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数据流图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1
图书管理系统需求分析—功能流程图一、功能结构图二、各模块功能说明系统管理员系统分为4个模块:系统管理员身份认证模块、图书管理模块、借阅者管理模块和借阅超时管理模块.(一)管理员身份认证①接口描述:输入系统管理员身份认证信息②模块功能:通过检验认证信息允许系统管理员进入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③过程陈述:将输入的管理员身份认证信息与管理员信息表中的信息惊喜对照,若管理员编号、姓名和密码中的任意一项与信息管理员信息表中的信息不符合则认为输入有误,身份不通过,要求重新输入;只有三者都相同才能通过身份认证进入系统。
④约束:最多只允许系统管理员输入三次,若三次都有误,则认定该输入者为非法管理员,不允许其再输入.(二)借阅者管理模块①接口描述:输出借阅者管理信息②模块功能:对借阅者信息|借阅者分类信息执行修改、查看和删除操作③过程陈述:输入借阅者编号,打开借阅者信息表可修改、查看和删除表中的信息,并将修改后的信息保存到借阅者信息表中,执行删除操作则需对借阅者分类信息表中的信息进行修改;输入借阅者职务/班次,可打开借阅者分类信息表,可修改、查看和删除表中的信息,并将修改后的信息保存到借阅者分类信息表中。
④约束:借阅者可分为学生和教师两类,以职务/班次为关键字进行索引.(三)图书管理模块①接口描述:输出图书管理信息②模块功能:对图书信息|书目信息执行修改、查看和删除操作③过程陈述:输入图书编号,打开图书信息表可修改、查看和删除表中的信息,并将修改后的信息保存到图书信息表中,执行删除操作则需对书目信息表中的信息进行修改;输入图书名|图书类名,可打开书目信息表,可修改、查看和删除表中的信息,并将修改后的信息保存到书目信息表中.④约束:系统管理员对图书信息|书目信息,只有修改、查询和删除的权限,没有添加的权限。
(四)借阅超时管理模块①接口描述:输出借阅者超时管理信息②模块功能:读取超时罚款信息,锁定超时借阅者③过程陈述:输入借阅者编号可读取借阅者的超时罚款信息;输入当前时间可通过读取借阅信息表并列出超时借阅者名单,锁定超时借阅者,借书状态为不可借;同时将超时借阅者信息告知操作管理员系统,并将记录写到超时罚款信息表中。
软件需求分析中的数据流图技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求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求工程师们需要与客户沟通交流,确定软件的功能和需求,进而对这些需求进行分析和设计,以确定软件系统的架构和设计方案。
而在需求分析中,数据流图技术的应用则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数据流图,即DFD(Data Flow Diagram),是一种图表化的表示法,用来描述信息之间的流动和处理过程。
数据流图是一种清晰、简洁、易懂的图形化分析工具,能够帮助需求工程师们深入了解软件的运行机制,从而为之后的设计和编码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数据流图有四个级别:0 级数据流图:简答的概括整个系统。
1 级数据流图:对0 级数据流图的部分功能进行了详细的分解。
2 级数据流图:对 1 级数据流图的某些部分继续分解,表示更精细的范围。
3 级数据流图:对 2 级数据流图的某些部分继续分解,能表现出系统更加底层的细节。
数据流图可以被视为一种模型,通过模型化数据流的过程,将复杂的数据流处理过程简化为一系列的图形化流程图,为软件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设计提供了基础。
在数据流图中,各种流动的数据都被标识为箭头,同时箭头顶部所表示的数据也被称为处理数据。
而在数据流图中,还可以划分出各种不同类型的处理函数,如输入处理、输出处理、存储处理、转换处理等。
不过在实际的软件开发过程中,使用数据流图进行需求分析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数据流图应该与需求规格说明书相互协调,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2. 数据流图应该有明确的输入和输出,且每一个输入和输出都有明确的内容。
3. 数据流图应该清楚地表达处理逻辑,要划分出各种不同的处理过程,并标明它们的输入和输出。
4. 数据流图应该有清晰的层次结构,分级分层地进行分析和设计。
综上所述,数据流图技术在软件需求分析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数据流图的建模,可以使得软件开发的过程更为明确和规范,减少开发中的错误,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从而为软件开发过程保驾护航。
