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文化贸易——以国际演艺业为例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44 MB
- 文档页数:14
发展中国国际文化贸易的思考--以电影产业为例摘要:近年来,随着国际文化贸易的迅猛发展,文化产业在一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关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文化产业中,电影产业是最具国际化的媒介产业,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的大小反映着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美国的电影产业在当今世界最具竞争力,而中国则在电影贸易中长期不如意。
通过对美国电影产业贸易内外部影响因素的分析,揭示美国电影产业贸易的发展经验和启示,对于对照中国电影产业现状和取美国所长找出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全球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电影产业,文化贸易,中美一、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及问题(一)高速发展趋势在改革的推动下,我国电影制作机构在改革的推动下,我国电影制作机构不断增扩,电影制作权逐渐放开,近年来,电影产业实现了年均35%以上的高速增长。
2010年,我国城市影院总票房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1.72亿元,比2009年增长64%,中国电影票房迈入百亿时代。
在电影行业分析师郜寿智看来,中国电影票房在2011年将继续毫无悬念地保持强劲增速,但增长的幅度可能相对去年来看会有一些下滑。
可能会保持百分之四、五十以上这样一个增长速度。
(二)衍生产品成为新趋势从发达国家的电影产业结构来看,票房收入只是电影产业收入的一部分,将电影作为产业拓展的初始平台,依托电影开发衍生产品,是充分利用电影资源,实现收入最大化的重要手段。
在美国,电影票房收入仅仅占电影产业总收入的30-40%,如大片《蜘蛛侠》的延伸产品开发收入高达20多亿美元,远远超过电影的票房收入。
目前,中国电影业也开始尝试开发衍生产品,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国产大片《无极》在创作过程中就开始酝酿衍生产品的开发,其衍生产品开发的内容涵盖了图书开发、游戏开发、邮票发行、音像制品、动漫及玩具产品、歌舞剧、音乐等诸多领域,并在游戏开发上和法国一家全球最大的3D版游戏公司,签约开发游戏产品。
(三)产业维度和深度不断延伸。
国际文化贸易作为国际服务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际间文化贸易已成为当今全球服务贸易竞争的重点领域之一。
而文化产业在发达国家国民经济产值中亦占有很大比重,正成为其出口支柱产业之一。
正如美国学者沃尔夫所言,“文化、娱乐——而不是那些看上去更实在的汽车制造、钢铁、金融服务业——正在迅速成为新的全球经济增长的驱动轮。
”相对于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有关国际文化贸易的理论研究和探讨却刚刚起步,本文选取国际文化贸易的概念作为研究标的,试图通过对其内涵和外延的梳理和综述,并结合与文化产业的关系,理清其概念的逻辑体系,从而为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国际文化贸易的理论研究打下基础。
一、国际文化贸易的概念内涵关于国际文化贸易的概念,国内外的文化学者、经济学者、政府官员及业内人士众说纷纭,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个一致性的描述。
有国内学者认为,“文化贸易属于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殊的服务贸易,它是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贸易活动。
文化产品不仅具有商品属性,同时也具有精神和意识形态属性。
”(周成名,2006)还有国内学者认为,“文化贸易主要是指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文化产品(Cultural Go ods)和文化服务(Cultural Services)的贸易活动。
”(高洁,2005)而有国外学者指出,“从概念上讲,可交易的文化实体可被定义为能生产或分配物质资源的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能通过音乐、文学、戏剧、喜剧、文档、舞蹈、绘画、摄像和雕塑等艺术形式娱乐大众或激发人们思考。
这些艺术形式,有的能以现场表演的方式(如音乐厅和舞台剧)展示给大众,有的却是先被存储记录下来(如在压缩光盘里)再卖给大众。
这里面同样还包括储存和分配文化产品的机构。
它们有的以公共服务的形式存在,(如图书馆和博物馆);有的以商业的形式存在,(如电视台和美术馆);有的则两者兼而有之。
”(Van Grasstek,2005)总体上看,对于文化贸易的概念内涵国内外较为一致地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