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泵检修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215.00 KB
- 文档页数:15
【屏蔽泵】屏蔽泵的维护和修理屏蔽泵维护和修理保养屏蔽泵是由屏蔽电动机和泵构成一体的无泄漏泵,紧要由泵体、叶轮、定子、转子、前后轴承及推力盘等零部件构成。
屏蔽泵确定无泄漏,在泵内负压情况下,外界气体不会被吸入,特别适用于真空系统运行;同时它适用于高压、高熔点、高处与低处温介质。
屏蔽泵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无冷却风扇、噪声较低,使用范围广。
一、屏蔽泵试车环节1、清除泵内阀门、管路及其附属件内的异物。
2、电泵以1.1倍的设计压力进行气密性试验或水压试验,检查无泄漏合格标准。
3、冷却水以0.4MPa进行试验,检查有无裂纹以及泄漏现象。
4、依据电气和接线盒里的符号正确接线,接线端子根部必需用绝缘管固定。
5、清除泵座及四周的一切工具和杂物。
6、检查各紧固部位的螺栓是否紧固。
7、检查循环管线、冷却系统管路是否畅通二、屏蔽泵开车启动的工作要求1、启动屏蔽泵,当出口压力表读数达到额定扬程的1.2倍时,渐渐打开出口阀门。
2、测定排气压力和吸入压力,TRG表指示值、压力和电流是否正常,运转声音和振动是否达到要求。
逆循环管路流量和旁通管路流量是否畅通,达到要求。
3、排出压力过小时,泵为逆运转。
4、TRG表指示为红色区域(过量程)表示屏蔽泵在逆运转,重新接线。
在绿色区域为0.3以下指示时为正常运转。
5、检查泵内有无混入异物产生的异常声音和振动等。
6、确定屏蔽泵运转正常后,再设定出口阀门开度和旁通阀门的开度。
7、记录泵的工艺流量、旁通流量和逆循环流量。
记录电泵的三、屏蔽泵启动后需求检查的指标、数据l、检查泵入口压力、泵出口压力、压差。
2、检查屏蔽泵TRG表指示值是否在允许值范围内。
3、检查电压、电流,是否达到铭牌的额定标准。
4、检查有无异常声音、振动。
5、检查紧固部件有无松动、泄漏。
6、检查循环管及冷却系统管路是否畅通。
7、检查密封部位有无跑、冒、滴、漏现象。
四、屏蔽泵日常维护的标准1、检查电泵有无异常振动。
2、检查屏蔽泵TRG表的指示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计算机编码:J3.HE.BT.P801-3a装置名称:含硫污水气提装置设备工艺位号:屏蔽泵设备工艺名称:循环泵设备类型:异步电机设备型号:DA81-616JMN-0810U1设备管理分级:-封面页01页-状态卡02-02页-动作卡03-05页-附件XX-XX页检修负责人:年月日装置设备负责人:年月日分厂机械动力部主管:年月日公司机处主管:年月日状态卡000 检修前准备010 办理转动设备检修及风险评价作业票020 确认此屏蔽泵电机具备安全拆卸检修的条件100 拆卸检查屏蔽泵电机接线盒上盖110 拆卸检查动力电缆接头120拆卸检查温度控制电缆接头200 检修前测试屏蔽泵电机绝缘值210 检查屏蔽泵电机接线柱300 检修后验收测试屏蔽泵电机绝缘值310 检查屏蔽泵电机接线柱320 确认全部合格进行回装400 检修完毕410 试运合格420 交付使用动作卡000 检修前准备001 B-[ ]准备M6内六角扳手;M12、M14、M17套筒;150毫米管钳子;电工常用工具。
002 B-[ ]准备500V摇表;钳型电流表0-40A;测振表vm-63;测温表DT-8812;氢氰酸报警器。
003 B-[ ]准备绝缘胶布;塑料绝缘带;M8螺栓4个;M10螺母三个。
004 B-[ ]准备防毒面具和新开启的防护用氢氰酸滤毒罐,使用期为30分钟以内。
010 办理转动设备检修及风险评价作业票011 B-[ ]办理完转动设备检修及风险评价作业票。
012 B-< >确认转动设备检修及风险评价作业票规定的内容和安全措施已经全部落实。
签字()020 确认此屏蔽泵电机具备安全拆卸检修的条件021 B-< >用氢氰酸报警器检测现场有毒有害气体含量低于10ppm。
签字()022B-< >确认屏蔽电机已经停电。
签字()100 拆卸检查屏蔽泵电机接线盒上盖101 B-[ ] 使用内六角扳手拆卸屏蔽泵电机接线盒螺丝。
