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家具装饰图案与风格汇总
- 格式:ppt
- 大小:2.23 MB
- 文档页数:14
巴洛克艺术风格赏析论文摘要:作为脱离规范的形容词,含有不整齐、扭曲、怪诞的巴洛克,欧洲人最初用这个词指“缺乏古典主义均衡特性的作品”,而就是这个在17、18世纪饱受贬义的词,在18世纪后就大放光彩。
论文首先从巴洛克的定义入手,推及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的特色、格调对现代建筑的影响.深入分析现代建筑如何对巴洛克建筑风格的传承和发展以及中国建筑如何在中国风建筑中融入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巴洛克建筑又有着什么样的格调和特色.论文关键词:巴洛克艺术风格、建筑格调、现代中外建筑及其典型风格、艺术风格及特征、室内风格特点正文:巴洛克(Baroque)此字源于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的“变形的珍珠”,也被引用作为脱离规范的形容词,含有不整齐、扭曲、怪诞的意思。
欧洲人最初用这个词指“缺乏古典主义均衡特性的作品”,它原是18世纪崇尚古典艺术的人们,对17世纪不同于文艺复兴风格的一个带贬抑的称呼,现今这个词已失去了原有的贬抑,仅指17世纪风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
虽然“巴洛克”直指缺乏古典均衡性的艺术作品,但其实巴洛克艺术家,与文艺复兴的前辈相同,都很重视设计和效果的整体统一性,巴洛克风格以强调“运动”与“转变"为特点,尤其是身体和情绪方面的,同时,巴洛克也是对矫饰主义的一种反动。
巴洛克的艺术风格及特征:巴洛克建筑起源于十七世纪的意大利,将原本罗马人文主义的文艺复兴建筑,添上新的华丽、夸张及雕刻风气,彰现出国家与教会的专制主义的丰功伟业。
此新式建筑着重于色彩、光影、雕塑性与强烈的巴洛克特色。
建筑造型方面利用规则的波浪状曲线和反曲线的形式赋予建筑元素以动感的理念,是所有巴洛克艺术最重要的特征。
巴洛克建筑不再崇尚那种含蓄的逻辑性,而是追求令人感到意外的、如戏剧般的效果。
巴洛克风格的发展及影响:巴洛克时期的建筑物,一方面有着更强烈的情绪感染力与震撼力,另一方面引人注目、炫耀教会的财富和权势.新的建筑风格尤其体现出新宗教教派的时代背景,例如戴蒂尼会与耶稣会,其目标是增进宗教的普遍与虔诚。
巴洛克源于葡萄牙语“Baroque”,意为“粗糙、形状不规则的珍珠”,隐含贬义,然而这一艺术形式后来却发展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
它形成于17世纪,在建筑、室内装饰、家具、工艺品设计等领域创作了一种奢华绚丽、热情奔放的风格。
巴洛克风格起源于意大利,但真正兴盛却在法国。
既然巴洛克家具与建筑有密切的关系,那我们先来看两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巴洛克建筑。
一个是罗马的圣卡罗教堂,另一个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巴洛克风格的建筑是法国的凡尔赛宫。
圣卡罗教堂殿堂平面近似橄榄形,周围有一些不规则的小祈祷室和生活庭院。
殿堂平面与天花装饰强调曲线动态,立面山花断开,檐部水平弯曲,墙面凹凸度很大,装饰丰富,有强烈的光影效果。
凡尔赛宫苑由著名建筑师勒·沃、室内设计与宫廷画家勒·布朗和著名宫廷造园家勒·诺特尔精心设计而成,1710年才将整个宫殿与花园修建完成。
是欧洲最为宏大、华美的独立宫殿,占地面积6.7平方公里,是法国乃至欧洲贵族们的活动中心与文化、艺术时尚的发源地。
凡尔赛宫苑占地111万平方米,其中宫殿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
勒.诺特设计的十字形水渠为中心园林是西方规则式园林的典范。
凡尔赛宫殿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即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
勒·布朗在凡尔赛宫的室内设计上,运用空间的手法形成了连续的效果。
墙壁采用壁柱、檐条、粉饰涂金和绘画等装饰形式,色彩鲜明、曲折多变,强调层次与深度。
镜厅里利用了大量意大利巴洛克式装饰手法,使人感到变化无穷,金壁辉煌。
该厅有着无限延长的大空间,雕刻、镀金装饰的拱形壁画顶。
