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跟腱周围炎的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4.27 KB
- 文档页数:2
跟腱疼痛怎么缓解跟腱炎是跟腱及周围的腱膜在行走、跑跳等剧烈运动时遭受劳损,发生部分纤维撕裂、充血、水肿、纤维变性,甚至钙化等,以局部疼痛,足跟不能着地,踝关节背伸疼痛加重等为主要表现的无菌炎症性疾病。
跟腱炎怎么缓解1、外敷中药:中医外敷-跟腱骨坊世-帖-于患处,可刺激神经末梢,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之目的。
2、物理疗法:在膝关节伸直的情况下让腓肠肌伸展,以及在膝关节略弯曲的情况下让比目鱼肌伸展。
力量加强训练、超声疗法以及电刺激疗法也都可以被应用于物理治疗之中。
3、手术治疗:外服药物往往能够使跟腱炎在几周时间内得到痊愈和自我修复。
如果这些治有效果不明显,可能需要做手术来切除跟腱周围的炎症组织。
但是,这往往是最后一种手段。
4、运动疗法:双手扣脑后站立,然后蹲下,立刻再起来,如此为1次。
每天做200次,分2回进行,3个月可见跟腱炎症状减轻。
5、药浸疗法:取苏木、白附子、麻黄、当归、川芎各30克,水煎浸洗脚部,同时用手搓揉足跟,以利药液浸入肌肤。
每次15分钟,每日2次。
6、针灸疗法:用两根针灸针从跟腱两侧刺入,直至跟腱的跟骨附丽区,留针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
在针尾部燃艾的温针治疗方法,可以提高针灸的疗效。
跟腱炎怎么预防1、运动前,做好热身伸展运动。
筋骨活动开,小腿肌肉绷得太紧或过于疲劳,那么运动产生的冲击力传到跟腱,就有可能引起跟腱炎。
2、加强力量:重负荷小腿运动能够让跟腱承受更大的力量。
身体强化:增强式训练可以提高小腿和踝关节处的肌肉、肌腱和韧带的运动水平。
伸展运动:小腿伸展运动可以提高肌腱的柔韧性。
平衡能力:进行一些提高你身体平衡能力的运动,锻炼你的身体感受能力。
3、挑选合适的鞋子,如果鞋子过大,人往往会弯曲脚趾抠住鞋底,这个动作会过度使用跖腱膜和相关组织,导致局部肌腱劳损,引发跟腱炎。
4、跑步距离增加过快、训练过量,会给跟腱带来更大的冲击力。
在进行身体锻炼时,一定要循序渐进,慢慢加量。
[跟腱炎可以按摩吗跟腱炎按摩方法]跟腱炎可以按摩吗跟腱炎是指跟腱周围的组织发炎,引起疼痛和肿胀。
跟腱炎通常发生在跟腱的附着点附近,可能由于过度使用、创伤或长时间的重复运动造成。
按摩是一种常用的康复治疗方法,可以缓解跟腱炎引起的症状和促进康复。
下面我将阐述跟腱炎的按摩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首先,进行按摩前应确保受按摩的区域干净,并使用适当的润滑剂,如按摩油或乳液。
按摩油或乳液可以减少摩擦和提高按摩效果。
按摩方法一:横向推拿法横向推拿法是一种常用的跟腱炎按摩方法。
按摩师站在患者身旁,用手指指尖或掌根,在跟腱附着点向外轻轻推拿。
推拿的幅度应适中,力度不宜过大。
可以按摩几分钟,然后换到另一侧进行。
按摩方法二:点按法点按法是通过对特定的穴位进行按摩来舒缓跟腱炎的症状。
按摩师应该通过适当的力度和角度对穴位进行按摩。
跟腱炎的常用穴位包括足三里穴和委中穴。
足三里穴位于距髌骨下缘4指宽处,委中穴位于脚背腰前凹陷处。
按摩师可以用拇指或食指对穴位轻轻按压,每个穴位持续按摩约1-2分钟。
按摩方法三:轻抚法轻抚法是一种轻柔的按摩方法,适用于炎症较重或疼痛较敏感的患者。
按摩师用手掌或手指轻轻触碰跟腱周围的皮肤,并通过顺序的轻柔推动和抚摸来缓解疼痛和肿胀。
这种按摩方法可以刺激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促进康复。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按摩时应遵循以下几点:1.按摩应在科学合理的时间间隔内进行,一般每次按摩15-20分钟即可。
过长或过短的按摩时间都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2.按摩的力度应适中,并避免使用过大的力度。
过度的力度可能会引起痛苦和进一步损害。
3.按摩师的手法应温和且稳定。
不宜使用过于粗暴或急躁的手法。
4.按摩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反应和感受调整按摩力度和方式。
如果患者感到明显的疼痛或不适,应立即停止按摩。
5.按摩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呼吸和姿势。
患者应保持放松的状态,并试图通过深呼吸来放松身体。
总之,跟腱炎可以通过按摩来缓解疼痛和促进康复。
但需要注意的是,按摩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并不能替代传统的药物治疗。
跟腱炎的最佳治疗方法关于《跟腱炎的最佳治疗方法》,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跟腱炎是较为普遍的一种症状主要表现,并不一定是由于遭受发炎的原因导致的,很可能是一片无菌检测跟腱炎,和平常行走扭到,长期性肌肉劳损拥有关键的关联,治疗方法也是比较多的,要不是非常比较严重能够根据一些针灸理疗冰敷,推拿等方式来医治,自然假如情况严重的情况下,还可以应用手术治疗的方式来医治。
