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定义 撤机时机的评估 撤机方法 撤机失败的评估 拔管的指证、执行、并发症
定义
逐渐减少呼吸支持的时间和强度,同时逐 渐恢复患者的自主呼吸,直至患者完全脱 离机械通气的过程。
撤离机械通气时机的掌握
目前临床医生面临的最大难题:
★确定什么时候可以撤机, --即撤机时机的把握。
★撤机后再插管率为3-19%。
撤机常用的筛查标准 (附加/理想标准)
标准 客观的 测量结果
主观的 临床评估
说明
足够的氧合 (如:PaO2≥60mmHg且FiO2≤0.35; PEEP≤5-10 cmH2O;PaO2/FiO2≥150-300); 稳定的心血管系统(如:HR≤140;血压稳定; 不需(或最小限度的)血管活性药; 没有高热,<38度; 没有明显的呼吸性酸中毒; 血色素≥8–10 g/dL 良好的精神活动(如:可唤醒的,GCS≥13,ramsay3-4分 停用镇静剂,或应用镇静剂但意识清醒或稳定的神经科患 者。); 稳定的代谢状态(如:可接受的电解质水平)
3.间歇强制通气(IMV)方式撤机
优点:对于COPD的患者,这种逐渐撤机
的过程可以使肾脏逐渐发挥作用来代偿撤 机中所出现的二氧化碳分压上升。IMV对 气道平均压和循环功能的影响也较小。
4.压力支持通气(PSV)方式撤机
PSV是一项根据需要,以一定的吸 气压力来辅助患者吸气,帮助克服机械 通气管路阻力和增加潮气量。通过调节 吸气辅助压力水平,可以不同程度的分 担患者的呼吸肌负荷,减少呼吸功耗。 通过逐渐降低吸气辅助压力的水平来逐 渐加大每次呼吸中呼吸肌的负荷,直至 最后完全依靠患者的呼吸肌自主呼吸。
5.IMV/SIMV与PSV方式并用脱机
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撤机手段。 它可以使撤机过程更加平稳,尤其适合 于撤机指标处于边缘状态的病例。这种 方式在强调通气(IMV/SIMV)的间期 仍向自主呼吸提供一定水平吸气辅助压 力(PS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