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通病监理防治措施(新编版)
- 格式:docx
- 大小:46.81 KB
- 文档页数:5
编号:AQ-JS-03356( 安全技术)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安全通病监理防治措施Supervision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for common safety problems安全通病监理防治措施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一、目的: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规范现场开展安全通病防治工作,落实安全通病防治技术措施,提高安全通病防治工作效果,进一步提高110kV小路口变电站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与控制水平,依据《关于开展输变电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通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基建安全[2010]270号)及《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流动红旗竞赛实施办法》的通知(国家电网基建[2011]147号)的要求,我业主项目部编制了本工程安全通病防治业主控制措施,以消除安全违章现象,保障安全生产无事故。
二、编制依据:1.《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国家电网基建[2009]250号);2.《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基建〔2011〕71号);3.《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国家电网安监[2009]664号);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5.《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流动红旗竞赛实施办法》的通知(国家电网基建[2011]147号);6.《关于开展输变电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通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基建安全[2010]270号);7.《国家电网公司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条文汇编(输变电工程类)》(基建安全{2011}35号)。
安全通病监理防治措施在任何建设工程中,安全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随着建设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加,建设工程安全事故也屡见不鲜。
同时,建设工程中存在许多安全通病,这也是导致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安全通病进行监理和防治措施非常必要。
安全通病监理安全通病是指在建设工程中,由于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原因导致某些安全问题在多个工程中频繁出现的问题,如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教育不到位、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工程设计不合理等。
安全通病监理的目的是确保在建设工程中不会出现与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有关的各种问题,因此主题工作包括常规监理、安全检测、现场监理等多个方面。
具体措施如下:常规监理常规监理是监理工作中最为基础的工作,主要包括施工计划、施工图纸、质量保证、工程验收、施工质量监控等方面。
具体措施如下:1.施工计划:根据工程进度和施工内容制定项目施工计划,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施工图纸: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查,确保施工图纸符合规范和施工条件。
3.质量保证:对建设工程的质量进行监督,确保工程的质量合格。
4.工程验收:对工程验收进行监督,确保工程验收的合格。
5.施工质量监控: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
安全检测安全检测是监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对建设工程的安全情况进行检测,确保其安全性。
具体措施如下:1.现场检测:对工程现场进行检测,检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现场安全监控:通过现场安全监控设备对工程现场的安全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3.安全评价: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确定安全性问题并提出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
现场监理现场监理是在建设工程中按照监理合同,对施工现场进行日常监理、检查和监测,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具体措施如下:1.现场巡查: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并进行查验和监督。
2.信息报告:对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信息报告,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监理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在建筑工程中,监理质量通病是常见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整个工程质量,从而导致工程质量差、造价高、安全隐患等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监理质量通病以及防治控制措施。
监理质量通病建筑监理质量通病是指建筑工程中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工程质量不合格工程质量不合格是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问题。
原因可能是施工方的施工工艺不符合标准,或者材料质量不过关等原因。
施工进度不可控施工进度不可控也是建筑监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情况可能是由于施工方未按计划完成工作或工程存在难以克服的技术难题。
非法劳务非法劳务是指施工单位在招用施工人员时,未执行相应政策法规,导致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人员安全隐患。
设计方案不合理可能会导致工程的质量问题。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设计方案缺少建筑工程实践经验或者设计标准不符合实践的需求等原因。
暂停施工暂停施工是大型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
