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案例分析墨尔本杭州
- 格式:ppt
- 大小:7.45 MB
- 文档页数:34
国外绿色生态建筑 设计案例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 绿色与生态建筑研究中心 邵文晞目录1 2 3 4 5国外绿色建筑发展 国外绿 建筑发展 国外绿色建筑特点介绍 英国诺丁汉大学朱比丽分校 巴克雷卡德总部 建筑研究组织办公楼6 7 8 9 10吉巴欧文化中心 吉 欧文化中 建筑通风借鉴案例 德国商业银行总部大厦 墨尔本政府办公楼 森斯伯瑞英国大型连锁超市2008-11-4绿色与生态建筑研究中心国外绿色建筑发展绿色建筑的提出一九八一~一九九九 年来NASA所测得的 地球南极臭氧层破洞 日渐扩大的情形绿色建筑的提出 1992年巴西的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 发展大会” 与会者第 次明确提出了 发展大会”,与会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由此渐成 一个兼顾环境关注与舒适健康的研究体系, 并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践推广,成为当今 世界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
绿色建筑星级评价标准世界各国的绿色标准情况Eko Profile Promis E BREEAM ESCALE Eco Effect Eco Quantum E-top LEEDLEED -Canada, GBTool BREEAMBREEAM-Green Leaf LEEDGOBASHKHKBEAMCASBEE1992年里约热内卢召开第 一次「地球环境高峰会议」 次「地球环境高峰会议」NABERS SBAT国际绿色建筑等级划分BREEAM(英) LEED(美) NABERS(澳) CASBEE(日)通过、好、很好、优秀 一般、铜牌、银牌、金牌、白金 0~5星级 根据环境性能效率指标BEE, 给予评价,表现为QL二维图满意、好、很好、优秀 HK-BEAM(港) 港ESCALE(法) ESFGB(中)标准工程、优秀工程、较差工程 ★、★★、★★★国外绿色建筑特点国外绿色建筑特点 绿色建筑研究由建筑个体、单纯技术上升到体系层面,由 建筑设计扩展到环境评估、区域规划等多种领域,形成了 整体性 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 整体性、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
杭州绿色建筑科技馆案例分析一、概述杭州绿色建筑科技馆位于浙江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能源与环境产业园的西南区,占地面积1,348m2(约2.02亩),总建筑面积4,679m2,其中地上4,218m2,地下461m2,建筑高度18.5米,地上4层,半地下室一层。
本项目由杭州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
为科研、办公复合项目,其主要功能为科研办公、绿色建筑节能环保技术与产业宣传展示。
其中地下室功能布局为地源热泵机房、消防水泵房、配电房等设备用房;地上一层为绿色建筑技术展览厅、小型报告厅、机房、接待室等;二层主要为科研办公和研究室;三层为科研办公用房;四层主要布置机房和活动室。
项目于2006年3月立项,2008年9月开始土建施工,2009年12月投入使用。
杭州绿色建筑科技馆项目占地1 348 m2,总建筑面积4 679 m2,建筑高度18.5 m,集研发、展示、技术交流于一体。
科技馆运用先进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并采用了大量国内外最新的建筑技术,整合建筑功能、形态与各项适宜技术,通过绿色智能技术平台,系统化地集成应用了“被动式自然通风系统”、“建筑智能化控制系统”、“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节能高效照明系统” 等十大先进绿色建筑系统体系。
二、绿色成套技术设计和实施综述2.1综合节能技术本项目的围护结构采用较高节能标准设计,包括了形体自遮阳和高性能幕墙围护结构系统; 同时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 BIPV) 和垂直风力发电系统,合理利用自然通风智能控制等措施降低建筑能耗经软件模拟计算,绿色科技馆节能率达到了76.4%,全年能耗不到一般同类建筑的1 /42.1.1 外围护系统建筑物南北立面、屋面采用钛锌板,东西立面采用陶土板,两种材料均具有可回收循环使用、自洁功能。
建筑门窗采用了断桥隔热金属型材多腔密封窗框和高透光双银Low- E 中空玻璃,使夏季窗户的得热量大大减少,空调负荷从基准建筑的41.71 W/m2下降到了23.53 W/m2。
1、杭州绿色建筑科技馆绿色建筑科技馆位于中国·杭州能源与环境产业园,总投资6000万元,占地134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679平方米。
科技馆设计建设依靠英国德·蒙特福特大学、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团队,集成了国内外最先进、适用的建筑节能技术系统,其中包括:被动式通风系统,尽可能多地利用屋顶自然采光和不需要耗能的日光照明系统,设计中使建筑向南倾斜形成建筑自遮阳系统,使用智能化自动调节的外遮阳通风百叶系统,环保合理的外围护系统,温度、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系统;能源再生电梯系统等,都是可以大量普及推广的建筑节能技术。
同时,科技馆还采用了太阳能、风能、氢能发电系统。
先进的楼宇自控系统,可达到智能控制,根据室内的温度和环境质量,自动调节各种设备运行,分项计量各种设备能耗,中国节能投资公司将根据这些实时测量情况对楼宇自控系统本身进行优化改进与研发。
此外,科技馆的建设还采用大量的节能环保材料,如建筑物南北立面、屋面采用的钛锌板,东西立面采用的陶土板,均属于可回收循环使用、自洁功能的绿色、环保型建材。
建筑物门窗采用的断桥隔热金属型材多腔密封窗框和高透光双银LE中空玻璃,使夏季窗户的得热量大大减少,空调负荷从基准建筑的41.71w/m2下降到了23.53w/m2。
科技馆采用集成的低能耗、生态化、人性化的建筑形式及先进的节能环保建筑技术产品,示范并推广系列的节能、生态、智能技术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被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列入建2、广东科学中心广东科学中心位于广州市大学城(番禺区小谷围岛西端),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75万平方米。
展馆整体建筑形象为“科技航母”,造型独特,气势恢宏。
从正面看,像一只灵动的科学“发现之眼”;侧面看,像一支整装待发的“舰队”;俯瞰整个建筑,酷似一朵盛开的木棉花。
