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广西科技技术奖推荐项目公示表
- 格式:doc
- 大小:89.00 KB
- 文档页数:10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关于发布广西科技“尖锋”专项2024年项目申报指南(第三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24.08.06•【字号】桂科发〔2024〕152号•【施行日期】2024.08.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关于发布广西科技“尖锋”专项2024年项目申报指南(第三版)的通知各市科技局,各有关单位: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广西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广西科技“尖锋”行动方案》,现发布广西科技“尖锋”专项2024年项目申报指南(第三版)(详见附件1),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组织方式本批项目采用公开择优方式,申报单位按照项目申报指南及申报须知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申报材料。
专业机构组织专家进行技术和财务评审,形成立项建议。
请各有关单位做好本系统、本地区的项目组织申报、筛选、审核和推荐工作。
二、申报方式和时间安排申报单位通过“广西科技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系统)提交项目申报有关材料,申报书提交至项目管理机构的截止时间为2024年8月20日18:00(以系统上推荐部门推荐的时间为准),申报单位和推荐部门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申报和推荐,申报时间截止后申报系统准时关闭。
项目管理机构对申报材料一次性形式审查截止时间为2024年8月24日18:00,未能通过形式审查的项目须在2024年8月28日18:00前一次性完成补正(以系统上推荐部门推荐的时间为准),所有项目须于2024年8月30日18:00前在系统加盖电子签章,逾期视为放弃本次申报。
三、相关要求(一)为强化项目绩效评价,请申报单位认真填报项目预期成果及直接经济效益,填报内容将作为项目立项评审重要考量,无产出的相应成果指标填写“0”,不能留空。
有直接经济效益的项目,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经济效益分析中,应详细写明经济效益的构成及每个构成部分的计算或折算方式,作为立项项目结题验收依据。
2015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奖励名录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2015 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奖励名录简介
2.奖励的类别和数量
3.获奖项目的特点和意义
4.广西科技发展的现状和展望
正文
2015 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奖励名录已经公布,本年度广西科学技术
奖共设有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三大类奖项,共计 25 个项目获奖。
在这些获奖项目中,自然科学奖项目主要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技术发明奖项目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环境保护等领域,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则主要涉及农业、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社会公益等领域。
这些获奖项目均在推动广西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广西作为我国科技大省之一,近年来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此次获奖项目不仅反映了广西科技发展的现状,也预示着广西科技发展的未来趋势。
可以看到,广西科技正在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发展,不仅在传统领域有所建树,在新兴领域也取得了重要突破。
总的来说,2015 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奖励名录的公布,是对广西科
技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阅,也是对广西科技工作者的一次鼓舞和激励。
第1页共1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2004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的决定正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2004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的决定(桂政发[2004]71号)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桂”战略,奖励一批为发展我区科学技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的通知》(桂政发[2004]67号)的规定,经各市、区直各有关部门推荐、专家评审、奖励委员会综合审定,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授予“数控自动万能铣头”等3个项目为2004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广西先天畸形致病因素及干预模式的综合研究”等34个项目为2004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八角低产林综合改造”等72个项目为2004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并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希望获奖单位和个人继续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再立新功。
同时,希望全区科技工作者学习先进,开拓进取,发扬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断加强研究开发,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努力推进科技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做出新的贡献。
附件:2004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名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二00四年十二月三十日附件:2004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名单一等奖(3项)数控自动万能铣头碾压混凝土高拱坝研究及应用广西三号无籽西瓜新品种选育二等奖(34项)广西先天畸形致病因素及干预模式的综合研究QT800—6球墨铸铁曲轴新材料糖业集团化广域网生产过程控制及实时生产管理系统广西鸡毒支原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经体表超声对食管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广西森林分类区划界定研究无机纳米微粒的共振散射光谱研究及其分析应用SMT焊点虚拟成形和SMT产品虚拟组装的虚拟工艺环境技术研究优质低成本立方氮化硼聚合体的开发RE-(Al,Ni)-Ti合金体系相图的研究基于复杂分布式应用的“事务中间件”一DE/af中间件软件产品高配、高产、优质、多抗玉米自交系M9的选育和利用XHZ7712A/3滑枕床身式加工中心广西柑桔无病良种繁育体系B超介入诊断和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消化吸收无滤布真空吸滤机CLG230履带式液压挖掘机端粒酶活性与大肠癌相关性研究C3P汽车开发系统技术研究FET2001型太阳能光纤紧急电话系统Botest-2100A血细胞分析仪广西科技信息管理系统铜针留置加瘤体结扎治疗弥漫型血管瘤的临床研究TCCA连续氯化肝细胞癌肿瘤抗原的分子生物学辨认及应用基础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流行病学监测研究黄芪对coxsackieB病毒性心肌炎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影响脆硫铅锑矿处理技术优化天湖水电站水库群优化调度研究铁路地理信息系统甘蔗压榨过程全自动化控制系统开发YC85液压挖掘机猪瘟快速诊断技术的应用研究γδT细