跟腱炎的最好治疗方法针对跟腱炎的医治临床医学上方式多种多样,病人应对众多治疗方案通常主要表现为手足无措,但一般医治最先采用保守疗法,其包含降低活动、针灸理疗、冷敷、跟健伸展锻练。
另外能够运用非甾体消炎止痛药物如扶他林,抬高鞋后跟部1.5公分。
最先,马上终止健身运动:一旦诊断跟腱炎,病人要马上终止各种各样健身运动,服食阿斯匹林或布洛芬颗粒等药品,每天冷敷伤处多次,每一次15–20分钟,直到发炎消散。
假如感觉需要长期性应用非甾体类镇痛药,应当先咨询一下医师,由于一些这类药只有短期内应用(一般是7天到10天),以防止副作用的产生。
次之,推拿伤处:自主推拿也是有一定实际效果,用按摩膏和单方精油做热导进推拿,一样行得通。
以手贴伤处轻度转动的技巧往返推柔,缓减肌肉组织,每天3次。
跟健处包块消退后,便可刚开始腿部肌肉拉伸动作,然后开展跳蝇、慢速度跳跃训练,随后慢慢衔接到低抗压强度跑步,全部全过程需要6–8周。
谨记,仅有当踮起再无疼痛感时,才可以从头开始健身运动。
第三,支撑点垫:应用支撑点垫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治疗方式,支撑点垫能够拉高脚裸,以降低对跟健的拉申。
还可在晚间睡眠质量时应用直发夹板,以维持跟健固定不动。
假如病情恶化,建议穿徒步靴或应用拐棍,便于跟健修补。
最终,手术医治:如医治沒有实际效果,需要动手术来摘除跟健周边的发炎组织。
权威专家强调,不上迫不得已,一般不考虑到手术治疗摘除跟腱周围炎症组织,由于该类手术治疗不但没什么进展,通常还会继续刺激性损伤位置增生疤痕。
中医中药辨治足跟痛秘方偏方大全病因与病理足跟痛是常见的疾病,造成足跟痛的疾病有足跟脂肪纤维炎、跟腱周围炎、跟部滑囊炎、跟骨骨刺、跖腱膜炎、跟骨病(骨髓炎、肿瘤、畸形性骨炎)、距跟关节炎等,最常见的是前五种疾病。
足跟脂肪纤维垫由弹力纤维分隔、包绕脂肪组织构成,有吸震作用。
当跟部被硬物硌伤、长期压迫、受风、着凉等能使跟垫发生炎症,患者足跟下疼痛、肿胀,有浅在性压痛;如伤及跟下滑囊或滑膜,则会出现跟下深部疼痛。
跟腱周围炎是跟腱附着部位的周围组织,因外伤、劳损发生炎症,引起跟腱部位肿胀和疼痛。
以老年女性发生率高,多为足脂肪纤维垫部分消退、急性滑囊炎或平底跖足等原因引起。
此外,跟骨骨刺也可引起疼痛。
足跟痛起病突然,常无明显外伤史,患者在站立或行走时感到针刺样疼痛,局部有明显压痛,ⅹ线拍片除跟骨骨刺外,一般无任何骨质病变。
治疗1、按摩法引起足跟痛的疾病,都可以应用按摩疗法,有他人帮助完成。
病人取俯卧位,从足跟部沿跖腱膜按揉数遍,然后用拇指弹拨跖腱膜,重点放在跟骨附着点周围,按压然谷、太溪等穴,再沿跖腱膜方向用擦法,以透热为度。
2、药物外治法应用万应如意膏外贴,能很快奏效。
3、药物内服法体力虚弱、体格肥胖、卧床日久,引起足跟皮肤变软,跟部脂肪纤维垫萎缩,可造成站立和行走时跟底疼痛。
产后妇女多见这种性质的足跟痛。
中医学认为足跟痛与肝肾亏虚、阴血不足、风寒湿邪侵袭有关,使用中草药治疗有明显的效果。
属血虚受寒者,用养肝汤加味:当归10克、熟地24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麦冬10克、炒枣仁10克等,水煎服,一般服用4~5剂即可见效。
属肾虚受寒者,用桂附八味丸加味:熟地24克、山药15克、山萸肉10克、丹皮1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肉桂6克、附子6克、独活10克、细辛3克、当归10克、秦艽(jiao,一声)10克,水煎服,4~5剂即可见效。
因肝肾亏虚,感受风湿侵袭而致者,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10克、寄生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灵仙10克、秦艽10克、杜仲15克、川断10克、鸡血藤15克,水煎服,一般3~5剂,症状会明显减轻。
跟腱炎怎么根治跟腱炎一般指跟腱急慢性劳损后形成的无菌性炎症。
在运动过程中,小腿腓肠肌和跟腱承受了反复过度牵张力导致的。
另外,突然增加锻炼的强度或频率也常会引起跟腱炎。
跟腱炎早期疼痛主要是由于腱周组织的损伤所致。
跟腱炎是一种无菌性的炎症,和劳损的关系很大。
所以治疗上,要注意尽量减少运动量,尤其在急性期更是如此。
跟腱炎怎么治疗1、使用支撑垫:支撑垫可以抬高脚踝,以减少对跟腱的拉伸。
医生还可能让在夜间睡眠时使用夹板,以保持跟腱固定。
2、中药调理:外敷[跟腱骨仿世yi-帖] 也有助于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
3、物理疗法:在膝关节伸直的情况下让腓肠肌伸展,以及在膝关节略弯曲的情况下让比目鱼肌伸展。
力量加强训练、超声疗法以及电刺激疗法也都可以被应用于物理治疗之中。
4、运动疗法:双手扣脑后站立,然后蹲下,立刻再起来,如此为1次。
每天做200次,分2回进行,3个月可见跟腱炎症状减轻。
5、中药泡脚:每天晚上少许盐,花椒,开水冲后泡脚。
同时自我按摩脚底的涌泉穴五分钟。
涌泉穴在脚心中上三分之一的凹陷处。
6、针灸疗法:用两根针灸针从跟腱两侧刺入,直至跟腱的跟骨附丽区,留针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
在针尾部燃艾的温针治疗方法,可以提高针灸的疗效。
7、自我手法治疗:用拇指指尖在跟骨后上缘跟腱附丽区上来回刮剥。
