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培训内容共44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4.32 MB
- 文档页数:44
压力容器安全教育培训一、压力容器基本知识1.压力容器的定义:压力容器是指能够承受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用于存储液体或气体。
2.压力容器的类型:按照设计压力、形状、用途等分类,如常压容器、低压容器、高压容器等。
3.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和使用原理:压力容器的设计应遵循力学原理,制造应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使用应遵循操作规程。
二、压力容器的安全要求1.压力容器的材质:应选用符合相关标准的材料,如不锈钢、碳钢等,并考虑耐腐蚀、耐高温等性能。
2.压力容器的承载能力:应按照设计压力和使用工况进行校核,确保承载能力满足要求。
3.压力容器的耐腐蚀性:应根据存储介质的特性选择合适的防腐涂层或材料,如油漆、不锈钢等。
4.压力容器的泄露控制:应配备合适的密封件和密封方式,确保泄露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5.压力容器的相关法规和标准:应遵循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如《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容器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规则》等。
三、压力容器的维护保养1.压力容器日常维护:定期检查容器表面是否有裂纹、腐蚀、泄露等问题,确保容器处于良好状态。
2.压力容器清洗:定期对容器进行清洗,清除内部残留物和污垢,保证容器内部清洁。
3.压力容器修磨:对容器表面缺陷进行修复,如焊接瑕疵、磨损等,恢复容器使用性能。
4.压力容器更换:根据容器损坏程度和安全性能要求,对容器进行更换,确保安全使用。
5.维护记录和档案管理:记录容器的维护保养过程,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为容器安全使用提供保障。
四、压力容器的安全操作规程1.压力容器操作参数:严格遵守设计压力、操作温度等操作参数,避免超负荷运行。
2.压力容器操作步骤: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先打开进口阀,再关闭出口阀,确保操作顺序正确。
3.压力容器安全防范措施:操作时应佩戴安全帽、防护手套等安全防护设备,避免意外伤害。
4.压力容器事故处理:发生事故时,应迅速切断电源,疏散人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和处理。
5.压力容器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先防范和应对准备。
压力容器安全操作培训教材前言:压力容器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装置,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能源、医药等领域。
但由于其容易产生高压力和高温,一旦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引发事故。
为了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本教材将从操作规范、安全注意事项和常见故障处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帮助操作人员提升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一章操作规范1.1 操作前准备在进行任何压力容器操作之前,操作人员应当:- 确认自己已经接受过相关培训,并持有有效的操作证书;- 检查压力容器的工作压力和温度范围,确保操作符合设备要求;- 检查压力容器的运行状态和完整性,排除任何可能的安全隐患。
1.2 操作流程针对不同类型的压力容器,操作流程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般而言,操作人员应当:- 检查相关阀门、管道和设备的连接状态,确保无泄漏;- 逐步升压,注意观察和记录容器内部压力的变化;- 操作时应保持冷静,稳定容器内部压力和温度。
1.3 操作注意事项为了避免操作过程中出现危险情况,操作人员需要牢记以下注意事项:- 避免超负荷运行:严禁超过压力容器的额定压力和温度范围进行操作;- 防止压力积累:及时释放或排除容器内部过高的压力,避免压力积累导致爆炸;- 防止爆破风险:严禁使用损坏或老化的容器,确保容器的结构完整性和安全性。
第二章安全注意事项2.1 作业场所安全在进行压力容器操作时,保持作业场所整洁、干燥,并注意以下事项:- 防止强酸、强碱等腐蚀性物质与压力容器接触,避免腐蚀;- 避免在装载或卸载过程中产生摩擦或碰撞,防止容器受损;- 确保通风良好,排除可能的有害气体积聚。
