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口腔解剖生理学):牙列构成分类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1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考点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考点涉及多个方面,以下为您列举部分主要考点:
1. 牙的组成部分:包括牙冠、牙根、牙颈。
2. 牙的分类:根据功能和位置,牙可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
3. 牙的切嵴和牙尖:上切牙的切嵴位于牙长轴的唇侧,牙尖由四个斜面组成。
4. 牙髓炎:分为急性、慢性、可复性等类型,治疗方法包括根管治疗等。
5. 龋病:分为浅龋、中龋、深龋,治疗方法包括充填治疗、嵌体修复等。
6. 牙周病: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治疗方法包括洁治、刮治、牙周手术等。
7. 口腔颌面部损伤:包括软组织损伤和骨折,治疗方法包括清创缝合、固定复位等。
8. 口腔颌面部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
9. 颞下颌关节疾病:包括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颞下颌关节脱位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10. 口腔黏膜疾病:包括口腔溃疡、口腔癌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
术治疗等。
以上只是部分考点,建议查阅考试大纲或相关教材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同时,多做真题和模拟试题也是提高考试成绩的有效方法。
《口腔解剖生理学》一、牙体解剖生理一、A11、乳牙萌出顺序哪一个是正确的A、Ⅰ Ⅱ Ⅴ Ⅳ ⅢB、Ⅰ Ⅱ Ⅲ Ⅴ ⅣC、Ⅰ Ⅱ Ⅳ Ⅲ ⅤD、Ⅴ Ⅰ Ⅱ Ⅳ ⅢE、Ⅰ Ⅱ Ⅴ Ⅲ Ⅳ2、关于恒牙的萌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岁半左右至6~7岁期间,儿童口腔中仅有乳牙存在,称为乳牙(牙合)期B、约6~7岁至12~13岁,称为替牙(牙合)期C、12~13岁以后,称为恒牙(牙合)期D、6岁左右,六龄牙位于第二乳磨牙的近中萌出E、一般按照顺序,左右成对萌出3、上颌中切牙牙冠唇面形态中哪一点是错误的A、卵圆形B、切颈径小于近远中径C、近中切角似直角D、远中切角圆钝E、切1/3有两条发育沟4、切牙中体积最大,近远中径最宽的牙齿是A、上颌中切牙B、下颌侧切牙C、上颌乳中切牙D、下颌乳侧切牙E、上颌尖牙5、关于上颌中切牙的解剖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唇面的近远中径大于切颈径B、舌面牙颈部有轴嵴C、近中邻面接触区在切1/3距切角稍远D、邻面观,切嵴位于牙体长轴的唇侧E、牙根的舌侧宽于唇侧6、关于上颌尖牙舌面的解剖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近中边缘嵴较远中边缘嵴短B、似唇面,但略小C、远中牙尖嵴短D、舌面隆突不明显E、近中牙尖嵴长7、上颌第一磨牙(牙合)面形态中哪一点是错误的A、斜方形B、近中颊(牙合)角及远中舌(牙合)角是锐角C、可见斜嵴D、5条发育沟E、近中窝大于远中窝8、以下关于磨牙应用解剖的说法正确的是A、上下颌第一磨牙早期龋坏可以拔除,不用及时修复B、混合牙列期拔牙时应注意鉴别第一磨牙与第一乳磨牙形态,以免误认C、上颌磨牙断根在取出时容易将断根推入相邻颌面间隙中D、下颌第三磨牙断根拔除时容易将断根推入下颌管E、上颌第三磨牙是寻找腮腺导管口的标志,拔除时还要注意牙根数目、方向9、在两牙接触区周围均有向四周展开的呈Ⅴ形的空隙为A、外展隙B、邻间隙C、楔状缺损D、缺牙间隙E、灵长间隙10、牙龈因失去食物按摩废用萎缩是由于A、牙冠轴面凸度过大B、牙冠轴面凸度过小C、牙冠轴面无凸度D、牙冠(牙合)外展隙不明显E、牙冠(牙合)面副沟排溢道不明显11、牙龈将会受食物直接撞击