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权属调查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9
农村集体土地“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发证权属调查方法探索摘要: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地使用权确权和地上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外业调查工作,权属调查是核心,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摸索出了一些方法。
关键词: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地使用权确权和地上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外业权属调查一、前言按照《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和《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1〕178号)以及湖北省国土资源厅要求,今年要完成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地上房屋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外业调查工作。
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清江中上游,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09°4′48″~109°58′42″、北纬29°50′33″~30°39′30″之间。
东西宽约86.5千米,南北长约90.2千米,国土总面积3967.29平方公里,其中集体土地3793.06平方公里,国有土地174.21平方公里;全市辖3个街道办事处,3个建制镇,10个乡,209个村(居)民委员会,全市总人口82万人,其中农村总人口约62.5万人约18万户。
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属单位197个,宅基地使用权约19.8万宗,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约1100宗。
本次应调查的总宗地数约为19.91万宗地。
图1恩施市行政区位图二、试点区域概述为给全市的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提供经验,在2012年恩施市三岔乡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为试点的基础上,于2016年又分别在四个调查子区内开展了房地一体“两权”确权登记外业调查试点工作。
四个调查子区平均海拔在800~1100米左右,山高路陡,交通多以碎石路为主,区域内房屋分布较为散,多依山沿坡而建,建筑特色各异,对权属调查和房屋测量工作带来一定难度,通过二个月的试点工作,完成了试点工作四个调查子共计4140宗外业调查工作任务。
2019年第二期土地利用WESTERN RESOURCES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调绘和权属调查方法探讨邹志鸿王兵贵州地矿测绘院贵阳550018摘要:本文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调绘和权属调查过程及方法进行了探讨。
以大比例尺正射影像图(DOM)为基础,通过入户摸底调查、现场权属调绘、界址点设置、内业资料整理、公示审核、农户确认签字等流程,查清承包地块的面积、空间位置、权属,提交相关的文字、图件、表册、数据成果,并就过程中几个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承包经营权;确权;调绘;权属调查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工作,摸清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家底,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改革“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农民变股东”的前提条件之一。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工作,是在上一轮土地承包的基础上,以航空正射影像图(DOM)为基础,以现有土地承包合同、权属证书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为依据,查清承包地块的面积和空间位置,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妥善解决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登记簿不健全等问题,把承包地块、面积、合同、权属证书全面落实到户,依法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本文就调绘和权属调查过程及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1.调绘和权属调查的工作流程调绘和权属调查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可以分为调查底图和摸底调查表准备、入户摸底调查、现场权属调绘、设置界址点、数据处理、公示和农户确认等几个环节。
须由地方土地承包管理部门、村(组)干部、技术单位的技术人员组成的工作团队和相关农户来协作完成。
在各个环节,不同的角色完成不同的工作。
1.1准备调查底图和濮底调查蔻调查底图分为电子平板数据和纸质调查底图两种形式,通常以1:2000航空正射影像图(DOM)为基础,叠加项目区内已收集到的行政和权属界线形成的标准分幅或是以村和组为调查单位的彩色图件。
电子数据装入平板电脑,直接在平板上采用软件开展工作;纸质图件打印出来,调绘时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注勾绘。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成果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的衔接摘要:充分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已有成果,实现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成果与其完美衔接,对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以及地籍信息化建设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集体土地确权成果与二次调查成果的对比分析,针对两项工作在衔接上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利用最新调查权属界线与已有权属界线成果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的方法,进行数据库更新以及面积的重新量算,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方法参考。
