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一维和二维数组的定义和数组元素的引用方法(精)
- 格式:ppt
- 大小:373.50 KB
- 文档页数:70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大纲C语言程序设计一、说明(一)课程性质必修课(二)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为计算机类等本、专科学生开设的,以培养学生程序设计能力为目的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基础,同时也是第一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结合一般数值计算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对一般问题进行分析和程序设计,编制出高效的C 语言应用程序;同时了解进行科学计算的一般思路,培养应用计算机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与基本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计算机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计算机程序语言发展史,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函数,数组,指针,文件。
(四)教学时数90学时,60理论,30上机(五)教学方式多媒体授课二、本文第一章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学要点:C程序的基本结构。
上机环境,进行简单C程序的编写。
教学时数:4学时(理论3学时,上机1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
C程序的基本结构。
第二节开发环境上机环境,进行简单C程序的编写。
考核要求:1.掌握编写C语言程序的基本步骤。
2. 掌握上机调试过程。
第二章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教学要点:数据类型。
表达式。
输入输出函数。
教学时数:12学时(理论8学时,上机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数据类型整型、实型、字符型、枚举型、构造类型、指针。
第二节常量与变量第三节运算符与表达式算术运算符及表达式、关系运算符及表达式、逻辑运算符及表达式、逗号运算符及表达式、条件运算符及表达式、赋值运算符及表达式。
第四节标准输入/输出scanf()函数、printf()函数。
第五节数学函数数学库头文件<math.h>。
第六节随机数发生器函数rand()和srand()函数,对应的头文件“stdlib.h”。
考核要求:1.理解数据结构、常量、变量的概念;2.掌握各种运算符的优先级及结合方向;3.熟练掌握数据的输入、输出方法;4.了解其他数学函数及随机函数的使用方法。
一、实验背景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学习数组的相关知识,掌握数组的定义、初始化、赋值、引用等方法,以及数组的操作和应用。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数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对编程思维和算法设计有了更全面的提升。
二、实验过程1. 实验一:一维数组的定义与初始化实验过程中,我首先学习了如何定义一维数组,以及如何对数组进行初始化。
通过实验,我掌握了以下知识:(1)一维数组的定义格式:类型符数组名[常量表达式];(2)一维数组的初始化方法:在定义数组时,可以在方括号内指定数组的长度,并为数组元素赋初值。
2. 实验二:二维数组的定义与初始化在实验二,我学习了二维数组的定义与初始化。
通过实验,我掌握了以下知识:(1)二维数组的定义格式:类型符数组名[常量表达式1][常量表达式2];(2)二维数组的初始化方法:可以在定义数组时,指定数组的行数和列数,并为数组元素赋初值。
3. 实验三:数组元素的引用与赋值在实验三,我学习了如何引用数组元素,以及如何为元素赋值。
通过实验,我掌握了以下知识:(1)数组元素的引用方法:数组名[下标];(2)数组元素的赋值方法:使用赋值运算符“=”。
4. 实验四:数组的操作与应用在实验四,我学习了数组的操作与应用,包括冒泡排序、选择排序等。
通过实验,我掌握了以下知识:(1)冒泡排序算法:通过比较相邻元素的大小,将较大的元素交换到后面,直到整个数组有序。
(2)选择排序算法:通过比较相邻元素的大小,选择最小(或最大)的元素放到数组的起始位置,然后继续对剩余的元素进行排序。
三、实验反思1. 数组的定义与初始化在实验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数组在编程中的重要性。
数组作为一种数据结构,可以有效地存储和操作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元素。
通过对数组的定义与初始化,我学会了如何创建一个符合实际需求的数组,并为数组元素赋初值。
2. 数组元素的引用与赋值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引用数组元素,以及如何为元素赋值。
这使我更加熟练地掌握了数组的使用方法,为后续的编程实践打下了基础。
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基础的概念,它们在数据存储和访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维和二维数组的定义方法、赋值和访问方法,并深入探讨它们在编程中的应用。
