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杂草的化学防治(1,2)
- 格式:ppt
- 大小:2.44 MB
- 文档页数:59
植物农学中的有害杂草防治方法在植物农学中,有害杂草的存在往往给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带来很大的威胁。
有害杂草种类繁多,繁殖迅速,如果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防治有害杂草,农学家们经过实践和研究提出了多种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有害杂草防治方法。
一、防治有害杂草的物理方法1、机械防治法机械防治是指通过人工或机械手段,对有害杂草进行清除或破坏,以减少其数量和繁殖能力。
常见的机械防治方法有:除草和锄草。
除草是指将有害杂草上部的繁殖部分(如茎、叶、花)彻底清除,通过给予农作物充足的阳光和养分,使其能够更好地生长和发展。
而锄草则是通过锄头等农具对有害杂草根部进行破坏,以达到削弱其生长能力的目的。
2、耕犁和深耕法耕犁和深耕是通过将土壤翻转或翻松,将有害杂草的根系暴露于土面上,使其失去生长的机会以达到减少其数量的目的。
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那些有害杂草的根系较为脆弱,深度较浅的情况。
二、防治有害杂草的化学方法1、农药防治法农药是一种专门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和有害杂草的化学药剂。
农药的使用既可以杀死有害杂草,也可以抑制其生长繁殖,达到防治的目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农药的使用必须按照合理的剂量和方法进行,以避免对环境和人畜造成危害。
2、热力熏灭法热力熏灭是指通过高温处理的方式,将有害杂草的种子和地上部分彻底消灭。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能够耐受高温的农作物,可以通过高温处理的方式,将土壤中的有害杂草种子破坏或死灭。
三、防治有害杂草的生物学方法1、生物防治法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寄生生物和天然病原体等生物因子对有害杂草进行控制和防治的方法。
通过引入能够控制有害杂草生长和繁殖的天敌,减少其数量,遏制其生长。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同时对环境无污染。
2、生物技术防治法生物技术防治是指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通过对有害杂草基因的改变或修复,达到防治的目的。
这种方法通过对有害杂草进行基因工程改造,使其失去生长和繁殖的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
杂草治理方法
杂草是指生长在农田、草地、道路、河岸等地的不受人类控制的植物。
它们不仅会占用土地资源,还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因此,杂草的治理是非常重要的。
一、物理治理
物理治理是指通过人工或机械手段将杂草清除。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面积的杂草治理。
常用的物理治理方法有:
1.手工除草:利用锄头、镰刀等工具将杂草逐一清除。
2.机械除草:利用割草机、除草机等机械设备将杂草清除。
3.覆盖除草:在土地表面覆盖一层黑色塑料膜或草帘,阻止杂草生长。
二、化学治理
化学治理是指利用化学药剂将杂草消灭。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面积的杂草治理。
常用的化学治理方法有:
1.喷洒除草剂:将除草剂喷洒在杂草上,通过药剂的作用将杂草消灭。
2.土壤消毒:在种植前将土壤进行消毒,杀死土壤中的杂草种子。
3.烟熏除草:利用烟熏剂将杂草消灭。
三、生物治理
生物治理是指利用天敌、寄生虫等生物控制杂草的生长。
这种方法对环境污染小,但需要长时间的实验和研究。
常用的生物治理方法有:
1.引入天敌:引入一些天敌,如昆虫、鸟类等,控制杂草的生长。
2.利用寄生虫:利用寄生虫控制杂草的生长。
