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几种置石的方法及类型
- 格式:docx
- 大小:36.86 KB
- 文档页数:2
用心专注 服务专业
园林置石选石及布局的初探
简介: 根据园林置石的石材、种类、分布及置石在园林中的作用,阐述置石在选石及布局过程中的一些做法
以石喻人,以石寄情是中国人表达情感的特殊方式,人类钟爱山石具有很长的历史渊源,这不仅因为人类发展史上经历过一段石器时代,还因为大自然山石造型的传神趣味,有独特的魅力,在自然的山水中,有人的意志、意境所在,所谓“片山有致,寸石生情。”
一、置石石材的种类及分布
1、湖石
石材线条浑圆流畅,洞穴透空玲巧,适宜特置或叠石。
2、灵璧石
石灰岩类。颜色有深灰色、白、红等,是一种较高档的石料,适宜特置。
3、石笋
变质岩类。颜色有灰绿、褐红、土黄等,常作点景、对景用。
4、宣城白石
色白犹如积雪覆于灰白石上,出土时表面有铁锈色,若干年后会逐渐变白。由于它有积雪一般的外貌很适于作冬景的造型。
5、英石
成分为碳酸钙,该石材千姿百态,意趣天然,为园林造景的理想用石。
6、黄石
其石形体顽憨,棱角分明,雄浑沉实。与湖石相比,它平正大方、主体感强,具有很强的光形效果。
7、化石
由于地壳运动或火山爆发而形成的动、植物化石,如:硅化木等,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
8、九龙璧
形体浑圆,颜色为棕褐色,具光泽且有白色条纹,是草坪中置石或作为器设的上等佳品。
10、人工塑石
利用混凝土、玻璃钢、有机树脂、GRC假山材料进行塑石,其优点为造型随意,体量可大可小,特别适用于施工条件受限制或屋顶花园结构条件受限制的地方。但缺点是寿命短、 用心专注 服务专业
人工味较浓。
二、 置石的选石要点
1、选择具有原始意味的石材。如:未经切割过,并显示出风化的痕迹的石头;被河流、海洋强烈冲击或侵蚀的石头;生有锈迹或苔藓的岩石。这样的石头能显示出平实、沉着的感觉。
2、最佳的石料颜色是蓝绿色、棕褐色、红色或紫色等柔和的色调。白色缺乏趣味性,金属色彩容易使人分心,应避免使用。
景观置石种类
景观置石是一种常见的园林景观设计手法,它可以增加园林的美感和艺术性,同时也可以起到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在景观置石中,石材的种类非常重要,不同的石材可以带来不同的效果和感觉。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常见的景观置石种类。
1. 花岗岩
花岗岩是一种坚硬、耐磨的石材,具有很高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它的颜色多样,有灰色、黑色、红色、黄色等多种颜色,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花岗岩的表面光滑,可以用来做路面、墙面、水池等。
2. 砂岩
砂岩是一种质地柔软、易于雕刻的石材,它的颜色也非常多样,有灰色、黄色、红色、绿色等多种颜色。砂岩的表面有很多细小的孔洞,可以增加其自然感和艺术感。砂岩可以用来做花坛、水池、雕塑等。
3. 灰岩
灰岩是一种质地坚硬、耐磨的石材,它的颜色多为灰色、黑色、白色等。灰岩的表面有很多纹理和花纹,可以增加其美感和艺术感。灰岩可以用来做路面、墙面、雕塑等。
4. 石英岩
石英岩是一种质地坚硬、耐磨的石材,它的颜色多为灰色、白色、粉红色等。石英岩的表面光滑,可以用来做路面、墙面、水池等。
5. 大理石
大理石是一种质地柔软、易于雕刻的石材,它的颜色多为白色、灰色、粉红色等。大理石的表面有很多纹理和花纹,可以增加其美感和艺术感。大理石可以用来做雕塑、墙面、地面等。
以上就是常见的几种景观置石种类,每种石材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用途,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在选择石材时,还需要考虑其价格、来源、质量等因素,以确保园林景观的美观和耐久性。
假山置石术语
假山是中国传统园林中常见的景观元素,而置石则是构建假山的重要技术。假山置石术语是指在设计和建造假山时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和技巧。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假山置石术语,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假山艺术。