它秉承“绿色建筑”的理念,注重节能技术的应用,在通风系统设计、建筑围护、空调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采取了多项节能措施,项目设计方案被建设部评为“绿色建筑十佳设计方案”;建设项目荣获“广州市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和建设部“2007中国建筑节能年度代表工程”称号。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报告1.引言生态城市建设是应对全球环境挑战的重要举措,许多国家在此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对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
2.案例一:斯德哥尔摩,瑞典斯德哥尔摩是瑞典的首都,也是世界上最具生态城市特色的城市之一。
该城市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首先,斯德哥尔摩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目前有超过90%的电力来自于可再生能源。
其次,该市实施了严格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制度,实现了垃圾“零填埋”。
此外,斯德哥尔摩还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自行车出行,以减少汽车使用量。
这些措施使得斯德哥尔摩成为一个环境友好型城市,并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改善效果。
3.案例二: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国家,其生态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首先,新加坡在水资源管理方面进行了创新。
由于缺乏自然水源,新加坡实施了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包括雨水收集和再利用、海水淡化等技术手段。
其次,新加坡注重绿化和生态系统保护,通过建设公园、保护自然湿地等方式增加城市的绿色空间。
此外,新加坡还大力推广公共交通和鼓励低碳出行,以减少交通排放。
这些措施使得新加坡成为一个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4.案例三:芬兰赫尔辛基芬兰赫尔辛基是北欧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一个具有鲜明生态城市特色的城市。
赫尔辛基在能源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包括发展地热能、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并建设了智能电网系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此外,赫尔辛基还注重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通过绿色建筑和城市绿化来改善城市环境。
赫尔辛基还大力发展可持续交通系统,包括自行车道、电动汽车充电桩等设施,以鼓励低碳出行。
这些措施使得赫尔辛基成为一个绿色、宜居的生态城市。
5.案例四:澳大利亚墨尔本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也是一个典型的生态城市。
墨尔本在水资源管理方面进行了创新,包括雨水收集和再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国外建筑1.英国伦敦西门子“水晶大厦”这是一座会议中心,也是一座展览馆,更是向公众展示未来城市及基础设施先进理念的一个窗口。
如它的形状“水晶”一样,未来城市的多面将在此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除了惊人的结构设计,水晶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环保的建筑之一“水晶”本身也为未来城市提供了样本——它占地逾6300平方米,却是高能效的典范。
与同类办公楼相比,它可节电5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5%,供热与制冷的需求全部来自可再生能源。
该建筑使用自然光线,白天自然光的利用完全。
它还利用智能照明技术,在电力主要由光伏太阳能电池板的建筑被一个集成LED和荧光灯开关根据白天的大部分。
晶体的另一个有趣的特性是所谓的集雨和黑色水回收。
建筑的屋顶作为收集器的雨水,污水处理,然后再生水纯化和转化为饮用水。
2.墨尔本:像素建筑澳大利亚人再一次证明了它们预示着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像素大楼位于墨尔本市重要地段,是一个耀眼的项目。
达到105项环保要求,是澳大利亚第一个碳中性办公楼。
楼宇的供水供能均自足,大楼五彩斑斓的外表皮让人过不不忘,这是一个固定的遮阳百叶系统,背后是双层玻璃窗户。
此外,大楼里面配置了太阳能电池板,他们和谐的组合在外表皮上,赋予建筑活力及独特感。
像素建筑展示了澳大利亚的能力。
首次构建实现了完美的绿星评分,它为可持续的崛起铺平了道路基础设施在整个澳大利亚。
同时,大楼取得了美国LEED 标准下的102个要求,是迄今为止全球LEED最高得分。
3.巴林麦纳麦巴林世贸中心巴林,是一个邻近波斯湾西岸的岛国,气候属热带沙漠气候。
巴林世贸中心,耗资3500万巴币(约合9千多万美元),是全球第一座利用风能作为电力来源的摩天大楼。
大厦由两座传统阿拉伯式“风塔”高楼组合而成,上尖下宽,如一对比翼的海帆,巴林世界贸易中心是一座高240米、双子塔结构的建筑物。
主体平面为椭圆形,在两座大厦之间设置了水平支持的3座直径29米的风力涡轮。
绿色建筑报告题目:墨尔本CH2建筑分析班级:14建筑本1姓名:龙菲菲学号:14111518139指导教师:吴垠2016年11月12日目录1.项目简介............................................................... - 1 -2. 项目理念.............................................................. - 2 -3. 能源利用.............................................................. - 2 -3.1建筑平面.......................................................... - 2 -3.2建筑立面.......................................................... - 4 -3.2.1北立面........................................................ - 4 -3.2.2南立面........................................................ - 6 -3.2.3东立面........................................................ - 7 -3.2.4西立面........................................................ - 7 -3.3建筑剖面.......................................................... - 9 -3.4冷却降温.......................................................... - 9 -3.5采光照明......................................................... - 12 -4. 材料选择............................................................. - 12 -5.结语 ................................................................. - 14 -1.项目简介CH2是墨尔本市政府2 号办公楼的简称(如图1),该建筑位于澳大利亚位于墨尔本市中心由DesignInc建筑事务所设计。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绿色建筑概述•案例分析:绿色建筑设计策略•案例分析:绿色建筑施工过程管理•案例分析:绿色建筑运营管理实践•案例分析:政策法规对绿色建筑影响•总结与展望01绿色建筑概述定义与发展历程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运营等全生命周期中,充分考虑节能、环保、可再生资源利用等方面,力求降低对环境和资源的消耗,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发展历程绿色建筑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发展。
绿色建筑原则与特点原则绿色建筑遵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从设计到运营全过程的整体性、协同性和可持续性。
特点绿色建筑具有节能、环保、健康、舒适等特点,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注重室内环境质量,提高建筑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国内外现状及趋势国内现状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迅速,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
同时,国内绿色建筑技术和产业体系不断完善,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绿色建筑案例。
国外现状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绿色建筑方面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成果。
例如,美国的LEED认证体系、英国的BREEAM评估体系等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
发展趋势未来,绿色建筑将更加注重全生命周期的节能环保、智能化和人性化设计等方面的创新和发展。
同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紧张问题的加剧,绿色建筑将成为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02案例分析:绿色建筑设计策略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和通风,减少能源消耗。
建筑布局优化采用高性能的保温、隔热材料和先进的窗户技术,降低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
高性能围护结构选用高效节能的空调、采暖、照明和电梯等设备,以及智能化的楼宇自控系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高效能设备与系统节能设计策略可再生资源利用优先使用可再生资源,如竹材、速生材等,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从墨尔本COUNCIL HOUSE2办公楼谈绿色建筑高飞【摘要】能源紧缺、生态破坏加剧,恶劣天气频发等使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建筑能耗大破坏生态环境,而绿色建筑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保护环境,受到各国关注.墨尔本COUNCIL HOUSE2办公楼是澳大利亚六星级绿色建筑,建筑充分尊重人与自然堪称绿色建筑典范.CH2能容纳500人同时办公,它奇特的外形设计、各种节能技术和理念的创新以及室内空问营造为使用者提供舒适、高效的办公环境等都让人印象深刻!它展示的绿色建筑是一个智能系统,可以自给自足的智能建筑,CH2更有别与大多数绿色建筑,它关注资源和能源如何获取如何节约利用,它关注使用者是否舒适从而能够提高工作效率!CH2给您一个全新的绿色建筑理念.【期刊名称】《安徽建筑》【年(卷),期】2014(021)004【总页数】3页(P45-47)【关键词】绿色建筑;化石能源;环保材料;自然采光;节约用水和再利用;竖向绿植;空气净化;热舒适;辐射冷却【作者】高飞【作者单位】安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01.5图1图2图3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现代文明带来的高污染、高能耗已经时刻危及人类的健康。
各种极端天气频繁出现促使人们意识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重要性。
而建筑给环境造成的危害也是巨大的,根据国际能源署研究表明,“现存建筑耗能占全球能耗总量的40%,二氧化碳释放量占全球二氧化碳释放总量的24%”。
我国改革开放这30多年,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集中,楼也随之越建越高,一座座混凝土钢铁森林让我们童年小河边、山沟里玩耍的记忆成了永恒!中国发展绿色建筑大概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的居住和工作空间发生了变化,人们从平房搬进大厦,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被迫发生了改变,对能源的依赖比如水、电和燃气日渐加剧!生活成本空前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