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寻宝记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4
《骆驼寻宝记》教案《骆驼寻宝记》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作者整理的《骆驼寻宝记》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骆驼寻宝记》教案1骆驼寻宝记一、导入课文:本学期你们学过童话吗?你能用一两句话介绍一个丑小鸭的故事吗?写这只普通的丑小鸭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写一个人的人生)所以我们学习童话的意义所在是认识社会,认识人生。
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童话〈〈骆驼寻宝记〉〉二、感知内容:1、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我读到几种动物去寻宝?同学们要用笔粗略记下来。
)教师只读到“骆驼一路前去……”2、在学生没有读到课文的情况下,以下的内容让学生去猜。
思考题:其它动物坚持到底了吗?骆驼寻宝会有怎样的遭遇?它是怎样对待的?结果会如何?三、讨论:学生自己在想象;发表个人的想法。
四、给学生发下文章,学生自己出声任意读教师没有读到的内容。
教师重申提示学生思考的以上的三个小题。
(1、2、3)提示:1、动物们都一个个走回头路了。
没有坚持下去。
2、骆驼不灰心,踽踽独行,涉过了冷水滩,趟过冰凌湖,穿行热风洞。
尤其是穿行热风洞它用了四个小时,进行详写。
3、它闯出了峡谷,来到了珍宝关。
真是应了那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它来到了美丽的“世外桃源”。
教师过渡语言:1、让我们一起来朗诵一下这美丽的仙境。
2、一骆驼艰难跋涉到来的目的是寻宝,它马上开始找宝了吗?(学生可能众说纷纭,但教师一定提示:它碰到了仙女。
3、面对仙女送到手的宝物,骆驼的'态度如何?(学生能答出来所给的宝物)这一段是骆驼面临命运的抉择的时候。
同学们,越是在舒适幸福的环境中或者一帆风顺时,人都会迷失,而骆驼却是这样面对的。
(插入有关作者介绍)4、骆驼的正是具有坚强屈的精神,找到了“宝”?这个宝是什么呢?5、我们生活中的宝又是什么呢?(朗诵诗歌)五、作业:同学们的收获还真不少,那你想不想也成为象陈伯吹那样优秀的童话作家?那老师给大家个机会。
《骆驼寻宝记》教案篇一:骆驼寻宝记骆驼寻宝记一、学习目的1. 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概括骆驼的形象特点。
3.理解文中“比照”“反衬”手法的运用及其所起的作用。
一、自学检测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人物+事件起因+通过+结果(言简意赅)2.骆驼寻到了什么样的宝?二、合作探究1.骆驼寻宝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2.骆驼凭借什么冲破这种种难关的呢?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词句。
三、展示交流从骆驼寻宝途中的表现来看,你认为这是一只的骆驼?(性格特征精神质量)英勇自信不畏艰险胸怀群众无私奉献四、写法探究1. 你明白这两句话写的是哪种动物吗?肥胖蠢笨的()看到大伙都去寻宝,不觉眼红,也不自量力地上了岸,但是没走多远,就累得直喘粗气,肚子也饿了,不得不下河去找些水生植物充饥。
因此()展开红黄绿色交错的彩羽。
她饶舌地邀请啄木鸟一同去寻宝。
交流总结:童话的写作特点:抓住事物的特征进展拟人化的描写2.作者用一半的篇幅来写众多动物在寻宝途中的表现,作用是什么?都是为下文突出刻画骆驼作铺垫,从反面衬托骆驼。
五、拓展延伸同学们明白童话的目的不仅是反映生活,而且给人以思想、知识教育,那么读完这篇童话,你认为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什么才是真正的宝呢?六、布置作业文中不断没有写到骆驼寻宝途中的心理活动,请你结合骆驼精神发挥想象写一写骆驼在途中想了些什么。
篇二:骆驼寻宝记教学教案教学预备1.教学目的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理解童话这一文体特征;体会作者是如何样运用语言刻画寻宝者的形象的。
2.才能目的:通过整体感知课文,体会本文构思与组织材料上的巧妙。
3.情感目的:认识骆驼这一形象的深化含义,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境地,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和价值观。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骆驼形象,学习骆驼精神。
教学难点:比照与反衬的写作手法。
3.教学器具4.标签教学过程激趣导入—简介作家作品知识——积累字词—整体感知—研读理解—拓展延伸(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让学生决心百倍的进入课堂(二)简介作家作品知识:《骆驼寻宝记》是本单元第一篇童话,因此,适当的讲解童话的文体特征,是教学的必要。
骆驼寻宝记教案骆驼寻宝记教案1课标要求:1、整体感知,学习课文构思精巧的特点。
2、理解课文丰富的内涵,品味鲜明、生动、准确、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3、通过片段练习,培养学生想像力。
4、学习骆驼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法点悟]学习这篇童话首先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童话作品中夸张式语言的表达效果;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之上,同学们相互质疑,讨论交流;然后进行分角色表演;最后通过叙述骆驼心理活动的片断练习,培养丰富的想像力。
以上“读”、“议”、“演”、“练”四个环节的学习,能够训练同学们的语文能力。
另外,通过资料的查阅,了解治理沙漠的方法。
[整体感知]__是一篇语言富有感染力的童话,讲述了骆驼寻宝的经历,描写了一个信念坚定、意志顽强的骆驼的形象,颂扬了坚韧不拨、无私奉献的精神。
作者在__前后的内容上作了精心安排。
全文共写了30多种动物,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课文题目是《骆驼寻宝记》,为什么要写这么多动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骆驼有没有找到宝贝?在它眼里什么才是宝贝?这是我们在学习这篇__的时候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疑难解析]质疑:课文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__可以分几部分?解惑:全文共写了30多种动物,多而不乱,杂而有序,各具特色,详略有别。
先分别写了30多种动物如何上路又无功而返,再集中笔墨,详写骆驼如何战胜重重困难获得成功。
基于上述构思,课文可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1~10段),写各种动物纷纷踏上寻宝的道路又全部半途而废的经过。
第二部分(11~19段),写骆驼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寻到了宝贝。
质疑:除了骆驼外,还有哪些动物加入了寻宝行列?它们都寻到宝了吗?解惑:除了骆驼外,还有大象、金丝猴、乌鸦、老公鸡和老母鸡、牛、马、羊、大白鹅、鸭子、狮子、老虎、金钱豹、大灰狼、独角犀、河马、麻雀、斑鸠、小毛驴等30多种动物都“火烧火燎”地加入了寻宝的行列。
最终众多动物又毫无例外地退出了寻宝的队伍。
质疑:作者用一半的篇幅来写众多动物在寻宝途中的表现,作用是什么?解惑:都是为下文突出刻画骆驼作铺垫,从反面衬托骆驼坚忍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
《骆驼寻宝记》优秀教案两篇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骆驼寻宝记》全篇详细内容:通过讲述一只骆驼的寻宝之旅,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沙漠生物的生活习性,以及勇敢、智慧、坚持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沙漠生物的生活习性。
2. 学生能够通过故事,培养勇敢、智慧、坚持的品质。
3.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和写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沙漠生物生活习性和品质培养。
