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游标卡尺校准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11
游标卡尺校准规范使用的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单位(mm)尺寸范围分度值0.02 0.05 0.10示值误差0—300 ±0.04 ±0.08±0.101.外观及各部分相互作用1.1卡尺的表面应无锈蚀、碰伤或其它缺陷,刻线和数字应清晰均匀,不应有脱色现象。
对于数显卡尺数字显示应清晰,各按钮功能正常。
1.2尺框沿尺身移动应平稳,不应有阻滞现象,紧固螺钉的作用应可靠,深度尺不允许有窜动。
1.3移动尺框使两量爪测量面接触,对向光源观察两量爪测量面的间隙应不呈现白亮线。
游标零线与主尺零线、游标尾线与主尺相应刻线应该重合。
2.示值误差2.1对于数显卡尺应先进行零校正操作。
2.2对于尺寸范围在300 mm内的卡尺,受检点的分布应不少于均匀取3点。
2.3示值允许误差如下表:单位(mm)尺寸范围分度值0.02 0.05 0.10示值误差0—300 ±0.04 ±0.08±0.103.校准条件3.1环境湿度:20±5℃3.2相对湿度:≤80%4.标准器具:量块规格:(10~291.8)mm 12块机身编号:84310-115 技术等级:5等3级5.校准结果处理和校准周期:5.1 根据记录结果,误差值在误差范围内的为合格。
5.2 经校准合格的游标卡尺,发给校准证书,并在机身上加贴校准合格证标识;校准有部分超差,给准用证,并注明准用范围;不合格的贴上“禁止使用”标识。
5.3 正常使用的游标卡尺校准周期为一年。
注:本校准规程只适用于本公司内部计量校准工作。
游标卡尺校准规程
1. 校验范围:游标卡尺150mm、200mm、300mm
2. 使用标准件:块规
3. 校验环境:温度20±5°,湿度: 60%±20%
4. 校验步骤:
4.1 校验前:
(1)以目测检验,外部不得有弯曲变形。
(2)检验游尺与本尺全程滑动时,是否顺畅。
(3)归零后,以目视观察内外侧之测量面是否密合。
(4)检查深度测定杆之磨损状态。
(5)做好游标卡尺之积屑清洁、上油保养等工作。
4.2 校验中:
(1)选择适当之块规尺寸,检验游标尺。
各校正件须作五种不同尺寸校验,分别为25%、50%、75%、量程,每点校正两次取其平均值。
(2)块规取用时,要戴棉手套,并小心不可掉落地上。
(3)量则时注意施力大小,并保持卡尺量测面与块规量面之垂直。
(4)将量测读数值,减去块规值,即为误差值。
4.3 校验后:
(1)游标卡尺遇有外观不良或须调整时,转校验单位判定是否暂时停
使用,并安排送校。
(2)量脚磨耗过巨,如以补正值尚不能得正确尺寸读数值时,应予以暂停使用,并送修。
如无法修护应予以报废处理。
(3)所有校验数据及结果须填入“计量器具校验报告”。
(4)校验完毕,于游标卡尺后方贴标签,并将结果登录至“计量器具履历”上。
(5)块规使用完毕,须用专用纸擦拭干净,并喷上专用油,放回固定位置。
5表单
5.1计量器具履历表
编制审核批准。
长度校准规范一、游标卡尺校准规范使用的主要技术指标要求:1.外观及各部分相互作用1.1卡尺的表面应无锈蚀、碰伤或其它缺陷,刻线和数字应清晰均匀,不应有脱色现象。
对于数显卡尺数字显示应清晰,各按钮功能正常。
1.2尺框沿尺身移动应平稳,不应有阻滞现象,紧固螺钉的作用应可靠,深度尺不允许有窜动。
1.3移动尺框使两量爪测量面接触,对向光源观察两量爪测量面的间隙应不呈现白亮线。
游标零线与主尺零线、游标尾线与主尺相应刻线应该重合。
2.示值误差2.1对于数显卡尺应先进行零校正操作。
2.2对于尺寸范围在300 mm内的卡尺,受检点的分布应不少于均匀取3点。
2.3示值允许误差如下表:3.校准条件3.1环境湿度:20±5℃3.2相对湿度:≤80%4.标准器具:量块规格:(10~291.8)mm 12块机身编号:84310-115 技术等级:5等3级5.校准结果处理和校准周期:5.1 根据记录结果,误差值在误差范围内的为合格。
5.2 经校准合格的游标卡尺,发给校准证书,并在机身上加贴校准合格证标识;校准有部分超差,给准用证,并注明准用范围;不合格的贴上“禁止使用”标识。
5.3 正常使用的游标卡尺校准周期为一年。
注:本校准规程只适用于本公司内部计量校准工作二、千分尺校准规范1.外观及各部分的相互作用校准1.1千分尺及其校对用的量杆不应有碰伤、锈蚀、带磁或其它缺陷,刻线应清晰、均匀,对于数显千分尺数字显示应清晰,各按键功能正常。
