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被项羽抛弃的千古悲剧人物

被项羽抛弃的千古悲剧人物

被项羽抛弃的千古悲剧人物
被项羽抛弃的千古悲剧人物

被项羽抛弃的千古悲剧人物

曹无伤(?-公元前206年),部分史书中也写作曹毋伤。他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一名将领,随汉高祖起事,官至左司马。他是导致鸿门宴事件发生的人物之一,亦因此被刘邦处死。

曹无伤

据《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沛公旦日从百馀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

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刘邦

刘邦于前206年攻入关中地区,秦王子婴投降。项羽过了接近一个月才率领大军到达函谷关,并在得悉刘邦已取得关中后攻陷此关。据《史记》记载,曹无伤在刘邦决定会见项羽前,派人向项羽传话,说:“沛公(刘邦)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听后感到很愤怒,并在范增的劝说下决定进攻刘邦。

刘邦在得到项伯(项羽叔父)的通知和张良的建议后亲自见项羽谢罪,项羽设宴款待。范增在席上意图加害刘邦但不成功,是为鸿门宴。在宴会前,刘邦询问项羽是谁使他怀疑自己。项羽随即透露曹无伤告密的事。刘邦担心范增等人的加害而逃席,回到自己军中便立即处死了曹无伤。

项羽

作为历史公案的鸿门宴,其始其终都与一个人物挂上了号,这个人就是曹无伤。给人的印象是,这是一个刚刚出场就立即谢幕的人物、却让历史永远地记住了他。后世甚至以为,因为曹无伤才有鸿门宴。可能更接近历史真实的是,无论有没有曹无伤,都会有鸿门宴。

非常奇怪的是,考查追随刘邦起兵的几个亲信:曹参、周勃、樊哙、夏侯婴、周绁的早期官职,竟与司马之职无一丝一毫的联系。司马之职更像是楚制,而刘邦部沿用的官职更多的是参照了秦制。比如樊哙、曹参等人均是由七大夫而五大夫,继而为执帛或执圭,再没见司马之职。此职或者非刘邦主干部队的官职,更可能先为刘邦的兄弟部队吕泽部所专有,因为吕泽所部用楚制更多。司马官职可能不低,灌婴击楚最后一战

的功劳薄上还特意记了“降左右司马各一人”,说明此官职的重要。有鉴于此,曹无伤至少是个立有战功的人。像这样一个追随刘邦或吕泽反秦出生入死的人,到了两军对峙的节骨眼上,怎么会暗中向项羽一方去搬弄是非呢。刘项两军长时期联手作战,曹项原本认识也很正常。此时曹只是主动投靠,是否为项氏接纳尚属未知数,又如何内应得起来。

项庄舞剑

何况,曹无伤所说并不是什么重大机密,与其说是通风报信,不如说是政治表态。其所作所为更像是为自己留个后路。为什么会是这样?自从项羽破关而入,两军的态势敌意甚浓,项强刘弱,一目了然,所有的人都清楚打起来会是什么结果。不仅是刘邦,其所部稍有头脑的将领也能判断出局势的危急,曹无伤的告密也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发生的。像曹无伤这样经过浴血奋战数年立有大功的人,此时有安享胜利成果的心理状

态也很正常。而一旦重新开战,享受胜利的前景就会完全泡汤。当然,如果能站在胜利者一方,则又将另当别论。曹无伤所为,就有点向下一个胜利者投靠的倾向。也就是说,曹无伤做了两军将打起来的准备,而根本没想到两军有可能打不起来。一旦打不起来,曹氏所为将为两边所不容。所以古人说,祸莫大于欲利,岂空言哉。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此言不得完全视之为进谗,而应当作具有某种可信程度的史料。曹无伤通风报信的内容,从几个方面刺激了项羽。刘想王关中,尽管他有这个权利,但这是项羽及诸侯联军肯定不会答应的。人性中有一特点,即看高自己的努力,看低他人的努力。在项羽及联军看来,他们在黄河以北消灭了秦军野战军主力就是盖世奇功,他们就理应享有对战利品的最大支配权。如果让刘邦如约王

关中,就表明项羽的功劳要大打折扣,何况秦政权的金银财宝还都让刘邦霸占了。这口气是项羽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的。在项羽的灭秦计划中,应该将秦宗室斩尽杀绝,他显然也不想让秦王子婴活下来。因此,刘邦立子婴为相一事,也为项羽所不能容忍。其实无论有没有曹无伤的密报,项羽都不会让刘邦王关中的野心得逞,只是有了这个密报,加大了项羽打击的决心与打击准备力度。刘邦方面所遇到的尴尬是,曹无伤之进言完全属实。刘邦的打算并非隐蔽,其所部将领对此应该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而曹无伤大小也是个官,完全有可能知道刘邦的真实意图。

鸿门宴

刘邦这么一坦白,项羽也说了,我做得也不好,不过要不是你那个曹无伤说事,我也不会这么做啊。看来这两个人是要维持关系的,全是外人在捣鬼。是啊,原来两人关系很好,都结拜为兄弟了,怎么居然发展到都准备火拼了。噢,原来是曹无伤这小子使得坏。所以项羽供出曹无伤很正常,而将曹无伤通风报信一节瞒过不说,才不合情理,毕竟在这万

分尴尬的局面下,当局者都要过关嘛。刘邦过关的办法是放低身段,低声下气,出让利益;项羽显然不能如此丢份。怎么办,把曹无伤拿过来搪塞,得其所哉。

刘邦回到军中立即杀了曹无伤一事,与其说是除奸,但更多的是撒气。因为无论曹无伤是否通风报信,只要刘想王关中,项羽及诸侯联军肯定不会答应,结果还是当不成,有没有曹无伤,结果都不会有什么两样。但一下子亲手把差不多吃下肚的胜利果实拱手让人,刘邦这个心里啊,怎一个痛字了得。这个曹无伤的死于非命,实实在在是自找的。司马迁引用古人的话说是“祸莫大于欲利”,那么,这个曹无伤之死就是欲求利的结果。如果仅仅是想活命,双方打起来临阵投降也可以活下来嘛。其通风报信的目的,无非是想在事后从项羽阵营为自己谋个有利地位。谁

知刘项两家之间的疙瘩并非解不开,而一旦战云消散,水落曹出,不死何之。

刘邦和项羽

曹无伤这个老革命,为了过上理想中的好日子,将一生名节押在了刘项必火并一事上,不仅是送了老命,而且其反秦的功劳就此一笔勾销。而曹无伤之所以可以历史留名,只是因为项羽的一句“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作为一个可悲的典型而被世人记住。

楚汉战争

和曹无伤一样所作所为的人在历史上可是一点也不少,在乱世更是一种正常的站队和谋略行为,所以我们没有必要说曹无伤奸诈、小人、内奸之类的。以史为鉴,可以通古今,曹无伤最大的错误,就是他识人不明,跟错了人,仅此而已。曹无伤教给我们的教训,就是在跟着一个人之前,需要聪明点,最少对他有最起码的了解,否则很有可能被他的历史所连累。

