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列竖式计算课件教学提纲
- 格式:ppt
- 大小:1.74 MB
- 文档页数:7
小学一年级数学列竖式教案1.列竖式加法怎么教计算题是重中之重,也是为日后打基础的时间段,所以在上学期的时候有诸如:“破十法”、“平十法”、“凑十法”、“想加算减法”等各种引导算法,用以全面了解数的分与合。
而到了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尤其是在学到100以内的加减法时,上面的几种方法使用起来就有些不太方便了,这个时候就要用到我们今天分析的“竖式计算方法”。
当然了,数学计算在这段时期一般比较简单,通常情况下同学们可以采用口算、心算的形式,但是有的同学因为这两个能力不是很强,所以建议采用列竖式来算题。
一、竖式计算方法:先对齐,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百位减百位;加法:相同数位上下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减法:把被减数和减数的相同数位上下对齐,再从个位开始减,被减数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就从上一位数借一当十,和本位上的数相加再减.在前一位的数字头上点,表示借一,加法进位在横线上,此位与前一位之间。
二、竖式计算要点:1.数位对齐;2.借位要点点。
三、列竖式做算术较易出现的问题:1、数位不对齐:这是每位数学老师都会着重强调的,老师在写板书时也十分注意这一点,一直在践行身教,但是同学们在初学时还是会出现问题。
所以,我们在研究竖式计算的初期时一定要按照格式书写,并且数位之间尽量保持有半厘米的间隔。
2、标错或不标进位或借位:有些同学,特别是计算的速度特别快的同学,非常容易忽略这个小细节。
如得数全对,但都标错或者漏标借位,那么计算的答案自然也就是不正确的。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进位的数字要写得很小或者是用其他颜色来写以示区分,以便与题中数字区别开来,避免混淆。
3、算好的得数漏写回原横式中:初学的同学经常会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列完竖式并计算得出了正确的得数,但由于不太习惯与原横式分开列算式的写法,经常会漏写答案到原横式,一定要记得把得数写到对应的横式中。
4、丢掉了得数中的“0”:同学们一定要记住,数学计算中的不论哪个数位上的0都不要丢掉。
第1节:复习加减混合(1)一、算一算。
二、算一算。
4+3-2= 4-2+3= 2+3+4= 9-6+3= 8-2-2= 9+1-5= 4+5-7= 3+7-2=1+4+5= 10-4-4= 2+7+0= 7-6+5=8-1-3= 2+6-7= 3+3+3= 7+2-5=10-6+5= 9-2-2= 9-8+5= 10-4+5= 三、在□填数。
□+5=9 □+7=10 □+3=82+□= □+3=7 5+□=10四、填空后写出四个算式。
106□○□=□□○□=□□○□=□□○□=□复习加减混合(2)一、算一算。
9-4= 7-7= 10-5= 6+3= 8+2= 10+0= 10-0= 0+9= 5+5= 10-6=9-9= 0+0= 0-0= 9+1= 10-1= 二、算一算。
3+7-5= 8-6+2= 10-7+0= 9-6+5=10-6+0= 8-7+1= 3+2+4= 10-3-7=10-6+2= 8-8+8= 10-9+7= 9+3-8=8+2-7= 4+5+1= 7-7+6= 2+3-5=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10 ()+2=8 ()+()=10 9+()=10 8+()=9 4+()=9()+6=8 ()+2=7 ()+7=84+()=10认识图形(1)一、填空。
(1)长方形有()条边,正方形有()条边,三角形有()条边。
(2)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长方形。
(3)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4)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
(5)硬币是()的。
二、有()有()三、给涂上颜色。
四、给涂上颜色。
五、给△涂上颜色。
六、给○涂上颜色。
七、八、计算。
如果△=2,○=3,□=5,那么□+○+△=()△+○-□=()△+△-○=()□+□-□=()一、用下面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可以画出哪些图形?连一连。
二、我会填。
1、长方形有()条边,正方形有()条边,三角形有()边。
2、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长方形;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
竖式计算教案竖式计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竖式计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2.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和步骤;3.能够灵活运用竖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和步骤;2.能够灵活运用竖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竖式计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2.竖式加法的计算方法和步骤;3.竖式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步骤;4.竖式乘法的计算方法和步骤;5.竖式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四、教学过程:一、竖式加法的计算方法和步骤:1.将被加数和加数对齐,从个位开始逐位相加;2.如果某一位相加的和大于等于10,则向前一位进位,并将当前位的和去掉个位数;3.一直逐位相加,直到最高位。
二、竖式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步骤:1.将被减数和减数对齐,从个位开始逐位相减;2.如果某一位被减数小于减数,则向前一位借位,被减数加上10;3.一直逐位相减,直到最高位。
三、竖式乘法的计算方法和步骤:1.将乘数和被乘数对齐,从个位开始逐位相乘;2.将每一位的乘积写在对应位置上;3.每一位乘积的个位上写在下方的对应位置上;4.逐位相乘,并将各位乘积相加得到最后结果。
