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培训资料知识分享
- 格式:ppt
- 大小:522.50 KB
- 文档页数:13
2024年职业卫生培训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职业健康和安全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职业卫生培训是为了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意识,增强职业卫生知识和技能而进行的专门培训。
以下是2024年职业卫生培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职业病防护知识1. 职业病的概念和分类:职业病是由于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造成的损害。
根据病因、致病机制和临床表现,职业病可以分为尘肺病、化学中毒和职业性听力损失等不同类型。
2. 职业病的识别和评估:通过对工作环境、劳动者的作业行为以及职业病的临床症状等进行调查和分析,识别和评估职业病的危险性。
3. 职业病防护的原则和方法:根据职业病的危害特点,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包括物理防护、化学防护和个人防护等。
4. 职业病诊断和治疗:通过采取不同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对职业病进行及早发现和干预,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后果。
二、职业健康监测知识1. 职业健康监测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对劳动者工作环境和身体健康状况的监测,及时掌握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状况,帮助提高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2. 职业健康监测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对职业病危险因素的监测和评估、劳动者健康状况的监测和评估以及职业健康监测结果的分析和解读等。
3. 职业健康监测的常见指标和意义:包括生物学监测指标、生化指标、职业健康行为指标和职业健康效果指标等,通过监测这些指标可以判断劳动者受有害因素影响的程度和健康状况。
4. 职业健康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因监测误差而导致的判断错误。
三、职业卫生管理知识1. 职业卫生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职业卫生的计划、组织、实施和监督,通过合理的管理手段和方式,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
2. 职业卫生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国家对职业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以确保职业卫生管理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3. 职业卫生管理的评价和改善:通过对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评价和监督,不断改进和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提高职业卫生管理水平。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资料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资料一、职业卫生的概念和目的职业卫生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和控制各种有害因素对工人身体健康的危害,保障和促进工人身体健康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职业卫生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工人免受职业病和职业健康危害的侵害,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提高生产效率。
二、职业卫生的重要性职业卫生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1.对于企业,职业卫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事故和因病缺勤率,降低用工风险与责任抚慰成本,增加企业的社会信誉度等。
2.对于员工,职业卫生可以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治疗和康复的负担等。
3.对于社会,职业卫生可以推动经济的稳步发展,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增加社会的文化底蕴等。
三、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我国制定了一系列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其中包括《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条例》、《职业健康检查规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等。
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为保障职业健康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技术标准,对于有效的预防、治理和控制职业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四、职业卫生管理体系职业卫生管理体系是为了实现职业卫生目标和保护工人健康而建立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
职业卫生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职业病防治管理职业病防治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评价职业危害因素、制定职业卫生标准、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组织职业健康检查等。
2.职业健康监测管理职业健康监测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制订职业健康监测计划、开展职业健康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制定措施、统计分析数据等。
3.职业危害控制管理职业危害控制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职业危害分级标准、评估工作场所危害性、实施工艺优化和工程控制、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等。