中西方悲剧比较

中西方悲剧比较 对于“悲剧”一词,我最初对它的理解是一些不幸的、痛苦的事情。然而在美学课上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发现美学意义上的悲剧并不如我理解的那样。我知道了美学意义上的“悲 剧”并不等同于“悲惨的事件”。下面先来说一下美学意义上悲剧的一些特征。 首先,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正面人物。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悲剧总是摹 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这就规定了悲剧主人公善的品格。这里所说的正面人物”,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既包括英雄人物,又包括那些默默无闻的平凡的小人物(《祝福》中 的祥林嫂),但是他们共同一致的品格是进步、纯洁、善良。正面人物是多种多样的,他们的内心世界也是丰富多彩的。有的悲剧主人公不但以美的魅力去吸引观众的注意,而且以善 的品质去引起观众的同情与怜悯。如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他们以死殉情, 用人文主义克服家族封建意识;还有的悲剧主人公内心深处充满了真理与谬误、进步与落后 的激烈斗争,斗争的结局是:主人公内心深处的真制服了假,善克服了恶,美战胜了丑,然而却在这一倾刻遇到失败或毁灭。如莎士比亚的悲剧《奥赛罗》中的奥赛罗、《李尔王》中 的李尔等。之所以悲剧主人公要是正面人物,这主要原因是为了唤起人的同情感,产生悲剧 效果。 第二个恃征,在悲剧冲突的展开中,用美的毁灭来否定丑的存在。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充满了善与恶、进步与落后的斗争,新生力量在强大的邪恶势力之下暂时毁灭了,失败了,造成了悲剧,但是,悲剧可以摧毁一个崇高伟大的人,却不能摧毁一个人的崇高伟大,美的被毁灭只是具体形式,其精神却完全战胜了丑和邪恶势力。如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取火造福,而被判永久锁在悬崖绝壁上被凶鹫啄食肝脏,岂不悲壮!然而他的精神之壮美却永远存留天 地之间,并彻底战胜了宙斯的凶残。 第三,从悲剧效果来看,怜悯、恐惧、陶冶、净化、提升一一这是欣赏悲剧逐步展开的 心态感受。这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悲剧必然首先要唤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进一步在 领略悲剧美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心灵得到陶冶和净化(即情感上的熏陶、感染与升华)。恐惧”,是因为美的毁灭而引起的惊骇之情,但这种恐惧要适度,过多或不足,都可能影响悲剧的效果。由于悲剧的特殊性,它不但给人莫大的审美愉悦,还会给人以真的启迪:理想的道路并不平坦,而是充满了艰辛曲折;要实现理想目标,必须经受住挫折,准备付出代价,以赢得更加光明的未来。 了解了在美学上悲剧的特征之后,我们再来谈一谈中西方悲剧的不同。 首先,悲剧的主人公不同。西方古典悲剧,是对最重要最伟大的人物的一种模仿。其主人公一般是力量型的、进攻型的男性英雄,其目的在于强化悲剧的冲突。而中国古典悲剧强调的是忍耐,其主人公一般是受迫害的、善良弱小的女子。例如《窦娥冤》、《桃花扇》、《梁祝》、《娇红记》等,这些人物的人品往往完善的体现了中国传统伦理学的某些要求,如忠、孝、义等。软弱加上伦理观念的束缚,导致中国悲剧人物只能以忍耐为特征。总之,西方古典悲剧的主人公是敢于斗争的英雄,其中大多数是男人,即使是女人,也是和欧里庇得斯创 作的美狄亚一样刚强的;中国古典悲剧的主人公基本上是受迫害的小人物,其中大部分是女子,就算是有地位的男性,也往往像《精忠旗》中的岳飞一样备受迫害。 其次,中西方悲剧冲突不同。西方古典悲剧的整个过程是冲突的逐步升级,其主人公是 主动的,他们往往用行动来抗争;而中国古典悲剧则主要描写凄惨的遭遇,而不是剧烈的冲突。总的来说,西方悲剧冲突的双方是迫害与反迫害的关系,其斗争往往旗鼓相当,难分难 解;而中国悲剧斗争双方主要表现为迫害与被迫害的关系,冲突的剧烈程度大为逊色。并且 西方悲剧的外在斗争往往都以内在斗争为基础,而中国悲剧一般没有多少内心冲突。其中比较典型的人物就是窦娥,她的内心世界几乎没有理性的闪光,几乎没有矛盾斗争,一直都是 默默承受,像窦娥一样没有判断能力的任务还有很多。《精忠旗》中的岳飞只知道忠于皇上,却不知道什么是忠于皇上的最好方法、皇上是否值得忠于等问题,所以他只能被动地受害。

《史记中项羽性格悲剧研究》文献综述

《<史记>中项羽性格悲剧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在《史记》中,司马迁记述了项羽戎马一生最后却惨遭失败的悲剧命运,两千多年来人们依旧谈论着这个悲剧英雄,众多学者认为,项羽的失败多归于他的悲剧性格。其性格中的凶狠残暴、有勇无谋、刚愎自用令他在与刘邦的抗争中处于劣势,最终灭亡。拟总众多学者的观点,力求将《史记》中项羽的悲剧性格研究系统化地呈现出来,对进一步深化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字:史记;项羽;性格悲剧;凶狠残暴;有勇无谋;刚愎自用 项羽是秦末反秦起义中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他领导起义军摧毁了秦军主力,为彻底推翻秦王朝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然而,他最终归于失败。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进行了详细的记载:项羽破釜沉舟,“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设鸿门宴、“项王军壁垓下”、“自刎而死”【1】。两千年以来众多读者无不为项羽的失败惋惜,认为这样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却因为其凶狠残暴、有勇无谋、刚愎自用的悲剧性格,而导致了他最后失败的悲剧结局。本文着重从历代以来学者的研究成果入手,对《史记》中项羽性格悲剧研究进行简要回顾及综述,力求在综述的过程中加深对项羽性格悲剧的了解,希望为今后深化这方面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依据。 一、凶狠残暴 对于项羽的凶狠残暴,最直观的要数《史记》中项羽周身之人对其的评价。如《史记·淮阴侯列传》中韩信评价项羽“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1】同时,司马迁亦在《史记·项羽本纪》中直面揭露了项羽的凶残:“烧夷齐城廓宫室,皆田荣降卒……询齐至北海,多所残灭”【1】二人皆认为项羽每到一处地方,就活埋投降的士兵,焚烧房屋,抢夺妇孺,所到之处,皆成了民不聊生的地狱,怨声载道。 明代杨维桢把项羽比作夏商两代暴君桀纣,痛斥其残暴行径,认为“迹其慓悍滑贼之性,嗜杀和嗜食”,“此真天下之桀也”。杨维桢在《史记评林》中说道:“《孟子》云:‘为天下驱民者,桀与纣也’。籍亦为汉驱者耳,其能与汉争天下哉?迹其慓悍滑贼之性,嗜杀和嗜食……残灭襄城,杀秦降王子婴,斩韩王成,王陵母,甚至于杀义帝,此真天下之桀也。”【2】在《史记评林》中,凌稚隆也提出“项王非特暴虐不得人心”,认为项羽凶残暴虐,让人恐惧厌恶而不得人心。 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的卷一中也曾提出“项羽之暴也,沛公之明”,认为项羽以凶狠残暴让人服从,凶名在外;而刘邦却擅攻心计,以德服人,是谓开明,而得人心。【3】清朝郑板桥也曾有这样一首诗来评价项羽的“夜坑秦卒”的残暴之举“新安何苦坑秦卒,霸上焉能杀汉王。”【4】 在现今,很多学者在认同项羽的英雄形象的同时,指出了其性格的残暴之处。沈薇在《项羽兵败的性格原因》中说道:“项羽失败的原因都绕不开他性格暴戾、烧杀掳掠以致失去民心的这一面。”【5】认为项羽是打着诛暴秦的旗帜起兵的,结果却是他自己在重蹈秦始皇的覆辙,用一种暴行代替另一种暴行,大量的屠杀行为使他大失民心与军心。【5】张桂英在《太史公笔下的项羽》中指出“项羽似乎是为了应验“无毒不丈夫”这句话,在整个反秦斗争中,他表现得极为残暴。”【6】并列举了三个事件作为证据:一是活埋襄城守城军民;二是汗水之战后,在新安城南活埋了二十多万秦军投降的士兵;三是在平叛田荣叛乱时,把田荣手下投降的