而受伤是由于A、牙冠轴面凸度过大B、牙冠轴面凸度过小C、牙冠(牙合)外展隙不明显D、牙冠(牙合)面副沟排溢道不明显E、牙冠(牙合)楔状隙不明显12、以下关于乳前牙的临床应用解剖说法错误的是A、体积小,牙冠短小,乳白色B、颈嵴突出,冠根分明C、宽冠窄根是乳前牙的特点D、乳中切牙的解剖标志是宽冠宽根E、上颌乳尖牙的牙尖偏向远中,与恒尖牙相同13、下颌第一乳磨牙牙冠解剖形态中哪一点是错误的A、颊面虽为四边形,但近中缘长直,远中缘特短且突B、形态不似任何恒磨牙C、远中舌尖长而尖,近中舌尖短而小D、近中颊尖大于远中颊尖,近中颊颈嵴最突E、牙根分为近远中14、下列关于髓腔增龄变化的叙述中,不恰当的说法是A、乳牙的髓腔髓角高,根尖孔也大B、青少年恒牙的髓腔比老年者大C、老年人的髓腔根管粗、根尖孔大D、青少年恒牙的髓腔髓室大、髓角高E、老年人的髓腔随着年龄的增长体积逐渐缩小15、下列关于青少年与老年人恒牙髓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青少年恒牙的髓腔比老年者大B、老年人的髓腔根管逐渐变细C、青少年恒牙的髓腔髓室大D、青少年恒牙的髓腔有继发性牙本质向心性沉积E、青少年恒牙的髓腔根管粗16、下列关于年轻恒牙髓腔解剖的叙述中,不恰当的一项是A、髓腔大B、根尖孔大C、牙髓组织丰富D、牙髓的恢复能力强E、血供不充足17、开髓时,下列哪个牙容易发生髓室底穿通A、下颌第一磨牙B、上颌第一磨牙C、下颌第一前磨牙D、上颌第一前磨牙E、上颌第二磨牙18、上颌第一磨牙内哪一个髓角最高A、近中舌侧B、近中颊侧C、远中颊侧D、远中舌侧E、第五牙尖处19、根管横断面可呈C字形的牙齿为A、上颌第一磨牙B、上颌第二磨牙C、上颌第三磨牙D、下颌第一磨牙E、下颌第二磨牙20、以下有关恒牙髓腔的应用解剖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下颌切牙因根管较小,根管侧壁,厚约1mm,根管治疗时应防止侧穿根管壁B、上颌前磨牙颊侧髓角较高,补牙备洞时应避免穿通颊侧髓角C、上颌前磨牙因髓室底较深,开髓时勿将暴露的髓角误认为是根管口D、下颌磨牙牙冠向舌侧倾斜,应在(牙合)面正中央处开髓,尤其是偏向舌侧,可避免舌侧薄弱而折断E、下颌第一磨牙远中舌侧根管细小弯曲,治疗时应加注意21、下列关于乳牙的髓腔形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与乳牙的外形相似B、但按牙体比例而言,乳牙髓腔较恒牙者为大C、乳牙的髓腔髓室大、髓壁薄D、乳牙的髓腔髓角高、根管粗E、乳牙的髓腔根管斜度较小22、以下不符合乳牙的髓腔形态特征的是A、髓室大B、髓壁薄C、髓角高D、根管粗E、根尖孔较小23、下列有关乳磨牙髓室的叙述中,不恰当的是A、乳磨牙髓室通常均有3个根管B、上颌乳磨牙有2个颊侧根管,1个舌侧根管C、下颌乳磨牙有两个近中根管,1个远中根管D、下颌第二乳磨牙不会出现4个根管E、乳磨牙髓室较大24、乳牙牙根开始吸收的时间是A、替牙前1年内B、替牙前1~2年C、替牙前2~3年D、替牙前3~4年E、替牙前4~5年25、下列关于乳牙髓腔形态特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髓室顶和髓角多位于牙冠中部B、乳前牙髓腔与其牙冠外形相似C、乳前牙髓腔根管多为单根管D、乳前牙髓腔偶见下颌乳切牙根管分为唇、舌向2个根管E、以上均正确26、下列乳牙髓腔形态特点说法中,正确的是A、乳磨牙通常有3个根管B、乳磨牙通常有4个根管C、乳磨牙通常有2个根管D、下颌第二乳磨牙一般为4个根管E、上颌乳磨牙一般为2个根管27、指出下列牙齿演化的论述中哪一个是错误的A、牙数从少到多B、牙根从无到有C、从多列牙到双列牙D、从同形牙到异形牙E、从分散到集中28、以下关于牙体外形与牙附着方式联系的说法错误的是A、硬骨鱼类的牙齿属于同形牙,为端生牙B、两栖类动物的牙齿属于端生牙,为单椎体同形牙C、哺乳类动物的牙齿属于异形牙,其牙齿位于牙槽窝内,属槽生牙D、爬行动物牙齿为侧生牙,形态为单椎体同形牙E、爬行动物的牙齿为端生牙,形态为单椎体同形牙29、关于多牙列的说法错误的是A、槽生牙属于多牙列B、端生牙或侧生牙属于多牙列C、多牙列牙齿缺失以后可由后备牙补充D、多牙列能够去旧更新,终生不止E、大部分硬骨鱼,爬行类为多牙列30、以下关于侧生牙的说法正确的是A、侧生牙只有一侧的基部与颌骨相连B、侧生牙有完善的牙根C、侧生牙在大部分硬骨鱼中常见D、侧生牙比端生牙牢固E、侧生牙的基部在牙槽窝内生长31