泵设备维护检修规程1 总则1.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屏蔽泵的维护和检修。
在使用本规程前制定方案,辨识危险源,严格按检修方案执行。
1.2结构简述屏蔽泵主要由泵体、泵盖、转子/定子屏蔽套、叶轮、轴和托架等部件组成。
2 完好标准2.1零部件2.1.1泵本体及各零、部件完整齐全。
2.1.2基础螺栓及各连接螺栓齐全、牢固。
2.1.3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稳固。
2.1.4压力表、电流表等仪表齐全、灵敏,量程符合规定,并定期校验。
2.1.5各部安装配合符合规定要求。
2.1.6泵体及阀门、管件、管线油漆完整,标志明显。
2.1.7基础、底座完整、坚固。
2.2运行性能2.2.1液体畅通,润滑良好,使用40目过滤器”。
2.2.2运转正常,无异常振动,杂音等现象。
2.2.3压力、流量平稳,各部温度正常,电流稳定。
2.2.4能力可达到铭牌能力或额定能力。
2.3设备及环境2.3.1设备清洁,外表无灰尘、油垢。
2.3.2基础表面及底座整洁,表面及周围无积水、废液、环境清洁。
2.3.3进出口阀门、管口法兰、泵体等处接合面均无泄漏。
3 设备的维护3.1日常维护3.1.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启动、运行及停车,并做好运行记录。
3.1.2经常观察泵的压力和电机电流是否正常和稳定,设备运转有无异常声响或振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1.3经常保持泵及周围整洁,及时消除跑、冒、滴、漏,密封符合要求。
3.1.4维修人员应定时上岗,检查设备并及时处理所发现的问题。
3.1.5在泵所处环境温度较低情况下,泵停用时,排尽剩液,以防冻裂机壳及零件。
3.2紧急情况停车运转时要把如下的数据记录好,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运转,查找原因并采取对策,在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再次运转:A、泵入口压力、泵出口压力;B、TRG指示值;C、电压、电流;D、有无异常声音、振动。
4 检修周期及检修内容4.2.1小修4.2.1.1检查冷却系统及清除水垢。
4.2.1.2消除在运行中发现的缺陷渗漏。
屏蔽泵检修标准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000.B-[ ]检修前的准备工作001.B-[ ]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及故障特征,确定检修项目及内容,做好备件、备品、消耗材料的准备。
002.B-[ ]检修前必须对检修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之熟悉所承担的检修内容、技术要求和安全措施,在此基础上明确分工,做到责任到人。
003.B-[ ]检修前必须完成工器具、备品备件、消耗材料、专用机具、记录图表的准备和检验工作。
005.B-[ ]当机泵停运后,工艺人员做好冲洗、置换、排放工作,并确定机组已断电;当泵内置换合格后,方能办理设备检修交出手续。
006.B-[ ]办理相应的检修工作票.签字:B-( ) 010.B-[ ] 拆装程序a.把与泵相连的所有控制阀门关闭。
b.卸下循环管,拆开接线盒。
c.由于泵承受配管的一些重量,故在泵体的下面要适当的铺上垫木。
d.卸下紧固泵体的螺栓。
e.卸下紧固机架与底座的螺栓,沿轴向移动把电动机和叶轮与泵体脱开。
6)取下密封垫圈,要无损的保管好。
f.把用于防止叶轮螺栓松动的止动垫圈打开,卸下螺栓,即可取下叶轮。
将FB端盖卸下,并将轴承一起取下。
g.抽出转子,注意不要碰伤转子屏蔽套。
h.后测轴套的拆卸,要把止动垫圈打开,卸下螺栓之后,即可取下。
然后取下推力盘。
020.B-[ ] 主要零部件的检修021.B-[ ] 轴承a.工作表面有无光泽、损伤等。
b.内径磨损量应符合表3规定。
c.推力面反射型沟槽磨损程度。
d.如果检查未发现任何问题,则可继续使用。
e.如果发现上述的某一项不符合要求时,把紧定螺钉松开,取下轴承。
022.B-[ ] 轴套及推力盘a.有无腐蚀。