可能是由于施工计划周期过长、未与同行协调、政策法规等原因导致的。
防治控制措施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以下防治控制措施:加强监理工作质量监理人员应当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管,确保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实施。
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工程质量问题。
按照施工计划实施施工方应当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施工,确保工程按照要求如期完成和交付使用。
明确人员安全管理施工方应当严格执行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明确监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职责和义务,充分做好相关安全宣传和培训工作。
设计人员应当合理设计方案,加强沟通与交流,尽可能符合实践的需要和实际情况。
规范施工管理施工方应当视监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为一体,合理规划和协调施工过程,严格执行施工标准和规范,遵守相关政策法规。
监督暂停施工当发生暂停施工的情况时需要监督暂停期间商定好的补救措施和相应的时间安排,以及重新开工前确认是否存在潜在问题。
结束语监理质量通病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和经济效益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当根据问题的本质和特点,选择相应的防治措施,努力提高建筑监理质量,确保建筑工程安全、质量、可持续性的基本要求得以实现。
监理工作中的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方法一、引言工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质量是关系到工程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监理作为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扮演着关键角色。
然而,监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通病,严重影响着工程质量。
本文将就监理工作中的工程质量通病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方法。
二、材料选用不当首先,监理工作中常见的通病是材料选用不当。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然而,一些工程施工单位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选择了低质量的材料。
监理应当加强对施工单位的材料选购过程进行把关,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工程设计规范和相关标准。
三、施工质量不合格其次,施工质量不合格是另一个常见的通病。
由于监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担负着质量把关的责任,一些不良施工行为容易逃脱监理的监管。
监理应当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四、监理业务能力不足此外,监理业务能力不足也是导致工程质量通病的重要原因。
一些监理人员缺乏相关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无法从源头上对施工过程进行科学和全面的把控。
监理单位应当加强对监理人员的培养和考核,提高其技术能力和专业素质。
同时,监理单位应当建立起专业团队,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确保监理工作的专业化和规范化。
五、应急处理不及时此外,监理工作中的应急处理不及时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通病。
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突发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急处理,以减少可能的质量问题。
监理应当及时发现并报告施工中的问题,指导施工方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消除隐患,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六、总结与建议综上所述,监理工作中存在诸多导致工程质量通病的原因,如材料选用不当、施工质量不合格、监理业务能力不足和应急处理不及时等。
为了提高监理工作的质量,需采取如下防治方法:首先,加强监理机构的组织架构和人员配备,确保监理人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提高监理业务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工程质量通病的监理防治措施首先,监理必须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视和检查。
监理应定期进行巡视,检查施工质量和施工工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提前发现和纠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监理还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检测和监测工作,及时发现施工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隐患,防止质量问题的发生。
其次,监理要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和指导。
监理应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工艺规程,并监督施工单位按照计划和规程进行作业。
监理还应督促施工单位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技术和安全防范意识。
另外,监理还应加强对施工工序的监督和验收。
监理要及时了解施工工序的进展情况,对每个工序都进行监督,并在工序完成后进行验收。
监理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验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
此外,监理还应加强对建筑材料质量的把关。
监理要定期对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抽查检测,并与施工单位一起对材料质量进行评估和控制。
监理还应加强对材料供应商的管理和监控,确保供应的材料符合标准和规范要求。
最后,监理要完善质量管理和信息反馈体系。
监理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明确监理的职责和权力,确保监理能够有效履行监督职责。
同时,监理要及时将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整改情况上报给建设单位和相关部门,加强信息的沟通和共享,推动问题的解决和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工程质量通病的监理防治措施包括加强现场巡视和检查、加强施工单位的管理和指导、加强对施工工序的监督和验收、加强对建筑材料质量的把关,以及完善质量管理和信息反馈体系。