、动物由低等向高等发展过程中,牙齿的演化叙述正确的是A、牙数目由少变多B、牙形由复杂异形变为单一同形C、牙替换次数由双牙列变为多牙列D、牙附着于颌骨的方式由端生牙变为侧生牙最后演化槽生牙E、牙附着于颌骨的方式由侧生牙变为端生牙最后演化槽生牙32、关于解剖牙冠的说法错误的是A、牙体外层被釉质覆盖的部分称为解剖牙冠B、解剖牙冠釉质全身矿化组织中最坚硬的牙体组织C、解剖牙冠的釉质厚度都是相同的D、恒切牙切缘釉质最厚厚度约2.0mmE、磨牙牙尖处釉质厚度约为2.5mm33、解剖牙冠与牙根交界处的弧形曲线为A、牙冠B、牙根C、牙颈D、釉牙本质界E、牙本质小管34、关于部位记录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以“+”符号将牙弓分为上、下、左、右四区B、每区以阿拉伯数字1~8分别代表中切牙至第三磨牙C、以罗马数字Ⅰ~Ⅴ分别依次代表每区的乳中切牙至第二乳磨牙D、牙位越远离中线,数字越小E、牙位越靠近中线,数字越小35、Palmer记录中乳牙以英语字母表示,其中A代表A、乳中切牙B、乳侧切牙C、乳尖牙D、第一乳磨牙E、第二乳磨牙36、牙冠表面细长形的釉质隆起成为A、牙尖B、牙体长轴C、嵴D、沟E、窝37、对边缘嵴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前牙舌面窝近远中边缘及后牙(牙合)面边缘的长条形釉质隆起B、从牙尖顶端斜向近、远中的嵴C、从后牙牙尖顶端伸向(牙合)面中央的细长形釉质隆起D、牙冠表面细长形的釉质隆起E、(牙合)面与轴面相交的长形隆起二、A21、男婴,1岁半,口内检查发现,上下颌乳中切牙和乳侧切牙萌出,按照一般乳牙萌出顺序在其口内萌出的下一颗牙为A、下颌乳尖牙B、上颌乳尖牙C、下颌第一乳磨牙D、上颌第一乳磨牙E、下颌第二乳磨牙2、某医生拔除患者上颌中切牙和侧切牙时,发现他在同样施用旋转的方式且施力的大小和速度基本一致的情况下,侧切牙的牙根尖三分之一折断在牙槽窝内,分析其原因最有可能的是A、侧切牙的牙根比中切牙的牙根更易折断B、侧切牙牙根尖1/3常有弯曲,施用旋转力拔除时较易折断C、拔除侧切牙时,旋转力施用不够D、与拔除中切牙和侧切牙的先后顺序有关E、以上都不是3、男性患者,17岁,近来饮冷水时,有左上后牙一过性疼痛。
口腔医学专业知识重点:口腔解剖生理学之牙体外部形体在口腔医学专业中,《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今天整理口腔医学专业知识重点复习内容,关于牙体外部形体的知识。
它为其它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临床课奠定了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属于桥梁学科的范畴。
乳牙作为常考内容,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乳牙特点:1.体积小、牙冠短而宽,乳白色;2.颈部缩短,唇颈嵴,颊颈嵴突出。
牙合面缩窄。
3.宽冠窄根是乳前牙的特点,上颌乳中切牙为宽冠宽根。
4.上颚乳尖牙牙尖偏向远中。
5.下颚第二乳磨牙三个颊尖等大。
(一)乳切牙1.上颚乳中切牙(1)牙冠:近远中径大于切颈径,牙冠宽短。
近中切角近似直角。
亚冠颈部很厚,冠根分明。
(2)牙根:单根,宽扁,根长约为冠长的二倍。
宽冠宽根是该牙的中药解剖标志。
2.上颚乳侧切牙(1)牙冠:外形与上颚乳中切牙相似,但较小且短窄。
近远中径小于切颈径。
近中切角为圆角,远中切角为圆弧形。
舌窝浅。
(2)牙根:单根,长度比下颌乳中切牙稍长,牙根自唇面向舌侧缩窄,根尖微向唇侧,略微斜向远中。
(二)乳尖牙1.上颚乳尖牙(1)牙冠:唇面牙尖长大,约为牙冠一半,牙尖偏远中,近中斜缘长于远中斜缘。
唇轴嵴很突,颈嵴最突,近缘弧度很小,几乎平直。
(2)牙根:单根,细长较直,根尖偏远中并弯向唇侧。
2.下颚乳尖牙(1)牙冠:与上颚相似,牙冠较短而窄。
牙尖偏近中。
颈缘平直,近中缘长直,远中缘较短圆突。
(2)牙根:单根,较上颚乳尖牙的牙根稍窄。
(三)乳磨牙1.上颚第一乳磨牙(1)牙冠:颊面的宽度大于长度,近中缘长而较直,远中缘短而较突,颈部缩窄,颊尖略偏近中。
舌面较颊面小而圆突。
牙合面1/3显著缩窄,颊侧颈1/3非常突出。
颊牙合缘嵴长于舌牙合缘嵴,近颊牙合角为锐角,近舌牙合角为钝角,远颊牙和近舌牙合角近似直角。
(2)牙根:细长,三根分开甚远,根干较短。
