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院牙周病学病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63.00 KB
- 文档页数:5
口腔疾病的常见病例分析一、龋齿的病例分析龋齿是口腔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主要由于牙齿表面被细菌侵蚀而导致。
以下是一个龋齿的典型案例:患者,男性,35岁,平时口腔卫生良好,定期刷牙并使用漱口水。
然而,在最近一次口腔检查中发现他有一个较大的黑色洞穴形成在右下侧的臼齿上。
通过进一步询问和观察,我们得知患者经常食用高糖饮食,并喜欢从事含有染色物质的咖啡和红茶。
在这个案例中,患者对口腔卫生保持得相对良好,但因长时间暴露于高含糖和染色物质的食物中,牙齿表面受到细菌侵蚀,并发展出明显的龋洞。
二、牙周炎的病例分析牙周炎是一种影响牙周组织的感染性疾病,通常与牙菌斑的积累和牙齿周围组织的炎症有关。
以下是一个牙周炎的典型案例:患者,女性,50岁,在最近一次口腔检查中被诊断出有轻度牙周炎。
她抱怨牙龈红肿、容易出血,并感觉咬合不适。
在进一步询问和检查时,我们了解到她平时刷牙时不够彻底,经常忽略使用线牙刷进行清洁。
这个案例表明,患者在个人口腔卫生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刷牙不彻底以及忽略了使用线牙刷进行清洁。
这导致了牙菌斑的过度积累并引发了轻度的牙周炎。
三、口腔溃疡的病例分析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口腔黏膜上形成溃疡或小潰疡。
以下是一个口腔溃疡的典型案例:患者,男性,25岁,在最近数天内出现一颗小而圆形的溃疡,位于嘴唇内侧。
患者抱怨溃疡引起了不适感和疼痛,并影响了他的饮食。
经过观察和询问,我们得知患者最近一直处于高压工作状态,并在吃饭时经常咀嚼较硬的食物。
这个案例揭示了患者可能是由于压力过大和摄入较硬食物引发口腔黏膜的损伤,随后发展为口腔溃疡。
结论:通过以上三个典型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口腔疾病与个体日常生活习惯、饮食偏好以及个人卫生有着密切关联。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预防和治疗这些常见口腔问题至关重要。
总之,深入分析不同口腔问题的成因并找出个人习惯中存在的改进空间,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口腔健康。
口腔典型病例分析口腔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类型,涵盖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病症。
本文将分析一个典型的口腔病例,探讨其症状、原因以及治疗方法。
这个典型的病例是一个患有牙周炎的中年男性。
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由于牙菌斑引发的慢性牙龈炎症,进而导致牙周组织的破坏。
该患者主诉牙龈出血、牙齿松动以及口臭等症状。
通过对该患者的症状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首先,牙龈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牙周炎症状。
正常情况下,牙龈应该是粉红色的,而患有牙周炎的患者的牙龈通常会变得红肿,并容易出血。
这是由于牙菌斑中的细菌引起的牙龈组织炎症反应。
其次,牙齿松动是牙周炎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当牙龈炎症严重时,它会蔓延到支持牙齿的骨质和牙槽骨,导致这些组织的破坏。
这种破坏使牙齿失去了稳固的支撑,导致牙齿松动。
最后,口臭是牙周炎的另一个常见症状。
患有牙周炎的患者往往会有口腔中的细菌过度生长,这些细菌会产生恶臭的气味。
此外,病灶和脓肿的形成也会导致口臭。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这个患者的牙周炎的原因。
由于口腔卫生不良是导致牙周炎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怀疑这个患者的口腔卫生习惯不佳。
