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电子商务安全技术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2.98 MB
- 文档页数:99
电子商务安全及案例5篇范文第一篇:电子商务安全及案例1、五个网络漏洞工作原理与防治方法1)Unicode编码漏洞微软IIS 4.0和5.0都存在利用扩展UNICODE字符取代“/”和“"而能利用”../"目录遍历的漏洞。
消除该漏洞的方式是安装操作系统的补丁,只要安装了SP1以后,该漏洞就不存在了。
2)RPC漏洞此漏洞是由于Windows RPC 服务在某些情况下不能正确检查消息输入而造成的。
如果攻击者在 RPC 建立连接后发送某种类型的格式不正确的RPC 消息,则会导致远程计算机上与RPC 之间的基础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DCOM)接口出现问题,进而使任意代码得以执行。
此问题的修补程序将包括在 Windows 2000 Service Pack5、Windows XP Service Pack 2 和Windows Server 2003 Service Pack 1 中。
3)ASP源码泄漏和MS SQL Server攻击通过向web服务器请求精心构造的特殊的url就可以看到不应该看到的asp程序的全部或部分源代码,进而取得诸如MS SQL Server 的管理员sa的密码,再利用存储过程xp_cmdshell就可远程以SYSTEM账号在服务器上任意执行程序或命令。
设置较为复杂的密码。
4)BIND缓冲溢出在最新版本的Bind以前的版本中都存在有严重的缓冲溢出漏洞,可以导致远程用户直接以root权限在服务器上执行程序或命令,极具危险性。
但由于操作和实施较为复杂,一般也为黑客高手所用。
这种攻击主要存在于Linux、BSDI和Solaris等系统中。
打补丁。
5)IIS缓冲溢出对于IIS4.0和IIS5.0来说都存在有严重的缓冲溢出漏洞,利用该漏洞远程用户可以以具有管理员权限的SYSTEM账号在服务器上任意执行程序或命令,极具危险性。
但由于操作和实施较为复杂,一般为黑客高手所用。
2、三种网络病毒的产生与防治方法1)Checker/Autorun“U盘寄生虫”Checker/Autorun“U盘寄生虫”是一个利用U盘等移动存储设备进行自我传播的蠕虫病毒。
电子商务安全案例泄密案例一、受害者:HBGary Federal公司(2011年2月)随着为美国政府和500强企业提供信息安全技术服务的HBGary Federal公司CEO的黯然辞职,人们骤然醒悟,云时代保障企业信息资产安全的核心问题不是技术,而是人,不是部门职能,而是安全意识!企业门户大开的原因不是没有高价安全技术,而是缺乏一道“人力防火墙”。
2011年2月6日,在美式橄榄球超级碗决赛之夜,HBGary Federal公司创始人Greg Hoglund 尝试登录Google企业邮箱的时候,发现密码被人修改了,这位以研究“rootkit”而著称的安全业内资深人士立刻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作为一家为美国政府和500强企业提供安全技术防护的企业,自身被黑客攻陷了!更为糟糕的是,HBGary Federal企业邮箱里有涉及包括美商会、美国司法部、美洲银行和WikiLeak的大量异常敏感的甚至是见不得光的“商业机密”。
对HBgary Federal公司实施攻击的黑客组织“匿名者”随后将战利品——6万多封电子邮件在互联网上公布,直接导致HBgary Federal公司CEO Aaron Barr引咎辞职,由于此次信息泄露涉及多家公司甚至政府部门的“社交网络渗透”、“商业间谍”、“数据窃取”、“打击WikiLeak”计划,HBGary公司的员工还纷纷接到恐吓电话,整个公司几乎一夜间被黑客攻击彻底击垮。
失窃/受影响的资产:60000封机密电子邮件、公司主管的社交媒体账户和客户信息。
安全公司HBGary Federal宣布打算披露关于离经叛道的Anonymous黑客组织的信息后不久,这家公司就遭到了Anonymous组织成员的攻击。
Anonymous成员通过一个不堪一击的前端Web应用程序,攻入了HBGary的内容管理系统(CMS)数据库,窃取了大量登录信息。
之后,他们得以利用这些登录信息,闯入了这家公司的多位主管的电子邮件、Twitter和LinkedIn账户。
电子商务安全指导书的成功案例分享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电子商务的发展日益迅猛。
然而,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层出不穷。
为了确保电子商务的顺利进行,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许多组织和机构都制定了相应的电子商务安全指导书。
本文将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探讨这些指导书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一、亚马逊的电子商务安全指导书亚马逊作为全球最大的在线零售商之一,一直致力于保护用户的个人和财务信息安全。
亚马逊的电子商务安全指导书提供了全面的安全措施和用户注意事项。
该指导书凝聚了亚马逊多年来在安全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向用户传达重要的安全知识。
亚马逊的指导书首先强调了用户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的主动防御意识。
它告诉用户要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不明身份的邮件或链接。
此外,该指导书还详细介绍了亚马逊的身份验证、数据加密和防止诈骗等安全措施。
通过它的有效实施,亚马逊成功地提高了用户对电子商务平台的信任感,促进了业务的健康发展。
二、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安全指导手册作为世界领先的电子商务集团,阿里巴巴一直将安全视为其业务的重要基石。