胞与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及其防治关系的研究三等奖(72项)八角低产林综合改造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壁梁岩台开挖技术研究高精度、高稳定性厚膜片式固定电阻器YH-9500电力企业应用系统信息一体化集成平台板蓝根提取物对肝癌细胞耐药逆转作用的研究广西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家庭集聚研究扩张型心肌病的心肌损伤与细胞凋亡蓝藻提取物对肝细胞毒性作用的研究农村生态卫生系统建立与运行的研究野生毛葡萄产业化广西海晶盐的研究与生产广西农村信用社综合业务系统毛竹丛枝病防治技术研究广西中低产田综合改良技术推广示范特晚熟优质芒果新品种的选育广西农业植物有害生物疫情普查节水灌溉条件下稻田水肥运移规律及综合调控原理研究玉175恢复系的选育及其配组应用春大豆品种桂早二号的选育及应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动物防疫链建立及疫病控制技术文蛤工厂化育苗与集约化高产养殖技术研究倒刺鲤网箱养殖技术试验示范广西石灰岩地区蕨类植物调查研究鳄蜥生物学及保护配电系统电容电流测试仪的研制青狮潭水库洪水调度系统输变电设备接地网及地面钢结构防锈蚀广西电网电压稳定及天广三回线投运、交直流混合运行对电网安全稳定影响分析广西合山电厂复杂地形的烟气扩散风洞试验研究脑温对局灶脑缺血损伤影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心胸创伤出血回输对机体免疫系统影响的研究益心脉颗粒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理研究实验诱发树鼯肝癌过程中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p53突变位点的研究原发性肝癌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研究无细胞真皮基质与头皮薄皮片复合移植广西麻疹高危县动态预测甄别及其强化免疫效果研究尘肺发病易感因素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与1、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细胞周期素A对白血病细胞的增殖调控作用超声影像检测带血管蒂皮瓣血供的研究哮喘患儿嗜酸性粒细胞凋亡研究玻璃体手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肝自然杀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在抗肿瘤方面的作用研究坤月安颗粒的研制与开发北海热带气旋大风预报和防台对策研究膜分离法提取罗汉果中罗汉果甜甙工艺技术的研究新型可食肠衣RS-118两性淀粉研制生产和应用农药产品色谱分析体系的优化选择及构效关系的化学计量学研究水合二氧化钛压滤水洗清洁生产技术研究20%农链·王铜可湿性粉剂的研制开发彩虹纱系列纱线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合成和性能研究液晶化合物/聚合物网络拓扑性质对其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香叶基黄酮类天然产物全合成的研究具有抗肿瘤活性多羟基甾醇的合成研究多元样条函数空间及二元B样条有限元有关2-羰基醛(2-oxoadehyde)代谢酶及其对美拉德反应的调控作用的研究HVM型锚固体系锚具GDl75型柴油机CLG852轮式装载机FD395膜片弹簧离合器总成照明灯具CAD系统雷电灾害预测系统并行分布式CAD系统中工程数据库支撑软件的研究高精度陶瓷容栅位移传感器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物价收费管理系统LED全彩、双基色大屏幕体育/证券/信息广告显示系统广西科技数据中心建设气体集成快速定位预测隐伏矿的新技术研究寨任二级公路炭质泥岩边坡综合防治技术研究RC道路运输综合管理系统——结束——。
国家科技进步奖是我国科技界最高荣誉之一,旨在表彰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单位和个人。
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得主已经揭晓,他们的成果在技术创新、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为您介绍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获奖成果。
一、获奖成果1. 项目名称:XX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获奖单位:某某大学项目简介:该项目围绕XX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成功地将其应用于产业生产中。
通过创新性的技术手段,实现了在特定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2. 项目名称:XX领域创新产品的研制获奖单位:某某企业项目简介:该项目以XX领域为重点,通过长期的研究和不懈的努力,成功地研制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并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3. 项目名称:XX关键技术的攻关与突破获奖单位:某某研究所项目简介:该项目突破了XX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具有重大意义的科研成果,在相关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二、获奖意义1. 对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这些获奖成果的涌现,不仅为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带来了新的动力,也为我国整体科技水平的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
2. 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这些成果的应用,将极大地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3. 对科技人才的培养作用:这些获奖单位和个人的成就,将对我国科技人才的培养产生重要的示范作用,激励更多的人投身于科技创新的事业中。
……三、展望未来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这些项目和个人,将进一步加强对自身成果的总结和推广,为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动产业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
这些成果也将在相关领域继续引发更多的创新活力,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未来的科技创新道路上,我们期待着这些获奖者继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为我国科技进步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获得,是对这些成果的高度认可,也是对相关单位和个人的激励和肯定。
关于公布2019年度优秀论文评选结果的通知各专业委员会:2019年度在《铁道运营技术》、《广西铁道》刊发的参评论文共169篇,经评审评定2019年度优秀论文40篇,其中一等奖5篇、二等奖12篇、三等奖23篇。
评选结果现予公布,并向获奖作者颁发证书及奖金,以资鼓励。
望各专业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组织科技工作者和管理人员继续紧密围绕运输经营、安全生产、铁路建设、大局稳定深入调研,辛勤笔耕,推出数量更多、质量更优、价值更大的新做法、新经验和新成果,努力为推动广西铁路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做出新贡献。
