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每周一练及答案(一).doc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2
初中语文的学习方法1、必须熟读每一课。
到了初中,老师可能不会抓那么紧,课文不如小学时精简,学生很可能只在上课时粗略浏览一边课文,认为无大碍。
但是我要特别提醒的是——到了初三,语文考试中判断读音与字形、成语使用正确的是哪一项,很多取材于课本,不熟读很可能模棱两可。
2、文言文要熟记。
课本上选取的文言文最适合学生阅读与记忆,很多典型字词。
如果忽视这些而一味去课外找题,事倍功半。
3、古诗词要理解透彻。
很多时候考试默写古诗词并不是给出半句让你写另一句,而是给出提示语。
提示语有时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有些是一定语境。
4、阅读题首先要掌握学术语。
任何答题都需要一定框架,如赏析句子是修辞(写法)+内容+感情,如果没有规定标准,老师改卷就完全主观,不能保证公平公正。
这些老师会讲地很清楚。
那么这里说一下我三年才懂得的技巧——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而在文中。
任何题目首先一定要联系上下文寻找答案,最后再调动大脑思考。
这点特别注意。
5、语文课本单元末的综合性学习要认真听,认真记。
不可大意。
最好把相关俗语与故事简要记录。
6、作文要保证每周一练。
不管老师是否布置。
并且要编辑成册——分初一、初二、初三三个阶段。
到了初三,进入复习阶段,作文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细心琢磨,所以初一初二的基础就特别重要。
在训练作文的时候要分为三个板块。
一、结构。
a.标题.好的题目会让人眼前一亮,激发阅读兴趣(这点也是很多阅读题赏析标题的答案之一),不妨化用典故;数字、符号、文字结合;巧用修辞等。
b.题记.简短。
c.小标题.小标题要整齐而富有文采。
二、内容。
我的建议是每次分别训练不同题材——情感(如亲情、友情、师生情)、历史人物(如李白、司马迁、杜甫、苏轼)、自然(如给人启示的小草、昙花、树苗)。
记叙文最易得高分,散文次之(因为需要有一定文学功底),议论文不建议初中生写(没有思想的深度)。
三、文字。
文字这条路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一对流转的眼与一双勤奋的手——必须经常阅读与练习。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复习:记叙的人称及作用附练习题1.第一人称:作者以“我”或“我们”的身份,叙述经历、所见、所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这便是第一人称的叙述。
依据“我”在事件叙述时地位的轻重,常常表现为:“我”是见证人。
如《羚羊木雕》中的“我”,就是整个事件的见证人。
“我”是重要人物。
如《故乡》中的“我”。
“我”是主人公。
如日记、书信、游记、自传体文章中的“我”,还有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某些小说、故事中的“我”。
如,鲁迅不是狂人,在《狂人日记》中却用“我”以“狂人”的身份来叙述。
“我”是穿针引线的人物。
优点:第一人称的优点是,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小说中的“我”不能等同自己。
纪实文字中“我”就是作者。
2.第二人称:优点是便于对话,便于抒情,有呼告效果,可加强感染力;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
3.第三人称: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
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答:A、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
B、拉近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2、这篇散文(写景写物),作者从“你”的角度来抒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用第二人称的写法,起的是拟人化作用,便于直接对(景或物)抒发自己的赞美之情。
3、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其作用是什么?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题示例:第一问:文章以第人称叙事。
第二问:人称作用:第一人称:1、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展开记叙,使故事具有亲切感和真实感;2、便于直抒胸臆;3、运用第一人称叙事中的“我”的作用:A、我是全文的线索性人物;B、通过我的见闻感受表现或烘托人物形象;C、在我的身上寄托了作者的情感或者希望;第二人称作用:A、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
B、拉近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中考应用文专题训练学案一、下列有关应用文知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感谢信与表扬信不要混淆起来.感谢信是感谢别人或单位对自己的帮助;表扬信除了表扬帮助自己的好人好事外,还可表扬自己耳闻目睹的新人新事新风尚。
B。
招领启事的内容是失主来认领失物,所以物件的数量、特征等要写得具体明确,以便失主认领。
C。
书信中称呼语必须顶格写,称呼语后必须标上冒号以提示下文。
D。
介绍信右下方上下两行分别写明介绍单位的名称或个人的姓名和介绍日期,单位要加盖公章;最下一行左方要注明有效日期,天数要大写.二、阅读下面一封感谢信,按要求答题.感谢信尊敬的黄老先生:首先,让我们向您致以衷心的感谢!在我校举办周六读书活动中,您给以我们殷切的关心指导。
A您尽管光荣退休了,都还掂记着我们的课余学习。