1. 软件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部分,它是包括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2. 软件危机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3.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研究和应用如何以系统化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去开发、运行和维护软件,即把工程化应用到软件上。
4. 软件生存周期软件生存周期是指软件产品从考虑其概念开始到该软件产品交付使用,直至最终退役为止的整个过程,一般包括计划、分析、设计、实现、测试、集成、交付、维护等阶段。
5. 软件复用软件复用就是利用某些已开发的、对建立新系统有用的软件元素来生成新的软件系统。
6. 质量质量是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或隐含需求能力的特性和特征的集合。
在合同环境下,需求是明确的;在其他环境下,隐含的需求需要识别和定义。
7. 质量策划质量策划包括产品策划、管理和作业策划,以及质量计划的编制和质量改进的准备工作。
8. 质量改进质量改进是以最求最高的效益和效率为目标的持续性活动。
9.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对流程和产品的符合性的评估,独立分析不足并予以更正使得产品与需求相符。
10. 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是有计划的和系统性的活动,它对部件或产品满足确定的技术需求提供足够的信心。
11. 软件质量软件质量是指明确声明的功能和性能需求、明确文档化的开发标准、以及专业人员开发的软件所具有的所有隐含特征都得到满足。
12. 正式技术复审正式技术复审是一种由软件开发人员进行的软件质量保证活动,其目的是在软件的任何一种表示形式中发现功能、逻辑或实现的错误,验证经过复审的软件确实满足需求,保证软件符合预定义的标准,使软件按照一致的方式开发,使项目更易于管理。
13. ISOISO是一个组织的英语简称,代表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即"国际标准化组织"。
14. ISO9000ISO9000是由ISO/TC176制定的关于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国际标准。
⼀、概念 它是将提供给⽤户的业务流程图(“物理模型”)进⾏功能建模,转化成开发⼈员能够理解的⼀系列“逻辑模型”图,即以图形化的⽅法描绘数据在系统中的流动和处理的过程,这些图都应该⽤规范的DFD描述。
⼆、原理 DFD设计过程就是将数据和处理进⾏逐层分解就形成了若⼲层次的DFD。
DFD分为顶层图(只有⼀张)、0层图(也只有⼀张)、⼦图、⼦⼦图等等。
三、包含主要元素 即在DFD中包括哪些主要元素,数据流、加⼯、数据存储、外部实体。
(1) 数据流:⽤单箭头表⽰,如――>。
是由⼀组固定成分的数据组成,表⽰数据的流向。
数据流图中描述的是数据流,⽽不是控制流。
除了流向数据存储或从数据存储流出的数据不必命名外,每个数据流必须要有⼀个合适的名字,以反映该数据流的含义。
(2) 加⼯:⽤圆或椭圆表⽰,如〇。
描述了输⼊数据流到输出数据之间的变换,也就是输⼊数据流经过什么处理后变成了输出数据。
每个加⼯都有⼀个名字和编号。
编号能反映该加⼯位于分层的数据流图的哪个层次和哪张图中,能够看出它是由哪个加⼯分解出来的⼦加⼯。
(3) 数据存储:⽤双杠(带⼀边开⼝,⼀边闭合)表⽰。
数据存储表⽰暂时存储的数据。
每个数据存储都有⼀个名字。
(4) 外部实体:⽤实⼼长⽅形表⽰,如███。
外部实体是存在于软件系统之外的⼈员或组织,他指出数据所需要的发源地或系统所产⽣的数据的归属地。
四、设计⽅法 1.画顶层数据流图 即画整个系统的输⼊输出(画系统也可以将各⼦系统分开画)。
把整个系统视为⼀个⼤的加⼯(也只能含⼀个加⼯),然后根据数据系统从哪些外部实体接收数据流,以及系统发送数据流到那些外部实体,就可以画出输⼊输出图。
这张图称为顶层图。
顶层图的作⽤在于表明被开发系统的范围以及它和周围环境的数据交换关系。
2.画0层数据流图 即画系统的内部。
把顶层图的加⼯分解成若⼲个加⼯,并⽤数据流将这些加⼯连接起来,使得顶层图的输⼊数据经过若⼲加⼯处理后,变成顶层图的输出数据流。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1.1 数据负荷需求经过调查研究,学校中大部分电脑都是Windows操作系统,而且,所有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的电脑,都接入了校园网,但是电脑的配置参差不齐。
据此,本系统在设计时采用Browser/Server结构,一方面是便于维护;另一方面降低系统开发的成本。
因此,数据负荷需求具体分为2个部分,一个是浏览器端的数据负荷,另外一个是服务器端的数据负荷。
浏览器端的数据负荷较轻,没有具体的要求;服务器端的数据负荷负荷较重,有必要添加数据存储服务器,以防止发生服务器“崩溃”等问题而产生的不良影响。
1.2 适应性需求能使用户操作简单易学容易上手,条理清晰,界面友好。