广西铁道学会2019年11月22日附:2019年度获奖论文篇名(单位以第一作者为准)2019年度优秀科技论文获奖目录论文题目作者单位作者姓名一等奖5篇1.南广高速铁路售票策略优化研究局集团公司客运部麻寒松2.动车组空调排水泵故障分析及优化设计南宁车辆段黄继林3.稳压补偿式无负压供水技术在高层住宅的应用局集团公司建设部陈胜4.柳州西鹅物流园发展规划的研究柳州货运中心唐贵德5.提高安全监督检查效能之我见局集团公司安监室韦祖毅二等奖12篇1.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及展望局集团公司计划统计部魏永鹏姜强陈武2.浅谈广西铁路客运市场定位及发展策略局集团公司机关服务所王慧3.列车轴报联网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南宁车辆段邓晓东4.南宁枢纽站调度辅助系统提高调图质量的研究南宁站赵洋林芸仲5.对高铁建设项目提前介入的思考局集团公司提前介入办李润新6.铁路车辆段检修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局集团公司科研所蒋恺唐健琼7.工会组织创企业文化品牌的实践与思考柳州工务段谭永辉8.贵广客专隧道无砟轨道上拱病害成因分析及整治桂林高铁工务段李建辉9.DK-2制动机触发牵引封锁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南宁机务段程槟10.基于WebGIS的安全环境大数据应用平台设计与实现局信息技术所蔡明月覃磊宋建慧11.南盘江大桥病害综合整治研究百色工务段廖章仁12.加强人工成本管理助力企业提质增效局集团公司劳卫部吴欣华陈贤文1三等奖23篇1.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清筛安全风险防控柳州工务段梁勇2.浅谈编组站SAM系统应急处置的探讨柳州南站徐勇3.铁路客运标识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南宁站夏时雨4.优化黎湛铁路低净空隧道接触网悬挂安装方案局集团公司建设管理部马君5.重型轨道车运用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百色工务段戴秋凯6.FD1(G)型防滑阀A3修存在问题及对策南宁车辆段冯其林7.25G型客车DC600V电源装置故障分析柳州机车车辆厂张勇8.调整枢纽站场LKJ基础数据设置提升列车通过能力局集团公司工电检测所蒋毅9.湘桂线凭祥站站场改造设计方案研究局集团公司工务检测所张远成10.下穿铁路框架桥移梁施工工艺局集团公司建设管理部蓝天阳11.浅析接触网不锈钢销钉断裂原因及对策局集团公司供电部朱建平12.GSM-R技术在柳南铁路电气化改造中的应用局集团公司南昆建指莫志艺13.铁路曲线实测正矢转化坐标计算的研究局集团公司南昆建指廖显军14.铁路编组站运输组织大数据分析研究柳州南站刘合15.关于强化干部在安全风险管理中作用的思考柳州车辆段袁利丹16.高铁防护栅栏门门锁隐患分析及整治方案局集团公司工务部凌赞17.关于高铁车站消防安全管理的思考局集团公司客运部韦安18.轮对内距尺检定装置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局集团公司质量技术监督所曾泓顺19.加强南百二线施工安全管控的经验总结南宁局安监室邓厚光20.动车组检修管理数据库开发研究南宁车辆段兰远帜21.HXD1C机车数据分析查找接触网故障点方法南宁机务段黎鑫22.内燃机车增压器烟囱直改侧的设计和实施柳州机务段何兰生吴朋进23.职工队伍现状分析和解决思路广西宁铁建筑有限公司曾石寒曾竞莹征稿启事《铁道运营技术》和《广西铁道》是南宁局集团公司主管、广西铁道学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其中,《铁道运营技术》是全国省级铁道学会中惟一对外公开发行的刊物,同时,还是《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期刊(光盘版)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期刊》合作伙伴。
具备国家科技奖(通用项目)提名资格的组织机构(专家)名录( 2019,转自“科奖在线” )近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正式启动,根据通知要求以及《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制实施办法(试行)》的规定,本年度依旧实施专家学者、组织机构和相关部门相结合的提名方法,但是以往的官方文件并未详细说明具备提名资格的组织机构情况。
此篇依据近10年的国家奖公开提名情况,将具备提名资格(通用项目)的单位以及专家学者情况进行列举说明,供大家参考,不足之处欢迎补充。
具体如下。
一、组织机构提名(160余家)1、省市级行政单位o省:23个,浙江、广东、江苏、山东等o自治区:5个,新疆、内蒙、宁夏、广西、西藏;o直辖市:4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o特别行政区:2个,香港,澳门;o计划单列市:5个,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o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个;2、国务院有关部门、事业单位、央企等组成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应急管理部直属机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直属事业单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协、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供销总社部委管理国家局国家能源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国家档案局、国家铁路局、国家文物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家海洋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大型央企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包装总公司3、经认证的学会、协会等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钢结构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工程爆破协会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国抗癌协会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中国发明协会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中国化学会 中国力学学会 中国物理学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通信学会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 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大坝协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中国公路学会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化工学会 中国质量协会 中国大坝工程协会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中国航空学会 中国节能协会中国保险学会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中国黄金协会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爆破行业协会 中国农学会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 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 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中国数学会 中华口腔医学会 中国地质学会 中国解剖学会o提名专家每人每年度独立或与他人联合提名的国家科学技术奖限1项,联合提名时列第一位的为责任专家。
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同意2019年广西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立项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公布日期】2019.07.05
•【字号】桂建科〔2019〕9号
•【施行日期】2019.07.0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行政许可
正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同意2019年广西科学技
术计划项目立项的通知
桂建科〔2019〕9号各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有关单位:
根据《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组织申报2019年广西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通知》(桂建函〔2019〕198号)及相关文件要求,经专家评审,我厅同意将“面向医院ICU感染控制的医疗工艺仿真及空间布局优化研究”“柳江水资源热承载能力分析研究”“南宁市第一中学五象校区(高中部)”等42个项目列为2019年广西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特此通知
附件:2019年广西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立项总表