重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品质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沙漠景象,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2. 课文阅读: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3. 故事解析:讲解故事中沙漠生物的生活习性,以及骆驼的品质。
4.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和写作练习。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口头表达和写作作业。
六、板书设计骆驼寻宝记勇敢、智慧、坚持沙漠生物生活习性七、作业设计1. 口头表达作业:让学生复述故事内容,运用课文中的词语。
2. 写作作业:写一篇关于勇敢、智慧、坚持的故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对课堂的回顾,检查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拓展延伸:通过课后作业的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拓展延伸。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的确定:理解课文中的沙漠生物生活习性和品质培养。
2. 教学过程的设计:包括情景引入、课文阅读、故事解析、例题讲解、随堂练习、作业布置等环节。
3.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地展示故事主题和重点内容。
4. 作业设计:口头表达和写作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一、教学难点的确定理解课文中的沙漠生物生活习性和品质培养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这是因为学生可能对沙漠生物的生活习性不熟悉,难以理解故事中骆驼的行为和品质。
《骆驼寻宝记》教学设计《骆驼寻宝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骆驼寻宝的过程,理解骆驼的形象和精神。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学习骆驼的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毅力和勇气。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骆驼寻宝的过程和骆驼的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骆驼的精神和对学生的启示。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骆驼寻宝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骆驼的形象和精神,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阅读法:让学生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分析法:分析骆驼寻宝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关于骆驼的视频,让学生观察骆驼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2)提问学生:你们知道骆驼有什么特点吗?骆驼为什么被称为“沙漠之舟”?讲授新课 (1)初读课文 ①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② 提问学生: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骆驼为什么要寻宝?(2)精读课文 ① 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细节内容。
② 提问学生:骆驼在寻宝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它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3)分析课文 ① 让学生分析骆驼的形象和精神,理解课文的主题。
② 提问学生:骆驼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它具有哪些精神品质?(4)总结课文 ① 让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② 提问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课堂练习 (1)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骆驼的短文,描述骆驼的外形、生活习性和精神品质。
课堂小结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骆驼的形象和精神。
(2)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体会。
1. 2. 3. 1. 2. 1. 2. 3. 4. 1. 2. 1. 2.布置作业 (1)让学生背诵课文的重点段落。
(2)让学生阅读一篇关于动物的文3.章,并写一篇读后感。
《骆驼寻宝记》教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骆驼寻宝记》这一故事,该故事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七单元。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故事梗概,分析骆驼的形象特征,学习生词及常用句型,探讨故事寓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主题。
2. 学习并运用故事中的生词和常用句型。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骆驼的形象特征,理解故事寓意。
2. 教学重点:掌握故事中生词和常用句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沙漠风光,引导学生说出沙漠中的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人公——骆驼。
2. 初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梗概,教师提问检查阅读效果。
3. 精读课文:分析骆驼的形象特征,学习生词及常用句型。
a.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c. 学习生词及常用句型,进行随堂练习。
4.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典型句子,分析句子结构,讲解语法知识。
5.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提高表达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故事梗概、骆驼形象特征、生词及常用句型。
2. 黑板右侧:典型例题、语法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骆驼寻宝记》的故事情节,运用本节课所学生词和句型,编写一段话。
答案示例:在茫茫沙漠中,骆驼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宝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阅读其他有关骆驼的故事,了解骆驼在其他文化中的形象,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小组合作的角色扮演活动。
4. 作业设计的要求和答案示例。
《骆驼寻宝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并积累生字词,提高复述课文的能力。
2.能力目标:学习童话的语言,学会分析解读童话3.思想教育目标:学习骆驼坚持优良品格,树立正确价值观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意义,品味分析童话的语言特点。
2.教学难点:学习骆驼坚持优良品格,树立正确价值观。