1.2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住现象,锁紧装置的作用应切实有效。
1.3当测量下限调整正确后,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任意毫米刻线的右边缘应该相切。
2.示值误差2.1对于数显千分尺应先进行零校正操作。
2.2各种千分尺的受检点应均匀分布于测量范围的5点上。
2.33.校准条件3.1环境湿度:20±5℃3.2相对湿度:≤80%4.标准器具量块规格:(2.5~25)mm 10块机身编号:84310-111 技术等级:4等3级5.校准结果处理和校准周期:5.1 根据记录结果,误差值在误差范围内的为合格。
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程1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程1目的:对游标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普通游标卡尺及带表游标卡尺的内部核准。
3校验基准:外校合格的量块。
4环境条件:室温5校验步骤5.1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带表卡尺表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5.2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5.3取2~3块任意基准量块进行度量,量块被测面要干净、平整。
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
允许误差范围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
5.4测内径接触面磨损程度: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然后移动表头,使卡尺上面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测量值与标准值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中。
5.5可根据不同量程的卡尺选用不同的基准量块或组合进行校准;5.6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6校准周期:每年一次7相关记录《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2千分尺内部校验规程1目的:对千分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千分尺的内部校准。
3校验基准: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4环境条件:室温5校验步骤5.1检查千分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刻度是否清晰。
5.2扭动千分尺螺栓调校零位,使刻度对准零点。
5.3根据不同量程的千分尺选择适宜的标准量块3~4块,(可对标准量块进行组合测量)。
每块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
允许误差范围为±0.01mm。
5.4外径千分尺的校验:任意取5-6块标准量块,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扭动螺栓使外径千分尺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1、目的通过对游标卡尺进行校准,执行量值传递工作,保证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厂内0-1000㎜范围、分度值为0.02㎜的游标卡尺的校准指导。
3、环境要求:室内温度要求控制在20±5℃,湿度控制在60±15 RH%。
4、校准方法/步骤:4-1、外观:4-1-1、要求:卡尺表面应无锈蚀、碰伤或其它缺陷,刻线和数字应清晰、均匀,不应有脱色现象,带表及数显卡尺表蒙不得有划伤及缺损;卡尺上应标有分度值、制造厂名、工厂标志及出厂编号,使用中及修理后的游标卡尺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4-1-2、方法:目视4-2、各部份相互作用:4-2-1、要求:尺框沿尺身移动应平稳,不应有阻滞现象,尺身沿尺框配合应无明显晃动,深度尺不允许有窜动。