1. 一维数组的定义方法一维数组是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元素组成的有序集合。
在许多编程语言中,可以使用以下方式来定义一维数组:int[] array = new int[5];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包含5个整数元素的整型数组。
一维数组的长度是固定的,一旦定义了数组的长度,就无法更改。
2. 一维数组的赋值和访问方法一维数组的赋值可以通过索引来实现,索引从0开始计数。
例如:array[0] = 1;array[1] = 2;array[2] = 3;可以通过索引来访问数组的元素,例如:int x = array[0];通过循环遍历一维数组的元素,可以方便地对数组进行操作。
3. 二维数组的定义方法二维数组是由行和列组成的表格状数据结构。
在许多编程语言中,可以使用以下方式来定义二维数组:int[][] array2D = new int[3][3];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包含3行3列整数元素的二维数组。
二维数组的长度也是固定的,无法更改。
4. 二维数组的赋值和访问方法二维数组的赋值同样可以通过索引来实现,例如:array2D[0][0] = 1;array2D[0][1] = 2;array2D[0][2] = 3;可以通过两个索引来访问二维数组的元素,例如:int y = array2D[0][0];同样可以通过循环遍历二维数组的元素,对数组进行操作。
总结回顾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是程序中常用的数据结构,它们可以方便地存储和访问大量的数据。
在实际编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来选择使用一维数组还是二维数组,以便更加高效地处理数据。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是编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便利的数据存储和访问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程序设计实验项目名称数组班级与班级代码14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实验室名称(或课室) SS1-332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任课教师学号:姓名:实验日期:2014年月日广东商学院教务处制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一维数组、二维数组的定义、赋值、输入、输出方法。
2.熟练掌握字符数组和字符串函数的使用。
3.熟练掌握一位数组以及一位数组元素的存储关系。
4.熟练掌握一位数组和二维数组的使用以及在函数中的传递。
5.通过上机实践掌握与数组有关的算法。
二、实验内容上机题1输入并运行以下程序。
实验内容:用2个数组对第3个数组进行赋值#include<stdio.h>main(){int i,a[5],b[5],c[5];a[0]=2,a[1]=6,a[2]=4,a[3]=8,a[4]=9;b[0]=2,b[1]=7,b[2]=9,b[3]=5,b[4]=3;for(i=0;i<=4;i++){c[i]=a[i]*b[i];printf("c[%d]=%d\n",i,c[i]);}}实验步骤○1int a[5]:整型一维数组说明,a是数组名,也是数组的起始地址,该数组可以存储5个整数。
a[0]~a[4]也可以看成是变量标识字符,[]中的数值称为数组下标,下标从0开始。
○2数组赋值方法和一般变量一样。
例如,a[0]=2表示将2赋给a[0]。
运行结果上机题2 输入并运行以下程序。
实验内容:对不指明数组的数组进行赋值并用循环结构进行求和#include<stdio.h>main(){int sum,i;int a[]={5,8,4,6,4,3,8,2,4,5,6};sum=0;for(i=0;i<=10;i++)sum+=a[i];printf("sum=%d\n",sum);}实验结果实验小结○1对全部元素赋初值时,可以不指定数组长度,C编译系统自动根据初值个数来决定数组长度。
河北省普通高校专科接本科教育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专业考试说明一、内容概述与要求第一部分:C 语言程序设计I.课程简介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考试是为招收计算机类相关专业专科接本科学生而实施的入学考试。
参加 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考试的考生应理解 C 程序的基本构成、C 程序中的数据类型及其运算、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顺序、选择、循环)、数组、函数;了解编译预处理命令、指针、结构体与共用体、位运算等知识模块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语法规范;掌握运用以上语法知识进行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熟悉程序设计中简单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具有一定的分析和编写简单 C 程序的能力,以及基本的纠错和调试程序的能力。