一-项羽性格分析

?一项羽性格分析 一个把个人英雄主义发挥到极点的人,能够把这种力量传递或者说是渲染给所有他的部下,破釜沉舟就是个最好的例子。一个真正坦率的人,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没那么多虚伪的偏护。容易得罪人,也容易拉拢人,不掩盖人性的本质。一个融合自负与懦弱的人,这也来自与英雄主义和人性另外的本质。 一个把个人英雄主义发挥到极点的人, 能够把这种力量传递或者说是渲染给所有他的部下, 破釜沉舟就是个最好的例子。 一个真正坦率的人,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没那么多虚伪的偏护。 容易得罪人,也容易拉拢人,不掩盖人性的本质。 一个融合自负与懦弱的人,这也来自与英雄主义和人性另外的本质。 项羽——缺乏耐心,眼高手低,但他自信心强,做事积极......。 刘邦——我行我素,喜欢吹牛,但他慷慨好施,善交朋友......。 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之,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遂亡其国,自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岂不谬哉! 司马迁非常准确地把握了项羽的性格特点,既突出了他“气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质,又写出了他的缺点、错误和失败,二者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形成了项羽的悲剧性格。 为了刻划项羽的形象,司马迁精心选取了最能表现项羽悲剧英雄特点的材料,通过“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战“等最具典型性的情节和场面,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在不同人物性格的碰撞和对比中,突出项羽的性格特点。 司马迁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有声有色的描写和渲染,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感情。例如写项羽在垓下被围,面对美人名马慷慨悲歌,生动表现了他的内心矛盾,创造了浓郁的悲剧氛围;“东城之战”的酣畅淋漓,则进下展示了项羽一往无前的气势与才情;而乌江自刎前的一系列表现,则又使人深深感受到项羽性格中憨厚、刚直、豪爽的一面。这些

中西方爱情悲剧比较研究

中西方爱情悲剧的比较研究 ——浅析《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 朱丽叶》 王秀丽 (济南大学文学院,山东250022) 摘要: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中西悲剧的比较在近代的文学研究中特别引人注目。文章着眼爱情悲剧观,选取《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部中西方经典爱情悲剧,从两部作品的内容入手,探究两部作品的内在差异性,以此来分析中西方爱情悲剧观的差异及成因。 关键词:中西方;爱情悲剧;比较;成因 自古以来,爱情便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为中西方爱情悲剧的代表作之一,阐述了中西方的爱情悲剧观,我们从作品的异同来进行研究。 一、相同点 (一)、主题思想 首先,两者都表现了对爱情的描写和赞美。《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描写了两个年轻人从相识、相知、相恋到相互殉情的过程,表现了男女主人公对这种纯洁、美好爱情的坚持不解的追求。正是这种有魅力的爱情,才使两部作品源远流长。 其次,两部作品都从不同的方面提到了对女性的同情和赞美。在《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祝英台是美丽、善良、善良并且忠贞的女子形象化身,但是面对封建礼教下的婚姻制度,即所谓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又无计可施。虽然真心相爱,但最后只能死后团圆。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朱丽叶是个大胆、热情并且忠于爱情的女子,对于两人的爱情,她大胆的去追求,守护。但是两个家族的仇恨却使两人的爱情化为泡影,突如其来的失误使朱丽叶不得不殉情而去。 最后,两部作品都展现了反封建的进步主题。梁祝故事发生在东晋时期,门阀制度森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恋情,尤其是最后的化蝶,便是反封建礼教的最好的证明。《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早期作品,当时是西方封建制度瓦解的时期。故事中,面对两个家族的仇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追求以及后来的殉情结合,都是对封建制度抹杀人的意愿的一种反抗。因此,造成悲剧的不是两个家族,而是两种道德力量:一种是残忍、报负和复仇;另一种是爱情、友谊和和谐的文艺复兴精神。[1](238) (二)、情节结构

论项羽的性格悲剧

论项羽的性格悲剧 听了老师的精彩的讲解和自己对项羽的性格的大概了解,情不自禁对项羽的英雄陌路感慨万分: 1有勇而无谋史 书记载项羽“身长八尺,力能扛鼎”,也正是由于这一点,使它在追随叔父项梁的反秦斗争中屡建奇功。项羽正是靠着他所向披靡的勇力在秦末农民起义中节节取胜,夺得了西楚霸王的统治地位,最终登上了权力的顶峰。可是后来他却抱着,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蛮力而一意孤行,他虽有拔山盖世的勇力,也只能唱着:时不利兮骓不逝的悲歌仓皇出逃。 2优柔寡断。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开始他接受范增的建议要击破沛公军”,可是听了项伯的三言两语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还同意刘邦前来谢罪。堂堂一军统帅,做事却,风吹墙头草,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这不能说不是项羽的个人悲哀。而项庄舞剑项伯以身翼蔽沛公时,项羽却一味地姑息纵容,范增的计划因此再度落空,后来樊哙闯了进来,将项羽大骂了一通,不料项羽非但没有发怒,反而称其为壮士,对他赐酒赐肉,礼待有加,使得后来刘邦有可能在樊哙等人的保护下金蝉脱壳、逃之夭夭。放过了一个绝妙的机会. 3孤性多疑 亚父范增以高龄跟随项羽运筹帷幄,出谋划策,可谓是尽心竭力,忠心耿耿了,而刘邦的谋士陈平略施反间小计,就挑拨了项羽和范增之间的关系。项羽由此开始怀疑和疏远范增,并拒绝采纳其正确建议,范增因此愤而出走,对比刘邦手下谋士如云,而项羽身边只有一个范增尚且不能用。可见孤性多疑所导致的用人不善,也是他失败的一个根本原因. 4残暴成性 项羽入关以后,不但杀掉了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而且还在咸阳城内大肆烧杀虏掠,使“秦民大失望”。项羽对人民犯下了这样强盗的行径,人民反过来又惩罚了他,在垓下之围出逃后阴陵迷路时,向一位老农问路却为老农所骗,误入绝路而被汉军赶上。可悲的是他至死也未能醒悟,自刎之前还是认为:“此乃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哎到死了都不认输!

