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4.49 MB
- 文档页数:44
设计概论李江知识点设计概论是设计专业学生所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通过学习设计概论,学生可以对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本文将围绕设计概论中李江相关的知识点展开讨论。
一、设计概论概述设计概论是一门介绍设计原理和方法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设计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它包括了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过程、设计思维和设计语言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李江作为设计概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设计实践中。
二、李江的概念和特点1. 李江的定义李江是一种通过排列、组合、形状、色彩等元素进行视觉传达的方法。
它是设计师在解决问题时所采用的一种基本手段。
通过灵活运用李江,设计师可以使作品更富吸引力和表达力。
2. 李江的要素李江的要素包括线条、形状、颜色、纹理、空间等。
这些要素相互组合,通过不同的排列和组合方式来实现视觉传达的目的。
例如,线条可以传达动态感和稳定感,形状可以表达物体的特征和功能,颜色可以引起情绪和体验,纹理可以增加触感和立体感,空间可以营造氛围和层次感。
3. 李江的原则李江的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对比、重复、对齐、平衡、节奏、层次等。
这些原则可以帮助设计师创造出符合人类视觉感知规律的作品。
例如,对比可以突出重要元素,重复可以形成统一的视觉语言,对齐可以提高整体性和整洁感,平衡可以实现稳定和和谐感,节奏可以增加动感和流畅感,层次可以营造视觉深度和立体感。
三、李江在设计中的应用1. 平面设计李江在平面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在海报设计中,通过合理运用线条、形状、颜色、对比等李江要素,可以使海报更加醒目吸引人眼球;在标志设计中,通过简洁而有力的李江构图,可以使标志更易识别和记忆。
2. 产品设计在产品设计中,李江的应用也是不可或缺的。
通过运用李江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可以使产品的外观更具吸引力和卖点。
例如,汽车设计中,通过线条的流畅感和动感,可以体现出速度和激情;家具设计中,通过颜色和形状的搭配,可以体现出风格和品味。
第一章走近设计世界上的物分为两类,一类是大自然生成的,一类是人类创造的;山顶洞人用螺壳、石头和兽骨制成的项链;案例分析:论述题,陶器和青铜器体现人类造物的哪些思想?讲到早期人类的造物,陶器和青铜器是很典型的范例。
陶器是人类从洞穴走向平原时创造的存储物品使用的器皿,新石器时代由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改变了,对于生活器具的需求自然就高了起来。
陶器还需要分出石器和水器,又分出日用器、随葬器和礼器来。
陶器的造型和纹饰体现着很多原始文化。
那些看起来粗糙的陶器不自觉地包含着人类早期的审美意识,也体现了工艺过程的明显的设计行为,设计行为包括、选材、打制、研磨、穿孔、染色、装饰等等。
“虎食人卣”外观造型“虎食人卣”是我国商贷的青铜器,卣是一种酒器。
上有盖,有提梁,器型的设计就是根据商代传说的饕餮来设计的。
设计理念,设计思想体现在哪?英格兰南部的“司通亨治”是原始的宗教场所,有着人类最早的环境设计意识。
不仅仅在视觉的气场上,而且在空间的结构上,都有许多神秘的色彩。
越走进它,那种神秘感就越深,研究它,你不会知道哪些让人根本无法想象的原始设计意念。
这是一个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或者说是控制人们思想的地方,在开口的马蹄形结构中,设计人有着非凡的天文,数学地质、结构上的科学的东西,也有原始的、巫术上的东西。
在夏至的早上,人们向东眺望,会发现那里正好是面对太阳升起的地方,于是司通亨治中的那块踵石就很重要,是夏至的时间到来的标志。
这个标志一定和当时人们的信仰有着关联性,有先知先觉的人就利用了人们信仰活动的需要,创造了巨石的结构和空间的形态。
人们不会去玩无聊的石头游戏,只有把这种场合和器具的创造当做比他们生命还重要的时候,才具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将这些设计视为至高无上的目标。
“蚂蚁椅”是丹麦的设计师雅可布森1952年设计的,是一把结构上很简单的椅子。
(与同类产品对比)对认识的认识最好的途径是通过同类产品的比较来分析作品1957年“蚂蚁椅”在意大利米兰家具展上获金奖;为什么这把椅子会得到如此高的评价?从椅子的侧面看,线条是有优美的,能够完全考虑到人体曲线的需要,非常符合人体工学的原理,所以就座非常舒适,其实是形式上简洁、明快、结构简单,用料精打细算,它的坐面与靠背为一次成型的模压弯曲多层板,钢管腿,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比伊姆斯的设计更为简单、省料:其三是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家具中它是最容易生产的那种,而且它可以叠起来存放:其四是由于作者对家具材料的色彩有多种选择方案,材料的语言特性就更强了,能适应于各种环境。
《设计概论教案》章节一:设计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设计的定义和意义;2. 掌握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3. 理解设计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设计的定义和意义;2. 设计的基本原则;3. 设计的流程;4. 设计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设计的定义和意义;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3.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了解设计的流程;4. 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了解设计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章节二:设计原则教学目标:1. 掌握设计的基本原则;2. 学会运用设计原则进行创意设计。
