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机织产品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15.30 MB
- 文档页数:6
机织产品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机织产品的基本概念、分类、制作工艺及应用领域。
具体包括:1.知识目标:•了解机织产品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掌握机织产品的基本制作工艺,如纺纱、织造、整理等。
•了解机织产品在各个应用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技能目标:•能够分析并评价不同机织产品的制作工艺和品质。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机织产品进行合理的选材和设计。
•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如织造实验、品质检测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机织产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纺织行业的认识。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环保意识,关注机织产品可持续发展。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沟通、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机织产品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
2.机织产品的制作工艺,包括纺纱、织造、整理等环节。
3.机织产品在各个应用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如服饰、家居、工业等。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1周:机织产品概述、分类及特点。
•第2周:纺纱工艺及设备。
•第3周:织造工艺及设备。
•第4周:整理工艺及设备。
•第5周:机织产品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第6周:实践操作及作品展示。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制作工艺及应用领域。
2.讨论法:分组讨论机织产品的设计、制作及改进方案。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机织产品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4.实验法:动手实践,掌握机织产品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机织产品设计与制作》。
2.参考书:涉及机织产品相关领域的专业书籍。
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图片等。
4.实验设备:纺织机、检测仪器等。
以上资源将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占总评的30%。
产品工艺设计指导书一、产品织物风格不同的织物有着不同的风格,对所设计的产品进行必要的论述;二、原纱条件内容应包括原料名称、纤维混纺比例、原料等级细度和长度、纱线特支数、标准干燥重量、捻系数、捻向、单强等;各类纱线在制订工艺设计要求时,应参照下列三级标准;纯棉纱线:按照国标GB398—93规定;涤棉混纺纱线:按照国标佃GB/T5324—1997规定;涤粘中长混纺纱线:按照部标FZ/T12004—1995规定;涤富混纺纱线:按照有关企业标准规定,如沪/FJ481-79 规定;涤纶长丝包芯纱:按照有关企业标准规定,如沪/FJ375—79规定;维棉混纺纱线:按照国标GB2910—82规定;腈纶混纺针织纱:按照有关企业标准规定;如沪Q/FJ377—79规定;粘胶纱线:按照国标FZ/T12003-1995规定;混纺含量分析:按照部标二组分:GB/T—2910-1995;三组分:GB/T—2911—1995规定;在具体制订工艺设计时应注意:1.捻系数按企业实际控制数设计;2.品质指标按上等指标设计,计算坯布断裂强度时按一等品质指标计算;3.低级棉专纺纱以二等品品质指标计算;4,绒布坯纬向品质指标按针织起绒纱的一等品品质指标计算;三、织物规格及技术条件内容应包括织物组织包括组织图、纹板图、穿筘图、穿综图、幅宽、联匹长度、总经根数、边纱根数、密度、断裂强度、一平方米无浆干燥重量、织物紧度、经纱缩率、纬纱缩率、棉杂疵点格率及用纱量等;各类织物在制订工艺设计要求时,应参照下列三级标准;纯棉坯布:按照国标GB/T406-93规定;纯棉灯芯绒布:按照国标GB/T14310—93规定;纯棉本色帆布:按照国标GB2907—82规定;橡胶工业用棉帆布:按照国标GB2909—82规定;纯棉鞋用漂染帆布:按照国.