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设计_第三章_横断面综合布置
- 格式:ppt
- 大小:14.92 MB
- 文档页数:52
1.1横断面设计
(1)横断面设计原则
横断面布置不仅要符合总体规划要求,满足交通需求,保证车辆安全行驶,行人安全通行,而且还应考虑道路沿线地块规划特殊需求。
道路横断面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绿化带等。
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
横断面型式、布置、各组成部分尺寸及比例应按道路类别、级别、设计行车速度、设计年限的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交通量和人流量、交通特性、交通组织、交通设施、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绿化、地形等因素统一安排,以保障车辆和人行交通的安全畅通。
横断面设计应近远期结合,使近期工程成为远期工程的组成部分,并预留管线位置。
道路设计应留有发展的余地。
对现有道路改建应采取工程措施与交通管理相结合的办法,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保障交通安全。
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道路的布置主要从以下4方面考虑:
1)考虑道路周边建筑及景观工程的协调;
2)考虑断面布置与道路功能的协调;
3)考虑断面布置与地形地物的协调;
4)考虑断面布置的近远期结合。
(2)横断面设计
本次修复工程按照现状道路横断面对环城南路进行改造设计。
1)环城南路
断面布置形式为:3.0-4.5m(人行道)+6.0m(机动车道)+3.0-4.5m (人行道)=12.0-15.0m,车行道为2.0%单坡,人行道为2.0%单坡。
路勘横断面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路堪横断面的基本概念,包括横断面类型、构成要素及其作用。
2. 学生能够运用横断面知识,分析不同地形、地貌对道路设计的影响。
3. 学生掌握道路横断面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测量工具,完成实地横断面的测量与绘制。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针对特定地形设计合理的道路横断面。
3. 学生能够通过对比分析,评价不同横断面设计的优缺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道路工程建设的兴趣,增强对土木工程学科的认识。
2. 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际操作与理论知识的结合。
3. 学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道路设计中考虑他人需求,关注社会、环境和经济因素。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选修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工程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三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数学和物理知识基础,对道路工程有一定了解,但缺乏实践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地测量和设计练习,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为未来从事道路工程设计和管理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横断面基本概念:介绍横断面的定义、类型(如对称式、不对称式)、构成要素(如路基、路面、边坡、排水设施)及其在道路设计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道路工程概述,第三节 道路横断面设计基本知识。
2. 横断面设计原则与步骤:阐述横断面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安全、经济、环保),介绍设计步骤,包括资料收集、横断面选型、参数计算、方案比选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原则与步骤。
3. 实地测量与绘制:讲解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测量,学习横断面图的绘制方法。
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方案研究摘要:城市道路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是道路横断面,本文通过探讨横断面上各部位的功能和意义,寻求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等各部位的适宜尺寸,旨在提倡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合理地规划设计城市道路横断面。
关键词:城市道路横断面分隔带城市道路横断面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红线范围内进行,由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及绿化带组成。
横断面的设计一直是城市道路设计的重点,一般都是先做横断面设计,然后再做平面和纵断面设计。
本文研讨的城市道路对象限于城市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1设计依据道路的规划红线宽度、道路功能、交通流量、交通组织方式等资料是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的主要依据。
2设计原则(1)通过对交通流量的分析,根据道路等级,确定道路在路网中承担的功能,采用与之相符的横断面方案。
(2)充分考虑行人、非机动车的通行需要。