每次10-15分钟,每日1-2次。
8、手术治疗:如果这些治有效果不明显,可能需要做手术来切除跟腱周围的炎症组织。
但是,这往往是最后一种手段。
跟腱炎怎么预防1、锻炼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活动的量和强度。
避免会施加太多压力在跟腱上的运动,尤其是时间不能太长。
如果在进行某种活动时感觉到疼痛,应该立即停止并休息。
2、在锻炼时穿的鞋子要合脚,能够对脚踝提供充分的缓冲,并应该有坚固的脚弓支架,以帮助减少跟腱的压力。
3、每天进行伸展运动,尤其在早晨、锻炼前以及锻炼后,多伸展腓肠肌和跟腱,以保持跟腱的坚韧。
这对于避免跟腱炎复发特别重要。
跟腱炎的艾灸疗法
作者:单桂敏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6年第03期
跟腱炎是指跟腱及周围的腱膜在运动时遭受劳损,发生部分纤维撕裂、充血、水肿、纤维变性,甚至钙化等病变,以局部疼痛、足跟不能着地、踝关节运动受限等为主要表现的无菌炎症性疾病。
艾灸治疗本病,疗效较好。
灸法
艾灸取穴跟腱部阿是穴(痛点)。
操作采用独头蒜隔蒜灸(见图1)。
隔蒜灸所用蒜片切成1元硬币大小、厚度,可在蒜片上扎穿孔以增强热力,每日灸10壮。
或用温和灸,对准跟腱部阿是穴灸20~30min,1次/d。
治疗原理大蒜性温辛散,有消肿化结、拔毒止痛的功效。
独头蒜横截面大,比较适合做成隔蒜灸。
隔蒜灸患处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辅助疗法
点掐耳部足跟反射区足跟反射区位于对耳轮上角的前上部(如图2所示)。
用拇指和示指按摩足跟反射区3~5min,至耳郭皮肤发热为止。
本法适用于足跟疼痛,可以明显地减轻跟腱的疼痛。
刮痧疗法在艾灸部位的四周进行刮痧,可促进炎症、水肿的消散,有利于跟腱炎的治疗。
链接腱炎的护理
避免可能会增加足跟疼痛或者肿胀的活动。
不要忍痛工作或活动。
休息对于组织的愈合是必需的。
抬高受伤的脚踝,使它的高度在心脏以上,这样可以减轻水肿,缓解肿胀感。
跟腱炎的康复运动方法跟腱炎是由于跟腱急性、慢性劳损后形成的无菌性炎症。
在运动过程中,小腿腓肠肌和跟腱承受了过度且反复的牵张力,以及突然增加锻炼的强度或频率等,也能引起跟腱炎。
症状轻微的可以通过-跟腱骨方世贴、推拿、针灸治疗;严重的则需要进行手术。
在恢复期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加快康复。
跟腱炎的康复运动方法1、足趾活动尽可能大范围屈伸活动各足趾,每次活动10分钟,休息半小时。
此法主要用于症状严重者,因疼痛无法进行其他活动,为避免踝关节的活动过度,可先进行各足趾活动,主要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消肿肿胀,缓解疼痛。
2、大腿及小腿部肌肉收缩训练即大腿股四头肌及小腿部腓肠肌肉绷紧后放松,尽量避免引起踝关节活动,在疼痛不加重情况下可多做,每日300次以上。
主要针对于跟腱炎患者修养缓解期,主要目的是加强血液循环,防止深静脉栓塞,也可防止肌肉萎缩。
3、踝关节屈伸锻炼当跟腱炎症状明显缓解后,可加强关节的运动,踝关节主动的尽最大可能的绷直和勾脚尖,出现疼痛需停止,每日可做300次以上,此法适用于缓解恢复期患者,目的为尽可能避免跟腱粘连及关节的僵硬。
4、毛巾延伸拉伸法坐于床上双脚伸直,患肢足趾朝上,双手使用一条毛巾勾住脚底,向身体方向牵拉,每次牵拉30秒后缓慢放松,后换脚同法进行,力度以疼痛承受内为佳,晨起后锻炼最佳,每日3次。
此法适用于恢复期加强训练,目的为增强跟腱耐力,加快恢复。
5、跟腱离心锻炼可在楼梯台阶练习,患者患肢伸直站立,前脚掌位于台阶上,另一侧肢体弯曲悬空,患肢脚后跟缓慢下压,出现酸胀感即可开始缓慢踮脚,恢复准备姿势。
每组10次,每日3组。
此法适用于跟腱炎恢复后期,目的是巩固治疗,加强跟腱力量及周围肌肉韧性。
注意事项1、在运动前务必认真做好热身。
2、务必要加强身体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力量训练3、挑选合适的鞋子。
4、如果在进行某项运动时感觉到疼痛,应立即停下并休息。
5、在进行身体锻炼时,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循序渐进,慢慢增加活动的量和强度。
跟腱周围炎怎么治疗
跟腱周围炎即跟腱及腱围部位发炎,指一种无菌性慢性创伤,跟腱有两个鞘,外鞘由肌腱的深部筋膜组成,内鞘直接贴附于跟腱,其结构很似滑膜,内外鞘之间可互相滑动、摩擦,过度活动可产生炎症,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
跟腱周围炎怎么治疗
1、注意休息:多休息,晚上可用热水泡脚,睡觉时可抬高下肢,如果必须要活动的话,可以穿宽松的鞋,尽量用休闲鞋,用软一点的鞋垫。
2、外用中药:治疗的原则是舒筋活血、散结止痛。
[跟腱骨纺世医贴],实现通血、调气、逐瘀、止痛、驱邪、扶正等诸多功效,能有效地止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
3、手法治疗:患者俯卧,将膝关节屈曲90度,医生一手按于足蹠部,使足背伸,跟腱处于紧张状态,另一手用小鱼际,在跟腱附着处用劈法,然后,用拇食指在疼痛处用捻法,捋法,沿跟腱向上捋之。