关键字: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土地调查;空间分析abstract:make full use of the achievement of the second national land survey, perfect convergence with the achievements of rural collective land ownership,to the rural collective land ownership registration certification work,even the cadastral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achievement of rural collective land ownership and the second national land survey, according to the two work in connect with the key problem,put forward to the method of using the latest survey ownership boundaries and the exsting ownership boundary for spatial overlay analysis,to update database and measure area,and for the rural collective landownership registration certification work to provide the certain reference method.keywords: collective land;ownership registration certification;land survey; spatial analysis.中图分类号:d6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引言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针对全国范围内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确认到每个具有所有权的集体经济组织,做到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全覆盖,(包括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并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登记数据库建设,进一步完善地籍信息系统。
土地权属调查报告篇一:权属调查报告建始县茅田乡三道岩低丘岗地改造项目土地开发整理权属调整调查报告一、土地整理项目及权属调整概况项目名称:建始县茅田乡三道岩低丘岗地改造项目。
项目规模:该项目区总面积为247.78亩,土地利用现状为未利用地和旱地,主要进行土地开发,以期达到有效增加耕地面积,实现耕地根据测算,项目建设完成后,可有效增加耕地面积154.39亩,新增耕地率79.84%,具体规模为:项目区位于茅田乡,项目区面积247.78亩,开发后新增耕地154.39亩。
项目预算:项目预计总投资:47.00万元,亩均投资:2430.54元。
建设工程内容: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其他工程。
该项目根据恩施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XX-2020年)主要控制指标分解方案,建始县土地利民体规划具体目标(20XX-2020年),本项目的实施是贯彻落实《建始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始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实现建始县耕地面积动态平衡的具体措施。
茅田乡位于恩施州建始县东北部,属大巴山脉南沿分支巫山东延部分,地处北纬30°38′至30°51′,东经109°46′至109°56,与重庆市巫山县接壤。
平均海拔1250米左右。
该项目区位于建始县茅田乡三道岩,仅涉及茅田乡1个行政村。
项目区总面积为247.78亩,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为荒草地和有林地,主要进行土地开发,预期达到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最终目的。
根据测算,项目建设完成后,可有效增加耕地面积154.39亩,新增耕地率79.84%。
表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情况表2涉及权属调整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情况二、权属调整方案1、权属调整原则(1)坚持依法、公开、公正、公平、效率和自愿的原则;(2)依法保障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土地开发整理的权属管理工作应实行公告制度,广泛征求各有关权利人的意见,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调整不得造成相关权利人的利益损失;(3)因地制宜,有利于稳定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参与整理各方原有位置基本不变”的原则;(4)有利农业生产,方便群众,生活,尽量保持村界的完整性;(5)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经营。
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地籍调查推进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正文:---------------------------------------------------------------------------------------------------------------------------------------------------- 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地籍调查推进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3〕9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部有关直属单位,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部机关各司局: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3〕1号)精神,部研究决定,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快农村地籍调查,全面推进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快农村地籍调查,保障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一)充分认识农村地籍调查工作重要意义。
农村地籍调查是土地管理中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是实现土地精细化管理,促进城乡地政统一管理的重要保障,是维护广大农民土地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支撑。
各地要充分认识农村地籍调查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组织开展农村地籍调查,全面掌握农村范围内每一宗土地的利用类型、数量、分布及权属、界址等产权状况,为当前开展的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提供基础支撑,确保全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有序推进。
同时,也为下一步不动产统一登记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进一步明确农村地籍调查工作内容。
