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政治生活教案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8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目标】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了解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力和义务。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运用事例说明关于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职权的具体表现;增强收集材料的能力,能够多渠道地收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活动的有关资料用于学习。
通过多人民代表大会的学习,认同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培养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难点】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人民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教学方法】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教学设计】每年草长莺飞,春暖花开时节,在我国的首都都要隆重举行两会,人大和政协会议,那么这两个会议哪个更为重要呢?为什么人大会更为重要,参加人大会的有哪些人?它有哪些职权?今天我们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那么,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国家,人民如何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呢?是不是象西方一些国家通过全民公决的方式或者象一些部落酋长国通过举手表决?全民公决会带来巨大的物质浪费,举手表决很难统计清楚,这些手段只会导致办事效率低下。
我国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主要是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这也就是说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我们上面看到的一组图片,人大会就有关问题或讨论,或通过表决。
我们想一想,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会不会讨论、表决某县房屋拆迁问题,县人大会不会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不会,因为这涉及权力大小和职权范围问题。
涉及全国一切重大事务的就由全国人大来决定,涉及某一地方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就由地方各级人大来讨论决定。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思想政治》教材第四单元第一节“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特点、优势和作用;人民代表的产生、职责和权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原理和运作方式,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2. 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尊重和维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和作用,以及人民代表的职责和权利。
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特点和组织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景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特点、优势和作用。
3.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学生自己是人民代表,讨论如何履行职责、行使权利,为人民群众谋福祉。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题目,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后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板书设计1.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 内容:(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与特点(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与作用(3)人民代表的产生、职责与权利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原理。
(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
2. 答案:(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原理是: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2)答案开放,要求观点正确,论述清晰。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时事政治,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
《政治生活》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学案(精选五篇)第一篇:《政治生活》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学案《政治生活》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学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学习目标】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了解民主集中制的具体表现,认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初步树立公民要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努力的观念。
【自学填空】1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就是。
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就是。
民主集中制是和相结合的制度。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4.实践证明,我国的国体和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课堂训练】一、选择题1.《中国青年报》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公路法的决议草案,在投票表决时,因一票之差未获通过。
其未通过的原因是:人大常委会委员普遍赞同交通和车辆实行“费改税”的改革,但对草案中的实施方案感到不够完善。
这一过程表明A.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C.决议草案须交全国人大审议表决D.“费改税”将加重农民负担2.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的表述,正确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B.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C.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国体D.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3.下列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C.由人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管理国家事务D.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4.下列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联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人民民主专政,并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人民民主专政决定,并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和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反映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表明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③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④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表现在①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②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④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二、材料分析题2009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政治生活》第五课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课题 3.5.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主备课人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能力目标1、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生活的能力。
2、增强收集材料的能力,能够从报刊、书籍等渠道查阅收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关资料用于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实例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努力的观念。
[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教学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探究活动个案及时间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知识,知道了我国人民是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决定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事务的。
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进行新课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我国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8页“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9-60页,思考:什么是民主集中制的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
(1)含义: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2)表现: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的关系上。
第二、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构的关系上。
第三、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及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内容2、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课堂总结:练习:作业:组织和活动原则?它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活动:阅读、思考,积极回答问题教师活动:请大家阅读教材61页“中央国家机关组织系统简表”,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什么关系?学生活动:积极讨论并踊跃发言。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思想政治》教材第二单元第五课,详细内容为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情况、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2. 使学生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提高参政议政意识。
3. 培养学生的民主法制观念,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机制和作用。
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情况、组织结构和主要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介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2)讲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身边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及其提案,加深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解。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几道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选择题和简答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民主法制观念。
