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1.1《正数和负数(1)》 精品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4
1.1 正数和负数导学案1.学习目标•掌握正数、负数的概念和符号。
•能够在数轴上表示正数、负数,并能进行简单的数轴上的运算。
•正确理解加减法在数轴上的意义,掌握加减法的操作。
2.预习交流1.你知道什么是正数吗?怎么表示呢?2.你知道什么是负数吗?怎么表示呢?3.你知道如何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吗?3.引入新知3.1 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加”、“减”这种运算。
例如,我们在超市购物时,需要计算价格,计算机就需要进行加减运算。
而在这些加减的运算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那就是正数和负数。
正数我们把大于零的数都称作“正数”。
例如:1、2、3、4、5等都是正数。
我们通常用“+”符号来表示正数,也可以不写加号。
负数我们把小于零的数称作“负数”。
例如:-1、-2、-3、-4等都是负数。
我们通常用“-”符号来表示负数。
3.2 数轴数轴是一种用于表示数值的图形。
通常情况下,我们把一条直线上面从左到右的部分看作是正数部分,从右到左的部分看作是负数部分,这样一条数轴就被我们划分成了两个部分。
下图就是一个可以表示数值的数轴。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我们可以看到,这条数轴的中心点是0,它把数轴分成了两半。
而在数轴上,正数往右边,负数往左边。
下面是几个例子:+1 在数轴中的位置:-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_|-1 在数轴中的位置:-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_|+3 在数轴中的位置:-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_|-4 在数轴中的位置:-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_|3.3 正数、负数的运算•正数加正数–例:4 + 3 = 7–在数轴上,我们可以将两个正数分别在数轴上找到它们的位置,然后将它们相加,最终找到它们的和在数轴上的位置。
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一章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1)【学习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导学指导】一、: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二、自主学习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
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3、正数、负数的概念1)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堂练习】:1. P3第1题到第2题(课本上做)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取出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各数:51-,432-,3.14,+3065,0,-239; 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 .O 是最小的正数C .0是最大的负数D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5.给出下列各数:-3,0,+5,213-,+3.1,21-,2004,+2010; 其中是负数的有 ……………………………………………………( )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要点归纳】:正数、负数的概念:(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1.1 正数和负数一、学习目标:了解正数和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会用正数、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重点:会判断正数、负数,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难点:负数的引入。
四、疑点:负数概念的建立。
五、学习过程:预习检测案:1. 课前预习:看书第2页、第3页、第4页内容。
2. 预习检测:①正数的概念:______________ 负数的概念:______________ 数0___________。
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_______的意义。
②试着完成书上第3页,第4页练习题。
3.我的疑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案:〔一〕1.探究点① . 怎样区分正数和负数?读以下各数,并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2,3,0,+3,,,100,-1.732.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 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 2.探究点②. 如何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以下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使前后构成意义相反的量:〔1〕收入3500元,______6500元;〔2〕_______800米,下降240米;〔3〕向北前进200米,_______300米。
3.深化知识运用点①. 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例:〔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2〕某年,以下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加7.5%.写出这些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解:练:如果某球队一个赛季胜12场,记作+12场,那么该队这个赛季负6场,可记作_______。
正数和负数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和定义;
2.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比较大小方法;
3.理解加法和减法中正数和负数的运算规则。
二、教学内容
本次教学的内容为《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正数和负数,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和定义;
2.正数和负数的比较大小方法;
3.加法和减法中正数和负数的运算规则。
三、教学重点
1.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和定义;
2.正数和负数的比较大小方法。
四、教学难点
加法和减法中正数和负数的运算规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明确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和定义;
2.举例说明正数和负数的实际应用场景。
(二)讲解
1.正数和负数的比较大小方法;
2.加法和减法中正数和负数的运算规则;
3.正数、负数和0的加减法运算。
(三)练习
1.练习正、负数的大小比较;
2.练习正、负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四)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重点难点内容,并通过举例或应用来加深对正数和负数的理解。
六、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练习题;
2.找出实际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应用场景,并写一篇小作文。
七、教学反思
本次课程的难点主要在于正数和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的掌握,需要在讲解时进行详细的解释和举例说明。
同时,在练习环节增加对于实际应用场景的练习有助于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的掌握。
第一章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1)学习目标: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小数)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重点:两种意义相反的量学习难点:正确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归纳与练习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3、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二、探究新知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