不正确的刷牙技巧、不定期的口腔卫生检查以及不规范的饮食习惯都可能对牙周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帮助这个患者缓解牙周炎症状,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建议以下治疗方法。
首先,患者需要改善口腔卫生习惯。
他应该每天使用牙线和漱口水来清洁牙齿和牙龈区域,并定期刷牙。
此外,患者应该定期就诊于牙医,接受全面的口腔检查和清洁。
其次,患者可以考虑接受牙周治疗。
牙周治疗可以包括拔除松动的牙齿、清除牙菌斑和牙石以及修复受损的牙周组织。
这将帮助患者恢复牙齿的稳定性和功能。
最后,患者需要改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过多食用高糖和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会增加牙菌斑的形成,进而加重牙龈炎症状。
患者应该适度控制饮食,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并减少糖分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总结起来,这个典型的口腔病例呈现出牙龈出血、牙齿松动和口臭等症状,主要原因是口腔卫生不良。
病例分析病例一患者,女,42岁。
主诉:左上后牙颊侧牙龈肿胀三月现病史:三月前发现左上后牙颊侧牙龈肿胀前来综合科就诊,诊断为 4 "慢性根尖炎",经根管治疗、桩核冠修复后1月,牙龈仍有肿胀感、瘘管不愈且少量流脓,轻度咬合不适。
牙体转诊要求牙周治疗。
10年来患者常有刷牙出血现象,偶有自发出血,可自行止住。
无明显牙齿松动。
否认咬硬物史、夜磨牙习惯。
未做过牙周治疗。
数年前双侧下后牙因龋拔牙平时每天刷2次牙,横刷+竖刷,否认不良习惯。
既往史:曾在外院补牙、拔牙。
家族史:无特殊。
全身情况:健康。
检查: 4 菌斑中量(PLI: 2),牙石(++)。
颊侧牙龈相应于根中部可见瘘管,周围龈肿胀,轻压少量溢脓。
瘘管处尖探针探入可达根面,略有粗糙感。
PD 颊侧正中10mm,窄而深,袋口紧,附着丧失9 mm。
探与瘘管相通,邻面及腭侧PD 3-4 mm,桩核冠,未粘合,正中咬合轻度早接触。
松动Ⅰ°全口口腔卫生较差,PLI: 2,牙石(++)余牙牙龈色红,质软,龈缘圆钝,BI:2-4, PD:3-7 mm,以后牙为重,附着丧失0-7 mm;部分牙龈退缩0-3 mm6 66 6 FI: 1-2,个别后牙松动Ⅰ°8 7 7 残根875 78 缺失彩幻及X片:问题:1.根据上述病史和检查做出初步诊断,简述诊断依据(6分)2.分析 4 颊侧牙龈瘘管不愈的可能原因,还需做哪些补充检查(4分)查看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初步诊断:(1) 4牙周牙髓联合病;(2)慢性牙周炎(1)初步诊断依据:a. 4根管治疗史,根尖低密度透影。
b. 4 存在深牙周袋(牙龈炎症, 附着丧失)c. 4 瘘管与牙周袋贯通(2)初步诊断依据:a. 牙龈色红,质软,龈缘圆钝b. PD:3-7 mm,以后牙为重,附着丧失0-7 mm,FI: 1-2,个别后牙松动Ⅰ°2.瘘管不愈的可能原因:(1)根纵裂(依据:局限深袋,根尖部根管扩大影,早接触)(2)超填根充物排出通道(依据:根充物超充影象,病历原始记录)(3)存在合创伤致根尖愈合迟缓(依据:早接触)(4)牙周炎(依据:牙周炎(深牙周袋)临床特点,未经牙周治疗)进一步补充检查内容:(1)复查牙体和根管治疗原始病例,比较不同时期x片(2)插诊断丝,偏位投照(分析原因)。
精品文档供您编辑修改使用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学习、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重度牙周炎临床病例报告摘要: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具有多种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其中重度牙周炎是一种严峻的疾病。
患者,男,13岁,3年前因“间断鼻衄7d伴黑便1d”收入院。
化验室检查:白血球13100/mm ,血色素g/dL,血小板2万/mm,。