标GB2908—82规定;涤棉混纺布:按照国标GB/T5325-1997规定;涤富混纺布:按照有关企业标准规定;如沪Q/FJ482—79规定;涤粘中长混纺布:按照部标FZ/T13006—1995规定;涤棉低比例混纺布:按照有关企业标准规定;如沪Q/FJ592—81规定;维棉混纺布:按照部标FJ520-82规定;维纶帆布:按照部标FJ535—83规定;1经纬织缩率的确定;2确定坯布幅宽,根据整理的工艺条件确定产品的幅缩率,然后再依据所设计的成品幅宽,计算出坯布幅宽;坯布幅宽cm=成品幅宽cm/1一幅缩率3初算总经根数:总经根数、每花经纱根数、劈花、上机筘幅、筘号、每花穿入数等技术条件是彼此密切相关的,变动其中一项,则与之相关的某些项目将跟着变动,所以在设计中可能需要反复计算;一般对总经根数先进行初算,而确定的总经根数宜待下述有关项目确定后再决定;初算总经根数公式如下:总经根数=坯布幅宽cm×坯布经密根/10cm÷10+边纱根数-布身穿入数/布边穿入数4每筘穿入数;5确定边纱根数、穿筘及边纱用筘齿数:边纱根数及穿筘的确定,以保证织造和整理加工能顺利进行及布边整齐为原则;色织物的布边宽度,一般每边取0.5至1㎝;边纱根数和穿法无统一规定,有时为调节劈花的需要,可适当加宽布边;布边的经密,一般等于或大于布身经密;中特数纱色织物的边纱,每边最外端一般用两个4穿入两根经纱穿一综,两综穿一筘,最少有一个4穿入;对低特数纱色织物最外端一般用3至4个筘齿4穿入;例如某色织涤棉府绸的边纱穿筘法为3齿×4入十4齿×3入×2; 6初算筘幅:织机上机筘幅,先按下式初步确定,待确定筘号后再修正;坯布幅宽cm筘幅cm=7每花经纱根数,全幅花数;初算总经根数一边纱根数÷每花经纱根数=全幅花数+多余经纱数或减不足经纱数8劈花9确定每花筘齿数,全幅筘齿数:每花筘齿数=每花地经用筘齿数+每花提花部分筘齿数全幅筘齿数=每花筘齿数×花数+多余经纱筘齿数或减去不足经纱筘齿数十边经筘齿数10确定筘号公制筘号=〔坯布经密×1-纬纱织缩率〕÷平均每筘穿入数筘号值应修正为整数;根据经验,当算出筘号与标准筘号相差土号以内,可不必修正总经根数,只需修改筘幅或纬纱织缩率即可;一般筘幅相差在6㎜以内可不修正,凡经大整理的品种,筘幅的修改范围还可大些,因为下机坯幅可在整理加工中得到调整;但对不经大整理的品种,则应严格控制筘幅和坯幅;修正筘幅:筘幅㎝=全幅筘齿数÷筘号×1011核算经密:因为在确定筘号时,有可能要修正筘幅,总经根数、全幅筘齿数等数值,所以最后要核算其坯布经密;坯布经密根/10㎝=总经根数÷坯布幅宽㎝色织物一般控制在下偏差不超过4根/10cm为宜;如果由上式计算出的经密与设计要求的坯布经密的差异在规定范围内,则计算筘号前的各项可以成立,否则必须重新计算;12织物紧度计算经向紧度、纬向紧度和总紧度;13千米坯织物经纱长度简称千米经长确定千米经长=1000/1-经纱织缩率14用纱量计算用纱定额足一个消耗指标,又是—个技术经济指标,制订单位用纱定额时应考虑织物的工艺要求和产品用途、制织的技术条件、季节性的气候变化和操作上的必要消耗等因素,作为检查实际消耗水平与定额完成情况的依据;单位用纱定额是以百米耗用千克数的纱线量来计算,具体计算办法见纺织品设计等参考资料;四、织物生产工艺流程1、有关织物生产工艺流程的论述2、织物生产工艺流程图五、各工序机器设备的选择和设备的主要技术特征1、各工序机器设备选择的原则2、各工序机器设备的主要技术特征3、各工序机器设备的型号、速度、动力、外形尺寸、适用范围、制造厂等用列表方法表示六、各工序主要工艺参数确定1、各工序主要工艺参数确定的依据2、各工序机器设备的速度确定3、各工序主要工艺参数的确定1络经工艺内容包括有机械类型、槽筒直径、槽筒转速、卷绕线速度、清纱器型式、隔距或电清d·L、张力器型式、重量、打结类型、捻结器型式、导纱距离、卷绕密度;表1 络筒工艺参数2整经工艺内容包括有机械类型、筒子架型式、滚筒直径、滚筒转速、卷绕线速度、每落片重量、轴经纱根数、整经长度、张力器型式、张力圈重量分段分层、经轴标准重量,卷绕密度;表2 分条整经工艺参数表3 分批整经工艺参数3调浆工艺内容包括有和浆成份、浆液体积、固体量、煮浆时间、定浓温度、粘度、酸碱值、供浆温度、调浆桶搅拌速度;表4 调浆工艺参数4浆纱工艺内容包括有机械类型、经轴架退绕型式、压浆辊型式、压浆辊重量、湿分纱棒根数、水汀压力、筘齿规格、卷绕线速度、上浆率、回潮率、伸长率、墨印标记、并缸轴数、浆轴轴幅、浆轴卷绕匹数、每缸浆出轴数、每缸总匹数、起了机纱长度、浆槽温度、浆槽浆液粘度、浆轴标准重量、墨印长度、卷绕密度;表5 浆纱工艺参数5穿筘工艺内容包括有筘号、筘幅、综、筘、停经片的型式和规格、每筘穿入经纱根数地、边、停经片穿法地、边、综丝穿法地、边、综框数、每页综框列数、每列综丝根数含备用综丝数;穿综工艺:a、综丝规格;b、综页数及综丝密度:每页综上的综丝数=每花穿人本页综上的综丝数×全幅花数+穿入本页综上的多余经纱综丝数或减去分摊于本页综上不足经纱数+穿于本页综上的边综丝数;综丝密度根/㎝=每页综上综丝数÷筘幅+2参考有关资料,看综丝密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决定所用综页数;表6 穿经工艺参数6布机工艺内容包括有机械类型、织机幅宽、织机转速、标准牙、变换牙、投梭动程、投梭时间、开口时间、后梁高度、停经架高度、停经架位置、边撑位置、边撑型式和规格、后梁至后杆距离、张力重锤重量配置、开口型式、加边装置形式、吊综轴位置,提综顺序、梭子类型、纬管材料和长度、机上控制布幅、车间相对湿度等;无梭织机还有引纬、工艺参数设定,经纱张力设定,喷气织机布边用纱,片梭的边道调节,剑杆的工艺调整工作图;表7 喷气织造工艺参数表8 剑杆织造工艺参数表9 有梭织造工艺参数7整理工艺内容包括有匹长、联匹数、折幅、折幅加放长度、成包规格、验布机线速等; 8纬纱准备工艺内容包括有机械类型、卷绕线速度、张力器重量、定捻方法、定捻工艺参数等;注:各工序主要工艺参数的确定必须进行的论述;七、各工序产量计算及提高质量的措施1、各工序产量计算计算络筒、整经、浆纱和织机的产量;2、提高各工序质量的措施论述络筒、整经、浆纱和织造等工序提高质量的措施;八、参考资料1、机织技术2、色织物设计与生产3、棉织手册上下4、织物组织与结构5、棉型织物设计与生产6、棉纺织厂设计7、纺织材料学8、纺织类各种杂志、刊物八、撰写产品设计文本,包括前言和上述各点内容,并填制工艺设计单,设计体会,以及设计文本参考文献等;附录:织物组织规格表。
