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商品学期末重点
- 格式:docx
- 大小:26.36 KB
- 文档页数:6
一名词解释1统货:对品质基本一致或部分经济价值低、优劣差异不大的药材,常部分规格等级,成为统货。
2四大藏药: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西红花3林下参:栽培于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人参4潞党:栽培于山西晋东南地区及河南新乡等地的党参。
5蛋吉:挑选大黄原药材中个大者,置竹笼中撞光,加工成卵圆形。
6蔸朴:厚朴靠近根部的干皮,呈靴形,一端呈卷筒状,另一端宽大似喇叭口。
7凤丹皮:主产于安徽铜陵凤凰山的丹皮。
8通天眼:羚羊角对光透视上半段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9荔枝黄:指牛黄胆黄的表面粗糙,具疣状突起,形似荔枝,故名。
10道地药材:产于一定地区,历史悠久、质量优良、久负盛名的优质药材。
11四大南药:槟榔、巴戟天、砂仁、益智仁12星点:大黄根茎髓部的异常维管束,木质部在外,韧皮部在内。
13枫斗:指铁皮石斛剪去部分须根后,边炒边拧成螺旋形或弹簧状,烘干,习称枫斗14乌金衣:指牛黄胆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
15条痕:矿物在白色毛瓷板上刻划后所留下的粉末痕迹。
16绵芪:主产于山西绵山的蒙古黄芪。
17四大怀药:怀山药、怀牛膝、怀地黄、怀菊花。
18春七:栽培3到7年的7到8月未开花前采收的为春七。
19狮子盘头: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根头部有许多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习称狮子盘头。
20济银花:(即东银花)产于山东平邑.苍山等地的称为济银花。
21规格:中药材行业当中对中药的别名,行业当中通用的名称。
二单选、质量相关的,药材性状(1)白芍(1、性状评价以根粗长、匀直、皮色光洁、质坚实、断面粉白色者为佳)(2)白芷(外观评价以根条单枝、粗壮、质硬体重、色白、粉性强、气香味浓者为佳。
)(3)川贝母(外观评价以根条单枝、粗壮、质硬体重、色白、粉性强、气香味浓者为佳。
)(4)大黄(1、性状评价以色黄棕、体重质坚实、锦纹星点明显、气清香、味苦而不涩、嚼之发黏者为佳。
)(5)当归(性状评价以主根粗长、油润、色黄棕、断面黄白、气香浓郁者为佳)(6)党参(性状评价以条粗长、皮细、质柔韧、气味浓、嚼之无渣者为佳)。
总论名词解释1、中药商品学:研究中药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经营与管理规律的一门应用学科。
2、中药商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传统药物商品。
保证药材商品、饮片商品和中成药商品。
3、中药生产企业:从事中药商品生产的企业。
4、商标:为商品的标志,表明特征的符号,用文字、符号图形或其组合构成,商标注册后受法律保护。
5、道地药材的含义:①产地历史悠久,具有相对固定产地和生长区域②品种优良,具有产量高、能抗旱③疗效显著、临床效果好④生产技术成熟⑤加工技术成熟6、成方资源的含义:历代方书著作和民间单方、验方及秘方成了中成药生产的源泉,这与药材商品多来源于天然药源的情况相似,是我过中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特称成方资源。
7、名优中成药:指某一种或在某一种不同厂家生家的产品中,具有质量优良,疗效特好,产量较大,销路较广的传统或新制的著名中成药8、盛装材料:直接盛装药品的包装材料,再分为包装和小包装两种,常见的见P22。
9、规格:一个品别的药材,人为的改变了原生药材的形态等。
这种不同形态等方面的商品称为规格。
10、等级:统一规格商品的药材,区别其大小,好坏的标准称为等级。
11、中药市场研究:包括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是中药经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进行正确经营决策的科学依据。
12、对流:同种药品在同条运输线上进行先对方向的运输13、倒流:同种药品由产地运到销售地,再有销售地运会原产地。
【中药商品学的主要任务】1)经营管理:A研究中药商品的管理规律,实现管理现代化;B研究中药商品的经营规律,实现经营现代化 2)品质优劣:制定和完善中药商品的品质、规格标准、提高药品质量3)规格等级4)市场行情:加强中药市场的调查与预测,不断开拓新市场5)价值规律:研究中药商品的价值规律,制定合理的价格【各个历史时期《中药商品学》的发展和成就有哪些】1、秦汉时期。
1)等级的研究:柏子仁分三等2)价格的研究3)已有专营中药的商人4)重视中药商品品质的研究5)第一部中药商品学专著《范子计然》。
中药商品学名词解释1、中药商品学:研究中药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经营与管理规律的一门应用学科。
2、中药商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传统药物商品。
包括药材商品、饮片商品和中成药商品。
3、中药生产企业:从事中药商品生产的企业。
4、商标:为商品的标志,表明特征的符号,用文字、符号图形或其组合构成,商标注册后受法律保护。
5、道地药材的含义:①产地历史悠久,具有相对固定产地和生长区域②品种优良,具有产量高、能抗旱③疗效显著、临床效果好④生产技术成熟⑤加工技术成熟道地药材的形成因素:①优良品种的选育②适宜环境的选择③加工生产的规范6、成方资源的含义:历代方书著作和民间单方、验方及秘方成了中成药生产的源泉,这与药材商品多来源于天然药源的情况相似,是我过中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特称成方资源。
中成药的含义: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照国家药品管理部门规定的处方、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制成一定剂型的药品,可直接供临床辨证使用,防治疾病。
7、名优中成药:指某一种或在不同厂家生家的同种产品中,具有质量优良,疗效突出,产量较大,销路较广的传统或新制的著名中成药8、盛装材料:直接盛装药品的包装材料,再分为包装和小包装两种,常见的见P22。
