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工程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6
分离工程分离方法
工程分离是将一个大型工程项目拆分为多个小块,每个小块由不同的团队或个人负责开发和维护。
工程分离的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策略,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离方法:
1. 模块化分离:将工程项目按照功能或模块进行拆分,每个模块独立开发和维护。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开发效率,使开发团队更加专注于各个模块的开发工作。
2. 微服务分离:将工程项目拆分为多个独立的服务,每个服务负责一个特定的业务功能。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业务逻辑的解耦,并且每个服务可以独立部署和扩展,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伸缩性。
3. 分层分离:将工程项目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分离,如数据层、业务逻辑层、展示层等。
每个层次可以独立开发和测试,减少不同层次之间的耦合。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和可测试性。
4. 并行开发分离:将工程项目拆分为多个独立的子项目,在不同的团队或个人同时进行开发。
每个子项目可以独立测试和集成,加快开发和交付的速度。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并行开发,提高整体项目的交付效率。
在选择工程分离的方法时,需要根据项目的规模、复杂度和团队协作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可以结合使用不同的分离方法,根据具体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和组合。
分离工程知识点总结一、分离工程概述1.1 分离工程的定义分离工程是指利用特定的设备和工艺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离出来,以实现材料的纯化、浓缩或者提取等目的的工程过程。
分离工程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等行业中,是一项重要的工业过程。
1.2 分离工程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离原理和分离过程,分离工程可以分为物理分离和化学分离两大类。
物理分离包括过滤、离心、蒸馏、结晶等;化学分离包括萃取、吸附、电泳、凝聚等。
1.3 分离工程的应用分离工程在化工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原料的提取、产品的纯化、废水的处理等都离不开分离工程。
此外,分离工程也被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环保等领域。
二、分离工程的原理与设备2.1 过滤过滤是利用过滤介质将混合物中的固体颗粒分离出来的物理分离方法。
常见的过滤设备包括板框压滤机、真空过滤机、滤筒式过滤器等。
2.2 离心离心是利用离心力将混合物中的不同密度的组分分离出来的物理分离方法。
离心设备有离心机、离心沉降机等。
2.3 蒸馏蒸馏是利用液体的沸点差异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离的方法。
蒸馏设备包括塔式蒸馏装置、蒸馏锅、蒸馏塔等。
2.4 结晶结晶是利用物质溶解度的差异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的物理分离方法。
结晶设备包括结晶器、结晶槽等。
2.5 萃取萃取是利用溶解度的差异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的化学分离方法。
萃取设备包括萃取塔、萃取槽等。
2.6 吸附吸附是利用吸附剂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吸附的化学分离方法。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沸石等。
2.7 电泳电泳是利用电场作用将混合物中的带电粒子分离的化学分离方法。
2.8 凝聚凝聚是利用沉淀剂将混合物中的悬浮物分离出来的方法。
三、分离工程的工艺流程3.1 分离工程的基本流程分离工程的基本流程包括进料、分离、收集和处理废物四个步骤。
进料是将混合物送入分离设备,分离是利用特定的原理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收集是将分离出来的组分进行收集,处理废物是处理分离工程产生的废弃物。
分离工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不是分离工程的主要目标?A.分离固体和液体B.分离固体和气体C.分离液体和气体D.分离化学物质答案:D2.分离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A.蒸馏B.结晶C.萃取D.过滤答案:A3.以下哪个过程不属于固体分离工程?A.沉淀B.离心C.过滤D.萃取答案:D4.分离工程的主要原理是根据物质的什么性质进行分离?A.化学性质B.物理性质C.生物性质D.机械性质答案:B5.下列哪个设备不属于分离工程中常用的设备?A.蒸馏塔B.过滤器C.离心机D.反应釜答案:D二、填空题1.分离工程的目的是将不同物质进行_______。
答案:分离2.常用的固体分离方法有________、过滤等。
答案:沉淀3.蒸馏是根据物质的_______性质进行分离的。
答案:沸点4.离心技术是利用物质的_______差异进行分离的。
答案:密度5.过滤器是用来分离_______和液体的设备。
答案:固体三、简答题1.请简述固体分离工程的常用方法。
答:固体分离工程的常用方法包括沉淀、过滤等。
