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测距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63.50 KB
- 文档页数:10
超声波测距仪开题报告超声波测距仪开题报告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超声波测距仪作为一种常用的测距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对超声波测距仪的原理、应用以及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二、原理介绍超声波测距仪是利用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以及反射原理来测量距离的一种仪器。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发射超声波脉冲,然后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通过计算发射和接收之间的时间差,可以得到被测物体与测距仪之间的距离。
三、应用领域1. 工业领域:超声波测距仪在工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物体定位、障碍物检测以及测量流体的液位等方面。
例如,在自动化生产线上,超声波测距仪可以用于检测物体的位置,实现准确的定位。
2. 环境监测:超声波测距仪可以被用于环境监测领域。
例如,在城市噪音监测中,超声波测距仪可以测量声波的传播距离,从而帮助监测噪音污染情况。
3. 医疗领域:超声波测距仪在医疗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超声波检查中,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测距仪来测量人体内部器官的大小和位置,以帮助诊断疾病。
四、发展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超声波测距仪的应用领域将会不断拓展。
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超声波测距仪可以与其他传感器相结合,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测距功能。
另一方面,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普及,超声波测距仪可以与其他设备进行联网,实现远程监测和控制。
此外,超声波测距仪在精度和测量范围方面也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目前,超声波测距仪的精度已经非常高,但仍有一些局限性。
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可以期待更高精度和更大测量范围的超声波测距仪的出现。
五、结论综上所述,超声波测距仪作为一种常用的测距工具,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超声波测距仪将会在工业、环境监测、医疗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们期待着超声波测距仪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实现更高精度、更大测量范围以及更智能化的功能。
开题报告电子信息工程超声波测距系统的设计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现在认为,超声波最先是从1876年F.Galton的气哨实验开始,这是人类首次产生高频声波。
在以后30年内,人们对超声波仍然了解的比较少,发展较为缓慢,对超声波研究没有非常重视。
接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超声波的研究慢慢的受到各国的重视。
这时期法国人Langevin使用了一种晶体传感器,并使其在水下接收一些相对较低频率的超声波,并且提出是否可以使用超声波对水中的潜艇进行检测或者在水下利用超声波进行通信。
在1929年,前苏联科学家Sokolov最先提出了利用超声波探进行检查金属物内部是否存在缺陷的想法。
在间隔两年后,德国人Mulhauser获准一项关于超声检测方法的德国专利,但是他却没有在这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
在1934年Sokolov发表了关于超声波在液体槽子里用穿透法作实物试验的结果,使用了多种方法用来检测穿过试验物品的超声波中含有的能量,在这些方法中最为简单的是使用光学方法观察液体表面由超声波形成的波纹的大小。
之后德国人Bergrnann发布了关于超声波的经典著作《uLTRAsoNIC》,在该著作中对超声波早期的大量资料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这本著作也一直被认为是超声波领域中的经典之一。
美国的Firestone和英国的Sproulels两人对超声波脉冲回波探伤仪进行了首次介绍,并使超声波检测技术发展到了更为重要的一个阶段。
在各种各样的超声波检测系统中,这是最为成功的一种检测系统,因为它具有最广泛的代表性,而且其检测结果也是最容易解释的。
这种方法除了可用于手工检测外,还可以和各种先进的系统进行联用。
直至当前,在超声无损检测中,脉冲回波系统仍然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在50年代由于雷达的快速发展大大的促进了超声波技术的发展;而后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又使超声波的发展有了一次快速的飞跃。
超声波被广泛的应用于医疗诊断、无损检测及工业控制中。
超声波测距仪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超声波测距仪是一种利用超声波技术测量距离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器人导航、智能家居等领域。
超声波测距仪通过发射超声波信号并接收其回波信号来计算距离。
该技术具有测距范围广、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因此在各行各业都有潜在的应用需求。
本项目旨在设计一个基于超声波技术的简易测距仪原型,通过学习超声波原理、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等知识,实现一个能够准确测量距离的设备。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以深入了解超声波测距的原理和应用,同时提高自身在电子设计和嵌入式系统开发等方面的技能。
二、项目目标1.设计一个简易的超声波测距仪原型,能够准确测量距离。
2.学习并掌握超声波测距的原理,理解超声波信号的发射、接收和处理过程。