9、规格:划分药材商品质量,分等分级的具体标准。
10、等级:统一规格商品的药材,区别其大小,好坏的标准称为等级。
11、中药市场研究:包括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是中药经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进行正确经营决策的科学依据。
12、对流:同种药品在同条运输线上进行相对方向的运输13、倒流:同种药品由产地运到销售地,再有销售地运会原产地。
【中药商品学的主要任务】1)经营管理:A研究中药商品的管理规律,实现管理现代化;B研究中药商品的经营规律,实现经营现代化2)品质优劣:制定和完善中药商品的品质、规格标准、提高药品质量3)规格等级4)市场行情:加强中药市场的调查与预测,不断开拓新市场5)价值规律:研究中药商品的价值规律,制定合理的价格【各个历史时期《中药商品学》的发展和成就有哪些】1、秦汉时期。
一.名词解释:1.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2.中药材:是天然来源未经加工或仅经过简单产地加工的药物,常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等三类。
3.饮片:是药材经净制、切制或炮炙处理后,供中医临床调剂及中成药生产的配方原料。
4.中成药:是以中药饮片及其炮制品为原料,根据临床处方的要求,采用相应的制备工艺和加工方法,制备成的随时可以应用的剂型。
5.中药商品:是指在医药市场流通、交换和经营中的特殊商品,也是国家及有关药品标准中规定使用的所有中药。
6.中药商品学:是以中药商品质量和经营管理为核心内容的鉴别特征和使用价值的一门应用学科。
7.重要商品名:是指在中药材市场上流通的中药商品别名。
8.中药商品规格名:是指在中药商业行业内部使用的中药别名,是全国药材市场通用的行话。
9.特定药用部位检测:对药材商品某些特定的药用部位在总药材中所占比例的检测。
10.统货:药材的品质基本一致,或好、次差异不明显,常不分规格、等级,称为统货。
11.品别:只不同品种、不同生境、不同产地的药材类别,其下划分规格、等级。
12.水试:利用某些药材在水中或遇水产生的特殊现象。
13.火试:指药材火烧时,产生的气味、颜色、烟雾、闪光和响声等特殊现象。
14.松泡:指药材质地质轻而松、断面多裂隙,如南沙参。
15.粉性:富含淀粉,折断时有粉尘散落,如山药。
16.油润:质地柔软,含油而润泽,如当归。
17.角质:质地坚硬,断面半透明状或有光泽,如郁金。
18.四大藏药: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西红花。
19.四大南药:槟榔、砂仁、巴戟天、益智仁。
20.四大怀药:指生产于河南的药材,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
21.浙八味:杭白术、杭白芍、杭菊花、杭麦冬、浙玄参、浙贝母、温郁金、延胡索。
22.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23.条痕:是指矿物类药材在毛瓷板上划过后留下的粉末痕迹。
24.凤丹皮:生产于安徽铜陵凤凰山的丹皮。
中药商品学复习小点:1、中药商业的机构按工作性质可分为行政管理机构和企业经营机构两大类。
2、中药商业企业分类:①按照生产资料所有制分为国有、集体和民营;②按经营方式分为专营、代营、联营企业;③按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地位分为批发、零售、批零兼营、行栈企业等。
3、中药商业的经营特点:①必须持有商业药品经营许可证;②营业执照;③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
4、中药市场流通规律一般经过采购、运输、储存(必须遵循保证供应、分类储存、保证质量、以销定进的原则)和销售4个环节。
5、中药商品广告宣传的基本原则:要有思想性、真实性、艺术性、时效性。
目的和作用:中药商品广告是为商业企业传递信息的一种手段,利用各种媒体把其产品的优点、用途、价格、用法、用量等信息,多方面多层次多形式地灌输给广大消费者,从而扩大商品流通,促进消费和生产,对于提高文明经高水平、消费服务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均有明显的作用。
6、药品广告不能含有下列内容和表述:①对功效的断言或保证;②有效率或治愈率的说明;③与其他药品的功效和安全性比较;④不能利用医药科研机构的专家或医生的名义做广告;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药品不得做广告)。
7、中药商业竞争范围:销售品种的竞争、商品质量的竞争、商品价格的竞争、时间竞争、服务竞争。
如何竞争:①企业决定进入市场前必须熟知营销理论、做市场调研确定目标;②采用合适的宣传和促销手段;③完善严格的药品质量管理体系,注重品牌的建立与维护。
8、医疗用毒药管理:第一类毒、限剧药只限供应医疗单位和有关医药门市部配方使用,不得在门市零售。
第二类毒、限剧药可由医药门市部经营销售,但必须凭盖有公章的医生处方才能发售,处方一次有效。
毒剧品种有:一类有信石(红、白砒)、水银;二类有生白附子、生附子、生马钱子、生乌头、生川乌等(九分散、龙虎丸、九转回生丹、四生散为四个成药)9、制定中药商品质量标准的原则:技术先进、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在制定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时,仍以传统的外观质量和性状特征为主。
中药商品学知识点整理(按老师所划)第一章:1、中药商品学:是一门以中药商品质量和经营管理为核心内容来研究其商品特征和使用价值的应用学科。
2、中药商品学任务是1、研究和制定中药商品的质量管理标准;2、鉴别中药商品的品种和质量3、中药商品学的研究内容:真伪鉴别、采收加工、商品流通、质量管理。
4、影响中药商品质量的因素有:药材的产地、生境、采收时间、产地加工、药用部位、炮制、调剂、运输、贮藏和中成药的处方、生产工艺、原料、检验、包装等。
5、《新修本草》(《唐本草》)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行的药典,作者是唐朝的李勣、苏敬等。
6、《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是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作者是宋朝的唐慎微。