沉淀是利用物质在溶液中形成固体颗粒的性质进行分离,通过让固体颗粒在溶液中聚集形成沉淀,然后通过过滤将沉淀分离出来。
过滤是通过筛选或者滤纸等材料将固体颗粒从液体中分离出来。
这些方法都是根据固体颗粒与液体的物理性质差异进行分离的。
2.蒸馏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方法,请简要介绍其原理及应用领域。
答:蒸馏是根据物质的沸点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在蒸馏过程中,将混合物加热至沸腾,液体中的成分会根据其沸点的高低逐渐蒸发出来,然后通过冷凝器将蒸汽冷却成液体,从而分离出不同组分。
蒸馏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药品工业、食品加工等领域,例如在石油炼制中用于分离原油中的不同馏分,制药过程中用于提取药物中的纯净成分等。
四、解答题请根据你对分离工程的理解,对以下问题进行解答。
1.为什么需要进行分离工程?答:分离工程是为了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进行分离,以便获取纯净的物质或者提取其中有用的成分。
三、名词解释1、分离过程: 将一混合物转变为组成互不相同的两种或几种产品的那些操作。
2、分离工程: 研究分离过程中分离设备的共性规律,分离与提纯的科学。
3、传统分离过程的绿色化:对过程(如蒸馏、干燥、蒸发等)利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充分考虑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以环境影响最小(或无影响)为目标,进行过程集成。
4、传质分离过程:一类以质量传递为主要理论基础、用于各种均相混合物分离的单元操作。
可分为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分离过程两大类,遵循物质传递原理。
5、平衡分离过程:大多数扩散分离过程是不相溶的两相趋于平衡的过程,而两相在平衡时具有不同的组成,这些过程称为平衡分离过程。
6、速率控制分离过程:是通过某种介质,在压力,温度,组成,电势或其它梯度所造成的强制力的推动下,依靠传递速率的的差别来操作,这类过程称为速率控制分离过程。
7、泡点温度:是指液体在恒定的外压下,加热至开始出现第一个气泡时的温度。
8、露点温度:在恒压下冷却气体混合物,开始凝聚出第一个液滴时的温度。
9、汽化率:液体汽化所减少的质量占原液体质量的比率。
10、液化率:e=液化量/总加入量=L/F11、分离因子:表示任一分离过程所达到的分离程度表示组分i及j之间没有被分离表示组分i富集于1相,而组分j富集于2相表示组分i富集于2相,而组分j富集于1相12、分离剂:在两种相同的或不同的材料之间、材料与模具之间隔离膜,使二者间不发生粘连,完成操作后易于分离的液剂。
种类为:(1)石膏分离剂(2)树脂分离剂(3)蜡分离剂(4)其他分离剂如硅油、凡士林等。
13、固有分离因子:αij称为固有分离因子,也称相对挥发度,它不受分离设备的影响。
14、机械分离过程:分离对象为两相以上的混合物,通过简单的分相就可以分离,而相间并无物质传递发生。
15、膜分离:是利用液体中各组分对膜的渗透速率的差别而实现组分分离的单元操作,是用天然或人工合成膜,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或电位差作推动力,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提纯和富集的方法。
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分离工程是指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将生物体或其组成部分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并纯化得到目标物质的一种工程领域。
该领域涉及到许多专业知识,包括生物学、生化学、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应用广泛。
生物分离工程的目的是将生物体中的目标物分离出来,以便进行药物发现、分析化学以及生命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应用。
生物分离工程包括生物分离过程、分离器设备及工艺控制等多个方面。
生物分离过程是将混合物中的目标物通过特定的工艺流程进行分离,得到纯化的目标物质。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前处理:对样品进行初步处理,如细胞破碎、离心、过滤等。
(2)初步分离:将混合溶液通过某些技术方法进行初步分离,如各种色谱技术、电泳分离、凝胶柱分离等。
(3)中间分离:在初步分离的基础上,对样品进一步处理,如双向电泳、反渗透膜分离、超重力分离等。
(4)终极分离:最后通过某些技术,将目标物质从混合物中完全分离出来,如聚集素层析、反转移层析、凝胶电泳等。
分离器设备是指在生物分离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设备,根据不同的分离过程,分离器设备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分离蛋白质时,最常用的分离器设备是各种色谱技术和电泳分离设备,而在分离细胞时,采用的设备则主要是离心机、过滤器等。
工艺控制是指对生物分离工程中各个步骤进行控制和调节,以确保分离工艺的有效性和纯化度的提高。
常用的工艺控制手段包括调节温度、压力、流量等系列参数的控制,并且可以采用自动化操作,进一步提高生物分离工程的自动化程度。
生物分离工程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生命科学研究、药物研发、食品工业以及纯化工程、环境保护等方面。
例如,在药物研发中,生物分离工程用于分离制备药物,提高药物纯度和效果;在食品工业中,生物分离工程用于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在环境保护中,生物分离工程可用于处理污水和有害气体等。