4-2-2、方法:手感4-3、零值误差:4-3-1、要求:以零刻线和尾刻线的重合度表示,零刻线重合度不超过0.005㎜,尾刻线重合度不超过0.010㎜,带表及数显卡尺零刻线离线不大于0.10mm,压线不大于0.05mm。
4-3-2、方法:移动尺框使两测量面接触,分别在尺框紧固和松开情况下用目力观察。
4-4、圆弧内量爪的尺寸误差:4-4-1、要求:圆弧内量爪基本尺寸,新制造的为10㎜或20㎜整数,使用中或修理后的基本尺寸允许为0.1㎜整数,保证使用的情况下可为卡尺分度值的整数倍,并在校准记录上注明,圆弧内量爪尺寸偏差不超过±0.01㎜4-4-2、方法:合并两量爪,以外径千分尺沿卡尺内量爪在平行于尺身方向检定。
4-5、刀口内量爪尺寸误差4-5-1、要求:受检尺寸为10㎜时的偏差,应不超过+0.02/-0.01㎜4-5-2、方法:将一块为10㎜的量块长边夹持在两外测量面之间,紧固螺钉,用外径千分尺沿刀口内量爪在平行于尺身方向测量。
4-6、深度尺尺寸误差4-6-1、要求:受检尺寸为20㎜时的偏差,应不超过±0.02㎜4-6-2、方法:将2块为20㎜的量块置于一级平板上,使尺身端面与量块接触。
-游标卡尺操作/检定作业指导书1.目的制订本规范,以作为检测/检定人员作业依据之参照,避免造成测量误差/精度失准。
2.适用范围本规范只适用于游标卡尺之操作及检定作业标准.3.操作步骤3.1使用前应检查游标卡尺上是否贴有符合规定的季度检定合格之颜色标签。
3.2每次使用时应擦净卡尺两外测量爪的测量面,再校对"0"位,检查游标尺的"0"刻线是否对于主尺的"0"刻线;游标尺的"尾"刻线是否与主尺相应刻线重合(带表卡尺应检查尺框锥边是否与主尺上"0"刻线重合,再检查表盘指针是否指于"0"点),如有误则交品质部重新评定,且经检定合格后方可开始使用.3.3测量外尺寸的操作方法:用右手将尺框向右拉,使两个外量爪的测量面之间的距离稍大于被测尺寸,然后以右手拇指慢慢往左推动尺框卡向被测部位,当手感测量面与被测表面接触且稳定后,即可读数.3.4测量内尺寸的操作方法:用右手移动尺框使两个刀口内量爪的测量面平直卡住被测部位,待力度稳定后即可读数.3.5测量深度和高度的操作方法:以尺身的深度测量面与被测深度部位的端面接触,然后用右手拇指向下垂直拉动尺框,当手感到深度测量杆与被测深度底部接触后,即可读数.3.6游标卡尺读数3.6.1读整数:主尺上刻度每大格读数为1cm每小格读数为1mm(即尺框上"0"刻线对准主尺上任意刻线时的读数方式.)3.6.2读小数:尺框上刻线(带表卡尺表盘)每大格读数为0.1mm;每小格读数为0.02mm;-游标卡尺操作及检定作业指导书(测量后,当主尺上任意刻线对准尺框上某条刻线时,即可以该刻线为基准,读尺框上小数).3.6.3综合读数:主尺整数+尺框刻线小数(或表盘上指针所指小数).4.维护及保养4.1不可将卡尺的测量爪作划针、圆规或螺钉起子使用.4.2不准用砂纸、砂布等硬物擦试卡尺任何部们,非检定人员不得拆卸卡尺.4.3用完卡尺后,用干净棉丝或软布擦净,放入专用盒存放.4.4当卡尺使用时稍有卡阻现象,应彻底清除污垢后,再以防锈油润滑其表面.5.检定标准5.1检定环境: 温度:20℃±5℃湿度:75%±10%5.2检定装置: 经外部检定合格的6等或3级量块(按量块套别15/16/17各一套)5.3检定示值误差5.4检定方法5.4.1清理卡尺及各测量面上的油污,以避免检定时引起的误差.5.4.2检查卡尺各部位相互作用是否保持通畅.否则应进行维修.5.4.3将卡尺完全合并,对着光线(自然光或日光灯)检查其内/外量爪面间是否有白光,合格线为≤0.01mm(根据产品测量精度可降级使用).5.4.4将卡尺对于"0"位,检查"0"刻线及尾刻线是否与主尺"0"/尾刻线相重合,"0"值及尾-游标卡尺操作及检定作业指导书值允许误差依下表:5.4.5以量块为基准件,分别检查卡尺内/外测量爪及深度测量杆各测量功能之精度误差,依下表逐步检查各检定点,其示值误差应符合5.3项之要求.5.4.6以上之检定项目如有不合格项应将其进行内部或外部维修.维修后应依5.4项重新检定.5.4.7量块使用完毕后应以干净棉丝或软布擦净后,再将其油封入盒保存.。
游标卡尺检定规程1 外观检查1.1检查方法:用专用擦布擦试卡尺表面,保持表面清洁、无油污,目力观察卡尺。
1.2在卡尺的表面上不应有碰伤、锈鉵或其他缺陷;1.3游标刻线和数字应清晰、均匀,不应有脱色现象,游标刻线应刻到斜面下边缘;1.4卡尺上应刻有制造厂名或商标、出厂编号和分度值。
