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课件PPT 第四章 越轨
- 格式:ppt
- 大小:192.00 KB
- 文档页数:27
第一讲越轨社会学概述一、什么是越轨社会学越轨社会学是研究越轨现象的各种表现形式,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又称为异常行为社会学。
越轨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越轨现象,包括越轨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越轨的现象非常普遍,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越轨,因此研究越轨不是研究“他人”而是研究“自己”。
社会学从某种程度上是对人类生活的反思。
越轨社会学引导我们去发现、理解被我们的日常经验所忽视了的东西——发生在我们周围和自己身上的越轨行为。
什么是越轨一、常识性理解:社会应加以禁止或纠正、个人应避免的不良行为。
二、关于越轨的传统理论观点传统的越轨社会学理论将越轨行为理解为违反普遍公认的社会规则(法律和道德)的行为。
实际上,他们把违法行为、不道德行为和越轨行为看成是一样的东西理论前提:绝对主义的价值观——即认为在社会层次上存在着或应该存在着一套稳定而一致的、被社会成员广泛认可的社会规范。
传统观点对越轨的认识:关于越轨的绝对主义思想——即认为社会生活中越轨和非越轨的界线是清晰和明确的、显而易见的;越轨就是违法的、不道德的行为,因而是社会必须加以禁止的不好的、坏的行为;而非越轨则是好的、对的、值得社会提倡的行为。
三、关于越轨的新的理论观点越轨的相对性:自杀日本:切腹自杀是道义的行为西方:自杀是一种不良行为。
在澳大利亚自杀未遂着受到法律的制裁中国:不确定越轨相对性的表现:1.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同一行为有不同看法2.同一社会对不同群体对同一行为有不同认识3.同一社会的不同时期对同一行为不同认识4.同一行为因动机不同有不同评价5.同一行为因结果不同而有不同评价新观点对越轨的认识:把越轨理解为某些人或团体用来描述他人行为的一种社会定义。
越轨与非越轨的界线是不确定的、模糊的;越轨并非某种行为固有的性质,而是社会行为者对它的一种创构或建构(即认为一个行为本身并没有某种固定的意义,这种意义是被人们创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