通过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
线路工程安全通病监理防治措施一、引言线路工程是电气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输送和分配电能,并承担着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任务。
线路工程的建设和运维安全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用电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然而,在线路工程的建设和运维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通病问题,如施工质量、设备维护和管理不到位等,都对线路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了威胁。
因此,在线路工程的监理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以确保线路工程的安全可靠运行。
二、线路工程安全通病1.施工质量不合格:线路工程需要按照严格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包括线杆、绝缘子、导线等的安装、连接和接地等。
如果施工质量不合格,会导致电线、电缆接触不良、接地不可靠等问题,增加线路的故障率和事故发生的风险。
2.设备老化和损坏:线路工程中的设备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出现老化和损坏的问题,如线杆腐蚀、绝缘子断裂、导线接头松动等。
如果不及时检修和更换问题设备,会对线路的安全运行造成危害。
3.植被生长和动物入侵:线路工程所处的环境中,植被的生长和动物的入侵也会对线路的安全产生影响。
植被的生长可能导致线路与树枝、叶片等物质接触,从而引发短路和火灾,动物的入侵可能会造成线路短路、断路等问题。
1.加强施工监督:对于线路工程的施工,监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监理人员应定期进行施工现场的巡视检查,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2.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监理人员应结合线路工程的运行情况,制定设备维护和检修计划,并监督施工单位按计划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工作。
定期检查设备的状态,如线杆的腐蚀情况、绝缘子的断裂情况等,并对问题设备进行及时更换和修复。
3.加强植被和动物防治:监理人员应定期对线路周围的植被进行清理和修剪,确保植物与线路之间的安全距离,避免短路和火灾的发生。
对于动物入侵问题,可以采用安装避雷装置、设置隔离栅栏等措施,防止动物对线路产生不良影响。
线路工程安全通病监理防治措施引言线路工程是建设和维护电力、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的重要工程,对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运行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然而,在线路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安全通病问题,给工程的安全性和质量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为了保障线路工程的顺利进行,监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线路工程的安全通病入手,探讨监理应采取的防治措施。
一、线路工程安全通病在线路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常见的安全通病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人员安全问题: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安全操作不规范、作业人员技术能力不足等,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2.设备安全问题:设备老化、设备维护保养不及时、设备材料质量不过关等问题,容易导致设备故障,进而影响线路工程的安全运行。
3.施工安全问题:施工现场管理不规范、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作业冲突和误操作等,容易导致施工事故的发生。
4.环境安全问题:施工现场环境管理不善,例如噪音、粉尘、振动等对工人身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二、监理防治措施为了预防和控制线路工程安全通病问题的发生,监理工作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下面将分别从人员安全、设备安全、施工安全和环境安全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1. 人员安全1.1 加强安全培训:监理单位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确保工作人员了解并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1.2 落实安全责任:监理单位应建立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级责任人的责任分工和相应的奖惩机制,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行为的监督和管理。
2. 设备安全2.1 设备检修与更新:监理单位应定期对线路工程设备进行检修,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同时推进设备的更新和升级工作,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2.2 加强设备验收和质量控制:监理单位应加强对设备的验收工作,对设备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查,确保设备的选择和使用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3. 施工安全3.1 规范施工作业:监理单位应对施工单位的施工作业进行全程监控,确保施工作业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同时制定详细的施工作业指导书,指导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施工。
工程安全通病防治措施工程安全通病防治措施随着现代工程的不断发展和建设,工程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话题。
由于工程建设涉及到多方面技术和工艺,因此工程安全存在一些通病问题,如建设质量不高、工程进度延误、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工程安全水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一、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管理是防治工程安全通病的重要措施,包括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化、施工规范标准化、材料设备检验认证标准化等。
