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小企业划分标准表
- 格式:xls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3
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各行业划型标准(一)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二)工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三)建筑业营业收入8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8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营业收入6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5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5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五)零售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六)交通运输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七)仓储业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2023中小企业划分标准表
一、总体标准
1. 企业规模:一般情况下,中小企业的注册资金应在500万元以下,且总资产不超过5000万元。
2. 销售额:中小企业的年度销售额应在5000万元以下。
3. 资产总额:中小企业的年度资产总额不应超过5000万元。
4. 从业人数:中小企业的年度从业人数应在200人以下。
二、行业标准
1. 制造业:中小企业的年度销售额应在1000万元以下,年度资产总额不应超过1000万元。
2. 服务业:中小企业的年度销售额应在500万元以下,年度资产总额不应超过500万元。
3. 农业:中小企业的年度销售额应在200万元以下,年度资产总额不应超过200万元。
三、地区标准
1. 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的年度销售额应在100万元以下,年度资产总额不应超过100万元。
2. 城市地区:中小企业的年度销售额应在500万元以下,年度资产总额不应超过500万元。
中小企业认定标准是政府制定扶持政策的重要依据,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及时了解和申请相关政策支持。
同时,中小企业也应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中小企业定义及划分标准什么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简称SMEs)是指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在规模、资产、人员规模等方面较小的企业。
具体而言,中小企业的规模、资产、员工数量等指标均较大型企业小。
中小企业通常以其规模小、机动性高、依赖创新、市场响应迅速等特点而著称。
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划分中小企业的标准因国家而异,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标准。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1. 员工数量根据员工数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微型企业、小型企业和中型企业。
具体的划分标准可能因国家和行业而异。
一般来说,微型企业员工数量较少(少于10人),小型企业员工数量中等(10-100人),中型企业员工数量较多(100-500人)。
2. 资产规模根据企业的资产规模不同,也可以进行划分。
常见的标准包括注册资本、固定资产总额、年营业额等。
具体的划分标准可能根据国家和行业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3. 年营业额有些国家和地区采用企业的年营业额作为划分中小企业的标准。
年营业额通常是企业每年生产和销售商品和服务所产生的总收入。
根据年营业额的不同,可以划分出不同规模的中小企业。
4. 行业分类在一些国家,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也与行业相关。
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规模和特点,也会有不同的划分标准。
例如,制造业的中小企业可能按照员工数量和资产规模划分,而服务业的中小企业可能更侧重于年营业额和行业性质。
中小企业重要性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作为就业机会的重要来源,为国家和地区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中小企业也是创新的主要推动力量。
由于中小企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它们更容易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并推出新产品和服务。
中小企业还促进了经济多样化,推动了经济增长和持续发展。
,中小企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
通过采用合适的划分标准,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及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研究制定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
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二○一一年六月十八日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制定本规定。
二、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三、本规定适用的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不含铁路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住宿业,餐饮业,信息传输业(包括电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他未列明行业(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
四、各行业划型标准为:(一)农、林、牧、渔业。
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二)工业。
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一、工信部联部门规定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规定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如表所示:
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
(一)基本规定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所列条件的企业:
(二)特别规定——小规模纳税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八条规定,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如表:
2012。
各行业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表(一)农、林、牧、渔业。
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一)工业。
从业人员100o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三)建筑业。
营业收入8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8000Q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营业收入6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四)批发业。
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5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5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下的为澈型企业。
(五)零售业。
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六)交通运输业。
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七)仓储业。
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
划分类型:1.中型 2.小型 3.微型
划分依据: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标准。
适用行业:农、林、牧、渔业、工业(采矿、制造、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不含铁路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住宿业
餐饮业、信息传输业(电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其他未列明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
细分标准如下:
(E<300‖I<
10000万)
住宿业服务、修理和。
工业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小微企业的划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1、资产总额,工业企业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不超过1000万元;2、从业人数,工业企业不超过100人,其他企业不超过80人;3、税收指标,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
一、小微企业的含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所称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一)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二)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二、小微企业标准是什么?小微企业的划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1、资产总额,工业企业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不超过1000万元;2、从业人数,工业企业不超过100人,其他企业不超过80人;3、税收指标,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
三、小微企业行业划型是怎样的?1、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下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2、工业从业人员1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3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3、建筑业营业收入8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8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营业收入6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4、批发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2024中小企业划分标准表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制定和完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2024年中小企业划分标准表,以期为相关机构和企业提供参考。
二、划分标准1. 企业规模中小企业的规模是划分的首要标准之一。
按照2024年中小企业划分标准,企业规模分为三个等级:微型企业、小型企业和中型企业。
具体的规模划分标准如下:- 微型企业:年营业收入不超过50万元人民币,年平均从业人数不超过20人。
- 小型企业:年营业收入在50万元至500万元人民币之间,年平均从业人数在20人至100人之间。
- 中型企业:年营业收入在500万元至2000万元人民币之间,年平均从业人数在100人至500人之间。
2. 所属行业除了企业规模,所属行业也是中小企业划分的重要标准之一。
根据行业特点和经济发展需要,将各个行业划分为相应的中小企业类别。
具体的行业划分标准由相关部门和机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调整。
3. 地域因素中小企业的划分还考虑了地域因素。
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特点各不相同,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在制定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地域因素,确保划分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4. 其他因素除了企业规模、所属行业和地域因素外,中小企业划分还可能考虑其他因素,如企业年龄、市场份额和技术创新能力等。
具体的划分标准和权重因地区和行业不同会有所变化。
三、应用与展望2024中小企业划分标准表的出台将对相关企业和机构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明确的划分标准有助于企业确定自身的发展定位和目标,提高竞争力和适应性。
其次,划分标准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制定和推动相关的支持政策和措施。
最后,划分标准的完善和调整有助于适应经济发展的新需求,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总结2024中小企业划分标准表是根据企业规模、所属行业、地域因素和其他因素制定的一项重要依据。
中小企业定义及划分标准 202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2005年修订)和《企业会计准则》(2007年修订)以及国家其他有关统计制度和规范,有关部门提出的《中小企业定义及划分标准》的2022版本现已全面实施。
《中小企业定义及划分标准》2022版本主要是应对中国新经济环境而制定的,旨在分类中小企业,以便更好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根据《标准》规定,中小企业分为三类:a、规模型中小企业,b、营业收入型中小企业,c、净资本型中小企业。
(1)规模型中小企业以企业职工人数为主要指标,按照少于100人、100至1000人、1000至10000人和10000人以上的划分标准,有不同的企业定义。
其中,少于100人的企业称为微企业,100到1000人的企业称为小型企业,1000到10000人的企业称为中型企业,10000人以上的企业不再划分为中小企业。
(2)营业收入型中小企业以企业实现的营业收入为主要指标,根据年营业收入不超过500万元、500-5亿元和5亿元以上的划分标准,有不同的企业定义。
其中,年营业收入不超过500万元的企业称为微营业收入企业,500万-5亿元的企业称为小营业收入企业,5亿元以上的企业不再划分为中小企业。
(3)净资本型中小企业以净资本为主要指标,根据净资本不超过500万元、500万至5亿元和5亿元以上的划分标准,有不同的企业定义。
其中,净资本不超过500万元的企业称为微净资本企业,500万至5亿元的企业称为小净资本企业,5亿元以上的企业不再划分为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定义及划分标准》2022版本的出台,不仅更准确地定义了中小企业,更为重要的是,政府明确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健康运营提供了有章可循的原则。
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划分类型:1.中型 2.小型 3.微型
划分依据: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标准。
适用行业:农、林、牧、渔业、工业(采矿、制造、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不含铁路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住宿业
餐饮业、信息传输业(电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其他未列明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
细分标准如下: 或 ‖
住宿业服务、修理和。
各行业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表根据工信部等四部委出台中小企业划分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各行业划分标准为:(一)农、林、牧、渔业。
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二)工业。
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三)建筑业。
营业收入8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8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营业收入6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四)批发业。
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5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5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五)零售业。
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六)交通运输业。
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划分类型:1.中型 2.小型 3.微型
划分依据: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标准。
适用行业:农、林、牧、渔业、工业(采矿、制造、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不含铁路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住宿业
餐饮业、信息传输业(电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其他未列明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
细分标准如下: 或 ‖
住宿业服务、修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