7、《本草纲目》,明·李时珍著,成书于1108年,载药材1892种,药方1746种,集明代以前中药学知识之大成,是我药学发展史上的传世巨著,是当代研究中药的重要参考文献。
8、中药商业的机构,按工作性质可分为行政管理和监督机构和企业经营机构两大类。
第二章:1、中药商业企业的分类:①按照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分为:国有、集体和民营企业;②按照经营方式,分为:专营、代营、联营企业;③按照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分为:批发、零售、批零兼营、行栈企业。
2、药品经营企业必须持有的“三证”:药品经营许可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书、营业执照。
3、中药市场流通规律一般经过:采购、运输、储存和销售4个环节。
4、中药商品在储存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保证供应、分类储存、保证质量、以销定进。
其中,最基本的原则是分类储存。
5、中药的价格:按照中药价格管理形式分为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按照中药商品流通的过程分为:收购价格、调拨价格、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
其中(零售价格)是价格体系中政策性最强的价格。
6、中药商业的竞争有:销售品种的竞争、商品质量的竞争、商品价格的竞争、时间竞争、服务竞争。
7、一类毒剧药:信石、水银;二类毒剧药:众多生药(指带生字的药品,如生附子)、斑蝥、红娘虫、洋金花、闹羊花、蟾酥、轻粉、红粉、红升丹、白降丹、九分散、龙虎丸、九转回生丹、四生散。
名词解释部分:1.广药:主要指产于广东、广西和海南的道地药材,如砂仁、穿心莲、槟榔、益智、肉桂、苏木、巴戟天、高良姜、八角茴香、胡椒、马钱子、罗汉果、陈皮、青蒿、石斛、钩藤、蛤蚧、金钱白花蛇、海龙、海马、珍珠、地龙等。
2.关药:主要指产于山海关以北、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北部地区的道地药材,如人参、细辛、防风、五味子、龙胆、平贝母、升麻、桔梗、鹿茸、鹿角、蛤蟆油等。
3.北药:主要指产于河北、山东、山西以及陕西北部的道地药材,如党参、柴胡、白芷、北沙参、板蓝根、大青叶、青黛、黄芩、香附、知母、山楂、连翘、酸枣仁、桃仁、薏苡仁、小茴香、大枣、香加皮、阿胶、全蝎、土鳖虫、滑石、代赭石等。
4.怀药:泛指河南境内所产的道地药材。
河南地处中原,河南的怀药分南北两大产区, 产常用药材300余种,有著名的“四大怀药”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怀菊花,以及密(县)银花、茯苓、红花、全蝎等。
5.藏药:指青藏高原所产的优质药材。
著名的“四大藏药”为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西红花。
6.江南药:江南药包括湘、鄂、苏、皖、闽、赣等淮河以南省区所产优质药材。
如安徽的毫菊、滁州的滁菊、宣城木瓜。
7.通天眼:羚羊角除去骨塞后,角的下半段成空洞,全角呈半透明,对光透视,上半段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见的细孔道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
8.挂甲:是中药鉴定学中牛黄的一种鉴定方法,是指取牛黄少量,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习称“挂甲”。
9.牡丹皮、麻黄、冰片、西红花、蟾酥、丁香、沉香、蛤蚧的性状鉴别牡丹皮:1、原丹皮:呈筒状或半筒状,长5~20cm,直径0.5~1.2cm,厚1~4mm。
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
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浅棕色,常见发亮的结晶。
质硬而脆,断面淡粉红色。
气芳香,味微苦而涩,有麻舌干。
2、刮丹皮:外表面淡灰黄色、粉红色或淡红棕色,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浅棕色,有明显纵细的纹理及白色结晶。
麻黄:1、草麻黄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直径1~2cm。
中药商品学重点知识(仅供复习参考,详细内容见教材)有兴致的可以把后面的题目做一做重要商品学:是一门以中药(商品质量)和(经营管理)为核心内容来研究其商品特征和使用价值的应用学科。
影响重要商品质量的因素:1.品种.2.生长繁殖方式3.产地:气候,土壤海拔4.采收:季节年限天气方法5.初加工方法6炮制7 包装运输8 养护技术9 掺假使假中药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其临床疗效,而疗效是由中药属性所决定的。
中药最合理的质量指标应是药效物质的含量(药效组分)或其效价。
评价中药质量仍以传统的形状指标为主。
《神农本草经》成书东汉末年,载药365种该书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药学专著,为我国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神农本草经集注》作者(梁)陶弘景载药730种采用“朱墨分书”分别记载《神农本草经》365种和其他的365种,记载了中药的性能,产地采收加工等内容。
《新修本草》唐李苏敬等载药850种,该书由政府颁布,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国家颁行的药典,首创图文对照体例。
《证类本草》宋唐慎微著载药1746种为《本草纲目》的编写奠定了基础,是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载药1892种该书集明代以前的中药学知识之大成,收集内容的广度,深度及编写质量都远超过明代以前的本草,是我国药学发展史上传世巨著。
《本草纲目拾遗》清赵学敏著载药921种补充了《本草纲目》的内容,有716种是《本》中未记载的是清代新增药材品种最多的一部本草著作。
中药商业的机构按工作性质可分为行政管理机构和企业经营机构两大类。
中药商业企业按照经营方式可分为:专营代营联营企业;按照商品流通中的地位和作用可分为:批发零售批零兼营行栈企业等。
中药批发企业是中药生产和销售的桥梁。