B 您经常拨冗抽出休闲时间,热心为我们讲名著里的故事和自己的读书经历,C我们从中感到很多教益.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不复重望,奋发进取。
D贵校的领导也十分感谢您的善举.让我们全体师生再次向您表示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E祝您玉体康安!此致敬礼M校学生会2014年6月10日①这封感谢信的格式有两处错误:一是,二是。
②找出两个错别字:改为, 改为。
③信里有多处语病,请选三处修改。
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拟写一份会议通知,写明会议地点、内容和参加对象即可。
B征文启事一般没有时限,所以不用注明截稿日期. C拟写课外活动计划,要明确活动的目标任务、要求、活动措施等。
D在拟写介绍信时,一般不用注明介绍信的有效期.四、找出请假条中的两处毛病,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请假条张老师:今日我因贵体欠安,故请假一天,望老师批准。
2014年5月20日请假人:李明修改:(1)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格式: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五、读下面的表扬信,按要求回答问题。
表扬信××中学校领导①:贵校初三(1)班高远同学助人为乐,非常值得表扬。
未雨绸缪。
又有一批同学升上初三,他们将面临中考。
在这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一个学年里,如何做好语文科的复习准备呢?希望这篇文章能为同学们引路。
中考语文复习三部曲罗小军为了帮助同学们提前做好语文科的中考准备,我们请来了几位老师和同学,组织了一场“中考语文复习座谈会”。
教师方阵的嘉宾有:雪梅中学高级教师,中考语文阅卷组组长张凤丽初三语文教师,中考语文阅卷组成员杨锦林语文教学能手,中考语文阅卷组成员李春芝语文教研组长,初三语文教师晓君全国中考命题研究中心研究员学生方阵的嘉宾有:曾俊晟高一学生,中考状元官小娉高一学生,团委副书记,曾在刊物发表文章20多篇周仕航高一学生,学校文学社副社长傅昌宇初三学生,语文科代表■主题曲兴致盎然曲■座谈关键词背诵阅读写作[背一背]“中考复习三阵地,背诵、阅读与作文。
”雪梅老师用诗一般的语言打开了话匣子,“古诗文默写占10分左右,这是复习的基础。
”说完她兴致勃勃地背起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诗句。
中考状元曾俊晟一听诗词便喜上眉梢,他说:“中考复习时,我把背诗词当成一种乐趣,上课时,我们比谁唐诗背得流利;写作时,我们比谁的诗词引用得好。
背一背,用一用,学习越来越有劲!我的中考作文获得了满分就是因为恰如其分地引用了一些诗词。
”(一片笑声)[练一练]张凤丽老师多年来一直任教初三的语文课,她说话自然有理有据:“中考语文阅读题逐渐升温,但同学们的得分率却普遍偏低,主观题更是失分严重,这是复习路上的—只‘恶虎’!”严肃的口吻一下把气氛弄得紧张起来,接着她又嫣然一笑,说:“我教大家两招‘打虎’秘诀吧。
一是注意归纳,寻找规律;二是侧重课内,触类旁通。
比如鲁迅的小说是考试热点,《孔乙己》《故乡》等文章我们必须精读精解,保证练一次,长一智。
”[读一读]几位同学听到这里,早已忍不住了。
“小作家”官小娉抢着说:“我喜欢从课本中摘录一些精美文段,兴致来时,还添上几句点评,日子长了,分析主题或写作特点都不成问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初三语文中考总复习期中题带参考答案(2022-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选择题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两项是()A.折腰/折本日晕/头晕目眩强聒不舍/强词夺理B.娉婷/驰骋摇曳/强拉硬拽矫揉造作/骄阳似火C.冠冕/冠军佝偻/伛偻提携间不容发/天地之间D.呢喃/拘泥嘟囔/熙熙攘攘自惭形秽/熏陶渐染【答案】BD【解析】A.zhé/shé、yùn/yūn 、都读qiǎnɡ;B.pīnɡ/chěnɡ、yè/zhuài 、jiǎo/jiāo ;C.ɡuān /ɡuàn 、lóu/lǚ、都读jiān ;D.ní/nì、nanɡ/rǎnɡ、cán/jiān;故选BD。
选择题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水浒传》是一部什么性质的书?_______________①一种观点认为《水浒传》表现的是忠义思想,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明代的李贽。
②这在它刚开始流传的时候,就有不同的意见。
③当时的朝廷接受了他的建议,在全国各地收缴《水浒传》。
④他认为《水浒传》败坏世风,应该禁毁。
⑤现在,人们对《水浒传》的评价就比较客观公正了。
⑥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一部写给强盗看的书,是教人做强盗的书,主要是明朝的左懋第提出的。
A.⑤③④⑥②①B.⑥④③①②⑤C.⑤②①④③⑥D.②①⑥④③⑤【答案】D【解析】阅读所给六句话,②句中“刚开始”源头时间在先,“有不同的意见”总说;然后是分说①“一种观点”,⑥“另外一种观点”,④“他认为”“败坏世风,应该禁毁”照应第⑥句中“教人做强盗的书”;③句“他的建议”照应④句“应该禁毁”,⑤“现在”发展时间在后。
所以顺序为:②①⑥④③⑤。
故选D。
名句名篇默写古诗文默写。
(1)嗟夫!__________,或异二者之为也,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2)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
