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分数三年级上册59712418.doc
- 格式:doc
- 大小:168.50 KB
- 文档页数:8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通用15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篇1教学内容: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在看一看、想一想、折一折、说一说、估一估一系列活动中,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分数。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分数。
难点: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一)情境谈话,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吗?(中秋节)中秋节有什么习俗呢?(赏月、吃月饼)()同学们爱吃月饼吗?(爱)师:这里有4块月饼,怎样分给两个小朋友才公平呢?(课件)生:一人分2块,这样才公平。
师:数学上把“公平、一样多”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师:如果有两块月饼,又该怎么分呢?(课件)生:每人分一块。
师:现在月饼只有一块(课件),还能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吗?生:能。
(师板书: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课件演示分的过程)师:每人分得多少呢?(半块);半块用哪个数表示呢?用我们学过的数能不能表示出来呢?(不能,学生猜测1/2)师:对!就是1/2,(课件出示1/2),谁知道1/2是个什么数?生:分数师:对!今天我们就来初步认识这个新朋友——分数。
(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经历由整数到分数的过程,着眼一个“探”字,抓住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知道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1、认识1/2师:谁能结合刚才分月饼的过程说一说1/2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板书: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师:指名学生再次说说1/2的意思师:(师指另一份月饼)那这一份呢?(让学生明白另一份也是这个月饼的1/2)师:现在同桌相互说说1/2的意思。
年 级 三年级 学 科 数学版本 人教实验版内容标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编稿老师牟屹方【本讲教育信息】-.教学内容:分数的初步认识学习要求:1. 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初步 认识分数的大小。
2. 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 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 题的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的含义 掌握分数比大小的方法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算法 难点:建立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的含义 分子相同的分数比大小的方法 学习指导: 一、分数的含义:1、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时,一定要强调“平均分”和“是谁的”。
分数的简单计算认识几分之一比较几分之一大小 认识几分之几 分数的初步认识1减几分之几同分母分数加减比较几分之几大小八娄的、不刃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或这个苹果的)1/4。
练习:小明把下面的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对吗?(4)在下面图的( )里,填上合适的数来表示每个小图形各是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1)(5)填空3个(』)是3/8 3/5 有(3 )个1/58t&ioi远程数育网%’ -------------------------------------------------------------------------------------------------------------------------------------------------------- 2/8 有(2 )个1/8 5 个(})是5/91里面有(3 )个1/3 5/7再加上(2 )个1/7是13/10 里有(3 )个1/10, 7 个(上)是7/1010(6)小红吃了一块月饼的;o小刚吃了一块月饼的§ o小红说自己吃的比小刚多。
小明说他们两人吃的一样多。
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小红说得对?如果小明说得对,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㊀㊀㊀㊀2、读写分数和分数的各部分名称(1)读写分数7 3 5 J_9 7 6 4十分之七五分之三八分之六(2)分数值是1的分数28 132 8 13分子分母相同时,分数值是1(3)各部分名称分子取出的份数分母平均分的份数(4)借助长度单位和货币单位认识分母是十,百、,千的十进分数七晏看下图,你能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答案吗?;°C*1.分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10份,你能说出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吗?(每份是它的1/10)3 3厘米=—分米77厘米=—分米6分米=9米10 10 109 9分米=一米44厘米=——米5米=5 _千米10 100 1000分数简单计算【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填空。
