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6部编版)2019春八年级下册语文AB卷课课通第一单元测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79.00 KB
- 文档页数:7
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评卷新人教版(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归省(xǐnɡ) 两颊(xiá) 挑衅(xìn) 恬静(tián)B.纨绔(wán)蕴藻(zǎo)脑畔(pàn)闭塞(sāi)C.分量(fèn)冗杂(rǒnɡ)撺掇(cuān)踱步(duó)D.怅惘(chàng)静穆(mù)蓦然(mù)斡旋(wò)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踊越 争讼 硫黄 门槛B.幅射怠慢领域羁绊C.流苏落幕皎洁恣意D.家眷概叹渺远诱惑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B.春节临近,大街上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C.夜深星阑,一切都安静下来了。
D.当优美的旋律戛然而止时,整个端午节晚会现场出奇地寂静,人们沉浸在无尽的回味中。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部电视剧生动地刻画了各类政府官员的典型形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将“各类政府官员”改为“政府各类官员”)B.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中亚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经济发展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增长点。
(将“交往”改为“交流”)C.我国制陶工艺历史悠久,陶器由以实用为主的器皿演变为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品,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青睐。
(在“审美”后加上“价值”)D.我们寻访散落在南粤大地上的古老书院,探访广东文脉昌盛与书院繁荣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将“探访”改为“探究”)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3分)①“直言不讳”很好,“婉言动听”有时候也需要。
②说话的方式很多,这里介绍两种:直言和婉言。
③所用词语的意思与所要表达的实际意思一致,直截了当,就是直言。
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测试卷1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一、积累及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行.辈(xíng)怅惘.(wǎng)绅.士(shēn)凫.水(fú)B.归省.(xǐng)絮.叨(xù)撺掇.(duo)争讼.(sòng)C.糜.子(měi)斡.旋(wò)幽悄.(qiǎo)蕴.藻(yùn)D.恬.静(tián)羁.绊(jī)烧灼.(zhuó)冗.杂(ché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磅礴燎原家眷叹为观止B.束缚点缀严峻顾名思义C.皎洁挑衅辐射人情世故D.锵然斡旋嘱咐震憾人心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C.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裂之势。
D.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彼....,却也习以为常。
4.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3分)①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②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③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④端午节,是入夏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
⑤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
A.④①⑤②③B.⑤②③④①C.④①②⑤③D.②③④⑤①5.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8分)[材料一“文都”端午]“东亚文化之都”泉州,节日习俗独具特色。
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部编本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20分 时间: 120分钟)一、积累运用(38分)1.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6分) ( )如果说命运是那破旧的花架,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________;如果说命运是那浑浊的污流,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________;如果说命运是那漆黑的夜空,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________;如果说命运是那贫瘠的土地,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________。
