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含 答案导学案
- 格式:docx
- 大小:30.58 KB
- 文档页数:5
北师大版七下数学1.2.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七下数学1.2.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是本册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
本节课的内容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学习指数函数和其他数学概念奠定了基础。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方、幂的定义等基础知识,对于幂的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幂的乘方的运算法则;2.理解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3.能够运用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幂的乘方的运算法则;2.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3.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规律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规律;2.小组合作: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练习巩固:通过丰富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规律的理解;4.问题解决:引导学生运用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3.练习题;4.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例,如“计算(-3)^2 * (-3)^3”,引导学生思考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运算规律。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并用生动的实例进行解释。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互相讨论和解答练习题,巩固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规律的理解。
2021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自主学习同步练习题1(附答案)1.计算(﹣x)2•x4所得的结果是()A.x6B.﹣x6C.x8D.﹣x82.42020×(﹣0.25)2019的值为()A.4B.﹣4C.0.25D.﹣0.253.已知x m=2,y n=5,那么(x m y n)2=.4.计算:(﹣0.25)2020×42020=.5.计算:0.52018×(﹣2)2019=.6.计算:(﹣0.125)300×(﹣8)301=.7.若2x+3y+2=0,则9x•27y的值是.8.计算:(﹣4)2020×0.252019=.9.计算:(﹣2)2020×()2019=.10.已知27b=9×3a+3,16=4×22b﹣2,则a+b的值为.11.下列各式中:①(﹣a2)3;②(﹣a3)2;③(﹣a)5(﹣a);④(﹣a2)(﹣a)4.其中计算结果等于﹣a6的是.(只填写序号)12.计算:(mn2)3=.13.计算:52019×0.22020=.14.若2x=4y﹣1,27y=3x+7,则x+y=.15.已知10x=2,10y=5,则102x+3y=.16.若15a=600,40b=600,则的值为.17.当3m+2n=4时,则8m•4n=.18.(﹣)2014×(﹣1.5)2015=.19.常见的“幂的运算”有:①同底数幂的乘法,②同底数幂的除法,③幂的乘方,④积的乘方.在“(a2•a3)2=(a5)2=a10”的运算过程中,运用了上述幂的运算中的(填序号).20.已知正整数a,b满足()a()b=4,则a﹣b=.21.计算x4•x2=;(﹣3xy2)3=;0.1252011×82010=.22.已知6x=192,32y=192,则(﹣2017)(x﹣1)(y﹣1)﹣2=.23.若x2n=﹣2,求(3x3n)2﹣4(x2)2n的值.24.已知:x a=5,x b=2,x c=50.(1)求x2a+3b的值;(2)写出a,b,c之间具有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5.阅读理解:下面是小明完成的一道作业题.小明的作业:计算:(﹣4)7×0.257解:原式=(﹣4×0.25)7=(﹣1)7=﹣1.知识迁移:请你参考小明的方法解答下面的问题:①82018×(﹣0.125)2018;②()11×(﹣)13×()12.知识拓展:若2•4n•16n=219,求n的值.26.已知:5m=a,5n=b,用a、b分别表示52m及52m+53n+52m+3n.27.幂的运算(1)(﹣2ab)3.(2)(x2y3)4+(﹣2x4y)2y10.28.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1)若2a=3,2b=6,2c=12,直接说出a,b,c之间的数量;(2)若2a=6,4b=12,16c=8,试确定a,b,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若a5=2,b5=3,c5=72,试确定a,b,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9.计算:(2a2)3+(﹣3a3)2+(a2)2•a230.已知等式6x+1×5x﹣6x×5x+1=33×103,求x的值.31.(1)计算:(﹣a)(﹣a)5+(a2)3(2)计算:(﹣0.125)10×811.32.如果3n•27n•81n=916,求n的值.33.(x4)2+(x2)4﹣x(x2)4﹣x(x2)2•x3﹣(﹣x)3•(﹣x2)2•(﹣x)34.已知2a=3,2b=5,求23a+2b+2的值.参考答案1.解:(﹣x)2•x4=及x2•x4=x2+4=x6.故选:A.2.解:42020×(﹣0.25)2019=42019×=[4×]2019×4=﹣1×4=﹣4,故选:B.3.解:∵x m=2,y n=5,∴(x m y n)2=x2m•y2n=(x m)2•(y n)2=22×52=4×25=100.故答案为:100.4.解:(﹣0.25)2020×42020==(﹣1)2020=1.故答案为:1.5.解:0.52018×(﹣2)2019=0.52018×22018×(﹣2)=(0.5×2)2018×(﹣2)=1×(﹣2)=﹣2.故答案为:﹣2.6.解:(﹣0.125)300×(﹣8)301=0.125300×8300×(﹣8)=(0.125×8)300×(﹣8)=1×(﹣8)=﹣8.故答案为:﹣8.7.解:由2x+3y+2=0可得2x+3y=﹣2,∴9x•27y=32x•33y=32x+3y=3﹣2=.故答案为:8.解:原式=42019×0.252019×4==12019×4=1×4=4.故答案为:49.解:原式=2×22019×()2019=2×(2×)2019=2×1=2.故答案为2.10.解:∵27b=33b=9×3a+3=3a+5,16=24=4×22b﹣2=22b,∴a+5=3b,2b=4,解得b=2,a=1,∴a+b=1+2=3.故答案为:311.解:①(﹣a2)3=﹣a6;②(﹣a3)2=a6;③(﹣a)5(﹣a)=a6;④(﹣a2)(﹣a)4=﹣a2•a4=﹣a6.∴计算结果等于﹣a6的是①④.故答案为:①④12.解:(mn2)3==.故答案为:.13.解:52019×0.22020=52019×0.22019×0.2=(5×0.2)2019×0.2=0.2;故答案为:0.2.14.解:∵2x=4y﹣1,27y=3x+7,∴2x=22y﹣2,33y=3x+7,∴,解得,∴x+y=8+5=13.故答案为:1315.解:∵10x=2,10y=5,∴102x+3y=(10x)2×(10y)3=22×53=4×125=500.故答案为:50016.