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 格式:ppt
- 大小:2.63 MB
- 文档页数:13
云南目前的发展趋势
1.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云南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
云南不仅是国内旅游的热门目的地,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境外游客前来旅游,形成了以旅游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2. 农业产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云南农业资源丰富,但传统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在的市场需求。
因此,云南正在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型,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
3. 产业多元化发展:云南不再是传统的农业大省,而是逐渐向多元化发展的区域转型。
政府鼓励设立各类工业园区,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4. 区域协调发展:云南不仅仅是一个省份,还是中国连接东南亚的交通要道,发展壮大的目标是将云南省打造成为一个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地区。
这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协同推进,共同打造更加开放、包容、和谐的云南。
5.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云南生态环境脆弱,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为了长期发展,云南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政府正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保护好这片美丽的土地。
云南旅游业的行业分析云南旅游业是云南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下面进行云南旅游业的行业分析。
首先,云南旅游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方面。
云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独特的高原地貌、湖泊、江河和森林等自然景观,如丽江古城、大理洱海、泸沽湖等。
同时,云南还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如彝族、傣族、藏族等民族的传统风俗和民俗文化。
这些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为云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
其次,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受到政府支持的影响较大。
云南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包括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土地使用优惠等,为旅游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政府还积极推动旅游产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出了“国际旅游胜地”、“世界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发展目标,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产品创新的投入力度。
再次,云南旅游业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云南的独特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尤其是国内外的自由行游客和青年旅游者。
此外,云南还积极开拓境外市场,吸引了来自东南亚、欧美等地的游客,推动了云南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
最后,云南旅游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交通不便的问题,云南地处西南边陲,交通不如东部地区发达,对游客来说,交通出行较为不便,增加了旅游成本。
其次是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不高的问题,云南旅游业的规模快速扩张,但伴随着一些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导致游客体验感不佳。
接下来是环境保护的问题,云南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但也面临着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的风险。
因此,云南旅游业需要加强对环境保护的治理和管理,确保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云南旅游业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得到了政府支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但也面临交通不便、服务质量不高和环境保护等挑战。
云南旅游发展简介61亿元增加到430亿元,年均增长21.5%。
旅游业对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日趋明显,旅游支柱产业地位全面树立和巩固。
4、旅游经济强省阶段。
2005年以来,面对国内外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和周边省市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局面,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严峻形势,省委、省政府在充分借鉴学习旅游先进发达地区经验的基础上,做出了实施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重大决策,提出了“优化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发展要求,全面启动和实施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战略,通过旅游重大项目的开发建设,推动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和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进而带动我省旅游产业由观光型旅游方式为主,积极向观光型和休闲度假型、康体健身型等复合型旅游发展方向转变,努力实现将云南省建省成为旅游经济强省和中国一流、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
(二)云南旅游“二次创业”以来基本情况旅游“二次创业”实施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关注旅游产业的发展,连续三年召开了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并先后召开了一系列旅游现场办公会和专题调研会,进一步理清了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和解决发展难题,采取了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加快旅游发展,全省上下呈现出新一轮加快旅游发展的新态势,旅游业呈现出持续、较快、健康发展地新局面。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综合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2008年,全省接待海外旅游者250.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0.1亿美元,继续保持全国第八、西部第一的地位;接待国内游客10250.1万人次,突破了1亿人次大关;旅游总收入663.3亿元,跃上了600亿元的新台阶,全省主要旅游经济指标的增幅均保持在15%以上。