骨穿示:巨核细胞增生性血小板减少,成熟红细胞大小不等。
入院查体,双下肢及右肩34个(2 cm×2cm)(4 cm×5cm)青瘀斑,双下颌及腹股沟可扪及肿大淋巴结。
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入院后采用输血、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强的松)及能量治疗。
2000年10月至2003年1月3年间住院治疗5次,两次病危通知,每次住院1019d,出院后一直口服强的松,每日mg之间反复调整服用,同时给予多维钙片及维生素等药物治疗。
2003年10月30日患者因双侧下牙自发痛伴夜间痛两周就诊,之前在当地县医院治疗两次,疼痛不缓解。
口腔检查:45髓腔开放,探牙髓敏感、有血,叩痛(++),松动Ⅲ°弱,牙龈充血水肿,牙龈沟底完整。
35叩痛(++),未及龋,松动Ⅲ°,牙龈沟底完整。
44与34松动Ⅱ°弱,无叩痛。
全口牙未及龋齿,余牙无明显松动,牙颌关系无异常,17及27萌出不全,口腔卫生较差。
全口曲面断层片显示:双侧下颌双尖牙区水平吸收及脱钙骨小梁。
牙片显示:45与35牙槽骨吸收至根尖1/2至2/3,根尖形成。
治疗:45与35分别2%利多卡因麻醉下开髓,牙髓新鲜有血,拔髓根管预备,封樟脑酚棉捻,两周后复诊诉,治疗后牙痛即缓解。
检查:轻叩痛,牙龈轻度充血,用碧兰麻与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根管充填。
讨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多发于儿童。
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激素治疗,大剂量或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可导致骨质疏松,脱钙,病理性骨折。
骨质疏松与激素促成蛋白质分解,抑制其合成以及增加钙磷排泄,抑制成骨细胞的活性有关,多见于儿童、绝经期妇女及老人。
本例病案从年龄上,服用药物时间长两方面均符合激素引起的副作用。
至于只发生或先发生于双侧下颌双尖牙区,是否与下颌骨发育特点有关,即是否属于薄弱区,患者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也正是由于这一特点,随着钙剂的补充及生长发育,该患区能否恢复或重建牙槽骨。
一、病例概述患者,男,45岁,主诉:右下后牙区肿胀、疼痛1周。
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后牙区肿胀、疼痛,伴有咬合不适,夜间疼痛加剧。
曾服用抗生素治疗,症状稍有缓解,但未痊愈。
现为进一步治疗,前来就诊。
二、病史分析1. 病史采集: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后牙区肿胀、疼痛,伴有咬合不适,夜间疼痛加剧。
曾服用抗生素治疗,症状稍有缓解,但未痊愈。
2. 既往史:患者既往无特殊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三、临床表现1. 口腔检查:右下后牙区肿胀,牙冠部分露出牙龈,牙龈红肿,触痛明显。
右下第二磨牙牙体部分缺损,牙髓暴露。
2. 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四、辅助检查1. X线片检查:右下第二磨牙根尖周阴影,提示牙髓炎。
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未见异常。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 诊断:右下第二磨牙牙髓炎。
2. 鉴别诊断:(1)根尖周炎:患者疼痛部位与牙髓炎相似,但根尖周炎疼痛部位较局限,且伴有牙松动、牙槽骨吸收等症状。
(2)牙周炎:患者疼痛部位与牙髓炎相似,但牙周炎疼痛部位较广泛,伴有牙周袋、牙松动等症状。
六、治疗1. 牙髓治疗:行根管治疗术,清除牙髓炎病变组织,根管充填。
2. 牙体修复:对牙体缺损部分进行修复,恢复牙齿功能。
3. 抗感染治疗:给予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
七、预后1. 根管治疗效果良好,牙齿功能恢复。
2. 定期复查,观察根管治疗效果及牙周状况。
