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自制酸奶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9.51 KB
- 文档页数:2
酸奶的制备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酸奶的制备
摘要:
酸奶是一种口感酸甜、营养丰富的乳制品,具有抑菌、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多种功效。
本次实验采用乳酸菌菌剂制备酸奶,考察了不同温度和时间对酸奶发酵的影响,最终得出了最适宜的制备条件。
实验方法:
1.将1L鲜牛奶倒入不锈钢锅中,加热至80℃。
2.将加入1包乳酸菌菌剂的蒸馏水拌匀,倒入鲜牛奶中,充分搅拌均匀。
3.将锅盖盖上,保持温度在40-45℃,静置4-12小时。
4.将发酵好的酸奶倒入容器中,放入冰箱冷藏保存。
实验结果:
1.温度对酸奶发酵的影响:在实验中采用了三组不同温度条件
进行制备,分别为35℃、40℃和45℃。
结果表明,在45℃条件下制备出的酸奶最为成功,口感酸度适宜,活性乳酸菌含量较高。
而在35℃条件下发酵的酸奶较为稀薄,且酸度不足,不适宜制作。
2.时间对酸奶发酵的影响:在温度固定的条件下,我们对时间
进行了多次调整。
实验结果表明,酸奶的发酵时间需保持在6-8小时,过短或过长都会影响酸奶的质量。
结论:
本实验采用乳酸菌菌剂制备酸奶,以45℃条件下发酵6-8小时
为最适宜的制备条件。
在酸奶的制作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控制
都十分关键。
通过本次实验的学习,我们对酸奶的制备方法及其
影响因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日常生活中的酸奶制作提供了
依据和帮助。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和工艺流程。
2. 掌握酸奶的制作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学习微生物学、食品科学等相关知识,为今后的食品加工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进行发酵而成的一种乳制品。
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将牛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成分更易于消化吸收。
酸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是一种健康美味的食品。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1)鲜牛奶:1000ml(2)酸奶发酵剂:10g(3)白糖:适量(4)玻璃瓶:5个2. 实验仪器:(1)恒温培养箱(2)电子天平(3)温度计(4)无菌操作台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鲜牛奶加热至75℃,保持5分钟进行巴氏杀菌,然后冷却至45℃。
(2)将白糖加入牛奶中,搅拌均匀。
(3)将酸奶发酵剂用少量温水溶解,搅拌均匀。
2. 发酵(1)将处理好的牛奶倒入无菌操作台上的玻璃瓶中,每瓶约200ml。
(2)将溶解好的酸奶发酵剂倒入牛奶中,搅拌均匀。
(3)将玻璃瓶放入恒温培养箱中,温度控制在43℃左右,发酵8-10小时。
3. 冷藏(1)发酵完成后,将酸奶从恒温培养箱中取出。
(2)将酸奶放入冰箱中冷藏,温度控制在4℃左右,冷藏12小时以上。
4. 成品检验(1)观察酸奶的外观,应为均匀的乳白色。
(2)品尝酸奶的味道,应为酸甜适中,口感细腻。
(3)检查酸奶的口感,应具有一定的弹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本实验成功制作出酸奶,酸奶外观均匀,口感细腻,酸甜适中,符合酸奶的标准。
2. 结果分析(1)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将牛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使酸奶具有独特的风味。
(2)在制作过程中,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有利于酸奶品质的提高。
(3)通过本实验,掌握了酸奶的制作方法,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六、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制作出酸奶,达到了实验目的。
