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件工程复习题含答案-2

软件工程复习题含答案-2

软件工程复习题含答案-2
软件工程复习题含答案-2

《软件工程》复习题2

一、选择题

1、软件生存周期中,准确地确定软件系统必须做什么的阶段是( )

A、可行性分析和项目开发计划

B、需求分析

C、概要设计

D、详细设计

2、使用数据流图来表示系统逻辑模型的是( )

A、Jackson

B、VDM

C、OOA

D、SA

3、若一个模块中各个处理元素都密切相关于同一功能且必须顺序执行,前一功能元素的输出就是下一功能元素的输入,则该模块的内聚性类型是( )

A、时间内聚

B、偶然内聚

C、顺序内聚

D、功能内聚

4、下列几种耦合类型,耦合性最高的是( )

A.公共耦合 B.控制耦合

C.标记耦合 D.数据耦合

5、确认测试也称为( )

A.有效性测试 B.无效性测试

C.静态测试 D.动态测试

6、黑盒测试技术不包括

...( )

A.等价类划分 B.路径覆盖

C.边界值分析 D.错误推测

7、瀑布模型与增量模型之间的本质区别是( )

A.瀑布模型属于非整体开发模型,增量模型属于整体开发模型

B.瀑布模型属于整体开发模型,增量模型属于非整体开发模型

C.瀑布模型容易适应需求变化,增量模型不容易适应需求变化

D.瀑布模型减少技术、应用风险,增量模型增大技术、应用风险

8、软件工程标准中,JIS属于( )

A.国际标准 B.国家标准

C.行业标准 D.企业规范

9、一般说来,投入运行的软件系统中有错误()。

A、不是不可以理解的

B、是不能容忍的

C、是要求退货的理由

D、是必然的

10、结构化程序设计,主要强调的是()

A、程序的执行效率

B、模块的内聚

C、程序的可理解性

D、模块的耦合

二、填空题

1、从结构化的瀑布模型看,在它的生命周期中的八个阶段中,( )阶段出错,对软件的影响最大。

2、UML是软件开发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它主要是应用于基于()的方法。

3、为改正软件系统中潜藏的错误而进行的维护活动称为()。

4、()是对软件结构中模快间关联程度的一种度量。

5、()和数据字典共同构成系统的逻辑模型。

6、成本估计方法主要有自底向上估计、自顶向下估计和()三种类型。

7、软件产品在交付使用之前一般要经过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8、子类自动共享父类数据结构和方法的机制是(),这是类之间的一种关系。

三、名词解释

1、渐增式测试

2、对象

3、集成测试

4、桩模块

5、结构化设计

四、简答题

1、简述软件工程研究的内容和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2、试说明面向对象的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具体含义。

3、简述测试与调试的主要区别。

五、应用题

某城市电话号码由三部分组成。它们的名称和内容分别是:

地区码:空白或三位数字;

前缀:非‘0’或‘1’的三位数字;

后缀:4位数字。

假定被测程序能接受一切符合上述规定的电话号码,拒绝所有不符合规定的电话号码。根据该程序的规格说明,作等价类的划分,并设计测试方案。

答案: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名称解释

1、渐增式测试是逐个把未经过测试的模块组装到已经测试的模块上,进行集成测试,每加入一个新模块,进行一次集成测试,重复此过程,直到程序组装完毕。

2、对象是人们要进行研究的任何事物。它不仅能表示具体的事物,还能表示抽象的规则、计划或事件。

3、集成测试是指对程序模块采用一次性或增值方法组装起来,对模块间接口进行正确性检验的测试工作,集成测试又称组装测试。

4、桩模块是指集成测试前要为被测模块编制一些模拟其下级模块功能的“替身”模块,以代替被测模块的接口,接受或传递被测模块的数据,这些专供测试用的“假”模块称为被测模块的桩模块。

5、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是以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数据流图为基础,按一定的步骤映射成软件结构,因此又称结构化设计(SD)。

四、简述题

1、简述软件工程研究的内容和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答:软件工程研究的内容:①软件开发技术②软件开发管理

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①软件费用②软件可靠性③软件维护④软件生产率⑤软件重用

2、试说明面向对象的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具体含义。

答:1)抽象:抽象是指强调实体的本质。内在的属性,忽略一些无关紧要的属性。

2)封装性(信息隐蔽):封装性是指所有软件部件内部都有明确的范围以及清楚的外部边界。

3)共享性:面向对象技术在不同级别上促进了共享。

3、测试与调试的主要区别?

答:1)测试从一个侧面证明程序员的失败;调试证明程序员的正确。

2)测试从已知条件开始,使用预先定义的程序,且有预知的结果,不可预见的仅是程序是否通过测试;调试从不可知内部条件开始,除统计性调试外,结果是不可预见的。

3)测试有计划并且要进行测试设计;调试不受时间约束。

4)测试是发现错误、改正错误、重新测试的过程;调试是一个推理的过程。

5)测试执行是有规程的;调试执行要求程序员进行必要的推理。

6)测试由独立的测试组在不了解软件设计的件下完成;调试由了解详细设计的程序员完。

7)大多数测试的执行和设计可由工具支持;调试用的工具主要是调试器。

五、应用题

1、划分等价类

设计测试方案

软件工程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在下划线上填写正确的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1.等价划分是一种黑盒测试技术,这种技术把程序的输入域划分为若干个数。 2.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共同构成了系统的逻辑模型。 3.盒图也称为N-S图。这种表达方式取消了流程线,它强迫程序员以结构化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 4.软件有效性,指软件系统的时间和空间效率。 6.数据流图有四种基本成分:源、终点,处理,存储,数据流。 7 中数据项是组成数据流和数据存储的最小元素。 8.软件工程中的结构化分析SA是一种面向数据流的分析方法。 9.软件开发是一个自顶向下逐步细化和求精的过程,而软件测试是一个由下而上的过程。 10.耦合性与内聚性是模块独立性的两个定性标准,将软件系统划分模块时,尽量做到高内聚、低耦合,提高模块的独立性,为设计高质量的软件结构奠定基础。 1.常用的软件开发模型有瀑布模型、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2.软件生存周期一般可分为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单元测试、运行与维护阶段。 3.软件测试的步骤:单元、集成、系统、验收。 4.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包括加工、数据流、数据存储文件、汇点。5.IPO图由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框组成。这个图的特点是能够直观的显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6.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运用类、实例、属性、重载、消息传送、多态性等概念来构造系统的软件开发方法。 7.分析已有的程序,寻求比源代码更高级的抽象表现形式,这就是软件的逆向工程。8.程序测试是对编码阶段的语法错、语义错和运行错进行查找的编码执行活动。 9.为了获得较高的模块独立性,尽量设计出具有高内聚和低藕合性能的模块。10.常用的测试方法有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1.可行性研究,应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运行可行性和法律和社会效益

