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锅炉空气动力场试验
- 格式:ppt
- 大小:2.27 MB
- 文档页数:23
【有范儿】锅炉炉膛空气动力场试验是什么鬼?干过调试或者配合过检修机组启动的都知道,锅炉在各个风门调试完成后要进行炉膛的动力场试验,但是做了这多次的工作,很多人还是不明白动力场试验是个什么鬼?小编在百度搜索了一下,还真找到了一个高大上的解释:"炉膛空气动力场试验(furnace aerodynamic test),是根据冷、热态空气动力场相似理论的要求,计算室温下各次喷口的风量和风速,并在此工况条件下测定炉膛内的空气流动速度场的分布,以便掌握和评价炉内气流的流动特性的试验。
该项试验可在实际炉膛内进行,也可在按几何相似缩小的模型上进行。
"对于这个解释,小编看了也是一头雾水,什么是空气动力场相似理论,什么是速度场,我学问低,别为难我!其实对于普通的本科毕业的电力学生来说,这简单的一段话包含的原理实在太多,本来抱着求真相的目的来的,走的时候是怀疑人生的。
何必弄的这么复杂呢?按照本猫的理解,所谓的动力场试验就是测量一下锅炉各个风口的风速,然后再计算一下风量。
至于那些个原理,其实你学会了,也用不上。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测量风速和风量?答案很简单,因为只有风速和风量满足锅炉工况的要求,才不至于锅炉缺氧啊!那么问题又来了,风速是越高越好吗?当然不是啦,因为风速太高,造成风量过大,容易引起炉膛的爆燃,就好比你往炉子里刮的风太大,炉子会灭的。
扯了这么多,咱们一本正经的回答一个问题,动力场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答:冷炉空气动力场试验,就是在冷态下试验炉内气流的流动状况,即通过冷态模化试验,直接观察炉内气流的分布、扩散、扰动、混合等情况,从而可帮助分析、发现一些问题。
如对旋流燃烧器,可观测射流扩散角、回流区的大小和回流速度;射流旋转情况及出口气流的均匀性;调节挡板的调节特性;射流是否会出现"飞边"现象等。
对于四角布置的直流燃烧器,可观测射流的射程及沿轴向气流速度的衰减情况;切圆大小和位置;一、二次风混合特性;射流偏斜情况以及是否会出现"贴壁"现象;燃烧器倾角变化对射流混合距离及相对偏离程度的影响等。
!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目的:测定流化床的空床阻力和料层阻力特性,找出临界流化风量,为锅炉的热态运行提供参考资料,从而保证锅炉燃烧安全,防止床面结焦和设备烧损,保证汽温汽压稳定。
试验内容及方法:(1).一、二次风主风道的风量标定。
(2).空床阻力特性试验:在布风板不铺床料的情况下,启动引风机、一次风机,调整一次风量,记录布风板压差值,根据这些数据绘制布风板阻力与风量关系曲线。
(3).料层厚度与床压的关系试验:在一定的风量下(一般选取设计运行风量),床料静止高度分别为500mm、600mm、700mm、800mm,记录床压值,绘制料层厚度与床压的关系曲线。
(4).临界流化风量试验:临界流化风量是锅炉运行特别是低负荷运行时的最低风量值,低于此值就有结渣的可能性。
选择不同的静止料层高度500mm、600mm、700mm、800mm测量临界流化风量,记录床压和风量等值,绘制相应料层厚度的床压和风量曲线。
(5).流化质量试验:在床料流化状态下,突然停止送风,观察床料的平整程度,从而确定布风板布风的均匀性,如有不均,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锅炉水压试验:水压试验的有关规定:(1).锅炉水压试验分工作压力水压试验和超水压试验。
工作压力水压试验为汽包工作压力;超水压试验为1.25倍汽包工作压力。
(2).工作压力水压试验:锅炉在大、小修或承压部件检修后应进行额定工作压力水压试验。
此试验应由专责人指挥,运行人操作,检修人员检查。
(3).超压试验,1.25倍工作压力必须经总工程师批准。