①沃野千里 ②繁花似锦 ③碧波荡漾 ④星光灿烂A .①③②④B .③②①④C .②③④①D .②④①③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6分) ( ) A .归省.(x ǐng) 亢.奋(k àng) 家眷.(ju àn) 幽悄.(qi āo) B .怠.慢(d ài) 行.辈(x íng) 燎.原(li áo) 慨.叹(k ǎi) C .皎.洁(ji ǎo) 斡.旋(w ò) 桕.树(ji ù) 羁.绊(j ī) D .冗.杂(r ǒng) 晦.暗(hu ì) 屹.立(y ì) 戛.然(g á) 3.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6分) ( ) 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学到了很多知识。
(“通过”或“使”去掉其一)B .学习成绩的优劣,关键在于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有”的后面加上“无”)C .在这次会议上,大家对双休日加班的报酬问题交换了广泛意见。
(将“广泛”放到“交换”前面)D .石缝间刚强不屈的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刚强不屈的”与“倔强的”重复,应去掉一个)4.班级开展主题为“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4分)(1)很多古诗句包含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
第一单元原创基础卷(A卷)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归省(shěng)心旌(jīng)家眷(juàn)偏僻(pì)B.家醅(pēi)糜子(méi)斡旋(wó)幽悄(qiǎo)C.羁绊(jī)蓦然(mó)冗杂(róng)辐射(fú)D.领域(yù)褪色(tuì)争讼(sù)怅惘(wǎng)2.下列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凫水怠慢镑礴笑咪咪B.眼眶脑畔思幕马前卒C.辩论晦暗震撼茂腾腾D.窜掇燎原亢奋暖融融3.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B.中国经济就像一辆车,或许爬坡速度不像之前那么快了,但绝对不会戛然而止。
C.他还年轻,又缺乏经验,不懂得人情世故。
D.近两年,《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信·中国》等文化综艺类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入观众的视野。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华武术不能停留在继承层面,创新无止境。
B.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传播、介绍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
C.信天游的歌腔髙度集中地展示了高原的自然景观、社会雌和陕北人。
D.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春节期间出境游的中国人高达650多万之巨,创历史新高。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B.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C.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D.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地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
6.口语交际。
在一位富商举办的晚宴中,某服务员不慎将酒洒到一位宾客剃得光亮的头上。
该服务员但是紧张得手足无措,这位富商与其他来宾也都不知所措,场面一时十分尴尬。
不料,这位来宾惊吓之后却微笑着对服务员说:“”在场的人闻言大笑,尴尬局面即刻被打破了。
第一单元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27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行.辈(háng)冗.杂(rǒng)糜.子(méi)熙.熙然(xī)B.脑畔.(pàn) 瞳.仁(tónɡ) 争讼.(sòng) 戛.然而止(jiá)C.羁.绊(jī) 怠.慢(dài) 磅礴.(bó) 大彻.大悟(chè)D.眼眶.(kuàng) 潺.潺(chán) 怅.惘(cháng) 马前卒.(zú)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偏辟登时燎原人情事故B.思慕严峻震憾千呼万唤C.欺侮搏击亢奋叹为观止D.吩咐油馍斡旋兴高彩烈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今年的元旦节就要到了,街上张灯结彩....,到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B.建军90周年大阅兵,弘扬了国威、军威,一切挑衅中国主权的行为都必须戛然而止....。
C.通过爷爷的批评教育,我终于大彻大悟....,对以往所犯下的错误有了深刻的认识。
D.他似乎意识到我仍然困惑不解....,于是又用更浅显的语言向我解释。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B.今夏,《战狼2》火热来袭,不仅叫好却叫座,其火热背后的深层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学习是否努力是决定我们成绩提升的因素之一。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分)A.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B.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C.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D.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6.在横线处填入下列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________,________。