根分叉接近牙颈部。
2.下颚第一乳磨牙(1)牙冠:近中缘长而直,远中缘特短且突。
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近中颈嵴最突,两颊尖之间有沟。
第三章:牙列与咬合第一节:牙列一、正常牙列特点1、外形规则、整齐,每颗牙在牙槽骨内有其特定的位置,牙与牙之间紧密连接,咀嚼过程中相互支持、分散咀嚼压力、提高咀嚼效能,避免食物嵌塞,有利于牙的稳固。
2、牙排列呈弓形,舌侧便于舌的运动,3、唇颊侧可以衬托唇颊,使面部丰满二、牙列异常1、可能对面部美观、咀嚼、发音等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2、牙列缺损或丧失,影响咀嚼功能,可使唇颊因失去支撑而内陷,面型呈衰老相。
三、牙列分类1、按照构成牙列的牙的类别分为恒牙列、乳牙列、混合牙列1)、恒牙列上颌牙列较下颌牙列略宽,略长。
原因:上颌切牙较宽,下颌切牙较窄,下颌前磨牙向舌侧倾斜程度大于上颌前磨牙。
我国人上颌恒牙列宽约55mm,长约50mm.下颌恒牙列宽约52mm,长约41mm。
2)乳牙列较恒牙列小,但其牙列宽度和长度的比例大于恒牙列,形态更近似半圆形。
3)、混合牙列由若干乳牙和若干恒牙组成,在不同发育阶段牙数略有差异。
有些成年人有乳牙滞留,为异常现象2、按照牙列形态特征分1)尖圆型:上颌牙列自侧切牙起就开始向后弯曲,弓形牙列的前牙段向前突出比较明显。
占27%2)、方圆型:上下牙列张四个切牙的切缘唇侧连线略直,弓形牙列从尖牙的远中才开始弯曲向后,占25%3)、椭圆形:介于两者之间,弓形牙列自上颌侧切牙的远中开始,向后逐渐弯曲,使得前牙段较圆突。
占48%。
3、按照牙列中牙的排列情况,可大致分为正常牙列和异常牙列1)、正常牙列:牙数正常,各牙排列整齐,无间隙2)、异常牙列:(1)、牙数异常:如牙数过多(额外牙)或过少。
(2)、牙排列异常:如牙列拥挤、牙列稀疏、弓外牙、高位牙、低位牙、异位牙和转位牙四、牙列大小的测量方法用数值来描述牙列的形态,对指导义齿修复、制造成品牙列和成品总义齿都具有重要价值。
1、牙列长度和宽度:1)、牙列长度(length of dentition):通常把左右侧中切牙唇侧最突点的连线与牙列左右侧最后一颗牙远中最突点连线之间的垂直距离2)、牙列宽度(width of dentition):过左右侧同名牙同名解剖标志之间的距离如、尖牙牙尖顶间距代表牙弓前段宽度;第一前磨牙中央窝间距代表牙弓中段宽度;第一磨牙中央窝间距代表牙弓后段宽度等。
1.牙的组成从外部观察,牙体由三部分组成:(1)牙冠:有解剖牙冠和临床牙冠之分。
解剖牙冠指牙体外层由牙釉质覆盖的部分,也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
临床牙冠为牙体暴露于口腔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龈缘为界。
(2)牙根:有解剖牙根和临床牙根之分。
解剖牙根指牙体外层由牙骨质覆盖的部分,也是牙体的支持部分。
临床牙根为牙体在口腔内不能看见的部分,以龈缘为界。
(3)牙颈(颈线、颈缘、颈曲线):指解剖牙冠与牙根交界处的弧形曲线。
从纵剖面观察,牙体的组织包括:(1)牙釉质:构成牙冠表层的、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组织。
(2)牙骨质:构成牙根表层的硬组织。
(3)牙本质:构成牙体的主要物质,位于牙釉质和牙骨质内层,其中央有一空腔,称为髓腔。
(4)牙髓:充满于髓腔中的结缔组织,含有血管、神经和淋巴管。
2.牙的分类(1)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分类1)切牙:位于口腔前部,上、下、左、右共8个。
邻面观牙冠呈楔形,颈部厚而切缘薄,功能是切割食物。
牙根为单根。
2)尖牙:位于侧切牙远中,上、下、左、右共4个。
牙冠较厚,在切缘上有一长大牙尖,功能是穿刺、撕裂食物。
牙根为单根。
3)前磨牙(双尖牙):位于尖牙与磨牙之间,上、下、左、右共8个。
牙冠呈立方体,(牙合)面一般有两个牙尖,主要是协助尖牙和磨牙行使功能。
牙根为单根或双根。
4)磨牙:位于前磨牙的远中。
上、下、左、右共l2个。
牙体由第一磨牙至第三磨牙依次渐小。
牙冠大,(牙合)面大,有4~5个牙尖,结构比较复杂,功能是捣碎、磨细食物。
牙根一般2~3个根。