在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中,都需要严格执行相关标准,用标准化系统的思路管好企业、管好工程,推进全流程标准化管理,从而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性。
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防治工程安全通病的重要手段。
在现代工程建设中,新型技术层出不穷,包括虚拟现实技术、实时监测技术、智能化技术等。
通过不断地引进、研发和应用新技术,可以克服一些施工难点和技术瓶颈,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
三、加强培训加强培训是防治工程安全通病的重要保障。
针对不同层次的从业人员,应该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
同时,应该加大对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让他们具备更高的管理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
四、强化监管和执法强化监管和执法是防治工程安全通病的重要措施。
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的监管,对不符合安全规范和标准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格的执法和惩罚。
同时,还应该建立行业标杆企业的评选机制,对合格的企业给予激励和表彰,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安全、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五、加强风险评估和管控加强风险评估和管控是防治工程安全通病的重要手段。
在工程评估和规划阶段,应该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风险管控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防治工程安全通病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采取多种措施。
只有加强标准化管理、技术创新、人员培训、监管执法和风险评估管控等方面的工作,才能真正提高工程的安全性,为现代工程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安全检查通病及防治措施在建筑施工现场常常存在安全生产状况不稳定的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项目经理部安全检查开展得不好,不能有效地对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进行监控。
安全检查的一般步骤为:编制安全检查制度→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安全隐患确认→制订整改措施→实施整改→复核整改结果→消除安全隐患。
下面针对安全检查各个步骤中常见的通病,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1、编制安全检查制度项目经理部一般都编制了安全检查制度,但内容不全面或未结合自身实际,可操作性差,不能对安全检查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使安全检查先天性不足。
安全检查制度存在的主要通病有:1.1 安全检查目的不明确1.1.1现象安全检查的目的一般仅提到通过检查,发现安全隐患采取整改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使安全检查只能像消防队一样被动地等待安全隐患的出现,然后才能紧急出动去消除安全隐患。
1.1.2成因忽略了安全检查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通过安全检查对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预测、预报和预防。
1.1.3防治措施只有贯彻预防和整改并重的思想,才能在安全检查中积极寻找采取预防措施的时机,尽量减少安全隐患的形成,减轻安全生产的压力。
1.2 安全检查频次规定不当1.2.1现象有的项目经理部把安全检查频次仅仅理解为每天的巡检,周末的周检,月底的全面大检查。
而对冬雨季、节假日、夜间施工等特殊时段,高空作业等危险作业过程末安排安全检查,对安全生产不能全程监控。
1.2.2 成因未按照安全生产动态管理的要求来确定安全检查频次。
1.2.3 防治措施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安全检查频次,对安全生产进行全程动态监控。
1.3 安全检查覆盖范围不全面1.3.1 安全检查范围通常侧重于施工现场,对与生产配套的生活场所未明确规定在检查范围内,在实施安全检查中成了可去可不去的地方,形成了安全检查的薄弱地带,使生活场所存在食品卫生、用火、用电、治安等多方面的安全隐患。
1.3.2 成因认为生活场所的危险必相对施工现场小得多,对职工下班后的活动不必过多干涉。
一、基础工程1、基坑开挖:用机械挖土时,个别地方出现超挖。
监理措施:留足30cm用人工清土。
2、回填灰土配比不准确,灰量少。
监理措施:A、应当用量具做成样品与成品对比;B、要求用量具配料。
3、回填土随便留槎,有的地方夯实遍数不够,造成压实系数达不到设计要求,灰土拌和不均匀。
监理措施:A、严格控制铺土厚度20—25cm(虚铺厚度);B、灰土搅拌均匀,颜色一致,手紧握土料成团,两指轻捏能碎,夯实遍数4遍;C、不得使用表面耕植土或冻土,土料有机质含量≤5%,土料过筛粒径不大于15mm;D、如用生石灰,应提前1—2天消结,粒径不得大于5mm,上、下两层灰土接缝,间距不得小于0.5m,并做成直槎。
4、基础回填土用铲车或推土机往里回填,质量达不到规范要求。
监理措施:推下去的土必须铺开,铺土厚度20—25cm,夯实后再铺上一层。
5、墙身防潮层应20mm厚,有些地方厚度不够有开裂现象,另外有的把做好防潮层碰坏。
监理措施:A、严格按图纸要求检查;B、防潮层下面3层砖要求满铺满挤,横、竖向灰缝砂浆都要饱满;C、防潮层施工宜安排在基础房心土回填后进行,以防填土时损坏防潮层;D、防潮层抹完后第二天即可浇水养护。
6、钢筋绑扎接头部位只绑二个扣或一个扣。
监理措施:按规范要求,钢筋搭接绑扎3道。
7、楼板上层钢筋绑好后被踩下去,使上排钢筋受力力矩减小。
监理措施:A、上排钢筋增加马凳数量;B、浇筑混凝土前专人修理;C、在浇筑混凝土时,监理应旁站监督钢筋工修整。
8、钢筋间距有的不对,个别地方少放钢筋和箍筋。
监理措施:A、详细看图纸和标准图;B、认真检查现场钢筋。
9、基础砼出现蜂窝、麻面、孔洞和露筋现象,影响外观质量及结构强度。
监理措施:A、严格控制砼配合比;B、控制砼坍落度,砼下料高度不要超过2M;C、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漏浆,插棒间距不大于作用半径1.5倍,棒与模板间距不大于作用半径0.5倍,插入下层砼深度不小于5cm;D、浇筑竖向砼前,应先在底部填以5—10cm砂浆。
监理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市场也逐渐走向成熟。
在建造过程中,监理的职责就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完整性,保证建筑物安全、牢固、耐久,因此监理的工作至关重要。
但是实践中往往会遇到一些监理质量通病,本文将从一些常见问题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防治控制措施。
1. 基础不牢固基础是一个房屋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基础才能支撑起一个稳固牢靠的建筑物。
由于工期紧,人工过多,一些施工人员在建设基础的时候存在着速度快、省事、省费的态度。