4、穴位指压法:以拇指指腹按压承山,力度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垂直按压,持续约10秒钟,然后逐渐放松,反复3--5遍,再依次对其余穴位作指压治疗,以达到舒筋络、活气血、止疼痛的目的。
5、跟腱牵拉法:患者仰卧,小腿垂直于大腿,用力使患侧足背伸,使跟腱被动牵拉,同时用手指按压跟腱两侧的昆仑穴和太溪穴,有助于腱围粘连组织的松解。
跟腱周围炎的预防
1、穿得鞋子要舒适,特别是从事重体力工作者或运动员要防止下肢局部负荷量过于集中,注意劳逸结合,上下肢交替活动,可以减轻局部的疲劳,负荷过多部位也能及时得到休息和放松。
2、每天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浸泡脚和小腿约15~20分钟左右,这样可以促进下肢肌肉、韧带和关节血液循环,可以预防跟腱周围炎的发生。
3、运动员之间要养成每天训练结束之后,互相踩对方大腿后群肌及小腿肌肉作为放松的习惯,可以避免跟腱周围炎的发生。
跟腱炎的症状跟腱炎属慢性损伤,主要表现为跟腱疼痛和肿胀。
常见症状为跟骨后间隙疼痛,肿胀,发热,行走不便。
可以外用跟腱骨方医贴调理,同时配合理疗热敷按摩治疗,对跟腱炎的恢复很有帮助,平时注意休息,穿宽松舒适鞋袜,经常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
跟腱炎的症状1、疼痛是炎症引发最明显的症状,足跟上方跟腱处出现钝痛、酸痛,跟腱两侧压痛,一般出现于清晨或活动后休息时出现。
2、踝关节肿胀并活动僵硬,跟腱的炎症反应使局部血液流动减慢,进而局部出现水肿。
3、当患者在持续活动时,跟腱与周围肌肉在组织内活动过多,继而会引起疼痛加重。
4、跟腱炎急性期时,除了疼痛、肿胀,还可出现跟腱周围皮肤发红发烫。
5、跟腱炎病情加重恶化,跟腱会进一步肿大,并在跟腱上可出现结节。
6、踝关节僵硬,随着跟腱逐渐活动而逐渐减轻,跟踝部肿胀,距离跟腱在跟骨上止点5厘米处压痛,早晨起床时最明显。
跟腱炎的护理1、不要忍着疼痛工作或活动。
休息对于组织的愈合是必需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需要完全的卧床休息。
你可以进行其他一些不会影响受伤肌腱的活动。
2、为了减少疼痛、肌肉痉挛和肿胀,可以试试对受伤的部位进行冰敷,一天可以进行数次,每次不超过20分钟。
3、因为肿胀可能会导致受伤关节丧失活动功能,因此可以使用包扎带或是弹性绷带来包扎肿胀部位,直到肿胀消失。
4、抬高受伤的脚踝,使它的高度在心脏以上,这可以减少水肿,尤其在夜间睡觉时。
5、运动前要热身,运动要逐渐停止下来,运动后做适当的放松活动。
6、经常牵拉和加强小腿肌肉训练,在日常运动中逐渐增加登山、爬楼梯项目。
如果需要,可逐渐增加速度和距离。
7、。
跟腱炎的治疗用药及调理方法一、外洗或浸泡及按摩:葱白10枚、松针1把,桔叶10张,煎汤外洗并同时按摩患处,1天2次。
治疗7天,观察疗效,治疗期间避风、寒、湿、忌辛辣厚味,尽量减少行走,穿软底鞋。
中药可以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散淤祛寒,有效消除无菌性炎症,属于目前治疗跟腱炎较理想的有效疗法。
二、药浸法治:取苏木、白附子、麻黄、当归、川芎各30克,水煎浸洗脚部,同时用手搓揉跟腱,以利药液浸入肌肤。
每次15分钟,每日2次。
三、西医内服药物:消炎痛25mg1天2次,强的松5mg1天3次,维生素B6片20mg1天3次。
四、中药内服药物:夏枯草20g,当归10g,川芎10g,黄筋藤15g鹿筋30g,银花20g,一枝黄花10g,茯苓20g,生米仁、独活、川牛膝各10g,生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剂。
外敷药物可透入皮肤产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功效,可有效去除跟腱炎。
贴于体表的膏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
1、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以增加关节的稳定性,静力锻炼为增强肌力的简便有效运动,如在没有阻力情况下,做肌肉收缩动作。
若在运动中出现疼痛,或运动后疼痛持续15分钟以上,可适当减少锻炼次数。
这些跟腱炎的护理比较有效。
2、跟腱炎的护理还有增加户外活动,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和耐力,如散步、游泳、打太极拳等,应每日坚持,循序渐进,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3、保持或增加关节最大活动度的运动,应由病人主动进行、循序渐进。
这也属于跟腱炎的护理方法。
4、跟腱炎的护理要进食高钙食品,以确保老年人骨质代谢的正常需要。
老年人钙的摄取量应较一般成年人增加50%左右,即每日成分钙不少于1200毫克,故宜多食牛奶、蛋类、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必要时要补充钙剂。
宜食活血化淤、芳香开窍的食物,如三七、山楂、藿香、薤白、荠菜等。
另外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豆类的食物是很好的选择,平时应该要避免如油炸、烧烤、过咸、过甜的食物。
跟腱炎的中医治疗方法跟腱炎是指跟腱附近组织的炎症病变,可导致跟腱疼痛、肿胀、僵硬和活动障碍等症状。