2.2 个人防护措施操作人员在进行压力容器操作时,需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求:- 穿戴适当的工作服和防护鞋,避免化学液体对身体的伤害;- 戴上安全帽、防护眼镜和防尘口罩,确保头部和面部的安全;- 使用防护手套和工作手套,防止烫伤或触电等意外。
第三章常见故障处理3.1 压力过高故障当压力容器内部压力异常升高时,操作人员需要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关闭进气阀门,切断压力容器与外界的联系;- 启动排气装置,将容器内过高的压力释放;- 检查阀门、管道等连接部件,寻找可能的泄漏点。
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培训内容前言压力容器是工业生产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设备,它在储存、运输、加工等环节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因此,良好的压力容器操作与维护技能对于保障工业生产的安全与稳定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压力容器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本文将详细介绍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培训的具体内容。
培训内容压力容器基础知识压力容器的定义压力容器是一种在内部充有压力的装有介质的封闭容器,它是一种承受压力、具有一定强度的密闭容器。
压力容器按照其使用场合和构造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许多种类,如锅炉、气瓶、储罐等。
压力容器的基本结构及主要部件压力容器主要由壳体、端盖、管束、衬里、法兰和密封件等部分组成。
其中,壳体是承受介质压力和多种外载荷,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
端盖是封闭容器的基本部分,承受介质与容器外部环境之间的封闭作用。
管束是容器中的传热部件,它将介质中的热量传递给外部介质。
衬里是一层薄壁或套筒,用以保护壳体免受内部介质的腐蚀或腐蚀性物质的侵蚀。
法兰和密封件的作用是连接容器和附件,使容器内外达到完全密封。
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压力容器的操作安全是压力容器运行的基础。
按照相关规程,进行安全操作,是减少压力容器事故的有效途径。
压力容器的安全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压力容器的接受、检验与登记•压力容器的启用与停用•压力容器安全阀的选型与调试•压力容器清洗和维护保养•压力容器事故处理压力容器操作技能培训压力容器的操作流程压力容器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操作准备: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操作人员是否符合规定;2.压力容器开启:按照操作要求逐步开启压力容器;3.压力容器加介质:介质必须按规定的质量加入压力容器;4.压力容器加热:根据使用要求逐渐升温;5.压力容器调整:根据需求进行出料、调节、温度等操作;6.压力容器停止:根据工艺要求进行逐步停止和关闭。
压力容器操作安全要点压力容器的操作安全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专业的培训和考核,熟悉压力容器的结构和使用要求;2.操作前必须按照规程进行检查和确认,确保操作环境和设备状态无异常;3.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不得有任何违规行为;4.对于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必须第一时间报告负责人或现场管理人员;5.对于出现的异常情况或事故,必须遵循相关规程进行处理,确保人员安全和环境安全。
压力容器作业人员培训考核讲义第一章:压力容器基本概念1.1 压力容器的定义压力容器是一种能够承受内部压力,并用于容纳气体或液体的容器。
在工业生产中,压力容器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等行业。
1.2 压力容器的主要参数压力容器的主要参数包括:内部压力、工作温度、容积和壁厚等。
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和使用。
1.3 压力容器的分类压力容器根据其结构形式、材料和用途等,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球罐、圆筒形罐、换热器、反应器等。
第二章: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2.1 压力容器的安全重要性由于压力容器内部压力较高,若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可能导致容器破裂、爆炸等严重事故。
因此,掌握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至关重要。