总之,生物分离工程是一项复杂、细致的研究领域,在各个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生命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生物分离工程将会越来越得到关注和重视,为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分离工程复习题第一部分 填空题1、分离作用是由于加入(分离剂)而引起的,因为分离过程是(熵减过程)。
2、衡量分离过程的难易程度用(分离因子)表示,处于相平衡状态的分离程度的是(固有分离因子)3、分离因子表示任意分离过程所达到的(分离程度),其定义为(1122//i j s ij i j x x x x α= )。
4、分离剂可以是(能量分离剂ESA )或(物质分离剂MSA ),有时也可两种同时应用。
5、固有分离因子是根据(汽液相平衡)来计算的,它与实际分离因子的差别用(级效率)来表示。
6、分离技术的特性表现为其(重要性)、(复杂性)和(多样性)。
7、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因此需加入(分离剂)来达到分离目的。
8、分离剂可以是(能量)或(物质),有时也可两种同时应用。
9、若分离过程使组分i 及j 之间并没有被分离,则(,1s i j α=)10、可利用分离因子与1的偏离程度,确定不同分离过程的分离的(难易程度)。
11、工业上常用(分离因子)表示特定物系的分离程度,汽液相物系的最大分离程度又称为(固有分离因子)12、对单相物流的独立变量数为(C+2),对相平衡物流的独立变量数为(C+2).13、汽液相平衡是处理(汽液传质分离)过程的基础。
相平衡的条件是汽液两相中温度压力相等,每一组分的(化学位相等)。
14、根据泡点,露点的概念,精馏塔塔顶温度即为对应的汽相组成的(露点),塔釜温度即为对应塔釜液相组成的(泡点)。
15、当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满足(D B T T T >>或(/)1i i z K >∑和1i i K z >∑同时成立)条件即处于两相区,可通过(物料平衡、相平衡和摩尔分率加合式)计算求出其平衡气液组成。
16、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设计)型计算和(操作)型计算。
17、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分配组分)。
18、非清晰分割法假设各组分在塔内的分布与在(全回流)时分布一致。
化工分离工程正文绪论一:分离工程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1.分离工程定义:将混合物分成组成互不相同的两种或几种产品的操作 2.化工生产装置:反应器+分离设备+辅助设备(换热器、泵) 3.分离工程重要性:(1)纯化原料:清除对反应或催化剂有害的杂质,减少副反应、提高收率。
(2)纯化产品:使未反应物质循环。
(3)环境治理工程:去除污染物。
4.分离工程发展现状:5.分离过程在清洁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废物减少(分离系统有效分离和再循环)废物直接再循环+进料提纯+除去分离过程中加入的附加物质+附加分离与再循环系统二:传质与分离过程的分类和特征: 1.过程:(1)机械分离:两相以上的混合物分离(过滤、沉降、离心分离、旋风分离、静电分离)(2)传质分离:均相混合物分离(精镏、吸收、结晶、膜分离、场分离、萃取、干燥、浸取、升华)△平衡分离过程:分离媒介(热、溶剂、吸附剂)使均相混合物变为两相体系,再以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处于平衡的两相分配关系的差异实现分离。
(精镏、吸收、结晶、萃取、干燥、浸取、升华)△速率分离过程:推动力(浓度差、压力差、温度差、电位差),组分选择性透过膜,各组分扩散速度的差异实现分离(膜分离、场分离)三:分离过程的集成化:新型1.反应过程与分离过程的耦合:化学吸收、化学萃取、催化精镏、膜反应器2.分离过程与分离过程的耦合:萃取结晶、吸附蒸馏、电泳萃取3.过程的集成:传统分离过程的集成(共沸精镏—萃取、共沸精镏—萃取精镏)传统分离过程与膜分离的集成(渗透蒸发—吸附、渗透蒸发—吸收、渗透蒸发—催化精镏)膜过程集成(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第一章蒸馏与精馏§1—1 概述一:蒸馏定义和特点:1.定义: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差异进行分离提纯。
2.特点:工艺流程短、使用范围广、工艺成熟;但能耗大(汽相再冷凝)二:分类:1.蒸馏方式:闪蒸、简单蒸馏、精馏、特殊精馏、反应精馏 2.操作压力:加压蒸馏、常压蒸馏、真空蒸馏 3.混合物组分:两组分精馏、多祖分精馏 4.操作流程:间歇蒸馏、连续蒸馏三:精馏操作流程:精馏段精馏段提馏段图:连续精馏操作流程图:间歇精馏操作流程1—精镏塔 2—再沸器 3—冷凝器 1—精镏塔 2—再沸器 3—全凝器 4—观察罩 5—贮槽§1—2 简单蒸馏和闪蒸组分挥发度相差较大、分离要求低——预分离一:工艺流程:图:简单蒸馏图:平衡蒸馏(闪蒸)1—蒸馏釜 2—冷凝器 3—接受器 1—加热器 2—节流阀 3—分离器1.简单蒸馏:一次进料,馏出液连续出料(出料浓度逐渐降低),釜残液一次排放——压力恒定、温度变化 2.平衡蒸馏:连续进料,连续出料(出料浓度恒定)——压力、温度恒定混合液→加热器→温度>料液泡点(分离器压力下)→节流阀(降压)→分离器→料液部分汽化、并在分离器中汽液分离(相平衡)二:原理:1.前提条件:理想物系——液相为理想溶液(拉乌尔定律);汽相为理想气体(道尔顿分压定律) 2.原理:汽液共存区饱和蒸汽线(露点线)过热蒸汽区饱和液体线(泡点线)液相区图:苯—甲苯混合液的t—x—y图图:苯—甲苯混合液的x—y图图:简单蒸馏t—x—y图图:平衡蒸馏t—x—y图(1)简单蒸馏:任何瞬间,蒸汽与液相处于平衡。
分离工程1 分离技术的诞生与发展 最早的分离技术可以追朔到中国夏,商朝的酿酒业中的蒸酒技术;古人制糖和盐 掌握了蒸发浓缩和结晶技术;用蒸馏方法从煤焦油中提取油品。
十八世纪英国工业革 命,使化学工业这个巨人真正诞生和发展起来,随之分离工程也诞生并发展起来。
1901 年英国学者戴维斯在其著作《化学工程手册》中首先确定了分离操作的概念, 1923 年美国学者刘易斯和麦克亚当斯合著出版了《化工原理》,从而确立了分离工程 理论。