杂草治理方法有很多种,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在治理杂草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环保,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农田杂草化学防治概述一、杂草的定义杂草一般是指农田中非有意识栽培的植物。
广义的说,是指长错了地方的植物。
二、杂草的危害(一)与农作物争水、肥、光能等。
(二)侵占地上和地下部分空间,影响作物光合作用,干扰作物生长。
(三)杂草是作物病害、虫害的中间寄主。
由于杂草的抗逆性强,不少是越年生或多年生植物,其生育期较长,所以病菌及害虫常常是先在杂草上寄生或越冬,在作物生长后,则逐渐迁移到作物上进行危害。
(四)增加管理用工和生产成本。
(五)降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六)影响人畜健康,有些杂草如毒麦种子,若大量混入小麦,人吃了含有4%的毒麦的面粉就有中毒甚至死亡的危险;毛茛体内含有毒汁,牲口吃了会中毒等等。
(七)影响水利设施。
三、农田杂草的发生特点(一)产生大量种子杂草的一生能产生大量的种子繁衍后代,如马唐、绿狗尾、灰绿藜、马齿苋在长江下游一年可产生2-3代种子,一株马唐、马齿苋就可产生2万~30万粒种子。
(二)多种繁殖方式有些杂草不但能产生大量种子,而且还具有无性繁殖的能力,杂草的无性繁殖可分为以下几类:1、根蘖类如苣荬菜、刺儿菜、大刺儿菜、田旋花。
2、根茎类如白茅、芦苇、狗牙根、牛毛毡、藨草、眼子菜等。
3、鳞茎类如野蒜。
4、匍匐类如狗牙根、双穗雀、李氏禾等。
5、块茎类如水莎草、香附子。
6、须根类如狼尾草、老碱草。
7、球茎类如野荸荠、野慈姑。
8、鸡爪类眼子菜的越冬地下芽。
9、珠芽小根蒜顶上珠芽。
这些地下根茎生长快,在农田内开始发现1~2株,在年底可长成一大片。
另外用锄头清除多年生杂草,锄完后不到几天,很快长出新枝,人们称香附子为“回头青”就是这个意思。
(三)传播方式的多样性杂草的种子或果实有容易脱落的特性,有些杂草种子具有适应于散布的结构或附属物,借外力可传播很远,分布很广。
例如,蒲公英、苣荬菜、刺儿菜等的种子长有绒毛,可随风飞扬,飘至远方。
牛毛毡、节节草等种子小而轻,可随水漂流,进入农田。
苍耳等杂草种子有钩或粘性物质,易粘住人、动物,通过它们的活动带到各处。
杂草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杂草是指生长在农田、园地、道路、景观区等地的不良植物,它们会竞争养分、水分和空间,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保证农田的正常生产和景观的整洁美观,需要采取有效的杂草防治措施。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杂草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方法是通过机械或手工的方式去除杂草。
具体措施包括:(1)耕作控草:通过翻耕、深松等方式,将杂草的根系翻破,暴露在土面上,然后借助于太阳光、氧气等逐渐枯死。
(2)覆膜控草:将黑色或透明的塑料薄膜铺在地表,阻断杂草生长的光线,同时还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温度。
(3)刈割控草:利用割草机、割灌机等工具将杂草割短,割得越近越好,使其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使其枯死。
(4)人工除草:通过手工将杂草连根拔除。
2.化学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方法是利用化学药剂来控制杂草的生长。
具体措施包括:(1)喷雾除草剂:使用有效成分浓度合适且环境友好的喷雾除草剂,将其喷洒在杂草上,通过透过叶片吸收,达到控制杂草生长的目的。
(2)土壤残留除草剂:在作物种植前将残留除草剂施入土壤中,通过土壤吸收杂草残留除草剂达到长效控制草害的目的。
(3)种子处理剂:将种子浸泡在含有除草剂的溶液中,使药剂进入种子内部,杀灭种子中的杂草胚芽。
3.生物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是指利用与杂草天敌的关系来控制杂草的生长。
具体措施包括:(1)天敌防治:引入与杂草有天敌关系的动植物,如引入食草动物,让它们吃掉杂草;或引入寄生性昆虫,让它们寄生在杂草中,控制其生长。
(2)微生物防治:利用微生物抑制杂草的生长,如利用细菌、真菌等生物制剂来阻碍其生长繁殖。
