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的作品与思想:城户崎邸
- 格式:pdf
- 大小:1.88 MB
- 文档页数:11
小筱邸—安藤忠雄1.建筑师的背景个人经历安藤忠雄(1941年9月13日-),日本大阪人,日本建筑师。
安藤忠雄出生于大阪市。
利用拳击比赛赢得的奖金,前往美国、欧洲、非洲、亚洲旅行,也顺便观察各地独特的建筑。
安藤忠雄并未受过正规的建筑教育,仅在建筑公司工作过一小段时间。
1969年在大阪成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设计了许多个人住宅。
其中位在大阪的“住吉的长屋”获得很高的评价,大规模的公共建筑到小型的个人住宅作品,多次得到日本建筑学会奖的肯定。
此后安藤确立了自己以清水混凝土和几何形状为主的个人风格,也得到世界的良好评价。
1969年创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
1976年完成位于大阪府的住吉长屋,是两层高的混凝土住宅,已显现其设计风格。
1980年代在关西周边设计了许多商业设施、寺庙、教会等。
1990年代以后,参与公共建筑、美术馆建筑等大型计划。
接连发表了以清水混凝土建造的住宅和商业建筑,引起风潮和讨论,名声也开始快速累积,从博物馆、娱乐设施、宗教设施、办公室等,作品的领域宽广,通常都是大型规模的建筑。
但也有人认为失去了安藤早期的小型建筑特有的魅力。
1995年,安藤忠雄获得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
经典作品介绍1976 住吉的长屋,大阪市住吉区1981 小筱宅,兵库县芦屋市1983 六甲的集合住宅Ⅰ,兵库县神户市1984 Time’sⅠ,京都府1989 光的教堂,大阪府茨木市1992年塞维利亚万国博览会日本馆,西班牙贝乐思之家,香川县直岛芝加哥美术馆日本屏风展廊,美国1993 六甲的集合住宅Ⅱ,兵库县神户市1994 大阪府立近飞鸟博物馆,大阪府河南町三得利博物馆,日本大阪府1997 芝加哥的住宅,美国1998 织田广喜博物馆,滋贺县日野町1999 六甲的集合住宅Ⅲ,兵库县神户市2002 兵库县立新美术馆,兵库县神户市2003 野间自由幼儿园,静冈县伊东市4×4住宅,兵库县神户市2004 地中美术馆,香川县直岛2.建筑的概况基本概述设计师:安藤忠雄(日本)初期修建完成时间: 1984年改造项目完成时间:2006年初期建筑面积:284.1平方米改造项目面积:409.5平方米地点环境介绍:日本兵库县芦屋市郊外的国立公园内 ,基地为西高东低的缓坡 ,基地南边为交通干道 ,北边为交通次干道 ,西边是人行小路。
实用文案大师作品分析——20世纪80 年代到90 年代的安藤忠雄,从日本群星璀璨的建筑界脱颖而出。
今天,无论是他的名字在国际建筑学出版物中出现的频率,还是其作品本身的影响力,安藤已经当之无愧地达到了当今日本建筑大师的地位。
安藤的经历:安藤1941 年9月13日出生于日本大阪,18岁时,安藤开始考察日本文化古城京都和奈良的庙宇、神殿和茶社等传统建筑。
60 年代起,他又开始游历欧美,考察研究西方文明中的伟大建筑,绘制了大量的旅行速写草图并一直保存至今。
事实上,安藤完全是通过考察真是的建筑并阅读相关书籍资料来学习建筑学的。
勒﹒柯布西耶对安藤的建筑生涯曾起过决定性的影响。
安藤求学初期,曾在大阪一家旧书店里找到一本柯布西耶的书。
当他翻开这本书时,顿时就对柯布西耶那些早期的方案草图着迷了。
当安藤后来访问马赛公寓时,他开始对柯布西耶真实作品中混凝土材料的娴熟运用和特殊质感产生了浓厚兴趣。
除了勒﹒柯布西耶,安藤后来也曾谈起过F﹒L﹒赖特、密斯、阿尔托和路易斯﹒康对他建筑生涯的影响。
安藤20 多年的建筑生涯,除了使用的建筑材料,安藤的作品从早期的民宅直到最近还在施工的巴黎费朗西斯﹒皮诺当代美术馆,无论其工程规模大小,性质如何,其设计哲学自始至终一脉相承,表现出安藤对自己设计理念和价值理想的强烈自信和执着追求。
总的来说,今天的安藤,已经成为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日本建筑师,安藤的作品亦已经远远超越了他的祖国而走向了世界。