《织物结构与设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织物结构与设计设计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纺织品检测与贸易专业1.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能够全面的培养学生具备行业企业需求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个人能力,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课程。
本课程在广泛的社会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纺织品生产工艺设计、纺织产品研发等职业岗位的需要,重点开设机织物设计基础知识、白织物设计与试织、面料分析、色织物设计与试织、复杂织物设计与试织、起绒织物设计与试织、新产品设计与试织等七个项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学会机织物分析、织物规格、织物组织、上机工艺、设计方法等相关知识,进行小样试织等操作技能,并在“教、学、做”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产品研发能力、创新意识及职业素养,达到纺织面料设计师四级职业技能能力。
学生毕业后能从事织造生产工艺设计、纺织产品设计与开发、纺织品营销等岗位的工作。
本课程是建立在《纺织材料》、《机织工艺与设备》等课程的基础上,并为学习《纺织新产品开发》等相关课程打下基础。
本课程建议总学时为120,学分为3。
2.职业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描述纺织品设计人员根据销售部门接的订单,按照客户提供样布或客户某种织物规格要求,分析样布确定织物规格、用纱情况、织物组织,设计织造上机工艺。
织物设计以小组或独立工作形式,使用计算机、织物CAD、专用工具(穿综钩、插筘刀和意匠纸)和通用工具(计算器、各种采色铅笔)、各种纱线,参阅材料、纺织品设计手册、国家标准等各种参考资料,按照织物标准和客户要求计算织物规格,确定织物参数,绘制上机图,并进行小样试织、或小批量(500M以下)试织。
试织过程中做好相关试验并记录,试验尽量做全,数据要保持准确性,以便跟踪改进质量。
试织后的小样交客户确认,始终保持工作岗位的整洁,并对记录和设计文件存档,自觉保持安全作业及技术安全保密工作要求。
3.课程目标学生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及同学指导协助下或借助参考教材、织物工艺设计手册和相关资料,分析产品样品,制定计算织物规格,织物参数,绘制上机图,并进行小样试织等工作的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上述计划并检查反馈。
第五届全国纺织服装类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纺织面料设计技能大赛《机织面料设计》试题库一、填充题1,纺织品根据组成原料分为织物,织物,和织物。
2,纺织品按用途分为织物织物,和织物。
3,纺织品按加工方法分为织物,织物,织物,和织物。
4,经纱,浮在纬纱之上或纬纱沉在经纱之下的点为。
5,根据经纬组织点的多少,织物组织分为组织,组织和组织。
6,用来表示同一系统相邻纱线上相应组织点的相对位置。
7,经纬纱交织时,纱线由浮到沉或由沉到浮形成一次交错。
的大小可以用来表示同密度同纱线线密度而不同组织的织物的松紧程度。
,8,原组织是各种组织的基础,它包括,和三种组织,故通常称之为三原组织。
9,制织平纹组织织物时,常采用的穿综方法有、。
隐条隐格织物是采用的设计方法,从而在织物表面形成隐条隐格效果。
稀密纹织物是在平纹织物中利用变化,从而改变了部分经纱的密度,可获得稀密纹外观效果。
10,斜纹组织中,在经纬密度近似的情况下,增大经向飞数,可获得斜纹线倾斜角的斜纹组织,这种斜纹组织称为。
11,分析织物时,判断织物经纬向的方法有、、筘痕明显的为经向等。
12,设计纵条纹组织时应使两组织交界处,同时保证两组织的应近似。
13,绉组织织物的外观主要特征,常用的构成方法有、、等。
14,“下接上”接结法是指与作适当接结将两层紧密相连。
15,织造双层织物时,引表纬时表经应,里经;引里纬时表经,里经。
16,织物设计的形式有,,。
17,通常单纱的捻向为捻,股线为捻。
18,耐热性和热稳定性均良好的化学纤维是,耐光性最好的化学纤维是,耐磨性最好的化学纤维是,弹性最大的化学纤维是。
19,府绸的突出特点是。
20,棉织物的直贡缎常采用组织。
21,配色花纹图上的满格色点,只表示某种颜色的 _所显示的效应,并不表示__ __。
22,顺穿法适用于__ _ 不大, _ _也不大的织物。
23,用简单组织固结纬重平的纬浮长线,可得到;固结经重平的经浮长线,可得到24,上机图由组织图,,及四个部分排列成一定的位置组成。