农村地籍调查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地籍管理工作的重点,主要任务是对农村范围内包括农村宅基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等在内的每一宗地的权属、界址、位置、面积、用途等进行调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2〕1号)要求,圆满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任务,保证全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质量,规范统一检查验收的程序、内容和方法,国土资源部研究制定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验收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12年11月日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检查验收办法1 总则 (1)1.1 目的 (1)1.2 适用范围 (1)1.3 检查验收依据 (1)2 检查验收的组织 (1)2.1 县级自查 (1)2.2 地市级验收 (2)2.3 省级检查 (2)2.4 国家级抽查 (2)2.5 检查验收后处理 (2)3 检查验收资料准备 (2)4 检查验收的程序 (3)4.1 检查验收准备 (3)4.2 内外业检查 (3)4.3 形成检查验收报告 (3)4.4 检查验收总结 (3)4.5 终止验收 (4)5 检查验收的方法与内容 (4)5.1 任务完成情况检查 (4)5.2 权属调查成果检查 (4)5.3 地籍测量成果检查 (5)5.4 土地登记成果检查 (5)5.5 文件资料检查 (5)5.6 成果信息化检查表 (5)6 检查验收的时间要求 (6)7 附表 (7)7.1 表1 任务完成情况检查表 (7)7.2 表2 权属调查成果检查表 (8)7.3 表3 地籍测量成果检查表 (9)7.4 表4 土地登记成果检查表 (11)7.5 表5 文件资料检查表 (12)7.6 表6 成果信息化检查表 (13)1 总则1 总则1.1 目的为保证全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质量,规范统一自查、验收、检查和抽查(统称为检查验收)的程序、内容和方法,特制定本办法。
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1〕60号)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农办(农工部、农委、农工委、农牧办)、财政厅(局)、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财务局、农业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为切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进一步规范和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明确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范围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是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使用权等土地权利的确权登记发证。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包括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要覆盖到全部农村范围内的集体土地,包括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农用地和未利用地,不得遗漏。
二、依法依规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登记办法》、《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等有关法律政策文件以及地方性法规、规章的规定,本着尊重历史、注重现实、有利生产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原则,在全国土地调查成果以及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基础上,依法有序开展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依据的文件资料包括:人民政府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处理决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调解书;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当事人之间依法达成的协议;履行指界程序形成的地籍调查表、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等地籍调查成果;法律、法规等规定的其他文件等。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自查报告一、背景介绍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是指对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进行权属确认和登记发证的一项重要工作。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的目的,是为了明确农村土地的所有权,保障集体经济和农民个人的土地权益,推动农村土地经营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二、自查目的本次自查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进展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进和提升。
三、自查内容1.登记发证工作进展情况:对已完成登记发证工作的村委会、农民合作社等单位进行调查,了解工作进展、完成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2.登记发证材料齐备性:对完成登记发证的土地权属证明材料进行逐一核对,确保文件齐全、准确无误。
3.登记发证数据准确性:对发证证书上的信息进行核对,确保证书上的内容与实际情况一致。
4.登记发证程序规范性:对登记发证工作的程序和流程进行审核,确保工作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程序合规合法。
5.登记发证公示工作落实情况:对公示工作进行检查,落实公示的时间、地点、方式等,确保公示工作的有效性。
四、自查方法和过程1.调查问卷调查:设计问卷,面对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进行调查,了解工作细节和情况。
2.材料核对:逐一核对登记发证材料,检查文件是否齐全、准确无误。
3.数据核对:对登记发证的数据进行核对,确保证书上的信息准确无误。
5.实地检查:到各村委会、农民合作社等单位进行实地检查,了解工作情况,进行公示工作的检查。
五、自查结果总结1.工作进展情况:自查发现,大部分地区已经完成了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但仍有少数地方存在滞后的情况,需要加强工作推进。
2.材料齐备性:自查结果显示,登记发证的材料基本齐备,但仍有个别材料不全的情况,需要加强材料的核对工作。
3.数据准确性:自查发现,登记发证的数据基本准确,但存在个别数据不一致的情况,需要加强数据核对工作。