2019春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第一单元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昼.夜(zhòu)嫌恶.(wù)奔丧.(sànɡ)自怨自艾.(yì)B.肃.杀(sù) 踌.躇(chóu) 迂.腐(yū) 略胜一筹.(chóu)C.诮.骂(xiào) 蹒.跚(pán) 颓.唐(tuí) 长吁.短叹(yū)D.虔.诚(qián) 琐.屑(suǒ) 栅.栏(shān) 苦心孤诣.(yì)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辛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B.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C.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
D.他神色自若,不动火,不生气,好像是无关痛痒,使你觉得锁然寡味。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看到破败不堪的故居,我想起儿时承欢祖母膝下的情景,不禁潸然泪下,伤心得不能自已....。
B.他年轻时当过水手,经常给我们讲述世界各地稀奇古怪....而饶有风趣的故事。
C.武汉和郑州城市综合实力旗鼓相当....,谁会成为引领中部地区发展的中心城市呢?D.风火山隧道有着全世界最复杂的地势,为了打通此地隧道,工程队无所不用其极......,堪称“逆天工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能否规范熟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B.矗立在鲁迅纪念馆前的雕像是由热爱鲁迅的人士集资铸成并提出倡议的。
C.通过持续摄入含有1073R—1乳酸菌的酸奶饮料,学生患流感的概率会有效降低。
D.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教学楼倒塌事故,教育局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散文犹如散步,不必每分钟一定走多少步,不必沿一定的路线,不必预定一个终点。
第一单元测试卷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C)(3分)A.归省.(xǐnɡ)行.辈(hánɡ) 欺侮.(wǔ) 如法炮.制(páo)B.家眷.(juàn) 家醅.(pēi)模.样(mú) 一马当.先(dānɡ)C.助兴.(xīnɡ) 纠葛.(ɡě)撺.掇(cuān) 戛.然而止(jiá)D.吆喝.(hè) 吁.气(xū)冗.杂(rǒnɡ) 情不自禁.(jīn)(解析:C项中的“兴”应读为“xìng”,“葛”应读为“ɡé”。
)2.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3分)A.扫墓偏僻宽慰顾名思意B.踊跃元宵拘束兴高彩烈C.怠慢慨叹幅射惊心动魄D.磅礴震撼衣襟大彻大悟(解析:A项中的“意”应为“义”;B项中的“彩”应为“采”;C项中的“幅”应为“辐”。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C)(3分)A.他遇到苦难,不逃避,能顶住压力,一马当先....,是咱班公认的好班长。
B.颈椎病,顾名思义....,是因颈椎发生病变而导致的一种疾病。
C.这起贪污案分布范围之广、团伙规模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D.实验课上,老师演示一遍后,同学们如法炮制....,很快就连接出了一组电路。
(解析:C项“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褒义词,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A.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B.“如果将‘一带一路’比作多国协奏曲的乐章,那么它的基调就是共赢”。
巴基斯坦中国委员会执行主任菲扎尔·拉赫曼一语中的。
C.相对于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县,莫言也创造了他文学中的高密东北乡——这个地方在现实中是存在的,这一点与福克纳不一样。
D.从《新青年》(初名《青年杂志》)创刊到五四运动爆发,一代新青年被唤起,他们表现出的勇敢、自信和有理想,成为民族进取心的表达者和时代的先锋。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友情提示:请把所有答案填写(涂)到答题纸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一.积累与运用。
(20分)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4分)(1)千声万声呼唤你,——!(2),红旗飘飘把手招。
(3),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4)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
(5)青树翠蔓,,。
(6)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
(7),白露未晞。
(8)微君之故,?(9)挑兮达兮,。
(10)坐观垂钓者,。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A. 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社戏》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