2. 通过实验,了解了酸奶的制作原理和工艺流程,掌握了酸奶的制作方法。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发酵型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2. 学习并掌握发酵型酸奶的实验操作技能。
3. 探究不同发酵条件对酸奶品质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发酵型酸奶是以鲜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添加有益菌(发酵剂)进行发酵而成的一种乳制品。
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将乳糖转化为乳酸,使酸奶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口感。
同时,酸奶中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得到部分分解,易于人体消化吸收。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材料:- 新鲜牛奶:1000毫升- 酸奶发酵剂:10克- 白砂糖:50克- 水浴锅- 温度计- 玻璃瓶- 研钵- 研杵- 酸奶包装袋2. 设备:- 灭菌器- 高压锅- 电子天平四、实验步骤1. 准备原料:将新鲜牛奶倒入锅中,加入白砂糖,搅拌均匀。
2. 灭菌:将搅拌好的牛奶放入高压锅中,加热至85℃,保持15分钟进行灭菌。
3. 冷却:将灭菌后的牛奶自然冷却至45℃左右。
4. 添加发酵剂:在冷却后的牛奶中加入酸奶发酵剂,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5. 发酵:将搅拌好的牛奶倒入玻璃瓶中,封口,放入水浴锅中,保持45℃恒温发酵。
6. 成品检验:发酵时间为8-12小时,每隔2小时观察一次酸奶的状态。
当酸奶表面出现细小气泡,口感酸甜适中时,发酵完成。
7. 冷却:将发酵好的酸奶从水浴锅中取出,放入冰箱中冷却至室温。
8. 包装:将冷却后的酸奶装入酸奶包装袋中,密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酵时间对酸奶品质的影响:- 发酵时间过短:酸奶口感较酸,乳酸菌数量不足,营养价值较低。
- 发酵时间过长:酸奶口感过酸,乳酸菌数量过多,可能导致蛋白质凝固。
2. 温度对酸奶品质的影响:- 温度过低:发酵速度慢,乳酸菌活性低,酸奶口感较差。
- 温度过高:发酵速度快,乳酸菌活性高,但可能导致蛋白质凝固。
3. 糖分对酸奶品质的影响:- 糖分过高:酸奶口感过甜,营养价值降低。
- 糖分过低:酸奶口感较酸,营养价值较高。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发酵型酸奶的制作原理和操作技能。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了解酸奶发酵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掌握酸奶发酵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发酵效果的影响,提高食品发酵工艺水平,为今后的食品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酸奶是以牛乳或羊乳为原料,加入乳酸菌进行发酵而成的一种乳制品。
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将乳糖转化为乳酸,使乳液pH降低,导致酪蛋白凝固,形成凝胶状酸奶。
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代谢产物还能赋予酸奶独特的风味。
三、实验材料1. 原料:纯牛奶、白糖、发酵剂(乳酸菌粉)2. 仪器:发酵瓶、温度计、电热恒温水浴锅、天平、计时器、无菌操作台、无菌操作工具等四、实验步骤1. 配制发酵剂:将乳酸菌粉按照说明书的比例加入适量白糖,用无菌水溶解,搅拌均匀。
2. 牛奶预热:将纯牛奶加热至40-45℃,保持温度恒定。
3. 添加发酵剂:将溶解好的发酵剂均匀地加入到预热后的牛奶中,充分搅拌均匀。
4. 分装:将混合好的牛奶分装到发酵瓶中,每个发酵瓶装满,封口。
5. 发酵:将发酵瓶放入恒温箱中,保持40-45℃的温度,发酵4-6小时。
6. 冷藏:将发酵好的酸奶取出,放入冰箱中冷藏24小时。
7. 品尝与鉴定:取出冷藏好的酸奶,品尝其口感、酸度、香气等,对酸奶的品质进行鉴定。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酵效果:发酵过程中,酸奶呈现半凝固状,酸度适中,具有浓郁的乳酸菌香气。
2. 发酵时间对酸奶品质的影响:实验中发现,发酵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酸奶的品质。
发酵时间过短,酸奶酸度不足,口感不佳;发酵时间过长,酸奶酸度过高,口感过酸。