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9年7月5日附件。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2009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的决定正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2009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的决定(桂政发〔2010〕2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实施“科教兴桂”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进步,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的通知》(桂政发〔2002〕67 号)规定,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授予“感光型杂交稻不育系及组合研究与中熟晚籼新组合博优64的选育”项目成果2009年度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授予“优质杂交稻秋优1025的选育和产业化开发”等5项成果2009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优良柑橘品种无病毒繁育及示范”等41项成果2009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木薯品种桂热引1号的选育和推广应用”等94项成果2009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希望获奖单位和个人继续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再立新功。
全区科技工作者要学习先进,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工作重点,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广西为目标,不断加强科学研究和开发力度,努力创造更多支撑和引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成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我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
附件:2009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特别贡献奖(1项)感光型杂交稻不育系及组合研究与中熟晚籼新组合博优64的选育一等奖(5项)优质杂交稻秋优1025的选育和产业化开发全钢子午线巨型工程机械轮胎生产工艺技术及关键装备年产20万吨木薯燃料乙醇示范工程光电珍珠检测仪研究与应用模型蛋白质与靶物的相互作用及后续效应研究二等奖(41项)优良柑桔品种无病毒繁育及示范茶树优良品种扦插繁育产业化开发研究抗旱耐瘠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正大619的引进与推广高毒农药替代技术试验示范及推广应用猪细小病毒N株的生物学和免疫学特性研究方格星虫规模化育苗技术研究罗非鱼良种选育及规模化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长臀鮠引进驯养与繁育技术研究广西食蟹猴实验动物服务体系的研究岑软2号、3号油茶无性系繁育与示范推广巨型水轮机转轮工地制造CLG509摊铺机N200系列微型客车开发大型湿法磷酸工艺技术及含磷淤渣开发磷酸一铵新产品的研究壳牌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工业化应用研究利用亚氨基二乙腈IDA法生产双甘膦工艺技术创新生物反应法生产L-丙氨酸桂能智能化CAD综合设计平台—OneCAD广西中药信息资源网络化集成开发糖厂澄清、蒸发工段自动控制系统广西电视台多元纯异构融合网络系统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技术研发和应用动力型镍氢电池用发泡镍的研发广西风化矿床铜铅锌硫化矿浮选分离药剂制度的研究与应用东南亚建筑研究广西热带气旋防灾减灾气象预警、预报技术研究与应用高盐度采油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生丝条干显微光电成像检测方法配合纳米微粒的共振散射和荧光光谱研究及其在环境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特种高性能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智能化新型多功能超声洁牙、根管治疗机L型的开发制药新技术在广西特色中药、壮药开发研究中应用与示范氯离子通道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研究显微外科技术在小儿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AFP 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瘤苗的构建及对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的阻断研究广西特色方药治疗慢性肝病创新性研究上胸椎前方手术入路的解剖及其临床研究流式细胞仪配套试剂的研制及应用先天性心脏病和神经管畸形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端粒酶抑制剂在恶性肿瘤中应用研究三等奖(94项)木薯品种桂热引1号的选育和推广应用蔬菜全程无害化生产及快速检测技术集成配套及示范应用晚籼杂交水稻博Ⅱ优270的选育与应用水果套袋技术提高果实外观和品质试验及推广应用加工兼鲜食型新品种桂热芒82号、桂热芒120号选育与推广应用高蛋白质、高产、高配、多抗玉米自交系Hi的选育及其利用广西农产品产地安全区域划分研究玉米免耕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广西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其匹配技术推广应用凉亭鸡(配套系)选育桂科猪配套系选育巴马小型猪实验动物化及质量控制地方标准的研究饲料中添加高铜在猪组织中的残留及对猪组织器官损坏的研究奶水牛体内胚胎生产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牧草品种选育与引进示范广西禽畜、水产养殖产品质量监测与控制研究养猪企业标准体系研究与应用两面针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相思树人工林综合技术研究中国切叶蚁亚科系统分类研究茴油高效单离新技术研究复杂地基条件下百色水利枢纽RCC高重力坝安全研究广西电网应急状态下桂林220kV双孤网稳定运行控制技术研究与实施等离子点火及配套技术集成应用示范碾压混凝土外掺MgO筑坝技术研究与应用YC60系列液压挖掘机汽车430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开发新型节能钢壳铝芯阳极爪CLG855轮式装载机SPARK系列微型轿车研制开发利用发动机缸体、缸盖等铸件余热时效热处理工艺的研究XK(Z)、XH(Z)29系列数控龙门移动铣床PS系列造纸工业用新型多元变性淀粉的研制生产和推广应用利用造纸废料生产醇酸树脂新工艺从驰放气中回收氢气生产过氧化氢采用全自动大型聚合釜新技术生产6万吨/年聚氯乙烯罗非鱼高值化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浊汁上浮器的开发与研究提高广西桑蚕茧缫丝加工产品质量关键技术研究遗传算法在实时神经网络电机控制中的应用研究钢管企业 ERP、条形码、自动信息采集技术集成系统的研发与应用高焦耳电压敏器件汽车零部件企业ERP研究与应用互联网视听节目监管系统一次烧结抗电磁干扰MgCuZn软磁铁氧体材料系列电子专用基础材料的高性能低成本制备研究工业现场实时数据集成系统不饱和聚酯电工塑料无害化技术研究广西佛子冲铅锌矿成矿规律与接替资源远景预测研究6m大容积焦炉及化产系统新技术在柳钢的应用高炉渣水冷却循环零排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陕西八卦庙超大型金矿成矿机理与找矿方法研究广西三维空间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大型锡矿山接替资源探查技术与示范OVMAT矮塔斜拉桥拉索体系广西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和新型墙体材料构造技术应用研究广西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广西路网工程半刚性路面基层结构及其施工工艺的研究动力重夯法处理地基(填方)研究广西地震构造背景场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龙滩水库地震监测技术系统研究甘蔗制糖业清洁生产标准制订研究基于广西科技基础数据和技术服务平台的科技创新服砷的吸附与沉淀—溶解作用研究核裂变、核聚变与新核物质的若干基本问题:坡密子的胶子球本质和寻找胶子球松香—松节油深度开发的基础研究特殊岩土工程若干新理论与新计算方法广义系统的稳定性与变结构控制氯雷他定胶囊研究与产业化广西五种抗癌中草药有效化学成分和构效关系的研究广西特色药用植物菝葜的系统研究与产业化应用肤阴洁复方黄松湿巾的开发与应用滴通鼻炎水喷雾剂开发与产业化复方三叶香茶菜片新的质量标准及三