1. 奇石:奇石是假山置石的核心元素,也是假山的灵魂。奇石有独特的形态、纹理和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观赏价值。常见的奇石有峰石、峡石、水石、洞石等。
2. 堆叠:堆叠是假山置石的基本技法,通过将多块石头堆叠在一起,形成山峦起伏的效果。堆叠要注重形态和比例的协调,使石头之间产生自然而有趣的对比和变化。
3. 排列:排列是指将多块石头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顺序放置在假山中。常见的排列方式有线性排列、环形排列、螺旋排列等。不同的排列方式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4. 点缀:点缀是在假山中加入一些小石、花草植物等元素,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生气。点缀可以是一块小石头、一丛小草、一株小树等,要注意与主要石景的协调搭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 借景:借景是指通过巧妙的布局和安排,使假山与周围的自然景观或人工景观相互辉映、相互衬托,产生更广阔的视觉效果。借景可以是山水、建筑物、花坛等,使整个园林景观更加开阔和丰富。
6. 空间:空间是假山置石中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石景的大小、高低,营造出适宜人们活动和观赏的空间。空间的大小和形状可以根据具体的场地和设计要求进行调整和变化。
7. 贴石:贴石是将石头与地面、墙壁等结合在一起,使之形成一个整体。贴石要注意石与石之间的缝隙和角度的处理,使之看起来自然而不突兀。贴石可以利用胶水、水泥等材料固定石头,使之更加牢固。
8. 模拟:模拟是指在假山置石中使用人工手法模拟自然景观的形态和纹理。通过刻削、打磨、上色等技术,使石头更加逼真地模拟出山峦、流水、树木等自然景观的效果,增加观赏的乐趣和真实感。
9. 着色:着色是为了增强石头的质感和艺术效果,使之更加鲜活和生动。着色可以使用颜料、染料等材料,根据石头的材质和形态进行精细的涂抹和描绘,使石景更加富有层次感和艺术感。
景观置石·无石不园
“水令人远,石令人古,园林水石,最不可无”
——明·文震亨
中国山水文化,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用简单的艺术手法呈现美景,通过石块的堆砌、组合、虚实处理,来实现对景观意境的营造。
景观置石景观的靓丽案例,小编先来一波...
景观置石 · 种类
Type
太湖石
岩类:石灰岩
主要产地:苏南、浙西、皖南、桂北、滇东、鲁南
特点:蚀面凹凸以致穿孔剔透
主要应用类型:特置、群置、叠山
又名窟窿石、是高档的假山石观赏石的一种,材质有石灰岩,及水、旱两种,有宛转险峻之怪势,各异,姿态万千,通灵剔透的太湖石,其造型最能体现“瘦、透、皱、漏”之美,其颜色以白石为多,少有青黑色石、黄色石。
尤其黄色的更为稀少,故特别适宜布置公园、花园、室内客厅,草坪,校园,庭院等。
泰山石
岩类:岩浆岩、变质岩
主要产地:泰安及周边地区
特点:浑厚、圆润具纹理
主要应用类型:特置、散置
泰山石外形圆润浑厚,纹理清晰,对比色调强烈,具母体泰山之壮美,色彩古朴如中国水墨画之清高淡雅,且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较之其他石材,更能显现现代园林置石艺术的神韵。
辨别:
泰山石是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质原因决定了真正的泰山石纹理粗糙,沙石多而且颗粒大,石质脆硬;若用锤子敲打,泰山石碎掉的都是一个个大块,而外地石一般落下的都是细沙状;从颜色来看,泰山石多为墨绿色,纹理一般呈白色调,画面突出,对比色调强烈。泰山石图纹以凸显的石筋为佳。
黄蜡石
岩类:硅化安山岩或砂岩
主要产地:两广地区
特点:润滑而细腻
主要应用类型:特置、散置
黄蜡石的黄中透红或多色相透加上大自然变化而形成的形态差异,确定它千差万别的价值和品位差别。它除了有湿、润、密、透、凝、腻六个特点外,其主“色相”为黄也难能可贵。
黄蜡石透着清雅之气,形态多样,常置于公园门口、散置于园路旁、草地中或小庭院内,另外与水、植物组合造景也十分常见。
灵璧石
岩类:变质岩
主要产地:安徽灵璧县
园林景观设计置石施工经验总结