b.工作表面有无光泽、损伤等。
c.磨损程度。
经过检查确定是否需要更换。
023.B-[ ]主轴a. 轴颈的圆柱度与圆度偏差不大于0.02mm,其表面不得有伤痕,表面粗糙度值不大于Ra1.6。
b. 泵轴的直线度至少要达到0.03mm。
c. 键与键槽符合要求。
屏蔽泵维护检修规程1总则1.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大连帝国屏蔽电泵有限公司R型屏蔽电泵的维护及检修,其它相似类型的泵可作参考。
1.2结构简述屏蔽电泵主要由泵体、叶轮、转子、定子、石墨轴承、轴套、推力盘、端盖、轴承监测器、接线盒、底座等零部件组成。
把泵和电机连在一起,电动机的转子和泵叶轮固定在同一根轴上,利用屏蔽套将电机的转子和定子隔开,转子在被输送的介质中运转,其动力通过定子磁场传给转子。
1.3设备性能主要设备性能(见表1)2完好标准2.1 零部件2.1.1 泵本体及各零部件完整齐全。
2.1.2 基础螺栓及各连接螺栓齐全、紧固。
2.1.3 安全防护装置齐全。
2.1.4 压力表、电流表、TRG表等仪表齐全、灵敏,量程符合规定,并定期校验。
2.1.5 各部安装配合符合规定。
2.1.6 泵体及附属阀门、管件、管线油漆完整,标志明显。
2.1.7 基础及底座完整、坚固。
2.2 运行性能2.2.1 运转正常,无异常振动、杂音等现象。
2.2.2 压力、流量平稳,各部温度正常,电流稳定。
2.2.3 循环管正常。
2.2.4 能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2.3 技术资料2.3.1 有泵的总图或结构图。
2.3.2 有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
2.3.3 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2.3.4 设备档案齐全,数据准确可靠,包括:a.安装及试车验收资料;b.设备运行记录;c.历次检修及验收记录;d.设备缺陷及事故情况记录。
2.4 设备及环境2.4.1 设备清洁,外表无尘灰、油垢。
2.4.2 基础及底座整洁,表面及周围无积水、废液,环境整齐、清洁。
2.4.3 进出口阀门、管口法兰、泵体等处接合面均无泄漏。
3 设备的维护3.1 日常维护3.1.1 严格按操作规程启动、运转与停车,并做好运行记录。
3.1.2 每班检查TRG表指针是否在绿色区域等指示情况。
3.1.3 经常观察泵的流量计,指示流量是否是规定值。
3.1.4 定期检查泵的循环管路有无堵塞。
目录1 总则 (2)1.1适用范围 (2)2完好标准 (2)2.1零、部件 (2)2.2运行性能 (2)2.3技术资料 (2)2.4设备及环境 (2)3设备的维护 (3)3.1日常维护 (3)3.2定期检查内容 (3)3.3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3)4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4)4.1检修周期 (4)4.2检修内容 (4)5检修方法和质量标准 (4)5.1泵壳与叶轮 (4)5.2转子 (5)5.3组装 (5)6试车与验收 (6)6.1试车前准备工作 (7)6.2试车 (7)6.3验收 (7)7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7)7.1维护安全注意事项 (7)7.2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8)7.3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8)1总则1.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F型、R型、B型、G型、KS型、d型、X型屏蔽电泵的维护及检修。
其它屏蔽电泵可作为参考。
1.2结构简述屏蔽电泵主要由泵体、叶轮、副叶轮、轴套、热屏、石墨轴承、前后端盖、冷却水套、转子、定子、监测仪表、底座等零部件组成。
1.3设备性能设备性能见表12完好标准2.1零、部件2.1.1零、部件齐全完整,质量符合要求。
2.1.2基础、机座牢固完整,质量符合要求。
2.1.3压力表、电流表、TRG表等灵敏可靠。