这往往会导致很多问题,最终会影响整个建筑物的稳固性,给房主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防治控制措施:•对基地进行必要的勘探、测量和分析,确保设计符合地质环境、地形地貌和地下水位等实际情况。
•工人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要求进行施工,不得有随意变更,不按照要求施工,以免影响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做好地基土方开挖和强夯、加固土体进行处理,必须做到细致认真,确保基础牢固、稳定。
2. 板材质量不佳建筑物的板材通常用于构筑楼板和墙板,板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性。
但是在一些低成本、低品质的工程时,制造商不遵守标准,在材料质量上偷工减料,会导致板材的脆弱度增加、材质变差,从而使整个结构的安全性降低,存在极大危险性。
防治控制措施:•监理审核施工方材料清单,确认板材型号和材质,不得使用不符合规范的材料。
•对于主要的钢结构和楼板、墙板等重要部位,应当进行第三方检测,确保材料符合国家标准。
•合理的设计结构和工程工序,避免钢材发生拉伸变形后断裂,严格按照钢材的国家标准选材选厂。
3. 施工过程中治理不足施工工作,尤其是在高层工程建设中,存在很多的工程技术问题。
一些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往往缺乏周密的计划和管控,给工程质量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不少样板工程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出现钢筋重叠、板材为悬空架设、保护不够等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会使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受到极大影响。
防治控制措施:•首先,施工方要进行周密的计划和施工预案,保障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按照规格正常工作。
质量通病预防及治理监理质量通病预防及治理监理在建筑领域,质量问题一直是困扰着企业和监理单位的痛点。
因此,怎样预防以及治理质量通病与监理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在此,我们按照管理、施工、监理等几个方面进行分类,分别探讨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理质量通病,同时加强监理工作。
一、管理类要预防和治理质量通病,首先要加强工程管理。
管理人员应牵头,为整个工程的质量管理负责,并制定一套全面有效的质量管理计划,明确质量要求和监理要求。
在具体实施中,应落实到位,明确责任及考核制度,建立问题排查和防范机制。
此外,还应为建设项目树立起完善的质量文化,营造出重视质量、追求卓越的氛围。
二、施工类对于施工单位而言,首要任务是根据设计文件严格执行施工工艺和标准,确保不出现质量问题。
同时,施工方也应对每个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和检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此外,还应注意现场卫生及环境保护,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加强对工人的安全培训和安全警示,使之在高度警觉和自我保护的基础上完成任务。
三、监理类监理单位应秉承独立、公正、客观的原则,为建设项目的建设提供专业的技术和过程管理的服务。
在质量通病预防和治理方面,监理人员应密切监督施工单位的进度和施工质量,同时对工程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协调解决。
此外,监理对施工单位的资质、技术、设备等方面应进行抽检,确保施工单位符合业务要求并保证施工过程的质量。
总之,质量通病预防及治理监理是建筑领域工作的重要环节。
只有加强管理、做好施工、加强监理,才能预防和治理质量通病。
希望相关单位能够认真贯彻操作,做好质量工作,为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安全通病监理防治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建筑工程在不断的推进着,有效的监理工作能够有效的保障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然而,在建设工地上,存在着许多的安全、质量问题。
其中,安全问题是最为紧急和重要的问题。
建筑工程安全监理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建设工程中,因为它能够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安全通病问题依旧是影响到建筑工程安全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文将从安全通病监理的防治措施来探讨一下如何有效的预防和解决建筑工程安全问题。
安全通病监理的概述安全通病指的是一些在建筑工程中非常常见的安全问题,比如说安全的路径不够、安全警示标志不够明显、高处作业措施不达标等等。
这些问题在建筑工程中非常的常见,容易对工人们的安全产生影响。
因此,安全通病的监理工作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安全通病监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安全通病问题的发生,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
安全通病监理需要从过程、方法、内容等方面进行规范和执行,以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
安全通病监理的防治措施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安全通病问题的根本原因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管理的不严格和工人素质的不高。
因此,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素质,是防治安全通病问题的重要手段。
针对不同的工种和工程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培训方案,从工人入职培训到日常的安全教育,贯穿全过程,确保那些存在的安全问题能够得到重视和解决。
2.强化安全检查措施安全问题的准确把握离不开完善的安全检查体系和综合行政管理机构的科学运作。
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制定符合要求的安全检查标准和规程,制定专门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手册,严格按照相关安全检查法律法规和标准执行,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3.落实班组安全责任制建筑安全建设重点是以人为本,建立班组安全责任制可以有效的解决人为因素引起的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班组在施工现场中是处于前端的,对安全问题比较敏感。
因此,针对建筑实际情况,落实班组长安全责任制,确保班组长在施工过程中对自己团队的安全负责,能够切实的发挥掌握安全权的地位作用。
施工过程中安全检查通病及防治范本1. 安全检查的重要性安全检查是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设备和环境安全的重要环节。