2 分离工程简介 分离工程就是使混合物得以分离成为二种或 二种以上的较纯物质的—门工程技术、 它是化学工 程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
分离过程可分为机械分离 和传质分离两大类。
2.1 机械分离 机 械分 离过程 的对 象都是 两相 或两相 以上 的 非均相混合物,只要用简单的机械方法就可将两相分离,而两相间并无物质传递现象 发生常见的机械分离有过滤、沉降、离心分离等。
过滤:用滤纸或其他多孔材料分离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固体颗粒、有害物质的一 种方法。
2.2 传质分离 传质分离过程的特点是相间传质,可以 在均相中进行,也可以在非均相中进行。
传 质分离可分为: 1)平衡分离过程如精馏、吸收、萃取、 结晶、吸附等,借助分离剂使均相混合物系 统变成两相系统,再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 处于相平衡的两相中的不等同分配而实现分 离。
精馏:一种利用回流使液体混合物得到 高纯度分离的蒸馏方法,是工业上应用最广的液体混合物分离操作,广泛用于石油、 化工、轻工、食品、冶金等部门 吸收:物质从一种介质相进入另一种介质相的现象。
萃取:利用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溶 (或微溶 )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 化合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而提取出来的过程。
物理吸附吸附:当流体与多孔 固体接触时, 流体中某一 组 分 或 多 个 组 分 在 固 体表 面处产生积蓄, 此现象称 为 吸 附 。
吸 附 方 式 有 物理 吸附和化学吸附。
分离工程概念总结什么是分离工程分离工程是一种软件开发中的概念,指的是将不同的功能或模块分开,以便更好地管理和维护代码。
通过将不同功能的代码分离开来,可以使代码更易读、易理解,同时也方便进行单元测试和重用。
分离工程的优势分离工程具有以下几个主要优势:1. 模块化通过将不同的功能或模块分开,可以使代码更加模块化。
每个模块可以独立开发、测试和维护,降低了代码耦合度,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
2. 可测试性分离工程可以提高代码的可测试性。
每个模块可以独立进行单元测试,方便进行测试覆盖率和代码质量的控制。
同时,通过使用依赖注入等技术,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模拟和测试。
3. 并行开发通过分离工程,可以实现并行开发。
不同的开发人员可以同时开发不同的模块,提高了开发效率。
而且由于模块之间的接口清晰,开发人员之间的协同工作更加容易。
4. 可维护性分离工程可以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
当需要修改某个功能时,只需要修改对应模块的代码,而不需要修改其他模块的代码。
这样可以降低代码改动带来的风险,并且减少了对其他模块的依赖。
5. 可重用性分离工程可以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
通过将通用的功能或模块抽象成独立的库或包,可以在不同的项目中进行复用,减少了开发重复的工作。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开发效率,还可以提高代码的质量和可靠性。
分离工程的实践实践分离工程有多种方法和技术,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实践方法:1. 模块化开发模块化开发是一种将功能划分成独立模块的方法。
每个模块可以有自己的接口和实现,可以独立进行开发、测试和维护。
模块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遵循接口定义的规则。
常见的模块化开发方式包括使用面向对象编程中的类和接口、使用函数和闭包等。
2. 依赖管理依赖管理是一种管理代码之间依赖关系的方法。
通过明确定义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代码的组织结构。
常见的依赖管理方式包括使用依赖注入、使用依赖关系图和使用包管理工具等。
3. 测试驱动开发测试驱动开发是一种以测试为驱动的开发方法。
第一章定义:分离工程就是将混合物分离成两种或两种以上较纯物质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按分离过程中有无物质传递现象发生:1、机械分离过程 对象:非均相混合物 特点:用机械法将非均相物系分离,而相间并无物质传递发生 2、传质分离过程 特点:相间有质量传递现象平衡分离 利用两相平衡组成不等的原理:常采用平衡级(理论板)作为处理手段,并把其它影响归纳于效率中。
速率分离 利用溶液中不同组分在某种推动力(如压差、浓度差、电位差)作用下经过某种介质(如半透膜)时的传质速率(透过率、迁移率、扩散速率)差异而实现分离 特点:所处理的物料和产品属于同一相态,仅有组成的差别。
通用 根据汽液相平衡组成将实际分离设备所能达到的分离因子与理想分离因子之间的差别用效率来表示: 效率第二章 吸收的定义:吸收是利用液体溶剂对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溶解度的差异来分离气体混合物的过程。
吸收的类别: 物理吸收 化学吸收 吸收过程:吸收→吸收塔 解吸→再生塔 解吸方法(1)减压冷再生(2)气提冷再生(3)间接蒸汽热再生气液相平衡---热力学体系:等T ,等P 下: 又 则 气相 液相 平衡时 ―― 气液平衡常数 大多数气液吸收过程中溶剂的温度高于气体的T C ,此时,气体不再被冷凝而只是溶解于液相: 其中 饱和液体的逸度=饱和蒸汽的逸度Pis 为纯物质i 的饱和蒸汽压。
理想溶液 低压下:Pei (平衡分压)代替f i G 则 亨利定律 若以浓度Ci 代替xi ,则: 其中 C M 溶液的总摩尔浓度 高压下 其中:Hi 为溶液中i 组分的标准态逸度,Pi 为纯物质i 的压力。
xi (溶质浓度)非常小的非电解质溶液 其中:x 0为溶液中吸收剂的摩尔分率(x0=1-xi ), A 为常数,是温度、压力的函数。