(4).有以下情况之一,应进行超压试验:a.新安装锅炉投产前;b.停炉一年后恢复投产前;c.承压受热面,大面积检修可更换,(如水冷壁更换总数达50%以上,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成组更换时);d.锅炉严重缺水引起受热面大面积变形;e.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设备可靠性有怀疑时。
(5).水压试验压力:工作压力11.0MPa(汽包压力);超压试验13.75MPa(汽包压力1.25倍;(6).水压试验进水温度应在30~70℃。
山东华泰热力有限公司135MW热电联产项目工程#1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措施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电力建设调整试验所2005年10月目录1.概况2.试验目的3.试验内容4.试验方法5.试验前期工作6.试验步骤7.试验应具备的条件8.主要安全措施9.其他事项编写:施金昌审核:刘云庭批准:毛树礼1.概况:WGZ480/13.7-2型锅炉是为山东华泰集团有限公司热电厂制造的150MW汽轮发电机组的超高压锅炉,由武汉锅炉厂生产。
基本型式为半露天、全钢构架悬吊结构、倒U型布置;燃煤、四角切园燃烧、单汽包、自然循环、一次中间再热、固态排渣。
锅炉主要设计参数:主蒸汽流量: 480t/h主蒸汽温度: 540℃主蒸汽压力: 13.73MPa再热器流量: 433t/h再热器进出口温度: 370℃/540℃再热器进出口压力: 4.2 MPa/4.02MPa给水压力: 15.76MPa给水温度: 240℃排烟温度: 142.2℃锅炉效率: 92.3%锅炉配有二台豪顿华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24VN1700二分仓容克式回转式予热器,制粉系统采用中间贮仓制热风送风。
配有二台DTM350/600钢球磨煤机,燃烧器为直流式正四角布置,射流形成Φ458mm切园,每组燃烧器分上下二级,一、二、三次风自上而下排列上级为:二、三(F)、三(E)、二、一(D)、二、一(C)、二;下级为:二、一(B)、二、一(A)、二。
锅炉四个角以炉前固定端为∠1,顺时针方向进行编号(按设计院的图纸)。
2. 试验目的:新安装锅炉投入运行前,为查明锅炉在设计、制造、安装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以及炉内空气动力情况,观察炉膛内气流分布、扩散、扰动等是否良好,炉膛内切园(强风环)大小及位置,各风门挡板调节特性是否良好,为便于今后热态燃烧调试提供必要依据,这对于煤粉炉来说尤为重要。
3. 试验内容:3.1 一次风测速元件标定及调平。
3.2 二次风风门调节特性试验。
3.3 三次风调平。
一、试验目的1、确定燃烧系统的配风均匀程度,确定旋流燃烧器一、二次风配风的均匀性,确定风烟系统风门挡板的风量特性。
2、确定燃烧器及燃烧系统的阻力特性。
3、确定燃烧器的流体动力特性。
4、研究炉膛火焰充满度及炉膛结焦的空气动力场原理。
5、研究锅炉燃烧对受热面壁温影响、汽温偏差影响以及非正常工况燃烧的空气动力特性。
二、试验前准备工作1、在根据试验观察及试验要求,炉膛应该铺设足够保证安全的脚手架,脚手架不应该影响炉内气流特性,应该装设足够的炉内照明,便于试验观察。
2、试验前2小时启动引风机、送风机、一次风机对炉膛进行吹扫,确保试验时炉膛内部环境不至于太恶劣,保证试验顺利进行。
3、在试验前要对燃烧器喷口、风烟系统挡板进行全面的测量、校对,保证试验真实,能正确模拟出锅炉内部空气动力场情况。
三、试验监测内容1、观测炉膛气流的充满度充满度一般用有效气流面积占整个炉膛截面积之比计算,充满度越大说明炉内涡流区域越小,炉膛利用率越高则且气流在炉膛内的流动阻力也越小。
2、观测炉内气流动态气流是否冲刷墙壁,若存在,炉膛容易结焦或产生高温腐蚀;气流在炉膛断面上的分布的均匀性,若存在偏斜时,则会造成偏斜一侧的温度过高,气温产生偏差,受热面超温,结焦等不正常情况的发生。
3、观测炉内射流相互干扰情况燃烧器内、外二次风以及一次风、中心风的相互干扰情况。
四、观测方法1、飘带法优点:这是空气动力场试验中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可用长飘带显示气流方向,用短飘带显示微风区、回流区,用飘带网观察某一截面的全面气流情况;缺点:在微风区用飘带指示气流方向的敏感性差,若飘带过长,则指示气流方向的准确性差,做记录时,工作量较大。
