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2
关乘法口诀的发展历史,使他们认识到乘法口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用汉字记载与传承下来的,历经千年,经久不衰。
通过介绍乘法口诀的相关史料,一方面让学生理解用汉字书写的意义,另一方面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单元整体教学思路单元结构图及课时安排本单元教学内容用12课时完成。
课时教学设计课时本单元第1课时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意义一样吗?4.补充相关史料,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师利用课件介绍教科书第 51 页乘号的由来。
教师: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为什么“×”和“+”看起来很像,但又不完全相同呢?5.课堂练习,巩固乘法的意义。
教师:你能把上面的两个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吗?教师:你能举例说说什么样的加法算式可以写成乘法算式吗?[设计意图:通过算式比较及相关史料的介绍,让学生进一步沟通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系,理解乘法的意义,感受学习乘法的价值。
]【环节五: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完成P48做一做1。
2.学生独立完成P48做一做2。
3.学生独立完成P48做一做3。
[设计意图:通过多元化、有梯度的练习题,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环节六:回顾全课,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并能把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还知道了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知识、方法两方面梳理本节课所学,感受到学习数学价值所在。
]板书设计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生:有3组小熊、每组有5个……[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起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把学生身边的问题数学化,为学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 【环节二:自主探究,建立联系。
】1.学生小组讨论选用哪种方式列式。
(加法?乘法?)因为学生还没有学习怎样进行乘法的计算,学生可利用实物图,通过数一数算出乘法算式的得数、可以用加法算式算出得数。
人教版数学二上教案: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主要包括乘法算式的认识、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以及乘法口诀的学习。
本单元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运算的重要环节,也是后续学习更高级数学运算的基础。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开始本单元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法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乘法运算,学生可能是第一次接触,因此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实例,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乘法口诀的学习感到困难,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掌握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乘法运算的学习,对数学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掌握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乘法口诀,进行正确的乘法运算。
五. 教学方法本单元的教学采用以下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实例,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乘法口诀。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乘法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乘法的实例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用于学生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游戏材料:准备有趣的游戏材料,用于课堂上的游戏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具体的情境,如“小明的妈妈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有2个种子,请问一共有几个种子?”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乘法的含义。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乘法的计算方法,如“2乘以3等于6”,并解释乘法的原理和步骤。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练习题一、选择题1.3个6相加,算式是()A.3+6 B.6×3 C.6+6+6+6+6+62.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A.2×3=3×2 B.2×3=3+2 C.2×3=3+3+33.1张书桌有4条腿,2张书桌有()条腿。
A.6 B.8 C.104.可以用口诀“四六二十四”计算的算式是()A.4+4+4+4+4 B.4+6 C.4×65.与“五六三十”与这句口诀不对应的是()A.6+6+6+6+6 B.6×6×6×6×6 C.6×56.下面加法算式不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的是()A.3+4+5+6 B.1+1+1+1+1 C.3+3+3+3 D.4+4+4+4+4 7.每只猴子吃3根香蕉,4只猴子吃多少根香蕉?可以列式为()A.3+3+3 B.3×4 C.4+4+4+4二、填空题8.先把乘法口诀补充完整,再根据乘法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二( )一十,。
( )六十八,。
四五( ) ,。
9.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数。
2×( )=8( )×6=185×( )=104×( )=12( )×5=30( )×6=3610.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1+1+1+1=( )×( )3+3+3=( )×( )4+4+4+4=( )×( )5+5+5=( )×( )11.3个5相加得( ),加法算式是( ),乘法算式是( )或( )12.按规律填数:4,8,12,( ),( ),24 13.34⨯表示( )个( )相加,得( ) 14.一个乘数是3,另一个乘数是4,积是( )15.3×5=15,算式中两个乘数分别是( )和( ),积是( ) 16.3+3+3=( )×( )2+2+2+2-1=( )×( )-( ) 17.在括号里填上“>”“<”或“=”2×1( )2+1 3×5( )5×3 2×4( )3×3 3×5( )4×4 2×2( )2+2 2+8( )2×5 18.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5<16 3×( )<10 11>5×( ) 24>5×( ) 17>4×( ) 3×( )<14 三、判断题19.5×4=20读作4乘5等于20。