八、总结本病例为一例右下第二磨牙牙髓炎患者,通过病史采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手段,明确了诊断。
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口腔牙髓炎是常见的口腔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恢复牙齿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牙周炎病人个案报告范文篇1引言: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由牙龈组织的炎症引起。
本篇报告旨在介绍一名患有牙周炎的病人的个案,包括其主要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过程。
个案描述:病人,男性,52岁,抱怨牙龈出血和牙齿松动的症状。
其口腔卫生习惯良好,但有抽烟和饮食习惯不健康的问题。
经过口腔检查,发现其牙龈红肿、牙龈出血且牙齿松动明显。
X射线检查显示牙周骨质流失较为明显,进一步确认了牙周炎的诊断。
诊断方法:首先,通过口腔检查可发现牙龈出血、牙龈红肿和牙齿松动等明显症状,而X射线检查则可以确定是否有牙周骨质流失。
在本个案中,病人的症状和X射线结果都表明牙周炎的存在。
治疗过程:在治疗过程中,病人首先接受了根面平整术,旨在处理松动的牙齿和清除牙周炎病因。
术后,病人被建议改善个人口腔卫生和饮食习惯,并定期进行口腔清洁和检查。
此外,病人也接受了牙周炎治疗的辅助措施,如牙周袋冲洗和局部药物治疗等。
疗效评价:到目前为止,病人已经完成了2个月的治疗。
再次进行口腔检查时,牙龈红肿、出血和牙齿松动的情况均有所改善。
病人的口腔卫生和饮食习惯也有所调整,对治疗产生了积极影响。
讨论与结论:牙周炎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个体差异较大。
针对每个病人的不同情况,治疗方案也应个体化,不应一刀切。
目前,本个案病人的治疗进展良好,但仍需进一步观察治疗效果。
结语: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个人口腔卫生习惯的改善,疾病可被有效控制和治疗。
个案报告的目的在于促使医务人员对牙周炎的诊断和治疗提高警惕性,以期为病人提供更好的口腔健康服务。
希望本篇个案报告对读者有所帮助。
牙周炎病人个案报告范文篇2摘要:本文报告了一例患有牙周炎的病人个案。
通过对该病人的病史、口腔检查结果的分析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我们成功地改善了病人的口腔健康状况。
一、病史该病人,女性,年龄45岁。
患者主诉牙齿松动、牙龈肿痛、口腔异味等症状已持续半年。
病人没有明显的系统性疾病史,但她坦言自己平时口腔卫生习惯不良,很少刷牙和使用牙线。
口腔病例分析试题及答案一、病例描述患者,男性,35岁,因左下后牙区疼痛不适就诊。
患者自述一周前开始出现咀嚼时疼痛,逐渐加重,现疼痛已影响睡眠。
既往体健,无系统性疾病,无药物过敏史。
二、临床检查1. 口腔卫生状况较差,牙石Ⅱ度,牙龈轻度红肿。
2. 左下第一磨牙近中邻面龋损,探诊敏感,无明显松动。
3. 冷热诊:左下第一磨牙敏感,无疼痛。
4. X线片显示:左下第一磨牙近中邻面龋损,未累及牙髓。
三、诊断1. 左下第一磨牙中度龋损。
2. 慢性牙周炎。
四、治疗方案1. 左下第一磨牙行去龋、垫底、充填治疗。
2. 全口牙周基础治疗,包括洁治、抛光、口腔卫生指导。
五、病例分析1. 患者疼痛的原因可能与龋损进展至牙本质深层有关,导致牙髓受到刺激。
2. 牙周炎的存在可能加重了牙髓的炎症反应,导致疼痛症状加剧。
3. 治疗方案中,去龋、垫底、充填治疗可以恢复牙齿形态,消除龋损刺激;牙周基础治疗可以控制牙周炎症,减少牙髓炎症的加重。
六、答案1. 疼痛的原因:龋损进展至牙本质深层,刺激牙髓。
2. 牙周炎对疼痛的影响:加重牙髓炎症反应。
3. 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去龋、垫底、充填治疗可以恢复牙齿形态,消除龋损刺激;牙周基础治疗可以控制牙周炎症,减少牙髓炎症的加重。
七、讨论1.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牙髓活力的监测,避免过度去龋导致牙髓暴露。
