期现象的问题时,通常用排一排、画一画、圈一圈的方法找出周期。
用除法解决周期现象中的问题比较方便。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要正对着物体观察,如果要从哪面看形状不变,就对准那面的小正方体放一个。
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1)统计时,数数据要按顺序数,不能重复,也不能遗漏,每数一个都要做好标记。
分段整理: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再填在统计
表里。
统计完之后,检查一遍统计的数据总和是否与题中数据总和相等。
(2)条形统计图:要写好日期,看清每一格代表的数值是多少。
根据数据的多少画出直条的高度,每画好一个柱状图,要在上面写上所对应的数据。
(3)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平均数=总数÷份数,也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平均数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先求每份数,再求份数或总数的应用题叫归一问题。
先求总数,再求份数或每份数的应用题叫归总问题。
(2)两积之和问题与两积之差问题; 剩余问题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3)在列表整理时,相应量的数据一定要一一对应,条件与问题都要看清楚写清楚。
(4)计算要细心。
第六单元可能性
公平的游戏规则:两人摸球的个数相等,可能性就相等,游戏规则就公平
第七单元、混合运算
运算顺序:算式中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按由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括号能改变计算的顺序。
第八单元、垂直与平行线
1、线段是有限长的,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射线是无限长的,只有一个端点,不可以测量;直线是无限长的,没有端点,不可以测量。
2、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可以画一条直线;经过三点最多可以画三条直线……
经过n个点最多可以画n×(n-1)÷2条直线。
3、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5、量角器是度量角的工具。
量角器上有中心、刻度线和刻度。
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队的角就是1度的角。
“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表示。
6、量角的方法:中心对准顶点,一条边对准0刻度线,看另一条边所对的刻度。
0刻度线在左边,就看外面的刻度;0刻度线在右边,就看里面的刻度。
7、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叉开大角就大,叉开小角就小。
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小于180°,平角等于
180°,周角等于360°。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一个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
8、一副三角尺有两只三角尺,其中一块含有的角度分别是45°,45°,90°;另一块含有的角度分别是30°,60°,90°
经过组合,他们可以形成的角有:15°,75°,105°,120°,135°,150°,180°。
能用三角尺画出的角都是15°的倍数。
9、钟面上共有12大格,共360°,每一大格30°,每一小格6°。
钟面上3时和9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了直角;钟面上6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了平角。
10、垂直: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交点叫做(垂足)。
※注:作图题中,作完垂直一定要画上表示垂直的符号“∟”。
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一贴、二靠、三移、四画、五标记11、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点到直线的所有线中,垂直线段最短。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12、平行: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1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对边互相平行,邻边互相垂直。
14、在物体的质量相同,斜面的长度相同时,物体从成45°角的斜面上滚下会滚得最远
附:常用数量关系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a×4=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ab)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