叶香茶菜野生变家种的研究与示范广西民族特色药材玉郎伞的应用基础研究不同孕周胎儿心内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彩超研究疟疾分子诊断方法和疟疾分子诊断试剂盒的研究口腔颌面外科应用解剖学研究前瞻性急诊病人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及其在指导急诊学科建设上的应用闭合复位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醒脑通脉颗粒对老年脑梗塞的防治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血运重建研究体表血管瘤CTA诊断及铜针治疗研究水通道蛋白—9与缺血性脑水肿的相关性研究促炎细胞因子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及监测价值的研究整合素介导的肺泡细胞信号传导与机械牵张肺损伤的关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证候规范及其流行病学研究心肌细胞凋亡机制及其干预措施的研究低剂量环境化学物刺激细胞诱导损伤耐受的研究口腔健康与体内营养状况之间关系的研究前列腺间质/上皮细胞双向调节关系的基因差异表达研究广西城市社区人群重点慢性疾病的干预模式和措施研究乙型肝炎疫苗长期免疫效果及影响因素和加强免疫策略的研究山银花及其提取物质量控制技术与质量标准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二○一○年一月五日——结束——。
2019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授奖项目(基础类)一等奖(50项)98-001 扬子北缘前寒武纪蓝片岩及有关榴辉岩研究北京大学董申保崔文元张立飞魏春景王式光臧启家王晓燕98-002 无穷维Teichmuller空间中的几何北京大学李忠98-003 高坝-地基-库水系统动、静力仿真模型研究清华大学张楚汉王光纶金峰李庆斌宋崇民赵崇斌冯令民徐艳杰阎承大李未显98-004 铸件充型凝固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清华大学柳百成李嘉荣李文珍高志强熊守美朱日明邱伟李永保荆涛贾保仟沈厚发陈瑶98-005 跳过程、粒子系统与特征值估计北京师范大学陈木法王凤雨98-006 混沌和时空混沌的控制与同步及非线性时空系统对注入信号的响应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胡岗屈支林贺凯芬谢发根肖井华98-007 生物医学高分子南开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冯新德何炳林卓仁禧林思聪马建标郭贤权陈兆和范昌烈98-008 原子簇的结构规则和化学键吉林大学唐敖庆李前树98-010 拟线性退化抛物方程的若干问题吉林大学赵俊宁尹景学高文杰李辉来袁洪君98-011 含液晶体系的静态和动态行为及PDLC材料复旦大学杨玉良丁建东张红东98-012 萘系杂环生物性能染料的合成、光氧化及构效关系华东理工大学钱旭红陶志福张玉兰宋恭华徐玉芳徐晓勇魏东芝唐军98-013 高分子系统的分子热力学华东理工大学胡英刘洪来王琨英徐根戎宗明虞大红史济斌98-014 卡茨当-罗斯蒂克胞腔理论华东师范大学时俭益98-015 超新星爆发的产物及其前身星的研究南京大学汪珍如陈阳李向东曲钦岳张庆春98-016 尿激酶原的蛋白质工程:结构和功能关系的研究南京大学朱德煦刘建宁华子春孙自勇陈于红马忠98-017 中国海洋地理研究南京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王颖任美锷尤坤元朱大奎张耀光恽才兴李从先李克让苏纪兰李元芳陈航李凡罗章仁符文侠98-018 神经网络理论及其智能信息处理应用基础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天津大学何振亚李衍达迟惠生何永保母国光陈天平张延忻杨绿溪戚飞虎胡光锐张立明阎平凡陈国良余英林靳蕃何明一孙雅明陈珂顾凡及罗发龙王太君邹采荣高西奇姚苏苏关承武98-019 计算机网络协议形式技术及其应用研究东南大学顾冠群罗军舟吴介一吴国新汪芸丁伟沈苏杉费翔沈俊98-020 双水相分配技术的基础及工程研究浙江大学朱自强梅乐和林东强李勉关怡新杨立荣吴有庭韩兆熊98-021 甲烷氧化偶联含氟稀土基催化剂的研究厦门大学万惠霖晁自胜翁维正张伟德蔡启瑞陈明树蔡俊修98-022 微生物对天然纤维素的降解机制研究山东大学高培基阎伯旭曲音波刘洁张玉忠方靖汪天虹陈冠军98-023 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结构和特性研究山东大学夏海瑞陈焕矗李丽霞胡连军于慧98-024 稀土-过渡族合金的内禀磁性、磁畴及反磁化机制山东大学北京三环新材料高技术公司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胡季帆王震西王亦忠梅良模胡伯平杨伏明周寿增98-025 海洋与淡水环境中纤毛虫原生动物的基础生物学研究青岛海洋大学宋微波王梅魏军徐奎栋98-026 海态监测分析雷达的研究武汉大学侯杰昌吴世才杨子杰邱昌熔文必洋石振华吴庆麟管荣生王淑融张继征98-027 硫化床燃烧的气动力、传热和N2O生成机理研究华中理工大学刘德昌陆继东陈汉平张世红刘皓刘焕彩林志杰冯波钱诗智赫俏伍蔚恒黄琳王涛98-028 快速超高密度存储技术的理论与试验研究华中理工大学张江陵金海冯丹周欣荣冯向军袁智敏陶端华98-029 高分子力化学及辐照增容研究四川联合大学徐僖王琪徐闻郭少云李惠林雷景新张爱民王泽琼孔祥安98-030 电力系统可靠性与规划的基础理论及算法研究西安交通大学王锡凡王秀丽98-031 应力腐蚀机理北京科技大学褚武扬乔利杰宿彦京陈奇志高克玮王燕斌张跃李金许万发荣肖纪美98-032 玉米赤霉烯酮与高等植物花发育调控中国农业大学孟繁静韩玉珍傅永福赵德刚陈新建国凤利李秀菊阙月美98-033 中国栽培稻的起源与演化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水稻研究所广西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江苏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王象坤孙传清才宏伟张文绪汤圣祥汤陵华孙新立庞汉华李道远梁耀懋陈成斌肖晗张居中李自超应存山袁平荣王振山黄燕红李任华朱立煌98-034 岩石炮孔定向切缝控制爆破及能量利用衷和综合机理实验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杨永琦张奇杨仁树金乾坤李彦涛杜玉兰高全臣陶龙光98-035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是神经--免疫系统相互调节的介导物质之一北京医科大学王宪韩启德唐跃明邢立愚吴中欣98-036 抗癌铂配合物与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北京医科大学王夔卢景芬李荣昌陈宝卫邹娟曾慧慧98-037 合成不同结构的寡核苷酸和锤头状酶性核酸断裂RNA的机理研究北京医科大学张礼和周德敏杨振军于宏武马灵台闵吉梅98-038 癫痫机制的神经分子生物学研究(二)—NMDA受体及白介素1的作用北京医科大学吴希如单巍松张国荣梁英武张月华98-039 正常与癌细胞的内质网结构及其合成的某些蛋白质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宋今丹陈誉华高进孙宝栋王芸庆陈澄韩立群赵迎辉黄集前张福会98-040 用海人酸癫痫模型研究癫痫反复发作的细胞分子机制大连医科大学张万琴高溪李冬冬隋鸿锦关卓史向党陈紫薇孙艺平宫瑾孙兵姜春玲98-041 液态模锻力学冶金学理论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罗守靖王尔德霍文灿胡连喜李贺军梁国宪98-042 含夹杂非均匀介质的理论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杜善义王彪吴林志梁军李文方98-043 孤啡肽受体及阿片受体的信号传导机理研究上海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马兰裴刚程智洁赵靖吴亚兰杨茹楼丽广98-044 针刺对中风所致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上海医科大学程介士应赛霞赵鹏单红蕖郭景春金竹青高骏98-045 工程结构中分叉问题的分析与计算方法上海大学兰州大学程昌钧朱正佑杨骁何录武98-046 小麦异染色体系及近缘物种的细胞与分子遗传学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刘大钧陈佩度齐莉莉李万隆王秀娥王苏玲周波孙文献张守忠冯以高98-047 量子力学表象与变换过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范洪义98-048 肝豆状核变性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山医科大学梁秀龄徐评议马少春王丽娟刘焯霖98-049 