中药零售企业是中药商品流通领域的终点,销售对象是消费者。
药品经营必须具备“两证一照”-----商业药品经营许可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营业执照中药商品一般经过采购运输储存销售4个主要环节。
中药商品在储存中必须遵循保证供应分类储存保证质量以销定价的原则。
、填空题(1'*15=15 分)1、 中药商品学:是一门以中药商品质量和经营管理为核心内容来研究其商品特征和使用价 值的应用科学。
2、 《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药学专著,是记载中药商品学鉴别知识的首推本草著作 。
3、 《神农本草经集注》载药730种,将药物按自然属性分类。
4、 〈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明李时珍著,成书于1596年。
5、 最早并具有较完备鉴别内容的本草首推 吴普本草》,增加了水试和火试方法。
6、 中药商业的机构按工作性质可分为行政管理机构和企业经营机构两大类。
7、 中药批发企业是中药生产和销售的桥梁;中药零售企业是中药商品流通领域的终点 &中药市场流通规律一般经过采购 、运输、储存、销售4个主要环节。
、分类储存(最主要原则)、保证质量、以销 、国家指导定价和市场调节价;按照中药商品 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是价格体系中政策性最强目的是提高产品知名度、树立品牌。
12、〈中国药典》是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法定技术标准,是我国最高的全国性药品标准 目前执行的是2010版。
它是国家药品标准的法定依据13、制定中药商品质量标准的原则 :技术先进、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原则9、 中药商品在储存过程中必须遵循保证供应定进的原则。
10、 按照中药价格管理形式可分为国家定价流通的过程可分为收购价格、调拨价格、 的价格)。
11、 广告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促销工具 ,14、在中药商品鉴定工作中,应首先进行品种鉴别,其次进行纯度、质量等项目的检查。
15、药材种类分布规律是从东北至西南逐渐增多,蕴藏量是从北方至南方逐渐减少。
16、麦冬按产地不同分为浙麦冬和川麦冬。
17、目前药品规格和等级划分以性状为指标。
18、有害物质检测: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检测、黄曲霉素检查、砷盐和重金属检查。
19、中药仓库必须具有防潮、隔热、避光、密闭的功能。
《中药商品学》复习要点及重点详解(李金荣版)一、填空题(1'*15=15分)1、中药商品学:是一门以中药商品质量和经营管理为核心内容来研究其商品特征和使用价值的应用科学。
2、《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药学专著,是记载中药商品学鉴别知识的首推本草著作。
3、《神农本草经集注》载药730种,将药物按自然属性分类。
4、《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明·李时珍著,成书于1596年。
5、最早并具有较完备鉴别内容的本草首推《吴普本草》,增加了水试和火试方法。
6、中药商业的机构按工作性质可分为行政管理机构和企业经营机构两大类。
7、中药批发企业是中药生产和销售的桥梁;中药零售企业是中药商品流通领域的终点。
8、中药市场流通规律一般经过采购、运输、储存、销售4个主要环节。
9、中药商品在储存过程中必须遵循保证供应、和重金属检查。
19、中药仓库必须具有防潮、隔热、避光、密闭的功能。
按商品性质分为普通药品仓库和特殊药品仓库。
20、东北寒温带、温带地区有“世界生物资源金库”之称。
二、单选题(1'*10=10分)(设置选项略)1、(《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载药1746种,是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
2、(《本草纲目拾遗》)载药921种,是清代新增药品最多的一部本草著作。
3、(《本草图经》)为本草图说的范本。
4、色标管理:绿色,合格区;红色,不合格区;黄色,待检验区。
5、中药商业的经营特点:必须按照GMP、GSP的要求组织生产和经营;重视信息:为患者提供三小(毒性、剂量、副作用小)、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五方便(服用、生产、运输、携带和保存方便)。
6、国家医药管理部门规定药品广告不能含有以下内容和表述:①对功效的断言或保证:如广告中不得有“疗效最佳”、“药到病除”、“根治”等语言;②有效率或治愈率的说明:药品的有效率或治愈率不仅与药品的真实性与质量有关,还与患者的身体及疾病有关;③与其他药品的功效和安全性比较;④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医疗机构或专家、医生,对病人来说,具有权威性,利用那个他们的名义做广告,具有误导性;⑤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它内容:如广告中标明有获奖内容,专用与性功能障碍的内容,不得发布;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生产的药品、行政部门已明令禁止销售的药品、在临床使用中发现有超出规定的副作用的药品不得做广告。
中药商品学第一章中药商品学的定义及任务中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传统药物商品。
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中药商品: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传统药物商品。
中药商品学:研究中药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经营与管理规律的一门应用学科。
商业: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行业。
商业三大要素:商人、商品、物资技术设备。
使用价值:可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效用。
