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阅读附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22.42 KB
- 文档页数:3
《陋室铭》阅读训练及答案《陋室铭》阅读训练及答案「篇一」陋室铭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曰∶“何陋之有?”1、翻译下面句子。
(1)斯是陋室,唯吾德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段文字从哪几个方面表现陋室不陋?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写到哪三位古人?为什么要写这三位古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2、从环境的清幽、交友的品位、情趣的高雅、远离世俗官场四方面表现陋室不陋。
(意对即可)3、诸葛亮子云孔子写这三位古人,用于证明只要住的人品德好,陋室就不显得简陋了。
(意对即可)《陋室铭》阅读训练及答案「篇二」(12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小题1】下面句中划线的“之”,同“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2分)A.何陋之有B.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醉翁之意不在酒【小题2】翻译下面句子(3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小题3】写出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
陋室铭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完成12-14小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那么名。
水不在深,有龙那么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小题1】.解释以下划线字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斯是陋室
(2)苔痕上阶绿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语句。
(3分)
(1)草色入帘青
(2)谈笑有鸿儒
(3)无案牍之劳形
【小题3】.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的“德馨”表现在哪些方面。
(3分)
【小题1】(1)这 (2)长到评分:共2分。
每题1分。
【小题1】(1)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2)可以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
(3)没有公文使身体劳累。
评分:共3分。
每题1分。
【小题1】①安贫乐道②高雅情趣③效仿先贤
评分:共3分。
每个要点1分。
《陋室铭》阅读答案15篇《陋室铭》阅读答案15篇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需要适量地做些阅读题,就有可能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分析原因及时总结。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陋室铭》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陋室铭》阅读答案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9—12题。
(10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衰世凑①学,不知原心反本,直雕琢其性,矫拂②其情,以与世交。
故目虽欲之,禁之以度;心虽乐之,节之以礼;趋翔周旋③,诎④节卑拜;肉凝而不食,酒澄而不饮;外束其形,内总⑤其德;钳阴阳之和,而迫性命之情,故终身为悲人。
达至道者则不然,理情性,治心术;养以和,持以适;乐道而忘贱,安德而忘贫;性有不欲,无欲而不得;心有不乐,无乐而不为。
【注释】①凑:趋向,追逐。
②矫拂:矫正,纠正。
③趋翔:步履有节奏的样子。
周旋:行礼时进退揖让的动作,也指应酬交际。
④诎:屈服,折服。
⑤总:拘束,约束。
9、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2分)(1)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______(2)故目虽欲之____________________10、选出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节之以礼乃记之而去A、B、皆以美于徐公酒澄而不饮无丝竹之乱耳何陋之有C、D、行拂乱其所为禁之以度11、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达至道者则不然,理情性,治心术。
12甲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用乙文中的原句回答。
(2分)答案:9、(l)大(2)因此,所以【解析】第(l)题“鸿”是一种体积硕大的鸟,故有“大”的意思;(2)“故”在这里是连词,可翻译成“所以”。
《陋室铭》阅读附答案《陋室铭》练1.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词语)是:惟吾德馨(德馨)。
2.文章的前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事物的类比,表面陋室也具有“名”、“灵”的性质。
3.文章的点题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文章是从环境、交往、情趣三方面描写陋室的。
5.写陋室环境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6.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写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以古代名贤自况的语句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运用类比的目的是:表明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与抱负,进一步突出“XXX”。
9.本文通过描写陋室,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0.“仙”和“龙”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能概括出全文大意的词语是:XXX。
《陋室铭》练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来往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文案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加点词语,①有仙则名⑥无案牍之劳形....②惟吾德馨⑦无丝竹之乱耳.....③往来无白丁⑧可以调素琴...④无案牍之劳形⑨斯是陋室..⑤谈笑有鸿儒.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③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
3.全文的文眼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我的理解:4.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形容“陋室”不“陋”的?我的归结:5.联系本文谈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具有怎样的道德品质和情操?我的畅谈:6.“谈笑有鸿儒,来往无白丁”,关于作者这种交友体式格局,你有甚么看法?7.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哗闹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8.下列对文章内容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专题08 陋室铭(2022·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可以调素.琴素:不加装饰的B.无案牍之劳形.形:形体、躯体C.百里奚举于市.市:集市D.衡.于虑衡:平衡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A.有仙则.名思而不学则.殆B.何陋之.有箕畚运于渤海之.尾C.舜发于.畎亩之中所恶有甚于.死者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鸣之而.不能通其意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A.(通过这些)来感动(他的)内心,容忍(他的)性格,曾增加他的才干。