对于理想溶液,A=0化学反应平衡常数 理想溶液Kr=1 其中溶解时相平衡服从亨利定律: 连解得 ①:物理溶解,H A ②:化学反应,K A 化学平衡根据K A 求C A ,再根据亨利定律求P A 双膜论 可简化为 Fick 定律如下: G Li i μμ=ln ()i i RT f T μλ=+GL i if f ∧∧=G i i i f P y φ∧∧=L L i i i i f f x γ∧=G L i if f ∧∧=L i i i i iP y f x φγ∧=Li i i i ii y f m x p γφ∧==ln ()L is i i v i f V p p f RT -=-v s i i f f=G i i if H x ∧=ei i i p H x =ei i i p H C '=i i M H H C '=()ln ln G i i i i i f V P P H x RT ∧--=+20ln ln (1)Gi i i f A H x x RT ∧=--/m n M N a a b A B a a K K K a a γ==m n /M N a b A BC C K C C =m n M N a bA B K γγγγλ=/A A A p H C =/1//()m n aM N A A bBC C p H K C =A A C N dz dz t z ∂∂=-∂∂)()(Ai Al l Ai Al lAB l Ai Al AB AABA C C k C C D C C D zC D N -=-=--=∂∂-=δδA AC N t z∂∂-=∂∂j i j i ij x x y y =α对于液相 对于气相 渗透论 物料衡算+费克定律 可得到 求解得其中 l 正比表面更新论 模型参数S (表面更新率) 传质总系数 K G 和K L双膜论的要点1) 传质在稳态下进行;2) 传质阻力集中在相界面两侧的滞留膜中,膜内进行分子扩散传递;3) 相界面保持气液平衡, 无界面阻力。
分离⼯程整理思考题第⼀章1、说明分离过程与单元操作的区别2、什么是绿⾊分离⼯程,实现的途径及的研究进展绿⾊分离⼯程是指分离过程绿⾊化的⼯程实现。
分离过程绿⾊化的途径有两种,⼀是对传统分离过程进⾏改进、优化,使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最⼩甚⾄于没有;即对传统分离过程的绿⾊化主要是对过程(如蒸馏、⼲燥、蒸发等)利⽤系统⼯程的⽅法,充分考虑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以环境影响最⼩(或⽆影响)为⽬标,进⾏过程集成。
⼆是开发及使⽤新型的分离技术,如膜分离技术、分步结晶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等。
及的研究进展针对其他各种环境影响量化评价⽅法的缺陷,近年来提出⼀种新的环境影响评价量化评价⽅法——绿⾊指数法。
该⽅法从两⽅⾯考虑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是在流程级别上,环境影响评价指数表达法的开发/选取;另⼀是在化学物种层次上,环境影响性能指标的选取。
3、说明化⼯分离技术的特性1)化⼯分离技术的重要性:化⼯分离技术是化学⼯程的⼀个重要分⽀,任何化⼯⽣产过程都离不开这种技术2)化⼯分离技术的多样性:由于化⼯分离技术的应⽤领域⼗分⼴泛,原料、产品和对分离操作的要求多种多样,这就决定了分离技术的多样性3)化⼯分离技术的复杂性:化⼯分离技术的重要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它的复杂性,4、化⼯分离技术发展的特点1)竞争促进了分离过程的强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设备和新分离剂的应⽤⼤⼤提⾼了分离效率。
膜分离、超临界萃取等新分离技术也在迅速推⼴。
剧烈的竞争加速了分离技术发展,促进了分离过程的强化。
2)耦合分离技术引起重视。
由于耦合分离技术往往⽐较复杂,设计放⼤⽐较困难,因此也推动了化⼯数学模型和设计⽅法的研究。
3)信息技术推动了分离技术的发展。
分离科学和技术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信息技术和传统化⼯⽅法的结合显得⼗分重要。
信息技术和先进测试技术的⾼速发展为化⼯多层次、多尺度的研究提供了条件。
4)根据国情,加速分离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总趋势:多样化、精细化、洁净化(环境友好)5 、简述分离过程的集成化反应过程与分离过程的耦合,通过溶质与溶剂中的活性组分发⽣反应,,提⾼传质推动⼒和液相传质系数,从⽽提⾼吸收率,降低能耗和设备投资化学萃取:溶质与萃取剂之间发⽣化学反应,反应(催化)精馏:反应与精馏结合,提⾼分离效率;同时,借助精馏⼿段,提⾼反应收率,膜反应器:在反应的同时,利⽤膜的优良分离性能,选择性的脱除产物,从⽽移动化学反应平衡,提⾼反应的收率、转化率和选择性萃取结晶:加⼊有机溶剂使待结晶的⽆机盐⽔溶液中的⼀部分⽔被萃取出来,促进⽆机盐的结晶过程,吸附蒸馏:⽓-液-固三相分离过程,同时利⽤吸附选择性⾼、能耗低的优点和蒸馏处理量⼤、设备较简单、⼯艺成熟的优点。
分离工程课程分离工程课程是工程类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分离工程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从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课程目标分离工程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分离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分离工程设计、操作、优化和控制的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熟悉分离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常用设备,了解不同分离工程技术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能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二、课程内容分离工程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分离工程的基本原理、分离设备的分类和工作原理、分离过程的控制与优化、分离工程的设计方法等。