交换价值:一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相互交换量的比例关系。
商标:商品标志,表明特征的符号,用文字、符号图形或其组合构成,商标注册后受法律保护。
注册商标: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依法核准注册的商标,受法律保护。
中药商品的特点:中药商品除具有一般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两重属性外,还具有:质量即生命的特点;来源复杂,品种繁多,“道地”特点;经营特点:取决于临床需要;生产特点:中药材属农副产品,中成药中药饮片配方颗粒和中药提取物为制药企业工业化生产。
中药商品学的任务:研究和制定中药商品的质量管理标准,保证中药商品质量;鉴别中药商品的真伪及优劣,保证中药商品安全有效;研究和掌握中药商品的流通和管理规律,构建现代中药商品体系;研究和掌握国内外中药市场的动态及信息,积极推进现代中药商品贸易。
第二章中药商品学的历史及发展一、中药商品的发展历史(各个时期的贡献)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重视中药商品等级的研究--柏子仁分三等;开始重视中药商品价格的研究;已有专营中药的商人;开始重视商品品质研究。
《后汉书》记载了韦彪、张楷等有名的采药、卖药之人。
第一部中药商品学专著《范子计然》有了药价、等级之分。
载药87钟。
晋唐时期经营的品种及数量不断扩大,《唐本草》载844种;已重视中药商品的道地研究;加强了中药商品的对外交流,引进了外来药物:阿魏、龙脑、安息香。
宋元时期宋朝兴起“太医局卖药所”是我国官办的第一个中药经营机构,在全国陆续推广,形成了庞大的官营中药工商体系;出现专事经营川广道地药材的“川广生药市”—最早道地药材批发市场;官药局颁布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可视为当时中成药配制的国家标准;广州设置“市舶司”统管海外的贸易机构明清时期扩大对外交流及进口药物品种进一步研究了药材及道地的关系,及中药商品采收与品质的关系著名店铺相继成立,如同仁堂、万锦堂等;出现区域性、垄断性的“十三邦”全国性高级药材集散市场,百泉、樟树等在明初初具规模,清代后期达盛世。
中药商品学重点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中药商品学1、道地药材:称那些来自一定产地,生产历史悠久,生产和加工技术精细,品质优良,疗效显着的药材为地道药材。
2、成方资源:历代方书着作和民间单方、验方与秘方。
3、名优中成药:指某一种或在不同厂家生产的品种中,具有质量优良,疗效特好,产量较大,销路较广的传统或新制的着名中成药。
4、名优中成药的分级:1)国有金奖(东阿阿胶),2)国优银奖(力牌玉泉丸),3)部优产品(灌河牌乌鸡白凤丸),4)局优产品(双鹤牌板蓝根冲剂),5)省优产品(南丰牌感冒冲剂)5、为什么说包装是产品的一部分:包装影响商品销路,影像产品价格,影响企业的成败。
6、包装设计:装储方便,使用方便,携带方便,提供信息,便于鉴别,树立形象。
7、包装策略:类似包装策略。
多种包装策略,再使用包装策略,附赠包装策略,改变包装策略。
8、最佳采收季节:丹参(11月)甘草(花前期)麻黄(9月,8月赤峰)槐米(花盛期)茵陈(花果期)薄荷(花盛期)益母草(花盛期)9、开办药品经营的必备条件:1)人员条件:具有依法经过资格认证的药学技术人员,2)硬件条件:具有与所经营的药品相适应的营业场所设备仓储设施和卫生条件,3)质量保证组织条件:具有与所经营的药品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机构或者人员,4)质量保证制度条件:具有与所经营的药品质量的规章制度。
10、开办药品经营机构的申办程序:办理一证一照(《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营业执照》11、国家对药品经营企业经营中的规定:1)合法销售药品(合法的销售单位、客户、经营范围),2)经营合格的药品(不合格的不购进,不合标准的不购进、假药劣药不购进、副作用大的进口药品不购进、检验手续不全的进口药不购进、新药未经检验的不购进、虫蛀霉变药不购进、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不调配、经营中药材应标明产地)12、1)江西樟树药市“药都”:独特的药材加工炮制,精湛的切制技术(槟榔不见边,白芍飞上天,黄柏骨排皮,甘草柳叶片,半夏鱼鳞片,肉桂薄肚片)2)河北安国药市“药都,天下第一药市”:规模宏大档次高,种植业发达品质优良,药材加工炮制别具特色,药交大会广涞客商。
中药商品学一.名解1.中药商品市场:是中药商品聚集、交换的场所。
是随着市场经济杠杆驱动出现的购买中药商品关系的综合。
2.统货:是对无规格也无等级的药材通称。
3.相对湿度(RH):是单位体积空气内实际所含的水气密度(用d1表示)和同温度下饱和水气密度(用d2表示)的百分比,即RH=d1/d24.蛋片吉:西大黄纵切成瓣的半圆形块,一面微凸,另一面较平坦。
5.疙瘩头:指甘草加工条草看下之根头,呈疙瘩头状。
为统货。
6.边条红参:是指去掉支根和细根,仅保留较大的支根的园参。
7.油条:指堆存发热,烘炕不当,气候影响等因素引起的返油变色着。
8.枫斗:即为铁皮石斛。
是兰科铁皮石斛的新鲜或干燥茎,呈螺旋状或弹簧状,具有“龙头凤尾”的特点9.南珠:指主产于我国南海地区的海水珍珠,又称为天然珍珠10.挂甲:指取牛黄少量,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称为“挂甲”。
二.比较区别1、白芍与赤芍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白芍:圆柱形、表面类白色或浅红棕色,质坚实,断面角质样、类白色或浅红棕色,形成层明显、木部有放射状纹理,气味微苦酸。
规格等级:一等品:圆柱形,直或稍弯,去净栓皮,两端整齐。
长8㎝以上,中部直径1.7㎝以上,无芦头、麻花店、破皮、裂口、夹生。
二等品:长6㎝以上,中部直径1.3㎝以上,间有花麻点,余同一等。
三等品:4㎝以上,中部直径0.8㎝以上,间有麻点,余同一等。
四等品:长短粗细不分,间有芦头、麻花店、破皮、裂口、夹生等赤芍:圆柱形、表面棕褐色至暗棕色,质硬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木部反射状纹理明显,气微香味微苦涩规格等级:分两等,一等品:呈圆柱形,稍弯曲。
表面暗棕色或紫褐色,较粗糙,有纵沟及皱纹。
体轻质脆。
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中间有放射状纹理,粉性足。