B.因此,感动(他的)内心,容忍(他的)性格,增加他的才干。
C.因此,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曾增加他的才干。
D.(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受到晨撼,使(他的)性格坚忍,增加他的才干。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两文均明确表达中心。
甲文明确提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乙文结尾点明中心“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B.两文均涉及人生处境。
甲文写作者虽然身居陋室,但是不甘贫贱;乙文谈到了将担大任者须经受艰难处境的磨炼。
C.两文均有举例。
甲文举“诸葛庐"“子云亭”类比“陋室”,乙文用六个历史人物的事例证明人才造就于艰苦环境。
陋室铭》阅读附答案1.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加点词语。
①有仙则名:有仙人居住,这个地方就有名气。
⑥无案牍之劳形:不需要写文书,不需要繁琐的公务。
②惟吾德馨:只有我这种高尚的品德才是闻名遐迩的。
⑦无丝竹之乱耳:没有嘈杂的音乐声,耳朵不会受到干扰。
③往来无白丁:来往的人都是有学问、有才华的。
⑧可以调素琴:可以弹奏简单的琴曲。
④无案牍之劳形:不需要写文书,不需要繁琐的公务。
XXX是陋室:这里虽然简陋,但是我的品德高尚。
⑤谈笑有鸿儒:和我交往的人都是有学问、有才华的。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里虽然简陋,但是我的品德高尚。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XXX说:有什么不好的呢?③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
石阶上长满了青苔,帘子里透进来的草色也是清新的绿色。
3.全文的文眼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全文的文眼是比喻,通过将陋室比喻为“有仙则名,有龙则灵”的地方,突出了室主人高尚的品德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4.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形容“陋室”不“陋”的?本文从环境、交往、情趣三方面来极力形容“陋室”不“陋”。
5.联系本文谈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具有怎样的道德品质和情操?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比如诚实守信、勤奋向上、尊重他人等等。
同时,我们也应该培养自己的情操,欣赏美好的事物,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我认为作者这种交友方式很值得借鉴。
和有学问、有才华的人交往,可以借鉴他们的思想、研究他们的知识,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养。
7.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案牍之劳形”,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不需要写文书、不需要繁琐的公务,摆脱了繁琐的事务,感到非常的欣喜。
8.下列对文章内容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练习阅读题及答案《陋室铭》练习阅读题及答案「篇一」阅读《陋室铭》,完成12-14小题。
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在句中的意思。
(2分)(1)斯是陋室(2)苔痕上阶绿【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3分)(1)草色入帘青(2)谈笑有鸿儒(3)无案牍之劳形【小题3】.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的“德馨”表现在哪些方面。
(3分)答案【小题1】(1)这 (2)长到评分:共2分。
每小题1分。
【小题1】(1)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2)可以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
(3)没有公文使身体劳累。
评分:共3分。
每小题1分。
【小题1】①安贫乐道②高雅情趣③效仿先贤评分:共3分。
每个要点1分。
《陋室铭》练习阅读题及答案「篇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小题1“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列举你所知道的含文体标志的题目。
(不少于两个)小题2写出本文的中心句。
小题3写山水对写陋室有何作用?小题4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陋室的特点。
小题5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对写陋室有何作用?小题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都是写室中事,写作角度有何不同?小题7作者为何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小题8作者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请你对这种交友之道进行辩证的分析。
答案小题1捕蛇者说西游记五柳先生传“友邦惊诧”论小题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小题3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暗示陋室不陋,因人生辉。
小题4自然环境清幽,交往人物不俗,生活情趣高雅。
阅读刘禹锡《陋室铭》),回答问题。
(8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芦,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小题1】解释下列加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①有仙则名( ) ②无案牍之劳形( )【小题2】下边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小题3】翻译(2分)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小题4】南阳诸葛芦,西蜀子云亭作者引用这两个典故有何用意? (2分)答案【小题1】①出名②使劳累(2分)【小题2】 B (2分)【小题3】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分)【小题4】目的在于以古代名贤自喻,表明自己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2分)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名是活用词,应解释为动词用法。
劳应解释为使动用法,使劳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
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
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
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
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2】试题分析:B的停顿不当,应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从主语谓语之间停顿的角度,可是从前后两句停顿一致的角度都可以选择出来。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和诵读能力。
点评: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给语段标出停顿,其实是把几个句子断开。
所以要注意句子意思不能改变,语意要完整。
【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
句子中的的关键词有是馨,是与现代汉语的意思一样,馨是注解中的重点字,应译为品德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