从鸿门宴看项羽的悲剧性格-作文

从《鸿门宴》看项羽的悲剧性格 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长达五年的斗争的开端。 虽是开端,却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这场斗争的终结。 《鸿门宴》通过会前斗争、宴会场面与会后余波的描写,生动地揭示了项羽多侧面的悲剧性格。 首先,项羽的悲剧性格表现为自矜功伐,自大虚荣。 由于秦的主力是被项羽击败的,各路诸侯都听命于他,承认他的霸主地位,这使得项羽自矜功伐的骄傲心理更为膨胀。 在项羽拥兵四十万,进驻新丰鸿门,掌握战争主动权的形势下,只有十万兵员的刘邦欲王关中的阴谋被告发。 项羽大怒,下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项羽的大怒,不是性格暴躁使然,而是因为尊严被冒犯,他不能容忍别人对自己不恭不敬。 眼看一场战争势难避免了,却被刘邦主动前来卑词谢罪所化解。 项羽听出刘邦谦卑的口气,感觉到刘邦非常尊重自己、无意与自己争雄时,自大虚荣之心便得到了满足,因而怒气全消,不仅和盘托出告密人,而且设宴招待刘邦,以示和解友善之意。 宴会上刘邦的不辞而别本是礼节上的不周,但因为张良代刘邦转献白璧一双,刘邦让他满足了自尊虚荣之心,他便不再追究了。 其次,项羽的悲剧性格表现为缺乏原则性,过分仁慈软弱。 与刘邦对待告密者曹无伤立诛杀的果敢态度不同,项羽对待泄露

军机的项伯却采取听之任之、不予追究的宽容态度。 项庄以军中无以为乐为由,请求为宴会舞剑助兴,得到了项羽的同意后,才拔剑起舞的,而项伯并不奏请,擅自舞剑,项羽对此睁只眼闭只眼,未加制止。 在宴会进行中,刘邦的参乘樊哙带剑拥盾入军门,且将守卫军门的兵士撞倒在地。 按理说樊哙没有资格进会场,对他的擅闯会场之举应予制止。 但项羽并未将樊哙逐出,反以欣赏口气连呼壮士,先后赐卮酒彘肩以压惊,缓和气氛。 尤其是樊哙借项羽复能饮乎的发问,指责项羽席间舞剑欲诛有功之人,项羽非但不怪罪樊哙的放肆无礼,反而赐坐。 所有这些,表现出项羽的过分仁慈软弱,缺乏原则性。 如果说因为项伯是自己的叔父,他的泄露军机的行为可以原谅,他的不请舞剑之举可以默许,如果说因为樊哙的慷慨陈词中把自己看得比怀王更高,且有求赏之意,满足了自矜功伐、自大虚荣心理,便可以对樊哙格外宽容,优礼有加,那么,可以断定在项羽的心里根本没有原则性的概念。 谁能相信,无原则立场的人能够成就一番功业呢?再次,项羽的悲剧性格还表现为缺乏远见,谋事不深,迂腐呆板。 与刘邦入关之后为图谋霸业而克制贪于财货,好美姬之欲相比,与刘邦拉拢项伯、卑词谢罪、在宴会上屈居下座而安之若素的能屈能

悲剧人物——项羽

悲剧英雄——项羽 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伟大历史巨著《史记》堪称我国传记文学之典范,它集历史、文学于一体,既是文学的历史,又是历史的文学,而其中最具文学价值的就是人物传记。 《史记》作为我国写人艺术的开创者,向人们展示了一道丰富多彩的历史人物画廊,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最撼人心魄的是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项羽便是司马迁着力最多的一位英雄人物,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集中全力塑造了项羽这一悲剧英雄形象。其实“本纪”是《史记》中记载帝王的,项羽并未称帝,司马迁却用《本纪》来记述项羽这一段人生轨迹,并且篇目顺序还放在《高祖本纪》之上,从中足可看出司马迁对于项羽这位悲剧英雄人物深厚的情感。 项羽是一位具有对立且矛盾性格的历史人物。性格决定着命运,项羽虽然走到了人生的至高点,但最后也没有摆脱失败的结局,以悲剧的命运谢幕,这与他的性格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和刘邦一样,项羽少年时也不是个听话守规矩的乖孩子。有一次,秦始皇游会稽山时,项梁带了项羽去看热闹。谁知项羽一看,便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吓得项梁连忙捂住他的嘴巴。刘邦因为替政府办差,去过咸阳,看到秦始皇的排场,也曾喟然太息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不过,如果我们把二个人的话放在一起比较一下,还是能品出不同的味道来。项羽的话充满英雄气概,说得干脆利落:“彼可取而代也!”那口气,就像囊中取物一样。在项羽眼里,那位统一了全中国的“始皇帝”也没什么了不起,甚至只配称作“彼”,而且随随便便就可取而代之。这是自信,也是自大。自信使他成功,自大使他失败。不难看出,项羽说这话时,是不动脑筋的,也是不计后果的。他想到的只是要去取代和可以取代,这正是项羽的可爱处,也正是他的可悲处。相反,刘邦的话就没有那么气派了,有的只是一个流氓无赖对大富大贵的垂涎三尺。“大丈夫当如此也!”换句话说就是有能耐的人要过就过这样的日子,这当然一点也不英雄,然而却也实在。正是因为这份实在,刘邦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一步一个脚印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从审美的角度讲,我们当然更欣赏项羽,但从现实的角度讲,我们又不能不承认刘邦是成功者。

从《项羽本纪》看项羽的命运悲剧

从《项羽本纪》看项羽的命运悲剧 甫读《项羽本纪》,在我眼中的项羽,是一个高傲、霸气的热血男儿,有着叱咤风云的豪迈气概。司马迁曾赞项羽崛起于陇亩之中,三年亡秦,割裂天下,分封王候,政由已出。李清照亦赞其“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可就是这样的一位铁骨英雄为何一再的让人长太息?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项羽的性格悲剧。 首先,在我看来,楚汉争霸中,项羽的毫无主见,不辨忠奸,既易冲动,又易受骗的性格是他失败的第一个重要因素。巨鹿大战,却活埋将卒二十万,称霸咸阳,却火烧阿房三百里,定都彭城,赐死子婴,黔布,亚父极力反对。可他依然固执。君不见,幽王烽火戏诸侯,代价是戎狄胡马摧碉楼;始皇奢掠黔首,代价是诛秦族万年遗臭。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在笼络人心这一局上,项羽不如刘邦。 可是如果项羽只是单纯地作为一名战将,无疑是当时最杰出的人才,他临危不乱,行事果断。但是他的不善于用人,轻信多疑成为了他失败的第二个重要因素,而他却又不幸地带着这个致命伤坐上了楚军统率的宝座。自古君王将相多疑,像秦始皇、李斯、曹操、朱由检,一个个都整天疑神鬼担心别人夺取他的皇位、他的地位、他的兵权,项羽当然也如此。他的轻信多疑,让范增因为平白无故地受到猜忌而悲愤出走,他的不善用人,让难得的良将韩信、陈平、还有英布纷纷从他的麾下转而投向刘邦。刘邦曾说:“试想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性、运饷至军,源源不绝,我不如萧何;