二.课时安排:一课时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㈠.导入:用ppt展示骆驼的图片,说明骆驼在沙漠中的作用——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
而我们今天要讲的骆驼呢?是要去寻宝的骆驼。
㈡.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陈伯吹,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文艺理论家,上海宝山人。
……2.积累生字词:携手嫉妒嬉戏饶舌温馨翡翠淙淙潺潺鄙夷水泄不通高瞻远瞩踽踽前行豁然开朗花团锦簇养尊处优3.学生自读课文,同时完成一下两个问题①.将文章分成两部分1—10:群兽寻宝,半途而废。
11--19:骆驼千辛万苦,寻到宝藏。
②.找学生简单复述课文。
(找1-2个学生即可)③.课文用将近一半的篇幅来写其它野兽的用意是什么?答:主要用来衬托出骆驼,不怕困难,坚强勇敢,勤劳朴实,等优秀品质,为下文做铺垫。
㈢.再读课文,品味语言㈣.归纳总结本文通过巨人和孩子之间的故事,告诫人们要有爱心,要无私奉献,才能给人带来快乐,自私自利只能给自己带来痛苦。
㈤.拓展延伸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无私给自己带来什么?分组谈论㈥.作业布置巨人到最后也没有见到那个小男孩,如果他见到那个小男孩,巨人会和小男孩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发挥想想,写一篇作文,300字左右。
㈦.板书设计:言行自私,赶走小孩——花园寒冬肆虐充满爱心,欢迎孩子——花园春意盎然。
《骆驼寻宝记》精品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理解团结、友谊、勇敢等品质。
1.2 教学内容《骆驼寻宝记》故事梗概介绍故事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分析故事情节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中主要角色的行为和心理。
培养学生对童话故事中人物品质的鉴赏能力。
2.2 教学难点分析故事情节中隐藏的寓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故事中的人物。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
4.2 讲解故事梗概详细讲解《骆驼寻宝记》的故事梗概,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
4.3 分析故事角色分析故事中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点。
4.4 讨论故事情节组织学生讨论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寓意。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5.2 教学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六章:作业设计与辅导6.1 作业设计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6.2 作业辅导在课后,为学生提供作业辅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完成作业。
第七章:课堂活动设计7.1 课堂活动设计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故事复述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7.2 活动组织与指导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第八章: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8.1 教学资源开发根据教学需求,开发相应的教学资源,如课件、教学素材等。
8.2 教学资源利用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丰富教学内容。
《骆驼寻宝记》教案两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骆驼寻宝记》,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寓意。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2.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享,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勇敢、坚持、自信的品质。
(2)引导学生懂得珍惜友情,关爱他人。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梗概:《骆驼寻宝记》讲述了一只骆驼为了寻找传说中的宝藏,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在朋友的帮助下,找到了宝藏的故事。
2. 教学重点:(1)掌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寓意。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情节,阐述故事寓意。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心得体会。
3. 案例分析法:分析骆驼在寻宝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品质。
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简要介绍《骆驼寻宝记》的故事背景,引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主阅读,理解故事:学生独立阅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体会故事寓意。
3. 分组讨论,分享心得: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体会。
4. 案例分析,引导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骆驼在寻宝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品质,如勇敢、坚持、自信等。
5. 总结提升,培养品质:教师总结故事寓意,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启示,培养自身品质。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故事内容,谈谈自己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勇敢、坚持、自信等品质。
2.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关注学生在生活中的表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分享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在团队合作、沟通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2. 阅读理解评估:通过提问、回答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故事情节和寓意的理解程度。
3. 作业完成评估:检查课后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故事文本:《骆驼寻宝记》原著或改编版本。
《骆驼寻宝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理解课文丰富内涵,学习本文鲜明、生动、准确、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2.学习本文精巧的构思。
过程和方法
1.使学生感受学习童话的快乐,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童话的兴趣。
2.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查阅资料,了解治理沙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l.学习骆驼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品析本文语言特点:虽朴实却非常鲜明、生动、准确,富有感染力?