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结构、演化及其成矿背景西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勘查技术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河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矿产信息研究院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陕西省地矿厅南京大学四川省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矿部物化探研究所张国伟张本仁袁学诚孙勇殷鸿福张宗清高山刘福田肖庆辉夏林圻卢欣祥周鼎武于在平游振东梅志超韩吟文金昕李立李曙光孟庆任张宏飞陈家义欧阳建平路凤香左愚杨辟元伍宗华赵子言张寿广陈毓川徐兆文98-050 土壤-作物系统水分动力学及农业节水的生物学基础研究西北农业大学康绍忠蔡焕杰张富仓梁宗锁孙景生胡炜李永杰熊运章胡笑涛二等奖(178项)98-051 多孔硅的光谱学研究北京大学张树霖蔡生民李经建贾霖何国山98-052 青藏地区晚新生代以来岩溶夷平面与隆升过程研究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崔之久伍永秋高全洲刘耕年葛道凯98-053 扫描隧道显微镜在纳米科技中的应用北京大学杨威生盖峥方胜赵汝光季航98-054 非线性变分问题奇性解的数值解法北京大学李治平98-055 仿射和Moebius微分几何中的子流形理论北京大学王长平98-056 可积系统数学理论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云波李翊神98-057 等价定理及电弱对称破缺机制的探索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邝宇平何红建袁简鹏李小源周宏毅98-058 极细微尺度(单个原子、分子直至纳米粒子)超灵敏谱学及其应用清华大学陈瓞延李丽马万云吴国祯薛平刘耀明高虹许祥源文克玲马辉98-059 原子核高自旋态实验与理论研究清华大学朱胜江龙桂鲁邓景康98-060 低维量子结构的物理性质及计算设计清华大学顾秉林朱嘉麟熊家炯倪军吴健98-061 纳米薄膜材料异质界面化学状态研究清华大学曹立礼朱永法姚文清叶小燕98-062 肌酸激酶的去折叠与折叠机制的研究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周海梦王希成王洪睿杨海鹏王泽峰邹承鲁98-063 航天器复杂系统动力学与控制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王照林陈滨刘延柱李俊峰洪嘉振肖世富98-064 数字图象和PLIF技术及其测量射流浓度场的研究清华大学李玉梁黄真理陈朝泉田晓东李云生陈嘉范余常昭陈永灿周雪漪98-065 动态热环境的人体热反应及其动态调节清华大学赵荣义许为全98-066 应用于传热研究的激光散斑测量技术清华大学宋耀祖过增元朱德忠刘志宏吴鹰98-067 非牛顿流体润滑理论与设计研究清华大学温诗铸陈大融黄平杨沛然孟永钢98-068 流体的微扰理论研究清华大学李以圭陆九芳陈健于养信李总成丛威郭明学吴建中98-069 中子辐照硅中的缺陷及其与氢、氧杂质的相互作用清华大学孟祥提范玉殿熊季午左开芬刘学济98-070 载能束材料科学的若干基础研究清华大学崔福斋范玉殿李恒德王宇苏晓维98-071 高密度封装的应用基础研究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子部第十三研究所李恒德马莒生田杰谟陶琨唐祥云李松法高尚通周和平刘德山王英华王佑祥孙学伟98-072 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方法的研究及应用清华大学杨福生胡广书高上凯宗孔德高小榕王云华98-073 拟遗传代数理论北京师范大学惠昌常邓邦明98-074 鸟类控制发声学习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北京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左明雪张信文蓝书成98-075 中国特产濒危雉类生态学及驯养繁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郑光美张正旺张雁云刘彦98-076 超分子体系中的分子识别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育韩宝航童林荟陈荣悌98-077 一个新颖的热重排反应的研究南开大学周秀中徐善生王佰全张永强谢文华98-078 新型过渡金属有机物的反应及其合成方法研究南开大学宋礼成胡青眉申金玉王吉泉颜朝国董育斌98-079 精馏塔气液两相流的流动特性及计算流体力学天津大学余国琮袁希钢黄洁张敏卿王树楹许松林曾爱武98-080 实验界面力学若干问题研究天津大学亢一澜贾有权王燕群邱宇98-081 工程非线性动力学: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天津大学陈予恕徐鉴吴志强丁千刘习军叶敏98-082 光测力学中的瞬态图像采集技术研究及其应用天津大学佟景伟李鸿琦张东升李林安王世斌岳澄98-083 直喷式柴油机燃烧室内近壁混合气浓度分布及湍流混合过程的研究天津大学史绍熙苏万华汪洋谢辉林荣文沈颖刚陈凯吴雄军周海东岳勇98-084 水环境两相湍流和水质的精细模型研究大连理工大学沈永明倪浩清赵文谦周力行邱大洪李玉成98-085 饱和非饱和土中动力-渗流耦合过程分析的有限元方法及应用大连理工大学李锡夔张洪武钟万勰98-086 精化有限元及非线性分析大连理工大学陈万吉张佑启98-087 库群防洪联合调度决策系统的理论与模型大连理工大学大连舰艇学院程春田李登峰王本德陈守煜周惠成98-088 温控相转移催化及其应用大连理工大学金子林蒋景阳王艳华左焕培98-089 钢的氮等离子体基低温表面改性技术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张仲麟雷明凯王大庸马腾才袁力江98-090 有机聚合物超薄膜组装与功能吉林大学沈家骢张希高芒来张瑞丰孙长青孔维98-091 蛋白质折叠研究吉林大学王玉宏李惟98-092 几种特殊结构的光波导模式特性的理论分析吉林大学马春生刘式墉98-093 稀土离子电子态的高压发光研究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池元斌刘慎薪王立中邹广田98-094 高等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诱导的调控及机理研究东北师范大学黄百渠王丽郝水何孟元郑晓峰尹东张根发98-095 分子热力学理论模型--氩模型与价值重大的工程物性理论方程东北师范大学首钢吉林柴油机厂张克武张宇英98-096 东北草原羊草草地放牧生态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王仁忠李建东祝廷成杨利民98-097 星载微波SSM/I遥感理论模拟和数据验证复旦大学金亚秋98-098 电解银催化剂上氧的吸附态和选择氧化机理研究复旦大学邓景发范康年王晋海杨军98-099 DNA重复片段的群体遗传学理论及应用研究复旦大学金力98-100 岩石节理的形貌参数以及变形和强度研究中南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孙宗颀夏才初徐放明徐纪成98-101 河口海岸高潮滩盐沼地貌动力学的实验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时钟杨世伦陈吉余98-102 长江三角洲风暴沉积与环境演变华东师范大学许世远陈中原俞立中郑祥民陈振楼周乃晟彭加亮黄昌发许羽98-103 中国河口主要沉积动力过程研究及其应用华东师范大学青岛海洋大学中山大学陈吉余沈焕庭胡方西李春初杨作升潘定安胡辉田向平陈彰榕贺松林孙效功陈耀泰98-104 华北地台南缘及东缘金矿地质背景和成矿规律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省地质矿产局胡受奚陈衍景赵懿英叶瑛徐金方刘红樱富士谷胡志宏吴燕玉卢冰郭继春季海章徐兵98-105 震旦纪--寒武纪和新生代古海洋Nd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杨杰东凌洪飞陶仙聪王银喜孙卫国王宗哲98-106 有机污染物性质与活性预测的新方法研究南京大学王连生韩朔睽陈景文冯流寥宜勇98-107 太阳耀斑冕环暂现增亮的观测和分析以及磁重联理论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章振大李晓卿林隽98-108 软件工程理论、技术和工具的研究南京大学郑国梁李宣东徐殿祥陈家骏郑滔赵建华贾国平袁晓东98-109 流体及似流体中孤子的物理特性南京大学魏荣爵陈纬中缪国庆王本仁段文山陈学农王钧义98-110 固体界面和固体中声学非线性效应的研究南京大学水永安姜文华周盛青毛一葳杜功焕98-111 远离β稳定线奇特核的理论研究南京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任中洲徐躬耦陈宝秋马中玉朱志远蔡延璜沈姚崧98-112 大气边界层结构及其与自由大气相互作用的研究南京大学赵鸣徐玉貌徐银梓伍荣生谈哲敏98-113 江南中段新元古代碰撞造山运动学及高压变质带研究南京大学舒良树周国庆郭令智施央申孙岩殷俊吴洪亮98-114 共晶材料凝固动力学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南京大学刘俊明刘治国吴状春98-115 青藏高原自然资源与环境演变的典型案例研究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彭补拙王富葆张捷杨逸畴李升峰包浩生张厚森林振耀濮励杰窦贻俭98-116 纳米微粒的磁、光性质南京大学都有为邢定钰张世远桑海丁维平董锦明蒋正生李齐程光煦钟伟杜剑华陆怀先王文鼐臧文成章建荣98-117 