2.1.4管道、阀门、支架安装合理,标志分明,符合技术要求。
2.1.5防腐符合要求。
2.2运行性能2.2.1设备运转平稳无杂音,运转电流不超过额定值。
2.2.2压力、流量平稳,各部温度正常。
2.2.3循环管道畅通无阻。
2.2.4设备出力能力达到铭牌规定或满足生产需要。
2.3技术资料2.3.1技术档案齐全,数据准确可靠。
2.3.2设备随机合格证,产品使用说明书齐全。
2.3.3设备总装图和易损件图样齐全。
2.3.4检修及验收记录齐全。
2.3.5设备维护检修规程、操作规程齐全。
2.4设备及环境2.4.1设备清洁,表面及周围无灰尘、油垢和杂物。
2.4.2设备及附属管道无跑、冒、滴、漏。
初始状态M0电机已经断电,生产装置将泵的物料切断并完毕,交付检修施工作业票办理完毕000检修前准备010办理施工工作票020确认机泵已经具备安全拆卸的条件状态M1拆卸屏蔽泵,检查部件磨损情况100移出泵体110拆卸并检查叶轮120拆卸石墨轴承,检查石墨轴承及转子磨损情况状态M2部件的测量、回装及调整200检查转子、石墨轴承的各部间隙210回装石墨轴承及叶轮220回装泵体状态M3试车、交付使用300现场清扫310 泵试车及验收动作卡初始状态M0电机已经断电,生产装置将泵的物料切断并完毕,交付检修施工作业票办理完毕310检修前准备311检修所需要的零配件和相应的材料已经确定312检查检修专用工具和经检验合格的量具已经备齐313停机前的振动值、轴承温度、压力均进行测量记录314了解机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315查阅上次检修的资料和有关图纸,准备最新版本的检修作业规程, 检修作业规程中未注单位均为mm316办理转动设备检修及风险评价工作票317 转动设备检修及风险评价工作票已经按规定程序办理审批完毕 318 确认转动设备检修及风险评价工作票规定的内容已经全部落实 319 确认机泵已经具备安全拆卸的条件320 确认电机已经停电,并且电机的电缆线已经由供电拆除 321 现场确认出入口管线阀门已经关闭,物料排净,压力降到零 322 确认泵已置换合格,可以进行安全拆卸如检修中断后需再次确认安全措施符合要求,重复步骤010到023落实工作票的时效性状态M1拆卸屏蔽泵,检查部件磨损情况100 移出泵体101 确认由电工拆除电动机接线,并对连接线部分做标记,以免装错。
102 拧松螺母,将监视器倾斜着向后拉,从而可从端螺母(49)中抽出监视传感器。
103 取下支架与基座之间的连接螺栓,使泵体与基座分离。
104 检查轴承监视器磨损情况110 拆卸并检查叶轮111 压平垫圈(16)的舌簧片,取下轴末端的螺栓(721)。
112抽出叶轮(12)。
屏蔽泵检修方案1 总述1.1 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煤化工集团公司双甲车间生产装置区大连帝国屏蔽泵屏蔽泵的检修;日机装屏蔽泵和海米梯克屏蔽泵的检修内容和步骤可参考此进行,检修数据则严格按照其随机资料上数据。
1.2屏蔽泵结构及主要零部件材质屏蔽泵的泵部分和电机部分是直接连接的,电机转子组件的轴直接延伸至泵部分,在轴的前端装有泵的部件--叶轮。
电机的转子外表面和定子内表面用非磁性耐腐蚀的金属薄板(屏蔽套)封焊,使定子绕组和转子铁心与介质完全隔离。
屏蔽电机的定子和转子之间的间隙应尽可能的小以减少对屏蔽电机功率因素的影响。
电机定子前后有两个石墨滑动轴承将转子组件支撑在定子中,轴承润滑依靠泵自身介质来进行。
泵上带有TRG指示仪表(大连帝国屏蔽泵)和机械式轴承监视器(日机装屏蔽泵),用来监测轴承磨损。
主要零部件材质(以下所列皆为大连帝国屏蔽泵材质):泵体/叶轮: ZG1Cr18Ni9定子/转子屏蔽套:SUS316或者哈氏合金轴套/推力盘: SUS304+司太立合金轴承: 石墨浸渍树脂2、检修用工具、备件、记录表2.1检修用专用工具P2801泵有专用拆装工具一套2.2检修用主要备件应根据拆检过程中发现部件损伤的情况适时地更换合适的备件,但下列类型易损件应在检修前准备充足,以备检修之用:1) 叶轮、轴承、轴套、推力盘2) 密封垫圈3) 轴承监视器2.3检修所用记录图表等(附后,共一页)2.3.1 屏蔽泵检修记录表2.3.2 FA型屏蔽泵结构剖面图(P2807A/B)2.3.3 FA型屏蔽泵结构分解照片图(P2807A/B)2.3.4 BA型屏蔽泵结构剖面图(P2803AB、P2808A/B2.3.5 大连帝国多级屏蔽泵结构剖面图(P2801A/B)2.3.6 海密梯克多级屏蔽泵结构剖面图(P2901A/B)2.3.7 HQ型屏蔽泵(P28013、P2903A/B、P2904A/B)结构剖面图3 拆装程序3.1 检修前注意事项3.1.1 检修前应对检修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要求检修人员熟悉所检修的设备的结构原理、检修所用的图纸、检修方案的内容和技术标准。