园林置石、叠石掇山,是中国园林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让原本人工修建的园林,具有了大自然的情趣。它代表着中国园林艺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和向往。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园林景观置石的种类
1. 横峰,也就是横向放置的山石,是姿态美、体量大的单块巨石。
很多横置山石上面刻有书法字体。一者用来标识景点的名称。再者,其上面的书法和整个石头,本身就是人文与自然的结合。
1. 竖峰,也就是竖向放置的山石,这种山石如同一把利剑,直插云天,气势逼人。
3.屏峰。
它其实就是一块或几块片状的石头,放置在院子的入口处,起到屏风和影壁的作用。下图是苏州怡园的“屏风三叠”。
屏峰的作用,也如同屏风,起到遮挡游人视线的作用,让人不能一下子就看尽园中景色。所谓“犹抱琵琶半遮面”是也。
4.点峰。
顾名思义,就是起到“点景”作用的山石。上面提到的横峰、竖峰、屏峰,都是点峰。
作为点峰的山石,往往形态非常奇特优美,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它是园林中突出的亮点,有着非常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下面二图,分别是苏州留园的冠云峰和瑞云峰。
5.引峰。
放置在路口处,起到引导游人作用的山石。其本身也是一处点峰,吸引游客前来观赏。 6.散置。又称为“散点”。就是散放于路旁、树下、池塘边、院子里的单个或小组山石。它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衬托主景和周围的环境。
7.群置。它是与散置相对而言的,就是将数十块山石,堆在一起、成群布置,突出整体的美感,而不是刻意表现其中的一块。
掇山。群置的最高境界,就是叠石成山,也就是假山。假山上往往开辟有曲折的道路,山顶往往修建小亭,上面还设有瀑布。
假山本身就是一处景点,它模仿着大自然的高山。游人登临山峰,如同置身于大自然的山川之中。
而当登上山顶四目远眺,又可以将整个园林的景色尽收眼底。真所谓可观可游。
现代园林景观中,置石组景应用较多,有着多方面的观赏价值。笔者有多年园林景观设计经验,下面对园林景观置石方面的知识做一个总结,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大家有所帮助。
景观置石手册置石,主要以观赏为主,结合一些功能方面的作用,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
置。
作为园林环境局部的主景乃至景观主题序列和构建地形骨架。置石也在园林空间组合中起着重要的
分隔、穿插、连接、导向及扩张空间的作用石材的纹理、轮廓、造型、色彩、意韵在环境中可起到点睛
作用。通常运用山石小品点缀园林空间,常见的有:驳岸、挡土墙、护坡、花台,既造景,又具实用功
能;作为室外自然式的器设。如石桌、石凳、石栏、蓄水器等,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又可结合造景,
使园林空间充满自然气息置石与园林建筑相结合,陪衬建筑物,可在某种程度上打破建筑物的呆板、僵
硬,使其趋于自然。
根据工作实践,为便于实践操作,我们将用于
景观的置石分为如下三种类型,不包括人工塑石。
A类;面比较明显的石头。
如黄石,这类石头大多体态浑厚,有棱角,也
有些边角比较模糊的,只要是可以明显分别其不同的面和方向,我们就将它列为此类。景石的分类B类;圆形石头。
如巨硕石、卵石,石头难以分辨出面与边线,
长、宽比例接近,棱角不明显。凡是这种石头,我们列为B类。
C类;造型特异的石头。
像太湖石、灵壁石、石笋、英石、古植物化石
等,造型奇特,可以单独成景的石头归于此类景石的选购
置石的选石要点:
造景选石时无论石材的质量高低,种类必须统
一,不然会使局布与整体不协调,导致总体效果杂
乱不堪。(设计师特别要求除外)
要理解设计意图,准确把握置石的环境,如水
体大小、建筑物的体量、植物配置等因素,必须从
整体出发,这样才能使置石与环境相融洽。大小控制1、大小的选择首先以设计方案中的要求为依据
2、根据场地条件限制决定石头选择的大小
3、依据工程中机械的条件决定石头的大小
依照方案要求选择石头大小,如题铭石、独置
的景石等,设计中常会明确标明石头的大小要求。
一般题铭石以入口空间、字数为参照,景石以场地大小为参照。三分之一比例控制
水景驳岸施工过程中,石头一般是群置,石头
购买的时候注意一定的比例可以更加方便施工中效