软件工程试题及答案

软件工程 窗体顶端 1: 92.下面说法哪个不属于设计准则() 1.①提高模块的内聚,降低模块间的耦合 2.②降低模块接口的复杂程度 3.③模块大小要适中 4.④模块要有重用性 2:88.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对程序设计语言具有() 1.①反作用 2.②促进作用 3.③抑制作用 4.④完善作用 3:79.程序图的作用是() 1.①定性度量软件的复杂程度 2.②定量度量软件的复杂程度 3.③预测软件的质量标准 4.④估计软件中的错误数量 4: 8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1.①模块的作用域在模块的控制域之内 2.②模块的控制域在模块的作用域之内 3.③模块的作用域和模块的控制域有时相同

4.④模块的作用域和模块的控制域都是一种层次结构5:94.等价类划分属于() 1.①白盒测试 2.②黑盒测试 3.③穷尽测试 4.④系统测试 6:90.软件维护组织包括() 1.①系统维护人员和系统管理人员 2.②系统程序员和硬件维护人员 3.③系统程序员和操作员 4.④打字员和软件工程师 7: 86.可行性研究阶段使用的图形工具是() 1.①DFD图 2.②N-S图 3.③PAD图 4.④Warnier图 8: 85.好的软件结构它的外观形状一般呈() 1.①线性 2.②扇形 3.③椭圆形 4.④层次型

9: 93.变换型结构的数据流呈() 1.①线性形状 2.②辐射状 3.③椭圆形 4.④阶梯形 10:78.结构化程序设计就是要() 1.①保留GOTO语句 2.②取消前转GOTO语句 3.③限制GOTO语句的使用 4.④取消后转GOTO语句 11: 89.若要保证开发出来的软件局部优化,而且能尽早发现设计上的错误,应采用() 1.①自顶向下的开发方法 2.②自底向上的开发方法 3.③渐增式的开发方法 4.④非渐增式的开发方法 12: 软件工程的七条基本原理中有一条是“坚持进行阶段评审”,要这么做的理由有(1 )。 ①大部分错误是在编码之前造成的 ②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插入阶段评审是为了张弛有度、提高开发效率 ③错误发现得越晚,所付出的修正代价越高 ④为了便于控制开发进度 1.供选择的答案: 1.A. ①② 2.B. ①③

2010软件工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软件工程 一、选择题: 1.下面哪些UML图描述系统行为() A.用例图 B.类图 C.对象图 2.属于概要设计活动的是() A.软件结构设计 B.数据结构设计 C.算法设计 3.属行为型设计模式的是() A.组合模式 B.工厂方法模式 C.观察者模式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UML是软件开发方法 B.UML是系统描述语言 C.UML是软件开发过程 5. 根据程序流程图划分的模块通常是() A. 信息内聚的模块 B. 过程内聚的模块 C.逻辑内聚的模块 6.如果某程序中的比较个数是m,则其McCabe环形复杂度为() A.m-1 B.m C.m+1 7.按ISO9000-3的说明,下列属软件配置项的是() A.软件开发方法 B.软件开发组织管理制度 C.软件开发合同 8.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 A.证明软件无错 B.发现软件中的所有错误 C.尽可能发现软件系统中的错误 9.软件重构关注的是() A. 软件体系结构 B. 模块细节 C.软件性能 10.软件项目开发计划的内容有() A. 数据分析 B.风险分析 C.功能分析 11.在UML的类图中,描述整体与部分关系的有() A.泛化关系 B.聚合关系 C.依赖关系 12.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CMM用以评价() A.软件过程能力 B.组织能力 C.学习能力 13. 因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环境的变化而作出的修改软件的过程称为() A. 完善性维护 B. 改正性维护 C.适应性维护 14. 对项目软件而言,软件功能需求信息主要由谁提供() A.软件用户 B.软件开发人员 C.软件项目管理人员 15. IDEF0图反映不出() A.系统做什么 B.系统功能由谁做 C.系统如何做 16. 原型模型是一种什么开发过程模型() A.自顶向上 B. 由外至内 C.增量式 17. 系统流程图描述() A.物理系统 B.逻辑系统 C.软件体系结构 18.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内容不应该包括() A.软件确认准则 B.软件的性能描述 C.算法过程的详细描述 19.适合需求模糊或需求不确定系统开发的软件开发模型有() A. 瀑布模型 B. RAD模型 C.原型模型 20.UML图中描述系统结构的有() A. 组件图 B. 顺序图 C.状态图 21.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什么软件开发方法() A.层次化 B.迭代增量式 C.逐步求精 22.不可以用来衡量软件可维护性的有() A.可靠性 B.可用性 C.可行性 23. 系统分析员在需求分析最后负责编写()