B. 《灯笼》的作者吴伯箫是我国当代散文家、教育家。
C.以前灯笼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宅第红灯高挂,显示主人的地位和权势。
D.《回延安》用陕西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展示出浓郁的陕西风情。
3.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
(6分)原句:航母,是哈工程人65载为船为海为国防“谋海济国”“丹心铸舰”报国情怀。
修改句:二、阅读。
(70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4-5题。
(5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下列对诗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是一首送别诗。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
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
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表现了他不平凡的胸怀和抱负,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说说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C)(3分)A.归省.(xǐnɡ)行.辈(hánɡ) 欺侮.(wǔ) 如法炮.制(páo)B.家眷.(juàn) 家醅.(pēi)模.样(mú) 一马当.先(dānɡ)C.助兴.(xīnɡ) 纠葛.(ɡě)撺.掇(cuān) 戛.然而止(jiá)D.吆喝.(hè) 吁.气(xū)冗.杂(rǒnɡ) 情不自禁.(jīn)(解析:C项中的“兴”应读为“xìng”,“葛”应读为“ɡé”。
)2.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3分)A.扫墓偏僻宽慰顾名思意B.踊跃元宵拘束兴高彩烈C.怠慢慨叹幅射惊心动魄D.磅礴震撼衣襟大彻大悟(解析:A项中的“意”应为“义”;B项中的“彩”应为“采”;C项中的“幅”应为“辐”。
)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C)(3分)A.他遇到苦难,不逃避,能顶住压力,一马当先....,是咱班公认的好班长。
B.颈椎病,顾名思义....,是因颈椎发生病变而导致的一种疾病。
C.这起贪污案分布范围之广、团伙规模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D.实验课上,老师演示一遍后,同学们如法炮制....,很快就连接出了一组电路。
(解析:C项“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褒义词,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A.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B.“如果将‘一带一路’比作多国协奏曲的乐章,那么它的基调就是共赢”。
巴基斯坦中国委员会执行主任菲扎尔·拉赫曼一语中的。
C.相对于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县,莫言也创造了他文学中的高密东北乡——这个地方在现实中是存在的,这一点与福克纳不一样。
D.从《新青年》(初名《青年杂志》)创刊到五四运动爆发,一代新青年被唤起,他们表现出的勇敢、自信和有理想,成为民族进取心的表达者和时代的先锋。
(解析:B项后引号后的句号应在引号内。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3分)A.近几年,“打虎上无禁区,拍蝇下无死角”的反腐举措,极大地提高了老百姓对未来的期许,增强了老百姓对国家的自信。
B.通过学校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奠定和谐社会基础,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C.阳光小学“打造阳光课堂,实施阳光教育”的系列活动深得全社会的肯定与好评。
D.思维对于作文审题来说无比重要,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审清材料是能否打开作文视野之窗很关键的一步。
(解析:A项“增强”与“自信”搭配不当;B项成分残缺,应删去“通过”一词;D项一面对两面,删去“能否”二字。
)6.名篇名句默写。
(5分)(1)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诗经·式微》)(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子衿》)(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课外阅读积累。
(5分)(1)《傅雷家书》是一本普通而又奇特的书。
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哪两大问题?(2分)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1分)以及如何对待生活(1分)两大问题。
(2)傅雷的第一封家书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写这封家书的目的是什么?(3分)在儿子受到打击,意志消沉时写的(1分),目的是劝慰儿子面对感情创伤要学会泰然处之(2分)。
8.校文学社准备举办一场关于民间文化的知识讲座,请根据下面的对话,替社长拟写一则邀请函。
(5分)社长:周老师,我们打算邀请民俗作家张老师来校作一场关于民间文化的知识讲座。
老师:好啊,这对同学们了解民间文化很有帮助。
什么时候?社长:打算安排在下周三(2月22日)下午4点,就在学校二楼阶梯教室。
老师:那天二楼阶梯教室有公开课,放一楼阶梯教室吧。
你写一则邀请函吧。
社长:好的,我这就去写。