3.学习并掌握相关硬件电路设计知识,包括超声波传感器的选型、信号放大与滤波等。
4.学习并掌握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包括单片机的选择与编程、传感器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等。
5.实现一定程度的功能拓展,如显示测距结果、实时监测、报警等。
三、项目计划与进度安排第一阶段:调研与准备(2天)在第一阶段,我们将进行超声波测距技术的调研与准备工作。
具体计划如下:1.研究超声波测距的原理,了解超声波信号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2.调研市场上已有的超声波测距仪产品,分析其技术特点和功能。
3.研究超声波传感器的选型原则,并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4.学习相关的硬件电路设计知识,为后续的电路设计做准备。
第二阶段:硬件设计与实施(5天)在第二阶段,我们将进行硬件电路设计与实施的工作。
具体计划如下:1.根据项目需求和选定的超声波传感器,设计相应的硬件电路。
2.硬件电路设计包括超声波传感器的接口电路设计、信号放大与滤波电路设计等。
3.购买所需的元器件,并进行电路的实际搭建与测试。
第三阶段:嵌入式系统开发与调试(7天)在第三阶段,我们将进行嵌入式系统开发与调试的工作。
具体计划如下:1.根据项目需求和硬件电路设计,选择合适的单片机进行开发。
超声波测距开题报告超声波测距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超声波测距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技术,通过利用超声波的特性来确定物体与测距设备之间的距离。
超声波测距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安防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超声波测距的原理、应用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
二、原理介绍超声波是指频率超过人耳可听到的上限(20kHz)的声波。
超声波测距利用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恒定的特点,通过测量超声波发射和接收的时间差来计算距离。
具体而言,当超声波发射器发出信号后,经过一段时间后,超声波会被物体反射回来,然后被接收器接收。
通过计算发射和接收的时间差,再乘以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即可得到物体与测距设备之间的距离。
三、应用领域1. 工业自动化:超声波测距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例如在物料处理中,可以通过超声波测距来准确控制物料的位置和流量。
此外,在机器人导航和避障中,超声波测距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超声波测距被广泛应用于超声波成像系统中。
通过测量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时间,可以生成人体内部的图像,用于医学诊断和手术导航。
3. 安防领域:超声波测距技术在安防领域中被用于距离测量和运动检测。
例如,超声波传感器可以被安装在墙壁上,用于检测房间内是否有人进入或离开。
四、技术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超声波测距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目前,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已经应用于超声波测距中,以提高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
1. 多波束技术:传统的超声波测距仅能测量单个物体的距离,而多波束技术可以同时测量多个物体的距离。
这使得测量更加快速和准确,适用于复杂的环境。
2. 声纳定位技术:声纳定位技术结合了超声波测距和声纳定位的优势,可以实现对目标物体的定位和跟踪。
这在军事和海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3. 激光雷达:激光雷达是一种基于激光测距原理的测距技术,与超声波测距相比,激光雷达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测量范围。
然而,激光雷达的成本较高,适用于对测量精度要求较高的场景。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超声波测距系统设计
一研究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声波将在测距仪中的应用越来越广。
但就目前技术水平来说,人们可以具体利用的测距技术还十分有限,因此,这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而又有无限前景的技术及产业领域。
展望未来,超声波测距仪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常重要有用的工具在各方面都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它将朝着更加高定位高精度的方向发展,以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很多场合如汽车倒车、机器人避障、工业测井、水库液位测量等需要自动进行非接触测距。
超声波是指频率大于20 kHz的在弹性介质中产生的机械震荡波,其具有指向性强、能量消耗缓慢、传播距离相对较远等特点,因此常被用于非接触测距。
由于超声波对光线、色彩和电磁场不敏感,因此超声波测距对环境有较好的适应能力,此外超声波测量在实时、精度、价格也能得到很好的折衷,并且在测量精度方面也能达到农业生产等自动化的使用要求。
三国内外研究状况
现阶段声纳的发展趋势基本为:研制具有更高定位精度的被动测距声纳,以满足水中武器实施全隐蔽攻击的需要;继续发展采用低频线谱检测的潜艇拖曳线列阵声纳,实现超远程的被动探测和识别;研制更适合于浅海工作的潜艇声纳,特别是解决浅海水中目标识别问题;大力降低潜艇自噪声,改善潜艇声纳的工作环境。
无庸置疑,未来的超声波测距仪将与自动化智能化接轨,与其他的测距仪集成和融合,形成多测距仪。
随着测距仪的技术进步,测距仪将从具有单纯判断功能发展到具有学习功能,最终发展到具有创造力。
在新的世纪里,面貌一新的测距仪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超声波测量测距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中,测量距离是一个基本且重要的需求。
而超声波测量测距作为一种非接触式测距技术,因其精度高、稳定性好的优点,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