屏蔽泵维护检修规程编制:张俊红审核:审定:批准:甲醇厂合成车间2011-2-25概述:甲醇厂合成车间屏蔽电泵的类型有F、R、BA型,用于精镏工序、罐区甲醇的输送。
屏蔽电泵主要由泵体、叶轮、诱导轮、轴套、定转子屏蔽套、石墨轴承、推力盘、前后端盖、冷却水套、转子、定子、监测仪表、底座等零部件组成。
泵的旋转方向为面向泵体侧,叶轮逆时针旋转。
第一章主要技术参数设备制造厂家:大连帝国屏蔽电泵股份有限公司屏蔽泵技术性能表见附表第二章检修周期及检修定额第三章检修内容一、小修:(一)、检查紧固各部位连接螺栓,并消除泄漏点。
(二)、清洗泵入口过滤器、出口过滤网。
(三)、检查轴承监测器(TRG表)是否完好。
(四)、检查清洗液体循环管及冷却水系统管道,保证畅通。
(五)、检查、记录叶轮的轴向间隙。
(六)、检查、记录转子的轴向串量。
二、中修:(一)、包括小修内容。
(二)、解体检查各零、部件的磨损、腐蚀程度,予以修复或更换。
(三)、检查调整各部件的间隙。
(四)、更换石墨轴承、轴套、推力盘、排气阀等及密封垫片等。
(五)、检查调整泵体水平。
(六)、修整机座和设备油漆。
(七)、校验压力表。
三、大修:(一)、包括中修内容;(二)、测量转子的径向圆跳动值,必要时对转子部件做动平衡校验。
(三)、检查定子及转子屏蔽套、壳体与轴的磨损和腐蚀情况,视检查情况进行更换。
(四)、全面检查定子绕组、转子的电气性能,视检查情况更换转子或定子绕组。
(五)、定子、转子屏蔽套检漏。
(六)、总装各检查性试验,包括定子的直流电阻及绝缘电阻试验、泵的性能试验等,须出具试验报告。
第四章检修质量标准一、叶轮叶轮不得有毛刺、裂纹,叶轮口环与轴孔的圆柱度为0.03mm。
叶轮孔与轴配合一般采用H7/h6,并用螺帽锁紧。
更换叶轮时,用去重法找静平衡,而削去的厚度不大于壁厚的1/3,叶轮平衡重应不大于表1规定。
二、 转子(一) 、轴颈磨损后,可用电镀或喷镀的方法修复。
(二) 、键与键槽侧面应接合紧密,不允许加垫片。
屏蔽泵检修规程
1 .总则
本内容适用于输送一般化工介质屏蔽泵的维护和检修。
2.完好标准
2、1零部件要求
2、1、1零部件尺寸公差要求,精度及材质的选择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1、2压力表、温度计、流量表灵敏可靠并定期校验。
2、1、3主机完整、安全护罩齐全、基础牢固、泵座地脚螺栓紧固良好并且要求齐全。
2、1、4泵进出口管路、止逆阀、调节阀以及润滑冷却系统要求安装合理并且保
持完好。
2、2运行状况
2、2、1泵的压力头流量平稳,能达到铭牌出力的90%以上或符合设计工况要求。
2、2、2润滑冷却系统畅通运转良好,轴承监测器、液位计等完整且指示准确。
2、2、3运行平稳,无异声,轴窜量和振动量以及密封的泄漏量符合规定要求。
2、2、4温度、压力、流量,电流等运行参数符合工况要求
2.3技术资料
2、3、1检修、验收、运行、设备缺陷记录准确齐全。
2、3、2安装使用说明书及易损配件图纸齐全。
2、3、3设备档案记录内容准确,齐全。
2、4设备及其环境
2、4、1设备外壳防腐和保温设施完好齐全。
2、4、2设备表面无油垢、积尘、杂物。
2、4、3密封泄漏应符合技术文件规定要求。
3、设备的维护
3、1日常维护
3、1、1定时检查电机的电流、电压、温度及泵的进出口压力,流量是否符合运
行工况要求
3、1、2检查轴承监测器指示是否处在安全区域内工作;运转是否有异常响声和振动
3、1、3检查各紧固件是否松动
3、1、4检查密封处泄漏量
3、1、5检查泵的各部分温度,应特别注意循环液进、出的温度变化情况
3、1、6冷却水系统的流量和温度是否正常;
3、1、7带机械密封的泵应检查循环液的量是否足够,一般泄漏量小于3ml/h
时为正常。
3、1、8备用泵的日常维护
a、保证润滑冷却系统处于良好待用状态.