2.2 压力容器的安全法规我国对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标准,如《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容器定期检验与评定》等。
2.3 压力容器的安全装置压力容器的安全装置包括:压力表、安全阀、爆破片、液位计等。
这些装置能实时监测容器的工作状态,并在危险情况下自动启动,防止事故发生。
第三章:压力容器的操作与维护3.1 压力容器的操作压力容器的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流程,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2 压力容器的维护与保养定期对压力容器进行维护与保养,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3.3 压力容器的故障处理当压力容器出现故障时,应迅速采取措施,如:停机、泄压等,并及时报告上级,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第四章:压力容器事故案例分析本章将通过分析实际发生的事故案例,使学员深入了解压力容器事故的原因、特点及预防措施。
4.1 事故案例一:压力容器破裂事故分析事故原因:设计不合理、材料缺陷、制造工艺不当等。
4.2 事故案例二: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分析事故原因:安全阀故障、操作失误、超压运行等。
4.3 事故案例三:液位计失效事故分析事故原因:液位计损坏、未定期校验、操作人员未及时发现等。
压力容器安全操作工培训讲义第一节压力容器运行中常见事故的原因及事故举例近年来,在压力容器所发生的事故中除少数是因为结构设计不合理,用材不当,制造质量低劣以外,大部分事故均是由于使用管理不善,劳动纪律松弛,违章操作,未进行定期检验和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低等原因造成的。
因此,每一个操作人员应尽的职责。
一、压力容器在运行过程中常见事故的原因1、容器本体质量差:①设计结构不合理,用材不当,制造质量差,容器本身存在先天性缺陷。
②未开展定期检验,年久失修,容器器壁被腐蚀,强度不够。
2、容器内部的压力过高。
由于所盛介质过量,容器受热(如日光暴晒,火灾等)致使容器内物质发生聚合、分解等剧烈化学反应等原因,都会引起容器内压升高3、容器内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主要是由于混合充气,系统混料或由于系统压力发生变化可燃性气体和助燃气体混合而引起的。
4、容器由于附件泄漏,引起着火、爆炸事故:①容器的阀门从主体脱落(这类事故很多,例如容器阀门的拆卸作业,阀门螺丝结构不健全,容器阀门被冲击,容器受到强力冲击等)。
②容器阀门漏气。
③安全泄压装置动作(由于容器内部压力或温度异常上升所引起的,有时也可能由于安全装置质量不好,以致在正常使用中自行动作,使容器内物料喷出而引起事故)。
④容器上的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等破损,造成物料泄漏引起事故。
5、操作工缺乏基本知识,违章操作,领导盲目指挥,任意改变生产工艺。
二、压力容器事故举例1、某橡胶厂脱硫罐爆炸事故,1978年1月20日,由于该厂领导和技术人员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将一台脱硫罐由原来的间接加热改为直接用0.6MPa的蒸汽加热,并将罐盖的二十个螺栓去掉一半,以致在试生产过程中螺栓拉断,发生爆炸,使一名技术人员和四名工人当场死亡。
2、某氮肥厂带压拆卸合成塔顶盖造成多人死亡事故:1978年4月6日,某氮肥厂合成车间,在对合成塔进行空气试压的过程中,发现合成塔顶盖漏气,作业人员违章作业,带压(14MPa)拆卸合成塔顶盖而发生合成塔顶盖被高压气体冲出,塔内件飞出,造成在场工作的五名干部和工人死亡的重大事故。
1第一章 压力容器基础知识第一节 压力的一般概念一、压力垂直均匀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强,人们常把它称为压力,用符号“P ”表示。
压力的单位是牛顿/米2,即表示将1牛顿的力均匀垂直地作用在1平方米的面上所产生的压力,又称为帕斯(Pa),简称帕。
由于“帕”这个单位太小,因而常用“兆帕”(MPa )作为压力的基本单位。
即1MPa=106Pa 。
工程上过去习惯用的压力单位是千克/厘米2(Kgf/cm 2)。
压力的工程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MPa=10.2kgf/cm 21 Kgf/cm 2=0.0981MPa ≈0.1MPa二、压力的测量压力的测量有两种标准方法,一种叫绝对压力,即以压力等于零作为测量起点。
一种叫相对压力,即以当时当地的大气压力作为测量起点,也就是压力表测得的数值,所以相对压力也称为表压力,绝对压力和表压力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述:P 绝=P 表+P 大气因为我们地区大气压力近似等于0.1MPa 。
故 P 绝≈P 表+P 大气三、压力容器的压力来源压力容器的压力来源可分为两大类四个方面。
第一类,气体的压力是在器外产生的;第二类,气体的压力是在器内产生的。