(2)根据牙在口腔内存在的时间分类1)乳牙:出生后6~8个月开始陆续萌出,到两岁半左右全部萌出,共20个。
自6~7岁至12~13岁,乳牙逐渐脱落,被恒牙所代替。
2)恒牙:一般在6岁左右开始萌出和替换,逐步替代乳牙,成人一般有恒牙28~32个。
近代人第三磨牙有退化的趋势。
(3)根据牙在口腔内的位置分类1)前牙:位于牙弓的前部(口角之前),包括切牙和尖牙。
牙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嵌入上、下颌骨牙槽内,分别排列成上牙弓和下牙弓。
可咬切和磨碎食物,并对发音有辅助作用。
乳牙在上、下颌左右各5个,由前向后为切牙2个、尖牙1个、磨牙2个,全体共20个。
恒牙在上、下颌左右各8个,由前向后为切牙2个、尖牙1个、前磨牙2个、磨牙3个,全体共32个。
1.牙附着的形式
(1)端生牙:此类牙无根,借纤维膜附着于颌骨的边缘,容易脱落。
大部分硬骨鱼类为端生牙。
(2)侧生牙:不仅牙的基部与颌骨相连,一侧也附着于颌骨内缘,此类牙虽无完善的牙根,但比端生牙牢固,如爬行类动物的牙。
(3)槽生牙:有完善的牙根,位于颌骨的牙槽窝内,有血管和神经末梢从根尖孔进入髓腔。
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牙都是槽生牙。
2.牙列替换的次数
(1)多牙列:在端生牙或侧生牙的舌侧有若干后备牙以不断替换脱落的牙,由于一批一批牙的不断替换,故名多牙列。
大部分硬骨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为多牙列。
(2)双牙列:一生中共有两副牙列,即乳牙列和恒牙列。
双牙列主要是槽生牙。
哺乳动物包括人类为双牙列。
3.牙体外形
(1)同形牙:全口牙的形态相同,三角片或单锥形,大小相似,如鱼类的牙。
(2)异形牙:牙体形态各异,大小不一,可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如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牙。
口腔执业医师辅导之Kennedy牙列缺损分类Kennedy分类是根据牙列缺损的情况,即根据缺牙所在部位及其与存留天然牙的关系,将牙列缺损分为四类:
第一类牙弓两侧后部牙缺失,远中为游离端、无天然牙存在。
第二类牙弓一侧后部牙缺失,远中为游离端、无天然牙存在。
第三类牙弓一侧牙齿缺失,且缺隙两端均有天然牙存在。
第四类牙弓前部牙齿连续缺失并跨过中线,天然牙在缺隙的远中。
Applegate等学者还提出了应用Kennedy分类的一些具体法则。
如:第四类为单缺隙、无亚类,其余三类均按照除主要缺隙外另存的缺隙数分有亚类。
即除主要缺隙外,还有一个缺隙则为第一亚类,有两个缺隙则为第二亚类,依次类推。
若前后都有缺牙,则以最后的缺隙为基准。
若牙弓两侧后牙都有缺失,且一侧为远中游离端缺牙,另一侧为非游离端缺牙者,则以游离端缺牙为基准,纳入第二类,另外缺隙数以亚类区别。
若牙弓的最远端牙齿(如第三磨牙或第二磨牙)缺失但不修复,则不在分类之列。
Kennedy分类法表达了缺牙间隙所在的部位,体现了可摘局部义齿鞍基与基牙的关系,方法简单,容易掌握。
然而,如同其他分类法一样,Kennedy分类法存在一定局限性。
首先该分类法只能表明缺牙部位、缺牙间隙的数目,不能反映缺牙数目及前牙复杂的缺失情况;其次,亚类无法表明部位,因而不能反映缺牙对不同口腔生理、患者心理、功能的影响。
另外,该分类法不能反映义齿的支持、固位、大体结构等方式。
尽管存在上述缺憾,此分类法仍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
普遍的一种分类方法。
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口腔解剖生理学-第二单元(牙合)与颌位[单选题]1.根据建(牙合)的前后向动力平衡,如果牙齿缺失,位于缺牙远中的邻牙因近中支持丧失,在向前的推动力作用下将(江南博哥)A.向近中移动或倾斜B.向远中移动或倾斜C.向唇侧移动或倾斜D.向舌侧移动或倾斜E.以上均正确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向后的力主要加在上、下颌前牙,通过邻面接触点而传至整个牙弓,又通过牙尖斜面在上、下牙之间相互传递。
如果牙齿缺失,位于缺牙远中的邻牙因近中支持丧失,在向前的推动力作用下将向近中移动或倾斜,而位于缺牙近中的邻牙也会因缺少远中支持,在(牙合)力的作用下向远中移动或倾斜。