园林置石的方法和特点
特置又称孤置山石、孤赏山石,也有称其为峰石的。特置山石大多由单块山石布置成独立性的石景,常在环境中作局部主题。特置常在园林中作入口的障景和对景,或置于视线集中的廊间、天井中间、漏窗后面、水边、路口或园路转折的地方。此外,还可与壁山、花台、草坪、广场、水池、花架、景门、岛屿、驳岸等结合来使用。
特置山石布置特点有:(1)特置选石宜体量大,轮廓线突出,姿态多变,色彩突出,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石最好具有透、瘦、漏、皱、清、丑、顽、拙特点的;(2)特置山石为突出主景并与环境相谐调,常石前“有框”(前置框景),石后有“背景”衬托,使山石最富变化的那一面朝向主要观赏方向,并利用植物或其他方法弥补山石的缺陷,使特置山石在环境中犹如一幅生动的画面;(3)特置山石作为视线焦点或局部构图中心,应与环境比例合宜。
对置把山石沿某一轴线或在门庭、路口、桥头、道路和建筑物入口两侧作对应的布置称为对置。对置由于布局比较规整,给人严肃的感觉,常在规则式园林或入口处多用。对置并非对称布置,作为对置的山石在数量、体量以及形态上无须对等,可挺可卧,可坐可偃,可仰可俯,只求在构图上的均衡和在形态上的呼应,这样既给人以稳定感,亦有情的感染。
散置散置即所谓的“攒三聚五、散漫理之,有常理而无定势”的作法。常用奇数三、五、七、九、十一、十三来散置,最基本的单元是由三块山石构成的,每一组都有一个“3”在内。
散置对石材的要求相对比特置低一些,但要组合得好。常用于园门两侧、廊间、粉墙前、竹林中、山坡上、小岛上、草坪和花坛边缘或其中、路侧、阶边、建筑角隅、水边、树下、池中、高速公路护坡、驳岸或与其他景物结合造景。它的布置特点在于有聚有散、有断有续、主次分明、高低起伏、顾盼呼应、一脉既毕、余脉又起、层次丰富、比例合宜、以少胜多、以简胜繁、小中见大。此外,散置布置时要注意石组的平面形式与立面变化。在处理两块或三块石头的平面组合时,应注意石组连线总不能平行或垂直于视线方向,三块以上的石组排列不能呈等腰、等边三角形和直线排列。立面组合要力求石块组合多样化,不要把石块放置在同一高度,组合成同一形态或并排堆放,要赋予石块自然特性的自由。
干货丨园林置石,不容错过的造景方式!
展开全文
标签: 景观设计
来源:园景人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园冶》
注:图片源自网络
园林作为一门艺术,对意境有较高的要求,除了山、水的组合,“石”作为现代园林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带给了人们无穷的想象空间和精神享受。
△杭州滨江阳光金色海岸
石材上独特的纹理、轮廓、造型、色彩、意蕴都有着独特的美学意义,将这些因素与现代美学中点、线、面结合,有助于发挥园林景观中石景设计的美学特点。落实到景观搭配中,则石材可以结合植物、水景、道路等在空间范围内营造不同的园林景观,起到重要的构景作用。
△杭州滨江阳光金色海岸
所谓“石配树而华,树配石而坚”,除了石材本身的特性可以对景观效果造成影响,石材的布局也是非常有讲究的——
以石材或仿石材布置成自然露岩景观的造景手法被称为置石,置石能够用简单的形式,体现较深的意境,达到“寸石生情”的艺术效果。在空间组合中起着分隔、穿插、链接、导向及扩张空间的作用,如果置石得法,运用山石材料少,结构简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园林置石的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类
01孤 置
孤置,江南又称“立峰”,多以整块体量巨大、造型奇特和质地、色彩特殊的石材作成。常用作园林入口的障景和对景,漏窗或地穴的对景。这种石也可置于廊间、亭下、水边,作为局部空间的构景中心。如北京颐和园的“青芝岫”,故宫御花园内的钟乳石、珊瑚石、木化石等。
孤置山石通常被作为视线焦点或局部构图中心,在珠海城市恒荣溪谷项目中孤置山石成为园区景观的入口处的象征。
△珠海城市恒荣溪谷
作为突出主景,孤置选石宜体量大,轮廓线突出,姿态多变,色彩突出,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石最好具有透、瘦、漏、邹、清、丑、顽、拙的特点。在珠海城市恒荣溪谷项目中,山石最富变化那一面朝向主要观赏方向,并利用植物与水景柔化山石的硬感,使孤置山石在环境中犹如一幅生动的画面。
△珠海城市恒荣溪谷
传统园林叠山置石艺术探析