《软件工程》期末复习题1

考试时间: 16周周一5,6节 考试地点: 二教419 406 408 考试题型: 选择题:20分 简答题:30分 应用题:50分 各章内容及题型总结: 第1,2章本章的主要题型是选择题和简答题。 1. 软件危机的主要表现是什么?答:“已完成”的软件不满足用户的需求;开发进度不能保障;软件开发成本难以准确估算;软件产品的质量没有保证。 2. 软件工程的定义?答:软件工程是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方法和先进软件开发技术结合起来,运用到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来解决软件危机。 IEEE的定义:软件工程是①将系统化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过程,即将工程化应用于软件开发和管理之中,②对①中所选方法的研究。 3. 软件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软件开发技术和软件开发管理两个方面。软件开发技术方面主要研究软件开发方法、软件开发过程、软件开发工具和环境。软件开发管理方面主要研究软件工程管理学、软件工程经济学、软件工程心理学。 4. 软件工程的7条基本原理是什么?答:①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②坚持进行阶段评审③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④采用现代程序设计技术⑤结果应能清楚地审查⑥开发小组的人员应该少而精⑦承认不断改进软件工程实践的必要性。 5. 什么是软件生命周期?答:指一个软件从提出开发要求开始到该软件报废为止的整个时期。通常将软件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集成、维护阶段。 6. 软件过程的定义?答:软件开发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它能够清晰、直观地表达软件开发全过程,明确规定要完成的主要活动和任务。 7. 你能举出几个典型的软件过程模型吗?答:主要有瀑布模型、演化模型、喷泉模型、螺旋模型、智能模型。模型的选择是基于软件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8. 目前,主流的软件开发方法有哪些?答:结构化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 9. 软件工程师职业道德规范的8组关键词是什么?1999年由ACM/IEEE-CS软件工程师道德规范和职业实践(SEEPP)联合工作组制订了《软件工程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含有8组由关键词命名的准则:公众、客户和雇主、产品、判断、管理、专业、同行、自身。 10. 职业化软件工程师要注意的十大问题是什么?答:①高质量地完成任务②遵守行业标准,不能肆意按照自己的想象来发挥③积极帮助他人④版权意识敏感⑤严格遵守计划⑥公私分明⑦注意知识更新⑧善于沟通⑨遵守职业规则⑩诚实和正直。 第3章本章的题型主要是选择题。 1.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什么?答: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 2. 可行性研究的四大要素是:经济上可行,技术可行,法律允许、社会环境可行。 3. 可行性研究的实质:是要进行一次简化了的系统分析和设计过程。首先要分析和澄清问题定义,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探索若可供选择的方案,对每种方案仔细研究它的可行性。推荐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和一个初步的计划。 第4,5章本章的题型有选择题。 2. 什么是需求工程?需求工程是指应用有效的技术和方法进行需求分析,确定客户需求,帮助分析人员理解问题,定义目标系统的外部特征的一门学科。需求工程中的主要活动有: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规格说明、需求验证和需求变更管理。

软件工程试题(附答案)

软件工程试题(附答案)

《软件工程》作业 班级2000(春)计算机本科姓名罗国南学号001000490 成绩____________ 一、判断题 可行性研究的最根本的任务是对以后的行动方针提出建议。√ PDL语言是详细设计的重要工具,可方便地实现程序的自动生成。√ 模块的控制域应该在作用域之内。 面向对象方法把对象作为数据及可以施加在这些数据上的操作所构成的统一体。√ 软件是一种逻辑实体,而不是具体的物理实体。√ 软件测试时经常要输入无效的,不合理的数据进行测试。√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从应用的角度看,可以分为基础语言、结构化语言和专用语言三大类。√

软件维护的前提是不能失去原有软件的基本功能。√ Gantt图可以明确地表示出各子任务之间的依赖与制约关系。× 与其它开发的方法相比较,结构化方法的主要优点之一是对用户需求的变更响应迅速。× 适应性维护的目的是为了适应计算机软、硬件环境的变化。√ 系统流程图可以描述系统的逻辑模型,它的基本思想是用图形符号以黑盒子形式描绘系统里 的每个部件。× 工程网络图可以描绘各子任务作业的工作时间和可以机动(延长)时间。√ 在面向对象方法中,对象是进行处理的主体。√ 调试是在测试出错误之后,找到错误的位置并改正的过程。√

不允许使用GOTO语句是结构程序的特征。× 面向对象技术的最大优点是减少了软件的开发时间。× 用盒图和PAD图设计出来的算法必定是结构化的。√ 逻辑输入数据流是离物理输入端最远,且沿同一输入路径输入的数据流。√ 可行性研究的结果有可能将软件开发项目否定。√ 在面向对象方法学中,使用“对象”不仅需要知道它向外界提供的接口形式,而且必须知道它的内部实现算法。× 传统的流程框图不能用来进行结构化程序设计。× 一个模块执行时,必须引用另一个模块的某些数据,则这个模块的独立性不强。√ 成功的测试是没有发现错误的测试。×

软件工程复习题

一、单选题 1.软件结构图的形态特征能反映程序重用率的是() a)A、深度 B、宽度C、扇入 D、扇出 2.在大型数据处理系统的功能分析和设计中,数据库的概念设计对应于系统开发的( ) a)A、需求分析 B、概要设计C、详细设计 D、程序设计 3.为了提高模块的独立性,模块内部最好是() a)A、逻辑内聚 B、时间内聚C、功能内聚 D、通信内聚 4.需求分析最终结果是产生() a)A、项目开发计划 B、需求规格说明书C、设计说明书D、可行行分析报告 5.软件是一种() a)A、程序 B、数据C、逻辑产品 D、物理产品 6.信息隐蔽概念与()概念有直接的关系 a)A、模块的独立性 B、模块类型的划分C、软件结构定义 D、软件生命周期 7.不属于序言性注释的有() a)A、模块设计者B、修改日期C、程序的整体说明D、语句功能 8.单元测试阶段主要涉及()的文档。 a)A、需求设计 B、编码和详细设计C、详细设计D、概要设计 9.在软件测试中,白盒测试方法是通过分析程序的()来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 a)A、应用范围B、内部逻辑C、功能 D、输入数据 10.需求分析是系统分析师经了解用户的需求,认真仔细的调研、分析,最终建立目标系统 的逻辑模型并写出() a)A、模块说明书B、软件规格说明书C、项目开发计划 D、合同文档 11.系统因错误而发生错误时,仍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完成预期的功能,则把该软件称为( ) a)A、系统软件B、容错软件C、测试软件 D、操作系统 12.产品管理包括版本管理和() a)A、质量管理 B、性能管理C、开发过程管理 D、配置管理 13.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同于能力成熟度模型中的第几级() a)A、CMM1 B、CMM2 C、CMM3 D、CMM4 E、CMM5 14.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只做到() a)A、历史记录可查询B、错误原因可查询 15.为了克服软件危机,人们提出了用()的原理来设计软件,这就是软件工程诞生的基础。 a)A、数据B、软件学C、运筹学D、工程学 16.可行性研究的目标是() a)A、开发项目B、项目是否值得开发C、规划项目 D、维护项目 17.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的核心是要求程序只由顺序、循环和()三种结构组成A、 选择 B、单入口C、单出口D、有规则的GOTO 18.纠错是由()完成的