机织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机织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机织工艺流程,培养学生运用机织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机织物的分类、结构和工作原理。
•了解机织工艺的基本流程,包括经纬纱的制备、织造、整理等环节。
•熟悉机织设备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技能目标:•能够分析机织物的结构特点和性能指标。
•能够根据原料、结构和用途选择合适的机织工艺。
•能够操作机织设备,完成简单机织物的织造。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机织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机织技术进步的欲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机织设计和工艺改进方面能够提出创新性建议。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机织物的分类、结构和工作原理:介绍机织物的种类、结构及其性能,阐述机织物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2.机织工艺流程:讲解机织工艺的基本流程,包括经纬纱的制备、织造、整理等环节,以及各个环节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3.机织设备的基本组成和功能:介绍机织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如经纬机器、引纬机构、打纬机构等,并阐述各部分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4.机织物设计:讲解机织物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包括结构、图案设计、色彩搭配等方面,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5.机织工艺实验:学生进行机织工艺实验,使学生掌握机织工艺的操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系统地了解机织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流程。
2.讨论法: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机织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机织学的应用领域和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机织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学生进行机织工艺实验,使学生掌握机织工艺的操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项目一:免浆织物工艺设计任务2:免浆织物的产品工艺设计机织工艺设计与实施总经根数估算机织工艺设计与实施基本概念⇧总经根数是指构成织物所需的所有经纱之和,包括地经纱和边经纱,但不包括绞边纱和废边纱。
⇧边经纱:织制布边的经纱布边是织物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可起到抵御外界机械力、稳定织物组织结构、防止布身经纱松散滑脱的作用。
⇧地经纱:织制中间组织的经纱机织工艺设计与实施总经根数的计算公式⇧总经根数=英制幅宽*英制经密+边纱*(1-地组织穿入数/边组织穿入数)或者:⇧总经根数=(公制幅宽*公制经密)/10+边纱*(1-地组织穿入数/边组织穿入数)⇧注意事项:⇩1、使用公制公式计算时,要注意不要忘记“/10”⇩2、幅宽和经密可以是成品,也可以是坯布,使用成品幅宽时要对应使用成品经密,同理使用坯布幅宽时,对应使用坯布经密机织工艺设计与实施举例说明⇧某富春纺织物规格62”R75D*JC40S132*107,组织五枚二飞经缎,边纱为60*2,地经每筘4入,边经每筘4入,计算该品种的总经根数。
⇧本产品给定的是英制幅宽和英制经密,应选用英制公式计算。
不要将英制参数换算成公制参数,如果换算,会增加计算结果的累计误差。
总经根数=英制幅宽*英制经密+边纱*(1-地组织穿入数/边组织穿入数)=62英寸*132根/英寸+120*(1-4/4)=8184根计算后的总经根数需要根据织物的组织和每筘穿入数进行修正。
本例中地组织循环数和每筘穿入数均为4入。
地经纱的实际根数要能被组织数5整除,也要能被每筘穿入数4整除。
⇧地经纱的根数=总经根数-边纱根数=8184-120=8064根,⇧根据地经纱总根数的修正要求,8064根地经纱要能被组织循环数5整除,因此修正后的地经纱根数为8060根或8065根。
⇧修正后的地经纱总根数也要能被每筘穿入数4整除,8060能被4整除。
地经总根数为8060根。
⇧地经纱为8060根,边经纱为120根,实际总经根数为8180根。
机织工艺设计报告一、设计背景近年来,机织工艺在纺织行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时尚的发展和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提高,机织工艺的设计变得愈发重要。