传统中医学认为,跟腱炎是因为体内气血不畅导致,因此中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缓解疼痛和促进组织修复等方面。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中医治疗跟腱炎的方法。
1.中药内服中药内服是中医治疗跟腱炎的主要方法之一、根据不同的体质和病情,中医师会开具不同的中药方剂。
常用的中药有桑枝、红花、防风、川芎、当归等。
这些中药有助于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缓解疼痛,并能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2.中药外敷中药外敷也是中医治疗跟腱炎的重要方法。
常见的中药外敷方法有熨灸、熏蒸、药浴等。
其中,熨灸是将研磨成细末的中药放在熨斗上,通过热力渗透皮肤,达到调理气血和活血化瘀的作用。
熏蒸则是将中药熏蒸在患处,能温养经络、祛风湿和缓解痛楚。
药浴是将中药煎煮后,将患处浸泡其中,可以温养经络、舒筋活血。
3.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跟腱炎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体内气血运行和调整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达到缓解疼痛、消肿、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
常用的针灸疗法有磁疗和艾灸。
磁疗是将磁片粘贴在患处,通过磁力的刺激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炎症。
艾灸是将艾叶燃烧后,将灰烬熏热患处,通过温热的刺激起到舒筋活血、温养经络的作用。
4.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治疗跟腱炎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手法的按揉、搓捏和推拿等手法,达到舒筋活血、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常用的推拿按摩手法有捏揉、推拿、推撮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刮痧和拔罐等方法来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康复。
跟腱炎的治疗方法跟腱炎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通常发生在跟腱附着于跟骨的部位,引起疼痛和不适。
对于跟腱炎的治疗,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来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跟腱炎治疗方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休息是治疗跟腱炎的关键。
在发现跟腱炎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给予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使用受伤部位,以免加重炎症和损伤。
适当的休息可以减轻疼痛,减少炎症,有助于跟腱的修复和康复。
其次,冷热疗法也是治疗跟腱炎的有效手段。
在炎症初期,可以使用冰袋冷敷受伤部位,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而在炎症缓解后,可以采用热敷或热水浸泡的方式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有助于康复。
另外,按摩和舒展运动也是治疗跟腱炎的重要方法。
通过按摩受伤部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
同时,适当的舒展运动可以增加肌肉的柔韧性,减少跟腱的受力,有助于康复和预防再次受伤。
除此之外,药物治疗也是治疗跟腱炎的一种选择。
可以通过口服或外用药物来缓解疼痛和炎症,如非甾体抗炎药、止痛药和外用消炎药膏等。
但在使用药物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和用药说明进行,避免不当使用和药物滥用。
最后,康复锻炼和物理治疗也是治疗跟腱炎的重要环节。
在炎症缓解后,可以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以增强肌肉力量和稳定性,促进跟腱的康复和功能恢复。
同时,物理治疗如超声波、电疗和理疗等也可以帮助加速康复进程。
总的来说,对于跟腱炎的治疗,及时休息、冷热疗法、按摩舒展、药物治疗和康复锻炼等方法都是有效的。
但在进行治疗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选择合适的方法,避免不当操作和药物滥用,以免加重症状和延长康复时间。