教学内容:1. 设计原则的定义和分类;3. 设计原则的应用方法。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设计原则的定义和分类;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常见的设计原则;3.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了解设计原则的应用方法;4.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设计原则进行创意设计。
章节三:设计流程教学目标:1. 理解设计流程的意义;2. 学会运用设计流程进行设计。
教学内容:1. 设计流程的定义和分类;2. 常见的设计流程;3. 设计流程的应用方法。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设计流程的定义和分类;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常见的设计流程;3.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了解设计流程的应用方法;4.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设计流程进行设计。
章节四:设计分类教学目标:2. 掌握各类设计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内容:1. 设计的分类;2. 各类设计的特点;3. 各类设计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设计的分类;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各类设计的特点;3.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了解各类设计的应用;4. 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了解设计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章节五:设计师教学目标:1. 了解设计师的定义和职责;2. 掌握设计师的技能和要求;3. 了解设计师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
教学内容:1. 设计师的定义和职责;2. 设计师的技能和要求;3. 设计师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
1.简述设计的目标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2.简述设计学的划分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通过学科方向的确定,以及对相关学科的认识,我们便能理解研究设计史必然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3.设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设计是一种产品生产,这种产品具有物理的属性,可批量生产,它满足商品的价值规律,反映着设计的市场性,映射着时代的科学技术的水平,是时代的必然结果,这是其它艺术不具有的特点。
设计是一种艺术创造,它体现着人类的精神文化价值,实现了设计师的精神对象化,设计师把自己的才能和精神对象化,设计师把自己的才能和精神人格趣味通过产品反映出来,产品表现着设计师的一切。
就设计生产来说,设计不仅仅是产品生产,而且生产了设计师的主体和欣赏感受艺术的大众这个主体。
它的大众化是远大于其它艺术所产生的影响。
所以在我们看来,设计美学所反映出来的审美价值是多元的整体1、设计是一种艺术活动,2、设计是一种经济行为,3、是一种高科技的创作活动,4、设计是一项社会工程4.什么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这个运动以英国为中心,波及到了不少欧美国家,工艺美术运动对于设计改革的贡献是重要的,它首先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美术家从事设计,反对“纯艺术”。
另外,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强调“师承自然”、忠实于材料和适应使用目的,从而创造出了一些朴素而适用的作品。
“新艺术”一词成为描绘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艺术运动、以及这一运动所产生的艺术风格的术语,它所涵盖的时间大约从1880年到1910年。
新艺术如采用自然的纹样作为装饰的主题,装饰适度。
新艺术运动成为连接现代设计运动的桥梁。
5.什么是装饰艺术运动?什么是后现代主义运动?简要说明二者的区别。
设计概论朱和平知识点设计概论是一门涉及设计理论、设计方法和设计实践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探讨设计概论中的朱和平知识点,包括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的过程和设计的要素。
一、设计的基本概念1. 设计设计是指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对需求的理解,以及对环境的评估和对目标的设定,从而提供一个解决方案的过程。
设计可以是产品设计、视觉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等多种形式。
2. 创新创新是指在设计过程中提出新颖、独特且有用的想法和解决方案的能力。
创新可以来自于对需求的深入理解、对用户行为的观察和对技术的应用等。
3. 用户体验用户体验是指用户在使用产品或者参与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反馈。
设计师需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关注用户的需求和期望,以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二、设计的过程1. 问题定义在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问题的定义和界定。
