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送东阳马生序》默写题
- 格式:doc
- 大小:11.00 KB
- 文档页数:1
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送东阳马生序》理解性默写1.统领全文,为全文定下基调的句子是:2.最能表现作者幼时抄书艰苦的句子是:3. 3.抄书完毕后,不敢违背约定的句子:4.担心没有机会接受大师的教诲,作者的做法是:5.表明老师发怒,自己以谦和的态度虚心请教的句子是:6.服侍先达,虚心请教,认真聆听的句子是:7.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作者处于同舍生的锦衣华服之间的表现是:8.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9.揭示精神追求战胜物质贫困的句子是:10.10.虽同游者腰缠万贯,自身一贫如洗,却能安心学习的原因:11.写出“我”学有所成原因的句子:第六单元古诗理解性默写《十五从军征》1.开篇直言从军时间长,高度概括士兵军旅生涯,与“少小离家老大回”意味相似的诗句:2.乡人的答语道出亲人都已逝去的悲惨现状的句子:3.描绘院内荒凉凄楚的景象,表明家中已空无一人的悲惨情形的诗句:4.起句诗人似乎没有批评什么,但一个“始”字,却已经强有力地揭示了当时兵役制度的惨无人道:5.抓住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的诗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1.写北方风狂雪早的诗句是: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3.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4.诗中从侧面反映天气异常寒冷,战争非常残酷的诗句是:5.诗中用互文的表现方法来描写边塞苦寒生活的句子是: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运用夸张修辞手法过渡的诗句是: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中,从视觉角度,色彩鲜明、红白相映的句子是:8.体现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的诗句是:《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1.《南乡子》中,点明词人登临地点的语句是:2.《南乡子》中,隐含“故国之思”,表明词人对恢复中原的渴望的语句是: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看江水东流,发思古幽情,表明历史沧桑变化,兴亡更替的语句是:4.《南乡子》中,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并战而胜之的句子是:历代诗人常常喜欢登临古迹,借以抒情言志。
送东阳马生序理解性默写[1]-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送东阳马生序》情景默写1.《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宋濂少年博览群书使他增长了知识和提升了理想高度,因此成年后追求更加高远的句子,。
2.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用自己从小就喜欢读x 书做开篇,进而提出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3. 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自己家庭贫困,借书抄书,按时奉还的句子是:,,,,4. 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了宋濂在寒冷季节里努力抄书的痛苦和坚强意志的句子是,,,。
催人奋进5. 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用先达品行高、门人多和严肃来反衬求学之难的句子是,,,6. 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了宋濂提出疑问,询问道理和谦逊专一的学习态度的句子是:,,7. 《送东阳马生序》中,从脸色、礼节、语言反映宋濂虚心接受“先达”“叱咄”的句子的是,,,。
表现他谦逊礼貌的态度8.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宋濂虽“先达”尊敬,反映她学习意志的坚韧和从师的收获的句子是,。
,。
9. 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选择了记从师途中的艰苦和上文的“笔录”之苦,都是严寒日子的句子是:,,,,。
10. 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对天寒行路之苦的补充,交代自己到住所时手脚冻僵的艰难情况,意在说明求学艰难的句子是,,,,。
11. 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从求学时饮食生活的清苦角度来表现求学艰难的句子是,,12. 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与舍生对比,表现对穿戴不羡慕,自得其乐的人生观。
从而概括了自己不怕艰苦、勤奋学习的精神的句子是,,,,。
13. 《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极写同舍生服饰奢华,反衬自己清苦的句子是,,,,,。
14. 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宋濂虽家贫但能博览群书,借书讲究诚信的句子是,,。
,,。
15. 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宋濂因担心没有大师指导,跑到百里以外向前辈请教的句子是,,。
2。
《送东阳马生序》情景默写1、《送东阳马生序》中,“”一句写出作者求学途中负重行路的艰难。
2、人们愿意借书给自己,那时因为作者很守信,这些句子是:,,。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自己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其中写他借书和抄书情景的两句是“,”。
4、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自己幼时苦学,以“,”两句写他抄书完后及时还书的情景。
5、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自己借书抄书的情景,以“,”两句写他及时还书所受到的的广泛信任和最终效果。
6、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自己的从师求学经历,以“,。
”两句写求学者之多和师道之尊严。
7、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以“,”两句从季节、环境、气候的特点上着眼,写求学路途险恶的情况。
(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以“,”两句写他求学路风大雪深的情景,突出了其求学的艰苦。
)8、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对比写自己与同学的家境和生活条件,以“,”两句写自己当年的衣着之差以及自安心态。
9、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在和同舍生进行对比后,以“,”两句揭示了精神追求可以战胜物质贫困。
(表达作者求学的经历中“苦中有乐”的句子)10、《送东阳马生序》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