安藤的设计思想:安藤忠雄是一位善于运用建筑语言进行巧妙言说的建筑师,他的建筑由于充分挖掘和体现日本人独特的环境心理及日本建筑的内在精神而使人倍感亲切,又因其对待环境所作出的匠心创意和对建筑要素的独到运用而新意迭出。
安藤的建筑不是那种仅靠镜面玻璃来体现“现代化”或单凭琉璃瓦来体现传统的粗浅之作,也不是凭空臆造,追求新奇的怪诞之作。
安藤的建筑观和美学观都是以鲜明的人文价值取向作为基础的。
安藤的设计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人与自然的不可分性●素混凝土材料作为建筑文化的表达和对纯粹空间的要求水之教堂安藤的建筑立足于三个基本原则:●纯净的几何体●可信赖的混凝土材料●自然芝加哥住宅光之教堂风格特点:安藤忠雄在光之教堂中,以操控自然光线在素面空间结构的灵性表现,呈现异样的神秘感,结果大受好评,同时展露出他处理神圣空间的能力,而非只是冰冷的清水混凝土,因此,安藤忠雄处理神圣空间的能力享誉国际。
图1水御堂鸟瞰全景(资料来源:《安藤忠图2水御堂室内(资料来源:同图1)图4住吉的长屋表现图(资料来源:同图3)雄》(意)安东尼奥·埃斯帕斯托编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矗平面豳2屡早嚣田图3住吉的长屋平面图(资料来源:《安腾忠雄论建筑》安藤忠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片墙间的狭长而纯净的空间行进,这里只有朴素的混凝土壁体,细软的白砂,只有透过混凝土壁体摇曳的树影,天高云淡,绕过混凝土墙,眼前便出现一个椭圆的大水池,人们这时面对着的是清风,是池面吹皱的鳞,是片片的莲荷,天光云影,是青山碧翠,是大自然的寂寥,当人们顺着流线沿水池中央的楼梯走下,山在消失,水在消失,天空在消失,一些均在消失……,突然这时,人们看到了一个满眼红光的大厅,这大厅是如此的静寂神秘,静寂中是佛的存在……。
安藤通过无穷的诗意利用自然来表达着建筑。
2混凝土壁体的表达在安藤的作品中,安藤也用木材(如西班牙塞维利亚世界博物馆日本馆、光明寺等)和砖(如神户玫瑰园、尼泊尔普多瓦妇幼医院)等材料来表达建筑,但安藤图5住吉的长屋轴测图(资料来源:同图3)的作品的主导材料还是混凝土,并且乐此不疲。
安藤的素混凝土受柯布西埃的影响很大,但处理方式和表达的却是不同的意义,柯布的建筑通过混凝土的厚重和表面留着脱模的印迹来表达建筑的体量感和雕塑性,而安藤解释,他所寻求的是用混凝土来表达内在的日本,也表达外在的日本。
“我想做的是,赋以混凝土一种更为精致的表现,而不是像勒·柯布西埃作品中那种材料的粗犷表达。
这源自我自己的感受,尽管这种精致性今天正在日趋消失,但他在臼本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中幸存下来,是与具有日本特色的美学联系在~起的。
”而这种精致的混凝土壁体,设计制作得尽可能轻而薄,弥漫着缕缕柔情。
“我使用的混凝土并不给人以实体和重量的感受,而是塑造出匀质性和轻盈的表面……,于是,这种壁面便变得抽象,经由抽象而转变成‘无限’,物质壁体的实存感便消失了,留给人们的只是对其创造的空间感受。
朴实还是奢华安藤忠雄的设计理念和作品分析关键词:清水混泥土安藤忠雄住吉的长屋教堂三部曲摘要:安藤认为真正后现代文化不应存在于消极、享乐,以过度的服务来满足消费文化的需要,而是应包含在禁欲主义的“道”中。
安藤的建筑一直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
他借用了现代主义的形式,并对整个现代主义进行批判改造。
安藤运用现代主义的材料、语汇以及在建筑中具社会影响力的教条,向机能主义偏执的思潮进攻。
安藤反机能主义,是对于具有空调和户户相对建筑的立面,他认为这种舒适建筑切割了人和自然的联系。
1.安藤的建筑历程2.安藤的建筑理念(例子)2.1.建筑三要素2.2.住吉的长屋3.安藤对世界建筑的影响4.结语5.参考文献安藤忠雄甚有传奇性,在成为建筑师前,曾任货车司机及职业拳手,其后在没有经过正统训练下成为专业的建筑师。
正因为此,安藤素有“没文化的日本鬼才”之称。