传统园林是中国工匠艺术的杰作之一。其中,“叠山置石”技艺在整个园林建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叠山置石是将不同形式,不同大小和不同形态的石头与花卉树木等自然元素融合在一起构筑成山体,池塘和景点。它不仅是园林建筑的装饰元素,也是园林建筑的主体作品之一。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叠山置石是一种艺术形式,是通过巧妙的设计将自然美与人工美融合在一起的艺术。
叠山置石一般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采用形状各异的石头来构建山体、瀑布和水流等自然景观,常用石材有南黄石、青石、花岗岩等。第二种是采用空心石进行人工雕刻,创造出各种动植物形象或建筑景物。第三种是采用砾石或河卵石构建道路、步道等人行区域。这三种叠山置石形式的运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园林风格,令人叹为观止。
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叠山置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首先,它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其次,它在美化自然、塑造美好环境的同时,也对人们的思考和情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最后,叠山置石也是一种传承中华文明的手段,它保留了古人智慧和经验,同时也在现代社会中不断发展和创新。
总之,叠山置石是传统园林中最为独特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以其特殊的设计和构建手法,表现了中国园林的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在今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叠山置石继续发扬光大,为世界园林文化的传递和交流做出贡献。
置石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究
置石是中国传统园林必不可少的造园要素,本文介绍了置石的方法、与园林建筑相结合的山石布置、与植物相结合的山石布置(山石花台),归纳总结了现代园林中置石存在的问题,以期让置石在现代园林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标签:置石;园林建筑;山石花台
现代园林提倡以生态为主,山石是天然的建材,在现代园林中有重要的构景作用。置石应以现代园林发展趋势,创造有生态效益的环境为目的,进行生态置石。
1 置 石
置石是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或局部的组合而不具备完整的山形。置石主要以观赏为主,结合一些功能方面的作用,体量较小而分散。置石可分为特置、对置、散置和群置。
1.1 特 置
特置山石又称孤置山石、孤赏山石,也有称作峰石的。特置山石大多由单块山石布置成为独立性的石景。特置山石必须具备独特的观赏价值,并不是什么山石都可以作为特置用的。
特置应选体量大、轮廓线突出、姿态多变、色彩突出的山石。特置山石布置的要点在于相石立意,山石体量与环境相协调,有前置框景和背景的衬托和利用植物或其它办法弥补山石的缺陷等。
1.2 对 置
即沿建筑中轴线两侧作对称位置的山石布置。在材料困难的地方亦可用小石拼成特置峰石。须知两三大石封顶。掌握平衡,理之无失。
1.3 散 置
散置即所谓“攒三聚五”、“散漫理之”的做法。这类置石对石材的要求相对地比特置要低一些,但要组合得好。常用于园门两侧、廊间、粉墙前、山坡上、小岛上、水池中或与其它景物结合造景。它的布置要点在于有聚有散、有断有续、主次分明、高低曲折、顾盼呼应、疏密有致、层次丰富,具有“寸石生情”的效果。
1.4 群 置
群置也有称“大散点”。它在用法和要点方面基本上同散置是相同的。所差异
之处是所在空间比较大。如果用单体山石作散点会显得与环境不相称。这样便以较大量的材料堆叠,每堆体量都不小,而且堆数也可增多。但就其布置的特征而言仍是散置。只不过以大代小,以多代少而已。群置,处理成功,不仅起到护坡的作用,同时也增添了山势。
置石叠山丨中国古典园林石景·置石(二)
我国疆土辽阔,江山秀丽,天然奇峰异石多不胜数,古代造园匠师,巧妙地将天然美石置于园林中。这些大小不一的峰石,似乎将各地的山石景浓缩、提炼过一般。它们有的空灵、有的浑厚、有的顽拙,以丰满的艺术感染力,给中国古典园林增添了不少山林情趣。