统百万兵士,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人系当今豪杰,我能委心任用,故得天下。项羽只有范增一人,尚不能用,怪不得为我所灭了!”须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知人善用这一局上,项羽又占了下风。 最后,项羽的妇人之仁,是他失败的第三个重要因素。刘邦何以能够屡次从项羽的手中逃脱?西楚霸王的名号是那么的响亮,那个目有重瞳,七十二战无一不胜的霸王令多少人闻风丧胆?刘邦的成功其实在于项羽的“成全”,而这也正是项羽的悲哀,自彭城之战以后,局势曾一度倒向项羽,但最后还是倒向了刘邦。我们且不管其中原委,单看刘邦占有优势之后,却因怯于项羽的赫赫声威而与项羽约定中分天下。有点远见的人,必会疑心哪有在局势倒向自己之时而不乘胜追击呢?可项羽却偏偏单纯地相信了刘邦,还如约地送还了彭城之战中掳获太公与吕雉,一心想东归。试想刘邦何许人也?那是唱出了“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的猛士兮守四方”这样慷慨激昂的诗句的,你怎能心无防备?在心计谋略这一局上,项羽再一次输过刘邦。 曾有人说,或许项羽少那么一点霸气,少那么一点高傲,就能渡过乌江,待他日东山再起,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是的,项羽渡淮后单独领兵作战攻战襄城,虽襄城百姓拼死抵抗,但项羽依然在军事上大获全胜,后赵地义军陷入秦军重围之中濒临绝境,众人率军前往却因害怕秦军而滞留46日不进,唯有项羽率军渡河,破釜沉舟,一举解了巨鹿之围。在后来的楚汉相争之际,项羽更是显

爱情悲剧的看法

爱情悲剧的看法 1.绪论 《伤逝》作为鲁迅唯一的以青年男女恋爱婚姻为题材的小说,写得异常凄切哀婉,情意悠长。作品在叙述方式上采用了"涓生手记"的形式,以涓生的回忆来叙述他与子君的这场令人悲哀心碎的恋情。在叙事的过程中不断穿插着涓生的议论和抒情。这样的写法造成了小说的双重效果:一是真切地记叙了涓生、子君两人的情感历程及其悲剧结局,使作品所表述的故事显得清晰、完整;二是主人公的议论与抒情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思想和感情力度,作品凸现出涓生深深的自责与忏悔,更加重了故事的悲剧性,也加深了作品思想内涵的感染力。 鲁迅一生中真正的爱情体验是许广平给他带来的,用世俗人眼光看来,鲁迅跟许广平的结合存在诸多障碍,除年龄、外貌、金钱、地位外,他还有一位形式上的太太。如果离婚,按绍兴旧习女方会因为被休而被受歧视,后果不堪设想。鲁迅宁可赔着做一世的牺牲,也不愿伤害虽然无爱但无辜的朱安。然而,许广平仍然主动果敢地向鲁迅献出了纯真的爱情。他在旧式婚姻的囚室里自我禁闭20年之后,终于逃出来了。鲁迅就以自己婚恋为题材,写了充满生活哲理和抒情色彩的小说--《伤逝》。里面的两位主人公涓生、子君折射了鲁迅、许广平的影子。

《伤逝》创作的年代与我们这个时代有着许多的相同之处,《伤逝》写于1925年,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以青年的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它以独特的角度,描写了涓生和子君的恋爱及其破灭过程。作者以一般作为追求目标的自主婚姻的完成的喜剧性结局,作为自己所揭示的一出社会悲剧的出发点。这是由喜到悲的变化转折,是我们所深思的。 谈及《伤逝》这篇文章时,往往给一般读者留下的印象便是:这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以青年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写的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情悲歌。这自然不错,或者更深一步,会将它当作中国近代新文学作品中为反封建而宣扬爱情、主张个性解放的之一。这固然也不错。但究其两种印象而言,皆未抓住鲁迅先生写这篇《伤逝》的真正要旨--即批判走个性解放道路的脆弱性,向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揭示了社会解放才是个性解放的前提,而这些思想就是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对人物的塑造而表现出来的。鲁迅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死于敌手的锋刃,不足悲苦;死于不知何来的暗器,却是悲苦。但最悲苦的是死于慈母或爱人误进的毒药……”。 《伤逝》男性启蒙者的自白虽然痛惜女性在当时社会的悲剧命运,但就涓生手记中使用的男性话语和男主人公拥有的启蒙抉择意识来看,这是一种男权社会和陈旧世俗的社会状态的表征,在这种社会状态下为“出走的娜拉”找到出路是绝无可能的,而这正是隐藏在涓生自白下的鲁迅所指向的‘绝望的反抗’。当鲁迅对当时男性社会中女性

项羽会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项羽会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项羽个人评价范文1 项羽性格的缺陷是他致命的弱点,有的时候,遇到事情不能当机立断,犹犹豫豫,最终错失良机。但有的时候,他又不能冷静分析局势变化,比较偏执,对自己手下的将领缺乏关心和爱护,赏罚不分明,经常会在无意之间伤了将士的心,降低士气。 历史上有名的鸿门宴一事,本来刘邦是必死无疑,但是,项羽不想让刘邦死,但他的谋士范增则认为刘邦必须死,于是让项庄舞剑,意在杀了沛公,丫的项伯也舞剑让刘邦活下来了,结果,项羽只能放虎归山最终留下了后患,事实证明确实如此。除此之外,之后,占明显优势的项羽并没有一鼓作气乘胜追击杀死刘邦,而是以河为界,给刘邦充足的时间休整军队,招兵买马增强兵力。从项羽的这个决定上可以看出,项羽并不适合带兵打仗,没有长远观念和忧患意识,缺少一个国家领导者必备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敏锐性。 他在被刘邦围困战败的时候,满脑子里全是自己心爱的战马和他的妻子,却丝毫没有重新来过的打算,这不得不让人怀疑,他之所以没有过江等待再次起兵的时机,而是选择自杀的原因,恐怕就是因为虞姬的死对他的打击太大了。

宋朝的李清照曾经写过一首关于项羽的诗: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读了这首诗,我对项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从省图书馆借来了一本《项羽大传》,想了解一下这个英雄人物的传奇一生。 项羽名籍,字羽,他是我国古代杰出军事家及著名政治人物。这本书讲的是他在公元前207年的巨鹿之战中大破秦军主力,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后来在楚汉相争中为汉王刘邦所败,在乌江自刎而死①。 这就是项羽,他时而仁义善良,时而残暴屠城。他有时候当机立断,有时候优柔寡断。② 他是一个不完美的角色,他有着不完美的悲剧结局,但是他身上的人格魅力,却让无数人为之倾倒。无数人赞扬他的英雄气概,也有无数人笑他迂腐不堪。但是无论如何,项羽在我的心目中,永远是一个英雄!