成对的大理石镶嵌壁柱、精细繁复的纹样浮雕、连环拱形的巨大镜面与出入口在上千支蜡烛的照耀下,令人目不暇接,将巴洛克风格的视觉幻象之华美演绎至极致。
在文艺复兴时期,家具的风格都为建筑风格的缩形,尽管文艺复兴时期已经以“人性”主张作为艺术设计的原则,但真正为了生活功能需要而作为设计原则的应首推巴洛克风格。
法式古典家具之巴洛克·路易十四式家具17世纪后期,法国受到意大利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影响,也进入了巴洛克时代。
由于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移植和培育,这种艺术风格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形成独特的法国巴洛克,并成为欧洲的巴洛克艺术发展中心。
1661年法国路易十四开始亲政,这位欧洲君主专制政体中最有权威的皇帝,自称为“太阳王",提出“联邦国家”,国王成为至高无上的权威。
法国的巴洛克家具一般被称为法国路易十四式家具,这时期的家具主要是宫廷家具,大多是精致华丽的雕刻,以及精巧的镶嵌细木工艺和青铜雕饰镀金银,非常生动豪华。
推动法国路易十四式家具风格发展的艺术大师有查里•拉•布尔、简•拉•包特和安得列•查里士•鲍里,尤其是拉•布尔是法国路易十四式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奠基人.他曾于1642年至1645年赴意大利罗马学习,吸取意大利巴洛克艺术营养,研究装饰艺术。
回国以后,他担任首席宫廷画师,领导美术学院和葛布林缀织厂。
1660年开始为王室担任装饰设计工作,把缀织厂、家具作坊等集中起来,改成专为凡尔赛宫生产室内装饰用品的工厂.路易十四的凡尔塞宫:一、椅类家具路易十四时期的椅子,都是当时宫廷及贵族的旅馆、邸宅的前厅和客厅所留下来的古典家具.这些椅子精雕细琢,非常讲究,非常高贵,供统治阶级享乐。
宫廷中使用的椅子有详细规定,表示不同的地位和身份。
路易十四式椅子木构架都是雕刻制作,多采用山毛榉和橡木,遗留下来的胡桃木椅子却很稀少.椅子底脚或是有力的方形栏杆、或是椭圆形旋木雕饰、或是曲腿,带有凹槽、花叶饰、带枝树叶等浅浮雕装饰.底脚横撑为X型或H型.靠背和座面用华丽的葛布林织物包面。
靠背高高的,象征着地位和权势.路易十四时期的扶手椅,一般在笨重的靠墙桌旁使用,所有木构件都是雕刻装饰。
强有力的栏杆腿上,有方形和蜜瓜形,布满了浮雕纹样;底腿横撑由腿部扭曲交织到中心,连结成X形;带凹槽的弯曲扶手,由靠背处向前顺势而下,与座面前部的扶手支撑柱连为一体,成为一个涡卷形,有很强的动势感。
巴洛克(Baroque) 原是很大而形状不匀称的蚌珠,今天「巴洛克」单纯指十七世纪的艺术及其独特的风格。
巴洛克在义大利文的意思是「变形的珍珠」(奇怪的意思),其主要特色有1. 动感、不规则。
2. 不重实用性。
3. 富宗教与贵族之威严。
4. 色彩鲜艳。
5. 放弃古典形式。
6. 空间深度大。
巴洛克风格盛行於17世纪到18世纪初,为欧洲各国教会或宫廷中的贵族式艺术造形。
巴洛克(Baroque)这个名字,可能是来自葡萄牙文的barroco,原先的意思是指形状不规则的珍珠;也有一种说法是来自画家F.Barocci或Baroccio 之名。
巴洛克原先意指「怪异的」,「格调变坏了的」,「加了太多的涡形装饰的」等等。
在美术上,艺术家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以及夸张的装饰来强化他们的作品,布克哈尔德(Jacob Burckhardt)认为十七世纪的建筑与绘画表现的是降格的文艺复兴风格。
然而,这种看法在西元1900年左右被佛尔富林(Heinrich Wolfflin)修改,他是第一个指出巴罗克艺术的积极贡献与伟大艺术本质的人,他洗刷了「巴洛克」一词中的低劣涵义。
巴洛克时期大致由西元1600年开始,而随著1750年巴哈的去世而结束,进入了古典时期,也有人把巴洛克时期归为古典时期的开始。
巴洛克时期也称为「数字低音时期」,「数字低音」是一种指示低音符号的和声方法,用数字指示主要的音程与和弦,这种速记法在巴洛克时期被普遍的使用著,也是巴洛克音乐的主要特点。
简单的解释,可以先想象一下时下年轻人唱歌时用吉他伴奏的情形。
或许有人曾注意到,在他们唱歌的歌本上,除了旋律的简谱外,还有一些供吉他弹奏的和弦记号,这些记号的运用和巴洛克时期的「数字低音」在概念上是一样的。
由数字低音导致曲子的结构上两个主要的轮廓,即旋律与低音,并留下一些间隙的空位,可以插入即兴的和声。
但是在德国,不但维持著与这种结构相对照的另一个结构「复音音乐」而且在巴哈的音乐中还达到了完美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