江苏苏州拙政园兰雪堂北障山
置石
置石是在园林中零散布置山石的一种造景方法,包括特置的孤赏石及散置的散点石,广泛用于园林各处。置石以点取胜,在庭院、水畔、墙隅、路旁、树下无不相宜。
屏峰 广东顺德清晖园庭园屏峰
屏峰是指园林中能部分遮挡视线,有屏障功能的山石。屏峰一般都有较大的体量,或以较高的峰石并列而成。屏峰使园景增添“藏”的意趣,形成有抑有扬的景观效应,是园林中常见的造景手法。
开门见山 北京故宫御花园
中国古典园林入口处多有以屏峰为障景的做法,所谓“开门见山”,使园景不致一览无余,而失去“藏”的意境。屏峰还可用于分隔景致,或用于屏蔽不雅之处,即所谓“俗则屏之”。 杭州西湖小瀛洲九曲桥屏峰
杭州西湖小瀛洲岛上,有一座十字形曲桥,其旁是康有为手书“曲径通幽”碑,为不使游人视线通达,在中心湖中点了一座石峰作隔。
散点石 南京东王府石峰与散点石
散置石可用于山林与庭院、建筑、园路、水景之间的自然过渡。也常用于陪衬花木,使其形成更完善的景观构图。散置石更多地用于呼应大型假山,使其好似真山的余脉断续不尽。
江苏镇江焦山石峰与散点石
总之,散点石贵在补点得体,或适施于假山之侧,使山体有余脉之韵;或置放于墙角,使建筑平添自然风致;或散点于花前树下,使景致宛若图画。 江苏苏州怡园庭院花木与散点石
除此之外,还有诸多置石的造景方法,如点峰、引峰、补峰等等。造型独特,姿态多变的石景,犹如立于园中的抽象雕塑,将中国古典园林的山林氛围渲染到了极致。
园林景观中,叠山置石——假山、水系驳岸案例分析,静中有动
叠山和置石是风景园林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叠山是人工堆造假山的方法,规模大、用材多、结构复杂;置石则是比较零散的布置景石。叠山讲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以“小中见大”的手法,用写意的方式来模拟自然中的山体,使其具有真山的神韵。
下面让我们先看一下叠山置石中的假山摆放、摆水系驳岸的原则,最后分析几个摆放失败和成功的案例。供大家参考。
一、摆假山原则
园林景观中,假山由景石堆砌而成,看似没有章法,实则是经由自然山川抽象演变而来。假山摆放不能脱离周围环境,要与地形、驳岸、种植点位相辅相成。景石的摆放过程中,尽量选择卧石,少用立石,卧石能使假山更加沉稳厚重,同时能作为一个整体,引导人的视线向水平方线延展,不破坏竖向的空间感觉。
二、摆水系驳岸原则
水系驳岸因其长度与曲度,造就了摆放景石的多变性与复杂性。但总体原则把握两点:
①平面与立面保证凹凸有致,前后错动;
②景石摆放疏密有致,相互呼应。 示例
(1)图A正确景石示意:水系跌水处景石密度大,与驳岸处散置的景石在疏密上形成对比;沿驳岸摆放的景石,有的置于水系中、有的紧贴驳岸池壁,有的则散置于绿地中,前后错动,增加趣味。 (2)图B常见错误1:沿水系驳岸摆放的景石紧贴池壁,缺少前后错动关系,使得水系中央空旷乏味。
(3)图C常见错误2:跌水处景石量与驳岸景石量过于平均,对比不够明显,缺少景观打造重点。
三、假山、摆水系驳岸案例分析 (1)图①中,假山与周围地形、植物脱离关系,景观效果差。
(2)图②中,假山周围虽然被绿植掩映,但山体上缺少种植点位,周围植物没有冠幅开展、探水的形态,使得假山与绿植的关系脱离,不能相融。
(3)图③中,水系驳岸被景石包裹,线条僵硬死板,缺少变化,周围植物与其缺少掩映关系。
(4)图④中,水系驳岸的景石大小搭配,摆放点位前后错落,小灌木、地被植物、水生植物相互配植,形成良好的生态群落和景观效果。
【精品文档】 园林软质景观景石绿化和置石
景石绿化
假山:山水结合、相映成趣、相地合宜、造山得体、巧于固借、混假于真、独立端严、次相辅弼、三元变化、移步换
置石五类型:
园林中的置石依其作用、构成,主要可分为特置、对置、散置、群置、山石器设五类。
特置:选石应体量大、轮廓线突出、姿态多变、色彩突出、具有独特观赏价值,最好有透、瘦、漏、皱、丑、清、玩、拙等特点。特置的选材特别重要,并不是什么石头都可以用来作特置的,要求石材本身应具备一定的观赏价值,能独立成果,或形奇、或姿俏、或花纹绮丽、或雄浑厚重。此外,还要具备一定的体量才行。特置的相地也很讲究。它一般是整体或局部的构图中心和视线焦点。可于入口处作障景或对景,也可置于视线集中的廊间、天井中间、漏窗后面、水边、路口或园路转折的地方,要与周围的环境、尺度、颜色相配。