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3、正数、负数的概念1)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练习P3第一题到第四题(直接做在课本上)三、练习1、读出下列各数,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2,0.6,+13,0,—3.1415,200,—754200,2、举出几对(至少两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分别用正、负数表示四、应用迁移,巩固提高(A 组为必做题)A 组 1.任意写出5个正数:________________;任意写出5个负数:_______________.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3.已知下列各数:51-,432-,3.14,+3065,0,-239. 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向东为正,那么 -50m 表示的意义是………………………( )A .向东行进50m C .向北行进50mB .向南行进50m D .向西行进50m5.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B .O 是最小的正数C .0是最大的负数D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6.给出下列各数:-3,0,+5,213-,+3.1,21-,2004,+2008.其中是负数的有 ……………………………………………………(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B 组1.零下15℃,表示为_________,比O℃低4℃的温度是_________.2.地图上标有甲地海拔高度30米,乙地海拔高度为20米,丙地海拔高度为-5米,其中最高处为_______地,最低处为_______地.3.“甲比乙大-3岁”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C 组1.写出比O 小4的数,比4小2的数,比-4小2的数.2.如果海平面的高度为0米,一潜水艇在海水下40米处航行,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10米处游动,试用正负数分别表示潜水艇和鲨鱼的高度.正数和负数(2)学习目标:1、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通过正、负数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3、通过探究,渗透对立统一的辨证思想学习重点: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学习难点: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学方法:讲练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为了区分它们,我们用正数和负数来分别表示它们.问题1:“零”为什么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呢?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借助举例说明.参考例子:温度表示中的零上,零下和零度.二.探究理解解决问题问题2:(教科书第4页例题)先引导学生分析,再让学生独立完成例(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2)2009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一年的变化情况是:美国减少6.4%, 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 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 中国增长7.5%.写出这些国家2009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解:(1)这个月小明体重增长2kg,小华体重增长-1kg,小强体重增长0kg.(2)六个国家2009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美国-6.4%, 德国1.3%,法国-2.4%, 英国-3.5%,意大利0.2%, 中国7.5%.三、巩固练习从0表示一个也没有,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在学生的讨论中简单介绍分类的数学思想先不要给出有理数的概念.在例题中,让学生通过阅读题中的含义,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决定哪个用正数表示,哪个用负数表示.通过问题(2)提醒学生审题时要注意要求,题中求的是增长率,不是增长值.四、阅读思考(教科书第8页)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问题: 1. 直径为30.032mm和直径为29.97的零件是否合格?2. 你知道还有那些事件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允许误差吗?请举例.五、小结1、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2、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六、应用与拓展必做题:教科书5页习题4、5、:6、7、8题选做题1、甲冷库的温度是-12°C,乙冷库的温度比甲冷酷低5°C,则乙冷库的温度是.2、一种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是9±0.05(单位:mm),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9mm,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标准尺寸多少?最小不小于标准尺寸多少?3、吐鲁番的海拔是-155m,珠穆朗玛峰的海拔是8848m ,它们之间相差多少米?4、如果规定向东为正,那么从起点先走+40米,再走-60米到达终点,问终点在起点什么方向多少米?应怎样表示?一共走过的路程是多少米?5、10筐橘子,以每筐15㎏为标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1-正数和负数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正数和负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2.掌握正数和负数的加减法规则;3.运用正数和负数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二、学习内容1.正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3.正数和负数的大小比较;4.正数和负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则。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1.重点:掌握正数和负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则;2.难点:正数和负数大小比较时的注意事项。
四、学习方法1.理解概念:学习正数和负数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如何表示和比较;2.练习演算:通过练习,掌握正数和负数的加减法规则;3.勇于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深化对正数和负数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流程1、导入(5分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实数的概念,并与大家一起回顾整数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整数的概念与实数的概念之间的联系。
2、学习(35分钟)1.正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通过实际例子向学生讲解正整数的含义和表示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2.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通过实际例子向学生讲解负整数的含义和表示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和运用。
3.正数和负数的大小比较:引导学生认识正数和负数的大小比较规则,从而掌握正数和负数大小的概念。
4.正数和负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则:通过讲解生活中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则。
3、练习(20分钟)1.练习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2.练习正数、负数以及0的大小比较;3.练习正数和负数的加减法。