2. 牙周治疗后,应定期复查,评估牙周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患者应加强口腔卫生管理,定期口腔检查,预防牙周病和龋病的发生。
八、总结本病例中,患者的主要问题是龋损和牙周炎,治疗方案应综合考虑牙髓保护和牙周炎症控制。
通过合理的治疗和口腔卫生管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恢复口腔健康。
医学口腔病例分析报告一、患者,男,68岁。
主诉:戴全口义齿8年,咀嚼无力二年。
检查:上、下颌8—8缺失,全口义齿修复。
义齿易脱落,面重度磨损,息止颌间隙5mm。
义齿摘除后,见基托所覆盖区域的粘膜潮红。
生活史:饭后不清洁义齿,夜间不摘取。
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上、下牙列缺失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义齿性口炎3、分析咀嚼无力的原因:①镶复时间长,基托与粘膜不贴合,义齿固位稳定差。
②面重度磨损,垂直距离过低。
4、若重新修复,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有:①利用息止颌间隙确定②面部比例平分法③面部外形观察法④旧义齿作参考⑤拔牙前的记录。
5、校对垂直距离的方法:①指感髁状突撞击法②指感颞肌纤维收缩法③面部外形观察法6、非主诉疾病发生的原因:①义齿清洁差②夜间不摘取。
二、患者,男,56岁。
主诉:上前牙修复二年变色,影响美观。
检查:左上1烤瓷冠,外形如图(显示冠颈缘变黑),全口牙结石(++—+++),X片如图(显示牙槽骨水平吸收)。
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上颌牙体缺损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慢性牙周炎3、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①拆除修复体②重新制作4、非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①龈上洁治术②龈下刮治术③口腔卫生宣教④定期复查,维持疗效。
三、患者,女,52岁。
主诉:下前牙缺失三个月。
检查:下颌1│1缺失,下颌3│3稳固,下唇及颊粘膜处可见3~4个溃疡点。
上颌│2邻面龋。
X片如图(显示:龋达牙本质浅层)。
既往史:溃疡有反复发作史。
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下颌牙列缺损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①复发性口腔溃疡(单纯型)②左上2中龋。
3、主诉疾病的修复设计:①固定义齿②可摘局部义齿③种植义齿④粘结桥4、非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①消炎止痛,促进愈合②局部、全身用药③消除病因④左上2垫底充填。
5、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溃疡3~4个②有自限性③周期性反复发作④红、黄、凹、痛⑤左上2邻面龋达牙本质浅层。
四、患者,男,36岁。
主诉:左下后大牙咬合痛,面部肿胀三天。
海南省考研口腔医学复习资料牙周病学常见病例分析海南省口腔医学考研是众多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必经的一道关卡,牙周病学作为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在备考过程中,熟悉常见病例的处理方法以及病因分析是提高分数的关键。
本文将针对牙周病学常见病例进行分析,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和备战考试。
病例一:患者A,女性,35岁,主要症状为牙龈红肿、出血。
病例分析:根据患者主要症状,牙龈红肿、出血,可以初步诊断为牙周炎。
进一步检查显示,患者存在菌斑堆积以及牙石形成。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患者出现了牙龈红肿、出血的症状。
根据对这一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给出以下的治疗方案:清除菌斑和牙石、控制感染、指导患者正确刷牙。