三年级上《分数的初步认识》《三年级上<分数的初步认识>》在三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板块。
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正式接触分数这个概念,可能会感到有些新奇和困惑。
但别担心,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分数的神秘面纱,轻松地认识它。
分数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分数就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比如说,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 4 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四分之一,写作 1/4 。
这里的“4”表示把蛋糕平均分成的份数,叫分母;“1”表示取的份数,叫分子。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分数,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观的例子来进行教学。
比如,在课堂上可以拿出一张圆形的纸,先对折一次,问孩子们:“现在这张纸被平均分成了几份?”孩子们会很容易地回答:“两份。
”然后再对折一次,继续问:“现在呢?”“四份。
”接着,我们可以在其中的一份上涂上颜色,告诉孩子们:“这涂了颜色的一份就是这张纸的四分之一。
”再比如,我们可以准备一些水果,如 8 个苹果,把它们平均分成 2 份,每份就是 4 个苹果,这时候可以问孩子们:“每份苹果是这 8 个苹果的几分之几呀?”孩子们会回答:“二分之一。
”在认识分数的过程中,要让孩子们明白“平均分”这个关键概念。
如果不是平均分,就不能用分数来表示。
比如,把一个长方形随意地分成两份,这两份的大小不一样,就不能说其中的一份是二分之一。
分数的读法也很重要。
比如 3/5 ,读作“五分之三”,要先读分母,再读分子。
写分数的时候,也要注意规范,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当孩子们初步认识了分数之后,可以通过一些练习来巩固他们的知识。
比如,给出一些图形,让孩子们判断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或者给出一些分数,让孩子们用图形表示出来。
在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孩子们比较分数的大小。
比如,同样大小的两个蛋糕,一个平均分成4 份,取其中的1 份;另一个平均分成8 份,取其中的 2 份。
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在三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认识分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对于小朋友们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全新的、有点抽象的概念,但它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分数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分数就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比如说,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 4 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四分之一,写作 1/4 。
我们先来看分数的组成。
一个分数,由分数线、分母和分子三部分组成。
分数线就像一把刀,把一个整体切成了若干份;分母表示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了几份;分子则表示取了其中的几份。
比如说 3/5 ,分数线上面的 3 是分子,表示取了 3 份;分数线下面的 5 是分母,表示把整体平均分成了 5 份。
那怎么理解平均分呢?假设我们有 6 个苹果,要平均分给 3 个小朋友,那每个小朋友得到的苹果数就应该是一样多的,这就是平均分。
每个小朋友得到 2 个苹果,我们可以用整数 2 来表示。
但如果是 1 个苹果要平均分给 2 个小朋友,这时候就没办法用整数来表示每个小朋友得到的苹果数了,那就需要用到分数,每个小朋友得到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
再来说说分数在生活中的例子。
比如,我们切一块披萨,如果切成8 块,吃了 3 块,就可以说吃了这块披萨的 3/8 。
又比如,一个班级里有 20 个同学,其中 10 个是男生,那么男生人数就占全班人数的 1/2 。
在学习分数的过程中,比较分数的大小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越大,分数越大。
比如 3/5 和 2/5 ,因为分母都是 5 ,3 大于 2 ,所以 3/5 大于 2/5 。
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比如 1/3 和 1/5 ,分子都是 1 ,5 大于 3 ,所以 1/3 大于 1/5 。
对于不同分母、不同分子的分数比较大小,我们可以先把它们化成相同分母的分数,再进行比较。
比如比较 2/3 和 3/4 ,我们可以把 2/3化成 8/12 ,把 3/4 化成 9/12 ,因为 8/12 小于 9/12 ,所以 2/3 小于 3/4 。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包括分子、分母和分数线。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学会分数的比较和基本运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增强合作与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定义:介绍分数的概念,解释分子、分母和分数线的含义。
2. 分数的比较:学习如何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包括同分母和异分母的情况。
3. 分数的简单运算:讲解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以及与整数的混合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分数的基本概念和比较方法,以及分数的简单运算。