长16㎝以上,两端粗细均匀,中部直径1.2㎝以上。
无疙瘩头、空心、须根、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品:长15.9㎝以下,中部直径0.5㎝以上,余同一等。
中药商品学13、原因:1)内因:含水量、成分。
2)外因:温度、湿度(药材9%到15%,饮片7%到13%)、空气、日光、霉菌、害虫、库房设施设备。
养护方法:清洁养护法(卫生养护法)、物理养护法(干燥、冷藏、埋藏养护法)、化学养护法、气调养护法(二氧化氮、氨气)、双低养护法、生物养护法、对抗养护法、其他(冷冻干燥法、远红外干燥法、微波干燥养护法、热蒸养护法、降氧剂封闭养护方法、辐射防霉杀虫氧化法、气幕防潮养护法。
17、气调养护法的优点:无残毒、应用范围广、操作安全、节约经费。
18、药品出库入库原则:先产先出、先进先出、易变先出、近期先出。
19、签订合同的注意事项:文字反复推敲,行业律师咨询,到公证处公证,做到知己知彼,切忌感情用事。
20、合同:又称契约,是为实现一定的民事或经济方面的目的,在有关当事人(双方或多方)之间达成的书面协议。
经营:中药经营企业开展中药商品购销运存及其相关经济活动。
公共关系:中药企业派出公关人员到相关单位,专门协调本企业与相关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树立企业形象或商品的良好形象,从而达到促销商品的目的。
相对湿度:空气中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度下的饱和绝对湿度的比值(70%)。
对抗养护:利用药物之间挥发性物质,吸潮性质物质共贮而防止变质。
21、中药材的规格等级的划分方法:产地(石牌广藿香和海南广藿香)、采收季节(春三七和冬三七)、产地加工方法(黑附片、白附片、挂附片和黄附片)、药材外部形态(宝贝珠贝)、药材大小或重量(除川贝母外越大越好)、药材的老嫩程度(鹿茸的二杠三岔和黄芪的枯芪子芪)、药用部位(全归和归头)、基源(草麻黄、中麻黄和木贼麻黄)、长短(山药)、颜色(炉贝(黄白)银耳(黄白))、成分含量多少(血竭)。
22、商品中的那些差价对经营者特别重要:质量差价、地区差价、购销差价、批零差价、季节差价、数量差价(优惠差价)。
23、影响中药价格的内部外部因素:1)外部:与其他农副产品的比价失调、中药资源的的减少、自然灾害或大的疫情出现。
中药商品学-复习资料
中药商品学是药学专业中的一门课程,主要研究中药商品的基本知识、制剂技术、质量控制、标签说明等内容。
以下是一些中药商品学的复习资料,供您参考:
1. 《中药商品学》教材:可以参考教材中的各章节内容,重点理解中药商品的制剂方法、质量标准、包装材料、市场调研等内容。
2. 《药剂学》教材:中药商品学是在药剂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复习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如药物的剂型、制剂工艺、质量控制等内容。
3. 中药学参考书籍:可以参考《中药学》等相关书籍,了解中药的基本知识,如中药的名称、性味归经、功效等内容,以及中药商品的选择和使用。
4. 国家药典:查阅国家药典中关于中药商品的相关规定和质量标准,包括中药材的质量要求、制剂的质量标准、检验方法等内容。
5. 课堂笔记和课件:复习课堂笔记和课件中的重点内容,包括老师讲解的重点知识点、案例分析、市场调研报告等。
6. 网络资源:可以在相关的药学网站、学术论坛等网上资源上搜索中药商品学的资料和研究成果,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行业动态。
7. 制剂实验:如果有进行过相关的制剂实验,可以回顾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加深对制剂工艺和质量控制的理解。
8. 习题和试题:复习考试前的习题和试题,检验自己对中药商品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复习薄弱环节。
通过以上的复习资料,您可以全面系统地复习中药商品学的相关知识,提高自己在这门课程上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中药学期末考复习重点第一章解表药一、发散风寒药1麻黄:辛、微苦,温。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2桂枝:辛、甘,温。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3紫苏:辛,温。
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二、发散风热药1薄荷:辛,凉。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2牛蒡子:辛、苦,寒。
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
3蝉蜕:甘,寒。
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4桑叶:甘、苦,寒。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5菊花:辛、甘、苦,微寒。
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6蔓荆子:辛、苦,微寒。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7柴胡:苦、辛,微寒。
解表退热,升举阳气。
8升麻:辛、微甘,微寒。
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9葛根:甘、辛,凉。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第二章清热药一、清热泻火药1石膏:甘、辛,大寒。
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2知母:苦、甘,寒。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3芦根:甘,寒。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4天花粉:甘、微苦,微寒,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5夏枯草:辛、苦,寒。
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6决明子:甘、苦、咸,微寒。