掌握“(牙合)的生长发育”知识点。
[单选题]2.建(牙合)过程中向前的动力为A.唇颊肌B.舌肌C.咽肌D.表情肌E.舌骨上肌群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向前的动力:①咬合时产生的咀嚼力、(牙合)力有推动上下牙弓向前发育的作用;②舌肌向前的作用力,以及上下颌骨发育中皆有在其后缘增生新骨的倾向,也使牙列向前方移动。
掌握“(牙合)的生长发育”知识点。
[单选题]5.以下不能破坏建(牙合)动力平衡的一项是A.功能异常B.不良口腔习惯C.唇裂D.龋齿E.腭裂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功能异常(异常吞咽)、不良口腔习惯(吐舌习惯)和唇裂、腭裂等疾病,可以破坏动力平衡,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造成错(牙合)畸形和不正常的(牙合)关系。
掌握“(牙合)的生长发育”知识点。
[单选题]6.下列不是建(牙合)的动力平衡中向前的动力来源的是A.颊肌B.舌肌C.颞肌D.咬肌E.翼外肌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建(牙合)的动力平衡中向前的动力:①咬合时产生的咀嚼力、(牙合)力有推动上下牙弓向前发育的作用。
使下颌向前的动力主要来自颞肌、咬肌、翼内肌及翼外肌。
闭口咬合时下颌由后下向前上运动,闭口咬合力给上牙列施加一个向前的作用力。
上下牙冠略向近中倾斜,闭口咬合时对牙体有推向前的作用;②舌肌向前的作用力,以及上下颌骨发育中皆有在其后缘增生新骨的倾向,也使牙列向前方移动。
口腔执业考试第三单元考试内容一、口腔解剖生理学部分(30分)1. 以下关于牙体解剖的描述,正确的是(3分)选项A:上颌磨牙颊尖高于舌尖。
选项B:下颌磨牙舌尖高于颊尖。
选项C:上颌磨牙舌尖高于颊尖。
选项D:下颌磨牙颊尖高于舌尖。
答案:B。
解析:下颌磨牙舌尖高于颊尖,这是下颌磨牙牙体解剖的一个重要特点。
2. 牙萌出的生理特点,错误的是(3分)选项A:按一定先后顺序。
选项B:左右成对萌出。
选项C:下颌牙略早于上颌牙。
选项D:女性萌出早于男性1 - 2年。
答案:D。
解析:女性萌出略早于男性,但不是1 - 2年,一般是半年左右。
3. 上颌尖牙唇面的外形高点在哪里(3分)选项A:颈1/3处。
选项B:中1/3处。
选项C:颈缘处。
选项D:中1/3与颈1/3交界处。
答案:D。
解析:上颌尖牙唇面的外形高点在中1/3与颈1/3交界处,这是尖牙外形的一个重要特征。
4. 关于恒牙牙根的描述,正确的是(3分)选项A:上颌侧切牙为单根,较直。
选项B:下颌中切牙为双根。
选项C:上颌第一磨牙舌根最粗。
选项D: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最细。
答案:C。
解析:上颌第一磨牙舌根最粗,这是其牙根结构的特点。
5. 下列哪颗牙的牙冠最宽(3分)选项A:上颌中切牙。
选项B:上颌侧切牙。
选项C:下颌中切牙。
选项D:下颌侧切牙。
答案:A。
解析:上颌中切牙的牙冠相对最宽。
6. 牙列形态分类中,方圆型的特点是(3分)选项A:上、下牙列中四个切牙的切缘连线略为平直。
选项B:上、下牙列中四个切牙的切缘连线较陡。
选项C:上、下牙列中四个切牙的切缘连线较凹。
选项D:上、下牙列中四个切牙的切缘连线较凸。
答案:A。
解析:方圆型牙列的上、下牙列中四个切牙的切缘连线略为平直。
7. 口腔前庭的表面解剖标志不包括(3分)选项A:唇颊系带。
选项B:腮腺乳头。
选项C:磨牙后区。
选项D:翼下颌皱襞。
答案:D。
解析:翼下颌皱襞属于口腔本部的解剖标志,不属于口腔前庭。
8. 下颌下腺导管开口于(3分)选项A:舌下阜。
按照牙列形态特征分型从面对牙列的形态进行观察分析可见,尽管牙列的形态有一定的规律,但个体之间并不完全相同。
根据六个前牙的排列情况,可将牙列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
1.尖圆型
自上颌侧切牙即明显弯曲向后,弓形牙列的前牙段向前突出非常明显。
2.方圆型
上、下牙列中四个切牙的切缘连线略直,弓形牙列从尖牙的远中才开始弯曲向后。
3.椭圆型
介于方圆型与尖圆型之间,弓形牙列自上颌侧切牙的远中开始,向后逐渐弯曲,使得前牙段较圆突。