病例二:患者B,男性,45岁,主要症状为牙齿松动、牙龈萎缩。
病例分析:患者主要症状为牙齿松动、牙龈萎缩,结合年龄和症状,我们可以初步判断为慢性牙周炎。
进一步检查显示,患者存在明显的牙周袋,牙齿周围存在大量的龈下刺激因素。
根据这一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治疗方案:清除牙周袋内的致病因素、牙齿固位、通过抗感染和修复治疗来控制病情。
病例三:患者C,女性,50岁,主要症状为牙齿敏感、长牙龈。
病例分析:患者主要症状为牙齿敏感、长牙龈,可以初步判断为牙龈退缩。
进一步检查显示,患者存在严重的刷牙过硬、应力过大,并且存在牙龈过薄的情况。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治疗方案:给予患者正确刷牙指导,采用辅助修复治疗,如粘接剂或牙体生成术,以增加牙龈的覆盖度。
病例四:患者D,男性,60岁,主要症状为牙齿松动、牙龈红肿。
病例分析:根据患者主要症状,牙齿松动、牙龈红肿,可以初步诊断为急性牙周炎。
进一步检查显示,患者存在牙周袋深度增加、牙龈出血等情况。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治疗方案:进行牙齿固位治疗,局部使用抗生素,同时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病例五:患者E,女性,40岁,主要症状为口臭、牙龈肿胀。
病例分析:患者主要症状为口臭、牙龈肿胀,可以初步判断为牙周脓肿。
芦某,男,27岁。
1.主诉:牙龈出血数月,近一周加重
2.现病史:该患者自述数月来刷牙及咬硬物时牙龈出血,量少,期间未做任何治疗,近一周症状加距,今来我院就诊。
3.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系统性疾病史、家族病史、药物过敏史传染疾病史。
4.检查:全口口腔卫生状况不良,牙石(+++),牙面可见烟渍及色素沉着。
牙龈红肿、质地松软,尤以后牙为主,BI2-4,PD2~5mm不等,可探及不同程度的附着丧失。
曲面断层片示:下颌牙槽骨均有不同程度水平吸收,未见其它异常。
18、28、38、48未萌出。
诊断:慢性牙周炎
18,28,38,48阻生齿
治疗计划:1.口腔卫生宣教
2.龈上洁治、下颌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术
3.牙周维护期治疗
4.18,28,38,48建议拔除
治疗过程:拍口内术前照片,建立牙周检查大表,签订知情同意书,行全口龈上超声洁治,下颌龈下刮治+根面平整,3%过氧化氢液与生理盐水交替冲洗,抛光,碘甘油龈沟上药。
医嘱:1.龈下刮治后常规注意事项
2.不适随诊
3.一周后复诊
一周后复诊检查:口腔卫生状况尚可,前牙唇侧龈缘及后牙邻面颈部探及少量软垢,牙龈炎症减轻,后牙探诊出血指数I~II,牙周袋变浅。
治疗:行全口喷砂处理,强化口腔卫生宣教。
嘱三周后复诊。
三周后患者因去外地未能复诊,电话回访,再次口腔卫生宣教。
术前曲面断层片
术前
一周后。
牙周病例书写案例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一个超有意思的牙周病例书写案例。
有这么一位患者,暂且叫他老张吧,走进诊室的时候那表情,哎哟喂,可痛苦啦!他一张嘴就喊:“哎呀呀,医生快救救我呀!”我连忙让他坐下慢慢说。
老张捂着脸说:“我这牙啊,最近老是疼,刷牙还出血!”
咱来看看这病例咋写的哈。
先写上老张的基本信息,这就像是给他的牙齿建个档案一样。
然后详细描述他的症状,就像照相机一样把他嘴里的情况一点点记录下来。
比如牙龈红肿啦,牙周袋有多深啦。
接着就该检查啦!就好比侦探在找线索一样,一点都不能马虎。
“老张,张大嘴,再张大点!”我一边检查一边记录。
检查完了,就得给老张解释解释呀。
我对老张说:“老张呀,你这牙周有点不妙啊!就好比你家房子的地基松了,房子能安稳不?”老张一听,急了:“那可咋办呀?”“别着急,咱们有办法解决!”
治疗的过程就像一场战斗,得一点一点攻克。
每次老张来复诊,那表情都充满期待,就像等待考试成绩的孩子一样。
治疗有效果的时候,老张那高兴劲儿啊,简直无法形容!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老张的牙慢慢好起来了。
他笑着对我说:“哎呀,真是太感谢你啦,医生!”