4.综合防治方法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常常采取多种方法综合使用,以达到防治杂草的目的。
例如,在种植季节合理采取一定的耕作措施,如深翻土壤、覆膜、喷洒除草剂等,并结合生物控制方法,最大程度地减少或消灭杂草。
一、实验背景杂草是农田、果园、茶园等农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植物,它们与农作物争夺养分、水分、光照等资源,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因此,杂草防治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本实习旨在通过实验,了解杂草的生长规律、危害特点以及防治方法,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杂草的生长规律、危害特点。
2. 掌握杂草防治的常用方法。
3. 培养实际操作技能,提高杂草防治效果。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小麦田杂草种子、小麦种子、土壤、肥料、农药等。
2. 实验方法:(1)杂草种子繁殖实验:选取不同品种的杂草种子,分别播种于不同处理条件下,观察杂草的生长情况。
(2)杂草危害实验:将小麦种子与杂草种子混播,观察杂草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3)杂草防治方法实验:采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等方法,观察不同方法对杂草的防治效果。
(4)杂草防治效果评价:通过调查杂草密度、高度、产量等指标,评价不同防治方法的效果。
四、实验过程与结果1. 杂草种子繁殖实验(1)实验分组:将不同品种的杂草种子分为A、B、C三组,每组50粒。
(2)播种:将杂草种子均匀撒播于土壤中,覆盖1cm厚的细土。
(3)观察:定期观察杂草的生长情况,记录杂草的生长速度、高度、叶色等。
(4)结果分析:A组杂草生长速度较快,高度较高,叶色较绿;B组杂草生长速度适中,高度适中,叶色较淡;C组杂草生长速度较慢,高度较低,叶色较黄。
2. 杂草危害实验(1)实验分组:将小麦种子与杂草种子按照1:1的比例混合,分别播种于不同处理条件下。
(2)播种:将混合种子均匀撒播于土壤中,覆盖1cm厚的细土。
(3)观察:定期观察小麦和杂草的生长情况,记录杂草密度、高度、产量等。
(4)结果分析:在化学防治条件下,小麦产量较高,杂草密度较低;在生物防治条件下,小麦产量适中,杂草密度较高;在农业防治条件下,小麦产量较低,杂草密度较高。
3. 杂草防治方法实验(1)化学防治:采用农药对杂草进行喷洒,观察防治效果。
化学控草措施
化学控草措施是一种利用化学物质控制杂草的技术,其主要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1.除草剂:除草剂是化学控草的主要方式,通过喷洒除草剂,可以
有效清除农田中的杂草,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常见的除草剂有草甘膦、百草枯等。
2.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种能够调节植物生长和发
育的化学物质,通过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控制杂草的生长,从而达到控草的目的。
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烯效唑、多效唑等。
3.杀虫剂:某些杀虫剂也可以用来控草,例如杀灭菊酯、毒死蜱等,
它们能够杀死一些害虫,同时也可以抑制某些杂草的生长。
需要注意的是,化学控草措施并不是一种万无一失的方法,如果不合理使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会对农作物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使用化学控草措施时,需要遵循科学、安全的原则,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
同时,对于不同的杂草种类和生长环境,需要选择不同的控草措施,以达到最佳的控草效果。
农田杂草化学防治概述农田是粮食和农作物的主要种植地,而杂草是农田的常见问题之一、杂草会竞争作物的光、水、营养和空间资源,从而对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农田杂草化学防治是一种常见和有效的方法,主要通过使用化学除草剂来控制和消灭杂草。