本设计报告旨在探讨机织工艺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其在纺织行业中的应用。
二、设计目标1.提高产品的制造效率:通过机织工艺的设计,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使用,提高产品的制造效率。
2.提高产品的质量和耐久性:机织工艺的设计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耐久性,使其更加耐久和具有竞争力。
3.提高产品的时尚度:机织工艺的设计可以满足消费者对时尚和个性化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设计内容1.纺织工艺的选择:选择适合产品的纺织工艺,包括织造、编织、针织等方式,根据产品的特性和目标市场来确定最适合的工艺。
2.材料的选择:选择适合产品的纺织材料,如棉、丝、毛、麻等,根据产品的用途和特点来选择最合适的材料。
3.色彩和图案设计:通过织造或印花等方式,设计出符合产品定位和市场需求的色彩和图案,提高产品的吸引力。
4.工艺的优化: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提高产品的制造效率和质量,减少工艺中的浪费和损耗。
5.创新与发展:结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需求,不断进行工艺创新和技术开发,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时尚度。
四、设计流程1.确定产品需求和定位: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需求,确定产品的定位和市场目标。
2.研究原材料和工艺:调研市场上的纺织材料和工艺技术,了解其特点和应用范围。
3.选择合适的纺织工艺和材料: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定位,选择适合的纺织工艺和材料,进行实验验证。
4.进行产品设计和样品制作:根据所选纺织工艺和材料,进行产品的设计和样品制作,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效果。
5.评估和改进:根据样品的测试结果和市场反馈,评估产品的效果和市场反应,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
6.生产和推广:根据改进后的产品设计,进行大规模生产,并进行市场推广和销售。
五、设计成果与效益通过机织工艺的设计和优化,可以提高产品的制造效率和质量,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纺织,这个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其背后依托的是一门重要的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这一学科涵盖了从原材料的选取到最终成品的生产,以及整个产业链中的技术创新和应用等多个方面。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纺织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范围。
它包括纺织材料、纺织工艺、纺织设备、纺织产品设计与开发等多个分支。
纺织材料是这一学科的基础,从天然纤维如棉花、羊毛,到合成纤维如聚酯纤维、尼龙,研究人员致力于探索和改进这些材料的性能,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比如,如何让棉花更柔软、更耐用,如何让合成纤维具有更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
纺织工艺则是将原材料转化为成品的关键环节。
纺纱、织造、针织、非织造等各种工艺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技术要求。
以纺纱为例,传统的环锭纺纱技术不断得到优化,同时新型的气流纺纱、紧密纺纱等技术也应运而生,提高了纺纱的效率和质量。
织造工艺中,机织和针织的原理和方法不同,机织能够生产出结构紧密、平整的织物,而针织则更适合制作具有弹性和柔软度的产品。
纺织设备的发展也是这一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先进的纺织机械能够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从纺纱机、织机到印染设备,不断的技术创新使得设备的性能越来越优越。
比如,智能化的织机能够根据预设的图案和参数自动进行织造,大大减少了人为误差。
在纺织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方面,既要考虑美观性,也要注重功能性。
服装、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等都需要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市场需求进行设计。
例如,运动服装需要具备良好的透气性、吸汗性和弹性,而家用床上用品则更注重舒适度和美观度。