具体而言,课程将涉及蒸馏、吸收、萃取、析出、结晶、脱水等分离工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学生将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分离设备、进行设备的设计和操作参数的调整,以达到预期的分离效果。
三、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分离工程课程将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离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同时,学生还将参与实验操作和实际工程项目的模拟练习,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实践应用分离工程课程的实践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工程实习:学生将有机会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参与分离工程的设计、操作和优化,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工程案例,学生可以了解分离工程在实际中的应用和问题,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科研项目:学生还可以参与相关的科研项目,深入了解分离工程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为工程的创新和进步做出贡献。
分离工程课程是工程类专业中的重要课程,它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分离工程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分离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分离工程设计、操作、优化和控制的能力。
此外,课程还注重实践应用,通过工程实习、案例分析和科研项目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别离工程叶庆国一. 例题详解 1.填空题(1) 别离作用是由于参加〔别离剂〕而引起的,因为别离过程是〔熵减过程〕。
(2) 别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因此需参加〔别离剂〕来到达别离目的。
(3) 衡量别离的程度用〔别离因子〕表示,处于相平衡状态的别离程度是〔固有别离因子〕.(4) 工业上常用〔别离因子〕表示特定物系的别离程度,汽液相物系的最大别离程度又称为〔固有别离因子〕。
s?ij?xi1xj1xi2xj2〕。
(5) 别离因子表示任一别离过程所到达的〔别离程度〕,其定义为〔(6) 别离因子〔等于1〕,那么表示组分i及j之间不能被别离。
(7) 别离剂可以是〔能量ESA〕或〔物质MSA〕,有时也可两种同时应用。
(8) 平衡别离的别离根底是利用两相平衡〔组成不等〕的原理,常采用〔平衡级〕作为处理手段,并把其它影响归纳于〔效率中〕。
(9) 速率别离的机理是利用溶液中不同组分在某种〔推动力〕作用下经过某种介质时的〔传质速率〕差异而实现别离。
(10) 别离过程是将一混合物转变为组成〔互不相同〕的两种或几种产品的哪些操作。
(11) 固有别离因子是根据〔汽液相平衡〕来计算的。
它与实际别离因子的差异用〔板效率〕来表示。
(12) 别离工程研究别离过程中别离设备的〔共性规律〕。
1.填空题(1) 别离剂可以是〔〕或〔〕,有时也可两种同时应用。
(2) 平衡别离的别离根底是利用两相平衡〔〕的原理,常采用〔〕作为处理手段,并把其它影响归纳于〔〕中。
(3) 速率别离的机理是利用溶液中不同组分在某种〔〕作用下经过某种介质时的〔〕差异而实现别离。
(4) 别离过程是将一混合物转变为组成〔〕的两种或几种产品的哪些操作。
单级平衡别离例题详解1.填空题(1) 汽液相平衡是处理〔汽液传质别离〕过程的根底。
相平衡的条件是〔所有相中温度压力相等,每一组分的化学位相等〕。
?Kizi?1,?(2) 当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满足〔ziKi?1〕条件即处于两相区,可1通过〔物料平衡和相平衡〕计算求出其平衡汽液相组成。
生物分离工程的原理是什么生物分离工程是一种利用生物化学和生物技术原理,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对生物体进行分离、提纯和纯化的过程。
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许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如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等。
其核心原理是基于不同生物体的差异性,通过合适的实验设计和操作步骤,将目标物质从混合物中有效地分离出来。
生物分离工程的主要原理包括:1. 物理分离原理:物理分离是通过物料的物理性质进行分离,常用的方法包括离心、超滤、膜分离等。
离心是利用物料的不同密度和体积进行离心分离,如离心机可以分离细胞沉淀和液体上清。
超滤是利用滤膜的分子筛效应,根据分子尺寸的不同分离物质,常用于分离大分子如蛋白质和脱盐。
膜分离是利用逆渗透、微滤膜等,通过膜孔的大小和物料的压力差分离目标物质。
2. 化学分离原理:化学分离是利用物料的化学性质进行分离,常用的方法包括酸碱沉淀、吸附分离、电泳等。
酸碱沉淀是通过改变溶液pH值,使某些物质在酸或碱条件下形成不溶性沉淀,从而实现分离的目的。
吸附分离是利用物料在吸附介质上的亲和性差异进行分离,如利用离子交换树脂进行蛋白质与离子的吸附分离。
电泳是利用电场对带电物质进行迁移,根据它们的电荷、尺寸和形状的差异进行分离,如凝胶电泳可用于分离核酸。
3. 生物分离原理:生物分离是利用生物体本身的特性进行分离,如利用免疫反应进行分离,常用的方法有免疫吸附分离、免疫磁珠分离等。