解:15a=600=15×40,则15a﹣1=40,40b=600=15×40,则40b﹣1=15,∴(15a﹣1)b﹣1=15,即15(a﹣1)(b﹣1)=15,∴(a﹣1)(b﹣1)=1,∴ab﹣a﹣b=0,则+=1,故答案为:1.17.解:8m•4n=(23)m•(22)n=23m•22n=23m+2n ∵3m+2n=4,∴原式=24=16.故答案为:16.18.解:==12014×(﹣1.5)=﹣1.5.故答案为:﹣1.5.19.解:(a2•a3)2=(a5)2(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得到)=a10(利用幂的乘方得到),故运算过程中,运用了上述幂的运算中的①③.故答案为:①③.20.解:()a()b=()b=•2a•=4,∴a=2,2a=b,∴a=2,b=4,∴a﹣b=2﹣4=﹣2,故答案为:﹣2.21.解:x4•x2=x4+2=x6,(﹣3xy2)3=﹣27x3y6,0.1252011×82010=0.1252010×0.125×82010=(0.125×8)2010×0.125=1×0.125=0.125,故答案为:x6,﹣27x3y6,0.125.22.解:∵6x=192,32y=192,∴6x=192=32×6,32y=192=32×6,∴6x﹣1=32,32y﹣1=6,∴(6x﹣1)y﹣1=6,∴(x﹣1)(y﹣1)=1,∴(﹣2017)(x﹣1)(y﹣1)﹣2=(﹣2017)﹣1=﹣23.【解:∵x2n=﹣2,∴原式=9x6n﹣4x4n=9(x2n)3﹣4(x2n)2=9×(﹣2)3﹣4×(﹣2)2=9×(﹣8)﹣4×4=﹣72﹣16=﹣88.24.解:(1)∵x a=5,x b=2,∴22a+3b=22a•23b=(2a)2•(2b)3=52×23=25×8=200;(2)∵x a=5,x b=2,∴x2a•x b=52×2=50=x c,∴2a+b=c.25.解:知识迁移:①原式=(﹣8×0.125)2018=(﹣1)2018=1;②原式=(﹣××)11××(﹣)2=﹣×=﹣;知识拓展:由已知得,2•4n•16n=219,则2•22n•24n=219,故1+2n+4n=19,解得:n=3.26.解:52m=(5m)2=a2,52m+53n+52m+3n=(5m)2+(5n)3+(5m)2×(5n)3=a2+b3+a2b3.27.解:(1)(﹣2ab)3=(﹣2)3a3b3=﹣8a3b3;(2)(x2y3)4+(﹣2x4y)2y10=x8y12+4x8y2•y10=x8y12+4x8y12=5x8y12.28解:(1)∵2a•2c=2a+c=3×12=36,2b•2b=22b=6×6=36,∴2a+c=22b,即a+c=2b,故答案为:a+c=2b;(2)a,b,c之间的数量关系为:4c=6b﹣3a,理由如下:∵4b=22b=12,16c=24c=8,∴22b÷2a=22b﹣a=2,∴24c=8=23=(22b﹣a)3=26b﹣3a,∴4c=6b﹣3a;或因为6×8=4×12,则有a+4c=2+2b.(3)a,b,c之间的数量关系为:c=a3b2,理由如下:∵c5=72=23×32=(a5)3•(b5)2=(a3b2)5,∴c=a3b2.29.解:(2a2)3+(﹣3a3)2+(a2)2•a2=23×(a2)3+(﹣3)2×(a3)2+(a2)2×a2=8a6+9a6+a6=(8+9+1)a6=18a6.30.解:因为6x+1×5x﹣6x×5x+1=6x×5x×6﹣6x×5x×5=(6×5)x×6﹣(6×5)x×5=30x×(6﹣5)=30x,33×103=(3×10)3=303,且6x+1×5x﹣6x×5x+1=33×103,所以30x=303,所以x=3.31.解:(1)(﹣a)(﹣a)5+(a2)3=(﹣a)6+a6=a6+a6=2a6(2)(﹣0.125)10×811=0.12510×810×81=(0.125×8)10×8=1×8=832.解:∵3n•27n•81n=916,∴94n=916,∴4n=16,解得n=4.33.解:(x4)2+(x2)4﹣x(x2)4﹣x(x2)2•x3﹣(﹣x)3•(﹣x2)2•(﹣x)=x8+x8﹣x9﹣x8﹣x8=﹣x934.解:原式=23a•22b•22=(2a)3(2b)2•22=33×52×4=2700.。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第2节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练习题(附答案)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_评价等次________一、选择题1. 计算(23)2015×(32)2016的结果是( )A. 23B. −23C. 32D. −322. (−a 5)2+(−a 2)5的结果是( )A. 0B. −2a 7C. 2a 10D. −2a 10 3. 如果a =355,b =444,c =533,那么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A. a >b >cB. c >b >aC. b >a >cD. b >c >a4. 已知2a =5,2b =10,2c =50,那么a 、b 、c 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不成立的是( ) A. c =2b −1 B. c =a +bC. b =a +1D. c =ab5. 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A.B. (x 2y 4)3=x 6y 12C. (−x)2·(x 3y)2=x 8y 2D.6. 下列各式中:(1)−(−a 3)4=a 12;(2)(−a n )2=(−a 2)n ;(3)(−a −b)3=(a −b)3;(4)(a −b)4=(−a +b)4正确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a 2⋅a 3=a 6B. (−a 2)3=−a 5C. a 10÷a 9=a(a ≠0)D. (−bc)4÷(−bc)2=−b 2c 2 8.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x 2+x 3=x 5B. (−2a 2)3=−8a 6C. x 2⋅x 3=x 6D. x 6÷x 2=x 39. 计算(x 2y)3的结果是( )A. x 6y 3B. x 5y 3C. x 5yD. x 2y 310. 已知a =96,b =314,c =275,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A. a >b >cB. a >c >bC. c >b >aD. b >c >a 11. 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 3x 3⋅2x 2=6x 6B. (−x 2y)2=x 4yC. (2x 2)3=6x 6D. x 5÷12x =2x 4 12.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a 3⋅a 3=2a 6B. a 3+a 3=2a 6C. (a 3)2=a 6D. a 6⋅a 2=a 3 13. 已知32m =8n ,则m 、n 满足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4m =n B. 5m =3n C. 3m =5n D. m =4n 14. 化简(2x)2的结果是( )A. x 4B. 2x 2C. 4x 2D. 4x 15. 已知5x =3,5y =2,则52x−3y =( )A. 34 B. 1 C. 23 D. 98 16. 计算3y 3⋅(−y 2)2⋅(−2y)3的结果是( )17.计算:(−2)2015⋅(12)2016等于()A. −2B. 2C. −12D. 1218.计算(−513)3×(−135)2所得结果为()A. 1B. −1C. −513D. −13519.计算(−x3y)2的结果是()A. −x5yB. x6yC. −x3y2D. x6y220.下列运算错误的是()A. −m2⋅m3=−m5B. −x2+2x2=x2C. (−a3b)2=a6b2D. −2x(x−y)=−2x2−2xy二、计算题21.计算: (1)(−a3)4⋅(−a)3(2)(−x6)−(−3x3)2+8[−(−x)3]2(3)(m2n)3⋅(−m4n)+(−mn)2三、解答题22.已知272=a6=9b,求2a2+2ab的值.23.若x=2m+1,y=3+4m.