4、小结(5分钟)通过小结,让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明确下一步的学习方向。
六、作业1.完成本节课的课堂习题;2.按要求做好课后作业。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正数和负数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练习中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此外,还需要让学生们多进行生活中实例的分析和运用,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第一章有理数课题:1.1 正数和负数(1)【学习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正数和负数概念【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二、自主学习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
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3、正数、负数的概念1)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堂练习】:1. P3第一题到第四题(直接做在课本上)。
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各数:51-,432-,3.14,+3065,0,-239; 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 .O 是最小的正数C .0是最大的负数D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5.给出下列各数:-3,0,+5,213-,+3.1,21-,2004,+2010; 其中是负数的有 ……………………………………………………( )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要点归纳】:正数、负数的概念:(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初步应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理解正数、负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3、进一步认识“0”所表示的含义.学习重难点:对负数概念的理解,用正数、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学习过程: 使用说明:仔细阅读课本P1~3. 一、自主学习1、正数、负数的定义像3、2、0.5、1.8%这样比0大的数叫 ,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加上“+”(正),如+5。
正数前面的“+”,一般省略不写:而像-3、-2、-3.5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符号“–”(负)的数叫 。
“-6”读作 。
2、对“0”的理解0既不是 数,也不是 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它的内涵很丰富,它既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量,如0可以表示某一温度“0℃”。
3、用正数、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如果把向东规定为正,那么向东走5米记为+5米,向西走3米记为 米.这里的“向东走5米”、“ 向西走3米”就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思考:如果把向西规定为正,那么向东走5米记为 米,向西走3米记为米.【归纳】1、相反意义的量包含2层含义: 、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必须是 .3、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正、负是 ,可以视实际需要而定.二、预习自测1、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10,1,-0.5,0,36,52-,15%,-60,531-,22.8解:正数是 ;负数是 . 2、对于“0”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②0℃是一个确定的温度;③0是正数; ④0是自然数; ⑤不存在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
三、合作探究1、举例说明用正数、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多多益善)例如:某校七年级举行足球比赛,一班胜两局,记作+2;三班输一局,记作-1.教与学随笔四、当堂检测课本P3练习1、21、2、五、课后小结1、你学到了什么?请梳理一下2、你的疑惑是什么?六、教与学反思。
第一章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1.会区分正数和负数,能用具体的数说明什么是正数和负数.2.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特性.3.正数、负数与相反意义的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重点:正数、负数的意义,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问题探究】阅读教材P 1~4,回答下列问题.(方法指导:本节课可以收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数据,如天气预报中的气温、GDP的变化等,通过收集、整理这些数据,体会正数、负数的实际意义.)探究一:1. 大于0的数叫作正数,小于0的数叫作负数.2.正数、负数有什么区别?负数前面一定有负号,正数前面有正号或没有符号;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小于0的数.3.0是正数吗?是负数吗?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归纳】0不再是我们以前认识中最小的数,而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预习自测】1.在数-15,+2,-35,-, 100,-0.003中,负数的个数是(C)A.6B.5C.4D.32.请你写出三个正数如2,0.5,+58;写出三个负数如-1,-2.1,-100.探究二:请你阅读教材P 3的例题,回答“小华体重增长-1 kg”和“美国的增长率是-6.4%”各表示什么意义?什么情况下增长率是0?“小华体重增长-1 kg”表示体重下降1 kg,“美国的增长率是-6.4%”表示美国进出口总额减少了6.4%.当进出口总额与上一年相同时,增长率为0.【归纳】在同一个问题中,用正数表示一个量,负数则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预习自测】1.如果气温上升3度记作+3度,下降5度记作-5度,那么下列各量分别表示什么?(1)+5度;(2)-6度;(3)0度.解:(1)表示气温上升5度,(2)表示气温下降6度,(3)表示气温不升不降.2.向东走-8米的意义是(B)A.向东走8米B.向西走8米C.向西走-8米D.以上都不对探究三:1.0仅仅表示没有吗?举例说明.不是,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2.除了教材P 4所举的例子外,你还能举出一些现实生活中用正数、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的例子吗?股票价格上涨2元记作+2元,下跌3元记作-3元等.【预习自测】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A.0是最小的自然数B.0是整数也是偶数C.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D.0 ℃表示没有温度2.小华跳远4.18米,记作+0.18米,小明跳远3.96米,应记作-0.04米.互动探究1:读下列各数,并分别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8.5,-3, 0.35, 0, 3.14, 12,-9, 10%.解:+8.5读作正8.5,是正数;-3读作负3,是负数; 0.35读作0.35,是正数; 0读作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14读作3.14,是正数; 12读作12,是正数;-9读作负9,是负数; 10%读作百分之十,是正数.互动探究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零是正数不是负数B.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C.零既是正数也是负数D.不是正数的数一定是负数,不是负数的数一定是正数互动探究3:某班的数学平均成绩是85分,如果得87分记作+2分的话,那么得90分记作+5分,得81分记作-4分.[变式训练]老师把某一小组五名同学的成绩简记为+10,-5,0,+8,-3,又知道记为0的成绩表示90分,正数表示超过90分,则五名同学的平均成绩为多少分?解:由题意可知,五名同学的成绩分别为100,85,90,98,87,则平均成绩为(100+85+90+98+87)÷5=92(分).互动探究4:已知一组有规律的数-1, 2,-3, 4,-5…第100个数是多少?第2013个数又是多少?第20001个数呢?解:100;-2013,-20001.【方法归纳交流】做此类题可以先不看符号而先看数字,数字的排列顺序是按自然数的顺序排列的,然后看符号,每个奇数前有负号,由此便可得正确答案.见《导学测评》P1。