1.5 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卡尺,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2 各部分相互作用检查2.1检查方法:目测和手动检查2.2轻轻移动尺框,尺框沿尺身移动应手感平稳,不应有阻滞或松动现象;2.3旋动各紧固螺钉,紧固螺钉的作用应可靠;2.4移动深度尺杆,深度尺不允许有窜动,尺身或尺框的配合间隙引起的外量爪不错位。
3各部分相对位置检定3.1目力观察或用2级塞尺进行比较检定;3.2游标尺标记表面棱边至主标尺标记表面的距离应不大于0.3mm;4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检定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对游标尺量爪的测量面和底座工作面的粗糙度进行比较检定。
5外量爪测量面的平面度检定对于分度值为0.02mm的卡尺,用0级样板直尺以光隙法检定,必要时,可以用2级平面平晶检定,用平面平晶检定时,在整个测量面上应呈现任意形状的干涉带。
6外量爪两测量面的间隙检定移动尺框,使两量爪测量面至手感接触,观察两量爪测量面间的间隙,以光隙法检定,这一检定应分别在尺框紧固和松开的两种状态下各测量一次。
7圆弧内量爪的尺寸和平行度检定用1级千分尺沿卡尺量爪在平行尺身的方向上测量。
在其它方向上测量时,所测量之偏差应不超过b值的上偏差,检定是在尺框紧固与松开的两种状态下各测一次。
8刀口内量爪尺寸和两量爪侧面间隙先将一块3级或6等10mm量块长边平行夹持于两外量爪测量面间,紧固螺钉后,该量块应能在测量面间滑动而不脱落,再用测力为6-7N的1级千分尺在平行于尺身方向,沿全长范围内测量刀口内量爪尺寸。
尺寸偏差由测得值与量块尺寸之差确定,其它方向测得值与量块尺寸之差,应不超过内量爪尺寸的上偏差。
专用游标卡尺校准规范1.规范本规范规定了专用游标卡尺的校准项目、标准、方法和结果处理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新制的,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分度值为0.02mm,测量范围0mm~300mm的专用游标卡尺的校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JJF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G30通用游标卡尺校准规范3术语和定义本规范采用JJF1001确立的术语及定义。
4概述专用游标卡尺是专门用来测量零件管形壁和内孔刀槽直径的专用计量器具。
其结构分为测量壁厚和内孔尺寸两种形式,如图1、图2所示。
这两种形式的专用游标卡尺其制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用合格的通用游标卡尺改制的,另一种是按通用游标卡尺原理专门制造的。
目前按通用游标卡尺原理制造的专用游标卡尺已很少见,大多数十用合格的通用游标卡尺改制的。
5人员从事专用游标卡尺校准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计量检定员资格证才能上岗操作。
6校准项目校准项目表如表1。
校准项目如表1。
序号校准项目校准类别新制及修理后的使用中的1 外观+ +2 各部分作用+ +3 测量工作面表面粗糙度+ -4 刻线宽度及刻线间距+ -5 刻线表面的棱边制主尺刻线面距离+ +6 两量抓半径及同轴度+ -7 零位误差+ +8 示值误差+ +注:“﹢”表示应校准,“﹣”表示可不校准。
7专用游标卡尺校准仪器及条件7.1 校准设备及标准7.1.1 表面粗糙度样板。
7.1.2 万能工具显微镜。
7.1.3 2级塞尺7.1.4 1级平板、方箱、杠杆百分表、R样板规。
7.1.5 外径千分尺、5等量块。
7.2 校准条件校准专用游标卡尺的室内温度应为(20±5)℃,校准前平很温度的时间不应少于2小时。
8 专用游标卡尺校准方法8.1 校准工作前相关原始记录的核对和记录8.1.1 对于新制造的专用游标卡尺,需对卡尺制造者所填写的制造合格证中名称、机种、对象测量件图号、卡尺单个号、制造年月日、存放地点等进行核对,填写不完整的需要补充完整。
8.1.2 将校准实验室环境温度、湿度及影响校准正常工作的因素记入原始记录表格中。
8.2 外观8.2.1专用游标卡尺的主尺和游标是的刻线应均匀清晰,数字清晰无脱色现象。
8.2.2 新制造的和修理后的专用游标卡尺的工作面上应无锈蚀、碰伤、裂纹、划伤、磨损等缺陷,使用中的专用游标卡尺应无影响使用和校准精度的缺陷。