邀请函尊敬的张老师:您好!为了加深同学们对民间文化的了解,更好地感受民俗风情,我校文学社想邀请您于2月22日(下周三)下午4点在校一楼阶梯教室作一场关于民间文化的知识讲座。
期待您的光临。
××学校文学社2018年2月1日二、现代文阅读(40分)(一)(2017·百色)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9~12题。
(13分)怀念的年味韩良露①我觉得自己的童年挺幸福的,因为有不少值得怀念的往事。
②那时过年我最喜欢的事,是拿着米及糖去我所居住的新北投(著名的台北市近郊温泉乡)镇上的农家,由他们用石膏舂米,再把米浆制成甜年糕,农家只收加工的费用。
这种由手工制成的最简单的年糕,用油煎一煎,比后来吃过的各种花哨年糕还要可口。
③冬至到立春期间,爸爸就会在家中自己做甜酒酿,先炊米,再把熟饭加糖置于陶缸中,做出的糯米甘酒酿是除夕晚上守夜时的宵食,先在饭碗中打一颗鲜鸡蛋,然后把加水温热的酒酿汤冲入碗中,酒酿加热不可用大火煮沸,以免香气消失,鸡蛋不用煮而用冲的,这种吃法,蛋花润滑,口感极好。
④爸爸有个老友叫老夏,每年过年前一定会上门拜访,我年年吃老夏的腊味,也不知多珍贵,但有一年年夜饭却不见有常见的腊味,才知道爸爸的老友不在了,真是叫人感伤的年味。
⑤从我小时候到青年,每年大年初一的早上,在孩子们醒过来但还没下床时,爸爸都会给我们吃一碗甜汤,说下床前吃保一年平安。
⑥当年觉得并没有什么道理,不过是红枣桂圆莲子汤嘛!但爸爸却挺认真地做这件事,而且在大年初一前几天,就会看到他坐在餐桌前,把买回来的干莲子挑心去苦味。
桂圆也是买带谷带籽的自己剥福圆皮,红枣也会小心翼翼地去籽,爸爸做这些事的身影留在我记忆深处,但直到自己年龄大了,才懂得愿意做这件事的人,不仅要有闲情逸致,还要有坚持把某种传统传给孩子的爱心。
⑦大年初一不管我几点起床,爸爸的甜汤一定炖好了,为的是让我们下床前喝到他亲手做的汤,也年年听他说,他小时候在江苏老家时,他妈妈(就是我们从未见过面的祖母)在元旦一定会在他下床前喂他一碗红枣桂圆莲子汤。
⑧这些孩童时并不太懂的事,如今岁数大了,一回想就会眼眶发热,爸爸的年味是亲情之味,也是异乡游子思念的年味。
⑨除了怀念爸爸的年味,我还记得阿嬷的年味。
阿嬷是台南人,祖上泉州,来台已经五代了,阿嬷的父亲是汉学家,十分尊崇古礼,而阿嬷自小读诗书,对传统的饮食文化特别有研究。
⑩每年过年前,阿嬷就会开始做起红龟糕,用来祭天拜地,求神明赐福。
阿嬷还会自己搓金银圆(即红色白色的糯米汤圆),金银圆的意义自然是讨吉利,求来年财运顺利。
金银圆会加在煮好的红豆汤里一起吃。
红豆有驱邪的功能,这是台湾古礼,据说源自中国远古的周代。
B11我最喜欢阿嬷的年味,是在大年初一的晚上吃的米酒煮桂圆糯米粥,米酒的香味对小孩来说很刺激,黏黏甜甜的糯米粥吃了全身暖和,阿嬷说吃了这道食物,未来一整年又香又甜的日子才会黏在人身上。
B12不管是爸爸的年味还是阿嬷的年味,都成了我记忆中的幸福滋味,直到如今,我都会期待过年,也期待这样的滋味能伴着我走过一年又一年的岁月。
(摘自《格言》2017年2月下,有删改) 9.从全文看,文章以“怀念的年味”为题有什么好处?(2分)①以“怀念的年味”为线索,贯穿全文(1分);②点明文章的中心,寄托“我”对亲人与家乡的思念之情(1分)。
10.根据示例,请填充下表①~④空格的寓意。
(4分)食物名称寓意年糕①年高(年年高、步步高、吉祥)酒酿甜蜜(温馨、幸福)红枣②红火(甜美、喜庆)桂圆③圆满莲子纯洁(高雅、清廉)汤圆④团圆11.请结合全文内容,简析第④段写老夏不在的“伤感年味”的作用。
(3分)①用老夏不在的伤感年味来反衬爸爸、阿嬷的幸福年味;②间接地写出爸爸和老夏之间深厚的情谊;③表明“我”再也吃不到老夏送来的腊味,感到遗憾;④流露出对老夏不在的惋惜之情;⑤插入老夏的腊味,文章内容更充实。
(答出3点即可)12.文中作者的“年味”是幸福的滋味,但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过年是“变味”的,请举出“变味”的例子,并谈谈你的看法。
(4分)【示例一】有些人过年送钱、收礼。
看法:互相攀比,败坏风气。
【示例二】有些人过年大肆吃喝、赌博成风。
看法:铺张浪费,影响恶劣。
【示例三】有些人过年低头玩手机、抢红包。
看法:忽视与亲友的沟通,亲情、友情淡漠。
(“变味”的例子2分,看法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17题。
(13分)陪父亲看戏苏正新①一个春寒料峭....的周末,我从城里回家乡的小镇,去看望住在我妹妹家的父亲。
由于临时有事,启程晚了些,到了妹妹家已经要吃午饭了。
②吃完饭,在客厅里跟父亲喝茶聊天,一向爱聊天的父亲似乎有些心神不宁,不时抬头看看墙上的挂钟。
我问他是否有事,他说没事。
妹妹进来说,父亲要去看戏。
③原来,镇子里新开辟了一个农贸市场,请来县剧团以示庆贺,演的是老戏。
父亲是个戏迷,早就打听着这一好消息。
因为我刚回来,父亲觉着应该在家陪我聊聊,可是又惦记着看戏的事。
④一听看戏,我也来了兴致,因为许多年没在老家看戏了。
不过,我对那些老掉牙的老戏倒不怎么感兴趣,目的是再重温一下在乡村看戏那种情景。
于是,我提出跟父亲一块去看戏,父亲听了高兴得像个孩子,提起马扎就要走。
⑤戏台搭在露天市场上,从妹妹家到市场有三里多路。
我要搀扶父亲,父亲却不肯,非要自己走不可,父亲一辈子就是这么个犟脾气。
路窄,看戏的人多,说说笑笑,欢天喜地,我跟在父亲后边。
年轻时如铁塔一般高大壮实的父亲,如今毕竟老了,腰背弯得非常厉害,人整个地缩了一大截。
望着父亲那佝偻的背影,我忽然想起小时候,跟着父亲看戏的情形。
⑥那时,在农闲时节,镇上有时会请来剧团演出,一般是在晚上。
我们村离镇子有五六里地。
父亲没上过学,不识字,却十分喜欢看戏,尤其是那些老戏。
他对戏中的那些人物和情节如数家珍,甚至还能一字不差地背许多段戏文,高兴的时候还自个儿哼上几句。
因此,一有演出,父亲就带上我徒步去镇子上看戏。
戏台前面的好位置,早就让镇子上的人占去,我们大都是站在后边,远远地看戏台。
父亲把我架在脖子上,我一边吃着父亲买来的糖球之类的,一边洋洋得意地看戏。
其实,那时我年龄小,根本看不懂那些装扮怪异、拖着长腔的老戏,只是爱跟着父亲来凑热闹。
吃完了糖球,不多会儿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父亲就把我驮在背上或抱在怀里。
几乎每次散场,我都是由父亲背回家的。
⑦想着如烟的往事,看看年迈体衰的父亲,陡然心中涌起一种难言的酸楚。
⑧人山人海,挨挨挤挤,我搀扶着父亲,终于寻到了一个靠近戏台的好位置。
刚刚坐定,戏就开演了,演的是吕剧《王定宝借当》,这是父亲最爱看的老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