3. 发酵温度对酸奶品质的影响:发酵温度对酸奶的品质有较大影响。
温度过高,会导致乳酸菌死亡,发酵效果不佳;温度过低,发酵速度慢,酸奶品质不稳定。
4. 发酵剂添加量对酸奶品质的影响:发酵剂添加量对酸奶的品质有直接影响。
添加量过少,发酵效果不佳;添加量过多,会导致酸奶酸度过高,口感过酸。
六、实验结论1. 酸奶发酵过程中,温度、发酵时间、发酵剂添加量等因素对酸奶品质有显著影响。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2.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二、实验器材1. 牛奶 500毫升2. 酸奶发酵剂 1包3. 热水壶 1个4. 玻璃杯 5个5. 温度计 1个6. 纱布或保鲜膜 1卷7. 筷子 1根8. 记录本 1本三、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将牛奶、酸奶发酵剂、玻璃杯、温度计等实验器材准备好。
2. 加热牛奶:将牛奶倒入锅中,用热水壶加热至40-45℃,期间不断搅拌,以防止牛奶结块。
3. 检测温度:用温度计测量牛奶的温度,确保温度在40-45℃之间。
4. 加入发酵剂:将酸奶发酵剂倒入牛奶中,用筷子搅拌均匀。
5. 分装牛奶:将搅拌好的牛奶分别倒入5个玻璃杯中,每个玻璃杯倒入100毫升。
6. 密封杯子:用纱布或保鲜膜将玻璃杯口封好,确保密封性。
7. 酸奶发酵:将封好的玻璃杯放置在温暖的地方,保持温度在40-45℃之间,发酵8-10小时。
8. 观察变化:每隔一段时间观察牛奶的变化,记录下观察结果。
9. 成功制作酸奶:当牛奶发酵至呈凝固状,表面有气泡产生时,酸奶制作成功。
10. 记录实验数据:将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变化记录在记录本上。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现象:在发酵过程中,牛奶表面产生气泡,颜色逐渐变浅,最终呈凝固状。
2. 实验结果:经过8-10小时的发酵,牛奶成功变成酸奶。
3. 分析:酸奶的制作原理是利用乳酸菌发酵牛奶中的乳糖,将其转化为乳酸,从而使牛奶凝固。
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生长和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将牛奶加热至40-45℃有利于乳酸菌的生长。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作了酸奶,了解了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增强了科学探究意识。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微生物在食品制作中的重要作用。
六、实验反思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牛奶的温度,确保乳酸菌的生长和繁殖。
2. 在发酵过程中,要定期观察牛奶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2. 学习家庭自制酸奶的方法。
3. 探究不同因素对酸奶口感和质量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1. 牛奶:纯牛奶或酸奶(含活性菌)500ml2. 蜂蜜或白糖:适量3. 酸奶发酵剂:1-2包(含活性菌)4. 玻璃杯:若干5. 搅拌棒:1根6. 温度计:1个7. 纱布或干净的布:1块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牛奶倒入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蜂蜜或白糖,搅拌均匀。
注意不要使用金属器具搅拌,以免影响酸奶口感。
2. 加热牛奶:将搅拌好的牛奶放入锅中,用中火加热至沸腾。
沸腾后,转小火继续煮5分钟,以杀死牛奶中的有害菌。
3. 冷却牛奶:将煮沸的牛奶倒入另一个玻璃杯中,用温度计测量牛奶温度,使其降至40-45℃。
此时牛奶的温度应接近人体温度,有利于活性菌的生长。
4. 添加发酵剂:将1-2包酸奶发酵剂加入冷却后的牛奶中,用搅拌棒搅拌均匀。
5. 密封发酵:用干净的布或纱布将玻璃杯密封,放入恒温箱或保温袋中,保持温度在40-45℃,发酵8-12小时。
6. 检查酸奶状态:发酵完成后,轻轻摇晃玻璃杯,观察酸奶的状态。
若酸奶已经凝固,表面有少量水分,说明酸奶已成功制作。
7. 储存酸奶:将酸奶倒入干净的容器中,放入冰箱冷藏,储存时间为3-5天。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酸奶口感:家庭自制酸奶口感酸甜适中,口感细腻,与市售酸奶相近。
2. 酸奶质量:通过观察酸奶的状态,发现酸奶凝固良好,表面有少量水分,说明酸奶质量较好。