2. 难点:分数的比较,尤其是异分母分数的比较和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如水果、蛋糕等)、分数卡片。
学具: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模型引入分数的概念,让学生直观理解分数的含义。
2. 新课讲解:使用PPT课件和实物模型,详细讲解分数的定义、比较和运算。
3. 实例演示:通过具体例子,展示分数的比较和运算过程。
4. 课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分数的初步认识包括分数的定义、比较和运算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图表:展示分数的比较和运算示例。
七、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2. 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寻找含有分数的物品,并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适中,教学方法和教具是否有效。
学生应反思自己对分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收获。
重点细节:分数的比较与简单运算一、分数的比较1. 同分母分数的比较:当分数的分母相同时,分子越大,分数值越大。
可以通过直观的图示法,如使用水果、蛋糕等实物模型,将整体分成相同的份数,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理解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关系。
2. 异分母分数的比较:当分数的分母不同时,需要先找到它们的公共分母,然后转换为同分母的分数进行比较。
2. 做一些数学题,已经做的占全部题的 参考答案B数学同步(人教版)三上七、分数的初步认识2.分数的简单计算—张长方形的木板■»,用去了它的去还 剩下这个木板的(). 3_ T看—本第—天看了这本书的今 峪第二天又看了这本书的乎,那么@ 两天看了这本书的()。
豐A _L7C 丄7 3-有甲、乙两瓶容量相等的饮料,甲瓶被喝掉 -f,乙瓶被喝掉今,那么剩下的饮料,哪瓶 多?()-A 甲C -样提示:要先分别算岀甲乙剩下的饮料哦!诒,那么没做的占全部题的()。
A丄 11 C4 II 5-水果店运来一批水果壽,已经卖掉的占全部水果的号,那么剩下的是这批水果的(4.7. '◎吃了缶这串憋还剩9. 1盒,用去了冷还剩下()06•饲养小组有4只綸,3只屯〕,7只、, 那么£和务占总数的(77)没吃。
4_ ~8I 批钢材,已经用去了咅,还剩下()没用。
4_ 7一块「•:被平均分成4份,丽丽吃了 1块, 军军吃了2块,那么丽丽和军军一共吃了()。
1串11.3年级1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十,那么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A 色B JLII IICII要认真审题哦!要先算出女生占全班人数咅。
男生比女生多令-晋=吉。
12.将对应的项连起来。
①.B;②.A;③.D;④.C.①②③④1 . 211 + 111 , 511 + 1113.将对应的项连接起来。
C①.B;②.D;③.A;④.C.③丄+旦)9 19C5—④丄+丄9 9D9TT14.将对应项连接起来。
①丄+ 2A95 + 5②_L . J_B413 13③ 4 . 7C3)3 + 13T④D115 + 573①.C;②.A;③.D;④.B.。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会读写几分之一并知道个部分的名称,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2、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画一画、说一说、比一比,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深刻理解分数的含义。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并让学生在经历数学的过程中,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理解儿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纸片课前小游戏:(猜一猜)
上课Z前,咱们玩一个小游戏,叫“猜一猜”,想不想试试?听好:4 块糖放到两只手里,保证每只手里都有糖,猜一猜两只手会是什么情况?(一只多,一只少两只同样多一只多一只少)
(师展开手验证)看看谁猜对了?
你们的猜想很精彩,让我们把这种精彩带到今天的课堂上,好吗?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师:如果刚才那4块糖,分给两个小朋友,你觉得哪种分法公平?
(板书:平均分)
师:2瓶可乐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怎样分?(一人一瓶)
师:可是月饼只有一个,还能平均分给两个人吗?(能)
分数
今天我们认识就来认识一个新刖友一一分 数,有了它,我们就可以表示比1还小的数。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
(板 15:认识分数)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认识
⑴强调平均分: 师:想一想刚才我们是把这一个月饼怎样了?(平均分
师:每人分得多少呢? 预设:一半、半个,半块…… 师:2块糖用数字2表示,1瓶可 乐
用数字1表示,半个月饼用什 么数
来表示吗?
(预设1:……。
师:没关系,看来我们学过 的数不够用了,今天我们认识一个新刖友一 —分数,有了它,我们就可以表示比1还小 的数。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來认识分数。
(板皿认识分数) 预设2:-
2
你知道的可真多。
同学们听过吗?像这样 的
数就是分数。
(板书:分数)
预设:直接说出1
2
师:你的意思是这半个可以用
1/2表示。
你知道的可真多。
师: 同学们听过吗?像这样的数就是 分数。
(板书:分数)今天这节课 我们就…起來认识分数。
(板书: 认识分数))
成了2份。
)师:对!平均分,只有平均分,分数才肯跟我们做朋友。
(课件动态演示分数线的形成过程)
⑵师:把这一个月饼总共平均分成了几份?(2份)我们就在表示平均分的短横线下写2.