中西方爱情悲剧的比较

中西方爱情悲剧的比较 —以《孔雀东南飞》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 爱情是人类故事中更久不变的主题,谈及爱情,所有人的眼里首先都会泛起美好的光彩,是一种甜蜜、深刻至深入人心的情感。然而爱情悲剧,就是要把爱情这种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们看。 在爱情主题上,中西方都有不少的悲情故事,而《孔雀东南飞》、《罗密欧与朱丽叶》可以说是双方的经典代表。男女主角的爱情都经历了种种坎坷,偏偏要在他们双双陨落之后,那些不安分的阻扰因素才安静下来,然而什么都以及挽回不了了。由于中西方社会、文化、政治以及伦理等方面的差异,这两个故事也有着异同。 一、两种爱情,相同追求 1、爱情国度的自由追求 不论是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生死相随,还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紧紧相依,一切的开端都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他们的开始都是自由的相爱。爱情的萌芽期往往是一帆风顺的,外界干扰因素还没有察觉,然而男女主在心里已经慢慢种下了爱情的种子。焦仲卿和刘兰芝从相遇到相识,从相识到相知,最后同结连理,一切都是那么顺利,他们拥有着平凡的幸福,过着平凡的日子,完全不知道在她们爱情的背后,一些不安分因素已经在蠢蠢欲动。罗密欧本来想要寻找自己以前喜欢的女子而混入了凯普莱特家族的一场聚会,然而在聚会上罗密欧却被这次聚会的主角—朱丽叶所深深吸引,当罗密欧向朱丽叶表白之后,朱丽叶对罗密欧也心生情愫,他们一见钟情。在知道了两家的家族矛盾之后还是忘不了对方,便经常去修道院聚会,并在神父的帮助下结为了夫妻。 2、起伏跌宕,青春绝唱 两个故事的相同点之二在于剧情的设置跌宕起伏、悲喜交融,最后都在含着眼泪和悔恨中纷纷陨落。当刘兰芝迫于婆婆的压力必须要回娘家时,焦仲卿安抚着兰芝: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焦仲卿给了刘兰芝这样一个保证,让我们又看到了拯救他们爱情的希望。但是兰芝回到家中,面对母亲和兄长的劝说,迫于强大的压力而要改嫁。爱情的希望再次被熄灭,直至最后两者纷纷走上黄泉路。朱丽叶和罗密

语文选修 项羽之死 课后题答案

项羽之死 整体感知 《项羽之死》记述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表现他无可奈何的失败和悲壮的死亡,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这篇文章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层现他的性格。 第一段写垓下被围的困境。垓下之战,项羽首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完全陷于被动地位,被汉军两面夹击,死伤惨重,粮草断绝,在汉军的重重围困下只好闭城坚守。这一段重点写了“四面楚歌”和“慷慨悲歌”这两个连续性的事件。“四面楚歌”是张良和陈平有意的设计,让汉军夜晚唱楚地的歌谣,以瓦解楚军的士气。项羽听到楚歌之声,“大惊”,他显然受到震动,在感叹楚人何其多的时候,他已经预感到了败亡的结局。于是,项羽帐中夜饮,“慷慨悲歌”,慨叹自己时运不利,恋恋不舍地和名骓、虞姬诀别,充满了悲凉和无奈的情绪。这位盖世英雄歌罢泪水涟涟,以至于左右的人都不忍心目睹这样的场面。“垓下之围”刻画出项羽多愁善感的性格侧面。 第二段和第三段写东城快战。 第二段写项羽从垓下突围成功到再次被困东城的过程。这一段的前半部分写项羽的逃亡过程。项羽带领八百壮士夜间突围成功,出了垓下,一路逃亡,过了淮河之后只剩下一百多人,在阴陵受农夫欺骗误入沼泽,结果被汉军追上。项羽又带兵逃到东城县,此时只剩下二十八人,而追兵数千。这部分描写简明扼要,把逃亡路线和军事力量的变化交代得清清楚楚,战争的形势和项羽的处境一目了然。这一段的后半部分写项羽在此绝境中说的一番话。项羽认为:“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羽在军事上由优势变为劣势,灭亡就在面前,他仍旧没有客观地分析自己用兵的过失,而一味归咎于天命,这表现了项羽的极端自负。战争的成败并不单纯取决于主将作战是否勇武,还需要知人善任、深谋远虑、处事果断,项羽一味强调自己先前的战功,反映了他的寡谋。项羽又言“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明知必死,项羽没有退缩,愿意拼死决战,这反映了他勇武豪爽的大丈夫气概;同时,他这样做仅仅是想再次证明自己的作战本领,又暴露出他的“匹夫之勇”。 第三段写项羽的东城溃围之战。这一段共写了项羽的三次行动:第一次行动在突围中斩了一员汉将,第二次行动吓跑了追上来的汉军骑兵将领赤泉侯,第三次行动再次突围,并斩了汉军都尉,杀了数十百人。这三次行动都从不同的角度刻画了项王的威风勇猛。第一次通过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来渲染项羽势不可挡的气势,“遂斩汉一将”的“遂”写出了项羽斩将的轻而易举。第二次行动中,项羽并没有动手,只用眼神和声音就吓退了敌兵,“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孰是追兵,孰为逃将,难以辨别。项羽慑人魂魄的虎虎声威跃然纸上。第三次行动中,项羽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而楚军仅仅损失了两人而已,通过这一对比再次渲染项王的勇猛无敌。在身当绝境的情况下,项羽每战都能给敌军以有效的打击,丝毫没有兵败的萎靡和绝望,确实表现了他的骁勇善战。难怪他充满自豪地问属下战果何如,这一问再次表现了他的自负。 文章的最后一段写项羽自刎乌江。这一段写了两个场面。第一个场面是乌江拒渡、赠马亭长。项羽曾经想过东渡乌江,但是真正来到乌江岸边,看到拢船等待的亭长,他又否定了自己的决定。亭长劝项羽赶快登船,来日尚可东山再起,项羽说:“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这番话发自肺腑,表现了项羽知耻重义的性格,赐马给亭长又表现了他心地仁善。第二个场面是赐头故人、自刎而死。项羽进行了最后短兵相接地搏杀之后身受重伤,此时看到了背楚投汉的故人吕马童,于是赠头给他,自刎而死,这个情节再次表现了项羽视死如归的豪侠性