通过这个病例,咱能深刻体会到,写病例不是简单地记录文字,那是在记录患者的口腔健康历程啊!每个细节都得认真对待,这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笑容。
所以呀,咱做医生的,一定得把这事儿做好,让每个患者都能拥有健康的牙齿,灿烂的笑容!这就是我对牙周病例书写的看法,你们觉得呢?。
病例分析病例一患者,女,42岁。
主诉:左上后牙颊侧牙龈肿胀三月现病史:三月前发现左上后牙颊侧牙龈肿胀前来综合科就诊,诊断为 4 "慢性根尖炎",经根管治疗、桩核冠修复后1月,牙龈仍有肿胀感、瘘管不愈且少量流脓,轻度咬合不适。
牙体转诊要求牙周治疗。
10年来患者常有刷牙出血现象,偶有自发出血,可自行止住。
无明显牙齿松动。
否认咬硬物史、夜磨牙习惯。
未做过牙周治疗。
数年前双侧下后牙因龋拔牙平时每天刷2次牙,横刷+竖刷,否认不良习惯。
既往史:曾在外院补牙、拔牙。
家族史:无特殊。
全身情况:健康。
检查: 4 菌斑中量(PLI: 2),牙石(++)。
颊侧牙龈相应于根中部可见瘘管,周围龈肿胀,轻压少量溢脓。
瘘管处尖探针探入可达根面,略有粗糙感。
PD 颊侧正中10mm,窄而深,袋口紧,附着丧失9 mm。
探与瘘管相通,邻面及腭侧PD 3-4 mm,桩核冠,未粘合,正中咬合轻度早接触。
松动Ⅰ°全口口腔卫生较差,PLI: 2,牙石(++)余牙牙龈色红,质软,龈缘圆钝,BI:2-4, PD:3-7 mm,以后牙为重,附着丧失0-7 mm;部分牙龈退缩0-3 mm6 66 6 FI: 1-2,个别后牙松动Ⅰ°8 7 7 残根875 78 缺失彩幻及X片:问题:1.根据上述病史和检查做出初步诊断,简述诊断依据(6分)2.分析 4 颊侧牙龈瘘管不愈的可能原因,还需做哪些补充检查(4分)查看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初步诊断:(1) 4牙周牙髓联合病;(2)慢性牙周炎(1)初步诊断依据:a. 4根管治疗史,根尖低密度透影。
b. 4 存在深牙周袋(牙龈炎症, 附着丧失)c. 4 瘘管与牙周袋贯通(2)初步诊断依据:a. 牙龈色红,质软,龈缘圆钝b. PD:3-7 mm,以后牙为重,附着丧失0-7 mm,FI: 1-2,个别后牙松动Ⅰ°2.瘘管不愈的可能原因:(1)根纵裂(依据:局限深袋,根尖部根管扩大影,早接触)(2)超填根充物排出通道(依据:根充物超充影象,病历原始记录)(3)存在合创伤致根尖愈合迟缓(依据:早接触)(4)牙周炎(依据:牙周炎(深牙周袋)临床特点,未经牙周治疗)进一步补充检查内容:(1)复查牙体和根管治疗原始病例,比较不同时期x片(2)插诊断丝,偏位投照(分析原因)。
牙科病例分析与讨论在牙科领域,病例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对牙科病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可以更好地了解牙齿疾病的发生原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本文将以一个具体的病例为例,展开对牙科病例的分析与讨论。
病例背景:患者,女性,45岁。
主诉右侧上颌牙齿疼痛,并伴有牙龈出血。
病例分析与讨论:1. 临床检查与病史分析:在与患者交谈过程中,了解到患者平时口腔卫生习惯较差,不定期刷牙,同时有吸烟的习惯。
根据患者的口述,疼痛主要集中在右侧上颌牙齿区域,伴有明显的牙龈出血症状。
通过临床检查,发现右上侧磨牙区的牙龈明显肿胀,且有明显的牙结石存在。
2. 影像学检查分析:对患者进行牙周X光片检查,发现右上侧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之间有明显的骨质吸收现象,且牙周袋深度增加。
初步判断患者可能存在牙周炎或牙周病。
3. 实验室检查分析:为了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牙周状况,进行了牙周袋液分析。
结果显示牙周袋内的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细菌培养显示存在多种致病菌,确认了患者存在牙周炎。