设计师需要清楚地了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以及问题所处的背景和环境。
2. 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是指在问题定义的基础上,进行创意的生成和方案的初步设计。
设计师通过头脑风暴、素描和模型等方式,提出和探索多个解决方案。
3. 详细设计在概念设计的基础上,设计师需要对方案进行详细的设计。
这涉及到材料的选择、技术的应用和具体的制作过程等。
4. 实施和评估在详细设计完成后,设计师需要将方案实施并进行评估。
评估可以是原型测试、用户调研或者专家评审等方式,以验证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三、设计的要素1. 功能功能是指设计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果。
设计师需要确保设计方案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并提供实用的功能。
2. 美学美学是指设计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特征。
设计师需要注重形式的美感和视觉的吸引力,以提升设计品质和用户体验。
3. 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指设计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设计师需要考虑材料的可再生性、能源的节约和废物的减少等方面,以确保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4. 人机交互人机交互是指设计中人与产品或系统的交互过程。
设计师需要关注用户界面的设计和交互方式的设计,以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设计概论教案范文
课程名称:设计概论
课程代码:DESG101
学分:3
课时分配:48学时(18讲授学时,30实践学时)
先修课程:无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主要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设计概论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从而为他们在设计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学习和创作提供基础。
二、课程内容
1.设计概论概述
-设计的定义与特征
-设计领域的分类及发展历程
2.设计思维与创新
-设计思维的概念与特点
-创新与设计的关系
-创新方法与工具
3.设计原则与要素
-设计原则的种类与应用
-设计要素的概念与应用
-设计原则与要素在实践中的运用案例分析
4.设计方法与过程
-设计方法的种类与选择
-设计过程的基本步骤与流程
-设计项目管理与评估
5.设计与社会责任
-设计与可持续发展
-设计与文化传承与创新
-设计与社会问题解决
三、教学方法
1.讲授式教学: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传授设计概论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实践式教学:通过实践项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设计概论理论,进行创意设计和实践操作。
3.讨论式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思维交流和创新思考。
4.模拟演练式教学:利用角色扮演等模拟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设计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并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评估
1.课堂小测:每节课后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和理解程度。
设计概论第一章导论一、设计的本质㈠工艺美术说——设计是工艺美术现实存在的一种手段和方式,也是工艺美术实现自身艺术造物目标的手段和方式。
设计创造活动在最终意义上是——一种人类活动的艺术方式的探索活动。
①发现不合理的生活方式。
②改进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使人与产品、人与环境更和谐。
③进而创造新的,更合理的,更美好的生活方式㈡工业设计说——认为广义的工业设计向我们展示了设计的关系本质。
设计是一种关系的表达与处理——人与物的关系人与机器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㈢文化说——设计无论是作为艺术、技术、艺术品还是商品,都是文化的产物,具有一种独特的文化品质。
1工艺美术说——手工艺设计,设计与制作不分开。
2工业设计说——大工业化,设计与制作分开。
3文化说——贯穿。
二、设计的再认识①工具设计——生存状态,最基本②工艺美术——生活状态,美化,装饰性③工业设计——增加生活内容的生产(科技水平,生产水平)④数字化(数码)设计——创造更美好生活(虚拟、相比)三、设计是改良+创新①改良——二合一。
改良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生活情趣。
②创新——材料、技术水平决定着创新型设计。
第二章设计学研究的范围一、设计史1.设计史——研究设计发生及发展的历史。
20世纪70年代英国设计史协会成立,标志设计史成为一门新的独立学科。
★2.《考工记》和《博物志》都视作设计学作为一门理论的最萌芽和起点。
3.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设计学的产生是20世纪以来的事件。
设计——物质文化行为。
设计学——既有自然科学特性,又有人文学科色彩。
★4.设计的终极目标:功能性与审美性。
5.研究设计史必然要研究科技与美术史。
(工艺美术、建筑史)二、设计理论设计理论——对设计活动进行理论归纳和研究。
18世纪50年代何加斯的《美的分析》是西方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
三、设计批评1.设计批评——一独立的表达媒介来描述、阐述和评价具体的设计作品和现象,并作出价值判断。
2.20世纪初的形式主义批评开始现代设计批评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