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第4章
- 格式:ppt
- 大小:374.00 KB
- 文档页数:21
一、购买力平价理论1. 一价定律含义:同质商品在不同市场上以同种货币衡量的价格应该是相同的。
前提假设:市场完全竞争,没有交易成本和贸易壁垒;不同地区商品是同质的;商品价格能够灵活调整,不存在价格粘性。
在开放经济下的一价定律:在无交易成本和贸易壁垒的前提下,以同一种货币表示的、不同国家同样的可贸易商品的价格是相等的。
2.购买力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前提条件是一价定律,反映两国货币汇率和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
有两种表现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1)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p = e*p’,p和p’是本国和外国的一般物价指数,e是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
绝对购买力平价的一般形式意味着汇率取决于不同货币衡量的可贸易商品的价格水平之比,即取决于不同货币对可贸易商品的购买力之比。
(2)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在绝对购买力平价基础上放宽条件得到。
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使得一价定律并不能完全成立,而且各国一般物价水平中商品及其权重都是存在差异的。
因此,各国物价水平同一种货币计算时存在稳定的偏差。
公式:Δe =Δp –Δp’,汇率的变化是由两国通货膨胀率的差异决定的。
如果本国通货膨胀率高于外国,则本币贬值;如果本国的通胀率低于外国,则本币升值。
3.检验和评价(1)实证结论:不同国家同种商品的价格差异性大,一价定律不完全成立;购买力平价理论的预期在个别贸易量大的商品上效果明显,但对所有贸易品尤其是非贸易品,理论效果明显不足;长期效果比短期效果好。
短期内由于价格有粘性,差点需要时间充分调整;通胀严重时相对于货币稳定、经济结构稳定时预测效果好。
(2)购买力平价理论存在偏差的解释。
①贸易壁垒运输费用和贸易管制使商品在不同国家之间流通成本变高,切断了汇率和商品价格之间的紧密联系。
在商品价格一定的条件下,运输成本越高,汇率波动范围越大。
②非贸易品的存在。
非贸易品的价格完全是由国内的供求关系决定的,不参与国际间的贸易。
但是购买力平价理论中,非贸易品价格的变动也会使得国内物价指数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公式中的汇率水平。
国际金融学第四章汇率制度课后练习1 1《国际金融学》第四章汇率制度课后练习一、单项选择题共 5 题1、能够起到隔离墙作用的汇率机制是()。
A .浮动汇率B .固定汇率C .单一汇率D .盯住汇率参考答案:A2、香港现行汇率制度是()。
A .固定汇率制B .浮动汇率制C .货币局制度D .爬行钉住制参考答案:C3、固定汇率的支持者认为,在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投机在外汇市场上发挥主要作用。
A .稳定性B .非稳定性C .短期性D .波动性参考答案:B4、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其汇率的决定基础是()。
A .铸币平价B .黄金平价C .购买力平价D .利率平价参考答案:B5、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就丧失了()政策的独立性,而使用()政策来影响产出。
A .财政、产业B .货币、产业C .财政、货币D .货币、财政参考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共 4 题1、固定汇率下的稳定政策包括()。
A .货币政策B .财政政策C .突然的汇率变动D .中性政策参考答案:ABC2、按汇率的决定方式,汇率制度分为()。
A .固定汇率制B .浮动汇率制C .基准汇率制D .套算汇率制参考答案:AB3、人民币汇率改革要坚持()的原则。
A .主动性B .可控性C .渐进性D .跳跃性参考答案:ABC4、浮动汇率制按照政府是否干预,可以分为()。
A .盯住汇率制B .无弹性制C .自由浮动D .肮脏浮动参考答案:CD三、判断题共 8 题1、传统上,汇率分成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两大类()对错参考答案:正确2、央行的冲销干预具有信号作用()对错参考答案:正确3、固定汇率下央行不采取冲销操作()对错参考答案:错误4、金本位制下和布林顿体系下两种固定汇率制度调节机制相同()对错参考答案:错误5、牙买加体系是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对错参考答案:错误6、金本位制度下黄金成为两国汇率决定的实在的物质基础()对错参考答案:正确7、我国采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对错参考答案:正确8、一国采取何种汇率制度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对错参考答案:正确四、名词解释题共 5 题1、浮动汇率制参考答案:浮动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不规定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比价和汇率波动的幅度,货币当局也不承担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而听任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变化自由波动的一种汇率制度。
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一、判断题1. X。
补贴政策、关税政策和汇率政策都属于支出转换型政策。
2. X。
外部均衡是内部均衡基础上的外部平衡,具体而言,反映为内部均衡实现条件下的国际收支平衡,它不能脱离内部均衡的条件。
3. X。
丁伯根原则的含义是,要实现N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N个有效的政策工具。
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分别应用于影响力相对较大的目标,以求得内外平衡是蒙代尔提出的政策指派原则的要求。
4. X .“蒙代尔分配法则”认为,财政政策解决内部均衡问题更为有效,货币政策解决外部平衡问题更为有效。
6. X。
应使用紧缩的财政政策来压缩国内需求,紧缩的货币政策来改善国际收支。
7.√。
二、不定项选择题1. B2. D3. BC4. BD5. A6. BD7. CDE(说明:一般而言,汇率变动会通过影响自发性贸易余额而引起BP曲线移动,但是,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国际收支完全由资本流动决定,贸易收支的变动能够被资本流动无限抵销,此时的BP曲线反映为一条水平线,仅仅与国际利率水平有关)8. ABD 9. CD三、简答题1.按照斯旺模型,当国际收支顺差和国内经济过热时,应当采取怎样的政策搭配?答:斯旺模型用支出转换与支出增减政策搭配来解决内外均衡的冲突问题。
政府的支出增减型政策(譬如财政政策)可以直接改变国内支出总水平,主要用来解决内部均衡问题。
政府的支出转换型政策(譬如实际汇率水平的调节)可以改变对本国产品和进口产品的相对需求,主要用来解决外部平衡问题。
当出现国际收支顺差和国内经济过热时,应当一方面缩减国内支出,一方面促进本币升值,从而使进口增加,并使国内支出中由国内供给满足的部分进一步减少,从而降低国际收支顺差和国内收人水平。
2.在斯旺的内外均衡分析框架中,当内外均衡时,国内的产出水平、就业水平是唯一的吗?答:在斯旺模型中,内部均衡意味着本国生产的产品被全部销售掉,并且国内支出得到满足。
当国内产出一定时,如果国内支出扩大,为了满足国内支出,就需要本币升值以减少出口或增加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