2、烟花示踪法将烟花置于燃烧器一次风喷口内并点燃,喷出的烟花轨迹即为炉内气流的运动轨迹,通过观察、照相、摄像等方法记录下烟花在一、二、次风射流中的轨迹,以此直观观察和分析该燃烧器及炉膛的空气动力工况。
锅炉冷态通风试验措施1 目的和编制依据1.1目的在锅炉点火前检查设备安装质量,发现安装缺陷,了解炉内流场及风箱配风特性,并为热态运行提供调整依据,需进行风烟系统的冷态检查及通风试验。
1.2编制依据1.2.1《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电力工业部建设协调司(1996年版)。
1.2.2《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电力工业部(1996年版)。
1.2.3《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力工业部建设协调司(1996版)。
1.2.4《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及相关规定》 (2001年版)。
1.2.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1996年版)。
1.2.6《HG1065/17.5-YM24型锅炉说明书第Ⅵ卷锅炉运行》哈尔滨锅炉有限责任公司(2007.5)。
1.2.7《HG1065/17.5-YM24型锅炉说明书第Ⅱ卷燃烧系统、炉墙》哈尔滨锅炉有限责任公司(2007.5)。
2. 调试范围及其主要设备的规范2.1锅炉风烟系统检查2.1.1风机动叶开度指示与实际开度值一致,开关灵活。
风量、风压变化正常。
2.1.2一、二次风压表指示正确、反应灵敏。
2.1.3烟风道系统严密性检查。
2.1.4风机挡板以及烟风道各风门、挡板,经检查调校位置正确,开关灵活,实际开度与指示一致。
2.1.5风机工作正常。
2.1.6空预器各风门、挡板经检查调校位置正确,开关灵活。
就地开度与表盘指示一致。
2.1.7二次小风门开关灵活,位置正确。
就地开度与指示一致。
2.1.8手动摆动喷燃器操作灵活,角度符合设计角度要求。
就地角度与表盘指示一致。
2.1.9配合热工专业标定一次风风量测量装置及二次风风量测量装置。
2.1.10检查风机并列性能。
2.1.11检查风机表计指示正确性,并记录原始工况值。
2.2冷态试验内容2.2.1复测各喷口截面的实际尺寸。
2.2.2测量每组喷燃器安装倾角及垂直度。
2.2.3测量假想几何切圆大小。
2.2.4二次风特性试验。
1、设备系统概述天津国投津能发电有限公司一期工程#2机组锅炉为上海锅炉厂引进美国ALSTOM公司的技术生产的超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螺旋管圈直流锅炉,型号为SG-3102/27.46-M532,单炉膛双切圆燃烧方式、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架悬吊结构、半露天Π型布置。
设计煤种为平朔安太堡煤,校核煤种I为晋北烟煤,校核煤种II为云峰混煤。
采用中速磨冷一次风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配6台MPS275辊盘式磨煤机,正常运行,5运1备,其中A磨采用微油点火方式。
燃烧方式采用低NOx同轴燃烧系统(LNCFS),48只直流燃烧器分6层布置于炉膛下部四角和中部,在炉膛中呈双切圆方式燃烧。
炉膛宽度34290mm,深度15544.8mm。
炉膛由膜式壁组成,炉底冷灰斗角度为55°,从炉膛冷灰斗进口集箱(标高7500mm)到标高51996.5mm处炉膛四周采用螺旋管圈,在此上方为垂直管圈。
螺旋管圈与垂直管圈过渡采用中间混合集箱。
炉膛上部及水平烟道从前至后分别布置分隔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末级过热器、末级再热器,后烟井分成前后两个分隔烟道,前烟道布置有低温再热器和省煤器,后烟道布置有低温过热器和省煤器,在前后烟道中省煤器下部布置调温挡板,用于调节再热汽温。