11、《送东阳马生序》作者回忆“从师”经历中感叹岁月艰辛的句子是:,,。
12、《送东阳马生序》描写作者求学同窗非福则贵,穿戴非凡的语句是:,。
13、《送东阳马生序》描写作者所从师的先贤门生众多,神情严肃的一句:,,。
14、《送东阳马生序》中,写出先达德高望重,弟子众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15、《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吃穿用度都比别人差,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描写虽同游者腰缠万贯,自身一贫如洗,却能安心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16、《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通过写自己向先达请教问题时的动作来教导马生要尊师重道、谦虚谨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送东阳马生序》默写1.(2017·四川南充市·)《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和吃穿用度都比别人差,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2.《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写到,求学之时,虽条件艰苦,但“,。
”故而对富有的同学毫无艳羡之意。
3.《送东阳马生序》中表达作者求学经历”苦中有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
”4..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说:同学们都衣着华美,而“_________________ ”,对此毫无羡慕之意。
5.(2018·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高三一模)《送东阳马生序》中“______________ ”一句,通过描写人物与周围的环境写出了作者求学之路的艰难困苦。
6.《送东阳马生序》中,分别从季节、环境、气候的特点上着眼,写行路的凄苦的句子是“ , _ , 。
”7.(2018·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高三一模)《送东阳马生序》中总结宋濂求学生涯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 ”。
8.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先对比自身与同学之间巨大的物质差距,接着表明自己毫无艳羡之意,然后点出原因所在:“_________ ,_________ 。
”9.(2018·河南)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明虽然自己衣服破旧但一点都不羡慕他人的华丽穿戴。
10.(2017·湖北沙市中学高三)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最能体现作者抄书客观条件恶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11.(2020·黑龙江牡丹江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现出了宋濂不辞劳苦赴远方拜师求学的艰辛。
1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说自己尽管在吃穿方面比不上别人,但因内心愉悦而浑然不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送东阳马生序》默写、注释、翻译、简答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九下)班级:姓名:一、句子默写(1、2段要求背诵):。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俯身倾耳以请;,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至舍,,,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二、重点课下注释默写:①选自。
生,。
宋濂文学家。
②【致】③【假借】④【弗之息】⑤【走】⑥【逾约】⑦【以是】⑧【既加冠】⑨【硕师】⑩【趋】⑪【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叩问,⑫【德隆望尊】⑬【填】⑭【稍降辞色】辞色,⑮【援疑质理】援,质,⑯【俯身倾耳以请】⑰【叱咄】⑱【至】⑲【复】⑳【俟】㉑【负箧曳屣】㉒【穷冬】穷,㉓【皲裂】㉔【舍】㉕【四支僵劲】支,㉖【媵人】㉗【持汤沃灌】汤,沃,㉘【和】㉙【寓逆旅,主人日再食】逆旅,食,㉚【被绮绣】被,。
绮,。
绣,㉛【缨】㉜【腰】㉝【容臭】臭,㉞【烨然】㉟【缊袍敝衣】缊,敝,㊱【慕艳】㊲【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口体之奉,㊳【耄老】㊴【预君子之列】预,君子,㊵【宠光】㊶【缀】㊷【日侍坐备顾问】㊸【谬称其氏名】㊹【太学】㊺【县官】㊻【廪稍】㊼【裘葛】㊽【遗】㊾【馁】㊿【假诸人】诸,①【流辈】②【朝京师】③【谒】④【撰长书以为贽】贽,⑤【言和而色夷】⑥【诋】⑦【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三、重点句子翻译: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送东阳马生序》理解性默写填空复习资料
1.写作者早年生活贫寒,但在衣着光鲜的同学中毫无羡慕自卑的两句【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2. 写出作者吃穿用度都比别人差,却毫无羡慕自卑的原因是热爱读书的两句:【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写自己谦虚恭敬的站立在先生旁边,向其请教问题的两句【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4.作者向老师请教问题时认真聆听,表现其尊师重道、谦虚谨慎的两句【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5.用恶劣天气反衬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天大寒砚冰坚】
6.就算天气极寒,作者抄书也不懈怠的两句【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7.通过写作者借书抄书一事,表现其勤奋好学,懂礼守信的两句【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8.交代作者能够博览群书的原因的两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9.交代作者家境贫寒,无法正常读书的两句,这也是他幼年抄书的原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10.写作者弱冠成年后外出求学的两句【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11.用恶劣天气反衬作者年青求学从师之苦的两句【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12.写作者年青求学途中跋涉之苦的两句【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13.写出先达德高望重,弟子众多的句子是【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14.作者被先生责骂后的态度是【色愈恭,礼愈至】