8.2.3 所有被校准的专用游标卡尺的份工作面上应标刻有图号,制造年月日、单件编号和图纸中规定的特殊记号。
8.2.4 校准方法: 目力观察。
8.3 各部分相互作用8.3.1 专用游标卡尺的测量抓处于任意状态时,游标卡尺框沿主尺身移动应平稳,不应有阻滞和晃动现象;游标不应同尺身刻线面摩擦。
8.3.2 紧固螺钉可靠有效。
8.3.3 校准方法:使测量抓至少处于水平和向下两种状态时,移动尺框进行手动试验和目力观察。
8.4 测量工作面表面粗糙度用表面粗糙度样板,采用“比较法”对卡尺测量抓的测量工作表面进行比较校准。
8.5 刻线宽度及刻线间距8.5.1 参考通用游标卡尺校准规程的要求,刻线宽度应在0.08—0.12mm范围之内,刻线宽度差为0.02mm。
将卡尺置于万能工具显微镜玻璃工作台上,以主尺吃尺身作为基准找正,在主尺和游标尺全长刻线上抽检10条刻线检查其刻线宽度应满足上述公差范围之要求,刻线间距离应在刻线宽度差允许的范围之内。
8.5.2 用通用游标卡尺改制的专用游标卡尺,如果在改制之前已对卡尺进行了校准,该项目可不再作校准。
8.6 刻线面的棱至尺身刻线面的距离游标刻线面棱至主尺身刻线面的距离要求不大于0.2mm,但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图纸上将作具体规定。
校准时按图3所示用2级塞尺直接检查。
8.7 两量爪半径及同轴度8.7.1 专用游标卡尺两测量爪的同轴度要求不大于0.1mm进行校准。
8.7.2 两测量爪半径校准方法:用R样板规根据图纸规定的R值选择相应的R样板用透光法直接价差确定,两测量爪半径必须保持一致。
8.7.3 两量爪同轴度校准方法:将主尺固定在方箱上,合拢两量爪,以主尺上的量爪为基准,在平板上用打表法检查尺框上的量爪,百分表的读数值为同轴度误差。
检查时必须在0—90°之间进行,去最大值为同轴度误差。
8.8 零位误差8.8.1 零位误差以游标卡尺上的零刻线和尾刻线的不重合度表示,如图4所示。
根据被测零件的精度不同,图纸上会专门规定,如图纸上没作专门规定时按下面要求进行校准:a)零刻线不重合度应在±0.005mm范围之内:b)尾刻线不重合度应在±0.01mm范围之间。
8.8.2 测壁厚专用游标卡尺零位误差的校准方法:移动尺框使两测量面接触,分别再用紧固螺钉紧固尺身和松开的两种情况下用“目力观察”的方法,观察游标零刻线和尾刻线与主尺相应的不重合度。
如果上下刻线离线较多时,应将卡尺放到方能工具显微镜上进行检测确定其不重合度。
8.8.3 测内孔空刀槽专用游标卡尺零位误差的校准方法:调整千分尺(和量块附件)使之与图纸规定的测量下限相符。
移动尺框使两测量面与外径千分尺(或量块附件)测占轻轻接触,用目力观察游标零刻线和尾刻线与主尺身相应刻线的不重合度。
8.9 示值误差8.9.1 专用游标卡尺的示值误差要求应不大于0.02mm(图纸特殊规定除外)。
8.9.2 测壁厚的专用游标卡尺,可直接用5等量块组合以主尺和游标尺全长上均匀的选3点长度尺寸,在紧固及松开尺框的两种状态下进行比较校准。
9 校准结果的处理及校准周期9.1 在专用游标卡尺所有校准项目校准完毕后,在原始记录卡片中将所测的数据填入校准结果一栏。
校准结果符合图纸要求的卡尺,用蜡封作合格标识。
校准结果不符合图纸要求的卡尺,在可修理范围内的,开具修理单,并在待修理专用游标卡尺的非工作面上打上黄漆标志。
无法修理的,开具报废单,将报废专用游标卡尺打上红漆标志,将实物留下统一交废品库。
9.2 专用游标卡尺校准周期为批检。
专用游标卡尺校准规范编制说明1 任务来源本规范是根据中航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技字[2003]20号文及标科合[2003]175号合同要求下达的任务。
结合公司目前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发展的需求。
在原有的《专用游标卡尺(暂行)检定规程》的基础之上修订换版的。
2 编制工作的简要过程本规范由株航公司计量所负责组织编制工作。
根据公司科技部的统一安排,在本规范正式编写之前,由株航公司计量所组织了相当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了编制小组,编制小组根据任务来源和编制的具体要求制定了编写大纲,并组织小组成员对编写大纲进行了讨论,确定了编制的具体内容。
随后又按照公司科技部要求,组织了编写小组成员对航空工业“三大规范”编写工作管理办法和编写规则进行了系统地学习,为以后校准规范的编写打下基础。