锅炉采用机械干式出渣系统。
锅炉启动系统采用带循环泵的内置式启动系统,锅炉炉前沿宽度方向垂直布置4只汽水分离器和2个贮水箱。
当机组启动,锅炉负荷低于最低直流负荷30%BMCR时,蒸发受热面出口的介质流经分离器进行汽水分离,蒸汽通过分离器上部管接头进入炉顶过热器,而饱和水则通过每个分离器下方连接管道进入贮水箱中,贮水箱上设有水位控制。
贮水箱下疏水管道引至一个三通,一路疏水至炉水循环泵入口,另一路接至大气扩容器疏水系统中。
过热器汽温通过煤水比调节和三级喷水来控制,第一级喷水布置在低温过热器出口管道上,第二级喷水布置在分隔屏过热器出口管道上,第三级喷水布置在后屏过热器出口管道上,过热器喷水取自省煤器进口管道。
云南华电镇雄电厂新建2X 600MV机组工程锅炉空气动力场试验方案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研发布究院编制:年月日年月审核:日会审:建设单位年月日年月生产单位日年月日年施工单位月日年月日监理单位年月日年月设计单位日年月日质保:审定:批准:•本方案由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研究院提出•本方案由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研究院质保部归口管理 -本方案由云南华电镇雄电厂试运主管副总经理批准1、概述1.1系统概述 (1)1.2........................................................ 主要设备及技术参数 1 2、技术措施2.1依据和标准 (4)2.2试验目的 (4)2.3目标、指标 (4)2.4仪器仪表、设备 (4)2.5应具备的条件 (5)2.6......................................................... 试验内容、程序、步骤 5 3、组织措施4、安全措施 (8)4.1危害危险源识别及相应预防措施 (8)4.2安全注意事项 (8)附件1)交底记录. (9)2)试验前应具备条件检查确认表 (10)3)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及控制措施 (11)1、概述1.1系统概述镇雄电厂新建工程2X 600MW超临界燃煤汽轮发电机组,锅炉是由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制造的型号为:HG-1900/25.4-WM10型一次中间再热、超临界压力变压运行带内置式再循环泵启动系统的直流锅炉,单炉膛、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n型布置、露天布置。
本工程煤源为滇东北,东源煤业集团下属朱家湾煤矿和长岭 1号煤矿、2号煤矿,燃煤为低挥发份无烟煤,低位发热量23.04MJ/Kg ;点火及助燃油为0号轻柴油,发热量41.8M J/Kg。
锅炉采用 W火焰燃烧方式方式,配有 6台BBD4062( MSG4060)型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每台磨煤机引出4根煤粉管道,分别与旋风分离器相连,共 24个分离器。
锅炉空气动力场试验目:防止水冷壁结渣,使四角来粉均匀,个通风口速度场均衡,炉内温度场均衡,保证机组在额定出力工况下长期稳定运行,根据对炉进行大修后锅炉冷态一、二次风调平试验。
为热态运行提供依据。
冷态动力场试验步骤及方法1.逐个检查和校正各风门、挡板,要求实际开度与指示开度一致,开关灵活、到位,无卡涩现象。
2待检查完毕,具备启动条件后,启动两台空气预热器、两台引风机、两台送风机、两台一次风机、一台密封风机。
3炉膛吹扫4小时以上。
3.1维持炉膛负压-50Pa,一次风机出口风压保持6.0KPa以上运行。
3.2所有磨煤机热风门、冷风门、混合风门全开。
3.3所有磨煤机驱动端和非驱动端容量风全开。
3.4所有磨煤机驱动端和非驱动端旁路风全开。
3.5所有磨煤机各出口粉管关断门全开。
3.6所有二次风辅助风挡板全开。
3.7维持以上工况,每半小时摆动一次燃烧器。
期间间隔全关、全开以上各风门、挡板进行炉膛吹扫。