4.程序规范性:自查结果显示,登记发证程序基本规范,但仍有不符合规定的情况,需要加强程序的规范性指导。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全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省级检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公布日期】2013.04.07•【字号】辽国土资发〔2013〕117号•【施行日期】2013.04.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全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省级检查工作的通知辽国土资发〔2013〕117号各市国土资源(规划和国土资源、国土资源和房屋)局,绥中、昌图县国土资源局:按照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总体部署,省厅决定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省级检查工作。
现将《辽宁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省级检查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同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以下要求:一、加快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组卷工作,相关资料扫描件和表格数据及时输入登记发证系统,实现打证需求,满足成果应用。
从2013年5月份开始,农转用、土地征收审批、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等工作全面对照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进行审查。
二、各地在做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省级检查和国家级抽查备检工作的同时,深入推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并结合我省“一区一带”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相关内容,做好农村宅基地利用现状专项调查等地籍管理改革创新工作。
各地要严格按照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要求,工作汇报实事求是、不讲空话套话,简化接待,厉行勤俭节约,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上来。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2013年4月7日附辽宁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省级检查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任务目标,确保全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工作标准统一、内容齐全、成果规范,按照《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成果检查验收办法>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54号)及土地登记规范化的有关要求,省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省级检查组。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调绘和权属调查方法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自1980年代开始,我国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了初步确权,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已成为当前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是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人口的减少,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问题变得更加紧迫。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对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调绘和权属调查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可以找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提高确权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更为可靠的支撑。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调绘和权属调查方法,以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 分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找出现有调绘方法和权属调查方法的不足之处。
2. 探讨不同调绘方法和权属调查方法的优缺点,为相关机构和农民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法选择依据。
3. 分析影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的因素,明确各因素对土地管理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
4.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不同地区的土地确权工作情况,总结成功经验和教训,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5. 提出针对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和挑战的防范措施,为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和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3 研究意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是当前乡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农村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确权工作的开展能够规范土地承包关系,促进土地资源有效配置,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五常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自查报告一、前言本报告旨在对五常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自查情况进行详细汇报。
通过自查,旨在确保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的准确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自查工作概述(一)自查目的确保土地确权登记数据的准确性。
检查确权登记流程的合规性。
发现并解决确权登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自查范围土地确权登记的法律依据和政策文件。