今年上半年,全省旅游业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在全国海外游客下降4.4%,旅游创汇下降12.3%的情况下,我省实现了海外、国内两大市场的双增长。
其中,接待海内外游客5886.8万人次,同比增长17.6%;旅游业总收入达367亿元,同比增长21.5%。
云南旅游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云南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以多民族、多文化和多样地貌著称的省份。
由于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云南旅游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繁荣。
为r推动云南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云南省制定了详细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首先,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着重强调了生态保护。
云南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包括高山、湖泊、瀑布、森林等。
为了保护这些自然景观,云南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措施,比如建立国家级和自然保护区,限制旅游开发的规模和速度。
同时,云南也鼓励开发生态旅游产品,比如生态旅游区、生态农庄等,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其次,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还着重强调了文化保护与传承。
云南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遗迹,比如丽江古城、大理洱海等。
为了保护这些文化遗产,云南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比如修旦古建筑、保护传统手工艺等。
同时,云南也鼓励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比如民族民俗村、文化艺术表演等,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提升旅游体验。
口再次,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还着重强调了基础设施建设。
云南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但由于地理环境的复杂性,云南的交通运输•直存在瓶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云南计划修建更多的公路、铁路和机场,并提升现有交通网络的能力和效率。
此外,云南还计划加强文化设施的建设,如修建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等,以提供更多的文化娱乐活动。
最后,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还着重强调r市场开拓与品牌建设。
云南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目前由于知名度不高,国内外游客的数量还相对较少。
为了改变这个同面,云南计划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目光和游客。
同时,云南还计划与国内外旅行社、航空公司等合作,开展营销活动,推出更多的旅游产品。
□总的来说,云南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口标是保护生态、传承文化、提升基础设施和拓展市场。
通过制定详细的规划和实施相应的政策措施,云南旅游产业将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更多机会,同时提升云南作为旅游口的地的竞争力和魅力。
云南旅游发展现状和战略罗明义博士教授(云南省旅游局局长,云南大学旅游管理博士生导师)云南,即彩云之南。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依托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面向蓬勃发展的旅游市场,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培育旅游精品名牌,建设旅游支柱产业,成为国内外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旅游业已成为全省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云南旅游资源和特色云南,地处中国的西南边陲,位于东经97°31ˊ39″—106°11′47″和北纬21°8′32″--29°15′8″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全省。
其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特殊的立体气候条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少数民族聚居,造就了云南神秘而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七彩云南,旅游天堂”。
(一)良好的区位条件云南的国土总面积39.4万km2,总人口4400万人,是我国通向东南亚、南亚的门户。
陆路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边境线长达4060km;水路通过澜沧江-湄公河与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相通;有10个国家级口岸和近20 个省级口岸,有中缅公路、昆洛公路、昆河公路、滇越铁路及澜沧江—湄公河航道直通国外。
良好的区位条件,不仅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使云南具有秘境特色和异国风情的边境旅游优势;而且为云南旅游业对外开放创造了条件,构成了我国与东南亚、南亚的客源对流通道。
(二)独特的地理环境云南地形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最高点是西北部的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点是东南部河口县境的南溪河与红河交汇处,海拔76.4米。
在南北跨距不到1000公里的范围内,平均相对高差超过4000米。
全省属层状立体地貌,在39.4万km2平方公里大地中,包含了高山、峡谷、中低山、丘陵、台地、河谷地、盆地等各种地貌类型。
其中,山地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4%,盆地仅占6%。
(三)典型的立体气候云南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几乎囊括了中国从南到北的各种气候类型,形成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典型立体气候特点。
云南旅游市场分析报告1. 前言云南是我国的旅游热门目的地之一,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悠久的历史而著名。
本文将对云南旅游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旅游市场规模、旅游资源特点、旅游产品供给等方面。