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服装行业,它为设计和生产出时尚、舒适、耐用的服装提供了技术支持。
高品质的面料和精湛的制作工艺能够提升服装的品质和附加值。
在家用纺织品领域,从窗帘、床上用品到地毯,纺织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成果让我们的家居生活更加温馨和舒适。
产业用纺织品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个领域。
《纺织品工艺设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纺织品工艺设计课程编码:总学时数:理论学时26 实践学时26适用专业: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在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必修课开设,一般在开设纺织材料、纺织基础、针织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再开设本课程,也为后续课程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与解解问题的能力、掌握纺织品工艺的独立设计与计算技能。
学好该课程,学生毕业后能从事纺织品生产工艺设计、产量计算、生产经营管理、产品质量检验与控制等岗位的工作。
(二)课程设计思路1.设计理念:(1)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注重与企业合作,按照“职业岗位→岗位需求能力→确立教学项目”的项目导向式的运行机制来组织教学。
(2)学以致用,以“用”促学,边“用”边学,突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理念。
(3)学生是学习主体,鼓励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加强创新能力和意识培养的理念。
在设计中,既要考虑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又要关注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课程设计思路: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项目教学为主要手段,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与成绩评价方法的创新,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1)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的课程开发。
通过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来校指导,从企业生产工艺设计管理一线人员了解工作任务与工作流程、毕业生反馈交流等形式,进行岗位职业分析与课程内容选取,通过企业老总来校举办讲座或行业企业骨干直接参与课程教学、教材编写,教师服务企业、学生顶岗实习等形式深度合作开发课程,以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2)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设计。
在重视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重视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培养。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纺织生产、产品工艺设计、质量指标检验、计划产量计算等全方面产品工艺开发设计与生产和市场开拓能力。
专业分纺织品设计、纺织品检测与贸易、纺织品印染三个方向。
二、培养规格(一)纺织品设计方向:1、知识结构1) 应完成毛邓思想理论及三个代表、计算机应用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用英语、高等数学等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
2) 掌握本专业所要求的纺织化学、电工基础、机械基础、纺织材料学、纺纱设备与工艺学、织造学、针织工艺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3) 掌握机织物结构与设计、纺织产品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专业知识,学习化纤概论、色彩与图案、染整技术、纺织品检验、纺织英语等相关专业知识。
2、能力结构1)具有纺织纤维、纱线、织物的指标检测及分析等职业技能。
2)具有面料分析与制作能力。
3)具有利用纺织C AD进行产品设计开发的能力。
4)具有纺织工艺设计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班组管理能力。
6)具有进一步自学和发展的能力。