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2.1 系统功能的划分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的主要用户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中负责管理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老师;另一类是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应届毕业生。
根据使用对象,整个系统可以分为2个子系统。
管理员登陆子系统主要是由负责管理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老师,管理学生信息,管理企业信息,管理招聘信息;学生登陆子系统主要是应届毕业生通过系统查看个人信息,搜索并查看企业信息,搜索并查看招聘信息。
根据功能本系统又可分为就业指导管理和信息公布管理两大模块。
其中,就业指导管理模块,可以细分为学生管理和企业管理。
2.2 系统功能描述⑴管理员登陆子系统①毕业生管理模块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添加和维护毕业生基本信息。
②企业管理模块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添加和维护企业基本信息。
③招聘信息管理模块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添加和维护招聘信息。
⑵毕业生登陆子系统①个人信息查看模块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查看个人基本信息。
②企业信息查看模块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搜索和查看企业基本信息。
③招聘信息查看模块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搜索和查看招聘相关信息。
3 数据需求分析3.1 数据流图数据流程分析主要包括对信息的流动、传递、处理、存储等的分析。
数据流程分析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和解决数据流通中的问题。
目录1要求: (1)1.1 格式 (1)1.2 内容: (1)1.3 时间地点: (1)1.4 联系方式 (1)2数据流图 (2)2.1 顶层数据流图 (2)2.2 处理1加工分解 (2)2.3 处理2加工分解 (3)2.4 处理3加工分解 (3)3数据字典例子: (3)3.1 数据流条目 (3)3.2 数据项条目 (4)3.3 数据存储条目 (5)3.4 加工条目 (6)3.5 外部输入条目 (7)4需求分析 (8)4.1 目的与任务: (8)4.2 该系统所要满足的信息要求: (8)4.3 处理要求 (9)1要求:1.1格式●学号后面要加上序号,即“学号-序号”●正文字体小四宋体,行间距离1.5倍●正反打印,加上页码1.2内容:●90页第8题(需求分析的数据流,数据字典和需求分析报告)●画图时,采用“插入->对象”方式●数据流图采用visio->形状->软件->Gane-Sarson图形1.3时间地点:●时间:第10周前(5月8号前)●地点:工学一号馆718或6281.4联系方式2数据流图2.1顶层数据流图2.2处理1加工分解2.3处理2加工分解2.4处理3加工分解3数据字典例子: 3.1数据流条目3.2数据项条目3.3数据存储条目3.4加工条目3.5外部输入条目4需求分析4.1目的与任务: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是针对学校人事处的大量业务处理工作而开发的管理软件,是典型的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它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它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
能有效的帮助学校和老师掌握学生的情况,为学生提供成绩跟课程方面的查询。
通过该系统,用户可以查看学生的基本资料、学习成绩等各方面的资料,能够方便的了解学生总体情况。
该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一些简单的数据查询、输出各种信息等。
软件需求分析图形表示与形式描述传统图形描述技术建模及语义中国谚语:Ein Bild Zeigt ueber Tausend Saetze.(A picture shows more than 1000 sentences.)1、三种主要传统图形描述技术(1)数据流图技术DFD(Data Flow Diagram)描述一个信息系统的数据(信息)流。
(2)实体关系图技术ERD(Entity Relationship Diagram)描述一个信息系统的逻辑数据结构。
(3)状态转换图技术STD(State Transition Diagram)描述一个信息系统的状态转换过程。
2、基于图形描述技术的需求分析模型(1)需求分析模型的基本功能●描述用户需求●建立创建软件设计的基础●定义软件开发后的验证条件集合(2)需求分析模型结构图2-1给出了基于图形描述技术的需求分析模型结构。