初三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汇总初中语文课外阅读题目(附答案(2篇)有关初三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汇总一以新课程标准为方针,以学校整体工作规划为指导,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不断总结完善,培育学生喜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和听说读写力量,争取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中考两方面取得较好成绩。
1. 时间方面:初三教学时间短,各门功课都将间续进入总复习阶段。
从多年阅历看,学生用于理科学习的时间明显会超过文科,尤其是语文学科往往会被学生轻视。
2. 学生方面:语文积存贫乏,语文视野狭窄,语文根本学问零碎或一知半解。
思想浅薄,思维单一,缺少敏捷性和深刻性。
阅读理解力量、文字组织和表达力量、写作力量不强。
语文习惯较差,读书缺乏急躁,做题不够细心,书写缺少标准。
语文学习态度不正确,认为凭自己现有的学问水平即可应付。
3. 自身方面: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仍旧不愿放弃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霸主地位,牢牢把握着课堂教学的话语权,给学生自主学习、思索和活动的空间很小。
课内无视对课文的深入解读,课外无效资料和信息充塞,做大量练习,搞大运动量训练,看似重视了实践,其实是舍本逐末。
没有初三教学的实际工作阅历,思想上有畏难心情,家长和学校的期望值不断提高,给自己带来较大压力。
语文学习,需要一个渐渐积存的过程,学生语文力量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怎样在较短时间内让每一位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取得较大突破,尚需进一步的探究。
总体要求是:宏观上要活,微观上要实。
教学的重点预备放在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
宏观上要活,是要始终把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宗旨,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着眼点,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和实践性。
微观上要实,就是在详细的每一堂语文课上,要制造条件让学生仔细安心读书,积极创设情景让学生深入讨论问题,精选各类练习让学生进展扎实有效的根底训练。
阅读教学的重点:1.阅读是学生的共性化行为,要培育学生具有感受、理解、观赏和评价的力量,从而进一步培育他们探究性阅读和制造性阅读的力量。
2024中考语文复习计划期中考试将近,为了同学能系统、全面的复习,以下将语、数、外学科的复习内容及方法公布于下,请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适时给予检查和督促,祝同学们考出好成绩。
语文复习内容一、现代文1、复习范围:《女孩独立》、《走一步,再走一步》、《社戏》、《滹沱河和我》、《故乡在远方》2、复习内容:⑴词语表中词语、课下词语及解释⑵文学常识⑶课文主旨⑷注意某些字的读音和字形3、复习方法:⑴在家听写词语并且写出解释⑵复习课堂笔记,理清课文内容和主旨⑶复习并熟悉课文,了解文学常识⑷复习现代文练习卷及测验卷,错题重做二、古诗文1、复习范围:《伤仲永》、《登岳阳楼》、《登高》、《石壕吏》、《卖炭翁》2、复习内容:⑴课下实词及解释⑵古诗文作者、朝代及出处⑶诗文主旨3、复习方法:⑴家默四篇古诗文⑵默写实词解释⑶复习笔记,理清主旨和写作背景⑷复习古文练习卷及测验卷,错题整理英文: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所有课文再背诵,争取两天复习一遍。
必要的地方要动手写一写。
2、第一至第五单元的所有笔记要背。
3、第一至第五单元的词汇卷、语法练气卷全面复习的前提下还要侧重复习一下错题。
4、作文本要看、复习,考试时要灵活套用。
5、《课课练》要全面复习,要整理错题。
6、除以上知识的复习之外,还要注意做题方法和解题思路的复习。
数学复习计划1、把概念公式整理在一张纸上并背熟。
2、认真复习笔记中的例题。
3、整理测验卷、练习册、一课一练的错题。
4、多做练习。
2024中考语文复习计划(二)一、复习理念1、明确学科特点,淡化教材语文学科知识系统性不强,知识间的联系不紧,各知识基本上可独立成块。
各块知识的考查又重在对能力的考查,纯课本上的东西比较少,联系生活、时代却很紧,故宜淡化教材,多向生活中延伸。
2、紧扣考纲,落实基础语文复习要明确本市语文考纲要求,把握近几年来本市中考语文命题的趋势,有针对性地落实好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常用汉字的读音、书写,古诗文默写,古文翻译,名著导读等。
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计划制定三轮复习计划。
第一轮,对初中所学的知识点(这里主要指的是中考的必考点)进行梳理,做到心中有数。
例如:基础知识九大考点、名著阅读三本书、综合性学习三类题、阅读三大文体、作文常考三类等。
第二轮,是对你的知识体系进行查缺补漏,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因为近两年语文的考查越来越侧重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出题形式也侧重于知识点间的交叉,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知识点存在漏洞会影响到整道题的准确性,甚至影响到整体的成绩。
制定了计划一定要按计划实施,计划做的越细致越好,不仅要明确每个月完成哪些、甚至要到每一周、每一天任务的任务安排。
并对计划分阶段,每阶段性的计划完成的好要给自己适当的奖励,以便自己保持持续的学习热情不断前进。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此处的"己"指的是自己目前的学习情况、知识水平;这里的"彼"指的是中考的考情趋势、考纲变化以及中考的必考点、出题形式,只有明确这些才会有针对性的去备考,避免时间的浪费。