3、能力与技能考核指标1)外语能力:达到江苏省高校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三级A水平;2)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达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水平;3)专业基本能力:通过考核获得纺织品检验中级工技能证书;4)职业技能:具有组织纺织生产、管理、质量控制的能力;通过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定的职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关职业技能合格证。
5)人品开拓技能:具有诚实守信、责任心强;细致勤快、吃苦耐劳、爱岗敬业;良好的协作意识,与同事、上司和客户的沟通能力等。
(二)纺织品检测与贸易方向:1、知识结构1) 应完成毛邓思想理论及三个代表、计算机应用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用英语、高等数学等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
2) 掌握本专业所要求的纺织化学、纺织机械基础、纺织材料学、纺纱设备与工艺学、织造学、针织工艺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3) 掌握贸易实务与单证、市场营销、纺织品检验、跟单实务、外贸英语、纺织英语等专业知识;学习染整技术、化纤概论、织物结构与设计等相关的专业知识。
江南大学纺服学院纺织工程机织工艺设计与计算(1)×,170cm,551×425根/10cm,2/1左斜纹防羽布(2)T/CJ13tex×T/CJ13,168cm,547×370根/10cm,涤棉府绸机织工艺设计与计算第一节概述一、织物(1)×,170cm,551×425根/10cm,2/1左斜纹防羽布(2)T/CJ13tex×T/CJ13,168cm,547×370根/10cm,涤棉府绸1.织物的特征,用途和销售情形列表如下:2.织物技术组织规格表3.所设计织物的上机图包括织物组织图、穿筘图、穿综图及提综图,对上机特征(如正织、反织)给以必要的论证。
(1)2/1左斜纹防羽布(反织法)注:2/1左斜纹采用反织法,由于织物紧度较低,正反面经浮长接近,正反面经纬纱张力散布均匀,为了便于生产,一般不另外采用其他的布边组织,所以布边选择本身的地组织。
由于2/1左斜纹组织经组织点多,反织法能够减少提综次数,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
(织物布身上机图)(织物布边组织图)注:由于存在幅缩, 双侧最外侧边纱与钢筘的摩擦最大, 每边靠边的1筘~4筘齿宜稍增加入筘数, 一般是地经的1. 5倍~2倍。
所以此处的边纱每筘穿入数选择6入/筘。
(参考《棉纺织技术》第33卷第6期)(2)涤棉府绸上机图(织物上机图)注:由于府绸织物组织简单而经密高,织物结构紧密,不采用布边;穿综采用飞穿法,减少了综丝密度,从而减少了经纱与综丝的摩擦,有利于开清梭口,降低织疵的产生。
二、对原纱要求1.织物的纱线特数越小,选择原纱的品质要好,高级织物用细号纱线,成纱质量要求高,应选择洁白、品质较好,强力较高,纤维较长,整齐度较高,杂疵点较少的原棉。
一般高经密高纬密织物如防羽布采用精梳纱线。
2.精梳棉纱要求条干均匀,结杂质少,对纱线强力要求高。
3.捻向的选择,防羽布经纬纱均采用Z捻,有利于手感柔软,织物紧密,布面匀整;涤棉细布经纱采用S捻,纬纱采用Z捻。
江苏标准针织面料设计标准针织面料是服装行业中常见的一种面料,它具有柔软、透气、弹性好等特点,因此在服装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江苏作为中国纺织业的重要基地,拥有着丰富的针织面料生产经验和技术积累。
为了规范江苏地区针织面料的设计标准,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制定了江苏标准针织面料设计标准。
一、面料纹理。
1. 针织面料的纹理应该清晰、自然,无明显的断裂、错位、跳花等现象。
纹理的设计应该符合产品的整体风格和设计要求,能够突出产品的特色和个性。
2. 纹理的色彩搭配应该和面料的基色相协调,不应出现色差过大、色彩单一、色彩过于鲜艳等问题。
二、面料弹性。
1. 针织面料的弹性是其重要特点之一,设计时应该考虑到产品的使用场景和功能需求,合理确定面料的弹性指标,确保产品的舒适性和穿着体验。
2. 面料的弹性应该均匀,不应出现局部松弛或过紧的现象,保证产品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
三、面料透气性。
1. 针织面料的透气性是其另一个重要特点,设计时应该注重面料的透气性能,确保产品在穿着过程中能够及时排汗散热,保持舒适。
2. 面料的透气性能应该经过严格的测试和评估,不应出现透气性能差、透气孔径不均匀等问题。
四、面料色牢度。
1. 针织面料的色牢度是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设计时应该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染料和工艺,确保产品的色牢度达到标准要求。
2. 面料的色牢度测试应该经过严格的实验室测试,不应出现褪色、渗色、染色不均匀等问题,保证产品的色彩持久鲜艳。
五、面料手感。
1. 针织面料的手感应该柔软、舒适,设计时应该选择优质的原料和工艺,确保产品的手感细腻、舒适。