4进行尾部烟道新安装挡板试验4.1新安装挡板开至100%,吸、送风负荷加至200MW负荷风量,记录各风机电流、挡板等参数;再逐步关小新安装挡板开至75%,50%,25%,0%记录各风机电流、挡板等参数;观察负压变化及风机喘震情况。
5实测一次风喷口风速,对一次风风量测量装置进行标定。
6对四角一次风速进行偏差计算,通过调整一次风管的可调缩孔,进行一次风调平。
一次风模化风速选定为28m/s。
7实测二次风速,记录二次风风箱静压,校核二次风大风箱特性。
二次风模化风速选定为30m/s。
质量验收标准1、烟风系统通风检查符合设计要求。
2、同层一次风调平四角风速偏差小于5% 。
3、同层二次风调平四角风速偏差小于5% 。
4、目视燃烧器同层摆动一致,且与表盘一致。
安全注意事项1、炉膛组合架由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并由检修部专人操作。
2、试验期间,炉膛内部及烟、风道内停止一切施工作业。
3、烟、风道上的各人孔门、检查孔应关闭,捞渣机水封应投入。
锅炉空气动力场试验的必要性
锅炉空气动力场试验
一、试验目的:
1.检查锅炉烟风系统、燃烧器(喷口、风门、风速测量装置)设计、安装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2.标定一、二次风一次元件,冷态工况调整一、二次风风速(包括风速均匀性)。
3.进行烟风系统主要调节装置和燃烧器特性调整试验,为锅炉整套调试及燃烧调整提供依据。
4.进行炉内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了解炉内空气动力场情况,为热态运行提供一定的依据。
二、试验的必要性
1.为检修安装、运行燃烧调整提供依据;
2.锅炉燃烧工况的稳定性和经济性对现代大型发电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燃烧工况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燃烧器及炉膛的空气动力工况;
三、四角切圆燃烧器良好的空气动力工况对炉内燃烧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燃烧中心区域卷吸足够的高温烟气回流至一次风粉混合物射流的根部,从而保证了一次风射流着火的稳定性。
2.提供合理的一、二次风配比,使着火燃料能及时得到充分的空气供应,并均匀扩散混合,使燃料充分燃烬。
3.使炉膛具有良好的火焰充满度,并形成合适的燃烧火焰中心。
4.各燃烧器射流角度正确、刚性合理。
从而可以避免射流的偏斜,冲刷水冷壁及各股射流的相互干扰和冲撞。
教你如何做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试验目的1确定燃烧系统的配风均匀程度,确定旋流燃烧器一、二次风配风的均匀性,确定风烟系统风门挡板的风量特性。
2确定燃烧器及燃烧系统的阻力特性。
3确定燃烧器的流体动力特性。
4研究炉膛火焰充满度及炉膛结焦的空气动力场原理。
5研究锅炉燃烧对受热面壁温影响、汽温偏差影响以及非正常工况燃烧的空气动力特性。
试验前准备工作在根据试验观察及试验要求,炉膛应该铺设足够保证安全的脚手架,脚手架不应该影响炉内气流特性,应该装设足够的炉内照明,便于试验观察。
试验前2小时启动引风机、送风机、一次风机对炉膛进行吹扫,确保试验时炉膛内部环境不至于太恶劣,保证试验顺利进行。
在试验前要对燃烧器喷口、风烟系统挡板进行全面的测量、校对,保证试验真实,能正确模拟出锅炉内部空气动力场情况。
试验监测内容一、观测炉膛气流的充满度充满度一般用有效气流面积占整个炉膛截面积之比计算,充满度越大说明炉内涡流区域越小,炉膛利用率越高则且气流在炉膛内的流动阻力也越小。
二、观测炉内气流动态气流是否冲刷墙壁,若存在,炉膛容易结焦或产生高温腐蚀;气流在炉膛断面上的分布的均匀性,若存在偏斜时,则会造成偏斜一侧的温度过高,气温产生偏差,受热面超温,结焦等不正常情况的发生。
三、观测炉内射流相互干扰情况燃烧器内、外二次风以及一次风、中心风的相互干扰情况。
观测方法飘带法1 优点:这是空气动力场试验中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可用长飘带显示气流方向,用短飘带显示微风区、回流区,用飘带网观察某一截面的全面气流情况;缺点:在微风区用飘带指示气流方向的敏感性差,若飘带过长,则指示气流方向的准确性差,做记录时,工作量较大。