对置:对置山石的要求、工法仿效特置,在某轴线左右对称布置。其与特置的区别是:特置独立成景,而对置则对称成景。要求对置山石姿态不俗,或体量、形态均相似,或大小、姿态呼应顾盼,共同的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散置:散置在园林中应用的非常普遍,在一般情况下不作为主景,只起点缀、烘托,增加品位的作用。因此,对石材的要求不是很高,但重在组合,组合的优劣决定着散置的成功与否。常用奇数来散置,对石材要求相对要比特置低一些,但要组合得当散置要攒三聚五,散漫理之。
群置:山顶、池畔、路边、交叉口、大树木,可与特置结合造景跌水处。
实际操作中,常有一些山石体形颇佳,但白璧微瑕,稍有缺陷,或由于运输中保护不善而造成部分损坏。这类山石弃之可惜,可用背景加以衬托,适当配以植物、小品或其他办法加以弥补,弥补的好,常会产生令人惊喜的效果。
景石绿化
1.景石要奇数或三、五块成组搭配。
2.尽可能多地搭配球、草本植物、花卉等来丰富景石。
3.要用植物对景石进行遮掩,做到欲遮还露。
置石施工方式
1、施工设备与施工材料
(1)、施工设备
景石施工中需要的设备为汽车起重机和必然数量的手工工具。
(2)、施工材料
特置房山石
2、施工流程
定位放线 选景石 吊运 基座设置 景石吊装 修饰与支撑
3、施工方式
(1)、选石
选石是景石施工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在选石的进程中,应第一熟知石性、石形、石色等石材特性,第二应准确的把握置石的环境,如周边环境、配置植物的体量、外部装饰、铺地等诸多因素。
其要点为:
选择具有原始意味的石材。如:未经切割过,而且显示出文化痕迹的石头;被河流、海洋强烈冲击或侵蚀的石头;生有锈迹或苔藓的岩石。如此的石头你能显示出平实、沉着的感觉。
石形选择要选自然形态的,纯粹圆形或方形等几何形状的石头或通过机械打磨的石头均不为上品。
造景选石时不管石材的质量高低,石种维持统一,不然会使局部与整体不和谐,致使整体成效不三不四,杂乱不堪。
(2)、景石吊运
选好石品后,按施工方案预备好吊装和运输设备,选好运输线路,并查看整条运输线路是不是有桥梁,桥梁是不是能能知足运输荷载需要。在山石起吊点采纳汽车起重机吊装时,注意做到起重机的平稳。
景石吊到车箱后,要用软质材料,如黄泥、稻草、甘蔗叶等填充,山石上原有泥土杂草不要清理。整个施工现场注意工作平安。
(3)、基座设置 基座可由砖石材料砌筑成规那么形状,基座也能够采纳稳实的墩状座石做成,座石半埋或全埋于地表,其顶面凿孔作为榫眼。埋于地下的基座,应依照山石预埋方向及深度定好基扯开挖面,放线后要求挖方,然后在坑底先铺混凝土一层,厚度不得少于15cm,才预备吊装山石。
(4)、景石吊装
景石吊装采用汽车起重机,施工时,施工人员及时分析山石主景面,定好方向,最好标出吊装方向,并预先摆置好起重机,如碰着大树或其它障碍时,应从头摆置,使得起重机长臂能伸缩自如。吊装时要选派一人指挥,统一负责。当景石吊到预装位置后,要用起重机挂钩定石,不得用人定或支撑摆石定石。
驳岸置石的摆法及实例项目施工过程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驳岸置石的摆法及实例项目施工过程
在水边置石的运用,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硬性(亦称刚性)驳岸,另一种是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软性驳岸。置石视乎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元素,石头的材质也有软硬之分,柔软的草地上,出现一些比较刚硬的石材,视觉上显得不是那么的呆板,也显示了软硬结合的整体效果。那么石材在与水的造景也是很常用的一个设计手法,常见的有驳岸、护坡以及汀步等,石头假山对园林设计来说,起到了烘托与渲染的作用。
1.景观置石
置石,主要以观赏为主,结合一些功能方面的作用,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根据工作实践,为便于实践操作,将用于景观的置石分为如下三种类型,不包括人工塑石。
A类:面比较明显的石头
如黄石,这类石头大多体态浑厚,有棱角
有些边角比较模糊的,只要是可以明显分别其不同的面和方向,我们就将它列为此类。
展开剩余87%
B类:圆形石头
如巨硕石、卵石,石头难以分辨出面与边线。
长、宽比例接近,棱角不明显。凡是这种石头,我们列为B类。
C类:造型特异的石头
像太湖石、灵壁石、石笋、英石、古植物化石等,造型奇特,可以单独成景的石头归于此类。
2.石材的选购
水景驳岸施工过程中,石头一般是群置,石头购买的时候注意一定的比例可以更加方便施工中效果的营造。