本文将讨论农田杂草化学防治的概述。
首先,农田杂草化学防治的基本原则是选择合适的草药和适量的使用。
农药是农田杂草化学防治的核心工具,包括广谱除草剂和选择性除草剂。
广谱除草剂能对大多数杂草产生杀灭作用,而选择性除草剂只对特定的杂草有效,对作物基本无害。
使用合适的草药可以提高防治效果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适量的使用也是农田杂草化学防治的重要原则,过量使用会导致草药残留和对环境生态系统的损害。
其次,农田杂草化学防治的操作方法包括喷洒、涂抹和追肥。
喷洒是最常见的操作方法,可以使用喷雾器将草药均匀喷洒在农田表面。
喷洒操作灵活简单,可以灵活调节草药使用量,适用于大面积农田的防治。
涂抹是将草药涂抹在杂草的叶片上,适用于局部杂草的防治。
追肥是将草药与肥料混合施用,既能育苗又能防治杂草。
操作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如农田面积、杂草种类和分布等进行决策。
此外,农田杂草化学防治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是防治时机的选择。
农田杂草化学防治的最佳时机是在杂草萌发初期进行,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杂草对作物的竞争。
其次是选择化学草药的耐药性。
长期大量使用同一种化学草药可能会导致一些杂草对其产生抗药性,因此应定期更换草药,以降低杂草对化学草药的耐药性。
此外,还需要遵守使用化学草药的相关法律法规,以保证农田杂草化学防治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最后,除了化学防治,还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农田杂草防治。
综合措施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农艺措施等。
物理防治包括锄草、覆膜和烧草等操作,可以减少杂草数量。
生物防治包括利用杂草天敌和杂草拮抗作用进行防治。
农艺措施包括合理施肥、调整播种时期和间距等,可以加强作物竞争力,减少杂草对作物的影响。
草坪杂草的化学防治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在草坪随着气温的回升逐渐返青的同时、令人讨厌的杂草也先后崭露头角,在草坪维护的各项工作中,防除杂草的工作量最大。
就我所辖物业下的各小区草坪情况,由于普遍建植较早、绿化工对草坪养护的技能又较差,仅停留在人工拔除杂草的阶段、费时、费工不说,而且杂草还拔不干净,拔杂草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杂草的生长速度,草坪草害问题日趋严重、加上病虫害,不少地方的草坪已经斑斑驳驳、有的区域甚至荒废,严重影响了小区的景观,居民对此意见很大,鉴于此状况、化学防治草坪杂草成了我物业绿化工提高技能的当务之急。
同样,我国对草坪杂草化学防治技术还仅停留在借鉴草谱有限的少数农田除草剂。
如何解决草坪杂草防除问题,特别是防除禾本科草坪中的禾本科杂草,如:上海地区较常见的牛筋草、狗牙草、马唐、茅草、早熟禾、稗草等,已是提高草坪质量的一大难题。
一、成坪草坪中的杂草防治早春,当土壤温度持续在10℃以上,夏季一年生杂草开始萌发并旺盛生长,夏末和初秋开花,夏季初霜死亡。
夏季一年生杂草主要有马唐、牛筋草、狗尾草等。
二年生杂草从夏末到初秋日温持续保持在21℃时萌发,冬季生长、冬末和初春开花结实。
由于他们混于草坪草中,在秋季和初冬不易被察觉,直到冬末快速生长开花结实时才严重影响草坪质量,二年生杂草主要有早熟禾、蒲公英等。
多年生杂草能够生长两年以上,但实际上有些多年生阔叶杂草生长周期于冬季一年生阔叶杂草相似,也是春季旺盛生长,在炎热的夏季枯萎。
有些多年生阔叶杂草与夏季一年生杂草相似,在夏季旺盛生长,秋季初霜时枯萎。
多年生杂草主要有茅草、狗牙根、稗草等。
一般情况下,一年生杂草和两年生杂草主要用芽前型除草剂防除,而多年生杂草主要用芽后型除草剂防除。
禾本科杂草主要用芽前型除草剂防治、阔叶杂草主要用芽后型除草剂防治。
1.芽前型除草剂的选择和应用芽前型除草剂在杂草种子发芽前施用,抑制种子的萌发。
如果在杂草萌发后施用,其除草效果会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