土地确权登记的程序和步骤。
土地确权登记的资料收集和审核。
土地确权登记的公示和异议处理。
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质量和效率。
(三)自查时间自查工作自[具体开始日期]起至[具体结束日期]止。
三、自查工作实施(一)组织机构成立由市国土资源局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自查工作小组,明确各自职责和任务。
(二)自查方法文档审查:对土地确权登记相关文件、资料进行详细审查。
现场核查:对部分土地进行现场核查,确保登记信息与实际情况相符。
问卷调查:向农民发放问卷,收集他们对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数据比对:对土地确权登记数据进行内部比对,确保数据一致性。
(三)自查步骤制定自查计划和方案。
组织培训,确保自查人员熟悉自查流程和标准。
开展自查工作,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和信息。
分析自查结果,形成自查报告。
四、自查结果(一)确权登记准确性土地面积测量的准确性:[具体结果]。
土地权属界定的准确性:[具体结果]。
(二)确权登记合规性程序合规性:[具体结果]。
文件合规性:[具体结果]。
(三)确权登记公示和异议处理公示情况:[具体结果]。
异议处理情况:[具体结果]。
(四)确权登记发证质量和效率发证质量:[具体结果]。
发证效率:[具体结果]。
五、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一)存在问题[具体问题1]:[问题描述]。
[具体问题2]:[问题描述]。
(二)原因分析[问题1原因]:[原因分析]。
[问题2原因]:[原因分析]。
六、改进措施和建议(一)改进措施加强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能力。
河南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建库河南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建库-总结学习林州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调查、确权登记发证及数据库建设项目名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调查、确权登记发证及数据库建设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宅基地使用权调查土地登记按照申请、审核、批准、注册的原则,为符合土地登记发证条件的宗地办理土地登记,建立土地登记卡,对因各种原因不能登记发证的宗地,只登记,不发证。
控制测量集体建设用地招标内容使用权调查以第二次全市土地调以第二次全市土地查清独立于城查范围内确定的行政调查范围内确定的镇、建制镇、村权属界线范围为基农村居民点用地村庄以外的,础,查清行政村内各(地类代码203)范集体所有土地土地权属单位的所有围为基础,按照实上的独立工矿权状况和权属界线,际使用情况,查清用地中的集体查清其他集体土地所农村居民点范围内建设用地使用有权情况,查清本集宅基地和其他土地权情况,形成体土地范围内国有土的权属界线、面积、权属界线成果内容详解地情况,形成权属界用途,形成权属界资料。
根据符线成果资料。
根据符线成果资料,该项合土地登记要合土地登记要求的土调查称为村庄地籍求的权属资地权属资料,将集体调查。
根据符合土料,将集体土土地所有权登记给具地登记要求的权属地建设用地使有所有权的农村集体调查资料,将宅基用权登记给具或经济组织。
地使用权和村庄内有使用权的单的其他土地使用权位和个人登记给具有使用权的单位或者个人。
颁证分为土地证书缮证、土地证书发放等农村集体土地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按照国家统一的土地数据库建设标准,以第二次全市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库为基础,将土地确权和土地登记成果加入数据库中,利用计算机、GIS、数据库和网络技术,建立全市集影像、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于一体的土地数据库。
建立与上级互联互通的土地数据库管理系统,满足各级政府对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管理的需求。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流程及调查方法【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流程及调查方法展开讨论。
在我们将概述整个文章的内容。
在我们将详细介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的具体流程,包括踏勘、调查、公示等环节。
还会探讨调查方法,如现地勘察、资料核实等手段。
最后在将对文章进行总结,强调确权登记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展望未来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流程和调查方法,为进一步推动农村土地所有权改革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流程、调查方法、引言、正文、结论、概述、总结、展望。
1. 引言1.1 概述近年来,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确权登记工作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对于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流程和调查方法的深入探讨,为进一步推动该项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通过详细分析工作流程和调查方法,可以更好地指导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开展确权登记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准度。
本文还将总结经验教训,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的深化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2. 正文2.1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流程1. 对农村集体土地进行调查核实。
首先需要对农村集体土地进行详细的调查核实,包括土地面积、所有权归属、土地用途等方面的内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制定确权登记方案。
根据调查核实的结果,制定相应的确权登记方案,包括确定登记范围、登记时间、登记方式等内容,确保确权登记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公示公告和听证。
在确权登记工作开始之前,需要进行公示公告和听证环节,公示确权登记的范围和内容,听取相关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确保确权登记工作的公开透明和合法性。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调绘和权属调查方法探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是近年来农村土地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于确权工作,调绘和权属调查是其中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调绘和权属调查方法进行探讨。