(1)请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2)如果x=4,求此时y的值.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分析】将原式拆成(23)2015×(32)2015×32=(23×32)2015×32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原式=(23)2015×(32)2015×32=(23×32)2015×32=32.故选C . 2.【答案】A【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幂的乘方运算和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法则是: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直接利用幂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出结果,然后再合并同类项即可. 【解答】解:(−a 5)2+(−a 2)5 =a 10−a 10 =0. 故选A . 3.【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关键是掌握a mn =(a n )m .根据幂的乘方得出指数都是11的幂,再根据底数的大小比较即可. 【解答】解:a =355=(35)11=24311, b =444=(44)11=25611, c =533=(53)11=12511, ∵256>243>125, ∴b >a >c . 故选C . 4.【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各知识点的运算法则.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依此即可得到a 、b 、c 之间的关系. 【解答】解:∵22b−1=102÷2=50=2c , ∴2b −1=c ,故A 正确; ∵2a =5,2b =10,∴2a ×2b =2a+b =5×10=50, ∵2c =50,∴a +b =c ,故B 正确; ∵2a+1=5×2=10=2b , ∴a +1=b ,故C 正确; ∴错误的为D . 故选D . 5.【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运算法则以及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法则,掌握这些法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运用这些法则逐一判断即可.解:A.(−2a2b)3=−8a6b3,本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x2y4)3=x6y12,本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x)2⋅(x3y)2=x2⋅x6y2=x8y2,本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ab)7=−a7b7,本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6.【答案】A【解析】解:(1)−(−a3)4=−a12,故本选项错误;(2)(−a n)2=(a2)n,故本选项错误;(3)(−a−b)3=−(a+b)3,故本选项错误;(4)(a−b)4=(−a+b)4,正确.所以只有(4)一个正确.故选A.根据幂的运算性质对各选项进行逐一计算即可判断.本题主要利用: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以及幂的乘方的性质,需要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7.【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除法、积的乘方和幂的乘方,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除法、积的乘方和幂的乘方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A、a2⋅a3=a5,故A错误;B、(−a2)3=−a6,故B错误;C、a10÷a9=a(a≠0),故C正确;D、(−bc)4÷(−bc)2=b2c2,故D错误;故选C.8.【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很容易混淆,一定要记准法则才能做题.根据同类项的定义,幂的乘方以及积的乘方,同底数的幂的乘法与除法法则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A.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选项错误;B.正确;C.x2⋅x3=x5,故选项错误;D.x6÷x2=x4,故选项错误.故选B.9.【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积的乘方和幂的乘方,属于基础题.积的乘方等于积中各个因式分别乘方,然后再将所得的幂相乘,解答此题根据积的乘方的法则计算即可.解:(x2y)3=(x2)3y3=x6y3.故选A.10.【答案】C【解析】解:∵a=96=(32)6=312,b=314,c=275=(33)5=315,∴a<b<c,故选:C.根据幂的乘方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 m)n=a mn(m,n是正整数)分别计算得出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幂的乘方计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1.【答案】D【解析】解:A、3x3⋅2x2=6x5,故选项错误;B、(−x2y)2=x4y2,故选项错误;C、(2x2)3=8x6,故选项错误;x=2x4,故选项正确.D、x5÷12故选:D.根据整式的除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以及单项式乘单项式的方法,逐项判定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除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以及单项式乘单项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整式的除法法则:(1)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12.【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合并同类项等知识,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分别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对各选项进行运算,即可判断结果.【解答】解:A.a3·a3=a3+3=a6,故此选项错误;B.a3+a3=2a3,故此选项错误;C.(a3)2=a 2×3=a6,故此选项正确;D.a6·a2=a6+2=a8,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13.【答案】B【解析】解:∵32m=8n,∴(25)m=(23)n,∴25m=23n,∴5m=3n.故选:B.直接利用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将原式变形,进而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幂的乘方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4.【答案】C【解析】解:(2x)2=4x2,故选:C.利用积的乘方法则:把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此题主要考查了积的乘方,关键是掌握计算法则.15.