五、常见的职业危害的防治方法1.机械振动的防治方法机械振动的防治方法包括:使用新型振动减震器、使用低振动力的设备、增强工人的专业素质、开展健康检查、做好职业健康宣传教育等。
★职业卫生培训资料_共10篇范文一:《环境和职业安全卫生》培训资料《环境和职业安全卫生》培训资料一、总公司环境和职业安全卫生方针是:遵纪守法、文明施工、保安全生产,持续改进、预防污染、建绿色家园。
二、26个重要环境因素:1、扬尘;2、尾气排放;3、潜在火灾、4、建筑垃圾处置;5、电池废弃;6、施工机具噪声;7、汽车噪声;8、人为噪声;9、水泥消耗;10、电消耗;11、水的使用;12、施工现场污水排放;13、潜在爆炸。
三、环境影响的内容有: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地污染、声污染、原辅材料消耗、能源、资料消耗、其它等。
四、1、总公司评价出的重大风险:砸伤、碰伤、触电、尘肺、噪声等。
2、总公司评价出的不可承受风险有9个:倾覆、火灾、爆炸、坍塌、坠落、中毒、车辆伤害、触电、中毒(经口)。
3、废弃物分类有2种:可回收废弃物、不可回收废弃物。
4、环境因素识别的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5、结构施工中的噪声的限值是:昼间70,夜间55。
6、紧急事故分为5个:火灾、爆炸、倾覆、坍塌、中毒。
7、环境绩效的监测对象是:噪声、扬尘、污水。
8、人为噪声、油潜在泄漏,含油废弃物处置。
(钢筋工)9、施工机具噪音,水泥消耗,施工现场污水排放,电的消耗,水的使用。
10、触电、坠落、火灾、砸伤、碰伤、尘肺、噪声聋。
北京城乡建设集团西三旗项目部范文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材料2宁波振升电器有限公司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培训主题:培训时间:培训人:记录人:培训内容:1、劳动者依法享有哪些职业卫生保护权利?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具体权利如下:(1)享有教育培训权,依法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2)享有健康服务权,依法活动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3)享有知情权,有权了解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危害后果、防护措施以及相关待遇等。
(4)享有卫生防护权,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预防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1、职业卫生“三同时”原则“三同时”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和技术的改造工程项目中,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什么是劳动保护?劳动保护是企业和用人单位采取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消除劳动者劳动生产过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条件及行为,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
3、我国劳动保护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4、化学毒物对人体的危害:(1)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如环己醇、环己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等中毒表现为头昏、头痛、失眠、兴奋等。
(2)损坏呼吸系统,如液氨、浓氨水等引起鼻炎、气管炎等。
(3)损坏血液系统,如一氧化碳、苯中毒能使血液的转氧功能发生障碍,出现窒息性状态。
(4)皮肤溃烂。
如强酸、强碱等化学药品可导致皮肤溃烂。
(5)化学毒物产生的气体:①有毒气体是通过人的呼吸器官在人体内部对人体内部其它组织器官造成危害的气体,如硫化氢、氰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
由于这些气体在人体内部一般起的作用是抑制人体内部组织或细胞的换氧能力,引起肌体组织缺氧而发生窒息性中毒,因此也叫窒息性气体。
②腐蚀性气体一般是消毒气体如氯气、臭氧气体、二氧化氯气体等发生泄露时,对人体的呼吸系统起腐蚀作用产生毒害。
③而易燃易爆气体则通过与空气混合产生一定比例时遇明火引起燃烧甚至爆炸而造成生命危害,如甲烷、氢气等。
5、有毒物品进入人体的途径。
(1)皮肤毒物经毛囊空间达到皮脂腺,小部分通过汗腺进入人体,直接进入血液系统。
(2)呼吸道企业中的各类危险化学品经化学反应产生的有毒气体和易挥发性液体毒物,主要是从呼吸道进入人体。
此类毒物在化工企业居多。
(3)消化道误食、不讲卫生;经鼻咽部混入其分泌物中,无意被吞入。
6、几种毒物的简单介绍和救护常识。
(1)氢氧化钠(烧碱)的中毒、泄露处理及急救措施(a)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俗称烧碱、火碱、片碱、苛性钠(香港亦称“哥士的”),为一种具有高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颗粒形态,易溶于水并形成碱性溶液,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职业卫生培训资料之职业卫生相关基础知识点1、职业安全与职业卫生的区分?(1)职业安全:是以防止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各种伤亡事故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主要研究的是如何防止职工在职业活动中的意外事故的发生。
(2)职业卫生:是以职工的健康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受职业危害因素侵害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和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主要研究的是如何防止职工在职业活动中职业病的发生。
2、新《职业病防治法》2011年12月31日施行,共7章90条。
3、《工伤保险条例》于2011年1月1日实施;《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方法》2012年6月1日施行。
4、职业危害因素:工作场所中存在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对人体产生健康损害的因素。
分为: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危害因素、生产环境中的危害因素。
(1)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因素:①化学因素;②物理因素:a、异常气象条件;b、异常气压;c、噪声、振动;d、非电离辐射;e、电离辐射;③生物因素(2)劳动过程中危害因素:①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②心理性职业紧急;③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④劳动时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急;⑤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使用不合理的工具。
