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基础知识及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675.00 KB
- 文档页数:21
原油化验相关知识点总结1. 原油的化验目的原油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包含各种碳氢化合物和其他杂质。
化验的目的是对原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了解其组成、性质和质量,为炼油和市场销售提供参考。
2. 原油的采样原油从采油田到炼油厂经过多个环节,而采样是最重要的一环。
采样的目的是获取原油样品,并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完整性。
采样地点选择应符合采油块的生产情况,采样方式包括手工采样和自动采样。
3. 原油的物理性质测试原油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粘度、凝固点、闪点等。
这些测试可以通过密度计、粘度计、闪点仪等设备进行。
物理性质测试的结果可以用于计算原油的质量和输送特性。
4. 原油的化学成分分析原油的化学成分包括碳氢化合物的分布和含量,硫、氮、氧等杂质的含量。
化学分析可以通过色谱仪、质谱仪、元素分析仪等设备进行。
化学成分分析的结果可以用于确定原油的种类和质量。
5. 原油的石油化验标准石油化验标准是对原油化验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进行规范。
常见的标准包括ASTM、ISO、API等国际标准,以及国家标准和炼油厂内部标准。
石油化验标准的遵守可以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6. 原油的化验设备和方法原油化验设备包括密度计、粘度计、闪点仪、色谱仪、质谱仪等。
化验方法包括干扰蒸馏法、蒸馏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
不同的化验设备和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测试要求。
7. 原油化验的数据分析和应用原油化验所得的数据需要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到原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计算原油的能值、成本、环保指标等,为炼油和市场销售提供参考。
8. 原油质量控制原油质量控制是炼油厂重要的质量管理环节,包括对原油的采样、检验和验收。
化验结果可以用于评估原油的质量和适用性,确定加工方案和产品质量。
9. 原油化验的质量保证原油化验的质量保证包括实验室的管理、仪器设备的维护和校准、化验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等。
质量保证措施能够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原油的基本知识石油知识石油又称原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
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
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化石燃料,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
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物理性质石油的性质因产地而异,密度为0.8 -1.0g/cm3,粘度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异很大〔30 ~ -60摄氏度〕,沸点范围为常温到500摄氏度以上,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
不过不同的油田的石油的成分和外貌可以区分很大。
石油主要被用作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在2012年组成世界上最重要的多次次能源之一。
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剂、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2012年开采的石油88%被用作燃料,其它的12%作为化工业的原料。
实际上,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原料,许多人担忧石油会用尽以及带来的后果。
单位1吨约等于7桶,如果油质较轻〔稀〕则1吨约等于7.2桶或7.3桶。
美欧等国的加油站,通常用加仑做单位,我国的加油站则用升计价。
1桶=42加仑1加仑=〔美制1加仑=、英制1加仑= 〕1桶=〔美制〕分布原油的分布从总体上来看极端不平衡:从东西半球来看,约3/4的石油资源集中于东半球,西半球占1/4;从南北半球看,石油资源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从纬度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纬20°-40°和50°-70°两个纬度带内。
波斯湾及墨西哥湾两大油区和北非油田均处于北纬20°-40°内,该带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储量;50°-70°纬度带内有著名的北海油田、俄罗斯伏尔加及西伯利亚油田和阿拉斯加湾油区。
约80%可以开采的石油储藏位于中东,其中62.5%位于沙特阿拉伯〔12.5%〕、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拉克、卡塔尔和科威特。
原油的基础知识概述一.综述:原油即石油,也称黑色金子、工业的血液,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世界上的大部分纷争都和它有关,它是一种外观黑色、褐色、深黄色粘稠的、的液体。
有着强烈的刺激性的味道。
由远古动物经过漫长时间地层的高温高压作用形成的,原油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混合物,其主要组成成分是碳氢化合物,此外石油中还含硫、氧、氮、磷、钒等元素。
由于地质条件的影响,不同地域的油田的石油成分和外貌有着极大的差别。
二.原油的物化性质密度和API度原油的密度取决于原油中所含重质馏分、胶质、沥青质的多少,一般在0.75〜0.95之间,少数大于0.95或小于0.75,相对密度在0.9〜1.0的称为重质原油,小于0.9的称为轻质原油。