【答案】D【解析】解:∵5x=3,5y=2,∴52x=32=9,53y=23=8,∴52x−3y=52x53y =98.故选:D.首先根据幂的乘方的运算方法,求出52x、53y的值;然后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方法,求出52x−3y的值为多少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以及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底数a≠0,因为0不能做除数;②单独的一个字母,其指数是1,而不是0;③应用同底数幂除法的法则时,底数a可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但必须明确底数是什么,指数是什么.16.【答案】A【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积的乘方和幂的乘方以及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原式先利用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再利用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3y3×y4×(−8y3)=−24y10.故选A.17.【答案】C【解析】解:(−2)2015⋅(12)2016=[(−2)2015⋅(12)2015]×12=−12.故选:C.直接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将原式变形进而求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积的乘方运算以及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8.【答案】C【解析】解:(−513)3×(−135)2=[(−513)×(−135)]2×(−513)=1×(−5 13 )5故选:C .首先根据积的乘方的运算方法:(ab)n =a n b n ,求出[(−513)×(−135)]2的值是多少;然后用它乘−513,求出计算(−513)3×(−135)2所得结果为多少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a m )n =a mn (m,n 是正整数);②(ab)n =a n b n (n 是正整数). 19.【答案】D【解析】解:(−x 3y)2=x 6y 2. 故选:D .首先利用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化简求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积的乘方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20.【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同底数幂的乘法、合并同类项、积的乘方、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它们各自的计算方法.计算出各个选项中式子的正确结果,然后对照,即可解答本题. 【解答】解:∵−m 2⋅m 3=−m 5,故选项A 正确, ∵−x 2+2x 2=x 2,故选项B 正确, ∵(−a 3b)2=a 6b 2,故选项C 正确,∵−2x(x −y)=−2x 2+2xy ,故选项D 错误, 故选D .21.【答案】解:(1)原式=a 12⋅(−a 3)=−a 15; (2)原式=−x 6−9x 6+8x 6=−2x 6; (3)原式=−m 10n 4+m 2n 2.【解析】(1)原式利用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即可求出值; (2)原式利用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合并即可求出值; (3)原式利用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即可求出值.此题考查了单项式乘单项式,以及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2.【答案】解:由272=a 6, 得36=a 6, ∴a =±3; 由272=9b , 得36=32b , ∴2b =6, 解得b =3;(1)当a =3,b =3时,2a 2+2ab =2×32+2×3×3=36. (2)当a =−3,b =3时,2a 2+2ab =2×(−3)2+2×(−3)×3=18−18=0. 所以2a 2+2ab 的值为36或0.【解析】先把已知条件转化成以3为底数的幂,求出a、b的值,再代入代数式计算即可.根据幂的乘方的性质把已知条件转化为以3为底数的幂求出a、b的值是解题的关键;需要注意,a=−3容易被同学们漏掉而导致求解不完全.23.【答案】解:(1)∵4m=22m=(2m)2,x=2m+1,∴2m=x−1,∵y=4m+3,∴y=(x−1)2+3,即y=x2−2x+4;(2)把x=4代入y=x2−2x+4=12.【解析】(1)将4m变形,转化为关于2m的形式,然后再代入整理即可;(2)把x=4代入解得即可.本题考查幂的乘方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利用幂的乘方的逆运算,把含m的项代换掉.。
七年级数学下册1.2.1幂的乘方教案(新版)北师大版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1.2.1 幂的乘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2.能正确地运用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法则进行幂的有关运算.过程与方法根据幂的意义推导出幂的乘方运算法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幂的乘方运算法则的推导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进行幂的乘方的运算。
难点:幂的乘方法则的总结及运用。
【导学过程】【知识回顾】什么叫做乘方?怎样进行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3、计算(1)(x+y)2·(x+y)3(2)x2·x2·x+x4·x【情景导入】地球、木星、太阳可以近似地看做是球体 .木星、太阳的半径分别约是地球的10倍和102倍,它们的体积分别约是地球的多少倍?【新知探究】探究一、(62)4表示_________个___________相乘.a3表示_________个___________相乘.(a2)3表示_________个___________相乘.在这个练习中,要引学习生观察,推测(62)4与(a2)3的底数、指数。
并用乘方的概念解答问题。
(6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一想:()n m a=a()(m,n为正整数),为什么?概括:符号语言: 。
文字语言:幂的乘方,底数 指数 。
计算:(1)()435 (2) ()52b(3)()34x (4)()23y •()52y探究二、幂的乘方公式的逆用例1 已知a x =2,a y =3,求a 2x +y ; a x +3y练习(1)已知a x =2,a y =3,求a x +3y(2)如果339+=x x ,求x 的值探究三、幂的乘方与同底数幂的乘法的综合应用例2 计算下列各题(1)522)(a a ⋅ ⑵(-a )2·a 7(3)()53252⨯思考:这类题目解题步骤是什么?【知识梳理】怎样进行幂的乘方运算?【随堂练习】1. 判断下面计算是否正确?如果有错误请改正:(1) (x3)3 = x6 ; (2)a6 · a4 = a24 .2. 计算:(1) (103)3 ; (2) -(a2)5 ; (3) (x3)4 · x2 ;(4) [(-x)2 ]3 ; (5) (-a)2(a2)2; (6) x ·x4 – x2 · x3 . 3、能力提升:(1)()3932=⨯m (2)==n n y ,y 933 。