软件工程练习题目及答案

1.某厂对部分职工重新分配工作的政策是:年龄在20岁以下者,初中文化程度脱 产学习,高中文化程度当电工;年龄在20岁至40岁之间者,中学文化程度男性当钳工,女性当车工,大学文化程度都当技术员;年龄在40岁以上者,中学文化程度当材料员,大学文化程度当技术员。请用PDL语言、判定表和判定树分别描述上述问题。 答:PDL语言描述: If(年龄<20){ If(文化程度=”初中”){ 脱产学习; } Else if (文化程度=”高中”){ 当电工; } } Else if (年龄<40){ If(文化程度=”初中” ||文化程度=”高中”){ If(性别=”男”){ 当钳工; } Else { 当车工; } }

Else{ 当技术员; } } Else{ If(文化程度=”初中” ||文化程度=”高中”){当材料员; } Else { 当技术员; } } 判定表

判定树 ---20<=<40----???? ?? ???????????? ?? ??????? 初中文化程度脱产学习 年龄<20高中文化程度电工女性车工中学文化程度年龄男性钳工大学文化程度技术员中学文化程度材料员年龄>=40大学文化程度技术员 2. 某考务管理系统有如下要求: (1)对考生送来的报名表进行检查; (2)对合格的报名表编好准考证号码后将准考证送给考生,并将汇总后的考生 名单送给阅卷站; (3)对阅卷站送来的成绩表进行检查,并根据考试中心指定的合格标准审定合 格者; (4)填写考生通知单(内容包含考试成绩及合格∕不合格标志),送给考生; (5)按地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考试级别等进行成绩分类统计及试题难 度分析,产生统计分析表。 画出该系统的分层数据流图。

软件工程期末试题及答案

软件工程期末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 1.软件测试的目的是()。 A)试验性运行软件B)发现软件错误C)证明软件正确D)找出软件中全部错误2.软件测试中白盒法是通过分析程序的()来设计测试用例的。 A)应用范围B)内部逻辑C)功能D)输入数据 3.黑盒法是根据程序的()来设计测试用例的。 A)应用范围B)内部逻辑C)功能D)输入数据 4.为了提高软件测试的效率,应该()。 A)随机地选取测试数据B)取一切可能的输入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C)在完成编码以后制定软件的测试计划D)选择发现错误可能性最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5.与设计测试用例无关的文档是()。 A)项目开发计划B)需求规格说明书C)设计说明书D)源程序 6.测试的关键问题是()。 A)如何组织软件评审B)如何选择测试用例 C)如何验证程序的正确性D)如何采用综合策略 7.软件测试用例主要由输入数据和()两部分组成。 A)测试计划B)测试规则C)预期输出结果D)以往测试记录分析 8.成功的测试是指运行测试用例后()。 A)未发现程序错误B)发现了程序错误C)证明程序正确性D)改正了程序错误9.下列几种逻辑覆盖标准中,查错能力最强的是()。 A)语句覆盖B)判定覆盖C)条件覆盖D)条件组合覆盖 10.在黑盒测试中,着重检查输入条件组合的方法是()。 A)等价类划分法B)边界值分析法C)错误推测法D)因果图法 11.单元测试主要针对模块的几个基本特征进行测试,该阶段不能完成的测试是()。A)系统功能B)局部数据结构C)重要的执行路径D)错误处理 12.软件测试过程中的集成测试主要是为了发现()阶段的错误。 A)需求分析B)概要设计C)详细设计D)编码

软件工程试题及答案34385

软件工程期末试卷(A) 说明:本试卷为04级计算机专业(专升本)软件工程期末试卷,总计100分,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将答案写在题号前的()中) ( C )1. 软件是()。 A. 处理对象和处理规则的描述 B. 程序 C. 程序及其文档 D. 计算机系统 ( B )2.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的内容不应包括()。 A. 主要功能 B. 算法的详细描述 C. 用户界面及运行环境 D. 软件的性能 ( B )3. 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是()。 A. 过程、子程序和分程序 B. 顺序、选择和重复 C. 递归、迭代和回溯 D. 调用、返回和转移 ( D) 4. 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主要是建立三类模型,即( )。 A) 系统模型、ER模型、应用模型 B) 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应用模型 C) E-R模型、对象模型、功能模型 D) 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功能模型 ( C ) 5. 在E-R模型中,包含以下基本成分( )。 A) 数据、对象、实体 B) 控制、联系、对象 C) 实体、联系、属性 D) 实体、属性、操作 ( A ) 6. 各种软件维护的类型中最重要的是( )。 A) 完善性维护B) 纠错性维护C) 适应性维护D) 预防性维护 ( B ) 7.软件测试的目标是()。 A. 证明软件是正确的 B. 发现错误、降低错误带来的风险 C. 排除软件中所有的错误 D. 与软件调试相同 ( D )8.软件生命周期中所花费用最多的阶段是() A.详细设计 B.软件编码 C.软件测试 D.软件维护 ( C )9.若有一个计算类型的程序,它的输入量只有一个X,其范围是[-1.0, 1.0],现从输入的角度考虑一组测试用例:-1.001, -1.0, 1.0, 1.001.设计这组测试用例的方法是()A.条件覆盖法 B.等价分类法 C.边界值分析法 D.错误推测法 ( D )10、详细设计的基本任务是确定每个模块的( )设计 A.功能 B.调用关系 C.输入输出数据 D.算法 ( A )11.设函数C(X)定义问题X的复杂程序,函数E(X)确定解决问题X需要的工作量(时间)。对于两个问题P1和P2,如果C(P1)>C(P2)显然E(P1)>E(P2),则得出结论E(P1+P2)>E(P1)+E(P2)就是:() A.模块化的根据B.逐步求精的根据C.抽象的根据D.信息隐藏和局部化的根据 ( D )12.下面几种白箱测试技术,哪种是最强的覆盖准则() A.语句覆盖B.条件覆盖C.判定覆盖D.条件组合覆盖