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的过程不只是积累记忆的过程,更多的是思考归纳总结的过程,在做题时注意归纳总结、找寻规律,把题目分类。
找到一类题的解题方法、答题规律,势必会提高效率取得好成绩。
例如:基础知识里的文学常识选项,要求选作者是同一朝代的一项,一定选的是唐朝或宋朝的。
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想取得好成绩充分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但决不是要考生实行题海战术,这样做不但效果不明显而且容易出现厌烦情绪最终失去对语文的兴趣,丧失了学好语文的信心。
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计划(二)一、学生基本情况二、教材总体分析三、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加强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培养默读技能,养成对语言文字进行品味的能力和习惯;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理解关键词句,把握文意,概括要点,进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培养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多角度理解的能力和探究性阅读能力。
2018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随州市2018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30分)1.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完成(1)-(2)题。
(5分)(1)下列对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笔画清劲优雅,节奏和谐。
B.字体干净匀称,温润如玉。
C.楷行两书并用,墨色浓淡相宜。
D.作品柔美不足,刚劲有余。
(2)用正楷或行楷将下面作品内容抄写在方格中。
要求:正确、流利、美观。
(3分)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顶是()(2分)A.聪颖.(yǐng)凌.驾(líng)脊.梁(jǐ)气冲斗.牛(dòu)B.雾霾.(mái)光纤.(xiān)稽.首(jī)忧心仲.忡(chōng)B.蟠桃会上,孙悟空喝光宴会用的仙酒,吃尽太上老君的金丹。
太上老君大怒,随即和哪吒太子带10万天兵去花果山捉拿悟空,被悟空打败。
(《西游记》)C.“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这首哲理小诗告诉我们:在羡慕别人取得成功的时候,更应看到成功背后的艰辛。
(《繁星·春水》)D.在“慧骃”各种美德的感化下,格列佛一心想留在“慧骃”国。
经“慧骃”国全国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格列佛实现愿望,留了下来。
(《格列佛游记》)8.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复习:记叙的人称及作用附练习题1.第一人称:作者以“我”或“我们”的身份,叙述经历、所见、所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这便是第一人称的叙述。
依据“我”在事件叙述时地位的轻重,常常表现为:“我”是见证人。
如《羚羊木雕》中的“我”,就是整个事件的见证人。
“我”是重要人物。
如《故乡》中的“我”。
“我”是主人公。
如日记、书信、游记、自传体文章中的“我”,还有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某些小说、故事中的“我”。
如,鲁迅不是狂人,在《狂人日记》中却用“我”以“狂人”的身份来叙述。
“我”是穿针引线的人物。
优点:第一人称的优点是,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小说中的“我”不能等同自己。
纪实文字中“我”就是作者。
2.第二人称:优点是便于对话,便于抒情,有呼告效果,可加强感染力;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
3.第三人称: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
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答:A、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
B、拉近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2、这篇散文(写景写物),作者从“你”的角度来抒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用第二人称的写法,起的是拟人化作用,便于直接对(景或物)抒发自己的赞美之情。
3、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其作用是什么?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题示例:第一问:文章以第人称叙事。
第二问:人称作用:第一人称:1、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展开记叙,使故事具有亲切感和真实感;2、便于直抒胸臆;3、运用第一人称叙事中的“我”的作用:A、我是全文的线索性人物;B、通过我的见闻感受表现或烘托人物形象;C、在我的身上寄托了作者的情感或者希望;第二人称作用:A、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