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2)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概念;2.理解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规则;3.能够灵活运用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理解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概念;2.掌握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规则。
三、教学内容1.2幂的乘方1.2幂的乘方指的是将1.2这个数进行多次连乘。
例如:1.2的3次幂表示为:1.2 × 1.2 × 1.2 = 1.728。
在算式中,1.2被连乘了3次,结果为1.728。
2.积的乘方积的乘方是指将多个数相乘之后再进行幂运算。
例如:(2 × 3 × 4)^2 = 576。
在算式中,2、3、4被相乘,得到24,然后再对24进行2次幂运算,结果为576。
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知识首先,我会向学生们提问,你们还记得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是什么吗?然后,我会在黑板上写下1.2的3次幂的计算过程,并解释给学生们听。
接着,我会让学生们用纸和笔自己计算1.2的4次幂、1.2的5次幂,并找出规律。
2.讲解概念和运算规则在学生们通过计算找出规律后,我会向他们解释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概念,并讲解它们的运算规则。
我会用一些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例如:•1.2的3次幂与1.2的4次幂相乘的结果等同于1.2的7次幂;•(2 × 3 × 4)^2与2的2次幂× 3的2次幂× 4的2次幂相乘的结果等同于2的6次幂× 3的6次幂× 4的6次幂。
3.练习与巩固我会给学生们发放一些练习题,要求他们灵活运用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1.小明家的草坪长12米,宽8米。
小明想知道如果面积扩大为原来的1.2倍,草坪的新面积是多少?2.为了举办一场运动会,学校需要搭建一个长为10米、宽为15米的平台。
为了增加可容纳人数,学校计划将平台的长和宽都扩大为原来的1.2倍。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4.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一)教课方案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课环节:复习回首、情境引入、研究新知、落实基础、练习提升、讲堂小结、部署作业。
第一环节:复习回首活动内容:复习已学过的幂的意义及幂运算的运算法例1. 幂的意义: a a a a nn个a2. a m a n a m n . (m、n为正整数)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活动目的:本堂课的学习方法还是指引鼓舞学生经过已学习的知识经过个人思虑、小组合作等方式推导出本课新知,增进学生符号感。
而这个过程离不开旧知识的铺垫,幂的意义知识在本节课中依旧是法例推导的主要依照,其地位不行小觑,而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推导过程,此中包括的算理知识在本堂课中还是精神要旨,因此复习要仔细。
活动的注意事项:本堂课的学习方式即经过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经历研究的过程,推导出新的数学知识。
因此要让学生领会知识间的举一反三,完全搞清楚此中的数学思想,并会模拟,成立模型。
第二环节:情境引入活动内容:依据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率领学生回想并商讨以下实质问题1.乙正方体的棱长是 2 cm, 则乙正方体的体积V 乙 = cm3。
甲正方体的棱长是乙正方体的 5 倍,则甲正方体的体积V 甲=cm 3 。
2.乙球的半径为 3 cm, 则乙球的体积 V 乙= cm3甲球的半径是乙球的10 倍,则甲球的体积V 甲 = cm3 .假如甲球的半径是乙球的n 倍,那么甲球体积是乙球体积的倍。
地球、木星、太阳能够近似地看作球体。
木星、太阳的半径分别约是地球的10 倍和 102倍,它们的体积分别约是地球的倍和倍.活动目的:正方体是学生特别熟习的几何体,它的体积计算公式学生琅琅上口,可是当其棱长扩大必定的倍数后,新的正方体体积与本来正方体体积之间有如何的数目关系呢?这是学生从前极少考虑过的。
课本上的问题情境从木星、太阳和地球的体积大小下手,直观的表现体积倍数之间的关系,特别吸引人。
学生在研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将自然地领会幂的乘方运算的必需性,认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问题提出此后,教师能够鼓舞学生依据幂的意义,独立得出木星、太阳的体积分别约是地球体积103和 106倍。
《积的乘方》教学设计授课教师毛圣捷日期年级七年级下学期批注章节内容第一章第二节第2课时课时数1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及基本性质。
2、能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
教材内容分析七年级上册教材和本章的前两节内容学习了乘方、同底数幂运算、幂的乘方运算法则,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知识铺垫。
学生对探讨幂的运算方式方法已经具有一定的体会,由前期工作的铺垫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没有太大的疑惑。
教科书通过一组算式的计算入手,深入浅出地把新知识一点一滴的落实下来。
本节主要学习的是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和应用,这是学好整式乘法的关键,同时要求学生能够进行一些混合运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本课也通过推导积的乘方的公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知识技能基础:而通过对前两节课的学习,对于幂的运算中“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及“幂的乘方”已非常熟悉,而与之有关的延伸题及变形题都有一定的涉及。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探讨“积的乘方”的关系式中,学生可根据幂的意义的有关计算,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过程,感受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并且能够用字母表达式体现展示这一规律。
教学设计整体思路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计算和归纳概括,经历探索过程,体会归纳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
然后通过例题和练习进一步理解本节的主要内容,练习时设计错例辨析和练习,通过不同的题型,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公式的理解。
通过复习回顾、探究新知、新知拓展、典例讲解、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当堂检测这几个环节,对应学习目标有针对性的评价检测,从而达到“教-学-评”一致性的目的。
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积的乘方,经历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过程,能归纳出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