4. 诊断分析:综合以上的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了诊断。
患者被确诊为右上侧牙周炎,并且存在牙结石和明显的骨质吸收现象。
5. 治疗方案制定:针对患者的诊断结果,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首先,建议患者改善口腔卫生习惯,每日定期刷牙,并使用牙线进行牙缝清洁。
其次,进行了超声洁牙以去除牙结石,并进行局部牙周治疗以减少牙周袋深度。
最后,根据患者的牙齿情况,讨论了可能需要进行牙齿拔除和牙槽突整形的可能性,并与患者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与讨论。
6. 随访与治疗效果评估: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了随访。
检查发现患者口腔卫生习惯改善明显,牙齿疼痛症状明显减轻,牙龈出血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通过再次进行牙周X光片检查,发现牙周袋深度有所降低,骨质吸收的情况也有所减轻。
结论:通过本次牙科病例的分析与讨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患者的牙周炎主要是由于口腔卫生习惯差、吸烟等不良习惯引起的。
口腔医学院牙周病学病例分析
————————————————————————————————作者:————————————————————————————————日期:
病例分析
病例一患者,女,42岁。
主诉:左上后牙颊侧牙龈肿胀三月
现病史:三月前发现左上后牙颊侧牙龈肿胀前来综合科就诊,诊断为 4 "慢性根尖炎",经根管治疗、桩核冠修复后1月,牙龈仍有肿胀感、瘘管不愈
且少量流脓,轻度咬合不适。
牙体转诊要求牙周治疗。
10年来患者常有
刷牙出血现象,偶有自发出血,可自行止住。
无明显牙齿松动。
否认咬
硬物史、夜磨牙习惯。
未做过牙周治疗。
数年前双侧下后牙因龋拔牙平时每天刷2次牙,横刷+竖刷,否认不良习惯。
既往史:曾在外院补牙、拔牙。
家族史:无特殊。
全身情况:健康。
检查: 4 菌斑中量(PLI: 2),牙石(++)。
颊侧牙龈相应于根中部可见瘘管,周围龈肿胀,轻压少量溢脓。
瘘管处尖探针探入可达根面,略有粗糙感。
PD 颊侧正中10mm,窄而深,袋口紧,附着丧失9 mm。
探与瘘管相通,邻面及腭侧PD 3-4 mm,
桩核冠,未粘合,正中咬合轻度早接触。
松动Ⅰ°
全口口腔卫生较差,PLI: 2,牙石(++)
余牙牙龈色红,质软,龈缘圆钝,BI:2-4, PD:3-7 mm,以后牙为重,附着丧失0-7 mm;部分牙龈退缩0-3 mm
6 6
6 6 FI: 1-2,个别后牙松动Ⅰ°
8 7 7 残根
875 78 缺失
彩幻及X片:
问题:
1.根据上述病史和检查做出初步诊断,简述诊断依据(6分)
2.分析 4 颊侧牙龈瘘管不愈的可能原因,还需做哪些补充检查(4分)
查看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初步诊断:(1) 4牙周牙髓联合病;(2)慢性牙周炎
(1)初步诊断依据:
a. 4根管治疗史,根尖低密度透影。
b. 4 存在深牙周袋(牙龈炎症, 附着丧失)
c. 4 瘘管与牙周袋贯通
(2)初步诊断依据:
a. 牙龈色红,质软,龈缘圆钝
b. PD:3-7 mm,以后牙为重,附着丧失0-7 mm,FI: 1-2,个别后牙松动Ⅰ°2.瘘管不愈的可能原因:
(1)根纵裂(依据:局限深袋,根尖部根管扩大影,早接触)
(2)超填根充物排出通道(依据:根充物超充影象,病历原始记录)
(3)存在合创伤致根尖愈合迟缓(依据:早接触)
(4)牙周炎(依据:牙周炎(深牙周袋)临床特点,未经牙周治疗)进一步补充检查内容:
(1)复查牙体和根管治疗原始病例,比较不同时期x片
(2)插诊断丝,偏位投照(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