考生应具有规范的结构化编程思维,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考试从两个层次对考生进行测试,较高层次的要求为“理解”和“掌握”,较低层次的要求为“了解”和“会”。
这里“理解”和“了解”是指对概念与理论提出的要求。
“掌握” 和“会”是指对使用方法、应用能力提出的要求。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75 分钟。
试卷包括选择题、程序阅读题、程序填空题和编程题。
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程序阅读题、程序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编程题应写出完整的程序代码,要求符合 C 语言的语法规范。
选择题和程序阅读题分值合计为70 分。
程序填空题和编程题分值合计为80 分。
II.知识要点与考核要求一、C 语言程序的结构(一)知识范围C 语言程序的基本构成;头文件、函数构成以及程序中的注释; C 程序的执行过程;源程序的书写格式。
(二)考核要求1. 理解 C 程序的基本结构及执行过程。
2. 理解 C 程序中头文件、注释等概念,会在程序中正确使用文件包含命令以及添加注释。
3. 理解 C 函数的构成形式。
4. 了解 C 程序源代码的书写格式。
实验一:简单的C程序设计(2学时)一、实验方式:一人一机二、实验目的:1、了解C语言程序的编译环境和编写过程。
2、掌握C语言程序在Visual C++ 6.0环境下的调试过程。
3、初步了解C语言程序的特点。
4、掌握C语言的数据类型。
三、实验内容:1、计算两个数x和y的和。
(教材P5【例1-2】)2、从键盘输入华氏温度h,输出摄氏温度c(摄氏温度=5/9*(华氏温度-32))。
(实验教材P18)3、给定圆环,输入内圆环半径r1、外圆环半径r2,求出圆环的面积。
(实验教材P27)4、从键盘上输入两个整数x、y,实现两个数的交换,并求出最大值、最小值和两个数的平均值。
(实验教材P21)5、输入并运行以下程序,分析运行结果。
(实验教材P27)#include <stdio.h>void main( ){int i,j;i=8; j=10;printf(“%d,%d\n”,++i,++j);i=8; j=10;printf(“%d,%d\n”,i++,j++);i=8; j=10;printf(“%d,%d\n”,++i,i);i=8; j=10;printf(“%d,%d\n”,i++,i);}四、实验程序代码:五、实验运行结果(截图):实验二:顺序结构程序设计(2学时)一、实验方式:一人一机二、实验目的:1、掌握标识符、常量、变量的定义及使用。
2、掌握C语言的常用运算符及表达式。
3、掌握单分支if语句的使用方法。
4、掌握双分支if-else语句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内容:1、从键盘输入一个3位整数,请输出该数的逆序数。
(实验教材P27)2、输入3个字符型数据,将其转换成相应的整数后,求它们的平均值并输出。
(实验教材P27)3、判断箱子是正方体还是长方体。
(实验教材P33)4、有一函数: x (x<1)y= 2x-1 (1≤x<10)3x-11 (x≥10) 编写程序,输入x值,输出y值。
软件与应用技术类专业知识考试标准 一、考试范围和要求知识模块1.C语言程序设计知识1.基本数据类型与顺序程序设计(1)了解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
(2)理解常量和变量的定义。
(3)掌握赋值语句以及数据输入、输出语句的用法。
(4)理解运算符、表达式及常用函数的用法。
2.分支程序设计(1)理解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
(2)掌握条件语句(if语句)和多分支语句(switch语句)的用法。
3.循环程序设计(1)掌握while循环、do…while循环、for循环和循环嵌套的用法。
(2)了解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的用法。
4.数组(1)理解一维数组的定义及初始化。
(2)掌握一维数组元素的引用。
(3)理解二维数组的定义及初始化。
(4)掌握二维数组元素的引用。
(5)了解字符数组的定义及引用。
5.函数(1)理解函数的定义。
(2)掌握函数的调用。
6.指针(1)了解指针变量的定义及引用。
(2)理解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
7.结构体(1)了解结构体变量的定义及初始化。
(2)理解结构体变量的引用。
知识模块2.Access数据库应用操作1.数据库基础知识(1)理解数据库的有关概念。
(2)了解实体、属性和实体集的概念及实体之间的关系。
(3)理解数据模型的基本知识。
(4)了解Access数据库的基本对象。
2.数据库和表(1)了解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2)掌握数据库和表的创建。
(3)理解数据表中的数据类型。
(4)掌握表结构修改、字段属性的设置。
(5)掌握记录的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
(6)掌握数据表数据的排序和筛选。
(7)掌握记录的索引。
(8)掌握表间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3.查询(1)了解查询的概念。
(2)掌握查询条件表达式的表示方法。
(3)理解使用查询向导创建查询。
(4)掌握使用查询设计视图创建简单查询。
(5)掌握参数查询、计算查询和汇总查询。
(6)掌握更新查询、追加查询、删除查询和生成表查询。