2.能灵活运用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及应用难点:幂的运算法则的灵活选用环节3三、新知拓展:1、探究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积的乘方,是否也具有上面的性质? 怎样用公式表示?如何证明:(abc)n=a n·b n·c n处理方式:让学生充分猜想,积极探究如何计算,在小组内交流想法,并写出解题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积的乘方,你是怎样计算的?怎样用公式表示你的计算方法?”有两种思路:一种思路是利用乘法结合律,把三个因式积的乘方转化成两个因式积的乘方、再用积的乘方法则;另一种思路是仍用推导两个因式的积的乘方的方法:乘方的意义、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
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第1课时幂的乘方教学目标一、基本目标1.了解幂的乘方的运算法则,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经历探索幂的乘方的运算法则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会进行幂的乘方的运算.【教学难点】幂的乘方法则的总结及其运用.教学过程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5min阅读】阅读教材P5~P6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min反馈】1.(1)乘方的意义:32中,底数是3,指数是2,表示2个3相乘.(32)3的意义:3个32相乘;(2)根据幂的意义填空:(32)3=32×32×32(根据幂的意义)=32+2+2(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32×3,(am)2=am·am=a2m(根据am·an=am+n),(am)n=am·am·…·am(幂的意义)=am+m+…+m(同底数幂相乘的法则)=amn(乘法的意义);(3)幂的乘方法则:(am)n=amn(m、n都是正整数),即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2.已知球体的体积公式为V=43πR3.(1)若乙球的半径为3cm,则乙球的体积V乙=36πcm3.甲球的半径是乙球的10倍,则甲球的体积V甲=36_000πcm3,V甲是V乙的103倍;(2)地球、木星、太阳可以近似地看作球体.木星、太阳的半径分别约是地球的10倍、100倍,它们的体积分别约是地球的103倍、106倍.3.(教材P6例1)计算:(1)(102)3;(2)(b5)5;(3)(an)3;(4)-(x2)m;(5)(y2)3·y;(6)2(a2)6-(a3)4.解:(1)原式=106. (2)原式=b25.(3)原式=a3n. (4)原式=-x2m.(5)原式=y7. (6)原式=a12.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计算:(1)(-24)3;(2)(xm-1)2;(3)[(24)3]3;(4)(-a5)2+(-a2)5.【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确定各式的底数→利用幂的乘方法则计算.【解答】(1)原式=212.(2)原式=x2(m-1)=x2m-2.(3)原式=24×3×3=236.(4)原式=a10-a10=0.【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1)运用幂的乘方法则进行计算时,一定不要将幂的乘方与同底数幂的乘法混淆.(2)在幂的乘方中,底数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3)幂的乘方的推广:((am)n)p=amnp(m、n、p都是正整数).【例2】若92n=38,求n的值.【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比较等式两边的底数→将等式转化为(32)2n=38→建立方程求n值.【解】依题意,得(32)2n=38,即34n=38,所以4n=8,所以n=2.【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解此类题时,可将等式两边化成底数或指数相同的数,再比较.【例3】已知ax=3,ay=4(x、y为整数),求a3x+2y的值.【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将a3x+2y变形,得a3x·a2y,再利用幂的乘方进行解答.【解答】因为ax=3,ay=4,所以a3x+2y=a3x·2y=(ax)3·(ay)2=33×42=27×16=432.【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利用amn=(a)n=(an)m,可对式子进行变形,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计算(-a3)2的结果是( A )A.a6 B.-a6C.-a5 D.a5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B )A.(x3)2=x5 B.(-x)5=-x5C.x·x2=x6 D.x2+2x3=5x53.当n为奇数时,(-a2)n+(-an)2=0.4.计算:(1)a2·(-a)2·(-a2)3+a10;(2)x4·x5·(-x)7+5(x4)4-(x8)2.解:(1)原式=a2·a2·(-a6)+a10=-a10+a10=0.(2)原式=x4·x5·(-x7)+5x16-x16=-x 16+5x 16-x 16=316.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4】请看下面的解题过程:比较2100与375的大小.解:因为2100=(24)25,375=(33)25,而24=16,33=27,16<27, 所以2100<375.请你根据上面的解题过程,比较3100与560的大小.【互动探索】仔细阅读材料,确定例子的解题方法是将指数化为相同,再比较底数的大小来比较所求两个数的大小.【解答】因为3100=(35)20,560=(53)20,而35=243,53=125,243>125, 所以3100>560.【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此题考查了幂的乘方法则的应用,根据题意得到3100=(35)20,560=(53)20是解此题的关键.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幂的乘方法则⎩⎨⎧ 内容: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字母表示:am n =amn m 、n 都是正整数推广:am n p =amnp m 、n 、p 都是正整数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第2课时 积的乘方教学目标一、基本目标1.了解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经历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会进行积的乘方的运算.【教学难点】明确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异同.教学过程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5min 阅读】阅读教材P7~P8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min 反馈】1.(1)(3×5)4=3(4 )·5(4 );(2)(3×5)m =3(m )·5(m );(3)(ab )n =a (n )·b (n );(4)(ab )n =(ab )·(ab )·…·(ab n 个ab =a ·a ·…·a n 个a ·b ·b ·…·b n 个b =anbn .2.