API度称为相对密度指数API 度=141.5/d(15.6 °C)-131.5密度越小,API度越大,密度越大,API度就越小特性因数(K)反应出原油的平均沸点的函数K=1.216T 1/3/ d(15.6 C)相对密度越大,K值越小,烷烃的K值最大,约为12.5~13,环烷烃的次之,为11~12,芳香烃的最小,为10~11含硫量含硫量是指原油中所含硫(硫化物或单质硫分)的百分数。
国产原油中含硫量较小,一般小于1%但对原油性质的影响很大,对管线有腐蚀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害。
根据硫含量不同,可以分为低硫或含硫石油。
含蜡量含蜡量是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原油中所含石蜡和地蜡的百分比。
石蜡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固体,由高级烷烃组成,熔点为37C〜76C。
含盐量原油含有一定量的的无机盐,如NaCI, MgCL2 CaCI2等,粘度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
温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压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气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轻质油组分增加,粘度降低。
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
一般来说,粘度大的原油密度也较大。
凝固点原油冷却到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原油基础知识最近对原油知识比较感兴趣,看了些普及贴,也跟大家共享下原油基础知识。
1、原油基本概念什么是原油?其附加产品包括哪些?原油是指从地下天然油藏直接开采得到的液态碳氢化合物或其天然形式的混合物,通常是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
世界各产油区所产原油的性质和外观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别。
从颜色上看,绝大多数是黑色,但也有暗黑、暗绿、暗褐,甚至呈赤褐、浅黄、无色等;以相对密度论,绝大多数原油介于0.8~0.98之间。
原油大多具有浓烈的气味,这是因为其中含有有臭味的含硫化合物的缘故。
欧佩克组织和英美等西方国家常用的原油计量单位为桶,或者以体积计量,1桶=42美制加仑(1美制加仑=3.7854升)≈0.159立方米=159升。
在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则是以重量计量的,使用“吨”作为原油计量单位。
因为各地出产的原油密度不尽相同,所以一桶原油的重量也不尽相同,大约在128-142公斤之间。
1吨原油大约等于7.0至7.8桶。
原油经过一次二次加工,可生产出种类繁多的商品,原油产品是以原油或原油某一部分作原料直接生产出来的各种商品的总称,一般不包括以原油为原料合成的化工产品,主要分为六大类:燃料、润滑剂、石油沥青、石油蜡、石油焦、溶剂和化工原料。
燃料主要包括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等发动机燃料以及灯用煤油、燃料油等。
我国的石油燃料约占总产品的80%,其中的六成左右为各种发动机燃料。
润滑剂品种达百种以上,但仅占原油产品总量的5%左右。
溶剂和化工原料包括生产乙烯的裂解原料、石油芳烃及各种溶剂油,约占原油产品总量的10%左右。
石油沥青、石油蜡和石油焦约占总量的5%~6%。
2、与原油相关的国际组织(1)欧佩克OPEC,国内也称“欧佩克”,总部设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1960年9月成立,目前共有13个成员国。
该组织在近年曾多次使得原油价格暴涨来抗衡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为平衡世界力量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
2015年OPEC的产量为180660万吨,占全球总量的41.4%,储量为16990000万吨,占全球总量的70.9%。
原油的基础知识概述一.综述:原油即石油,也称黑色金子、工业的血液,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世界上的大部分纷争都和它有关,它是一种外观黑色、褐色、深黄色粘稠的、的液体。
有着强烈的刺激性的味道。
由远古动物经过漫长时间地层的高温高压作用形成的,原油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混合物,其主要组成成分是碳氢化合物,此外石油中还含硫、氧、氮、磷、钒等元素。
由于地质条件的影响,不同地域的油田的石油成分和外貌有着极大的差别。
二.原油的物化性质密度和API度原油的密度取决于原油中所含重质馏分、胶质、沥青质的多少,一般在0.75~0.95之间,少数大于0.95或小于0.75,相对密度在0.9~1.0的称为重质原油,小于0.9的称为轻质原油。
API度称为相对密度指数API度=141.5/d(15.6℃)-131.5密度越小,API度越大,密度越大,API度就越小特性因数(K)反应出原油的平均沸点的函数K=1.216T1/3/ d(15.6℃)相对密度越大,K值越小,烷烃的K值最大,约为12.5~13,环烷烃的次之,为11~12,芳香烃的最小,为10~11含硫量含硫量是指原油中所含硫(硫化物或单质硫分)的百分数。
国产原油中含硫量较小,一般小于1%,但对原油性质的影响很大,对管线有腐蚀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害。
根据硫含量不同,可以分为低硫或含硫石油。
含蜡量含蜡量是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原油中所含石蜡和地蜡的百分比。
石蜡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固体,由高级烷烃组成,熔点为37℃~76℃。
含盐量原油含有一定量的的无机盐,如NaCl,MgCL2,CaCl2等,粘度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
温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压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气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轻质油组分增加,粘度降低。