新型无机多孔材料—层柱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和表征南京大学侯文华颜其洁郭灿雄陈懿傅献彩98-118 城镇建筑环境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东南大学齐康王建国吴明伟柳孝图黄伟康鲍家声方华杜顺宝卫兆骥夏祖华98-119 以有序单开链为基本单元的机械系统新理论研究东南大学中国石化金陵石油化工公司杨廷力罗玉峰孔宪文刘安心沈惠平单松青石宝钱姚芳华张明张宏褚金奎章剑青李惠良98-120 多维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东南大学何振亚高西奇邹采荣杨绿溪王太君98-121 若干种LB膜化学反应的研究东南大学袁春伟梁冰洁韦钰98-122 半导体表面吸附和扩散的理论研究浙江大学曹培林周煦炎仇周如洪98-123 计算机辅助参数曲线曲面设计的理论研究浙江大学王国瑾汪国昭郑建民吕伟胡事民98-124 电力系统中的人工智能研究浙江大学韩祯祥文福拴钱源平吴小苗张琦98-125 曲面造型与绘制的基本理论与算法研究浙江大学彭群生马利庄鲍虎军98-126 时滞系统控制理论研究浙江大学褚健苏宏业俞立毛维杰蒋培刚王景成98-127 智能原子光谱分析理论与技术厦门大学杨原应海庄峙厦王小如黄本立谷胜倪哲明李冰98-128 不可逆热机循环的新理论研究厦门大学严子浚陈金灿陈丽璇98-129 晶/液界面边界层的动力学研究山东大学于锡玲刘有臣孙毅岳学锋程振祥98-130 分层介质中波的逆散射研究青岛海洋大学王宁赵犁丰林俊轩98-131 海洋上混合层动力机制的研究青岛海洋大学田纪伟楼顺里孙孚徐肇廷管长龙宋金宝许金山98-132 偏微分方程的现代分析理论武汉大学齐民友陈化王维克徐超江吴方同98-133 准晶位错的弹性理论武汉大学丁棣华胡承正王仁卉杨文革98-134 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研究与利用武汉大学朱英国杨代常余金洪张晓国付彬英梅启明朱仁山黄佩霞曹以诚孙俊98-135 反应扩散方程和含时滞的反应扩散方程的理论与应用华中理工大学武汉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周笠何猛省宋开泰李大华汤燕斌段志文傅一平98-136 冲压成形模拟及冲模CAD理论与方法华中理工大学肖祥芷董湘怀李建军王耕耘温建勇李亚农盛自强王义林李志刚98-137 金属酶体系的结构、机制和模拟研究中山大学计亮年黄锦汪叶保辉杨光刘建忠杨惠英吴建中焦向东鲁统部刘海洋陈小明翁丽萍98-138 新型Nd-Ti催化剂苯乙烯等规配位聚合及其与α-烃共聚合的研究中山大学林尚安许光学卢泽俭廖凯荣高峰98-139 植物区系学中山大学张宏达98-140 介观物理理论研究:正常金属环中的持续电流中山大学李华钟周义昌马中水朱诗亮98-141 代数的表示,Hall代数和量子群四川联合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彭联刚肖杰98-142 无机刚性粒子增强增韧的界面条件与脆韧转变规律研究四川联合大学傅强王贵恒李瑞海98-143 弱电磁场生物效应的机理研究四川联合大学黄卡玛王保义唐敬贤刘永清刘长军赵翔98-144 非平衡热力学相变理论及应用重庆大学曾丹苓刘朝王飞明向军敬成君敖越杨历98-145 突出区煤的结构及其充瓦斯后的电特性研究重庆大学鲜学福徐龙君张代钧刘新荣刘成伦鲜小红杜云贵陈昌国尹光志王宏图余海龙白云彪98-146 钢表面激光改性的基础研究重庆大学刘江龙丁培道石功奇98-147 高压汽液两相流瞬态传热与流动规律的研究西安交通大学陈听宽徐进良郑建学杨冬98-148 科学与工程中非线性动力学若干理论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徐健学江俊陈永红傅卫平龚云帆陈振茂98-149 影响汽油机碳氢排放关键因素的研究西安交通大学黄佐华蒋德明周龙保刘圣华曾科潘克煜98-150 沸腾管内汽液两相流流动不稳定性及脉动规律研究西安交通大学陈学俊林宗虎郭烈锦张鸣远肖岷王芊冯自平吴一宁98-151 铁电薄膜及复合热释电薄膜的制备技术与结构性能研究西安交通大学任巍刘芸吴小清姚熹张良莹刘卫国康清熊四辈98-152 计算机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及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西安交通大学覃征汪应洛康继昌98-153 量子系统的动力学对称性研究与代数动力学兰州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王顺金李福利左维揭泉林韦联福98-154 大戟、马先蒿药用植物萜、甙活性成分研究兰州大学贾忠建师彦平石建功王长增高建军李忌98-155 技术创新系统模式与创新随机扩散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建成张西武郭红屈交胜靳平安98-156 线性振动亏损系统的广义模态理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诸德超时国勤98-157 近代液压控制与故障诊断的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占林裘丽华李运华董选明张建华石立程涛王少萍莫松峰98-158 兔球虫生物学及球虫病防治中国农业大学殷佩云林昆华刘群张龙现索勋韩谦汪明史晓春谢联金佘锐萍张伟薇王维98-159 中国煤成浆性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张荣曾朱书全曾凡杨巧文梁钧台付晓恒许泽胜张文富谢华王祖纳王受路孙宗岳任守政98-160 有机岩石学研究——以塔里木为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金奎励刘大猛涂建琪方家虎王凌志韩光照98-161 岩石、混凝土宏细观损伤力学研究中国矿业大学谢和平鞠杨98-162 骨巨细胞瘤细胞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及免疫学研究北京医科大学冯传汉孙德青卢平周磊郭卫任侠飞98-163 盐酸二氢埃托啡的精神依赖性研究北京医科大学郑继旺王卫平王桂林哈鹰谢潞98-164 中国青少儿生长发育特点、规律及生长长期趋势研究北京医科大学季成叶林琬生叶恭绍黄智平陈晶琦关明杰。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4.29•【字号】桂政发〔2022〕12号•【施行日期】2022.04.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奖励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桂战略和人才强桂战略,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对为广西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
根据《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经提名、评审、公示和审核等程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授予郑皆连院士广西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赵祯霞教授、匡小军教授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授予“新能源电力系统多元协同稳定控制与优化理论”等3项成果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矿业废弃地生态修复种质资源筛选与模式构建”等10项成果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混沌优化控制及其数据编码加密方法”等11项成果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授予“水热法KTP晶体电光器件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等3项成果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机械故障多域精益诊断关键技术与应用”等10项成果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工程机械核心传动部件试验与评价体系构建”等11项成果技术发明奖三等奖;授予“精准高效汽车行驶动力学仿真工具链研发应用”等16项成果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45项成果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智能化大型轮式装载机开发与产业化”等45项成果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授予“高品质车身创新平台开发关键技术与应用”、“沃柑引进及配套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企业科技创新奖。