希望本文介绍的治疗方法能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早日康复!。
跟腱炎的中医治疗方案跟腱炎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患者常常出现跟腱区域疼痛、肿胀以及运动功能障碍等症状。
传统中医在治疗跟腱炎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疗效,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医治疗方案。
中医认为,跟腱炎是气血不调、湿热蕴结、经络阻滞等原因引起的疾病。
因此,中医治疗跟腱炎的方法既包括对症治疗,也包括调理全身,以恢复体内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顺畅。
1.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跟腱炎的主要方法之一、常用的中药有白芷、川芎、枸杞子、淫羊藿等。
这些中药可以活血化瘀、祛湿散寒、舒筋活络,缓解疼痛、消肿止痒,促进跟腱组织的修复和恢复。
2.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在中医治疗跟腱炎中也有显著的疗效。
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阳陵泉、足五里等。
通过针刺这些穴位,可以调节经络气血,促进跟腱周围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消肿,加速跟腱的修复。
3.热敷疗法:热敷疗法是中医治疗跟腱炎的常用方法之一、可以使用热水袋、热毛巾等进行热敷。
热敷可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炎症的消退和组织的修复。
4.推拿按摩:推拿按摩也是中医治疗跟腱炎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推拿按摩,可以刺激跟腱周围的穴位和经络,调节气血,促进跟腱的修复和恢复。
常用的推拿技法包括揉捏、推拿、拍打等。
5.足浴疗法:足浴疗法是中医治疗跟腱炎的常见方法之一、可以将跟脚浸泡在热水中,加入适量的草药,如红花、丁香、白芷等。
足浴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缓解疼痛、消肿,促进组织的修复和恢复。
6.饮食调理:饮食调理在中医治疗跟腱炎中也非常重要。
患者应当避免生冷、辛辣、油腻等食物,多摄取富含维生素C、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瘦肉等。
此外,适量补充胶原蛋白和骨胶原等营养物质,也有助于跟腱的修复和恢复。
总之,中医治疗跟腱炎的方法很多,既包括内服中药、外用中药,也包括针灸、推拿按摩、热敷、足浴等物理疗法。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当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保持良好的休息和生活习惯,控制运动强度,以避免加重损伤。
中医治疗跟腱炎的方法跟腱炎是指跟腱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跟腱疼痛、肿胀、压痛和运动功能受损等症状。
中医认为,跟腱炎多由腰肾虚损、湿热内蕴、痰湿阻滞等多种因素引起,因此可以通过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医治疗跟腱炎的方法。
1.中药熏洗:可以选择一些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如黄连、黄柏等,制成熏洗剂,用于熏洗患处。
可以起到消炎、镇痛、缓解肿胀等作用。
2.中药外敷:可选用一些具有活血化瘀、散结消肿等作用的中药,如当归、川芎、秦艽等,制成熟地黄膏或者药丸,贴敷在患处,可以促进局部气血流通,减轻炎症反应。
3.针灸疗法: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腱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
常用的针灸方法有:扎刺、拔罐、艾灸等。
4.推拿按摩:可以通过推拿按摩,刺激经络、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消散。
常用的推拿手法有:捏揉、推拿、拍打等。
5.中药内服:可以根据病情的不同,选择具有不同功效的中药进行内服。
比如,对于寒湿侵袭引起的跟腱炎,可以使用温中散寒、祛湿化痰的中药,如附子、干姜、半夏等;对于湿热内蕴引起的跟腱炎,可以使用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的中药,如黄连、茵陈、栀子等。
6.足浴疗法:可以通过将患者的双脚放入药物熏蒸或者药泉中浸泡,达到热毒祛邪、活血化瘀的效果。
对于跟腱炎有一定的疗效。
7.水疗疗法:可以通过温水浸泡、水疗按摩等方法,达到舒筋活络、改善血液循环的效果。
常用的水疗疗法有:水温法、水流法、水压法等。
除了上述的中医治疗方法,还可以结合适当的休息、热敷、冷敷、运动康复等措施进行辅助治疗。