B、拉近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含答案练习题一(一)阅读《运动提高孩子智力》,回答15-l7题(7分)①家长及教育者认为,锻炼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除了能防止肥胖,并无益处,因为运动会分散孩子注意力,于智力无补。
但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表明,此观点是错误的。
②花一定时间参加运动,能让孩子上课时精神更集中。
新近一项研究显示,学生认知水平的高低与身体的健康程度有关。
还有研究显示,短期的动作练习也能让孩子注意力更加集中。
2006年,马修·马哈尔让243名学生每天在学校活动10-20分钟,测评他们的专注度,训练5周后发现,学生们在听课时保持专注的时间比以前平均增加了8%.最不专心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增加了20%。
③尽管科学家们还不清楚,锻炼为什么会对大脑有好处,但动物实验表明,体育活动也许能刺激一些脑区的神经元生长,而这些脑区对记忆和执行功能极为重要。
上世纪70年代的一项研究显示,把大鼠放在装满玩具、可攀爬物体等各种东西的较大鼠笼里,这些物体对大鼠的体力和脑力都有刺激,所以这些大鼠的大脑皮层会发育得比较厚,而大脑皮层掌管着高级推理和决策能力。
身体活动和智力刺激两种因素都有助于提高大鼠的认知能力.但究竟是哪个因素,还是两个因素共同造成了这种变化,就不得而知了。
④神经科学家亨利埃特·范普拉克和同事研究发现,在锻炼后,大鼠脑中一些有助于构建与学习、记忆相关的大脑结构的关键蛋白含量有所提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就属于上述蛋白,前者能刺激血管生长,后者则可以促进神经元轴突的延伸。
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体育活动可以刺激脑部海马区的齿状回部分。
海马区是大脑中分管记忆的“总机”,把各种想法串在一起使之扎根于心灵。
2008年,上海体育学院的神经生物学家娄淑杰和同事,在研究中训练5周大的幼鼠在转轮里跑动(健康大鼠一天能轻松跑上好几千米。
一周之后,与没有跑步的大鼠相比,跑步大鼠齿状回脑细胞中的VEGF、BDNF等促进神经生长的因子要多一些。
中考语文备考资料一、基础(一)古诗文默写(10分)备考思路:紧扣说明,整体计划,每天落实,每课一练,当堂检查,人人过关。
每分必争,每争必得,力争平均超过9分!实战演练: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有此寄》) (2)国破山河在,。
(杜甫《春望》)(3)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4)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6),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2、根据背景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
▲王教授已退休多年,仍在勤奋著书。
如果要送他一幅书法作品,用曹操的诗句“,”作为内容就很合适。
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范仲淹“,”的远大抱负;生命就是文天祥“,”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龚自珍“,”的献身精神。
▲《爱莲说》中最能体现莲花洁身自好的名句是:,。
▲杜牧在《赤壁》中借古讽今,告诫当时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的句子是:“,。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现深厚友情的句子:“,。
”▲古代诗歌中抒写思念故乡、亲友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三句。
(1)(2)(3)▲古诗文中有许多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如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现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任选两句进行默写。
曹操:范仲淹:▲做人切勿患得患失,应乐观旷达,就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的那样:▲李商隐的《无题》中常被后人用来形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诗句是:▲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是:3、默写整首诗或其中的部分。
(1)默写白居易的《钱塘潮春行》,。
,。
(2)默写杜牧《赤壁》,。
,。
(3)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后四句,。
,。
(4)默写李商隐《无题》前四句,。
,。
(5)默写李商隐《夜雨寄北》,。
,。
(6)默写崔颢《黄鹤楼》后四句。
,。
,。
(7)默写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
(8)默写杜甫《望岳》后四句。
中考语文《水浒传》名著导读练习语文最易失分题型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中考语文《水浒传》名著导读练习语文最易失分题型,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初中语文最易失分的7个题型1.字音字形题,耗时过多而丢分字音字形题耗时不要超过1分钟,否则既降低了答对的机率,还挤压了其他题的时间。
俗称“丢双份”。
中考语文选择题多为复查负效题,不复查还好,越查越易改错。
【对策】选择常见100个多音字和100个常错形近字,遵循“以义定音定形”原则,适度联想发散,逐一记忆过关,每天一题,适当训练。
2.词语(成语)运用题,不知分类而丢分。