积的乘方法则:(ab )n =anbn (n 是正整数),即积的乘方等于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推广:(abc )n =anbncn (n 是正整数).3.(教材P7例2)计算:(1)(3x )2;(2)(-2b )5;(3)(-2xy )4;(4)(3a 2)n .解:(1)原式=9x 2. (2)原式=-32b 5.(3)原式=16x 4y 4. (4)原式=3na 2n .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计算:(1)(x 4·y 2)3;(2)(anb 3n )2+(a 2b 6)n ;(3)[(3a 2)3+(3a 3)2]2;(4)⎝ ⎛⎭⎪⎫991002018×⎝ ⎛⎭⎪⎫100992019; (5)0.12515×(23)15.【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先确定运算顺序,再根据积的乘方法则计算.【解答】(1)原式=x 12y 6.(2)原式=a 2nb 6n +a 2nb 6n =2a 2nb 6n .(3)原式=(27a 6+9a 6)2=(36a 6)2=1296a 12.(4)原式=⎝ ⎛⎭⎪⎫99100×100992018×10099=1×10099=10099. (5)原式=⎝ ⎛⎭⎪⎫1815×815=⎝ ⎛⎭⎪⎫18×815=1.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1)~(3)题按先乘方再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计算;(4)、(5)题逆用(ab )n =anbn 可使计算简便.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计算(x 2y )2的结果是( B )A .x 6yB .x 4y 2C .x 5yD .x 5y 22.(am )m ·(am )2不等于( C )A .(am +2)mB .(am ·a 2)mC .am 2+am 2D .(am )3·(am -1)m 3.已知am =2,an =3,则a 2m +3n =108.4.计算:(1)-4xy 2·(xy 2)2·(-2x 2)3;(2)(-a 3b 6)2+(-a 2b 4)3;(3)⎝ ⎛⎭⎪⎫232018×⎝ ⎛⎭⎪⎫322019. 解:(1)原式=-4xy 2·x 2y 4·(-8x 6)=32x 9y 6.(2)原式=a 6b 12-a 6b 12=0.(3)原式=⎝ ⎛⎭⎪⎫23×322018×32 =32. 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2】太阳可以近似地看作是球体,如果用V 、R 分别代表球的体积和半径,那么V =43πR 3,太阳的半径约为6×105千米,它的体积大约是多少立方千米?(π取3) 【互动探索】已知球的体积公式和其半径,代入数据直接计算. 【解答】因为R =6×105千米,所以V =43πR 3=43×3×(6×105)3=8.64×1017(立方千米). 即它的体积大约是8.64×1017立方千米.【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读懂题目信息,理解球的体积公式并熟记积的乘方法则是解此题的关键.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积的乘方法则⎩⎨⎧内容:积的乘方等于积的每一个因式分 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字母表示:ab n =anbn n 是正整数逆用:anbn =ab n n 是正整数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素材积累】 宋庆龄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
北师大版七下数学1.2.1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七下数学1.2.1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理解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概念,掌握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方法,以及了解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幂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对于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可能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逐步理解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概念。
2.掌握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方法。
3.能够运用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概念。
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逐步理解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教学案例。
3.学习任务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2^3*3^2,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定义和运算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从而理解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单上的相关题目,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通过案例教学法,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例如:科学计算、工程设计等。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二.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知识点1. 幂的乘方
1.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公式(a m)n=a mn(m,n都是正整数)
注意:底数a可以是单项式或多项式
指数相乘
示例(x2)3=x2×3=x6
底数不变
例题(10)
解析★103×5=1015
计算-x)5]4 -y)3]6m-1)2 =(-x)20=(x-y)18=x2(m-1)
=x20=x2m-2
知识点2. 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逆用
1.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逆用:a mn=(a m)n=(a n)m(m,n都是正整数)例题已知a n=3,a m=2,求a2n+3m
解析★因为a n=3,a m=2
所以a2n+3m=a2n·a3m=(a n)2·(a m)3=32×23=9×8=72
2.计算题:乘方与同底数幂的乘法的综合运算(易错).
○1(-X3)2·(-X2)3 ○2(2×102)3×(-103)4
=x6·(-x6) =8×106×1012
=-x12=8×1018
○3[(a2)3+(2a3)2]2○4(-3a3)2·a3+(-a2) ·a7-(5a3)3 =(a6+4a6)2=(-3)2·(a3)2·a3+(-a)9-53(a3)3 =(5a6)2=9a6·a3-a9-125a9
=25a12=9a9-a9-125a9
=-117a9
知识点3. 积的乘方
1. 积的乘方的意义:积的乘方是指底数是乘积形式的乘方.如(ab)3.(ab)n 等.