此外,调整身体姿势、避免再次受伤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中医治疗跟腱炎可以通过草药外用、内服、针灸、推拿按摩等方法,改善局部气血循环,消散炎症,促进组织修复。
但是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理疗减轻跟腱炎症状的有效方法在现代社会,跟腱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运动损伤,它可能使人感到疼痛,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幸运的是,通过理疗,可以有效地减轻跟腱炎的症状并帮助恢复健康。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理疗方法,帮助患者缓解跟腱炎带来的困扰。
1. 理疗概述理疗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通过运动、按摩和物理疗法等手段,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并帮助恢复受伤部位的功能。
对于跟腱炎,理疗可以改善炎症状况,减轻疼痛,提高运动能力,加速康复过程。
2. 热敷热敷是一种简单且常见的理疗方法,它通过提高患处的温度,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
可以使用热水袋、热毛巾、热敷器等热源进行热敷,每次持续15-20分钟,每天多次进行。
热敷还可以舒缓紧张的跟腱和周围组织,减轻运动时的不适感。
3. 冷敷冷敷是另一种常见的理疗方法,适用于跟腱发炎时。
通过应用冷物体,如冰袋、冰块袋,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冷敷可以缩小血管,降低炎症反应,使跟腱恢复正常状态。
每次冷敷持续15-20分钟,每天多次进行,但不应过久以免造成皮肤损伤。
4. 按摩按摩是一种有效的理疗方法,它可以增加跟腱和周围组织的血液流动,缓解疼痛和炎症。
按摩可以通过使用双手或按摩器具来进行,以适度的力度和频率按摩受伤部位。
在进行按摩时,可以结合一些舒缓性质的按摩油或乳液,以保护皮肤并增强按摩效果。
每次按摩持续10-15分钟,每天进行多次。
5. 跷脚板跷脚板是一种简单但有效的理疗装置,可以帮助减轻跟腱炎的症状。
跷脚板使用一个斜坡来提升脚跟,从而减少对跟腱的负荷和张力。
患者可以站在跷脚板上,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如上下踮脚、向前倾斜等。
通过跷脚板的使用,可以改善跟腱炎的症状,加速康复过程。
每天使用跷脚板15-20分钟,逐渐增加时间和运动强度。
6. 电疗电疗是一种通过电流刺激来治疗跟腱炎的方法。
电疗可以通过使用电疗仪器,如电流转换器、电疗仪等,将电流传递到患处。
这种刺激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炎症。
玻璃酸钠联合艾灸治疗跟腱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发布时间:2021-03-22T11:50:55.187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1月21期作者:魏林[导读] 观察采取向跟腱周围注射玻璃酸钠联合艾灸治疗跟腱病的临床疗效。
魏林(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四川成都610000)摘要:目的:观察采取向跟腱周围注射玻璃酸钠联合艾灸治疗跟腱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来自2017年1月-2019年12月门诊诊治的跟腱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分组对照,对照组 26例,观察组34例。
对照组给予艾灸治疗,观察组运用玻璃酸钠联合艾灸治疗,向跟腱周围注射玻璃酸钠25mg后进行艾灸治疗,每周1 次,5次为1个疗程。
随访2~15月,平均随访7.5月。
结果:对照组26例患者治疗后17例症状完全消失,占65.4%;6例仍有轻度疼痛,占23.1%;3例无效,占11.5%。
观察组34例患者大部分注射1针后症状明显缓解,疗程结束后28例症状完全消失,占82.3%;5例仍有轻度疼痛,占14.7%;无效1例,占3.0%。
结论:玻璃酸钠联合艾灸能有效治疗跟腱病,减轻跟腱病患者痛苦,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玻璃酸钠、艾灸、跟腱病、疗效观察。
跟腱病是对复杂的、多方面的病理肌腱的总称,包括跟腱炎和跟腱退变,主要临床特征是跟腱及周围的疼痛、肿胀和功能受限,是跟腱及周围组织的无菌性急慢性炎症。
跟腱由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组成,是人体最大、最强壮的肌腱,是踝关节跖屈的主要力量[1]。
跟腱的肌腱由腱周脂肪性间隙组织分隔,并被腱鞘包绕,跟腱有两个鞘,其结构似滑膜,肌腱的深部筋膜组成外鞘,直接贴附于跟腱的是内鞘,在运动中活动过度,内外鞘之间的滑动、摩擦可能会产生炎症,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