图2-1:需求分析模型结构(摘自Pressman,Software Engineering,P300)其中(1)核心部分Data Dictionary(DD,数据字典):-- 存储所有软件使用或产生的对象数据的描述。
(2)中间层●Data Flow Diagram(DFD,数据流图)-- 描述数据在经过系统时的转换过程-- 图示数据流函数●Entity Relationship Diagram(ERD,实体关系图)-- 图示数据之间的关系●State Transition Diagram(STD,状态转换图)-- 描述系统接收外部事件后的状态变化(3)外部层●Process Specification(PSPEC,过程规约)-- 描述DFD中定义的每个函数●Data Object Description(数据对象描述)-- 描述ERD中每个数据对象的属性●Control Specification(CSPEC,控制规约)-- 描述软件控制外观的附加信息2.3.1 数据流图DFD及语义1.定义(DFD)数据流图DFD技术描述流经一个信息系统的数据(信息)流,主要包括:(1)数据的输入与输出:数据是如何进入系统或从系统离开;(2)数据处理站点:在哪里数据是怎样处理的;(3)存储单元:数据是在哪里存储的。
信息系统需求分析流程图信息系统需求分析是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的目标是明确用户需求,为开发团队提供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本文将介绍信息系统需求分析的流程图,并详细解析每个步骤。
流程图一:用户需求获取用户需求获取是信息系统需求分析的第一步,它的目标是与用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准确地了解用户的需求。
具体步骤如下:1. 确定需求获取的方式:可以通过面对面的访谈、问卷调查、观察等方式获取用户需求。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
2. 进行需求访谈:与用户面对面进行访谈,主要目的是获取用户的工作流程、业务需求等信息。
3. 设计问卷调查:设计合适的问卷,并向用户发放,收集用户对信息系统的期望和需求。
4. 观察用户操作:通过观察用户的工作过程和操作习惯,获取对信息系统的需求。
流程图二:需求分析与整理需求分析与整理是在获取用户需求后,对所有的需求进行梳理和整理,确保所有的需求都被记录下来并准确地理解。
具体步骤如下:1. 收集需求:将上一步中获取到的用户需求记录下来,包括文字描述、功能需求、性能需求等。
2. 需求分类: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分类,分为基本需求、附加需求、优先需求等。
3. 需求整理:整理需求,去除冗余和重复的需求,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验证需求:和用户进行反馈,确认整理后的需求是否准确地反映了用户的期望和需求。
流程图三:需求分析与建模需求分析与建模是在需求整理后,将需求进一步具体化、明确化,为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具体步骤如下:1. 需求细化:将整理后的需求进行细化,明确每个需求的具体内容和表达方式,以便于后续的系统设计。
2. 数据建模:根据需求,进行数据建模,包括实体-关系模型、数据流图等,明确系统中的数据流动和关系。
3. 功能建模:根据需求,进行功能建模,明确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4. 接口建模:根据需求,进行接口建模,明确系统与外部系统之间的接口需求和交互方式。
流程图四:需求确认与评审需求确认与评审是在需求建模后,与用户进行沟通和确认,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目录1要求: (1)1。
1 格式 (1)1。
2 内容: (1)1。
3 时间地点: (1)1.4 联系方式 (1)2数据流图 (2)2.1 顶层数据流图 (2)2。
2 处理1加工分解 (2)2。
3 处理2加工分解 (3)2.4 处理3加工分解 (3)3数据字典例子: (3)3.1 数据流条目 (3)3.2 数据项条目 (4)3。
3 数据存储条目 (5)3.4 加工条目 (6)3。
5 外部输入条目 (7)4需求分析 (8)4。
1 目的与任务: (8)4.2 该系统所要满足的信息要求: (8)4。
3 处理要求 (9)1要求:1.1格式●学号后面要加上序号,即“学号-序号”●正文字体小四宋体,行间距离1.5倍●正反打印,加上页码1.2内容:●90页第8题(需求分析的数据流,数据字典和需求分析报告)●画图时,采用“插入->对象”方式●数据流图采用visio—>形状-〉软件—〉Gane—Sarson图形1.3时间地点:●时间:第10周前(5月8号前)●地点:工学一号馆718或6281.4联系方式2数据流图2.1顶层数据流图2.2处理1加工分解2.3处理2加工分解2.4处理3加工分解3数据字典例子:3.1数据流条目3.2数据项条目3.3数据存储条目3.4加工条目3.5外部输入条目4需求分析4.1目的与任务: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是针对学校人事处的大量业务处理工作而开发的管理软件,是典型的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它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它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