六、板书设计1.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 内容:(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生、发展(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情况。
(2)论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情况、组织结构和主要内容有了较深入的了解,但在讲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机制和作用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透彻,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024年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思想政治》教材第五课,主题为“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与组织结构,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的实践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背景、基本内容和特点;2. 使学生掌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和组织结构,理解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3. 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他们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与组织结构。
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实践意义以及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材、教案、板书材料;2. 学具:笔记本、教材、课外阅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反映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幅图片反映了我国的哪种政治制度?这种制度有什么特点?2. 新课内容学习:(1)介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背景、基本内容和特点;(2)讲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和组织结构;(3)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的实践意义。
3. 实践情景引入:以身边的事例为例,让学生思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基层的实际应用。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一道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典型题目。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一级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级(1)历史背景与基本内容(2)特点与组织结构(3)职权与实践意义2. 关键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内容、特点、职权、组织结构、实践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2)谈谈你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特点的理解。
(3)结合实际,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的实践意义。
2024年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在我国政治制度中的重要地位。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法治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在我国政治制度中的地位。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我国国家性质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知识讲解(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①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②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③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和活动原则(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中的重要地位①与我国国家性质的关系②与我国其他政治制度的关系3.案例分析(1)教师提供几个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关的案例,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工作、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工作等。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具体运用。
4.实践活动(1)模拟人民代表大会①学生分组,每组代表一个地区的人民代表大会。
②各小组根据所学知识,讨论并制定本地区的政策、法规。
③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体学生投票表决。
②教师选取优秀心得体会进行展示和点评。
5.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6.课后作业(1)整理课堂笔记,回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2)查阅资料,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历程。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是否积极思考、讨论?(3)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否合理?学生能否顺利完成?(4)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5)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在我国政治制度中的地位。
最新整理高一政治教案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生活的能力;增强收集材料的能力,能够从报刊、书籍等渠道查阅收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关资料用于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坚定热爱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信念。
二、重点难点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民主集中制原则三、预习提纲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1)政体与国体的关系(2)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2.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3)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四基础知识梳理一、人民怎样当家作主阅读教材第阅读教材58页“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材料,并思考探究与共享的问题:(1)人民代表大会与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是什么关系?(2)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质询政府的财政预算,否决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说明了什么?(3)从本框与上一框关于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图片以及材料中,你能初步归纳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内容吗?二、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1.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阅读教材55页,联系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听到的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内容,思考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的?我国的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_________。
”广大的人民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_________________,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由权力机关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精彩的课是准备充足的课,准备越深入发现自己的知识越困乏,越不足。
我觉得渊博的知识能带领学生走进一个享受的世界。
这两节课都请了科组老师来听课,准备相对充分一点,对这课延伸的知识准备也要多一点,反思平时的课,有时准备太仓促了,留下的遗憾就更多,得到的收获就更少。
我觉得如果老师的文化知识丰富、见识广博、思路开阔、引经据典、生动风趣,学生就会信服你、佩服你。
所以,希望多读一点好书,让自己思想永远活泼,课堂潇洒自如!
专家点评:
第五课的教学设计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三维"目标;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联系大量政治生活实际,结合最新时政新闻,把枯燥、空洞的理论学习内容变得生动、丰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创设了良好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通过这样创造条件促进学生有所体验和感悟。
使他们深切感受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应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教学结构合理。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教案[小编整理]第一篇: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
2.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分析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和树立公民意识,认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贡献。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学难点:民主集中制原则。
3.教学用具多媒体4.标签新授课教学过程环节(一)情境导入:播放视频或图片: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三次会议的主要议程(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政府总理、高法院长、高检检察长作工作报告,大会分组讨论、表决通过决议等)。
设置问题:(1)为什么每年三月都要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在大会上,国务院总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监察长为什么要向全国人大作工作报告?(3)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深化改革的若干问题的决定》讨论、审议和通过的过程是怎样的?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图片),引发思考,合作探究,发表见解。
教师点拨引导。
设计意图:用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大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视频(图片)材料让学生整体感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环节(二)探讨、生成、构建新知识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情景设置:出示我国部分中央国家机关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周强、曹建明)的照片。
设置问题:(1)你知道他们都是谁、担任什么领导职务、是怎样选举产生的、代表哪些国家机关吗?(2)你知道我国有哪些国家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学生讨论、回答。
师:出示中央国家机关组织简表并作讲解。
全国人大(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也是我国的立法机关):从权力的所有者与行使者来看,全国人大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最高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