5、常见职业性有害因素:①金属与类金属;②刺激性气体与窒息性气体;③一氧化碳;④有机溶剂;⑤苯;⑥粉尘;⑦物理因素。
6、职业危害因素的物理因素:①高温;②噪声。
分为机械性噪音、流体动力噪音、电磁性噪音三种;③振动。
分为局部振动(手传振动)和全身振动两种。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①中暑;②减压病;③高原病;④航空兵;⑤手臂振动病。
7、我国实行企业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职业卫生安全管理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8、我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机制,遵循国家-企业-员工三方需要的原则,建立“五方结构”的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
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职业病概论一、职业病危害与职业病的基本概念1、什么是职业卫生?职业卫生是指人们在从事行业和工作活动中,保持符合保护健康、防止疾病所必须的情况、状况以及达到这种状态所实施的行为和过程。
2、什么是职业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几类?职业危害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由于受不良的生产条件和工作环境的影响,给劳动者带来危险和伤害,其中包括事故和疾病等多种危害因素对人体的伤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它职业有害因素3、什么叫职业病?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4、什么叫法定职业病?法定职业病是指国家规定并正式公布的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引起的疾病。
2002年国家卫生部会同劳动保障部重新颁布的法定职业病目录有10类115种5、职业病的特点:⑴病因明确:由职业病危害因素所致, 这些人为因素被控制消除, 即可防止疾病发生;⑵病因可测:所接触的危害因素(病因)通常可以检测, 过量接触才得病;⑶群体性:接触相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常集体发病;⑷多无特效药:早发现,易恢复,晚发现,疗效差。
6、如何发现职业病最有效是做职业性体检就业前体检 : 发现职业禁忌症在岗体检: 早发现可疑职业病、禁忌症离岗体检: 证明在职期间有无得职业病或损害7、毒物进入人体的三个途径呼吸道(最常见最危险的途径)皮肤(有些毒物只要与皮肤接触,就能被吸收)消化道(职业中毒的机会极少)二、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它职业有害因素。
职业危害因素分类:物理性危害因素:噪音、振动、高温、光线过强、电离辐射等。
化学性危害因素:强酸强碱、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等。
职业卫⽣学习知识培训职业卫⽣知识培训第⼀部分职业卫⽣知识的基本概念(1) 职业病:按照《中华⼈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所称的定义,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引起的疾病。
(2) 职业病危害是指可能导致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发⽣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3) 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的其他危害劳动者健康的有害因素。
(4) 职业病危害事故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因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急、慢性职业病及死亡的事件。
(5) 职业健康监护是指对职业⼈群实⾏的预防职业病危害,提⾼员⼯健康⽔平为⽬的的健康监护。
第⼆部分职业卫⽣知识⼀、职业卫⽣知识概述1.职业卫⽣⼯作⽅针与⼯作内容职业卫⽣⼯作是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和增进劳动者健康,提⾼⼯作⽣命质量,依法采取的⼀切卫⽣技术或者管理措施。
它的⾸要任务是识别、评价和控制不良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2.职业有害因素与职业病在⽣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多种对⼈体健康有害的因素,可以分为五⼤类: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物因素、⽣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统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
⽬前我国职业病的分类和⽬录由国务院卫⽣⾏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政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
2002年4⽉18⽇新公布的职业病⽬录范围共有⼗类、115种。
尘肺有13种:如矽肺、煤⼯尘肺、⽯棉肺、⽔泥⼯尘肺、电焊⼯尘肺等;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有11种:如外照射急性、亚急性、慢性放射病,放射性⽪肤病等;职业中毒56种:如铅、苯、汞、锰、有机磷农药中毒等;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如中暑、⾼原病等;⽣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如布⽒杆菌病、森林脑炎等;职业性⽪肤病8种:如接触性⽪炎、光敏性⽪炎、电光性⽪炎等;职业性眼病3种:如职业性⽩内障、电光性眼炎等;职业性⽿⿐喉⼝腔疾病3种:如噪声聋、铬⿐病等;职业性肿瘤8种:如苯所致的⽩⾎病、⽯棉所致的肺癌、间⽪瘤等;其他职业病5种:如职业性哮喘、棉尘病、煤矿井下⼯⼈滑囊炎等。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资料第一篇:职业卫生概述职业卫生是指在工作环境中对职工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所进行的一项综合性卫生工作,主要包括职业病的防治、职业环境的卫生监测与评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与咨询等方面的内容。
职业卫生的意义在于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在重视职业病的同时,更应该注意职业环境污染的控制。
在进行职业卫生工作时,需要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及早发现和解决职业危害问题,从而确保职工的身体健康。