高风险的施工现场,若没有科学有效的安全检查措施,将很容易引发事故,并对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检查工作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关键。
2. 安全检查中的通病在施工过程中,安全检查中存在一些常见的通病,如下所述:(1) 重视程度不够:一部分工程施工单位对安全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对安全检查处置不力,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2) 安全检查流于形式:一些施工单位仅仅将安全检查作为一种程序性工作,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和重要性。
(3) 安全检查过于机械化:一些施工单位的安全检查过于注重数量和频次,而忽视了安全细节的考察,导致一些潜在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
(4) 安全检查责任不明确:一些施工单位在安全检查中责任分工不明确,没有明确的检查岗位和检查要点,导致安全检查效果不佳。
(5) 安全检查结果未及时整改:一些施工单位在安全检查中发现问题后,没有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并组织实施,导致被发现的安全隐患得不到有效控制。
3. 安全检查防治范本为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检查通病,可以采取以下防治范本措施:(1) 强化安全培训: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增强其对安全检查的重视程度。
(2)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建立科学的检查制度和流程,确保安全检查既有程序性的要求,更具实质性。
(3) 重视安全检查结果:施工单位应对安全检查结果高度重视,及时整合检查信息,制定整改方案,并追踪整改情况,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彻底清除。
(4) 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施工单位要明确安全检查的责任分工,设立专门的检查岗位,并制定明确的检查要点,确保安全检查全面、细致、有效。
(5)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施工单位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宣传教育、榜样示范等方式,推动全员参与安全检查,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安全通病监理防治措施(新编
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安全通病监理防治措施(新编版)
一、目的: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规范现场开展安全通病防治工作,落实安全通病防治技术措施,提高安全通病防治工作效果,进一步提高110kV小路口变电站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与控制水平,依据《关于开展输变电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通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基建安全[2010]270号)及《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流动红旗竞赛实施办法》的通知(国家电网基建[2011]147号)的要求,我业主项目部编制了本工程安全通病防治业主控制措施,以消除安全违章现象,保障安全生产无事故。
二、编制依据:
1.《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国家电网基建[2009]250号);
2.《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基建〔2011〕71号);
3.《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国家电网安监[2009]664号);
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5.《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流动红旗竞赛实施办法》的通知(国家电网基建[2011]147号);
6.《关于开展输变电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通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基建安全[2010]270号);
7.《国家电网公司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条文汇编(输变电工程类)》(基建安全{2011}35号)。
三、成立安全通病检查小组:
组长:姚卫东
副组长:钟磊
成员:刘娟李玉忠白书军邵广民
四、安全管理
1、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形成各级安全管理网络,对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各项资料进行完善,针对重大危险源编制针对性、实效性的安全管理方案和预案,并对基础施工阶段各项安全措施都进行细化,力求做到措施无漏洞、施工无隐患、处处有保障。
2、严格按照规程要求对新进场的施工人员进行体检、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术交底,保证进场施工人员体检合格率100%,教育培训考试合格率100%,交底覆盖率100%。
3、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例会和安全活动学习,及时传达学习上级安全文件和要求,及时对安全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工作要求和标准,确保施工生产安全状态的可控、在控。
4、有效开展隐患排查和安全检查,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到位,提出问题进行整改闭环,加强巡视检查力度,在日常生产活动中,进一步规范作业人员的行为,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5、加强劳务分包管理,实现“无差别”管理目标。
按规定对他
们进行安全资质审查,(签订分包合同和安全协议书),共同创造安全、平等、和谐的施工环境,使劳务分包管理工作不断规范。
6、加强消防、临时用电等安全管理,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制定《安全业主工作方案》和《专项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设置足够的安全工具器,确定施工安全重点部位,设置警示标志,开展专项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演练活动。
定期开展现场安全通病检查活动,以消除安全隐患。
7、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项目根据危险源辨识分析,开展事故应急演练,明确事故处理、救援程序,把“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理念落到实处。
五、施工现场安全通病及防治措施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