成语题中只要出双重语义的一般是选择项,比如灯红酒绿、想入非非等。
当然成语还有因不了解成语意思误用、因不明成语适用对象误用、因不明成语感情色彩误用等角度进行分类。
【对策】1)选择100个常考成语和100个常错成语,逐一过关,每天一题,适当训练。
2)其他实词虚词不能放松。
3.语病辨析题,不分轻重而丢分。
语病题是命题人最头疼的题目,因为语言本就讲求约定俗成,因此答题时不要苛求完美,只比较哪个选择项更好一些--“认对不认错”。
【对策】汇总中考题,熟悉六种语病类型,分类解析,每周一题,适应训练。
语病题是训练低效题。
4.实词理解题,教材不熟而丢分。
实词题与教材文言文联系最紧,出题点一般为教材内容。
【对策】汇总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中的文言文,每天一篇,翻译梳理过关。
5.文言筛选题、分析概括题,忽略原文而丢分。
【对策】文言筛选信息题的关键是将选择项内容代入原文,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排除。
分析概括题除了要重视原文,代入原文外,还须盯紧该题设错的五大方面(搅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语意逻辑)。
6.文言翻译题,得分点不全而丢分。
【对策】汇总教材中35篇文言文,每天一篇,翻译过关。
重视四个落实:1.字字落实,重点在单音节词翻译为以该单音节词为核心的双音节词;2.句式落实,不仅有句式还包括活用法;3.文从句顺语言落实;4.得分点定位落实,是得分点的绝对不能译错更不能译掉。
2022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A卷)一、语文知识及运用。
(30分)1.(12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①从浸种这一天开始,一年的农事就来临了。
早起,水qú()的水明亮而丰满,种子已经浸好,发出了星星点点的芽bāo()。
看看天候,年轻人就去向老者讨一点种田经。
平素里沉默寡言的老者就会从种子滔滔不绝说开去……春惊二月,一声牛哞,荡开了田畴上袅袅的烟缕.。
阳光很好,嘹.亮的“布谷——”声声催耕,田壤上到处是明亮的水洼.子。
shǎng()午,老者出现在田埂上,年轻人紧随其后,一老一少言笑晏晏,真是人声鼎沸。
此际的旷.野花香鸟语,让人心旷神怡;杂花生树,令人眼花缭乱。
②一场雨后,种子就疯长开了□阡陌上,屋舍后,草篱前,万木争荣。
桃花□蔷薇竞放,十里花香□千里春光。
乡村便在蒙蒙水雾中,渐渐洇上了文人雅士的山水画卷。
江南不就是半角白墙,几重瓦檐,一束桃花,两三春鸭,一蓑烟雨吗□(节选自王建中《耕织记》,有删改)(1)第①段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烟缕.(lǚ)B.嘹.(liào)亮C.水洼.(wō)D.旷.(guǎng)野(2)根据第①段中的拼音写汉字。
水qú芽bāoshǎng 午(3)第①段中的画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沉默寡言B.人声鼎沸C.花香鸟语D.眼花缭乱(4)第②段中四个□处的标点符号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B.!,、?C.。
、,?D.,。
;……2.(4分)富有诗意的想象,能实现有创意的表达。
请自选对象,展开想象,写一句或几句话。
句式不限,示例仅供参考。
示例:雪化了是水吗?不,雪化了是春天!3.(6分)根据《朝花夕拾》的相关内容,按要求答题。
(1)鲁迅写人常用白描,寥寥几笔,人物形象就跃然纸上,请根据书中两处白描填出对应的人名。
①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
②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2016年齐齐哈尔市初中学业考试语文试卷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8题,共30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哂笑(xī)狩猎(shǒu)挑衅(xin)奄奄一息(yǎn yǎn)B.拮据(ju)慰藉(ji)狡黠(xia)混为一谈(hun)C.绽开(zhan)嫉妒(ji)炽热(chi)鳞次栉比(zhi)D.蜷曲(juǎn)迸射(bing)刹那(cha)潜移默化(qian)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3分)春风从湖面上走过,留下浅浅莲漪;阳光从云层中穿过,留下丝丝温暖岁月从树林间飘过,留下圈圈年轻。
我从人生这条时而平坦时而奇岖的道路上走过,留下的是对自己的喝彩。
为自己鼓动,采摘成功的果实!(1)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2分)_____改为____ _____改为____(2)在文段的方框内加上标点符号。
(1分)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个善于思考、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B.初一四班班长人品好,学习好,工作好,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
C.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D.无论是个人技术,还是团队协作能力,中国队都略胜一筹。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网上“晒旅游”本身是积极向上的,但要有度,不要有攀比或骄傲。
B.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制定了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D.也许我们不能复制马云的成功,但是他的梦想、他的努力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复制的。