免疫吸附分离是利用抗体与特定抗原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将目标物质从混合物中吸附分离出来。
免疫磁珠分离是将磁性微珠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磁珠复合物,通过外加磁场使复合物在液相中快速沉降,实现目标物质的分离。
此外,生物分离工程还可以应用到各种类型的生物体中,如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细胞等。
不同的生物体要素和目标物质的特性决定了最适合使用的分离方法。
生物分离工程在生物工业、医药制造和农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如制药过程中的药物提取和纯化、农田灌溉水的净化等。
生物分离工程复习题第一章导论一解释名词生物下游加工过程(生物分离工程),二简答题1 生物产品与普通化工产品分离过程有何不同?(生物下游加工过程特点是什么?生物分离工程的特点是什么?)2 生物分离工程在生物技术中的地位?3 分离效率评价的主要标准有哪些?各有什么意义?4 生物分离工程可分为几大部分,分别包括哪些单元操作?(简述或图示分离工程一般流程及基本操作单元)5 在设计下游分离过程前,必须考虑哪些问题方能确保我们所设计的工艺过程最为经济、可靠?6 下游加工过程的发展趋势有哪些方面?7 纯化生物产品的得率是如何计算的?若每一步纯化产物得率为90%,共6步纯化得到符合要求产品,其总收率是多少?第二章发酵液预处理一解释名词凝聚,絮凝,凝聚剂,过滤,离心,细胞破碎,包含体二简答题1 为什么要进行发酵液的预处理?常用处理方法有哪几种?2 凝集与絮凝过程有何区别?如何将两者结合使用?常用的絮凝剂有哪些?3 发酵液预处理中凝聚剂主要起什么作用?絮凝机理是什么?4 细胞破碎的方法包括哪几类?工业上常用的方法有哪些?为什么?5 沉降与离心的异同?6 离心设备可分为哪两大类?按分离因子Fr不同,离心机一般分为哪几类?7 常用的离心沉降设备有哪些?常用的过滤设备有哪些?8 固-液分离主要包括哪些方法和设备?9 试比较固液分离中过滤和离心分离技术的特点。
10 高压匀浆与高速珠磨破碎法各有哪些优缺点?11 比较工业常用的过滤设备优缺点。
离心与过滤各有什么优缺点?第三章沉淀与结晶一解释名词沉淀,结晶,盐析,盐溶,盐析结晶,盐析沉淀,硫酸铵饱和度,晶种,晶核,晶型, 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饱和度二简答题1 根据加入沉淀剂的不同沉淀分离主要包括哪几类?)2 常用的蛋白质沉淀方法有哪些?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质的机理什么?用乙醇沉淀蛋白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3 影响盐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在工艺设计中如何应用?4 如何确定盐析过程中需要加入硫酸铵的量?5 简述有机溶剂沉淀的原理。
6沉淀与结晶有何不同?7 结晶操作的原理是什么?常用结晶器包括哪两种类型?如何选择结晶设备?8 粒子大小与溶解度有何关系?9 有哪些方法造成溶液过饱和?10 绘制饱和温度曲线和过饱和温度曲线,并标明稳定区、亚稳定区和不稳定区。
并简述其意义11 影响硫酸铵盐析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公式Ig S=β- Ks I 中β、Ks各与什么因素有关?第四章萃取一解释名词萃取,反萃取,分配系数,有机溶剂萃取,分离因子,乳化,胶团,反胶团,反胶团萃取,临界胶束浓度,溶解度参数,介电常数,HLB 值,萃取因素,带溶剂,超临界流体,超临界流体萃取,双水相萃取,液膜萃取,多级逆流萃取二简答题1 生物物质的萃取与传统的萃取相比有哪些不同点?2 溶剂萃取按参与溶质分配的两相不同而分为哪5类?有机溶剂萃取中产生乳化后使有机相和水相分层困难,一般会出现哪两种夹带?各产生什么后果?3 萃取过程(方式)设计分为哪几种类型?4 pH 对弱电解质的萃取效率有何影响?5 发酵液乳化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对分离纯化产生何影响? 影响乳浊液稳定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如何有效消除乳化现象?6 液-液萃取从机理上分析可分为哪两类?7 常见物理萃取体系由那些构成要素?8 何谓萃取的分配系数?其影响因素有哪些?9 何谓超临界流体萃取?其特点有哪些?提高超临界流体萃取选择性的原则是什么?10 何谓双水相萃取? 影响生物分子在两水相中分配的因素有哪些?常见的双水相构成体系有哪些?11 影响生物分子在两水相中分配的因素有哪些?两水相萃取应用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12 反胶团萃取特点有哪些?反胶团溶解作用机理有哪几种理论模型?13 图示单级萃取、多极错流萃取、多极逆流萃取设备流程。
14 图示反胶束萃取多步间歇混合—澄清和连续萃取—反萃取设备流程。
15 图示或简述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操作方法。
第五章吸附与离子交换一解释名词吸附,吸附剂,吸附等温线,大网格树脂吸附剂,离子交换剂,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交联度,穿透点,穿透曲线,二简答题1 影响吸附过程因素有哪些?如何选择吸附分离的操作条件(包括吸附与解吸)?2 亲和吸附的原理和特点是什么?3 常用的离子交换树脂类型有哪些?影响离子交换速度的因素有哪些?4 用于蛋白质提取分离的离子交换剂有哪些特殊要求,主要有哪几类?5 试比较固定床、膨胀床、流化床的优缺点。
6 离子交换剂性能评价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各有什么意义?7 如何测定离子交换剂的交换容量?第六章膜分离一解释名词膜,膜分离,膜污染,膜组件,膜生物反应器,微滤,超滤,纳米过滤,渗透,反渗透,透析,渗透气化,截留率二简答题1 简述膜分离技术的优点。
2 膜分离型式包括哪几中主要类型(简述或图示过滤的基本形式)?各有何特点?3 常用的膜分离组件有哪些类型?请画出四种市售膜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