2. 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云南旅游产业是云南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云南旅游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云南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宣传推广等。
这些政策的推动下,云南旅游产业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
3. 旅游市场规模云南旅游市场规模庞大,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云南接待游客数量超过1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5000亿元。
云南的旅游市场主要由国内游客和国际游客组成。
国内游客主要来自于一、二线城市,他们通常选择长假期间或者节假日来云南旅游。
国际游客则主要来自东南亚、欧美等地,他们对云南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4. 旅游资源特点云南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
其中,云南的自然风光是其最具特色和竞争力的旅游资源之一。
云南的自然景观包括雪山、湖泊、峡谷、瀑布等,以及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丽江古城等。
此外,云南还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包括彝族、白族、傣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风俗、传统节日等。
这些独特的文化元素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5. 旅游产品供给云南的旅游产品供给多样丰富,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主要的旅游产品包括自然景点观光、民族文化体验、生态旅游等。
此外,云南还开发了一些特色旅游产品,如茶马古道文化旅游、辣椒文化旅游等,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云南的旅游产品供给不仅包括传统的线下旅游产品,也有线上旅游产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云南的旅游企业也纷纷开展了在线预订、导游服务等服务,方便游客的选择和参与。
云南发展花卉、旅游产业的考察报告【云南发展花卉、旅游产业的考察报告】一、背景介绍云南作为我国的重要省份之一,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在旅游和花卉产业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本报告主要对云南省花卉和旅游产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相关政策进行考察和分析,以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二、花卉产业考察1. 现状分析:云南省有着较为丰富的花卉资源,包括世界知名的滇红玫瑰、滇中蓝玉兰等。
目前,云南省的花卉产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以昆明、大理、丽江等地为中心的产业集聚区。
然而,仍存在花卉品种较为单一、市场病虫害问题等一些局限性。
2. 发展趋势:随着国内外花卉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云南省的花卉产业有望进一步发展壮大。
未来,云南可加强花卉品种研发和推广,提高产品质量,拓展国内外市场,并积极参与国际花卉交流与合作。
3. 推动政策:为促进花卉产业的发展,云南省可加大对花卉企业的扶持力度,提供专业培训和技术支持,同时加强市场监管,保护花卉品牌和知识产权。
三、旅游产业考察1. 现状分析:云南省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多样的民族文化资源,成为国内外旅游者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目前,云南省的旅游业已初步形成以大理、丽江、昆明和西双版纳等地为核心的旅游圈。
然而,旅游业发展中还存在公共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2. 发展趋势:未来云南旅游业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结合云南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资源,推出更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延伸旅游链条,提升旅游体验,提高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
3. 推动政策: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云南省可加大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同时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四、结论与建议云南省的花卉和旅游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为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1. 加强政府引导和扶持,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2. 加快花卉品种研发和推广,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3. 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管体系,保护花卉品牌和知识产权;4. 保护旅游资源,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提升;5. 加强旅游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提升旅游综合服务能力;6. 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提升游客满意度。
云南省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关于云南省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为学习云南省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20**年*月*日至*日,在党校常务副校长的率领下,我县旅游系统相关代表团赴云南进行了学习考察。
代表团由党校、县旅游局、**等政府主管领导组成。
在滇期间,考察团全体人员先后考察了大理古城—洱海—丽江古城—束河古镇—黑龙潭公园—昆明路南石林—七彩云南等著名景区(点),观看了《丽水金沙》、白族三道茶等少数民族歌舞表演,受益匪浅,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云南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云南旅游业起步于“七五”时期,发展于“八五”时期,成熟于“九五”时期。
在2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云南旅游业发展经历了从“观光接待”到“经济产业”再到“支柱产业”的转变升级过程。
一是加快推进“旅游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试点工作。
着力创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项目带动、运转高效”的旅游产业推进机制。
二是加快旅游项目开发建设。
三是进一步完善全省旅游发展规划,充实旅游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内容,指导全省旅游产业发展重点向休闲度假、乡村旅游、体育旅游、烟草和水电旅游、购物旅游、修学旅游、1民族文化旅游、跨境旅游、旅游地产、会展旅游、商务旅游、花卉旅游等新型旅游业态转移。