1.1 正数和负数导学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1. 知识点概述本节课主要学习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正数与负数的大小比较,正数与负数的加减法。
2. 知识点详解2.1 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整数是由正整数、负整数和0组成的数集。
正整数、负整数称为有向数,0称为零元。
正数是指大于零的数,用“+”表示。
负数是指小于零的数,用“-”表示。
例如,3是正数,-5是负数。
注意:正数前面可以省略“+”,但负数不能省略符号“-”。
2.2 正数与负数的大小比较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
比较正数和负数时,可以将它们的绝对值相比较,绝对值大的数大,绝对值小的数小。
例如,5>0,-3<0,|-3|<5,因此-3<5。
2.3 正数与负数的加减法2.3.1 正数的加减法两个正数相加,结果仍是正数,两个正数相减,结果可能是正数,也可能是负数,取决于被减数和减数的大小关系。
例如,2+3=5,5-3=2,3-2=1。
2.3.2 负数的加减法两个负数相加,结果仍是负数,两个负数相减,结果可能是正数,也可能是负数,取决于被减数和减数的大小关系。
例如,-5+(-3)=-8,-5-(-3)=-2,-3-(-5)=2。
2.3.3 正数与负数的加减法正数和负数相加时,首先将它们的绝对值相加,然后加上它们符号的乘积,结果的符号与绝对值相同。
例如,2+(-3)=-1,3+(-5)=-2,-2+3=1。
3. 练习题1.请给出以下数的符号和大小比较:-7,0,5。
2.请计算以下运算,并写出计算步骤和结果:3+(-4),(-5)-(-2),2+(-7)+5。
3.请计算以下运算,并写出计算步骤和结果:-8+(-5),(-2)-9,-3+(-1)+5。
4. 总结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了解了正数、负数和有向数的概念,学会了正数和负数的大小比较,以及正数和负数的加减法。
正数和负数是最基本的数学概念,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多加练习,掌握这些概念和方法的用法,为接下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一章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1)【学习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导学指导】一、: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二、自主学习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
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3、正数、负数的概念1)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堂练习】:1. P3第1题到第2题(课本上做)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取出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各数:51-,432-,3.14,+3065,0,-239; 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 .O 是最小的正数C .0是最大的负数D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5.给出下列各数:-3,0,+5,213-,+3.1,21-,2004,+2010; 其中是负数的有 ……………………………………………………( )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要点归纳】:正数、负数的概念:(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第一章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导学案(1)N0:1班级姓名小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_____一、学习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P2说说数的产生和发展2、(1)如果温度是零上10℃,记做10℃;那么温度是零下3℃记做什么?(2) 在我国地形图上珠穆朗玛峰处写着8848米,在吐鲁番盆地处写着-155米,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3)账本上70元,-40元分别表示什么?为了用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一般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如向东、零上温度、收入、前进、上升、高出、超过等规定为正的,常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把与其相反的量,如向西、零下温度、支出、后退、下降、低于、不足等规定为负的,用小学里学过的数前面加上负号“-”来表示(零除外).3、什么样的数是负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0是正数还是负数?(举例时要出现整数,分数,小数)•4、阅读教材第3页例题【总结】:正数是数,例如负数是在正数前面加上一个的数,例如数0既不是,也不是。
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注意]:正数前面也可以加上“+”号如:也可以省去“+”号如5、自学检测(1)向同桌读出下列各数,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2,0.6,+13,0,-3.1415,200,-754200,(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5万元记作+5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_______,-3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3)如果向东为正,那么 -50m表示的意义是()A.向东行进50m,B.向南行进50m,C.向北行进50m,D.向西行进50m,(4)教材P3练习(直接做在课本上)三、合作探究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零是正数不是负数B、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C、零既是正数也是负数D、不是正数的数一定是负数,不是负数的数一定是正数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带有“—”号的数是负数B、带有“+”号的数是正数C、0是自然数D、0既是正数,也是负数。
班级:组别:姓名:【课程目标】认识正数和负数。
【学习目标】 1、能说出正数和负数的概念.2、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用正负数表示。
3、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重点】认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学法指导】自主阅读教材,列举生活中运用正负数的实例。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举例说明:、、.2、在生活中,仅有这些数够用吗?如果不够,请举例说明。
3、自学课本P1和P2(重点是章前引言的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本章将涉及到那些主要知识?4、列举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组长检查等级:组长签名:二、合作探究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运进5吨与运出5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怎么表示这些数据?请列举具有相反意义量的实际例子:.2)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