安藤忠雄是利用拳击比赛赢得的奖金,前往美国、欧洲、非洲、亚洲旅行,也顺便观察各地独特的建筑。
安藤忠雄并未受过正规的建筑教育,仅在建筑公司工作过一小段时间。
在高中毕业后,参加了Semi Mode研究班(Semi Mode Seminar,Seminar是一种由大学教授创立的研究班,属于大学教育的一种),Semi Mode研究班是由已故的长泽节所创立,被称作是“传说中的美术学校”,毕业生包括饭野和好、金子功、寺门孝之、山本耀司等人,毕业生大多都是目前都在业界第一线活跃的创意工作者。
之后独自利用各种管道学习了室内设计和制图等技巧。
在成为建筑师之前,曾经担任过以关西为中心,许多茶馆或咖啡厅的室内设计。
1995年,成为普立兹建筑奖是自1979年成立以来第十八位荣获建筑界最高荣誉的得奖人,亦是日本建筑界第三位得奖者。
不是参天大楼奢华建筑就是最好的建筑,安藤忠雄用他的建筑告诉我们,朴实的房子也可以给人心灵上的激荡。
安藤飘游四方旅游世界各地,目的是为了将其所见所闻与他个人的形式结合,安藤认为万神庙的静态几何布局形式的垂直发展的空间,与日本建筑具有明显的水平方向性的空间概念形成对比;万神庙是西方建筑空间的典型代表,两者存在着强烈的冲突。
安藤忠雄“教堂三部曲”:光影魔术手让水泥绽放永恒小冒坚持原创的431天努力去看看世界上更丰富更有内涵的美。
他被誉为“没文化的日本鬼才”,从没接受过正规大学教育,毫无学历背景,从拳击手跨界到建筑师。
二十岁开始环游日本和欧洲,在东西两大文明辗转学习,不断接受两种文明的碰撞。
从未停止过对建筑思考的他,逐渐开创了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成为当今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让世人为之惊艳惊叹。
他就是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建筑大师——安藤忠雄。
他擅长通过光影变化,巧妙融入风,水,空气等自然因素体现出他的独特建筑理念。
著名的“教堂三部曲”就是最好的阐释。
(一)风之教堂 VS 浑身充满缺点,从不自我限制的安藤忠雄“风之教堂”,即日本兵库县引神户六甲山教堂(1985-1986)。
教堂位于山顶,出于对地形的考虑,教堂呈“凹”字形,包括正厅、钟塔、连廊为直筒形,径直通向峭壁与海,在近尽头右侧门以一种非常隐讳的方式连接教堂主厅——大气的联通手法,并用钢结构的分割模拟柱廊效果、磨砂玻璃形成的半封闭空间以及地势引起的落差,拉长了时空距离,模糊了尺度感。
从教堂内可以俯瞰大阪湾的大海景观。
当海风贯穿而过,霎时沁人心脾——“风之教堂”也由此得名。
清新明快氛围,沐浴于光与风中,情绪饱满,思绪畅快,丝毫不显压抑和沉重。
这不同寻常的教堂设计,就如同冉冉初升,惊世骇俗的建筑新星——安藤忠雄。
他194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从未受过正规科班教育,以自学方式学习建筑。
入行之前,还曾是一名职业拳击手。
年轻的安藤,总是遭遇挫折,比如没有钱不够聪明,所以无法读大学。
但因为对建筑的喜爱,即使毫无基础,仍利用拳击比赛赢得的奖金,前往美国、欧洲、非洲、亚洲旅行,也顺便观察各地独特的建筑。
即使自己身处的环境很小很局促,仍然想要冲出现实,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拥抱一种自由。
他认为在现代日本社会,”自由“,甚至是一种”思考的自由“都是被禁锢住的,年轻人总是被灌输”功能“,”效率“等概念,追求赚钱的目标和短平快的急功近利,以至于随波逐流,被裹挟着度过一生。
安滕忠雄----当“心的指尖”触动空间当“心的指尖”触动空间1958年,日本音乐学院青年毕业生小泽征尔(生于1935年9月),开着一辆悬挂厂家标志的摩托车,孤身远涉重洋去欧洲学习钢琴和乐队指挥,而后,小泽凭借天赋、机遇和刻苦努力成为了著名指挥家。
安藤1941年生于大阪。
高中时代,安藤就有一种要“到海外去”的强烈愿望。
于是,苦练拳击,以职业拳击手资格赴曼谷参加职业拳击赛成为安藤最初的海外之旅。
18岁时开始考察日本文化古城京都和奈良的庙宇、神殿和茶社等传统建筑,与小泽征尔的游学经历相类似,安藤在1962~1969年之间,也是趁着年轻的时候周游了世界。