2. 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积的乘方等于把积中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3. 公式中的a,b 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
n
4. 示例(2x)2=22×x 2=4x 2
ab a n b n
◎积的积方的运算性质也适用于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因式的积的乘方,即 (abc )n =a n ·b n ·c n (n 是正整数)
例题 (-3x)3
解析★(-3x)3=(-3)3·x 3=-273
5. 计算:
-xy 2)4 =(-1)4·x 4(y 2)4=x 4y 8
2)n =3n ·(a 2)n =3n a 2n
3)2=42×(103)2=16×106=1.6×107
知识点4 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逆用
1.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逆用:a n b n =(ab)n
◎由于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可以推广到三个或三个以上因式的积的乘方,所以逆用时也可以进行推广,即a n ·b n ·c n =(abc)n (n 是正整数)
示例 ○1(-9)3×(-2 3)6×(1−13)3 ○2 (-0.2)2020×(-5)2021
解析★(-9)3×(- 23)6×(1- 13)3 =(-0.2)2020×(-5)2020×(-5) =(-9)3×[(- 23)2]3×(23)3 =[(-0.2) ×(-5)]2020×(-5) =-93×(49)3×(23)3 =12020×(-5)
=-(9×49×22)3 =-5
= - 8333
=-
51227
题型练习解析
题型1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逆用★★★
x m·x2m=3 求X9m的值
因为x m·x2m=3
所以X3m=3
所以X9m=(X3m)3=33=27
题型2 逆用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2018×41010-(0.125)2020×82021 (解题秘诀:逆用积的乘方公式a n b n=(ab)n求解)
=(-0.5)2018×41009×4-(0.125)2020×82020×8
=(-0.5)2018×(22)1009×4-(-0.125)2020×82020×8
=(-05)2018×22018×4-(-0.125)2020×82020×8
=(-0.5×2)2018×4-(0.125×8)2020×8
=1×4-1×8
=-4
题型3 综合利用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求代数式的值★★★★1已知n为正整数,且X2n=3,求(3X3n)2-4(X2)2n的值(解题秘诀:先运用积的乘方和幂的乘方的
运算性质将待求式整理成含有已知条件的式子,然后整体代入求值)
(3X3n)2-4(X2)2n
=9X6n-4X4n→运用积的乘方和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
=9(X2n)3-4(X2n)2 →逆用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
=9×33-4×32→整体代入,因为:已知X2n=3
=243-36
=207
题型4 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000个棱长为2×103mm的正方体油箱,求这些油箱的容积共是多少(厚度忽略不计)(解释秘诀:利用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和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即可求出1000个油箱的容积)
解:正方体的体积V=a·a·a=a3
1000×(2×103)3=103×23×109=8×1012(mm3)
答:这些油箱的容积共是8×1012(mm3)
题型5 利用幂的乘方的性质比较大小
◆底数比较法 ★★★★
3555,4444,5333的大小(解题秘诀:化成同指数幂,比较底数大小即可)
3555=(35)111=243111;4444=(44)111=256111;5333=(53)111=125111 →化为同指数幂 因为 125<243<256 →比较底数的大小 所以 125111<243111<256111
结论 即5333<3555<4444
a 3=2,
b 5=3,试比较a.b 的大小.(解题秘诀:先将a 3和b 5分别乘方,化成同指数幂然后比较底数的大小)
(a 3)5=a 15=25
(b 5)3=b 15=33因为32>27,所以a 15>b 15-
所以a>b
◆指数比较法 ★★★★
a=166, b=89,c=413 ,试比较a,b,c 的大小(解题秘诀
:将这三个数化成同底数幂,比较指数大小即可)
a=166=(24)6=224 b=89=(23)9=227 c=413=(22)13=226
因为24<26<27
所以224<226<227
即a <c <b
◆放缩比较法 ★★★★★
245与511的大小(解题秘诀:底数24接近25.采用放缩法比较大小) 因为245<255 =(52)5=510<511
所以245<511
综合测试(含答案)
(B)
A.(-2)3=8
B.(a2)3=a6
C.a2·a3=a6
D.4x2-2x=2x
( A )
A.(ab)2=a2b2
B.a2+a2=a4
C.(a2)3=a5
D.a2·a3=a6
(-2a)3的结果是( A )
A.-8a3
B.-6a3
C.6a3
D.8a3
(C )
A.(-x2)3=-x5
B.x2+x3=x5
C.x3·x4=x7
D.2x3-x3=1
:
○1x5+x5=x10○2x5-x4=x ○3x5·x5=x10○4[(-m3)2]5=-m30○5(x5)2=x25○6(-x4)5=-x20其中计算结果正确的有 2 个
X2n=3,则(3X3n)2=32·(X3n)2=9·(x2n)3=9×33=9×27=243
2x+5y-3=0,则4x·32y的值为8 . 因为2x+5y-3=0.所以2x+5y=3
4x·32y =22x·25y=22x+5y=23=8
8.计算
(1)(x3)4·x2(2)2(x2)n-(x n)2(3)a3·a4·a+(a2)4+2(a4)2 =x12·x2=2x2n-x2n=a8+a8+2a8
=x12+2 =x2n=4a8
=x14
(4)x3y2 ·(-xy3)2(5)2(x3)2·x3-(3x3)3+(5x)2·x7
=x3y2·x2y6=2x6·x3-27x9+25x2·x7
=x3+2y2+6=2x9-27x9+25x9
=x5y8=0
(6)(x3)4·(-x2)3+2[(-x)2]4·(-x5)2
=x12·(-x6)+2x8·x10
=-x18+2x18
=x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