《口腔解剖生理学》四、牙列、(牙合)与颌位一、A11、上颌牙列自侧切牙起就开始向后弯曲,弓形牙列的前牙段向前突出比较明显,牙列的形态为A、尖圆形B、方圆形C、椭圆形D、混合型E、圆弧形2、最常见的牙弓形态是A、尖圆形B、方圆形C、椭圆形D、混合型E、正圆形3、尖圆形的牙弓,上颌牙列自哪颗牙起就开始向后弯曲A、侧切牙B、尖牙C、前磨牙D、第一磨牙E、第二磨牙4、W ils on曲线又可称为A、上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B、下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C、S pee曲线D、横(牙合)曲线E、补偿曲线5、以下关于上颌前牙近远中向的倾斜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上颌侧切牙倾斜角度>上颌中切牙倾斜角度〉上颌尖牙倾斜角度B、上颌侧切牙倾斜角度〉上颌尖牙倾斜角度〉上颌中切牙倾斜角度C、上颌尖牙倾斜角度〉上颌侧切牙倾斜角度〉上颌中切牙倾斜角度D、上颌尖牙倾斜角度〉上颌中切牙倾斜角度〉上颌侧切牙倾斜角度E、上颌中切牙倾斜角度>上颌侧切牙倾斜角度〉上颌尖牙倾斜角度6、覆(牙合)的定义是A、牙尖交错(牙合)时,上下前牙发生重叠关系B、牙尖交错(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间的水平距离C、牙尖交错(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间的垂直距离D、牙尖交错(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舌面间的水平距离E、前伸运动时,下前牙切缘超过上前牙切缘的水平距离7、下列有关牙尖交错位的相关叙述中,不恰当的一项是A、是牙尖交错(牙合)时下颌骨的位置B、当牙尖交错(牙合)位于正中时也称正中(牙合)位C、上下牙的牙尖交错位是稳定的,不会改变D、牙尖交错位也称牙位E、牙尖交错位可重复8、下列选项中用于表示后退接触位的是A、RCPB、ICPC、COPD、MPPE、MIP9、下颌姿势位的意义是A、正常人在24小时内上下颌牙接触的时间仅十几分钟B、升降下颌骨肌不收缩,可使咀嚼肌得到充分休息C、形成一定的间隙,可使舌位于此间隙内D、便于下颌处于正中关系E、便于下颌由正中关系自如地运动到非正中关系10、不属于息止颌位的前提条件的是A、不咀嚼B、不吞咽C、不说话D、下颌处于休息状态E、上下颌牙弓处于闭合状态11、以下关于尖牙保护(牙合)的叙述中,不恰当的是A、根长且粗大,支持力强是尖牙的有利条件B、尖牙位居牙弓前部,在咀嚼时构成第川类杠杆,能抵御较大的咀嚼力C、是以成组的牙齿行使功能D、以尖牙作支撑,对其他牙齿起到保护作用E、正中关系(牙合)与正中(牙合)协调12、乳牙(牙合)期间特征不包括A、无明显倾斜B、曲线不明显C、平齐末端D、牙列拥挤E、深覆(牙合)13、以下不属于4岁以后乳牙(牙合)特征的是A、牙排列不紧密,前牙间隙逐渐形成B、牙的切缘及(牙合)面产生显著磨耗C、上、下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在同一平面上D、随下颌升支发育,暂时性深覆(牙合)减小E、下颌第二乳磨牙移至上颌第二乳磨牙的稍前方14、下列关于“齐平末端”的叙述正确的是A、上、下颌第一乳磨牙的远中面彼此相齐,成一垂直平面B、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彼此相齐,成一垂直平面C、上、下颌第一磨牙的远中面彼此相齐,成一垂直平面D、上、下颌第二磨牙的远中面彼此相齐,成一垂直平面E、上、下颌第三磨牙的远中面彼此相齐,成一垂直平面二、A21、男,60岁,因“口内多数牙缺失,要求修复”来就诊,患者端坐在治疗椅上,在检查中发现患者口腔在不说话、不咀嚼、不吞咽时,上下颌牙列脱离接触,此时患者下颌所处的位置是A、下颌姿势位B、肌位C、牙尖交错位D、下颌后退接触位E、下颌前伸位三、B1、A. 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在下颌第一恒磨牙颊沟的远中B.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在上颌第一恒磨牙颊沟的远中C.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正对着下颌第一恒磨牙颊沟D.