清热明目,润畅通便。
二、清热燥湿药1黄芩:苦,寒。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2黄连:苦,寒。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3黄柏:苦,寒。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
三、清热解毒药1金银花:甘,寒。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2连翘:苦,微寒。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
3鱼腥草:辛,微寒。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四、清热凉血药1生地黄:甘、苦,寒。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2水牛角:苦,寒。
清热凉血,解毒,定惊。
五、清虚热药1青蒿:苦、辛,寒。
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
2地骨皮:甘,寒。
凉血除蒸,清肺降火,滋阴。
第三章泻下药一、攻下药1大黄:苦,寒。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一名词解释1统货:对品质基本一致或部分经济价值低、优劣差异不大的药材,常部分规格等级,成为统货。
2四大藏药: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西红花3林下参:栽培于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人参4潞党:栽培于山西晋东南地区及河南新乡等地的党参。
5蛋吉:挑选大黄原药材中个大者,置竹笼中撞光,加工成卵圆形。
6蔸朴:厚朴靠近根部的干皮,呈靴形,一端呈卷筒状,另一端宽大似喇叭口。
7凤丹皮:主产于安徽铜陵凤凰山的丹皮。
8通天眼:羚羊角对光透视上半段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9荔枝黄:指牛黄胆黄的表面粗糙,具疣状突起,形似荔枝,故名。
10道地药材:产于一定地区,历史悠久、质量优良、久负盛名的优质药材。
11四大南药:槟榔、巴戟天、砂仁、益智仁12星点:大黄根茎髓部的异常维管束,木质部在外,韧皮部在内。
13枫斗:指铁皮石斛剪去部分须根后,边炒边拧成螺旋形或弹簧状,烘干,习称枫斗14乌金衣:指牛黄胆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
15条痕:矿物在白色毛瓷板上刻划后所留下的粉末痕迹。
16绵芪:主产于山西绵山的蒙古黄芪。
17四大怀药:怀山药、怀牛膝、怀地黄、怀菊花。
18春七:栽培3到7年的7到8月未开花前采收的为春七。
19狮子盘头: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根头部有许多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习称狮子盘头。
20济银花:(即东银花)产于山东平邑.苍山等地的称为济银花。
21规格:中药材行业当中对中药的别名,行业当中通用的名称。
二单选、质量相关的,药材性状(1)白芍(1、性状评价以根粗长、匀直、皮色光洁、质坚实、断面粉白色者为佳)(2)白芷(外观评价以根条单枝、粗壮、质硬体重、色白、粉性强、气香味浓者为佳。
)(3)川贝母(外观评价以根条单枝、粗壮、质硬体重、色白、粉性强、气香味浓者为佳。
)(4)大黄(1、性状评价以色黄棕、体重质坚实、锦纹星点明显、气清香、味苦而不涩、嚼之发黏者为佳。
)(5)当归(性状评价以主根粗长、油润、色黄棕、断面黄白、气香浓郁者为佳)(6)党参(性状评价以条粗长、皮细、质柔韧、气味浓、嚼之无渣者为佳)。
(7)甘草(性状评价以外皮细紧、色红棕、质坚实、体重、断面黄白、粉性足、味甜者为佳。
)(8)黄连(1、性状评价●味连以粗壮、连珠形、过桥短、须根少、质坚体重、断面红黄者为佳。
●雅连以粗壮、色黄棕、形如蚕者为佳。
●云连以条细节密、须根少、色深黄者为佳。
)(9)黄芪(性状评价以条粗长、质坚而绵、断面色黄、粉性足、味甜、豆腥气浓者为佳。
)(10)麦冬(性状评价以块根饱满、淡黄白色、半透明、有香气、嚼之发粘者为佳。
)(11)牛膝(性状评价以块根饱满、淡黄白色、半透明、有香气、嚼之发粘者为佳)。
(12)人参(1性状评价○1生晒参以支大、质硬、皮细纹深、表面黄白、气香、味苦微甜者为佳。
○2红参以身长、芦长、腿长、色棕红、皮细光泽、半透明、无黄皮者为佳。
2含量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13)三七(性状评价生晒参以支大、质硬、皮细纹深、表面黄白、气香、味苦微甜者为佳。
红参以身长、芦长、腿长、色棕红、皮细光泽、半透明、无黄皮者为佳。
)(15)天麻(1性状评价以个大、色黄白、有鹦哥嘴、质坚体重、断面明亮、气味浓者为佳。
2.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天麻素不得少于%。
)(16)冬虫夏草(性状评价以完整、虫体饱满肥大、色黄亮、断面充实色白、子座粗壮而短者为佳。
通常认为西藏虫草和青海虫草质优)。
(17)枸杞子(性状评价以粒大、色红、肉厚、柔软滋润、糖分足、味甜者为佳。
宁夏枸杞最优。
)(18)苦杏仁(以个大完整、颗粒饱满、味苦者为佳。
)(19)广藿香(性状评价以叶多、香气浓者为佳。
)(20)麻黄(性状评价以茎淡绿或黄绿、内心色红棕、手拉不脱节、味苦涩者为佳。
)(21)青蒿(1性状评价以身干、色绿、质嫩、香气浓郁者为佳。
2、浸出物含量无水乙醇(冷)浸出物含量不得少于%)。
(22)石斛(性状评价鲜石斛以青绿色、肥满多叶、嚼之发黏者为佳。
干品以色金黄、有光泽、质柔者为佳;耳环石斛以色黄绿、饱满、结实者为佳。
)(23)五味子(性状评价以色红、肉厚、柔润光泽、气味浓者为佳。
)(24)厚朴(1、性状评价以皮厚肉细、油性足、内面紫棕、小结晶多、味苦辛辣、香气浓者为佳。
2、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按干燥品计算,含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总量不得少于%)(25)大青叶(1性状评价以完整、色暗绿者为佳。
2、水分含量不得过%。
3、乙醇浸出物含量(热浸法)不得少于%。
4、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按干燥品计算,含靛玉红不得少于%。