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实施细则(二○○五年七月八日修订)第一条为做好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工作,保证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励的评审质量,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以下称奖励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励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鼓励自主创新、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促进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加速科教兴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快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的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三条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以下称科技进步奖)奖励范围:(一)技术开发类成果,是指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中,完成具有重大市场价值并经实践应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技术成果;完成前人尚未发明或尚未公开,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经实施创造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技术发明。
上述技术成果和技术发明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和生物新品种等;(二)推广应用类成果,是指在推广应用已有的先进科技成果中,作出创造性贡献,使推广应用的科技成果在广西有较大范围的应用,并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科技成果;(三)重大工程类成果,是指在实施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大综合性基本建设工程和科学技术工程等项目中,工程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以上的科技成果;(四)社会公益类成果,是指在标准、计量、科技信息、科技档案等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和环境保护、医疗卫生、自然资源调查和合理利用、自然灾害监测预报和防治等社会公益性科学技术事业中,作出创造性贡献,并经实践检验,创造显著社会效益的科技成果;(五)基础理论研究类成果,是指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对推动学科发展有重要意义或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科技成果;前款所称重大科学发现,指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的科学发现。
广西科技奖成果简介书写(实用版)目录一、广西科技奖简介二、广西科技奖成果简介的书写要求三、具体成果简介案例分析正文【广西科技奖简介】广西科技奖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设立,用于表彰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体。
该奖项旨在推动广西科技创新,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为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广西科技奖分为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三个类别,每年评审一次。
【广西科技奖成果简介的书写要求】广西科技奖成果简介的书写要求如下:1.成果简介应简洁明了,突出成果的创新性、实用性和经济效益。
2.成果简介应包括项目名称、完成单位、完成人、获奖等级、获奖年份等基本信息。
3.成果简介应重点介绍成果的背景、技术路线、主要创新点、应用效果等方面的内容。
4.成果简介应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以便于非专业人士理解。
【具体成果简介案例分析】以“广西优质稻米新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为例,该项目由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荣获 2019 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成果简介如下:项目名称:广西优质稻米新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完成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大学等完成人:张三、李四等获奖等级:二等奖获奖年份:2019项目简介:广西优质稻米新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针对广西稻米生产现状,开展了优质稻米新品种选育、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等工作。
项目取得了以下主要创新成果:1.成功选育出优质稻米新品种 10 个,其中多个品种在广西稻米品质鉴评中名列前茅。
2.研究建立了一套广西优质稻米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包括精确定量栽培、病虫害生物防治等关键技术。
3.在广西多个市县建立示范基地,推广应用面积达到 100 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广西科技奖成果简介的书写要求是简洁明了、突出成果的创新性、实用性和经济效益。
2019年度广西科技技术奖推荐项目公示表
院的应用研究”(编号:玉科计发201426005),已结题;
排名第七:韦小乐,硕士,副主任护师,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协助PICC网络体系构建;
2.协助全区PICC网点人员再教育;
3.协助数据收集;
4.发表项目相关论文4篇;
5.主持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自筹经费科研课题“基于PICC维护网对
带管出院农村患者维护依从性的影响研究”(编号:Z2015552),已结题;主持广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课题“肿瘤化疗患者心理韧性及护患关系的基本调适研究”(编号2015RWB13),已结题;
排名第八:伍美娟,大专,副主任护师,柳州市人民医院,
1.各网点PICC管理维护具体开展及网点培训;
2.网点数据收集整理;
3.发表项目相关论文2篇;
4.第4项实用新型专利的作者;
5.主持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自筹经费科研课题“中心静脉置管肿瘤患
者自我管理的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编号:Z2012573),已结题;
排名第九:王朋朋,硕士,讲师,广西医科大学
1.协助PICC集束策略构建的具体实施;
2.负责数据的收集、整理及分析;
3.参与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
4.发表项目相关论文3篇;
排名第十:陈国连,本科,主管护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协助PICC区域网络体系的构建;
2.协助各维护点人员的教育及培训;
3.协助网点数据的收集;
4.协助经济成本的分析;
5.发表项目相关论文1篇;
排名第十一:马娟,本科,副主任护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协助PICC集束策略的构建;
2.协助制定PICC相关的标准及流程;
3.协助人员的培训及再教育;
4.负责各网点联络交流,反馈信息采集;
5.发表项目相关论文2篇;
排名第十二:陈莹莹,本科,护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负责PICC带管患者维护信息管理、发送及跟踪;
2.协助区域网络体系构建的具体实施;
3.协助各网点联系及沟通;
4.协助网点人员教育及网点PICC维护质量监控;
5.发表项目相关论文1篇;
排名第十三:胡晓桦,本科,主任医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协助PICC区域网络体系的构建;
2.项目技术指导;
3.指导论文写作及发表;
排名第十四:滕海英,本科,副主任护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负责PICC相关标准、流程的制定
2.协助全区PICC网点人员再教育;
3.协助网点PICC维护质量监控;
4.发表项目相关内容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