2. 面料手感的设计应该符合产品的整体风格和定位,不应出现粗糙、刺痒、不舒适等问题。
六、面料耐久性。
1. 针织面料的耐久性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设计时应该选择优质的原料和工艺,确保产品的耐久性能达到标准要求。
2. 面料的耐久性测试应该经过严格的实验室测试,不应出现易破损、易变形、易起球等问题,保证产品的使用寿命。
目录摘要 (1)Abstract . (1)1引言 (1)2雅馨诗的简介 (3)3原料选择 (3)3.1涤棉混纺纤维的特性 (3)3.2涤棉混纺纤维的用途 (3)3.3涤棉混纺作为家用纺织品的优势 (3)3.4原棉选配 (4)3.4.1经纱原棉选配 (4)4纺纱工艺设计 (4)4.1开清棉 (4)4.1.1开清棉工艺流程 (4)4.1.2计算成卷规格 (6)4.1.3开清棉工序工艺表 (7)4.2梳棉工艺 (7)4.2.1设计生条干定量及牵伸倍数 (7)4.2.2设计速度 (9)4.2.3梳棉工序的工艺表 (11)4.3并条工艺 (11)4.3.1并条工艺参数 (11)4.4粗纱工艺 (12)4.4.1粗纱工艺参数 (12)4.5细纱工艺 (13)4.5.1捻度与捻系数 (13)4.5.2罗拉中心距 (13)4.5.3选配钢领钢丝圈 (14)4.5.4细纱工艺参数 (14)4.6络筒工艺 (15)4.6.1络筒工艺参数 (15)5织造工艺设计 (16)5.1 织物主要结构参数设计 (16)5.1.1纱线结构设计 (16)5.1.2织物密度和紧度的设计 (16)5.2织物的规格设计与上机计算 (17)5.2.1织物匹长与幅宽的确定 (17)5.2.2织物缩率的确定 (17)5.2.3总经根数的确定 (17)5.2.4筘号的确定 (17)5.2.5筘幅的确定 (17)5.2.6 1m2织物无浆干燥重 (18)5.2.7织物断裂强度计算 (19)5.2.8浆纱墨印长度计算 (19)5.2.9用纱量的计算 (19)5.3织造设备的选择 (20)5.4织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0)5.8.1经纱张力的调节 (20)5.8.2保持稳定的温湿度 (20)5.5 雅馨诗的上机图 (21)5.6 雅馨诗的面料效果图 (22)6结束语 (22)6.1原料特点 (22)6.2组织特点 (23)6.3设计缺陷 (23)参考文献 (23)致谢 (24)涤棉混纺家用纺织品雅馨诗的设计与开发运用李攀西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重庆400715摘要:该毕业论文主要介绍了一种蜂巢纺织品雅馨诗的设计开发。
机织工艺流程机织工艺流程是指一系列对纺织品进行加工处理的步骤,包括纤维选型、筛选、染色、编织、印花和整理等环节。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机织工艺流程。
一、纤维选型纤维选型是指选择纤维原料的种类,纤维的属性影响了整个加工工艺的流程。
目前市场上的纤维原料主要分为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两类,不同的纤维原料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产品特点和市场需求进行选择。
二、筛选筛选是纺织品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筛选中,需要对纤维进行洗涤、去杂、烘干等处理,确保纤维的纯净度和干燥度,避免纺织过程中出现问题。
三、染色染色是对纤维进行着色加工的过程,在染色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染色方法,如交扭染、连续染、逼染等。
染色的效果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外观,因此选择染色剂和染色工艺需要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市场需求进行选择。
四、编织编织是指将纤维进行织造处理,制成不同的纺织品。
在编织中,需要选择适当的机器和编织方法,如机织、水织、手织等。
在编织过程中,需要注意纤维的选型、编织参数的控制,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五、印花印花是在织物上进行花型和图案印刷的过程,在印花中,需要选择印花工艺和印花设备,如丝网印刷、数字印花、热转印等。
在印花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花型的设计和色彩的搭配,确保产品的美观和市场竞争力。
六、整理整理是指对纺织品进行加工整理、修整、整幅,以及防水、防腐、防黄等处理的过程。
在整理中,需要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市场需求选择不同的整理方法和整理设备,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总之,机织工艺流程是对纺织品进行加工处理的全过程,需要注意纤维选型、染色、编织、印花和整理等环节,并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市场需求进行选择。
只有掌握了机织工艺流程,才能生产出高品质、高竞争力的纺织品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