通过游历,观察和体验了不少的建筑,这包括美国建筑的现代建筑与技术,亚洲的宗教和艺术,欧洲的浪漫和传统,以及非洲的原生形态,可以想象,在对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下的建筑现象进行探索的时间里,安藤的建筑观逐步形成了:“旅行,造就了人。
……我的人生也可以算是一段旅程吧。
在没有接受专门教育的状况下而志向建筑这件事情,就如同独自在紧张与不安下迷失在一个陌生地方一样。
……然而像现在这样回过头来看,我宁可将那视为是因着在那苦难当中以所得的体验作为食粮,自己才得以一直生存到现在。
往往在孤独与不安、一个人在都市里彷徨的时候,那样的感觉便更明显而具体地流露出来。
……旅行,也造就了建筑家。
”——《安藤忠雄的都市徬徨》安藤忠雄没有显赫的学历,由木工学徒出身,经函授学校而考取建筑师。
1965年,安藤的大阪市立公园设计方案入选一等奖,1969年在故乡大阪的梅田开设“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开始了自己独立的建筑设计生涯。
自1992年至今,几乎赢得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奖,其作品大多数都在日本本土,每一座建筑物的落成,即成为地标,并且受到人们的青睐。
那,正是由于安藤设计的东西有着他自己的品味和格调。
但是,似乎只是用“简约的线条、光与水的舞蹈、低调的高科技”等物质化要素去描述和分析安藤的作品都不太会到家。
住吉的长屋1975年,当今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的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完成了他的成名作——位于大阪住吉区的东邸,即“住吉的长屋”。
1979年,“住吉的长屋”获得日本建筑学会年度大奖。
他的设计概念和材料结合了国际现代主义和日本传统审美意识,由于他注重并理解建筑工艺技术的重要性,使赢得了建筑师和施工员的美称他最出名的著作之一就是完全的木结构——92年在西班牙参览的日本亭榭。
建筑师:安藤忠雄基地位置:日本大阪住吉区设计时间:1975/01- 1975/08施工时间:1975/10-1976/02基地面积:57㎡占地面积:34㎡总建筑面积:65㎡构造:清水混凝土、钢材、玻璃、石头等建构,地2层楼,中间庭院殊荣:1979 日本建筑学会赏《住吉的长屋》整体风格住吉的长屋的整体风格通常被人们评价为独特而冷洌深刻,具有抽象、洗炼、自我向性压缩的审美情趣,其实是一定程度上禅宗思想简素、朴实的体现。
平面布局住吉的长屋的平面布局上,建筑师首先用混凝土的墙壁把狭窄而细长的基地围合了起来,从而限定了部空间作为一个特别的场所和栖居的场所。
接下来,把这一似长方形的箱子进行了三等分,前和后为两层,中间部分为向天空开放的庭院。
前后部分的二层用无顶的桥连接起来,并有楼梯通向底层庭院。
建成平面占地面积3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5平方米。
立面处理在立面处理上:住吉的长屋继承了传统长屋狭长的特点,但在立面处理时,较传统长屋要封闭。
住吉的长屋对外没有设置一个窗户,面向街道的墙壁是一个四角形的没有分割的立面,除了入口以外没有任何的装饰性元素。
从外部看似乎部是没有光线的黑房子,且与外部缺乏交流,其实不然:长屋凹入处的墙板将光线反射到街道上,光线成为这座向式住宅与街道相联系的调节器。
让进入部的来访者感到惊讶,因为有了庭院而感到非常明亮。
其次,其立面的严格对称,一使建筑有均衡感,二使处于传统长屋区的建筑保留一定传统观念。
此外,通过将宅基地的三分之一设计为庭院,建筑覆盖率也可以达到60% ,充分合理的运用了用地。
名建筑案例分析---安藤忠雄与中山邸首先我觉得要研究安藤忠雄的作品,我觉得首先应该对安藤忠雄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简历安藤忠雄(1941年9月13日—),日本大阪人,日本建筑师。