一般选择大石头、薄石头、小石头,三种石头各占1/3,这样对于后期石头造型很有帮助。
3.置石方法
平与正
曲折变化
疏密有致
大小搭配
与其他元素相结合
项目介绍
太平山中央公园建设将再打造另外一个 “小西湖”——中山公园“南湖”,形成以南湖和孙文莲湖为中心的滨水风景区。在改造中,梳理现状水系,适当扩大水面面积。同时,改造水系驳岸,增加亲水性,扩大“孙文莲”的栽植区。
龙源期刊网
园林置石的种类及应用分析
作者:张理
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09期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园林景观项目日益增多。对园林置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文章对园林置石的种类进行了总结,对置石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从而更好的提高园林置石和布局的效果。
关键词:置石;园林景观;选石;应用
0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各种居住用、商业用的高楼大厦越建越多,工业用地越来越多,导致可以用来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地方越来越少。现代的园林,应该与时代接轨,符合现代人的观念和需求,拒绝完全照搬古代的园林设计方案,不宜进行大面积的造景,照搬苏州园林大量采用天然石材的情况。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维护生态自然发展为基础,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创造出符合现代特色的置石作品,强调置石与周围环境的密切融和,尽量还原当地的自然景观特点,使得现代园林更加宁静、自然、清醒、充满自然的气息。
1 园林置石的种类
园林置石的种类有很多,相关记载有100多种,最常见的有奇石、黄石、英石、湖石、石笋、灵璧石、宣城白石、九龙壁、化石、人工塑石等。
奇石:奇石最为出名的为江苏武进县山中奇石,属石灰岩类,纹理优美,色泽柔和,气势浑厚,颜色有暗红、灰白、灰黑,最适合室内造景。
黄石:主要产于常熟虞山。其石形体憨顽,棱角分明,与湖石相比,它平正大方,主体感强,具有很强的光型效果。
英石:产于广东英德县,成分为碳酸钙,该石材千姿百态,意趣天然,为园林造景的理想用石。
湖石:主要产于江浙一带。石材线条浑圆流畅,洞穴透空灵巧,适宜特置或叠石。
石笋:变质岩类,多产于浙赣交界的常山、玉山一带,颜色有灰绿、褐红、土黄等常做点景、对景用。 龙源期刊网
简述几种置石的方法及类型
石材置石是园林景观中常见的一种处理方式。置石可以起到装饰、排水、隔离等多重作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待置石的位置、大小、形状都需要考虑周到。下面我们就来简述几种置石的方法和类型。
一、悬挂式置石
悬挂式置石是指将石头悬挂在空中,使其呈现垂直状态。在悬挂式置石时,需要考虑石头大小和重量,确保安全稳定。悬挂式置石通常用于花园、庭院等小型场景中。
二、嵌入式置石
嵌入式置石是将石头嵌入到地面内部,使其与地面齐平,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美感和实用性。它的适用范围很广,可以用于人行道、广场、花园等多种场景中。
三、山石式置石
山石式置石是仿造山石构建的置石风格,以其原始、自然的风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这种风格的置石中,石头的样式和大小都非常关键。山石置石可以用于公园、游乐场、庭院等大型场景。
四、波浪式置石
波浪式置石是指将不同大小的石头堆叠起来,形成波浪形状的置石风格。这种方式可以使用各种形状的石头,可以应用于公园、广场等多种场景中。
五、拼花式置石
拼花式置石是将不同种类的石头在一起组成形态各异的花型。这种置石方式适用于公园、广场、人行道等各种场景。
六、竖石式置石
竖石式置石是指将长条形或扁平的石头直立放置。这种方式通常用于公园、庭院等场景中。竖石置石可以营造一个自然、神秘的氛围。
以上几种置石方式和类型,其实只是园林景观中的冰山一角。在实际应用中,还有更多的置石方式和类型需要我们去探索和发掘。丰富多样的置石方式使得园林景观更加生动,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