⑶师:这一半刚好是这2份中的1份,我们就在短横线上写1•所以这
一半我们就可以用分数1/2来表示。
(闪烁半个月饼和1),谁会读
2
T?
⑷师:让你选,你想吃哪一份?(生:选哪份都一样)
这一份是多少?(这块月饼的丄)
2
那另一份呢?(也是丄)
2
师:看来啊,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祁是这个月饼的丄
2 (师板书)这个它指的是谁呢?我们是怎么得到这个1/2的呢?同桌两人边指边像老是这样说一说刀饼的丄怎么好的。
2
2、折出
(1)动手操作。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月饼的丄,老师这还有一张长方形的纸,它的丄
2 2 在哪里呢?你想不想亲自创造出丄?
2
创造小提示: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创造1
2
1、折一折。
2、涂一涂,表示出这张长方形纸的丄。
2
3、说一说,你是怎么得到的这张长方形纸的丄。
2
(2)展示不同的作品:
生:对折,把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丄。
2 师追问另一份是多少?
师:不仅手巧,说的还有条有理。
还有其他折法吗?
(3)观察,比较。
师:明明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这个长方形的丄呢?
2
(这三种折法都是把这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了两份,涂色部分都是这个长方形纸的丄。
)
2
(4)判断。
下而这些图形都能用丄来表示吗?出示课件学生判断。
2
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二分之一吗?
以最后一个过渡到认识不同的分数
3、认识不同的分数
(1)引领其他分数:
最后一个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多少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3
(2)生感悟其他几分之一:
师:看来分数不只有丄呀,你还想认识儿分Z—呢?(记录一些学生2
想认识的分数。
-4 ...... )
3 4
(3)创造几分之一:
师:想不想用一个图形创造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
课件出示创造提示:
给小创造家的话:用一张纸折一折,将这张纸的几分之一涂上颜色。
注意:小组合作,用每张纸表示不同的几分之一,比一比,哪个组认识的几分之一最多
小组交流,你创造的几分之一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
(4)全班交流:
①展示全班的作品,丰富的分数
师:这四个图形形状各不相同,仔细观察有相同的地方吗?(涂色部分都用1表示)
4
师: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它的四分之一呢?(都是把拿到的图形平均分成了4份,涂了一份,这一份都可以用:表示)
4
师:它们一样大吗?为什么都是大小却不一样呢?(虽然都平均
4
分成了4份,但每个图形的大小不一样,那分出来的每一份大小也不一样,所以虽然都用1/4表示,但大小却不一样・)
③用和同的图形表示的不同分数
师:再看这几位同学,都是拿的XXX,为什么创造出来的分数——不一样呢?(虽然图形大小完全一样,但分的总份数不一样,那创造出来的分数也不一样・)
师:现在请仔细观察比较涂色部分,这些分数一样大吗?你觉得哪个分数大?为什么?(平均分的总份数多,其中的一份就小•)
师:看来用同样的图形能比较分数的大小。
分数和我们学过的整数一样有大有小。
⑷分数的大小:咱来个分数PK赛,手拿XXX请举手,点一生手举分数,问谁敢跟他PK?
那谁表示的分数大,谁表示的分数小呢?敢快说一说!
总结:横线下的数越大,说明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
4、读、写分数
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这么多分数,你觉得分数你会写吗?拿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来写个丄!
4
练习本上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
分数各部分都有它自己的名字,自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三、巩固练习,发展思维
1、在下列图形屮,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几分2—?
() ()
() () () () () () 2、下列各图中涂色部分用下面的分数表示正确吗?正确的画“V,
£() 寺()£()
3、这块蛋糕是整个蛋糕的几分之一?课件出示
四、全课总结提高认识
1、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3、你觉得今天自己的表现怎么样?谁的表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