1、压力源在器外产生{ 这类压力容器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一般限于保持压力源出口的气体压力2、压力源在器内产生{ 四、最高工作压力压力容器的最高工作压力对承受内压的容器指在正常使用过程中,顶部可能出现的最大表压力;对承受外压的容器,指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夹套顶部可能出现的最高表压力。
第二节 温度的一般概念一、温度及及温度的测量仪器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它是对物质分子平均动能的度量,所以温度是物体内部拥有能量的表示。
温度的测量仪器叫做温度计、常见的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电阻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等。
二、温度的表示方法摄氏温标是将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结冰温度(冰点)定为0度,把水的沸腾(沸点)温度定为100度,在两者之间等分成100格,每一格即为1度,故月称百分温度,用符号“0C ”来表示。
目录第一章压力容器基础知识21.1.压力容器的工作特性21.1.1................................................................................................ 压力容器的特点21.1.2.压力容器的参数31.2.压力容器的分类41.2.1.按压力等级划分41.2.2.按在生产中的作划分41.2.3.按安装方式划分51.2.4.按制造许可划分51.2.5.按安全技术管理(基于危险性)划分6第二章压力容器安全技术82.1.压力容器安全管理82.1.1.使用许可厂家的合格产品82.1.2.登记建档82.1.3.专责管理82.1.4.建立制度92.1.5.持证上岗92.1.6.定期检验92.2.压力容器安全附件级仪表92.2.1.压力容器安全附件92.2.2.安全附件装设要求112.2.3.压力容器仪表132.3.压力容器使用安全技术132.3.1.压力容器的安全操作132.3.2.压力容器的维护保养15第一章压力容器基础知识压力容器一般泛指在工业生产中盛装用于完成反应、传质、传热、分离和储存等生产工艺过程的气体或液体,并能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
它被广泛用于石油、化工、能源、冶金、机械、轻纺、医药、国防等工业领域。
1.1.压力容器的工作特性1.1.1.压力容器的特点(一)结构特点压力容器一般由筒体、封头、法兰、密封原件、开孔与接管(人孔、手孔视镜孔、物料进出口接管)、附件(液位计、流量计、测温管、安全阀等)和支座等组成。
(二)固定是压力容器的特点1.具有爆炸的危险性。
2.介质种类繁多,千差万别。
易燃易爆介质一旦泄露,可引起爆燃。
有毒介质泄露,能引起中毒。
一些腐蚀性强的介质,会使容器很快发生腐蚀失效。
3.不同容器的工作条件差别很大。
有的容器承受高温高压;有的容器在低温低压环境下工作;有的容器投入使用后要求连续运行。
压力容器培训压力容器基础知识压力的概念1定义:均匀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牛顿)称为压力。
均匀垂直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称为压强。
我们工作中所指的压力实际上是压强。
2、单位帕Pa、兆帕 MPa、1 MPa=106Pa3、国标单位和工程单位的关系1MPa=10.2kgf/cm2 或1 kgf/cm2=0.098 MPa≈0.1 MPa4、表压力和绝对压力表压力:是指压力表上所指示的压力又是指容器内的压力与容器外的压力的差值。
绝对压力:实际作用在容器壁上的压力应该是压力表上指示的压力加上容器周围的大气压力,这个绝对真实的压力称为绝对压力。
由于大气压力近似等于0.1兆帕故P绝≈P表+0.1MPa5、压力容器的压力来源1)在容器外产生(增大)压力2)在容器内产生(增大)压力二、温度的概念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其表示方法有:摄氏温标、华氏温标、绝对温标三、压力容器的介质分类及特性(教材7-17页)生产过程所涉及的介质品种繁多,分类方法也有多种。
按物质状态分类,有气体、液体、液化气体、单质和混合物等;按化学特性分类,则有可燃、易燃、惰性和助燃四种;按它们对人类毒害程度,又可分为极度危害(I)、高度危害(Ⅱ)、中度危害(Ⅲ)、轻度危害(Ⅳ)四级。
易燃介质:是指与空气混合的爆炸下限小于10%,或爆炸上限和下限之差值大于等于20%的气体,如一甲胺、乙烷、乙烯等。
毒性介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容规》)对介质毒性程度的划分参照GB 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分为四级。
其最高容许浓度分别为:极度危害(I级)<0.1 mg/m3;高度危害(Ⅱ级)0. 1 ~<1.0 mg/m3;中度危害(Ⅲ级)1.0 ~<10 mg/m3;轻度危害(1V级)≥10 mg/m3。
压力容器中的介质为混合物质时,应以介质的组成并按毒性程度或易燃介质的划分原则,由设计单位的工艺设计部门或使用单位的生产技术部门决定介质毒性程度或是否属于易燃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