超声波测量测距技术主要通过发送和接收超声波信号来测量目标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其原理是将超声波信号发送到目标物体上,然后通过计算发送和接收信号之间的时间延迟,即可得到目标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通常情况下,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的工作频率为20kHz到200kHz之间。
这种技术在许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工业自动化、无人机、智能家居等。
在工业领域,超声波测量测距技术可以用于物体检测、障碍物避让和位置控制等方面。
通过精确测量距离,可以实现对物体的精确定位和控制。
在无人机领域,超声波测量测距被用来辅助飞行器的定位和避障。
通过检测无人机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可以自动调整飞行高度,避免与物体发生碰撞。
在智能家居领域,超声波测距技术用于测量室内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智能灯光控制、自动门窗开关等功能。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设计并实现一个超声波测量测距系统,用于高精度、高稳定性的距离测量。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研究将完成以下内容:1. 系统硬件设计:包括超声波发射器、接收器和处理电路等的设计和制造。
2. 系统软件设计:包括控制算法的设计和实现。
通过合理的算法设计,可以提高测距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
3. 系统性能评估:通过对测距系统进行实验和测试,评估系统的性能和准确度。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1. 超声波传感器选择:根据需要的测量范围和精度,选择适合的超声波传感器。
2. 硬件设计:根据超声波传感器的特性和测量要求,设计和制造适用于该测距系统的硬件电路。
3. 软件设计:编写控制算法,实现超声波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并计算目标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4. 系统集成:将硬件电路和软件算法进行集成,构建完整的测距系统。
超声波测距仪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人类听觉范围的声波,其在测距和跟踪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超声波测距仪是一种基于超声波原理设计的仪器,可用于测量物体与测距仪之间的距离。
本文将介绍超声波测距仪的设计开题报告,并讨论其原理、设计思路和预期结果。
二、背景知识超声波测距仪利用声波的传播速度和回波时间来计算物体与测距仪之间的距离。
它通常由超声波发射器、超声波接收器和计时电路组成。
发射器发出超声波信号,当它遇到物体并发生反射时,接收器接收到反射波并将信号送入计时电路,计时电路根据信号的往返时间计算出与物体的距离。
三、设计目标本设计的目标是制作一个低成本、精度可靠的超声波测距仪。
具体要求如下:1. 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的频率范围应能够满足常见的测距需求;2. 设计的测距仪应具有较高的测距精度,误差范围应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3. 测距仪应具有稳定性,并能适应不同环境下的使用;4. 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成本、易用性和可维护性等因素;5. 最终设计的超声波测距仪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
四、设计思路1. 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的选择在设计测距仪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
应根据测量距离和精度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工作频率范围,并考虑到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的灵敏度和功耗等因素。
2. 计时电路设计计时电路是测距仪的核心部分,它根据超声波信号的往返时间计算出距离。
设计计时电路时,需要考虑到信号处理和精度控制等方面的因素。
3. 噪声滤波和误差校正在实际测量中,存在各种噪声和误差源,例如环境噪声、信号传输误差等。
为了提高测距仪的测量精度,应采取适当的滤波和误差校正措施。
4. 设计测试与验证设计完成后,应进行相关的测试与验证,包括距离测量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
五、预期结果通过本设计,预期可以制作出一个低成本、精度可靠的超声波测距仪。
测距仪具有稳定性,并且能够满足常见的测量需求。
附页: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测距方法在很多场合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特别是像深井、管道、水利能源等特殊性质的测量,在此背景下便产生了非接触式的测量需求。
无线测距仪是一种对距离进行检测的装置,采用非接触式的距离测量。
超声波类型的非接触式测距方式具有受外界光及电磁场等因素的影响小、测量速度快、准确可靠,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在小范围内的测量要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声波将在测距仪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目前在国内外超声波测距方面的研究方向和水平各有不同,主要体现在对测距原理、超声波发射接收电路频率的选择,超声波信号处理方法和超声波测距处理器的选用上。
由于超声波指向性强,能量消耗缓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较远,因而超声波经常用于距离的测量,利用超声波检测往往比较快捷、方便、计算简单、易于做到实时控制。
研究可语音播报的无线测距仪将在工业控制、能源水利勘探方面发挥重大意义,具有极大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
2 内容要求本文介绍的是一种以超声波作为传播媒介进行距离的测量,并具有语音播报和数字显示功能测距仪的设计。