四、竖式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步骤:1.将被除数写在除号上面,除数写在除号下面;2.从最高位开始逐位相除,得到商,写在上方对应位置上;3.用商乘以除数,得到乘积,写在下一行对应位置上;4.将这一行的乘积与上一行的差写在下方的对应位置上;5.一直逐位相除,直到最低位。
五、教学实例演示:1.示范一个竖式加法的计算过程;2.示范一个竖式减法的计算过程;3.示范一个竖式乘法的计算过程;4.示范一个竖式除法的计算过程。
六、导引实践应用:1.自主完成一些竖式计算的练习题;2.布置一定数量的竖式计算作业,让学生自己完成并提交;3.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
七、教学反馈:1.检查学生独立完成的竖式计算作业;2.评价学生在竖式计算过程中的准确性和速度;3.针对学生表现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一年级下数学竖式100以外计算讲解(原创版)目录1.竖式计算的重要性2.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竖式 100 以内的计算方法3.竖式计算的实际应用4.提高竖式计算能力的建议正文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竖式计算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关键一步。
竖式计算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本文将为大家讲解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竖式 100 以内的计算方法,并探讨如何提高竖式计算能力。
首先,我们要了解竖式计算的重要性。
竖式计算是一种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竖式计算,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数字的变化,从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此外,熟练掌握竖式计算对于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们来讲解一下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竖式 100 以内的计算方法。
以加法为例,首先将两个数的个位对齐,然后从右向左逐位相加。
如果某一位的和大于等于 10,则需要向前一位进位。
最后将得到的结果写在竖式下方。
减法则相反,需要从被减数中减去减数。
在计算过程中,也要注意借位的操作。
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可以熟练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竖式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我们在购物时需要计算价格、在处理财务数据时需要进行加减运算等。
掌握竖式计算能力对于日常生活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提高竖式计算能力。
首先,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通过反复操作来熟悉竖式计算的方法。
其次,家长和老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计算过程中的困难。
此外,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一些速算技巧来提高计算速度。
总之,竖式计算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通过掌握竖式计算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一年级上册列竖式计算:一年级上册列竖式计算引言列竖式计算是一年级数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的有效方法。
本文档将介绍一年级上册列竖式计算的相关知识点和基本步骤。
知识点一年级上册列竖式计算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知识点:1. 加法竖式计算2. 减法竖式计算3. 进位和借位的概念和运用4. 十以内的乘法竖式计算加法竖式计算步骤加法竖式计算是指两个或多个数字按照位的顺序排列,通过逐位相加得出结果的计算方法。
下面是一年级上册加法竖式计算的基本步骤:1. 将被加数和加数的个位数字对齐,写在第一行和第二行上。
2. 从个位开始逐位相加,将结果写在下方相应的位置。
如果相加结果大于10,则需要进位。
3. 如果还有更高位(十位、百位等),继续按照上述步骤进行计算,直到所有位数都相加完毕。
减法竖式计算步骤减法竖式计算是指两个数字按照位的顺序排列,通过逐位相减得出结果的计算方法。
下面是一年级上册减法竖式计算的基本步骤:1. 将被减数写在第一行,减数写在第二行,保持对齐。
2. 从个位开始逐位相减,将结果写在下方相应的位置。
如果相减结果小于0,则需要借位。
3. 如果还有更高位(十位、百位等),继续按照上述步骤进行计算,直到所有位数都相减完毕。
进位和借位的概念和运用在竖式计算中,进位和借位是常用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 进位是指在相加或相减时,某一位的结果大于等于10(或小于0)时,将十位上的数加(或减)1的操作。
* 借位是指在相减时,某一位的被减数小于减数时,需要向高位借位的操作。
进位和借位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完成列竖式计算,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十以内的乘法竖式计算在一年级上册,学生开始接触到十以内的乘法竖式计算。
这是一个扩展了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对数字数量和组合的概念。
十以内的乘法竖式计算可以通过多种乘法算式来实现,例如:2 ×3 = 63 ×4 = 12通过不断练和掌握十以内的乘法竖式计算,学生可以逐渐提高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为后续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