本规范在编写之前,主编人员对专用游标卡尺的使用、制造、设计、单位进行了走访调研,掌握了当前航空发动机生产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专用游标卡尺的型号、规格及使用质量状态,于2004年4月写出了本规范的征求意见稿。
5月份又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改,形成了报审稿,7月份组织有关专家对报审稿进行了评审,提出意见后,形成报批稿。
3 本规范主要内容分析与说明专用游标卡尺是根据被测零件的要求和被测零件的形状利用通用游标卡尺经过特殊工艺进行改制而成(虽然也有的专用游标卡尺不是利用通用游标卡尺改制的,但是,它是用通用游标卡尺的制造原理制造而成的),它的测量原理、读数、计数方法、使用原理等都与通用游标卡尺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地方是它的测量爪。
专用游标卡尺的测量爪是根据被测产品零件不同的形状而设计的,因此,测量爪的形状有多种多样。
其中最常见的有直体式内测量爪和直体式外测量爪两种,直体式内测量爪是用来测量零件壁厚的;直体式外测量爪是用来测量零件的内尺寸的。
专用游标卡尺的校准要分为两个部分来进行,一部分是针对测量爪而言。
测量爪的测量面一般是两个球面组成(也有平面或尖头的测量爪,但是很少见),测量爪的两个球面尺寸以及它的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等要求都十分严格,这是因为测量爪的尺寸、测量爪的表面质量、形状和位置公差与尺寸的示值部分密切相关,只有将测量爪这部分校准合格以后才能进行第二部分的校准工作。
等二部分是主尺刻线示值部分,这部分的校准应该完全按照国家标准JJG 30 (通用卡尺检定规程)所规定的内容进行校准。
在进行测量钻校准时操作人员应该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有的测量爪比较长,因此在校准时一定注意量爪的变形量,变形大的测量爪将无法进行示值校准;二是对于校准直体式外测量爪时由于两测量面方向相反且相距较远,检查它们的同轴度要反复找正测量面,才能测量校准。
对于自制的专用游标卡尺的校准除了按照以上规定校准工作以外,还必须对游标卡尺测量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刻线精度等按照国家标准JJG30检定规程要求详细进行检查。
4 本规范相对于原有规程的改进本规范相对原有的规程在校准程序上作了调整,操作人员按照本规范所规定的程序来校准,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检测质量。
本规范根据专用游标卡尺在工作现场使用情况,在校准周期上进行了调整,由过去的“班检”改为“批检”,使校准周期更为科学、合理。
本规范对校准人员的资格进行了规定,强调了只有通过考试并取得“长度计量校准资格证书”的人员方能上岗操作,这对专用游标卡尺的校准质量提高将起到基本保障的作用。
本规范对专用游标卡尺校准后的处理和原始记录的管理,采用了当今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使校准原始记录管理更加科学和规范化。
5 与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的关系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参照了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并与这些标准的基本要求相一致。
6 实施本规范的要求和建议本规范是一本专业性较强、且具有特定使用范围的技术标准。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本规范所规定的内容和程序进行校准操作,这样将对专用游标卡尺的校准质量有所提高。
专用游标卡尺的校准操作人员应该进行通用量具检定培训,熟练掌握通用游标卡尺校准程序和方法。
本规范实施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不断地积累使用呵呵操作经验,在计量检测设备和测量技术更新换代时使本规范的内容得到补充和完善。
由于编制业务水平有限,本规范可能存在不妥之处,希望大家在使用中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