飘带网截面长飘带显示气流烟花示踪法将烟花置于燃烧器一次风喷口内并点燃,喷出的烟花轨迹即为炉内气流的运动轨迹,通过观察、照相、摄像等方法记录下烟花在一、二、次风射流中的轨迹,以此直观观察和分析该燃烧器及炉膛的空气动力工况。
蒸汽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一、概述所谓空气动力场主要是指燃烧设备及炉膛内部的空气(包括空气携带的燃料)以及燃烧产物的流动方向和速度值的分布状况。
蒸汽锅炉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与炉膛空气动力场的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
组织良好的空气动力场可以保证蒸汽锅炉燃烧稳定、燃尽迅速。
这样可保持经济而可靠的燃烧从而合蒸汽锅炉能高效而安全地运行。
蒸汽锅炉投产前对蒸汽锅炉所做的烟风系统联调、蒸汽锅炉烟风严密性试验及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
通过试验检查设备及其安装能否达到蒸汽锅炉正常运行所需的空气动力场要求,为蒸汽锅炉的首次点火创造条件,为以后蒸汽锅炉的热态运行及燃烧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1. 试验项目(1) 蒸汽锅炉烟风系统联调(2) 烟风严密性试验(3) 标定风量测量装置的流量系数(4) 风机性能测试(5) 布风板阻力特性试验(6) 炉膛出口烟气分配均匀性测量(7) 料层阻力特性试验(8) 布风均匀性试验(9) 测定临界流化风量(10)回料阀特性调整试验(11)冷渣器冷态试验2.调试方法、工艺或流程在现场条件满足的情况下,首先进行烟风系统联调及烟风系统的严密性试验,确保试验系统工作正常,然后在蒸汽锅炉冷态条件下,调整有关参数并加入一定量启动床料进行蒸汽锅炉冷态各项试验。
3.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及准备工作(1)蒸汽锅炉本体、烟风系统、J阀、给煤系统、冷渣器等安装完毕,并通过验收合格;(2)一次风机、二次风机、J阀风机、吸风机等各重要风机分部试运转合格;(3)烟风系统的伺服机构能准确投用;(4)检查并清理炉膛及布风板,检查风帽安装是否牢固,并逐个清理风帽小孔,检查风帽小孔与耐火层的距离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耐火层应平整;(5)试验所需启动床料已备齐(6)所有转动部件附近无杂物,且影响通风试验的脚手架已拆除;(7)冷态试验所需要的测点全部安装完毕(8)与蒸汽锅炉烟风系统有关的热工表计齐全并能准确投用;(9)测点处无固定平台或扶梯者,应按试验要求搭设牢固的脚手架,各测点处应有足够的照明;(10)试验所需的仪器、材料、工具等准备完毕。
锅炉冷态通风试验措施1 目的和编制依据1.1目的在锅炉点火前检查设备安装质量,发现安装缺陷,了解炉内流场及风箱配风特性,并为热态运行提供调整依据,需进行风烟系统的冷态检查及通风试验。
1.2编制依据1.2.1《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电力工业部建设协调司(1996年版)。
1.2.2《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电力工业部(1996年版)。
1.2.3《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力工业部建设协调司(1996版)。
1.2.4《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及相关规定》 (2001年版)。
1.2.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1996年版)。
1.2.6《HG1065/17.5-YM24型锅炉说明书第Ⅵ卷锅炉运行》哈尔滨锅炉有限责任公司(2007.5)。