5.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2分)湛蓝的天空像碧玉一样澄澈,苍翠的树木像卫士一样挺拔,________ 。
6.应用文修改。
(4分)下面的通知在格式和内容方面存在四处错误,请改正。
通知我校定于本周五下午举行七年级学生“趣味语文知识”竞赛,希望七年级每班选派五名代表按时参加。
中考语文复习每周一练及答案(一)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5题)
1.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A.干涸(hé)汲取(xí)恪守(kè)消声匿迹(nì) B.蓦然(mò)拮据(jié)亘古(gèn)锲而不舍(qiè)
C.凛洌(lǐn)氛围(fēn)赢弱(léi)惟妙惟肖(xiāo)
D.侧隐(cè)匀称(chèng)旁鹜(wù)冥思遐想(míng)
【答案】 B
难度:中等知识点:字音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分)
A.“什么呀!”赵小桢撇撇嘴,“你又不是老师,怎么知道我们读得不对?”
B.各种非法添加剂仍在农产品生产、运输、加工环节屡禁不止。
客气地说,是生产经营者普遍缺乏法制意识、质量安全意识;不客气地说,是缺德。
C.到底如何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困难?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早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D.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
【答案】 C
难度:中等知识点:标点符号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该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呢?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遭遇着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中央领导多次亲临灾区视察,指示地方政府做好抗旱
工作,确保灾区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C.气吞山河的三峡大坝在长江上作威作福,为长江流域的防灾及工农业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D.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深情缅怀革命前辈,虽然他们早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的恩情我们
一直铭记于心,耿耿于怀。
【答案】A
难度:中等知识点:成语(熟语)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通过这次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泄漏事故,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盲目修建核电站存在的隐患。
B.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今夏“电荒”提前到来,预计电力缺口至少将达到3000万-4000万千瓦以上。
D.当前物价上涨形势必须引起高度注意,要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答案】 D
难度:中等知识点:病句辨析
5.下列选项排序正确的是(3分)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__________________,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__________________,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__________________,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__________________,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①只要热爱生命②既然目标是地平线③既然钟情于玫瑰④既然选择了远方
A.④③②①B.②③④①C.②④③①D.④①②③
【答案】A
难度:中等知识点:句式衔接二、语言表达(共1题)
1.阅读下面有关某县土地沙化状况的统计资料,回答后面问题。
(共6分)
某县土地沙化面积变化表(单位:亩)
时间
1949年
1979年
1988年
1991年
1998年
2010年
面积
50亩
100亩
140亩
210亩
300亩
380亩
(1)我的发现(2分):__________________。
(2)我据此向土地主管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2分):__________________。
(3)班里开展“爱我家乡,护我土地”活动,需要拟写一条文学性宣传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方法),我准备的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该县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
2)通过植树造林种草涵养水源(或减少放牧保护土壤表层不被破坏)
3)示例:土地就是生命线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土地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难度:中等知识点: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