(7)理解SQL查询的应用。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二、课程英文名High Level Language Programming(C)三、课程编码020413001四、课程类别技术基础课五、学时数、学分数、开课学期56学时、3.5学分、第一、二学期六、适用专业自动化、电子、通信、纺织、机制、机电、测控、工业、电科、信计、交运、热动等七、编制者杨国林教授八、编制日期2009年8月九、课程的目的与任务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设置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C语言的语法规则、数据类型、数据运算、语句、系统函数、程序结构的学习,掌握应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技能,为进行各种实用程序开发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在知识方面要熟练掌握C语言的数据类型(基本类型、构造类型、指针类型等)和各类运算符,能正确使用表达式实现数据的简单加工;熟练掌握C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顺序、选择、循环)的特点,能使用相关语句完成这三种基本结构的程序设计任务;掌握C 语言的常用库函数使用,以及用户函数的定义、调用、参数传递等方法。
在程序设计方面要熟练掌握阅读和分析程序的方法;熟练掌握设计和调试程序的方法及技巧;初步掌握实用程序的开发与调试技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十、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计算机基本结构、软硬件的概念和上机操作知识。
后续课程: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对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及其应用》等课程中的算法、程序设计、程序调试方法均有一定的帮助。
并可为各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程序设计基础。
十一、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十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与教学进度安排第一章 C语言概述(2学时)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程序、程序设计、高级语言的概念;认识C语言的字符集、保留字;了解C程序的基本结构和C语言程序的编译与执行,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奠定一个基础。
2021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程序设计考试大纲----0d65ceca-6ea2-11ec-8c4c-7cb59b590d7d2021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程序设计考试大纲(2021版)基本要求1.熟悉visualc++6.0集成开发环境。
2.掌握结构化编程方法,具有良好的编程风格。
3.掌握程序设计中简单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能够阅读简单的程序。
4.在visualc++6.0集成环境下,能够编写简单的c程序,并具有基本的纠错和调试程序的能力。
考试内容一、 C语言程序的结构1.程序的构成,main函数和其他函数。
2.程序中的头文件、数据描述、函数的开始和结束标志以及注释。
3.源程序的编写格式。
4.C语言风格。
2、数据类型及其操作1.c的数据类型(基本类型,构造类型,指针类型,无值类型)及其定义方法。
2.c运算符的种类、运算优先级和结合性。
3.不同类型数据间的转换与运算。
4.C表达式类型(赋值表达式、算术表达式、关系表达式、逻辑表达式、条件表达式、逗号表达式)和求值规则。
3、基本陈述1.表达式语句,空语句,复合语句。
2.调用输入输出函数,正确输入数据,正确设计输出格式。
4、选择结构编程1使用if语句实现选择结构。
2.用switch语句实现多分支选择结构。
五、循环结构程序设计1.for循环结构。
2.While和do-While循环结构。
3.continue语句和break语句。
4.循环的嵌套。
六、数组的定义和引用一.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初始化以及数组元素的引用。
2.字符串和字符数组。
7、功能1.库函数的正确调用。
2.函数的定义方法。
3.函数的类型和返回值。
4.形式参数、实参数和参数值传递。
5.正确的函数调用、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
6.局部和全局变量。
7.变量的存储类别(自动,静态,寄存器,外部),变量的作用域和生存期。
八、编译预处理1.宏定义和调用(不带参数的宏、带参数的宏)。
2.“文件包含信息”。
湖南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考试—计算机程序设计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是考研学生复习的重要参考资料,它指出了所考科目的大致考试范围,也是考研命题的重要参考依据。