该无线测距仪具体要求是由单片机组成控制电路和超声波发射接收电路为核心,有距离显示功能,并同时完成语音播报。
探测距离0.25m—1.5m,测量分辨率1cm,误差小于0.5%。
3 设计方案3.1 系统框图可语音播报的无线测距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电源、单片机控制模块、超图 1 系统框图3.2 系统原理本设计系统方案为:由发射电路发出一个超声波信号,然后单片机控制模块开始计时,超声波发出后碰撞到被测量物体,产生反射,反射的超声波信号被超声波接收电路接收,接收模块将信号传送给单片机,单片机立即停止计时。
发射电路发出超声波信号到接收电路接收到超声波信号会产生一个时间段,该时间段则为超声波传送的时间。
单片机通过测量时间段来计算测量地到被测量地的距离,再把距离通过数码管显示以及语音播报出来即可。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设计(论文)题目:超声测距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
2011 年 2 月24 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1 研究背景
测距的原理和方法有很多,根据信息载体的不同可分为光学方法、无线电方法和超声波方法[1]。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先后出现了激光、超声波及红外线等非接触式测距方法。
激光测距虽然测距精度高,操作简单,但是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大,且系统检测维护不便,价格相对昂贵,一般多在军事领域应用。
红外测距属于电磁波的一种,超声波是声波测距,实现起来更容易且不受电磁干扰影响。
红外传播速度为3x108m/s,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其速度相对电磁波是非常慢的,因此在同等距离的情况下,超声波的传播时间远大于红外,往返时间更易测量[1]。
由于超声波方向性好、超声测量无接触,超声波测距系统价格低廉、易实现、信息处理简单可靠,所以利用超声波进行距离和长度的测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超声波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理论技术的研究到大范围的工业应用。
在这期间,雷达技术、激光技术、电子技术等技术的发展对超声波技术不断更新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2]。
2 国外研究现状
一般认为,关于超声波的研究最初起始于1876年F.Galton的气哨实验,这是人类首次有效产生的高频声波。
在之后的三十年中,超声波仍然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东西,由于当时电子技术发展缓慢,对超声波的研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3]。
1917年,法国人Langevin使用一种晶体传感器在水下发射和接收相对低频的超声波。
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检测水中是否存在潜艇并进行水下通信联络。
在这之后对超声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电子领域[4]。
1925年,Pierce使用石英传感器和镍传感器来产生和探测超声波,而且频率扩展到兆赫级。
至此;Debye,Sears,Lcas分别发现了超声波的衍射光栅,用超声波来研究液体和气体的声学特性方法得到稳定发展。
1927年Hantalnnn和Tro11e解决了超声汽笛的许多细节问题,这些汽笛被证明在流
2.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1 本课题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整个系统的整体设计,有了整体设计才能根据各部分的功能分别从硬件和软件上解决问题;其次,系统的误差分析和检测也是一个难点;最后,软件程序的设计和实物的制作与调试也需要攻克。
2 根据问题所拟定的研究手段
本课题有三个主要问题需要解决,分别是系统整体设计、系统误差规避、系统程序和系统实物设计制作。
其中,系统整体设计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借鉴工业成品来解决;系统误差规避主要通过所学知识和查阅相关资料吸取总结已有经验,提高制作工艺规避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来实现;软件程序的设计和实物的制作与调试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对于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同学讨论,询问指导老师,到实验室进行试验等手段解决。
具体如下:
(1)硬件设计
本系统包括以下几部分:以单片机AT89S51为核心,周围电路包括显示电路、超声波发射电路、超声波检测接收电路、扫描驱动等。
AT89S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微处理器。
采用AT89S51来实现对CX20106A红外接收芯片和TCT40-10系列超声波转换模块的控制。
单片机通过P1.0引脚经反相器来控制超声波的发送,然后单片机不停的检测INT0引脚,当INT0引脚的电平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就认为超声波已经返回。
计数器所计的数据就是超声波所经历的时间,通过换算就可以得到传感器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指导教师意见:
1.对“文献综述”的评语:
对于本课题,该学生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详细介绍了超声波测距系统的发展现状及研究方法,阐述了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文献综述内容具体,贴合实际。
综述部分字数达到要求、书写规范、论述明确。
参考文献格式正确,达到要求。
2.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设计(论文)结果的预测: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清晰,内容具体,深度适中,工作量和研究方向达到要求。
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写作内容规范。
设计思路清晰可行。
指导教师:
2011 年 2 月26 日所在专业审查意见:
负责人: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