2.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难点
品析本文语言特点。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你的心目中什么是宝呢?(出示导入图片)
学生讨论发言后总结:在你的心目中可能璀璨的宝石是宝,可能闪闪发光的夜明珠是宝,可能金光闪闪的元宝是宝,也可能……在骆驼的心中什么是宝呢?今天我们就走进陈伯吹的童话世界——《骆驼寻宝记》。
(出示图片)
二、初读、感知
1、了解作者
陈伯吹(1906--1997)
江苏宝山(今属上海市)人。
现代儿童文学家。
早年曾任小学教师。
大夏大学高等师范科肄业。
1927年创作了第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学校生活记》。
1930年受聘于北新书局,主编《小学生》半月刊,并编辑《小朋友从书》。
九一八事变后写了不少以抗日为题材、反映爱国热忱的童话。
1934年任儿童书局编辑部主任,负责编辑《儿童杂志》。
抗日战争期间,曾任职于北碚编译馆。
抗战胜利后在上海参与发起组织儿童文学工作者联谊会,并任中华书局编辑,主编《小朋友》和儿童文学丛书。
建国后,历任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副社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中国作协理事、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著有儿童文学《阿丽思小姐》、《骆驼
寻宝记》、《一只想飞的猫》,论文集《儿童文学简论》等。
(出示图片、限时记忆)
2、了解写作背景(出示图片)
这篇童话创作于1982年,写得很有时代的特点,作者用童话的形式生动地反映了现实社会。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许许多多的人存有一夜暴富的心态,然而又流于浮躁——文中各种动物的表现就是这种情况的写照——一心想发家致富又不肯付出努力,结果一事无成。
而骆驼却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不懈的努力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宝贝:改造沙漠的植物。
毫无疑问,骆驼的思想境界是十分高尚的,他的价值取向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3、解决字词(出示图片)
①、你能读准下面的字音吗?
嗥獾獭瘸淙瞻芨
潺瞩踽峙簇
②、你能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吗?
对峙:相对而立。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一变而为开阔明亮。
养尊处优: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
三、品析、赏读
1、读课文,了解课文结构(出示图片)
课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10):众多动物,积极上路,半途而废。
第二部分(11—19):骆驼,历经艰险,终得宝贝。
2、其它动物在寻宝的路上表现如何?(出示图片)
“火烧火燎”地去寻宝,一路上吵吵闹闹、狂奔乱窜、“象疯子一样”一片混乱的样子. (出示动物们图片)
它们匆忙上路又无果而终,现在,这条寻宝的大道上没什么热闹可看了,能够看到的只有一瘸一拐走路的双峰骆驼。
3、提出问题:
题目是骆驼寻宝记,为什么花大量的篇幅写众鸟兽纷纷踏上寻宝的路又全都半途而废的经过?(学生讨论)
反衬<对比>,作者用近一半的篇幅写众多的动物的在寻宝中的表现都是为了下文突出骆驼而铺垫,都是为了从反面衬托骆驼.
4、骆驼在寻宝的过程中都经历了那些艰难的险阻?读课文,指名回答。
冷水滩——冰凌湖——热风洞——夹扁谷
5、骆驼寻到的是什么宝贝?(学生讨论回答)
6、骆驼寻宝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坚定的信念,战胜困难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毅力.
四、布置作业
1、骆驼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你从骆驼身上受到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