(3)设置足够的绿化带,为城市营造优良的生活和生态环境。
(4)城市道路除具有交通功能以外,还兼具管线走廊的作用。
横断面方案应考虑地上、地下管线布设的需求,给管线预留埋设空间。
3机动车道设计3.1机动车道宽度根据交通流量资料可以确定机动车道的数量。
每条机动车道宽度如何确定?根据现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一条机动车道最小宽度对于大型车或混行车道为3.5m,对于小客车专用车道为3.25m。
相比旧版规范的3.75m与3.5m,现行规范对车道的宽度进行了缩窄。
主要原因是现代汽车科技的发展造就了ABS及整车稳定等先进技术,车辆的侧向摆动已日趋减小,这就使缩窄车道宽度成为可能。
位于工业园区、港口码头附近的城市道路,通行的工矿企业的大型车辆由于超宽所需车道也较宽。
考虑到城市道路车道数一般较多,超宽车辆流量也有限,必要时车道之间可以相互调剂使用,因此,这些区域的城市道路采用3.5m宽的大车道也是适宜的。
根据大型车靠右行驶的法规,3.5m宽的车道应布置在道路外侧,3.25m宽的车道布置在道路内侧。
刍议城市道路设计中道路横断面布置类型及使用条件摘要: 由于经济的速迅发展,市内车辆过多致使交通拥挤,在城市道路设计上我们必须考虑到多方面因素,重点在横断面设计上。
为了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道路设计的主要内容,对城市道路中的横断面设计作出简要介绍。
关键词: 交通拥挤;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1 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所体现出来的意义越来越重大,一个城市的进步,往往是伴随着其交通的发展,而城市道路作为城市交通的主要途径,更能体现出其重中之重。
城市道路设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道路横断面设计、道路平面设计和道路纵断面设计。
由于城市道路的设计是在城市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道路的平面位置和道路的主要控制点高程均受到规划的制约,变化或重新选择的余地不是很大。
2 横断面设计原则(1)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
横断面形式、布置、各组成部分尺寸及比例应按道路类别、级别、计算行车速度(即设计车速)、设计年限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量和行人流量、交通特性、交通组织、交通设施、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绿化、地形等因素统一安排,以保障车辆和行人交通的安全、通畅。
横断面设计应近远期结合,使近期工程为远期工程所利用,并预留管线位置。
路面宽度及标高等应留有发展余地。
(2)对现有道路改建应采取工程措施与交通管理措施相结合的办法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保证交通安全。
道路改建除采取工程措施如增辟车行道、展宽道路外,还可以采取交通管理措施,如采取分隔措施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行,减少相互干扰。
又如若两条道路相互平行且距离较近时,可改为单向行驶以减少拥挤,提高车速。
在商业性街道上除通行公共交通外,限制其它机动车及非机动车的通行,以保障行人安全。
3 横断面布置类型及其使用条件3 . 1 四种基本类型城市道路交通由机动车辆交通、非机动车辆交通和行人交通三部分组成。
通常是利用立式缘石把行人部分和车行道布置在不同的位置和高程上,以分隔行人和车辆交通,保证交通安全。
◎汤贞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要点(作者单位:衡阳市规划设计院)引言:本文通过于以往的城市道路设计方案的研究,结合国内外的一些具体作业方案,对横断面规划进行优化设计,为之后的城市道路设计提供建议和参考。
在实际方案的制定流程中,因为各地区的城市道路复杂度不同,要对进行优化的道路周边进行实地考察,如果影响到主干道路也要进行必要的优化,保证交叉路口的合理通行。
城市道路横断面的类型不同是交通运输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根据不同的道路进行横断面的优化设计同时,也要适当合理进行绿化的铺设,降低车辆行驶对于生态造成的污染。
一、横断面规划影响因素1.交通变化的影响。
城市道路最核心的功能就是解决城市交通需求,城市交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交通的组成在不停变化,同时也引起人们对城市交通及城市发展问题的思考。
因为不同时期城市的建设复杂程度不同,造成横断面的建设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对于横断面的规划方案要根据当地城市的特色进行不同的设计,同时对于横断面板块的布置要进行不同的改进。
更加重点的是对于城市交通的规章制度要更加完善,对于城市的交通运输方案要进行更佳的优化。
如果仅仅是对于路面进行工程上的改造,而交通方案方面没有任何的改善,城市的道路交通问题就不会得到任何缓解。
如今车辆数量的不断攀升,道路车流量的激增,城市道路的承载压力越来越严重,各个城市开始进行一轮又一轮的道路改造扩张作业,进一步压缩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空间,甚至大量修建了人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即使这样也没有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反而使堵车等问题更为严重,人行道的功能也在随着时代发展在进行变化。
在当今的时代,人行道不仅作为居民通行的基本通道,而且增添了更多的功能。
2.城市规划的影响。
城市规划中,将整个城市的道路根据定位和使用功能确定道路等级,再根据道路等级确定道路红线宽度和规划道路断面形式。
在根据城市的交通系统进行道路横断面的规划或优化之前,对于城市交通的系统要进行充足的分析,要根据不同道路的不同特色进行具体方案的设计,各个道路对于车辆的承载需求已经总体规划的横断面的调查要做到充分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