作为一名自学成才的建筑师,安藤没有任何建筑学学位,甚至没有得到过任何建筑大师的培训指导,他的个人发展完全是靠他在量的阅读和多次到欧洲美国旅行学习其历史建筑。
至今他还保留着旅行中的详细记录图,且仍然坚持这样做。
1969年在大阪成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设计了许多个人住宅。
其中位在大阪的住吉长屋获得很高的评价,大规模的公共建筑到小型的个人住宅作品,多次得到日本建筑学会奖的肯定。
此后安藤确立了自己以清水混凝土和几何形状为主的个人风格,也得到世界的良好评价。
1980年代在关西周边设计了许多商业设施、寺庙、教会等。
1990年代之后公共建筑、美术馆,以及海外的建筑设计案开始增加。
设计理念安藤忠雄是位难得的建筑师,他集艺术和智慧的天赋于一身,他所建的房屋无论大小,都是那么实用,有灵性,他有超强的洞察力,超脱了当今最盛行的运动学派或风格。
他的建筑是形式与将要生活那里的人们的综合统一。
有了光滑如丝的混凝土,安藤创造的空间都是那么富有表现力,而他使用的墙体都是那么富有表现力,而他使用的墙体正是他所称的建筑最基本的元件。
长期以来,尽管他使用的材料和构件都是柱、墙、拱等,但这些元件一经过他不同的组合,又总是充满了活力与动态感。
通过最基本的几何形式,用不断变幻的光图成功地营造了个人的微观世界。
安藤的建筑是空间和形式在艺术上的惊奇组合,透过他的建筑没有人可预测这个时刻将会到来,他不愿意受传统的来缚。
创新是他的手段,个人世界观是他灵感的源泉。
安藤所有的项目几乎都是用水泥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大部份杰作都在日本,尤其集中在生他、养他的故乡大阪,他至今仍在那里生活,工作。
除一些灵性的宗教建筑外,他还设计了许多博物馆,商业建筑包括写字楼、工厂、商场等,但是他的职业生涯是从居民建筑开始的。
浅谈安藤忠雄的建筑设计思想与作品班级:XXX 姓名:XXX 学号:XXX摘要:对安藤忠雄的空间构成与自然做了简介 ,阐述了设计作品分析是提高设计理念、手法的深层次手段 ,通过对安藤忠雄设计作品的分析 ,以了解建筑空间组成元素及其对空间独特的感悟。
关键词:空间;材料;几何;自然元素;微观世界;抽象盒子;传统;继承;统一;锲入环境;与自然对话引言普切斯的纽约立大学校长比尔·莱西说:“他的建筑哲学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创造一种界限,在其中,他可激起一种人反省的空间,他所包装的空间,人们可以在阳光和阴影,空气和水中相互交融,而远离城市的喧嚣。
”而这位神奇的建筑师就是安藤忠雄,被誉为“清水混凝土诗人”。
1.安藤忠雄简介安藤忠雄是当今最为活跃、最具影响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
也是一位从未接受正统的科班教育、完全依靠本人的才华禀赋和刻苦自学而成才的设计大师。
他曾与和矶崎新、黑川纪章并称日本建筑界三杰。
他是位难得的建筑师,他集艺术和智慧的天赋于一身,他所建的房屋无论大小,都是那么实用,有灵性,他有超强的洞察力,超脱了当今最盛行的运动学派或风格。
他的建筑是形式与将要生活那里的人们的综合统一。
安藤忠雄正是以诗意化的空间赢得了人们认同的。
在其舒缓平静的空间之中,设计者的静与空悠然而现。
他的空间的“静”,或许正是一种天堂般的境界,在诚实地面对着生命个体的孤独本质的时候,似乎他也能够在其中寻得怡然的自在。
我们从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一种源于内心的谦和,正是这位大师所具备的品格。
2.安藤忠雄的空间构成与自然建筑必备三要素:1)可靠的材料;2)几何形式;3)自然。
1)可靠的材料也就是真材实料 ,如朴实无华的水泥或未刷漆的木头等物质。
安藤在其作品中所运用的建材以混凝土为主 ,以玻璃、木材、钢材为辅。
带圆孔的清水混凝土墙面是安藤建筑的显著外表,安藤的建筑一般全部或局部采用清水混凝土墙面作为室外或室内墙面,这种墙面不加任何装饰,墙面上的圆孔是残留的模板螺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