四是加大力度开拓客源市场。
推出一批奥运旅游专线、特色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
五是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和整治。
六是加强区域合作。
加快“川滇藏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建设,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旅游合作。
二、云南旅游业发展的三个主要经验近年来,云南省旅游业发展迅猛,特别是云南的昆明、丽江、大理、西双版纳和香格里拉等地区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旅游热点地区。
其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党委重视、政府主导,是建设云南旅游支柱产业的重要保证。
1、领导重视、狠抓落实,形成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云南、省政府始终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育。
先后出台了《中共云南、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云南旅游发展倍增计划》、《云南省“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等一系列鼓励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极大的推动了云南旅游业的发展。
云南旅游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摘要:云南是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省份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但其旅游业在发展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从云南旅游业的现状入手,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云南旅游业发展的对策,旨在提高云南旅游业的竞争力及市场占有率。
关键词:云南,旅游业,现状,发展对策1. 介绍云南省位于中国的南部边缘,是中国的云贵高原的一部分,与东南亚的边境接壤。
云南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包括世界自然遗产元阳梯田、石林、丽江古城、大理古城、西双版纳等风景名胜区和古道、茶马古道等文化旅游资源。
云南旅游业是云南省的支柱产业之一,带动了云南省经济的发展,云南旅游业在提高全省居民生活水平,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 云南旅游业现状分析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在近年来快速增长,在政策的支持下,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业建设、旅游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旅游业成为云南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
根据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的数据,2019年云南省旅游总收入达到了1.19万亿元,同比增长19.9%,其中国内旅游收入达到了1.08万亿元,同比增长21.3%。
虽然云南省旅游业在发展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云南省旅游业的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旅游景区重复建设随着云南旅游业的发展,许多景点不断重复建设,导致旅游市场的饱和,拉低了旅游业的利润率。
例如,丽江市境内就有多个碧塔海、玉龙雪山、虎跳峡等景点,导致同样的旅游资源被过度开发和利用。
2.2 旅游服务水平待提高云南省旅游服务质量尚待提高,部分旅游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的服务意识和技能,对旅游者的安全和质量保障意识较低,给旅游者带来了一定的消费风险和体验质量问题,这影响了云南省旅游质量的整体形象。
2.3 旅游地产重建问题近年来,随着房地产的发展,许多地方开始注重旅游地产的开发,导致许多优秀的景点和文化资源被破坏,部分文化遗产受到侵蚀,旅游质量得不到保障。
昆明旅游休闲产业的现状及问题分析昆明作为云南省的省会城市,自然资源丰富,风景秀丽,是一座充满吸引力的旅游胜地。
而随着旅游休闲产业的快速发展,昆明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昆明旅游休闲产业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
一、现状1. 旅游资源丰富昆明的自然景观独特,有着千年历史的滇池、大观楼、西山等着名景点吸引着无数的游客。
不仅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还有众多少数民族风情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来此感受。
2. 旅游设施齐全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昆明的旅游设施也在不断完善。
有各式各样的酒店、民宿、景区导览设施等,满足了游客的各种需求。
3. 旅游市场繁荣昆明的旅游市场非常繁荣,各类旅游产品和项目琳琅满目。
无论是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美食体验等等,都可以在昆明找到。
二、问题分析1. 旅游资源开发不均衡昆明市的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大部分旅游资源都集中在市区周边,而较远的乡镇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不足,这就导致了旅游资源开发的不均衡,限制了昆明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2. 旅游市场供求不平衡昆明的旅游市场需求很大,但供给能力相对不足。
特别是在旅游旺季,各类旅游资源设施供不应求,常常出现一房难求的情况。
这不仅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限制了昆明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
3. 旅游业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昆明的旅游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景区导游服务质量不高,有的酒店设施陈旧,有的旅游项目安全隐患较高。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游客的旅游体验,也不利于昆明旅游休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 旅游产业管理不规范由于昆明旅游休闲产业的迅速发展,一些旅游相关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违法违规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比如一些景区乱收费、一些旅游公司虚假宣传、一些酒店乱涨价等等,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昆明旅游休闲产业的形象和信誉。
三、建议1. 加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政府应该加大对乡镇地区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力度,推动昆明的旅游资源开发向多元化、均衡化方向发展,使得整个昆明市的旅游资源利用更加合理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