)【考查目标】1. 理解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熟练掌握C++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方法;掌握C++语言丰富的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语句及程序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能运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正确地阅读程序、分析程序和设计编制程序;2. 具备基础算法实现能力和初步的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针对特定场景和上下文条件下中的应用问题,能设计合理算法并编制C/C++程序解决问题。
【考查内容】一、数据的定义(一)基本类型1.常量熟练掌握各种表示形式的整数、实数、字符(串)常量和符号常量的定义和使用。
包括整数的十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的表示形式、长整型常量的表示形式、实数的浮点表示法和科学记数法、字符的转义序列以及常用符号常量的含义。
2.变量熟练掌握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
(二)构造类型构造类型包括数组、结构体和。
1.数组熟练掌握一维和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初始化,数组元素的引用。
包括一维字符数组和字符串,二维字符数组和字符串数组。
2.结构熟练掌握结构类型的定义,结构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结构变量成员的引用及结构体数组和结构体指针的使用。
3.类理解类和对象基本概念,掌握构造函数、类的继承和多态等典型应用。
(三)指针1.熟练掌握指针和地址的概念2. 熟练掌握通过指针引用指向实体3. 熟练掌握指针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四)构造类型和指针类型的混合定义及应用1.熟练掌握指针、数组和地址间的关系2.熟练掌握指针数组3.链表:掌握链表的建立和遍历、结点的插入和删除(四)变量的存储类别、作用域和生存期1.静态存储变量2.掌握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二、运算及流程控制(一)基本运算1.熟练掌握运算符的功能2.熟练掌握运算符的优先级、结合性和目数3.熟练掌握关系运算、逻辑运算以及逻辑表达式(二)表达式熟练掌握各类表达式的组成规则和计算过程(三)语句1.熟练掌握表达式语句、空语句、复合语句;2. 熟练掌握选择控制语句(if switch);3. 熟练掌握简单控制语句(break、continue、return);4.熟练掌握循环结构的设计以及for、while和do…while语句的使用。
《C语言》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C语言课程类别:公共课学时: 48 学分: 2.5适用专业:机械类专业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及Office一、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C语言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用C语言进行较简单的程序设计,达到计算机二级水平。
通过学习C语言这门简单的计算机语言,培养学生用计算机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素质,及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语言的能力,为以后理解和学习较复杂的计算机语言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1、C语言概述(1)了解C语言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2)了解C语言的基本特点。
(3)了解C语言的基本结构。
(4)了解传统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5)掌握C语言的上机步骤。
2、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1)掌握C语言的几种基本数据类型(整型、实型、字符型)的表示方法和存储形式。
(2)掌握C语言标识符的正确定义。
(3)掌握C语言几种基本数据类型变量和符号常量的定义方法。
(4)掌握C语言各类数值型数据间的混合运算方法。
(5)掌握C语言几种基本的运算符(算术、自增、自减、赋值、逗号)的功能、优先级和结合性。
(6)掌握C语言几种基本表达式的值的判定。
3、基本输入输出和顺序结构程序设计(1)了解C语言的三种基本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2)了解数据输入和输出的概念。
(3)熟练掌握几种基本输入、输出函数(getchar、putchar、printf、scanf)的使用方法。
(4)掌握C语言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方法。
4、选择结构、循环结构程序设计(1)熟练掌握C语言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的功能、优先级和结合性。
(2)熟练掌握关系表达式、逻辑表达式的值的判定。
(3)熟练掌握if 语句、switch语句的基本结构,以及使用方法。
(4)熟练掌握while语句、do-while语句、for语句的基本结构,以及使用方法。
(5)掌握break语句、continue语句的功能和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