中西戏剧爱情比较

中西戏剧爱情比较 中西戏剧都有大量的爱情剧,“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是中西民族的共同心理,也是中西戏剧的一个永恒母题。荷马史诗是西方文学的源头,《奥德赛》就写了奥德修与潘奈洛佩夫妻二人的团圆。所谓“迎合观众的心理”,不就是“迎合”民族心理么。亚里斯多德想贬低《奥德赛》的“双重结构”,却无意中道出了《奥德赛》的另一种价值,这是亚氏始料不及的。荷马既是第一个伟大的史诗诗人,又是第一个伟大的戏剧诗人,这是亚氏说过的。《奥德赛》就是西方文学“大团圆”的第一部作品,从戏剧角度说,也是这样。 西方的爱情剧不乏“大团圆”的佳作。莎士比亚大量爱情剧的结局是大团圆的。《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的一个特点,就都是两对以上情人的大团圆,可称之为集体团圆的喜剧。在莎氏描写爱情的剧本中欢乐的喜剧大大超过死亡的悲剧,这是不可不加注意的。世纪法国高乃依的名剧《熙德》违反古典主义原则让一对冤家大团圆。莫里哀的名剧《伪君子》、《铿吝人》中的对对情人全是大团圆。世纪博马舍的名剧《费加罗的婚姻》中的费加罗与苏珊在人间成为眷属,世纪歌德的名剧《浮士德》中的男女主角在天上团圆。举个极端的例子,就是擅写爱情悲剧的现代美国戏剧家奥尼尔,他的《安娜·桂丝蒂》的结尾也给水手一家留下一个“幸福的结局”。他的《啊,荒野》更是“有情人好事多磨—终成眷属”这一公式的典型作品。哪个作家不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包括他自己呢?奥尼尔的家庭和爱情都很不幸,使他对美好爱情的憧憬更强烈,便用戏剧表现出来。堂·吉诃德对桑丘说“古往今来歌颂她们的诗人真有那些意中人吗?决不是的。他们多半是捏造一个女人,找个题目来做诗,表示自己在恋爱,或者有资格恋爱。”奥尼尔此剧应作如是观,他自己也这样说的“真实情况是,《啊,荒野》是对我从来不曾经历过的一种青年时代的怀恋。” 中西爱情剧既有喜剧,也有悲剧。西方爱情喜剧的例子上面说过了,现在我们换一个角度,看看中国爱情悲剧的例子。马致远写《汉宫秋》,不顾历史事实,让王昭君投江死了。孟称舜《娇红记》中王娇娘与申纯双双殉情。《梁山伯与祝英台》中那对也是。孔尚任《桃花扇》中的李香君与侯方域是各自出家。黄图秘的传奇《雷峰塔》中的许仙与白娘子也不团圆。

“英雄”项羽的悲情结局

“英雄”项羽的悲情结局 项羽个人评价1 话说回来,项羽告别了乌骓,与剩下的为数不多的部下手持短兵器(剑),回头与汉军追兵短兵相接。追杀而来的汉军骑兵达数千人之多,项羽提起短剑,冲入敌阵,作最后的表演。汉兵将西楚霸王重重包围,这一场恶斗,只见人头落地,鲜血飞溅,项羽一口气杀了数百人,自己也身负十多处创伤。 这时在刀光血影中,项羽看见了一个熟人——汉骑司马吕马童。 项羽问:“那汉将,莫非是项籍的老乡?” 吕马童是吴人,与项羽熟识,他不敢正视项羽灼人的目光,侧着身子。项羽一边杀人,一边和吕马童聊天:“听说汉王出了千金和封邑万户悬赏我的人头,我就关照一下你这个老朋友吧!” 吕马童对将领王翳说:“这人就是项王。”于是项羽自刎而死。汉军一拥而上,抢夺项羽的尸首,为了这件事还互相残杀起来,结果为了抢尸体,有几十个人被自己人给杀了。最后,得到尸体的有五个人。吕马童辜负了项羽的期望,没有抢到项羽的人头。人头归了王翳,吕马童和杨喜、吕胜、杨武四个人共同得了项羽

的尸体。所以论功行赏的时候,把原来的一份奖品分成了五份,一人一份。 项羽出生于始皇十五年,死于汉王五年,享年不过三十一岁。后来刘邦以鲁公的标准安葬了“兄弟”项羽,《史记》记载:“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从并肩作战的战友到争夺天下的对手,刘邦的哭,并不完全是鳄鱼的眼泪。 项羽个人评价2 项羽就是这样一个幸运儿。 在李清照之前,项羽绝对是恶魔的化身。 按司马迁的说法,汉高祖刘邦是个有道德缺陷的人,霸王项羽则是个人格缺陷者,一个极度心理变态的家伙。毫无讳言,刘邦确实干了很多坏事、丑事,但都基本符合“损人利己”的行为逻辑项羽干的坏事则大多是“损人又不利己”的。翻看史书,可以发现,关于项羽的记载,多是“暴虐”、“怒”、“屠”、“烹”、“坑”或“阬”字样。据统计,《史记项羽本纪》全文11000余字,提到项羽攻城略地后对已经缴械投降的士兵、手无寸铁的百姓的残暴行为,有2处用“屠”,3处用“烹”,6处用“坑”,8处用“斩”,“杀”则满篇皆是。有记载的项羽的唯一一次笑,还是在他乌江自刎前的“惨笑”。

略论项羽的悲剧英雄形象

略论项羽的悲剧英雄形象 摘要:本文重新论证了项羽的悲剧英雄形象的问题,以项羽的事迹为时间线索,着重考察了项羽”英雄”、”悲剧”的具体内涵,并与众所周知的电影作品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了在面对困境时该如何选择的问题,以多重视角进行了分析,并试图进行了一定的回答。 关键词:项羽悲剧英雄 项羽在困境中不断克服困难,勇于挑战。同时自己的生命中也不断出现危机,甚至可以说,项羽自杀了数次,只不过前几次未遂而已。巨鹿之战中:“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斧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① 这场战争以少胜多,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英雄,是战争史上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典范。我们在以后看项羽时也就多了几分理所当然,如同看一个技术高超的杂技演员,忘了其本身隐藏着巨大的危险。 “楚汉相持未决……项王令壮士出挑战。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辙射杀之。项王大怒,乃自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王嗔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② 项王披甲持戟挑战!这是何等气魄!又是多么鲁莽!真的猛士,敢于直视淋漓的鲜血。而这种无谓的牺牲,却是孔夫子连同鲁迅同样鄙视的。项羽的勇气似乎让他渡过两次难关,但这样一个惯于拿自己生命豪赌的人,谁能够保证他屡试不爽?他的好运气在与命运的交锋中已经用光了,所以他必须死。 不过,项羽能够对刘邦说:“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二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③这几句司马迁写的极动人。项羽虽是一个赌徒,不善于持久战,孤注一掷是其常用手段,但能够认识并敢于承认天下混乱是由于自己和刘邦二人之争,希望速战速决减轻天下人的苦痛。这又岂是胸怀狭窄,一心痴迷于威福、玉帛、子女的中国传统帝王所能认识且承认的?窃以为项羽达到了张艺谋在《英雄》里定义的“胸怀天下”的程度。 项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鸿门宴。项羽似乎并不忍杀刘邦,而在这么一个紧张、危险的场面之中,项羽竟很有兴致的欣赏樊哙吃生肉。项羽很快被其蛊惑,转移了杀刘邦的注意力。更加不可思议的是,项羽在得知刘邦逃走以后竟能收的下玉璧。其实这并不奇怪,项羽在逆境中敢打敢拼,在顺境时就不免顾虑,变得胸无大志,贪图安稳。贪恋一时风光,缺乏长远目光。项羽看似目无规矩,实则内心保守,有自己的伦理观念。《史记》中其他人物对项羽的评价有“言语呕呕”与“暗恶叱诧”;“恭敬慈爱”与“剽悍滑贼”;“爱人礼贤”与“嫉贤妒能”;“妇人之仁”与“屠坑残灭”;“分食推饮”与“玩印不予”。皆若相反相违,却又集项羽一身。④