软件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软件工程复习题(一) 一、选择题 1、瀑布模型本质上是一种() A、线性顺序模型 B、顺序迭代模型 C、线性迭代模型 D、及早见产品模型 2、使用程序设计的控制结构导出测试用例的测试方法是() A、黑盒测试 B、白盒测试 C、边界测试 D、系统测试 3、软件结构图的形态特征能反映程序重用率的是() A、深度 B、宽度 C、扇入 D、扇出 4、软件结构图中,模块框之间若有直线连接,表示它们之间存在() A、调用关系 B、组成关系 C、链接关系 D、顺序执行关系 5、需求分析最终结果是产生() A、项目开发计划 B、需求规格说明书 C、设计说明书 D、可行性分析报告 6、快速原型模型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 A、开发完毕才见到产品 B、及早提供全部完整的软件产品 C、开发完毕后才见到工作软件 D、及早提供工作软件 7、若有一个计算类型的程序,它的输入量只有一个X,其范围是[-1.0,1.0],现从输入的角度考虑一组测试用例:-1.001,-1.0,1.0,1.001。设计这组测试用例的方法是( ) A、条件覆盖法 B、等价分类法 C、边界值分析法 D、错误推测法 8、软件详细设计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 A、模块设计 B、结构化设计 C、PDL语言 D、结构化程序设计 9、开发软件所需高成本和产品的低质量之间有着尖锐的矛盾,这种现象称做( ) A、.软件工程 B、软件周期 C、软件危机 D、软件产生 10、按软件生命周期方法设计软件的过程中,画数据流图属于下面哪个阶段的工作() A、需求分析 B、概要设计 C、详细设计 D、软件维护 11、在快速原型模型的开发过程中,仅作为需求说明的补充形式的原型是() A、探索型模型 B、演化型模型 C、实验型模型 D、提交型模型 12、程序设计语言的工程特性之一为( ) A、软件的可重用性 B、数据结构的描述性 C、抽象类型的描述性 D、数据库的易操作性 13、软件按照设计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和条件下达到不出故障,持续运行的要求的质量特性称为( ) A、可用性 B、可靠性 C、正确性 D、完整性 14、模块设计中,最不希望的内聚是() A、功能内聚 B、通信内聚 C、过程内聚 D、偶然内聚 15、实施快速原型模型方法开发软件的关键在于() A、CASE工具的支持 B、如何开发演化型模型 C、项目主管的支持 D、开发人员的素质 16、程序流程图(框图)中的箭头代表( )。 A、数据流 B、控制流 C、调用关系 D、组成关系 17、一个只有顺序结构的程序,其环形复杂度是( )。 A、0 B、1 C、3 D、不确定的

软件工程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

软件工程期末复习题 选择题 1.软件设计中划分模块的一个准则是(C)。 A低内聚低耦合 B低内聚高耦合 C高内聚低耦合 D.高内聚高耦合 2.(A)是用户和设计交换最频繁的方法。 A、原型化方法 B、瀑布模型法 C、螺旋模型方法 D、构件组装模型 3.试判断下列叙述中,哪个些是正确的(C)。 a、软件系统中所有的信息流都可以认为是事务流 b、软件系统中所有的信息流都可以认为是变换流 c、事务分析和变换分析的设计步骤是基本相似的 A、a B、b C、c D、b和c 4.软件工程方法学的目的是:使软件生产规范化和工程化,而软件工程方法得以实施的主要保证是(C) A、硬件环境 B、软件开发的环境 C、软件开发工具和软件开发的环境 D、开发人员的素质 5.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程序设计语言,下列语言中哪个语言是低级语言(D) A、PASCAL B、VISUAL BASIC C、C++

D、汇编语言 6.软件测试的目的是?(D) A.软件的正确性 B.找出软件系统中存在的所有错误 C.证明软件系统中存在错误 D.尽可能多的发现软件系统中的错误 7.使用白盒测试方法时,确定测试数据应根据(A)和指定的覆盖标准。 A、程序的内部逻辑 B、程序的复杂程度 C、该软件的编辑人员 D、程序的功能 8.软件维护工作的最主要部分是(C)。 A、纠正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完善性维护 D、预防性维护 9.PDL是(B)语言。 A.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B、伪码式 C、中级程序设计语言 D、低级程序设计语言 10.软件的结构化设计(SD)方法中,一般分为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两阶段,其中详细设计主要是要建立(C)。 A、软件结构 B、软件过程 C、软件模型 D、软件模块 11.在数据流图中,○(椭圆)代表(B) A、数据流 B、转换 C、数据源 D、外部实体