15.写出作者愚笨但通过勤奋终有所收获,表现其谦虚好学的两句【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6.写作者弱冠成年后外出求学原因的两句【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送东阳马生序》理解性默写填空复习资料
1.写作者早年生活贫寒,但在衣着光鲜的同学中毫无羡慕自卑的两句【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2. 写出作者吃穿用度都比别人差,却毫无羡慕自卑的原因是热爱读书的两句:【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写自己谦虚恭敬的站立在先生旁边,向其请教问题的两句【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4.作者向老师请教问题时认真聆听,表现其尊师重道、谦虚谨慎的两句【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5.用恶劣天气反衬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天大寒砚冰坚】
6.就算天气极寒,作者抄书也不懈怠的两句【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7.通过写作者借书抄书一事,表现其勤奋好学,懂礼守信的两句【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8.交代作者能够博览群书的原因的两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9.交代作者家境贫寒,无法正常读书的两句,这也是他幼年抄书的原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10.写作者弱冠成年后外出求学的两句【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11.用恶劣天气反衬作者年青求学从师之苦的两句【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12.写作者年青求学途中跋涉之苦的两句【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13.写出先达德高望重,弟子众多的句子是【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14.作者被先生责骂后的态度是【色愈恭,礼愈至】
15.写出作者愚笨但通过勤奋终有所收获,表现其谦虚好学的两句【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6.写作者弱冠成年后外出求学原因的两句【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送东阳马生序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
语文九年级下】
XXX《送东阳马生序》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九年级下】
班级:姓名:《送东阳马生序》理解性默写:
1、揭示作者小时候研究就很勤奋或统领全文,为全文奠定下基调的语句:
2、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
3、用研究态度和研究条件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研究刻苦的句子:
4、初步揭示研究勤奋态度的句子:
5、写作者幼时抄书原因的句子:
6、表明作者坚守信用,决不耽误还书日期的句子:
7、写作者求师心切的句子:
8、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的原因的句子:9、表明叩问之师的确是德隆望尊的严师的句子:10、表现平时求教时恳切和虔诚的句子:
11、表明老师发怒,自己谦和的态度和请教的情节:12、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而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或揭示精神追求战胜物质贫困)的句子:
13、写跋涉之苦的句子:
14、写冷冻之苦的句子:
15、写衣食大略的句子:
参考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理解性默写:
1、余幼时即嗜学。
2、天大寒,XXX,手指不可屈伸。
3、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4、手自笔录。
5、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6、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送东阳马生序》理解性默写姓名: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之欧侯瑞魂创作“援疑质理”的求教之艰难,表示出作者求知的渴望与诚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写出从师求教道路之辛苦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写出太学生读书环境之优越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写出太学生教学条件之优越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写出太学生读书条件之优越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本文揭示了怎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为什么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慕艳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东阳马生序》常考题目一、作者写这篇文章,讲述自己的求学经历,赠送同乡后学,主要想表达什么意思?答: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为学之难,要想学业有成,必须克服种种困难,抵制各种享乐和物质诱惑,勤勤恳恳,专心致志,勉励马生能珍惜优越的学习条件,学有所成。
二、在求学过程中,作者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找出其中的细节,说说最让你感动的地方。
答:作者在求学中的困难有:1、求书之难,这是由于家贫造成的困难,作者用借书,抄书的方法克服。
2、求师之难,作者用跑远路、拜名师,虚心求教的方法克服。
3、生活之苦,主要是历经苦寒,破衣粗粮,作者以内心的充实,精神的强大来克服这一困难。
本文中的细节描写很多。
“同舍生皆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秀烨然若神人。
”运用细节描写传神地写出了同舍生服饰华美,衬托出作者“缊袍敝衣”的朴素,生活的艰苦。
三、课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有什么作用?答:①“或遇其叱咄,色食恭,礼愈至”的作用(写老师严厉的作用),用“乡之先达”的倨傲粗暴与作者的谦虚恭敬形成对比,表现了求师之难,突出作者一心向学,不怕羞辱的学习态度。
②“同舍生”的豪华装束与作者的“缊袍敝衣”形成对比,衬托作者生活的艰苦,突出作者内心的充实和强大,求学的专心。
③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与作者求学的种种艰辛形成对比,突出专心学习的重要性。
四、文中的“勤且艰”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勤:勤奋抄书、读书、勤于向老师请教。
艰:从师路途遥远,生活条件艰苦。
五、作者学有所成的原因?(精神品质)在文中还有哪些精神品质?答:勤奋好学,不怕艰苦,诚实守信,博览群书、虚心求教,不怕困难,战胜困难,以苦为乐、意志坚强,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关心后学,谆谆教诲,自我反省,坦诚率真。