临床上主要以足跟部疼痛,跑步或者跳跃疼痛加重,严重时走路感疼痛加重,跟腱周围局部压痛阳性,行走时足跟不能着地,踝部背伸活动时疼痛加剧等为特点的一种疾病[2]。
跟腱病临床上主要见于跑跳动作较多的运动员及爱好者。
跟腱炎是怎么引起的跟腱炎的原因主要是机体老化或反复的损伤,大多数的跟腱疼痛都可以分类为肌腱的病变。
除此之外,肌腱会变得薄弱,并失去其结构。
老化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反复的微创伤没有得到完全恢复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肌腱局部的病变最终会进展为部分或者完全破裂。
跟腱炎是怎么引起的1、与缺乏全面身体训练有关有的运动员在训练中经常只把专项技术训练放在首位,技术训练又多,同时又过于集中和单调,致使局部负担过重。
因为当一个运动员跳高时,其起跳瞬间的动作要重复好多次。
当下肢的肌肉出现爆发性收缩时,跟腱承担的牵拉力可达体重12倍,制动性前蹬及跨栏的强力蹬地,跟腱都受到强大的拉力,因此也极容易造成跟腱致伤。
2、与训练过程中忽视科学性有关没有遵守训练原则,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没有贯彻渐进性,而是对某一肌群采用大强度的单一训练方法,使专项训练量过大和局部负荷的强度过于集中,没有按从小到大的训练原则,致使运动员的小腿三前沿肌的肌纤维多次反复磨损,并且使其小腿后群肌出现僵硬和发紧现象,相应地使其跟腱也受到长时间较强的机械性牵拉刺激,而跟腱也得不到放松与休息,日久了,慢慢地使跟腱的周围出现疼痛、充血、水肿等症状。
3、与寒冷的天气及场地太硬有关因为冬季天气寒冷,加上准备活动做的不充分,下肢肌肉中血液循环差,不能使下肢皮肤、肌肉温热起来,出现动作僵硬,使踝关节动作缺乏力量,再加上场地又过硬,跑或跳的时候,踝关节动作就容易变形,极容易产生跟腱受伤,但是,很多中长跑运动员,冬季训练时,把练习耐力都安排在柏油马路上,这时正值天寒地冻季节,逐渐使小腿肌肉僵硬,更容易使跟腱致伤。
跟腱炎的治疗方法1、使用支撑垫支撑垫可以抬高脚踝,以减少对跟腱的拉伸。
在夜间睡眠时使用夹板,以保持跟腱固定,减少疼痛。
2、穿步行靴或使用拐杖如果病情严重,医生可能会建议穿步行靴或使用拐杖,以帮助跟腱愈合。
3、手术非手术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往往能够使跟腱炎在几周时间内得到痊愈和自我修复。
治疗跟腱周围炎的方法
跟腱周围炎是跟腱及腱围部位发炎,是一种无菌性慢性创伤。
活动后感到小腿发紧,疼痛,有时在起跳或落地、站立时小腿后侧疼痛,重者在行走时就有小腿疼痛。
多见于运动员和参加军事训练的人员。
可以采取中医膏药,热敷,封闭等方法治疗。
同时要注意休息,尽量抬高下肢,清淡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避免烟酒刺激。
治疗跟腱周围炎的方法
1、口服药物:严重疼痛患者,可服用止痛药,但因为止痛药治标不治本,所以一般不提倡使用。
2、外用中药:治疗的原则是舒筋活血、散结止痛。
跟腱骨方医贴,实现通血、调气、逐瘀、止痛、驱邪、扶正等诸多功效,能有效地止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
3、针灸疗法:用两根针灸针从跟腱两侧刺入,直至跟腱的跟骨附丽区,留针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
4、封闭疗法:封闭针是将药物注射到疼痛的部位,达到消炎、止痛的目的,并有缓解局部肌肉紧张的作用。
5、物理疗法:各种理疗可有效的充血、消炎、镇痛,如红外线,电流,热疗等等。
6、运动疗法:双手扣脑后站立,然后蹲下,立刻再起来,如此为1次。
每天做200次,分2回进行,3个月可见跟腱炎症状减轻。
7、手术治疗:需要做手术来切除跟腱周围的炎症组织。
一般不考虑手术切除跟腱周围炎症组织,因为此类手术非但收效甚微,往往还会刺激受损部位疤痕增生。
跟腱周围炎的日常护理
1、注意休息,减少运动量:多休息,晚上可用热水泡脚,睡觉时可抬高下肢,如果必须要活动的话,可以穿宽松的鞋,尽量用休闲鞋,用软一点的鞋垫。
2、冰敷和热敷:如发现跟腱有些红肿,应及时冰敷处理,时间为10分钟左右,将一个冰块在患处打圈摩擦,持续2-3分钟,休息一分钟,再重复,进行半个小时,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泡脚,这就是用热水来舒筋活血。
3、拉伸和按摩:拉伸跟腱的动作比较容易,勾脚尖就是在拉伸跟腱,平时运动
前应多做。
另外也可以站立位扶墙拉伸跟腱。
按摩跟腱比较复杂,自己很难发力,所以自己按摩的话可以选择按摩放松小腿肌肉。
4、避免会增加疼痛或是肿胀的活动:不要忍着疼痛工作或活动。
休息对于组织的愈合是必需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需要完全的卧床休息。
你可以进行其他一些不会影响受伤肌腱的活动。
5、挑选合适的运动鞋,鞋底不能太硬,鞋子不能过大,后跟不能太软。
也可以在鞋跟内加一层硅胶衬垫,帮助减缓跟腱紧张。
注意休息,避免负重,合理运动。
运动前要热身,运动要逐渐停止下来,运动后做适当的放松活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