一、调绘方法:1.航空摄影法:利用航空摄影仪进行航空摄影,将农村土地的地理信息和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和采集,通过后期处理形成航测地图,从而对土地进行调绘。
这种方法具有成本低、覆盖面广、数据准确的优点,在大规模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2.地面测量法:采用精确的地面测量仪器对土地进行测量,获取土地的准确地理数据。
这种方法具有数据精确、适用于小规模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的优点,但是成本较高且工作量大。
3.遥感技术:通过遥感技术对农村土地进行监测和测量,获取土地的准确地理信息。
这种方法具有快速、高效、成本较低的优点,适用于大规模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
二、权属调查方法:1.调查问卷:编制权属调查问卷,对农户进行调查。
通过问卷了解农户对土地的使用状况、所有权情况等信息,从而确定土地的权属。
这种方法适用于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中农户数量较少的情况,但是由于信息难以核实,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2.现场调查:调查人员进入农户实地调查,通过与农户交流、查勘土地现场等方式获取土地的权属信息。
这种方法具有直观、真实的优点,能够准确了解土地的权属情况,但是工作量大且耗时较长。
3.公开征求意见:在农村地方媒体上公开征求农户对土地权属的意见和证明材料,通过公示阶段的意见收集和整理,确定土地的权属。
这种方法具有公开、透明的特点,能够有效减少信息的误差,但是需要较长的征询时间。
调绘和权属调查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法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调绘和权属调查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以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注重公开、透明的原则,加强与农户的沟通和协商,提高工作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浅谈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权属调查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土资源能否被最大程度的有效利用是当前面临的严峻问题。
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土地权属资料管理技术手段的相对落后,为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留下隐患。
由于特殊历史条件的限制,当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总体滞后,有的地区颁证率非常低,已颁证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大部分只确权登记到行政村农民集体一级,并没有确认到每一位具有所有权的农民个体,与中央的要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不相适应。
因此,明晰集体土地财产权,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任务十分紧迫繁重。
作者通过实践,介绍农村集体土地权属外业调查工作,以期为推进农村集体土地发证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土地确权;界址;界线;界址调查中图分类号:f30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引言为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领证工作”的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以及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和锦州市国土资源局和房屋管理局有关文件要求,某地区国土资源局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实施村庄地籍调查及数据库建设。
1 目的与意义按照土地总登记的模式,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1)完成全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在完成村庄地籍调查的基础上,按照法律程序组织农民集体及农村居民进行登记发证。
2)完成全区村庄的地籍调查工作。
按法律程序核定每宗农村宅基地的权属界线,填写地籍调查表,量算面积,测绘宗地图与地籍图。
3)建立全区农村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依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调查成果,在完成土地登记工作的同时,同步建立起城乡一体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将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所形成的图、表、卡、册和有关法律文书纳入数字化管理。
2 主要工作内容及分工1) gps控制网建立;2)在已开展城镇地籍调查范围外开展村庄地籍调查,按照统一的村庄地籍调查技术标准,以正射影像图为基础,实地调查城镇以外的每宗建设用地的地类、位置、范围、面积、分布等利用状况;3)开展全区域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4)集体土所有权宗地提供宗地图电子版及纸质资料(宗地图、指界书、界址点坐标表、权属调查表)包括飞地及有争议宗地;5)国有建设用地提供相关材料(包括宗地图、界址点坐标表、权属调查表及相关文件);6)国有公路、铁路、河流、沟渠等数据成果以二调成果为准,具体名称外业调查提供;7)对全区平方公里内约个行政村(社区)开展村庄宅基地的1:500村庄地籍调查及测量。
8)农村集体土地地籍调查数据库建设;9)根据国家和辽宁省国土资源局及市局要求,提供相关上交数据(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图件成果、数据库成果)。
3 技术路线1)以行政村为单位,采用已有的正射影像图及地籍图制作调查工作底图;2)进行权属调查(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和现场勘丈工作,绘制宗地草图,填写边界协议书、地籍调查表等资料;3)利用现代测绘手段与传统勘丈手段相结合的方法,以全站仪测量的方法进行宗地定位,再配合以钢尺、测距仪等设备提取宗地其它数据,绘制宗地草图;4)录入权属调查资料,通过已测绘的图件,形成村庄地籍图;5)建立村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4 权属调查(1)调查内容权属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的土地权属来源及其权利所涉及的位置、界址、面积和用途等基本情况的调查,是针对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的申请,对申请人、宗地位置、界址、用途等情况进行实地核定、调查和记录的过程。
(2)调查原则1)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应参照原有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按程序进行现场指界,重新签订“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并加盖相邻双方的公章。