论《伤逝》的爱情悲剧及其意义

论文成绩 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伤逝 姓名 学号62061020311016 专业汉语言文学 批次/层次专升本 指导教师 学习中心张掖学习中心

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日志 所属学习中心:张掖学习中心 姓名批次102层次专升本专业汉语言文学学号62061020311016 论文题目伤逝 申请审批通过时指导教师 论文写作日志记录 执行情况 论文进度起止时间 (资料的收集、在教师指导下的进行过程)论文提纲2012年8月3日e-mail 论文初稿2012年8月8日e-mail 论文二稿2012年8月15日e-mail 论文终稿2012年8月25日e-mail 备注 填表说明:执行情况填写通过何种方式(如电话、e-mail、邮寄等)与指导老师取得联系,以及通过沟通、交流的结果和论文完成情况。

论《伤逝》的爱情悲剧及其意义 摘要:《伤逝》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他们生活在旧社会;(二)他们自身性格的特点;(三)经济上的困顿。最后写《伤逝》带给我们两个方面的深思:(一)爱情是否需要理性;(二)完成了婚姻以后,爱情如何发展。 关键词:鲁迅;《伤逝》;悲剧意义

引言: 《伤逝》写于1925年,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以青年的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它以独特的角度,描写了涓生和子君的恋爱及其破灭过程。作者以一般作为追求目标的自主婚姻的完成的喜剧性结局,作为自己所揭示的一出社会悲剧的出发点。这是由喜到悲的变化转折,是我们所深思的。《伤逝》的真正要旨--即批判走个性解放道路的脆弱性,向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揭示了社会解放才是个性解放的前提,而这些思想就是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对人物的塑造而表现出来的。 一、从喜剧到悲剧 (一)、子君追求个性解放。子君,作为五四时期的新女性,她对封建势力的反抗,她的大胆和坚决的性格,确是证明了“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的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她对自由的追求,对爱情的忠贞确是大无畏的。子君不但“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要义全盘疏忽了”,而且勇敢地喊出了个性的最强音“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他们一起“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说明他们的思想有着共同的基础。他们受西方自由平等、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奋起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二)、子君与涓生成功地同居。共同志趣和追求使两颗年轻的心贴在一起,涓生因为看不见子君而感到“百无聊赖”,并为子君的安全忧心忡忡,“莫非她翻了车么?”“莫非她被电车撞伤了么?”一旦子君来到自己身边,他就感到内心充实,提着的心也就“宁帖”下来。子君更是为了和涓生恋爱,不顾一切议论和阻拦,毅然冲出封建家庭,表现出大无畏的勇气和决心。她对路上遇到的各种敌意的眼光“全不关心”,两个青年人为着他们的纯真爱情和个人幸福,勇敢地跟周围的封建势力作斗争,并以两人的结合向封建社会予以强有力的回击。 (三)、子君与涓生爱情的破裂。他们同居后,幸福和甜蜜的生活却没有多久就开始有裂痕。子君在建立小家庭后,缺乏远大的生活理想,全部精力忙于烧饭、做菜,忙于饲油鸡、喂阿随,见识起来越短,经常和官太太暗斗。她沉入日常生活而不作超越性人生追求是她生命中的缺陷。而涓生从恋爱转入婚姻后,由于不能在浪漫中整合日常生活的现实内涵,不能对自我心灵进行扩容而不能整合性的生命逻辑,因而失去了爱情,“更新、生长、创造”的心理能力。面临生有危机时,如何处理基本“求生”的难题时,他却避免与爱人共患难,从而在不顾惜爱人或曾爱过的人的生死的情况下先保证自己的生存,涓生虽标榜男女平等,也真心希望子君能与他共同奋进,却仍摆脱不了男权意识,最后还是习惯性地以女性为牺牲,抛弃了子君,最后子君死去。而涓生在他的“悔恨和悲哀”中自责,抱着悔恨的心情迁回原住的会馆。涓生和子君这一对由浪漫转入婚姻生活的男女也由此而收场。 二、爱情悲剧的根源

刘邦项羽成败原因研究

刘邦项羽成败原因探究 江苏省震泽中学高二钮涛平、王依宁、王颖等 一、概念界定 楚汉之争,这大家都知道。秦朝灭亡后,项羽佯尊楚怀王为义帝,兵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18诸侯王,封刘邦为汉王。楚汉之争,就是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最后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而其中的成败原因,向来就是人们感兴趣的,我们就是为了对这样的原因能获得些许的了解而进行的研究。 二、课题背景 一位是堂堂的西楚霸王,一位是活跃在集市的地痞流氓,身份、地位相差如此悬殊的两人,是如何同时登上历史的舞台的,又是什么原因,使得两个人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延续了千年的疑问,让我们感到有趣,也让我们感到好奇,就让我们通过各种方式,来重现当年的情景,来探讨汉高祖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在楚汉之争中的成败得失,以此来找到他们因性格、思维、行动的不同所造成的不同结果,并以此为借鉴,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来。 三、目的和意义 1.可以通过对这一史实的研究激发同学们学习、探索历史的兴趣,更好地学习和理解; 2.通过这次研究,可以深入地了解刘邦项羽成败中各自的主要原因并以此来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来,让 同学们更好地为人处世,明白成功与失败背后的种种道理; 3.在这次研究中,同学们可以更好地学会合作,学会分工,并且能增强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 力,这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将使同学们受益匪浅。 四、研究综述 2010.12~2011.1 震中校内本课题组所有成员 1.分发调查问卷本进行整理,获得大量学生和老师的看法; 2.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书籍等多种方式进行资料的查找和搜集,获得大量资料和各 大名家的看法; 2011.1~2011.2中旬校外本课题组所有成员 1.利用假期在校外进行调查和寻访相关事宜,获得不多; 2.利用假期继续利用各种方式进行资料寻找; 2011.2中旬~2011.4 校内课题组所有成员 1.汇总各自所得的材料,得到预期成果; 2.对所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 2011.5 ~6 家中课题组所有成员 1. 对之前所得所有资料及分析结果进行总结概括,完成结题报告。 五、研究分析及结论 (一)我们在之前进行的调查问卷调查中,得到了很多的收获,并制成了Excel表格直观的对这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Excel表格已附在该研究文件夹中,这里不再冗述) 以下是我们分析该表格得到的初期结论: 在经过了汇编,发放问卷,以及将收集成果统计了之后,我们汇编成了图表,使得数据变得清晰。问卷选取了七个问题,有关于刘邦与项羽等的评价,从总体的问卷结果看,我们普遍发现大家对项羽的好评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