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正对着上颌第一恒磨牙颊沟E.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在下颌第一恒磨牙颊沟的近中<1> 、中性(牙合)是指A B C D E<2> 、近中错(牙合)是指A B C D E<3> 、远中错(牙合)是指A B C D E2、A. 上唇系带位置过低B.中切牙间间隙C.暂时性远中(牙合)D.暂时性前牙拥挤E.暂时性深覆(牙合)<1> 、乳牙初萌时,上唇系带常位于两中切牙之间,随着颌骨发育、牙根生长,上唇系带可退缩至正常位置A B C D E<2> 、左、右中切牙之间往往有一间隙,待侧切牙萌出,间隙逐渐消失,中切牙位置转为正常A B C D E <3> 、随着颌骨的长大、替牙过程出现的调整空间和恒牙弓的增大的是A B C D E<4> 、乳磨牙脱落后,下颌第一恒磨牙向近中移动距离较上颌第一恒磨牙移动得多的是A B C D E<5> 、前牙也可有暂时性深覆(牙合)现象,随着恒牙的继续萌出,以及颌骨的生长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尖圆形:上颌牙列自侧切牙起就开始向后弯曲,弓形牙列的前牙段向前突出比较明显。
第三章:牙列与咬合第一节:牙列一、正常牙列特点1、外形规则、整齐,每颗牙在牙槽骨内有其特定的位置,牙与牙之间紧密连接,咀嚼过程中相互支持、分散咀嚼压力、提高咀嚼效能,避免食物嵌塞,有利于牙的稳固。
2、牙排列呈弓形,舌侧便于舌的运动,3、唇颊侧可以衬托唇颊,使面部丰满二、牙列异常1、可能对面部美观、咀嚼、发音等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2、牙列缺损或丧失,影响咀嚼功能,可使唇颊因失去支撑而内陷,面型呈衰老相。
三、牙列分类1、按照构成牙列的牙的类别分为恒牙列、乳牙列、混合牙列1) 、恒牙列上颌牙列较下颌牙列略宽,略长。
原因:上颌切牙较宽,下颌切牙较窄,下颌前磨牙向舌侧倾斜程度大于上颌前磨牙。
我国人上颌恒牙列宽约55mm ,长约50mm.下颌恒牙列宽约52mm ,长约41mm 。
2) 乳牙列较恒牙列小,但其牙列宽度和长度的比例大于恒牙列,形态更近似半圆形。
3)、混合牙列由若干乳牙和若干恒牙组成,在不同发育阶段牙数略有差异。
有些成年人有乳牙滞留,为异常现象2、按照牙列形态特征分1)尖圆型:上颌牙列自侧切牙起就开始向后弯曲,弓形牙列的前牙段向前突出比较明显。
占27%2)、方圆型:上下牙列张四个切牙的切缘唇侧连线略直,弓形牙列从尖牙的远中才开始弯曲向后,占25% 3)、椭圆形:介于两者之间,弓形牙列自上颌侧切牙的远中开始,向后逐渐弯曲,使得前牙段较圆突。
占48% 。
3、按照牙列中牙的排列情况,可大致分为正常牙列和异常牙列1)、正常牙列:牙数正常,各牙排列整齐,无间隙2)、异常牙列:(1 )、牙数异常:如牙数过多(额外牙)或过少。
(2 )、牙排列异常:如牙列拥挤、牙列稀疏、弓外牙、高位牙、低位牙、异位牙和转位牙四、牙列大小的测量方法用数值来描述牙列的形态,对指导义齿修复、制造成品牙列和成品总义齿都具有重要价值。
1、牙列长度和宽度:1 )、牙列长度(length of dentition ):通常把左右侧中切牙唇侧最突点的连线与牙列左右侧最后一颗牙远中最突点连线之间的垂直距离2)、牙列宽度(width of dentition ):过左右侧同名牙同名解剖标志之间的距离如、尖牙牙尖顶间距代表牙弓前段宽度;第一前磨牙中央窝间距代表牙弓中段宽度;第一磨牙中央窝间距代表牙弓后段宽度等。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口腔解剖生理学):牙列构成分类1.恒牙列:为全部由恒牙组成的牙列,完整的上下颌牙列各含16颗牙。
由于上颌切牙较宽,尖牙至前磨牙段的曲度较大,而下颌切牙较窄,前磨牙向舌侧倾斜程度大于上颌牙,故尖牙至前磨牙段的曲度较小,使得恒牙列的上颌牙列较下牙列略最窄长。
2.乳牙列:全部由乳牙组成的牙列,完整的上下颌牙列各含10颗牙。
乳牙列较恒牙列短小,故其牙列宽度与长度的比例大于恒牙列,形态更近似半圆形。
3.混合牙列:由若干乳牙和若干恒牙组成,在不同发育阶段牙数略有差异,有些成人有乳牙滞留,为异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