1.2.7《HG1065/17.5-YM24型锅炉说明书第Ⅱ卷燃烧系统、炉墙》哈尔滨锅炉有限责任公司(2007.5)。
2. 调试范围及其主要设备的规范2.1锅炉风烟系统检查2.1.1风机动叶开度指示与实际开度值一致,开关灵活。
风量、风压变化正常。
2.1.2一、二次风压表指示正确、反应灵敏。
2.1.3烟风道系统严密性检查。
2.1.4风机挡板以及烟风道各风门、挡板,经检查调校位置正确,开关灵活,实际开度与指示一致。
2.1.5风机工作正常。
2.1.6空预器各风门、挡板经检查调校位置正确,开关灵活。
就地开度与表盘指示一致。
2.1.7二次小风门开关灵活,位置正确。
就地开度与指示一致。
2.1.8手动摆动喷燃器操作灵活,角度符合设计角度要求。
就地角度与表盘指示一致。
2.1.9配合热工专业标定一次风风量测量装置及二次风风量测量装置。
2.1.10检查风机并列性能。
2.1.11检查风机表计指示正确性,并记录原始工况值。
2.2冷态试验内容2.2.1复测各喷口截面的实际尺寸。
2.2.2测量每组喷燃器安装倾角及垂直度。
2.2.3测量假想几何切圆大小。
2.2.4二次风特性试验。
编制目的......编制依据......设备及系统简介......10 (02) (02) (02)调试内容及验评标准....... 组织分工......使用设备仪器......调试应具备的条件...... 调试步骤......优化措施及建议......安全健康及环境要求 (04)(04)(05)(06)(06)(07) (07)《新疆天富东热电联产技改工程 2X 135MW 机组调试大纲》;3设备及系统简介 3.1锅炉概括本工程装设3台由四川川锅锅炉有限公司制造的 CG-480/9.81-M4型高温高压自然循环汽 包、单炉膛四角切圆燃烧、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构架紧身封闭、管式空预器、悬吊煤 粉锅炉。
燃烧及制粉系统采用中速磨正压冷一次风机直吹式制粉系统,每台锅炉配 4套中速磨煤 机,脱硫采用生石灰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预留烟气脱硝系统。
3.2制粉系统本期工程制粉采用正压直吹冷一次风机制粉系统,每台锅炉配 4台中速磨煤机,其中1 台备用。
每台锅炉配置4台能适应中速磨煤机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运行的耐压计量式给煤机, 每台给煤机出力为2-40t/h 。
3台磨煤机可满足锅炉设计煤种额定工况运行的要求, 由每台磨煤机引出四根煤粉管道连接到锅炉同一层燃烧器,根据锅炉负荷的变化可以停用任何1编制目的通过锅炉冷态通风试验,检查燃烧器和烟风道的安装是否符合规范;检查烟风系统和制 粉系统的严密性;对锅炉机组中的风烟、燃烧系统有关测点进行检查,并对一次风和二次风 的测量元件进行标定;检查并调平每台磨组出口 4根一次风管的风速;冷态模拟炉内燃烧动 力工况,观察一次风喷口射流情况和炉内空气动力状况,为下一步整个锅炉燃烧调整提供依 据,确保锅炉燃烧充分,从而达到安全、经济运行的目的。
2编制依据 2.1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DL/T5437-2009); 22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建质[1996]40号);2.3 《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建质 [1996]111号); 2.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 2.5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 [2000]589 号) 2.6 《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家电网工[2003]168 号)2.7 《锅炉启动调试导则》DL/T852-2004 ;2.8 2.9 设计院有关锅炉专业的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