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对对子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实际例子,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3、正数、负数的概念1)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三、交流展示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2)某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长7.5%写出这些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交流: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何准确描述向指定方向变化的情况?四、自我检测A组1.任意写出5个正数:________________;任意写出5个负数:_______________.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3.已知下列各数:,,3.14,+3065,0,-239.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向东为正,那么 -50m表示的意义是………………………()A.向东行进50m C.向北行进50mB.向南行进50mD.向西行进50m5.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B.O是最小的正数C.0是最大的负数 D.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B组、1、地图上标有甲地海拔高度30米,乙地海拔高度为20米,丙地海拔高度为-5米,其中最高处为_______地,最低处为_______地.最高处比最低处高米。
正数和负数(1)教学目标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2.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3.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知识重点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设置情境引入课题上课开始时,教师应通过具体的例子,简要说明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由此请学生思考:生活中仅有这些“以前学过的数”够用了吗?下面的例子仅供参考.师:今天我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下面我先向你们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的名字是XXX,身高1.69米,体重74.5千克,今年43岁.我们的班级是七(2)班,有50个同学,其中男同学有27个,占全班总人数的54%…问题1: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几个数?分别是什么?你能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吗?学生活动:思考,交流师: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整数和分数(包括小数).问题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请同学们看书(观察本节前面的几幅图中用到了什么数,让学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思考讨论,然后进行交流。
(也可以出示气象预报中的气温图,地图中表示地形高低地形图,工资卡中存取钱的记录页面等)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有时候需要一种前面带有“-”的新数。
先回顾小学里学过的数的类型,归纳出我们已经学了整数和分数,然后,举一些实际生活中共有相反意义的量,说明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我们需要引入负数,这样做强调了数学的严密性,但对于学生来说,更多地感到了数学的枯燥乏味为了既复习小学里学过的数,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以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这个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自己看书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都应予以重视。
以上的情境和实例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为正确建立相反意义的量奠定基础。
§1.1 正数和负数(1)编写:王玉梅使用者:班级:学习目标1、了解负数产生是生活、生产的需要;2、掌握正、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3、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含义.重点:正负数的概念及识别难点:正负数的识别自学单一、知识链接:回顾小学学过的数有哪些?请你举例说明。
二、阅读感知:1.阅读教材P2,勾划出正数,负数的定义,并思考:0是正数吗?0是负数吗?2、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的关键是什么?(小组交流、班级展示)3、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7,-9.24,910,-301,427,31.25,0.探究单一、交流探究:探究1、负数的引入1、观察章前图(引言)(1)、(2)、(3)三个问题中,哪些数的形式与以前学习的数有区别?分别表示什么实际意义?2、解答教材P4页第1题探究2、正、负数的运用.教材P3例题解答教材P4页第2---4题探究3、对数的再认识:1、一个数由两部分组成,数前面的“+”、“-”号叫什么?后面的部分你知道叫什么吗?2、请你指出数-3.2,5,-2/3的符号.3、0表示的意义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注意:一个数前面的“+”可以省略,但一个数前面的“—”一定不能省略。
二、运用展示:1.练习册P1第3题。
2.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使前后构成意义相反的量:(1)收入1300元,800元;(2)80米,下降64米;(3)向北前进了30米,50米.3.球赛中,甲队胜4场,应表示为,乙队负2场记为.4.某天气温为零下6度至零上10度,可以记作℃至℃.5.一潜水艇所在的海拔高度是-60米,一条鲨鱼在潜水艇的上方20米,请你用正数或负数表示鲨鱼所在的高度为米.※6.观察下面排列的每一列数,研究它的排列规律,并填出空格上的数. (1)1,-2,1,-2,1,-2, , , ,…(2)-2,4,-6,8,-10, , , ,…(3) 3,2,1,0,-1,-2,-3, , , ,…检 测 单1、延伸归纳:如果一个问题中出现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以用 和 分别表示它们。
数学:1.1 《正数和负数(1)》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学习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正数和负数概念【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二、自主学习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
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3、正数、负数的概念1)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堂练习】:1. P3第一题到第四题(直接做在课本上)。
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各数:51-,432-,3.14,+3065,0,-239; 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 .O 是最小的正数C .0是最大的负数D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5.给出下列各数:-3,0,+5,213-,+3.1,21-,2004,+2010; 其中是负数的有 ……………………………………………………( )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要点归纳】:正数、负数的概念:(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数学:1.1 《正数和负数(1)》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学习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正数和负数概念
【导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
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
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二、自主学习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
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
正的量就用
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
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
—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
负数表示.