4 膜污染有哪些途径造成?如何有效防止和清除膜污染?5 错流微滤与传统过滤相比有何优点?如何使用助滤剂?6 制造膜的材料种类主要包括哪3大类?为实现高效膜分离,对膜材料有些什么要求?超滤、微滤的MWCO大致分别在什么范围?7 影响膜截留率的因素有哪些?8 简述浓差极化模型理论要点。
第七章层析一解释名词层析,色谱峰,色谱图,峰高,比移值(Rf值),相对保留值,峰底分离度,凝胶层析,离子交换层析,疏水性相互作用层析,层析聚焦(等电点聚焦层析),反相层析,亲和层析二简答题1 层析装置的基本部件包括哪些部分?请图示柱层析基本装置。
2 按溶质分子与固定相相互作用机理,层析分离技术分为哪几大类?3 常用的层析介质有哪些?各通过什么机制进行分离?各适用于何种状况下的分离?4 凝胶层析分离机理是什么?(请结合图示简述凝胶排阻色谱(分子筛)的分离原理)5 凝胶过滤介质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表征凝胶介质特性的主要参数有哪些?6 亲和层析(Affinity Chromatography)是利用生物体内存在的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分子对而设计的层析方法。
请写出5对亲和配基的名称。
第八章干燥一解释名词干燥,升华干燥,传导干燥,二简答题1 产品干燥的主要方法有哪几大类?高度热敏物质应选择什么方法进行干燥?为什么?2 物料中所含水分的种类有哪些?除去的难易程度如何?3 平衡水分和自由水分的概念?4 结合干燥速率曲线说明什么是恒速干燥阶段?什么是降速干燥阶段?5 常用的干燥设备有哪些?各自应用特点如何?综合填空题1 生物分离效率的评价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三个标准。
2. 发酵液常用的固-液分离方法有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等。
3. 离心设备从形式上可分为__________ ,__________ ,等型式。
4. 膜分离过程中所使用的膜,依据其膜特性(孔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5. 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6 离子交换树脂由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组成。
9. 电泳用凝胶制备时,过硫酸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甲叉双丙烯酰胺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TEME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 影响盐析的因素有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8 .超临界流体的特点是与气体有相似的__________ ,与液体有相似的____________________ 。
9 .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方法有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两大类。
10 .常用的化学细胞破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11 .等电聚焦电泳法分离不同蛋白质的原理是依据其__________的不同。
12.离子交换分离操作中,常用的洗脱方法有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13 .根据分离机理的不同,色谱法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14.蛋白质分离常用的色谱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15.常用的蛋白质沉析方法有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16.常用的工业絮凝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17.典型的工业过滤设备有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18.根据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存在的吸附力性质的不同,可将吸附分为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吸附。
19.影响亲和吸附的因素有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20.阳离子交换树脂按照活性基团分类,可分为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其典型的活性基团分别有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21.阴离子交换树脂按照活性基团分类,可分为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其典型的活性基团分别有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22.影响离子交换选择性的因素有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23.盐析用盐的选择需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等几个方面的因素。
24.影响有机溶剂沉淀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 。
25.结晶包括三个过程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26.过饱和溶液的形成方法有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