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安全指导手册为用户提供了全面的安全建议和行动指南。
该指导手册包括许多方面,如账户安全、交易安全和技术安全。
阿里巴巴的指导手册提出了一系列的实用建议,帮助用户保护账户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
例如,用户应该定期修改密码,使用强密码,并启用多因素身份验证等。
此外,指导手册还详细介绍了如何辨别和防范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如钓鱼网站和虚假交易等。
通过推广这些安全知识,阿里巴巴成功地提高了用户的安全意识,有效减少了安全事件的发生。
三、国际电子商务安全联盟的安全指导手册为了推动电子商务的安全发展,国际电子商务安全联盟建立了一套全球适用的安全指导手册。
该手册综合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佳实践,为各个国家和企业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国际电子商务安全联盟的指导手册覆盖了诸多方面,涵盖了技术安全、法律法规、隐私保护等内容。
该手册具有通用性和实用性,可以帮助各国制定和实施本土化的电子商务安全政策和标准。
电子商务安全案例总结电子商务从产生至今虽然时间不长,但发展十分迅速,已经引起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广泛关注和参与。
但是,由于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虚拟性和匿名性,其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近些年的案例层出不穷。
1.台湾黑客对某政府网站的攻击(1999年8月)该网站运行的系统是SunOS,版本比较旧。
当时大陆黑客出于对李登辉"quot;两国论"quot;谬论的愤慨,为谴责李登辉的分裂行径,于8月份某日,一夜之间入侵了数十个台湾政府站点。
台湾黑客采取了报复行动,替换了这个网站的首页。
经本站技术人员P分析,在该系统上实际存在至少4个致命的弱点可以被黑客利用。
其中有两个RPC守护进程存在缓冲区溢出漏洞,一个CGI程序也有溢出错误。
对这些漏洞要采用比较特殊的攻击程序。
但台湾黑客并没有利用这些比较高级的攻击技巧,而是从一个最简单的错误配置进入了系统。
原来,其缺省帐号infomix 的密码与用户名相同!这个用户的权限足以让台湾黑客对web网站为所欲为。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我们有部分系统管理员不具备最起码的安全素质。
2.东亚某银行 (1999年12月)该网站为WindowsNT 4.0,是这个国家最大的银行之一。
该网站BankServer 实际上有两道安全防线,首先在其路由器的访问控制表中(ACL)做了严格的端口过滤限制,只允许对80、443、65300进行incoming访问,另一道防火墙为全世界市场份额最大的软件防火墙FW,在FW防火墙上除了端口访问控制外,还禁止了很多异常的、利用已知CGI bug的非法调用。
在12月某日,该银行网站的系统管理员Ymouse(呢称)突然发现在任务列表中有一个杀不死的CMD.exe进程,而在BankServer系统上并没有与CMD.exe相关的服务。
该系统管理员在一黑客聊天室向本站技术人员F求救。
F认为这是一个典型的NT系统已经遭受入侵的迹象。
通过Email授权,F开始分析该系统的安全问题,从外部看,除WWW服务外,BankServer并没有向外开放任何有安全问题的服务。
电子商务安全问题典型案例第一篇:电子商务安全问题典型案例案例一:淘宝“错价门”引发争议互联网上从来不乏标价1元的商品。
近日,淘宝网上大量商品标价1元,引发网民争先恐后哄抢,但是之后许多订单被淘宝网取消。
随后,淘宝网发布公告称,此次事件为第三方软件“团购宝”交易异常所致。
部分网民和商户询问“团购宝”客服得到自动回复称:“服务器可能被攻击,已联系技术紧急处理。
”这起“错价门”事件发生至今已有两周,导致“错价门”的真实原因依然是个谜,但与此同时,这一事件暴露出来的我国电子商务安全问题不容小觑。
在此次“错价门”事件中,消费者与商家完成交易,成功付款下了订单,买卖双方之间形成了合同关系。
作为第三方交易平台的淘宝网关闭交易,这种行为本身是否合法?蒋苏华认为,按照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淘宝网的行为涉嫌侵犯了消费者的自由交易权,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应赔礼道歉并赔偿消费者的相应损失。
总结:目前,我国电子商务领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比如,支付宝或者网银被盗现象频频发生,给用户造成越来越多的损失,这些现象对网络交易和电子商务提出了警示。
然而,监管不力导致消费者权益难以保护。
公安机关和电信管理机关、电子商务管理机关应当高度重视电子商务暴露的安全问题,严格执法、积极介入,彻查一些严重影响互联网电子商务安全的恶性事件,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我国电子商务健康有序的发展。
案例二:黑客热衷攻击重点目标国外几年前就曾经发生过电子商务网站被黑客入侵的案例,国内的电子商务网站近两年也发生过类似事件。
浙江义乌一些大型批发网站曾经遭到黑客近一个月的轮番攻击,网站图片几乎都不能显示,每天流失订单金额达上百万元。
阿里巴巴网站也曾确认受到不明身份的网络黑客攻击,这些黑客采取多种手段攻击了阿里巴巴在我国大陆和美国的服务器,企图破坏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台的正常运营。
随着国内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电子商务也将迅速发展并给人们带来更大便利,但是由此也将带来更多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