权属界线图应包括界址点成果表,比例尺可根据面积大小适当调整。
2)凡是土地权属材料不足,按国家土地管理局《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处理。
3)对土地权属界线有疑义的,能调解的按要求指界、签字、盖章,填写“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和“地籍调查表”。
土地权属界线疑义不能调解的填写《土地权属界线争议原由书》划定工作界。
4)权属界线调查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中的界线调查要求进行。
5)权属界线调查人员应根据有关要求向土地权利人发放指界通知书,明确土地权利人或代表到场指界的时间、地点和需要带的证明与权属材料。
(3) 界线调查1)界址调查的程序步骤(a)本宗地、相邻宗地权利人及调查人员共同到现场,由本宗地及相邻宗地权利人指界、认定界址点及界址线。
(b)界址认定后,调查人员会同双方指界人,对认定的界址点现场设界标,绘制宗地草图,勘丈界址边长及关系边长,并将界标种类、现场界址调查勘丈成果填写到地籍调查表上并签字盖章。
2)界址认定的要求(a)单位使用的土地,必须由法人代表出席指界,并出具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及本人身份证明。
个人使用的土地,须由户主出席指界,并出具户口簿及其身份证明。
法人代表或户主不能亲自出席指界的,可由委托代理人指界,委托代理人指界时应出具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指界委托书及本人身份证明。
(b)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的宗地,可共同委托代表指界,委托代理人指界时应出具指界委托书及本人身份证明。
(c)经双方认定的界址,必须由双方指界人共同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只由本宗地指界人指界的,本宗地指界人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即可。
(d)土地使用者已有批准文件,对少批多用的,宗地界线按批准用地界线确定,多用部分在调查表中注明,待后处理。
对批多用少的,原则上按实际使用范围定界。
(e)宗地界址有争议的,调查人员应在现场调解处理。
现场调解不了时,在调查记事栏上写明双方争议的原因,并标出有争议的地段,暂不确权。
(f)一宗地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时,能查清各自的使用部分和共同使用部分界线的,要查清。
3)集体土地所有权界线调查要求(a)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时形成的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中核定的权属界线,经复核无误的,可不再重新调查、指界和签字。
(b)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与没有明确使用者的国有土地的权属界线。
由该集体土地指界人指界、签字,根据有关法规和实地调查结果予以确认。
(c)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与有明确土地使用者的国有土地的权属界线,由该集体所有土地的指界人和国有土地使用者共同指界、签字。
(d)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与国有土地之间的土地权属界线,双方有边界协议或正式文件或者国有土地使用者已办理土地登记手续的,可直接引用协议、法定界线、界址,不在调查、指界。
(e)因依法征用、调整土地等引起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时已核定的土地权属界线发生变化的,应直接引用征用、调整土地的法定文件、图件,不在办理指界、签字手续。
若图上界线不明确或与实地不一致的,应进行补充调查,补办必要手续。
(f)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时误将国有荒山、荒地、河流、农民集体使用的国有土地等错划土地权属性质范围的,应依法予以纠正,并办理手续。
(g)土地权属界线有争议,经现场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先确定没有争议的土地权属界,退后一定范围将争议部分单独划出,并在权属调查表上注明双方争议原因、范围和面积。
对一时确定不了权属性质的土地,暂不确定权属,先查清界线范围,并在权属调查表上注明。
(h)如一方缺席指界,其界址根据土地权属来源材料等,结合另一方指定结果确定;如双方缺席指界,其界址根据有关材料,结合实地现状界址和有关确权文件规定确定。
(4) 土地权属调查土地权属调查的目的是要查清宗地的土地权属性质、来源及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的基本情况等。
1)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a)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村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及其法人代表申请土地登记。
(b)村内有两个以上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也可以由各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法人代表申请土地登记。
(c)属于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土地,包括乡(镇)农民集体兴办的农、林、牧、渔场使用的集体土地,由上述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申请登记。
(d)所有权现场指界。
(e)所有权界线实地测量。
(f)合理利用土地调查成果。
2)使用权调查(a)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调查的任务是按照权利人申请,根据权源资料对宅基地范围、界线、界址、权属性质、用途等情况进行实地调查、记录并经相邻各方认定,填写地籍调查表,为地籍测量打下基础,为发放证书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调查文件和凭证。
(b)宅基地确权登记采取现状登记的原则,即对地上有房屋的宅基地才按有关规定进行登记,对空闲的宅基地暂不予以登记。
(c)宅基地的界线范围按居民实际建造房屋及附属生活设施的现状范围调查。
(d)共用宅基地的确认两户或两户以上共同使用一处宅基地的,由各户先自行协商确定各自使用范围,其中:(e)村庄公共设施用地(f)关于“户”的界定宅基地以户为单位申请登记,户的确定,原则上以公安部门户籍登记为准。
5 特殊情况的处理1)土地所有者违约缺席指界或指界后不签字的,以违约处理。
2)铁路、公路、河道、文物、风景区等法律、法规规定的保护范围线,一般不是权属界线,设立的保护范围界碑不能作为确定权属界线的依据,当权属界线与保护范围线一致时,应尽量利用界碑位置。
6 争议界的处理1)有争议的权属界线,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及时报黄岛国土资源分局协调解决。
解决好后,填写相应的表格。
仍解决不了的,按《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的要求执行。
2)调查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双方实际使用的界线或争议地块的中心线或双方协商的临时界线作为工作界线,用红色虚线标注在地形图上,并填写《土地权属争议原由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