软件工程试题及答案

4. 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主要是建立三类模型,即( D )。 A) 系统模型、ER模型、应用模型 B) 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应用模型 C) E-R模型、对象模型、功能模型D) 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功能模型 5. 在E-R模型中,包含以下基本成分( )。 A) 数据、对象、实体B) 控制、联系、对象C) 实体、联系、属性 D) 实体、属性、操作 9.若有一个计算类型的程序,它的输入量只有一个X,其范围是[, ],现从输入的角度考虑一组测试用例:, , , . 设计这组测试用例的方法是( c ) A.条件覆盖法 B.等价分类法C.边界值分析法 D.错误推测法 10、详细设计的基本任务是确定每个模块的( d )A.功能B.调用关系C.输入输出数据 D.算法 11.设函数C(X)定义问题X的复杂程序,函数E(X)确定解决问题X需要的工作量(时间)。对于两个问题P1和P2,如果C(P1)>C(P2)显然E(P1)>E(P2),则得出结论E(P1+P2)>E(P1)+E(P2)就是:( a ) A.模块化的根据 B.逐步求精的根据 C.抽象的根据 D.信息隐藏和局部化的根据13.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把( D )映射成软件结构。 A.数据流 B.系统结构 C.控制结构 D.信息流 14.内聚程度最低的是( A.偶然 )内聚A.偶然 B.过程 C.顺序 D.时间 15.确定测试计划是在( D )阶段制定的.A.总体设计 B.详细设计 C.编码 D.测试 16.需求分析的产品是( D ) A.数据流程图案 B.数据字典 C.判定表D.需求规格说明书 17.数据字典是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的最重要工具之一,其最基本的功能是( C ) A.数据库设计 B.数据通信 C.数据定义 D.数据维护 18.( D )引入了“风险驱动”的思想,适用于大规模的内部开发项目。 A.增量模型 B.喷泉模型 C.原型模型D.螺旋模型 (×)2、系统测试的主要方法是白盒法,主要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及可靠性等测试。 (×)4、软件需求分析的任务是建立软件模块结构图。 (√)5、尽可能使用高级语言编写程序(×)6、以结构化分析方法建立的系统模型就是数据流图。 (×)7、进行总体设计时加强模块间的联系。(×)8、编码时尽量多用全局变量. (√)9、用CASE环境或程序自动生成工具来自动生成一部分程序.(×)10、软件测试是要发现软件中的所有错误。 1. 软件生命期各阶段的任务是什么答:软件生命期分为7个阶段:1、问题定义: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可行性研究:确定问题是否值得解,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操作可行性 3、需求分析:系统必须做什么 4、总体设计:系统如何实现,包括系统设计和结构设计 5、详细设计:具体实现设计的系统 6、实现:编码和测试 7、运行维护:保证软件正常运行。 2、软件重用的效益是什么?

软件工程习题(附(附答案))

第一章概述 1.软件产品具有哪些特性? 答:软件是一种逻辑案件,而不是具体的物理实体,具有抽象性 软件是通过人的智力活动,将知识和技能转化成为信息的一种产品,是在研制,开发中被创造出来的 a.软件产品是一种逻辑产品. b.软件产品的生产主是研制,软件产品的成本主要体现在软件的... c.开发的软件可维护性差. d. 开发的软件可靠性差 ⑴是一种逻辑产品,与物质产品有很大的区别. ⑵软件产品的生产主要是研制,成本主要在开发和研制,开发完成后,通过复制就产生了大量软件产品. ⑶软件产品不会用坏,不存在磨损,消耗. ⑷生产主要是脑力劳动,还末完全摆脱手工开发方式,大部分产品是"定做"的 ⑸开发软件的费用不断增加,致使生产成本相当昂贵. (6)其质量往往靠不住,缺乏可见性 2.简述什么是软件工程? 答: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开发、运行、维护和修复软件的系统方法,其中“软件” 的定义为计算机程序、方法、规则、相关的文档资料以及计算机上运行时所必须 的数据;软件工程是一门科学,其目的是生产无故障的、软件,且交付及时,不 超过预算,并满足用户要求; 3.软件生命周期可分为哪三个时期?GB 8567中规定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定义时期:问题的定义(客户需求)、可行性研究(为什么做); 开发时期:需求分析(做什么)、总体设计(怎么做—抽象)、详细设计(怎么实现—具体)、编码(程序设计语实现)测试.。 运行时期:软件维护。 4.依下列叙述确定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M公司的软件产品以开发实验型的新软件为主。用瀑布模型进行软件开发已 经有近十年了,并取得了一些成功。若你作为一名管理员刚加入M公司,你认 为快速原型法对公司的软件开发更加优越,请向公司副总裁写一份报告简要阐 明你的理由。 答:瀑布模型的缺点在于只有前一阶段的输出文档正确,后一阶段的工作才能获得正确的结果。另外瀑布模型几乎完全依赖于书面的规格说明,很可能导致最终开发出的软件产品不能真正满足用户的需要,它已不适宜开发实验型的软件。根据快速原型法的特点,原型系统已经通过与用户交互而得到验证,据此产生的规格说明文档正确地描述了用户需求,因此,在开发过程的后续阶段不会因为发现了规格说明文档的错误而进行较大的返工。开发人员通过建立原型系统已经学到了许多东西,因此,在设计和编码阶段发生错误的可能性也比较小,这自然减少了在后续阶段需要改正前面阶段所犯错误的可能性。说明它特别适合于开发探索型、实验型的软件。 5.依下列叙述确定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假设要求你开发一个软件,该软件的功能是

软件工程期末考试复习题

《软件工程》选择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得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得序号填在题干得括号内,每小题1分) 软件工程 1、软件产品得开发主要就是(D )。 A、复制B、再生产C、拷贝 D、研制 2、作坊式小团体合作生产方式得时代就是(C )时代。 A、程序设计B、软件生产自动化 C、程序系统 D、软件工程3、软件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性质不同,软件工程着重于(C )。 A、理论研究 B、原理探讨 C、建造软件系统 D、原理得理论 4、与计算机科学得理论研究不同,软件工程就是一门(C)学科。 A、理论性B、原理性C、工程性D、心理性 5、软件工程得出现主要就是由于( C )。 A、程序设计方法学得影响 B、其它工程科学得影响 C、软件危机得出现 D、计算机得发展 6、在软件工程项目中,不随参与人数得增加而使软件得生产率增加得主要问题就是( D ) A、工作阶段间得等待时间 B、生产原型得复杂性 C、参与人员所需得工作站数 D、参与人员之间得通信困难 7、软件工程方法学得目得就是:使软件生产规范化与工程化,而软件工程方法得以实施得 主要保证就是(C ) A、硬件环境 B、软件开发得环境 C、软件开发工具与软件开发得环境D、开发人员得素质 8、下列不属于软件工程方法学三要素得就是( D ): A、方法 B、工具 C、过程 D、操作 周期 1、将每个模块得控制结构转换成计算机可接受得程序代码就是(A )阶段得任务。 A、编码 B、需求分析 C、详细设计 D、测试 2、可行性研究得目得就是决定( B )。 A、开发项目 B、项目值得开发否 C、规划项目 D、维护项目 3、据国家标准GB8566-8计算机软件开发得规定,软件得开发与维护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组装测试得计划就是在( C )阶段完成得? A、可行性研究与计划 B、需求分析 C、概要设计D、详细设计4、初步用户手册在( B )阶段编写。 A、可行性研究B.需求分析C.软件概要设计D.软件详细设计 5、在软件得可行性研究中,可以从不同得角度对软件得可行性进行研究,其中就是从软件得 功能可行性角度考虑得就是(B ) A、经济可行性 B、技术可行性C、操作可行性D、法律可行性 6、瀑布模型把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八个阶段:问题得定义、可行性研究、软件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与运行、维护。八个阶段又可归纳为三个大得阶段:计划阶段、开发阶段与( C )。 A、详细计划 B、可行性分析 C、运行阶段D、测试与排错