为了保证职业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制定完善的职业卫生体系,从职业危害识别到职业危害控制,再到职业危害监测与评价,都需要有相应的程序和措施进行实施。
在职业卫生工作中,需要科学有效地使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如人体生理学、毒理学、工程学、流体力学、环境学等,采用科学计量的手段进行监测和评价,为防治职业病提供精准可靠的依据。
第二篇:职业病的防治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劳动生产条件下,由各种工作有害因素引起的、以特定的发病率和病理生理改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根据职业危害因素的不同,职业病可以分为尘肺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听力损失、职业性肺癌等多种类型。
为了有效地防治职业病,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异常职业卫生监测:通过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和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职业病的早期症状,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能力。
2.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体系:制定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建立职业病防治机构,加强职工宣传和教育,提高职工的健康意识。
3.加强职业卫生监督和评价:对职业卫生工作进行全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确保职业病发生率在控制范围之内。
4.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建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网络,提供职业病诊断、治疗、康复等综合技术服务,保护职工的健康。
第三篇:职业卫生标准与法规职业卫生标准是指对职业危害因素的限值和评价标准等进行规范的文件,主要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
职业卫生标准的实施,可以指导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提高职业卫生水平。
职业卫生培训知识什么是职业病?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的范围我国卫生部规定的职业病共分为九大类:1.职业中毒:(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5)铍病;(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7)钒及其化合物中毒;(8)磷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9)砷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砷化氢);(10)砷化氢中毒;(11)氯气中毒;(12)硫化氢中毒;(13)光气中毒;(14)氨中毒;(15)氮氧化合物中毒;(16)一氧化碳中毒;(17)二硫化碳中毒;(18)硫化氢中毒(19)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铅中毒;(20)工业性氟病;(21)氰及腈类化合中毒;(22)四乙基铅中毒;(23)有机锡中毒;(24)羰基镍中毒;(25)苯中毒;(26)甲苯中毒;(27)二甲苯中毒;(28)正乙烷中毒;(29)汽油中毒;(30)有机氯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31)二氯乙烷中毒;(32)四氯化碳中毒;(33)氯乙烯中毒;(34)三氯乙烯中毒;(35)氯丙烯中毒;(36)氯丁二烯中毒;(37)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38)三硝基甲苯中毒;(39)甲醇中毒;(40)酚中毒;(41)五氯酚中毒;(42)甲醛中毒;(43)硫酸二甲酯中毒;(44)丙稀酰胺中毒;(45)有机磷农药中毒;(46)溴甲烷中毒;(49)拟除虫菊脂类农药中毒;(50)根据《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与处理原则》可以诊断的中毒性肝病;(51)根据《职业急性中毒诊断标准及自理原则总则》可以诊断的其它职业性急性中毒。
2.尘肺(1)矽肺;(2)煤工尘肺;(3)石墨尘肺;(4)炭黑尘肺;(5)石棉肺;(6)石棉肺;(6)滑石尘肺;(7)水泥尘肺;(8)云毒尘肺;(9)陶工尘肺;(10)铅尘肺;(11)电焊工尘肺;(12)铸工尘肺。
职业卫生培训知识什么是职业病?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的范围我国卫生部规定的职业病共分为九大类:1.职业中毒:(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5)铍病;(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7)钒及其化合物中毒;(8)磷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9)砷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砷化氢);(10)砷化氢中毒;(11)氯气中毒;(12)硫化氢中毒;(13)光气中毒;(14)氨中毒;(15)氮氧化合物中毒;(16)一氧化碳中毒;(17)二硫化碳中毒;(18)硫化氢中毒(19)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铅中毒;(20)工业性氟病;(21)氰及腈类化合中毒;(22)四乙基铅中毒;(23)有机锡中毒;(24)羰基镍中毒;(25)苯中毒;(26)甲苯中毒;(27)二甲苯中毒;(28)正乙烷中毒;(29)汽油中毒;(30)有机氯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31)二氯乙烷中毒;(32)四氯化碳中毒;(33)氯乙烯中毒;(34)三氯乙烯中毒;(35)氯丙烯中毒;(36)氯丁二烯中毒;(37)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38)三硝基甲苯中毒;(39)甲醇中毒;(40)酚中毒;(41)五氯酚中毒;(42)甲醛中毒;(43)硫酸二甲酯中毒;(44)丙稀酰胺中毒;(45)有机磷农药中毒;(46)溴甲烷中毒;(49)拟除虫菊脂类农药中毒;(50)根据《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与处理原则》可以诊断的中毒性肝病;(51)根据《职业急性中毒诊断标准及自理原则总则》可以诊断的其它职业性急性中毒。
2.尘肺(1)矽肺;(2)煤工尘肺;(3)石墨尘肺;(4)炭黑尘肺;(5)石棉肺;(6)石棉肺;(6)滑石尘肺;(7)水泥尘肺;(8)云毒尘肺;(9)陶工尘肺;(10)铅尘肺;(11)电焊工尘肺;(12)铸工尘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