)(25)金银花(性状评价以花蕾未开放、色黄白或淡绿、气清香、无杂质者为佳。
)(26)菊花(性状评价以花朵完整、色白鲜艳、气清香浓郁、少梗者为佳。
)(27)牡丹皮(性状评价以根皮粗长、无木心、皮厚、断面粉白色、粉性足、香气浓郁、亮银星多者为佳。
)(28)西红花(性状评价以柱头长、色暗红、黄色花柱少、味微苦者为佳。
)(29)薄荷(以叶多、色绿深、气味浓者为佳。
)(30)蟾蜍(性状评价以色红棕、断面角质状、半透明、有光泽者为佳。
)(31)海金沙(以质轻、色棕黄、有光滑感、无杂质者为佳。
)(32)青黛(以粉细、色鲜蓝、质轻松,浮于水面,燃之产生紫红色烟雾的时间较长者为佳。
置水中有多数颗粒状物下沉者,示杂质多,品质次。
)(33)乳香(以色黄白、颗粒状、半透明、无杂质、气芳香者为佳。
)(34)没药(以块大、色红棕透明、微粘手、香气浓者为佳。
)(35)苏合香(以棕黄色、半透明,有香味,无杂质者为佳。
)(36)五倍子(以个大、完整、壁厚、色灰褐者为佳。
)(37)血竭(性状评价一般以表面黑红色、不粘手、粉末血红色、燃烧呛鼻、无杂质者为佳。
)(38)蛤蚧(性状评价以干燥、体大肥壮、尾粗而长、完整者为佳。
)(39)羚羊角(性状评价以质嫩、色白、光润、内有血丝或紫斑、无裂纹者为佳)(40)牛黄(性状评价以完整、色金黄或棕黄、有光泽、质松脆、断面棕黄或金黄、层纹清晰细腻、味苦而回甜,有清凉感、挂甲者为佳。
)(41)珍珠(性状评价以个大、圆整、色白、质坚、有彩光者为佳。
以“大、光、圆、艳”为珍珠质量标准)。
(42)朱砂(性状评价以色红鲜艳、有光泽、体重、质松脆者为佳。
)(43)槟榔(以个大、体重、质坚、断面色鲜艳、完整者为佳。
)(44)斑蝥土鳖虫(质量要求:以虫体完整,背部有光泽,色紫褐,虫体饱满,断面实心黄白色者为佳。
)(45)补骨脂(以粒大、饱满、色黑者为佳)(46)穿心莲(以色绿、叶多、味极苦者为佳)(47)地龙(以干燥、条大、肉厚、色棕褐、无异臭、剖开无泥砂者为佳。
(48)番泻叶(以叶片大、完整、色绿、梗少、无泥沙杂质者为佳。
)(49)茯苓(以体重坚实、外色棕褐、皮纹细、无裂隙、断面白色细腻、粘牙力强者为佳。
(50)猪苓(以个大、皮黑、肉白、体较重者为佳。
)(51)黄柏(以皮厚、断面色黄者为佳。
(52)金钱白花蛇(以头尾齐全、色泽明亮、盘径小者为佳。
)(53)栀子(以皮薄、饱满、内外色红黄者为佳。
)(54)枳壳(以外皮色绿褐、果肉厚、质坚硬、香气浓者为佳。
(55)小茴香(以颗粒均匀、色黄绿、香气浓者为佳)(56)蜈蚣(以虫体条大、完整、腹干瘪者为佳。
)(57)天麻(性状评价以个大、色黄白、有鹦哥嘴、质坚体重、断面明亮、气味浓者为佳。
)(58)麝香(1毛壳麝香以个大饱满、皮薄、有弹性、内有松散感、颗粒多、香气浓烈而持久者为佳。
2麝香仁以颗粒紫黑、粉末黄棕、质柔油润、香气浓烈持久者为佳)(59)砂仁(以个大饱满、棕红、质坚实、种子红棕、香气浓者为佳。
以阳春砂质量最优,进口缩砂次之,海南砂最次。
)(60)全竭(以身干完整、绿褐、腹中无杂质者为佳。
)(61)马钱子(以个大、饱满、表面灰绿、毛茸细密、质坚硬完整者为佳。
)(62)牡丹皮(性状评价以根皮粗长、无木心、皮厚、断面粉白色、粉性足、香气浓郁、亮银星多者为佳)(63)枇杷叶(以完整、身干,叶大肥厚,色青绿、或红棕,毛密,不破碎、无黄叶,无霉、无虫蛀者为佳。
(64)紫苏叶(以身干、叶大、色紫、少破碎、香气浓,无杂质、无霉变虫蛀者为佳。
)一划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的依据(7种)按产地不同划分;黄连按生长期及采集时间不同划分;三七按产地加工方法不同划分;附子按药用部位不同划分;当归按药材外部形态划分;羌活按药材老嫩程度不同划分;鹿茸按药材来源不同来划分。
大黄按色泽的不同划分;五味子按饱满程度的不同划分;五味子按单个药材的重量划分;厚朴按个体大小的不同划分;天麻按单位重量中所含药材的个数划分;三七按个体的厚度不同来划分;杜仲按纯净程度划分。
金银花二流通规律的四个环节:采购、运输、储存、销售。
其中购与销起主导作用;运与储是购销的辅助条件三中药商品鉴定内容七个方面1. 形状指干燥药材的外部形态。
是制订商品规格等级的重要依据。
2. 大小指药材的长短、粗细、厚度。
是制定商品药材等级的重要依据。
3. 色泽指药材在日光下的颜色和光泽度。
是判断药材质量和制定商品等级的重要依据。
4. 表面指药材的表面特征。
是鉴别商品药材真伪优劣重要特征之一。
5. 质地指药材的软硬、坚韧、疏松、致密、油性、黏性或粉性等特征。
是商品药材真伪和质量的重要特征之一。
6. 断面指药材折断面或切断面特征以及折断时观察到的现象。
是商品药材真伪优劣的重要特征之一。
7. 气味指药材具有的特殊香气、臭气和味感。
是判断商品药材真伪优劣的重要依据。
2)鉴别系指检验中药商品真伪的方法,包括:经验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等。
四1) 水分测定方法(实验理论)烘干法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商品。
100℃~105℃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后进行测定。
甲苯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商品。
将甲苯与药材一起蒸馏,对蒸出的水分进行测定和计算。
减压干燥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中药商品。
将药材置于放有新鲜P2O5的干燥器中,减压至(20mmHg柱),持续30min,室温放置24h进行测定,如麝香。
2)气相色谱法适用于含微量水分的中药商品。
用无水乙醇吸收药材中的水分,用气相色谱外标法分析测定药材中水分,该方法迅速灵敏。
3)特定药用部位(对某些特定的药用部位在总药材中所占比例的检测。
如穿心莲、薄荷、广藿香等全草类中药,有效成分主要集中于叶片中,则要规定药材中叶的最低含量。
穿心莲主要成分:苦味素: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高穿心莲内酯等。
抗菌和抗钩端螺旋体的有效成分,叶的含量高苦)含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总量不得少于%。
朱砂主要成分:主含硫化汞。
4)药材市场集散地(山东鄄juan城),(河北安国),(广州清平)5)白芍亳白芍产量最大,约占占全国白芍的70%。
杭白芍又称“东芍”,质量最佳。
6)五味子(辽宁本溪、凤城等地建起了五味子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