《软件工程》试题及参考答案(第6套)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是软件生存期中的一系列相关软件工程活动的集合,它由软件规格说明、软件设计与开发、软件确认、软件改进等活动组成。 A 软件过程 B 软件工具 C 质量保证 D 软件工程 2、在各种不同的软件需求中,功能需求描述了用户使用产品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可以在用例模型或方案脚本中予以说明,()是从各个角度对系统的约束和限制,反映了应用对软件系统质量和特性的额外要求。 A 业务需求 B 功能要求 C 非功能需求 D 用户需求 3、软件测试计划开始于需求分析阶段,完成于()阶段。 A 需求分析 B 软件设计 C 软件实现 D 软件测试 4.下面关于面向对象方法中消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键盘、鼠标、通信端口、网络等设备一有变化,就会产生消息 B.操作系统不断向应用程序发送消息,但应用程序不能向操作系统发送消息 C. 应用程序之间可以相互发送消息 D.发送与接收消息的通信机制与传统的子程序调用机制不同 5.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SEI提出的CMM模型将软件过程的成熟度分为5个等级,以下选项中,属于可管理级的特征是( )。 A.工作无序,项目进行过程中经常放弃当初的计划 B.建立了项目级的管理制度 C.建立了企业级的管理制度 D.软件过程中活动的生产率和质量是可度量的 6.在McCall软件质量度量模型中,()属于面向软件产品修改。 A.可靠性B.可重用性C.适应性 D.可移植性 7.软件生命周期中所花费用最多的阶段是() A.详细设计 B.软件编码 C.软件测 试 D.软件维护 8.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是确定() A.软件开发方法 B.软件开发工具 C.软件开发费 D.软件系统的功能

软件工程复习题答案

软件工程复习题答案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一、选择题 1.软件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有(ABCD) 2.A. 软件开发方法、技术 B. 软件开发工具及环境 3.C. 软件管理技术 D. 软件规范(国际规范) 4.目前典型的软件开发模型有(ABCD): 5.A. 瀑布模型 B. 增量模型 C.螺旋模型 D.喷泉模型 6.包含风险分析的软件工程模型是(C): 7.A. 瀑布模型 B. 增量模型 C.螺旋模型 D.喷泉模型 8.软件危机的主要表现是(BD) 9.A. 软件成本太高 B. 软件产品的质量低劣 10. C. 软件开发人员明显不足 D. 软件生产率低下 11.以下属于非功能需求的有(ABC) 12. A. 机构需求 B. 产品需求 C. 外部需求 D. 领域需求 13.需求分析的作用是(ABCD) 14. A. 定义软件的范围及必须满足的约束 15. B. 确定软件的功能和性能及与其他系统成分的接口 16. C. 建立数据模型、功能模型和行为模型 17. D. 最终提供需求规格说明,并用于作为评估软件质量的依据 18.需求工程的基本活动包括(ABCD) 19. A. 获取需求 B. 需求分析与建模 C. 确认需求 D. 进化需求 20.需求获取之所以困难,其主要原因有(ABCD) 21. A. 缺乏领域知识 B. 存在默认的知识 22. C. 存在多个知识源 D. 客户可能的偏见 23.常用的需求分析方法有(BCD) 24. A. 功能分析方法 B. 结构化分析方法 25. C. 信息建模法 D. 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 26.数据词典中可包含的条目有(ABCD) 27. A. 数据流 B. 数据项 C. 文件 D. 加工 28.属于分布式的软件体系结构有(B) 29. A. 仓库模型 B. 客户/服务器模型 C. 分布式对象结构 D. 中间件30.对于以下给出的几种类型的耦合,按照耦合性由高到低排列的是(A) 31.(1)内容耦合(2)公共耦合(3)控制耦合(4)复合耦合(5)数据耦合 32. A. 1 2 3 4 5 B. 1 3 4 2 5 C. 1 2 5 3 4 D. 5 4 3 2 1 33.对于块内部联系的类型,内聚性由弱到强的是(A) 34.(1)偶然型(2)逻辑型(3)瞬时型(4)通信型(5)顺序型(6)功能型 35. A. 1 2 3 4 5 6 B. 1 2 4 5 3 6 C. 3 2 4 1 5 6 D. 6 5 4 3 2 1 36.(C)是指相同的操作(或函数、过程)作用于不同的对象上并获得不同的结果 37. A. 继承性 B. 封装性 C. 多态性 D. 动态绑定 38.以下UML的几种图中,属于动态模型的有(ACD)

软件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一、画出实际的瀑布模型p16 三、画出增量模型p18 五、可行性研究的工作过程及内容p36 答:1).复查系统规模和目标; 2).研究目前正在使用的系统; 3).导出新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 4).进一步定义问题; 5).导出和评价供选择的解法; 6).推荐行动方针;7).草拟开发计划;8.书写文档提交审查。 六、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什么?要如何进行?p35 答:目的: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 首先,需要进一步分析和澄清问题定义。之后,分析员应该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从系统逻辑模型出发,探索若干可供选择的主要解决方法(即系统实现方案)。对每种解法都应该仔细研究它的可行性,一般来说,至少应该从下述三方面研究每种解法的可行性:(1)技术可行性;(2)经济可行性;(3)操作可行性。必要时还应该从法律、社会效益等更广泛的方面研究每种解法的可行性。 二、画出快速原型模型p17 四、画出简化的螺旋模型p20 软件工程考试复习题