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
一般来说,粘度大的原油密度也较大。
凝固点原油冷却到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第三节原油基本分析一原油简介石油,也称原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有时有点绿色的)液体。
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
它由不同的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其主要组成成分是烷烃,此外石油中还含硫、氧、氮、磷、钒等元素。
不过不同的油田的石油的成分和外貌可以区分很大。
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组成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
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今天88%开采的石油被用作燃料,其它的12%作为化工业的原料。
由于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原料,许多人担心石油用尽会对人类带来严重的后果。
石油因其价值高昂,又被称为黑金。
石油的常用衡量单位“桶”为一个容量单位,即42加仑。
因为各地出产的石油的密度不尽相同,所以一桶石油的重量也不尽相同。
一般地,一吨石油大约有8桶。
1852年波兰人依格纳茨·卢卡西维茨(Ignacy Łukasiewicz)发明了使用更易获得的石油提取煤油的方法。
最早钻油的是中国人,最早的油井是4世纪或者更早出现的。
中国人使用固定在竹竿一端的钻头钻井,其深度可达约一千米。
他们焚烧石油来蒸发盐卤制食盐。
10世纪时他们使用竹竿做的管道来连接油井和盐井。
「石油」一词首次在梦溪笔谈中出现并沿用至今。
[1]古代波斯的石板纪录似乎说明波斯上层社会使用石油作为药物和照明。
8世纪新建的巴格达的街道上铺有从当地附近的自然露天油矿获得的沥青。
9世纪阿塞拜疆巴库的油田用来生产轻石油。
10世纪地理学家阿布·哈桑·阿里·麦斯欧迪和13世纪马可·波罗曾描述过巴库的油田。
他们说这些油田每日可以开采数百船石油。
现代石油历史始于1846年,当时生活在加拿大大西洋省区的亚布拉罕·季斯纳发明了从煤中提取煤油的方法。
1852年波兰人依格纳茨·武卡谢维奇(Ignacy Łukasiewicz)发明了使用更易获得的石油提取煤油的方法。
做原油知道的基础知识做原油知道的基础学问原油基础学问一:留意基本面消息原油作为全球金融储备,没有幕后庄家,这就凸显了消息面指引的重要性。
真正引导油价大幅度震荡的缘由只有战斗、动乱、政治局势等。
这类的消息面要严格把握,一旦消失,将大幅影响油价,例如911、美伊战斗等。
其次影响油价的缘由主要是美元的价格和美国的经济。
大多数的状况下“美元涨,原油跌”和“美元跌,原油涨”的关系是不会变的。
另外原油的开采量、本钱价、需求量等也是影响价格的因素。
原油基础学问二:技术面分析很重要原油没有庄家,技术分析相对精确。
技术面的分析,每个人有适合自己的分析爱好,大多数投资者爱好MACD、RSI线。
日线RSI、MACD可以看出全天的走势改变;4小时的RSI、MACD线是最稳定的价格指引;5分钟的MACD、RSI线,是顺势做单的指南针。
大家可以看下4小时的MACD假如形成死叉或者金叉,价格都有一个大的趋势,线比较平滑,不会消失突然转折的迹象。
RSI假如不是在某个高位固化,而是在箱体内,超买、超卖都是好的价格引导。
详细的技术分析,还要看大家的爱好,这里就不做过多讲解了。
原油基础学问三:留意杠杆风险原油投资在国内已经深受欢迎。
原油投资采纳杠杆交易模式,国际原油杠杆一般为100500倍,例如持有多国监管牌照的正规平台Doo Prime德璞资本的杠杆也是100500倍,而国内的可能会稍低,依据不同机构平台而有所不同。
炒原油的收益与风险是成正比的,所以投资者在入场之前肯定要留意现货原油杠杆的倍数,因杠杆不同所能操作的资金量也是不同的,风险自然无法等同。
原油基础学问四:建议不要持仓过夜一般状况下,做原油交易最好不要持仓过夜,这样投资者承当的风险会比较大,假如消失不得不持仓过夜的状况,那么同样要做好止损爱护。
原油基础学问五:设置止损止盈很必要关于止损止盈的设置,许多投资者倍感纠结。
假如设置了,可能在自己盈利的时候不得不出场;假如不设置,有可能导致亏损无法掌握。
第三节原油基本分析一原油简介石油,也称原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有时有点绿色的)液体。
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
它由不同的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其主要组成成分是烷烃,此外石油中还含硫、氧、氮、磷、钒等元素。
不过不同的油田的石油的成分和外貌可以区分很大。
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组成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
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今天88%开采的石油被用作燃料,其它的12%作为化工业的原料。
由于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原料,许多人担心石油用尽会对人类带来严重的后果。
石油因其价值高昂,又被称为黑金。
石油的常用衡量单位“桶”为一个容量单位,即42加仑。
因为各地出产的石油的密度不尽相同,所以一桶石油的重量也不尽相同。
一般地,一吨石油大约有8桶。
1852年波兰人依格纳茨·卢卡西维茨(Ignacy Łukasiewicz)发明了使用更易获得的石油提取煤油的方法。
最早钻油的是中国人,最早的油井是4世纪或者更早出现的。
中国人使用固定在竹竿一端的钻头钻井,其深度可达约一千米。
他们焚烧石油来蒸发盐卤制食盐。
10世纪时他们使用竹竿做的管道来连接油井和盐井。
「石油」一词首次在梦溪笔谈中出现并沿用至今。
[1]古代波斯的石板纪录似乎说明波斯上层社会使用石油作为药物和照明。
8世纪新建的巴格达的街道上铺有从当地附近的自然露天油矿获得的沥青。
9世纪阿塞拜疆巴库的油田用来生产轻石油。
10世纪地理学家阿布·哈桑·阿里·麦斯欧迪和13世纪马可·波罗曾描述过巴库的油田。
他们说这些油田每日可以开采数百船石油。
现代石油历史始于1846年,当时生活在加拿大大西洋省区的亚布拉罕·季斯纳发明了从煤中提取煤油的方法。
1852年波兰人依格纳茨·武卡谢维奇(Ignacy Łukasiewicz)发明了使用更易获得的石油提取煤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