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教学内容】:课本P47、48页,例1、2.【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
3、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乘数和积在乘法算式中的位置。
会正确地写出乘法算式。
【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教学准备】:教师要准备气球、梨和熊猫图,学生准备小棒、练习本、红花、小圆形、梨和熊猫的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星期天到了,小明和他的伙伴正在一起玩游戏呢,让我们来看看吧。
这是什么地方呀?你最爱玩什么项目?[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认识乘法建立概念1、出示插图数一数:小飞机上共有几人2、分小组讨论一下:怎样数?怎样算?3、请分组汇报说说你们是怎样算的?板书:(1)1+1+1+1+1+1+1+1+1+1+1+1+1+1+1+1+1+1+1+1=15有1+1+……+1+1=15 几个1相加?15个1相加(2)每个吊厢坐3人,一共有5个3相加,3+3+3+3+3=15还有别的算法吗?4、师小结:像上面算法来算,你觉得怎样?对呀, 太麻烦了.为了更简便地表示像这种有很多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板书:“乘法”5、同学来观察一下黑板上面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大家说得对,根据这些特点,我们把很多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简化,如在相同加数和这加数的个数间写上一个符号“×”,叫乘号。
板书1)1+1+……+1+1=15×1或 1×152)3+3+3+3+3=5×3或3×5用乘号“×”表示运算的式子叫做乘法算式,读做15乘1, 1乘15, 5乘3,3乘5。
即:几个几相加写作:几×几读作:几乘几小组活动,集体评价乘法算式和乘号的写、读。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一个乘数是4,另一个乘数是5,积是多少?列式是()。
A.4×5=20B.4+5=9C.5-4=12.9×6+9=()A.27B.36C.54D.633.二(1)班第一组有6排,每排坐4个同学,第一组有()人。
A.24B.12C.104.(40-36)×5=()A.9B.18C.20D.45.根据乘法口诀“五五二十五”写出乘法算式是()。
A.2×5=10B.5×5=25C.5+5=106.4×2+46=()A.5B.54C.18D.40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所有的连加算式都能改写成乘法算式。
()2.两个数相乘,积一定大于其中一个因数。
()3.求几个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4.求几个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5.每句口诀都能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6.因为2+2=2×2,所以4+4=4×4。
()三.填空题(共6题,共26分)1.根据不同的乘法口诀填一填。
(1)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求一共有多少只小蜗牛,列出加法算式是________,列出乘法算式是________或________。
3.把口诀补充完整。
三______十八 ______五二十五五______三十4.妈妈带我和弟弟去植物园参观,一张成人票16元,一张儿童票8元。
妈妈需要给售票员阿姨________元钱。
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乘法的初步认识、1~6的乘法口诀、乘加和乘减式题、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问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分为两个层次:第一,由学生熟悉的游乐场情境提供同数连加的式题,让学生认识乘法运算的意义,初步感受乘法运算的简洁性;第二,沟通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与乘法的关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6的乘法口诀分三段进行教学,即5的乘法口诀、1、2、3、4的乘法口诀和6的乘法口诀。
本单元在1、2、3、4的乘法口诀后面,编排了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
这样编排,一方面使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对前面所学的乘法口诀进行练习,缓解学生记忆乘法口诀的压力;另一方面是让学生认识同一组乘法口诀中两句相邻乘法口诀之间的关系,掌握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
在解决问题部分,鼓励学生用画图、语言叙述等不同的形式表征问题结构,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算法,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领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策略,逐步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1~6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其中,4、6的乘法口诀是教学的难点。
学情分析“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之一。
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索,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整理和归纳1~6的乘法口诀。
有的学生在授课之前就已经会背诵乘法口诀,但是他们对乘法口诀的应用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要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来记忆乘法口诀,体会乘法口诀的作用,进而达到熟记并能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法计算的目的。
教学策略1. 运用多种表征方式之间的相互转换,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通过让学生说一说(几个几)、写一写(加法算式或乘法算式)、画一画等活动,实现语言表征、符号表征、图形表征之间的相互转化,使学生真正理解乘法的意义。
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检测题
一、填空: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6+6+6+6=()×()2×3=()+()+()
2、把口诀补充完整。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8×()=24 ()×6=24
()×2=8 ()×4+5=25
4、在○里填上“>、<、=”。
2×22+2 6×64×4
3 + 3 3×35×23×4
5、□里最大能填几。
5×<27 4<15
6、□里最小能填几。
×3>10 6>15
7、6个3相加,和是()。
8、5乘6,写成乘法算式是()。
9、一个因数是2,另一个因数是4,积是()。
10、两数相乘的积是12,一个因数是2,另一个因数是()。
二、看图列式计算。
(()=()
(()=()
(()=()
(()=()
三、解决问题。
1、买一瓶大可乐要6元,小青买了3瓶,应付多少元?
2、小强买4本图画书,每本4元,一共付多少元?
3、李老师买1个西瓜用去了8元,买一串葡萄用去了5元,一共用去多少元?
4、5头大象搬木头,每头搬3根,还有2根木头没有搬走。
原来一共有多少根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