(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堂练习】:
1. P3第一题到第四题(直接做在课本上)。
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
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各数:51-,4
32-,3.14,+3065,0,-239; 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 .O 是最小的正数
C .0是最大的负数
D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给出下列各数:-3,0,+5,213-,+3.1,2
1-,2004,+2010; 其中是负数的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要点归纳】:
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拓展训练】:
1.零下15℃,表示为_________,比O℃低4℃的温度是_________。
2.地图上标有甲地海拔高度30米,乙地海拔高度为20米,丙地海拔高度为-5米,其
中最高处为_______地,最低处为_______地.
3.“甲比乙大-3岁”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海平面的高度为0米,一潜水艇在海水下40米处航行,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10米处游动,试用正负数分别表示潜水艇和鲨鱼的高度。
【总结反思】:
教学反思
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
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
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观摩研讨: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3.师徒结对: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4.实践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和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5.课题研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学校和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研究过程,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成长。
6.专题讲座: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理论讲座。
7.校干引领:从学校领导开始,带头出示公开课、研讨课,参与本校的教学观摩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和引领。
8.网络研修: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独特优势,借助教师教育博客等平台,促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
我们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将取决于教师观念的更新,人才的发挥和校本培训功能的提升。
多年来,我们学校始终坚持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坚持把校本培训作为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反思本学期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
很多工作在程序上、形式上都做到了,但是如何把工作做细、做好,使之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是继续努力的方向。
另外,我校的研修工作压力较大,各学科缺少领头羊、研修氛围有待加强、师资缺乏等各类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缺乏专业人员的引领,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还不够规范。
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的亲临指导下,我校校本研修工作一定能得以规范而全面地展开。
“校本研修”这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一定能使我校的教育教学
工作又上一个台阶。
为了更好地开展以后的工作,现就以下方面做如下总结:
一、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我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
钻研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多听同组同事的课,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另外,为业余时间多学习信息技术,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二、不断加强学习
只有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和成长,让学习成为提高自己的渠道,让学习成为我一生的精神财富,做一名学习型教师。
所以,我就多读书,多学习,多写读书笔记。
三、学习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模式
在课改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愉悦学习的好的教学模式,向同组的老师学习先进教学方法。
尤其在阅读教学中,我注意学习其他老师的先进经验,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提高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课堂上会静下心来思考的能力。
有些同学的特点是比较浮躁,在问题面前不知从哪儿下手回答,甚至没有读清问题的要求,就开始回答。
这学期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提高。
、善于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严以律己,从小事做起,当学生的表率。
从小事中总结大道理,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
四、积极参加上级领导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
积极订阅教育教学有帮助的刊物,学习其中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在课改中,多和同组的老师一起备课,一起商量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尤其在阅读教学中,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在课堂中怎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怎样培养学生探究性的阅读能力,最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勤思考,多动笔
每周坚持写教学心得;可以是备课心得,也可以是教学体会,可以写课堂教学方法实施体会,也可以反思上节课存在的问题,然后找出好的方法解决它。
善于积累总结教育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典型的事情。
从这些事情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对于好的做法积累经验,对于不好的做法及时反思及时改正。
以此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在以后的研修中,我会继续努力学习,让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鲜花。
相信在我的教学生涯中一定能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