能有效的帮助学校和老师掌握学生的情况,为学生提供成绩跟课程方面的查询.通过该系统,用户可以查看学生的基本资料、学习成绩等各方面的资料,能够方便的了解学生总体情况。
该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一些简单的数据查询、输出各种信息等。
需求分析工具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对用户需求的深入理解和明确梳理,可以有效地指导系统开发和设计工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需求分析工具,包括用例图、状态图、数据流图和文本分析,并对其特点和适用场景进行简要分析。
一、用例图用例图是一种图形化的工具,用于描绘系统和用户之间的交互行为。
它主要由参与者(Actor)和用例(Use Case)组成。
参与者表示系统的各种不同角色,比如用户、管理员、系统等;用例表示系统的各种功能和操作。
用例图的主要特点是简洁明了、易于理解,能够直观地展示系统的功能和用户之间的交互方式。
它可以帮助开发团队清晰地了解用户需求,并将其转化为系统的功能模块。
用例图适用于大型系统或复杂的软件开发项目,能够帮助团队成员统一理解和沟通。
二、状态图状态图是一种描述系统在不同状态下的行为和转换的工具。
它通过状态(State)、事件(Event)和转换(Transition)来描述系统的行为和状态的变化。
状态图可以清晰地展示系统的状态转换和事件触发的关系,帮助开发团队更好地理解系统的行为。
状态图的主要特点是可视化、易于理解,能够清晰地表示系统的状态和转换规则。
它适用于需要描述系统状态和行为的需求分析场景,比如订单状态的变化、用户登录状态的转换等。
通过状态图,开发团队可以更好地理解系统的状态流转和状态变化,从而指导系统设计和开发。
三、数据流图数据流图是一种描述系统功能和数据流动的工具。
它通过各种处理过程、数据存储和数据流来描述系统的功能和数据流动。
数据流图可以清晰地展示系统的数据流动和处理过程,帮助开发团队理解系统的功能和数据流动。
数据流图的主要特点是简单明了、易于理解,能够清晰地描述系统的功能和数据流动。
它适用于需要分析系统功能和数据流动的需求分析场景,比如信息系统的输入、处理和输出等。
通过数据流图,开发团队可以更好地理解系统的功能和数据流动,从而指导系统设计和开发。
四、文本分析文本分析是一种通过对系统需求文本进行分析和处理,来理解需求的技术手段。
1、欲开发一系统,如果客户不能完整描述他们的需求,则开发过程最适合采用(50)。
(50)A.原型模型 B.瀑布模型 C.V模型 D.螺旋模型
2、数据流图包含的成分有(51)。
(51)A. 关系、实体和属性 B. 数据流、加工和数据存储
C. 数据流、数据源和数据实体
D. 数据流、属性、数据存储和加工
3、在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中,对软件开发成败影响最大的是(54)。
(54)A. 需求分析B. 概要设计C. 详细设计D. 编码
4、关于数据流图中加工的命名规则,正确的是(48)。
(48)A. 加工的名字要说明对数据进行的处理和算法
B. 加工的名字要说明被加工的数据以及产生的结果
C. 加工的名字既要说明被加工的数据,又要说明对数据的处理
D. 加工的名字应该与输出结果一致
5、数据流图的作用是(50)。
(50)A. 描述数据对象之间的关系 B. 描述对数据的处理流程
C. 说明将要出现的逻辑判定
D. 指明系统对外部事件的反应
6、采用结构化方法开发软件时,常使用数据流图来描述系统数据处理过程,它是(53)阶段产生的。
(53)A. 系统分析 B. 概要设计 C. 详细设计 D. 编码
7、结构化分析方法(SA)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开发策略,其需求分析的结果中不包括(50)。
(50)A. 一套分层的数据流图 B. 一本数据字典
C. 一组加工逻辑
D. 一组用户界面
8、软件需求分析阶段要进行问题识别、分析与综合等几方面的工作,其中问题识别是双方确定对问题的综合需求,包括功能需求、(53)及用户界面需求等内容。
(53)A. 性能需求、经费需求 B. 环境需求、人员需求
C. 人员需求、经费需求
D. 性能需求、环境需求
9、在数据流图(DFD)中,顶层数据流图仅包含一个(50)。
(50)A.数据处理B.数据存储
C.数据流D.数据源或者数据汇点
10、待开发软件的技术性能指标属于软件的___(52)_____。
(52)A.功能需求 B.性能需求 C.环境需求 D.用户界面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