b、作好备用前系统过滤器清理保养工作.
c、室外泵冬季停车应采取保温措施,长时间停车必须将泵内的物料和冷却水系统的非流动水全放掉,以免冻裂泵壳或腐蚀泵体。
3、2定期维护
3、2、1定期检查各运转部件的运转情况和拆检系统过滤器.
3、2、2定期检查清洗冷却系统和泵冷却夹套.
3、2、3定期校核压力表,温度计,流量表等监测元件
4、设备的检修
4、1检修周期
4、1、1中修
a、检查轴承监测器是否完好;
b、检查各部位联接螺栓紧固情况并消除泄漏点;
c、检查与清扫冷却水系统,保证畅通;
d、检查机封密封液冷却装置
e、检修或更换出口阀和止逆装置
f.检查、清理系统中的过滤器;
g.检查循环系统中针形阀的密封状态和调节是否灵活。
4、1、2大修
a、包括中修内容
b、检查轴承、轴套和推力盘的磨损情况;
c、检查定子、转子、壳体和轴的磨损和腐蚀情况,必要时对转子和定子做无损检测;
d、全面检查电气接点和泵的绝缘情况,检查定子与转子的电气性能;
e、测量转子的径向圆跳动值,必要时对转子部件做动平衡校验;
f、清洗、检查冷却器及夹套,涂防锈漆和更换密封圈;
g、若带机械密封的屏蔽泵,应检修或更换机械密封;
h、清洗叶轮和泵壳内腔,检查叶轮、辅助叶轮的磨损和腐蚀情况,测量口环间隙;
i、检查其它各零部件的磨损和腐蚀情况。
j、校验压力表和流量计, 轴承监测器。
4.2设备的检修
4.2.1拆卸前的准备
a.检查检修前设备运行技术状况和监测记录,分析故障的原因和部位,制定详尽的检修技术方案;
b.熟悉设计图样和技术资料;
c.备齐检修所需的工卡量具;
d.核实检修所需更换的部件符合设计要求;
e.按规定进行断电、排空、置换等工艺处理完毕,具备检修条件并办理安全检修证后,交付检修;
f.其它检修施工安全方面的未尽事项,应执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
4.2.2拆卸与检查
a.卸下辅助配管和冷却器等附属部分,检查有无堵塞和腐蚀。
b.卸下中间连接体,检查联接螺栓的损坏情况及连接体的磨损情况。
c.测量间隙g值,g的含义(见图1)。
图l
1.固定螺栓;
2.防松垫片;
3.垫片;
4.叶轮;
5.下部端盖或热屏;
6.轴;
7.调节垫圈,
8.轴套
d.卸下叶轮与辅助叶轮,检查其磨损和磨蚀情况,并测量记录口环间隙。
e.卸下轴承监测器,检查其完好情况。
f.检测轴的轴向窜动值。
g.卸下前、后石墨轴承与轴承座,检查石墨轴承表面有无磨痕和损伤,并测量其内径和长度值,做好记录。
h.若带机械密封的泵,机械密封的拆卸与检查参照有关规定。
i.卸下转子,不许擦伤屏蔽套表面;检查定子和转子屏蔽套表面的磨痕和腐蚀情况;校核转子部件的跳动值,必要时对定子与转子做无损检测。
j.卸下轴套和推力盘,检查它们的表面磨损和腐蚀情况,测量轴套外径值。
k.检查叶轮与轴、键与轴、轴套与轴的配合尺寸。
4.2.3质量标准
a.屏蔽泵各部螺栓紧固力矩值(见表2)。
表2 N·m
螺栓规格碳钢不锈钢
M6l51O
b.石墨轴承
①石墨轴承装入轴承座应保证周向能微移l0°左右。
②本规程技术参数按电机座号分类,泵的功率范围与电机座号的对照见表3和表4。
表3 kW
表4 kW
③石墨轴承磨损极限和其它主要参数如图2和表5所示.