七、需求分析的任务是什么?进行需求分析时要重点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p56 答:1、确定对系统的综合要求:1).功能需求——指定系统必须提供的服务。通过需求分析应该划分出系统必须完成的所有功能。2).性能需求——性能需求指定系统必须满足的定时约束或容量约束,如速度(响应时间)、信息量速率、主存容量、磁盘容量、安全性等。3).可靠性和可用性需求——可靠性是指确保各应用及其相关的所有交易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的能力;可用性是指一个系统应确保一项服务或者资源永远都可以被访问到。4).出错处理需求——说明系统对环境错误应该怎样响应。5).接口需求——描述应用系统与它的环境通信格式。6).约束——在设计或实现应用系统时应遵守的限制条件。常见的约束有:精度;工具和语言约束;设计约束;应该使用的标准;应该使用的硬件平台。7).逆向需求——说明软件系统不应该做什么。8).将来可能提出的要求——应该明确地列出那些虽然不属于当前系统开发范畴,但是据分析将来很可能会提出来的要求。 2、分析系统的数据要求。 3、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 4、修正系统开发计划。 八、典型的总体设计过程包括哪些步骤?p92 答:典型的总体设计过程包括九个步骤: 1)、设想供选择的方案;2)、选取合理的方案;3)、推荐最佳方案;4)、功能分解;5)、设计软件结构;6)、设计数据库;7)、制定测试计划;8)、书写文档;9)审查和复查。 九、总体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总体设计的主要过程有哪些?p91 答:主要任务: 总体设计又称为概要设计或初步设计。通过这个阶段的工作将划分出组成系统的物理元素—程序、文件、数据库、人工过程和文档等等,但是每个物理元素仍然处于黑盒子级,这些黑盒子里的具体内容将在以后仔细设计。总体设计的另一项重要的任务是设计软件的结构,也就是要确定系统中每个程序是由哪个模块组成,以及这些模块相互间的关系。 主要过程: ①寻找实现目标系统的各种不同的方案。②从这些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取若干个合理的方案,为每个合理的方案都准备一份系统流程图,列出组成系统的所有物理元素。③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并且制定实现这个方案的进度计划。从中选出一个最佳方案。④进一步为这个最佳方案设计软件结构。⑤进行必要的数据库设计,确定测试要求并且制定测试计划。 十、何谓耦合?有哪些类型?软件设计应该取哪种类型?p97 答:耦合是对一个软件结构内不同模块之间互连程度的度量。 类型:数据藕合、控制藕合、公共环境藕合、内容耦合 设计原则:尽量使用数据耦合,少用控制耦合,限制公共环境耦合的范围,完全不用内容耦合。 十一、何谓内聚?有哪些类型?软件设计应该取哪种类型?p98 答:内聚标志一个模块内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它是信息隐蔽和局部化概念的自然扩展。 低内聚有如下几类:偶然内聚、逻辑内聚、时间内聚。中内聚主要有两类:过程内聚、通信内聚。高内聚也有两类:顺序内聚、功能内聚。 设计时应该力求做到高内聚,通常中等程度的内聚也是可以采用的,而且效果和高内聚相差不多;但是,低内聚很坏,不要使用。

软件工程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

《软件工程》选择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每小题1分) 1.软件产品的开发主要是( D )。 A.复制 B.再生产 C.拷贝 D.研制 2.作坊式小团体合作生产方式的时代是( C )时代。 A.程序设计 B.软件生产自动化 C.程序系统 D.软件工程 3.软件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性质不同,软件工程着重于( C )。 A.理论研究 B.原理探讨 C.建造软件系统 D.原理的理论 4.将每个模块的控制结构转换成计算机可接受的程序代码是( A )阶段的任务。 A.编码 B.需求分析 C.详细设计 D.测试 5.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决定( B )。 A.开发项目 B.项目值得开发否 C.规划项目 D.维护项目 6.SA方法用DFD描述( D ) 。 A.系统的控制流程 B.系统的数据结构 C.系统的基本加工 D.系统的功能 7.进行需求分析可使用多种工具,但( C )是不适用的。 A. 数据流图(DFD) B. 判定表 C. PAD图 D. 数据字典 8.结构化分析(SA)方法将欲开发的软件系统分解为若干基本加工,并对加工进行说明,下述是常用的说明工具,其中便于对加工出现的组合条件的说明工具是( A)。a.结构化语言;b.判定树;c.判定表。 A. b和c B. a,b和c C. a和c D. a和b 9.软件概要设计结束后得到( B )。 A.初始化的软件结构图 B.优化后的软件结构图 C.模块详细的算法 D.程序编码 10.软件设计阶段一般又可分为 ( B )。 A.逻辑设计与功能设计 B.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 C.概念设计与物理设计 D.模型设计与程序设计 11.软件设计中划分模块的一个准则是( C )。 A.低聚低耦合 B.低聚高耦合 C.高聚低耦合 D.高聚高耦合 12.PDL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用于( C )阶段的描述工具。 A.需求分析 B.概要设计 C.详细设计 D.编程 13.下列语言中哪个语言是低级语言( D ) A. PASCAL B.VISUAL BASIC C. C++ D.汇编语言 14.软件测试的目的是( B )。 A.试验性运行软件 B.发现软件错误 C.证明软件正确 D.找出软件中全部错误 15.软件测试中,白盒法是通过分析程序的( B )来设计测试用例的。 A.应用围 B.部逻辑 C.功能 D.输入数据 16.黑盒法是根据程序的( C )来设计测试用例的。 A.应用围 B.部逻辑 C.功能 D.输入数据 17.下面的逻辑测试覆盖中,测试覆盖最弱的是( C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