六、文中第二段环境描写的作用?答:“穷冬、烈风、大雪”分别从季节、天气、环境等方面描写了环境的恶劣,从侧面烘托出作者外出从师求学时旅途之艰,奔走之苦,突出作者求知的渴望和决心。
(完整版)《送东阳马生序》理解性默写《送东阳马生序》1.说明“援疑质理”的求教之艰难,表现出作者求知的渴望与诚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写出从师求教道路之辛苦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写出太学生读书环境之优越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写出太学生教学条件之优越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写出太学生读书条件之优越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本文揭示了怎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为什么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慕艳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答案《送东阳马生序》理解性默写1.统领全文,为全文定下基调的句子是:余幼时即嗜学。
2.最能表现作者幼时抄书艰苦的句子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3.抄书完毕后,不敢违背约定的句子: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4.担心没有机会接受大师的教诲,作者的做法是: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5.表明老师发怒,自己以谦和的态度虚心请教的句子是: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6.服侍先达,虚心请教,认真聆听的句子是: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7.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作者处于同舍生的锦衣华服之间的表现是: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8.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9.揭示精神追求战胜物质贫困的句子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0.虽同游者腰缠万贯,自身一贫如洗,却能安心学习的原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1.写出“我”学有所成原因的句子:“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第六单元古诗理解性默写《十五从军征》1.开篇直言从军时间长,高度概括士兵军旅生涯,与“少小离家老大回”意味相似的诗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2.乡人的答语道出亲人都已逝去的悲惨现状的句子: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3.描绘院内荒凉凄楚的景象,表明家中已空无一人的悲惨情形的诗句: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4.起句诗人似乎没有批评什么,但一个“始”字,却已经强有力地揭示了当时兵役制度的惨无人道: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5.抓住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的诗句: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1.写北方风狂雪早的诗句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送东阳马生序》参考答案:
1、在《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说自己小时侯学习就
又说:“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
2、在《送东阳马生序》中,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3、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因为作者借书还书很守信,结果是: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4、在《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从师求学路上,“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在深冬大雪中,“足肤皲裂而不知”,身体都出问题了。
5、在外求学时,和富有的同学相比,宋濂的处境却是“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寒酸却又不羡慕别人。
6、为什么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羡艳意”(或表达作者求学的经历中“苦中有乐”的句子):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名句默写助记与训练一、名句默写助记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点拨]本段写作者少年时代读书的刻苦勤奋和成年后求师学习的艰难经历。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点拨]本段具体回忆自己求学的勤奋艰苦情况。
二、自主强化训练【易错字·写三遍】(二)[情境默写训练]1.《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中,写出先达德高望重,弟子众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中,作者吃穿用度都比别人差,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中,作者通过写自己向先达请教问题时的动作来教导马生要尊师重道、谦虚谨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中,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送东阳马生序》默写题
1、《送东阳马生序》中,点明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的语句是: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2、人们愿意借书给自己,那时因为作者很守信,这些句子是: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3、表现作者在寒冬腊月中勤学品质的句子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4、表现作者向“乡之先达”谦恭、虚心地求学的句子是: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5、作者回忆“从师”经历中感叹岁月艰辛的句子是: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6、表达作者求学的经历中“苦中有乐”的句子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