图2
l.轴; 2.键; 3.推力盘;4.石墨轴承; 5.轴套ФA.石墨轴承内径; ФB.轴套外径
表5 mm
c.泵轴的轴向窜动量(见表6)。
表6 mm
d.关于g值的标准。
①叶轮分类号与直径大小相应对照(见表7)。
表7 ㎜
② g的标准值(见表8)。
表8 mm
e.叶轮口环与蜗壳的配合间隙(见表9)
表9 mm
f. 轴套、推力盘的表面磨损伤痕深度若超过0.20mm时应换新。
g. 叶轮与轴的配合一般采用H7/js6配合。
h. 轴套与轴的配合,一般选用H7/k6的配合。
i.键与轴的配合尺寸(见表10)。
表10 mm
j.叶轮、转子的动平衡试验,精度必须达到G6.3;叶轮的平衡重允许值(见表11)。
表11 mm
k.叶轮口环与轴套的径向跳动值允许范围(见表12).
表12 ㎜
l.振动及表面温度
①泵体振动值应小于30um;
②普通型泵的轴承部位表面温度不得大于80℃。
m.检修注意事项:
设备在进行维护检修时具体工艺参数要以设备出厂时随机技术资料为准,未规定部分可参考本资料.
5.常见故障与处理
5.1常见故障处理
5.2生产中最常见故障处理
5.2.1屏蔽泵转子抱死,无法启动
原因分析:
a.屏蔽套选材不理想,因介质腐蚀造成穿孔,介质与转子或定子内部材料发生反应造成转子、定子配合间隙发生改变或定子绝缘被破坏,无法启动.此故障多发于设备投用初期或工艺物料发生异常变化一段时间内。
解决方法:
重新选用适宜的屏蔽套材料,严格控制工艺指标
5.2.2轴承异常损坏频繁:
原因分析:
a.泵气蚀严重,最常见于易汽化液体,泵吸入口阻力过大,可能原因为泵前过滤器阻塞和配管工艺不合理.
解决方法:如果是过滤器引起气蚀可考虑经常清理过滤器和增加过滤面积等, 如果是配管工艺不和理,可考虑改造配管或泵改型.
b.冷却润滑系统阻塞或不足。
本故障常见于运行一个周期之后发生. 冷却润滑系统阻塞可考虑定期清理和清洗此系统和泵体冷却夹套,必要时在冷却水前加装过滤器并定期清理; 冷却润滑不足应加大冷却液流量,保证轴承、电机温度在允许值内.
6.试车与验收
6.1试车前的准备工作
a.确认各项检修工作已完成,检修记录齐全,检修质量符合规定。
b.仪表及联锁装置齐全、准确、灵敏、可靠。
c.打开循环冷却水系统。
d.关闭排出阀,打开吸入阀,然后打开排气阀充分排气。
e.非自身润滑的泵,润滑系统加好相应润滑液。
f.点动泵确认转子转向。
g.各项工艺准备完成,具备试车条件。
6.2 试车
a.空负荷试车
预防轴承烧损,本类型泵不允许空负荷运转。
b.负荷试车
①检查泵的流量、扬程、应达到额定值的90%以上;
②检查电流值,不超过电流设定值,设定值一般为工作电流值的1.1~1.25倍;
③检查有无异音和异常振动,振动值应小于30um,噪音不得大于80dA;
④检查轴承监测器是否处在安全区域内;
⑤出、入口压力是否稳定正常。
6.3 验收
检修质量符合规定标准,检修资料齐全准确,经试车合格后按规定办理验收手续,交付生产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