3. 影响酸奶口感和质量的因素:(1)牛奶品质:选择优质的纯牛奶或酸奶(含活性菌)是制作酸奶的关键。
高品质的牛奶含有更多的营养成分,有利于酸奶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2)发酵剂:发酵剂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酸奶的口感和发酵速度。
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酸奶发酵剂,确保其活性。
(3)温度:酸奶发酵过程中,温度是关键因素。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酸奶的口感和质量。
保持恒温40-45℃,有利于酸奶的发酵。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2. 学习发酵微生物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对微生物发酵技术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酸奶是通过将乳酸菌添加到牛奶中,使牛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从而产生特有的风味和质地。
实验中常用的乳酸菌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混合菌种。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 牛奶(全脂或低脂)- 糖(适量)- 干燥的乳酸菌粉- 消毒过的玻璃瓶- 温度计- 烤箱或恒温箱2. 仪器:- 研钵- 玻璃棒- 烧杯- 电子秤四、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 将牛奶和糖按照比例混合,用电子秤准确称量。
- 将乳酸菌粉倒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温水溶解。
2. 加热牛奶:- 将混合好的牛奶倒入锅中,用中火加热至手背感到温热(约40-50℃),避免煮沸。
3. 加入乳酸菌:- 将溶解好的乳酸菌溶液缓慢倒入加热后的牛奶中,搅拌均匀。
4. 冷却:- 将混合液倒入消毒过的玻璃瓶中,密封,放入恒温箱或烤箱中,保持38-42℃的温度。
5. 发酵:- 让酸奶在恒温环境下发酵8-12小时,具体时间根据室温和个人口味调整。
6. 冷藏:- 发酵完成后,将酸奶取出,放入冰箱中冷藏,使其口感更佳。
7. 成品检测:- 观察酸奶的质地和酸味,确认是否达到预期的口感。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酸奶质地:- 成品酸奶应呈现均匀的凝乳状,质地细腻。
2. 酸奶酸味:- 酸奶应具有明显的酸味,但不应过于酸涩。
3. 影响因素:- 牛奶的脂肪含量、糖的添加量、乳酸菌的种类和数量、发酵温度和时间等都会影响酸奶的口感和品质。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作出了美味的自制酸奶。
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酸奶制作的原理和步骤,了解了发酵微生物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加深了对微生物发酵技术的认识。
七、实验心得1. 实验过程中,注意控制发酵温度和时间,以保证酸奶的品质。
2. 乳酸菌的添加量不宜过多,以免影响酸奶的口感。
酸奶的制作实验报告目录1. 实验目的1.1 确定酸奶制作原理1.2 探究酸奶的营养成分2. 实验材料2.1 酸奶菌2.2 牛奶2.3 温度计2.4 容器3. 实验步骤3.1 加热牛奶3.2 添加酸奶菌3.3 发酵3.4 冷藏4. 实验结果4.1 酸奶成品4.2 酸奶的味道5. 结论6. 实验意义7. 参考文献1. 实验目的1.1 确定酸奶制作原理实验旨在通过制作酸奶的过程,来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及发酵过程。
1.2 探究酸奶的营养成分通过制作酸奶并分析其营养成分,了解酸奶对健康的益处。
2. 实验材料2.1 酸奶菌酸奶菌为发酵酸奶必备的微生物,含有丰富的乳酸菌。
2.2 牛奶酸奶的主要原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物质。
2.3 温度计用于监测牛奶加热和发酵过程的温度。
2.4 容器用来储存和发酵酸奶的容器。
3. 实验步骤3.1 加热牛奶将牛奶加热至一定温度,以杀死有害菌,使酸奶菌更容易繁殖。
3.2 添加酸奶菌在加热后的牛奶中加入适量的酸奶菌,作为酸奶的发酵菌种。
3.3 发酵将加入酸奶菌的牛奶放置于恒温环境下,进行发酵过程,使牛奶逐渐转变为酸奶。
3.4 冷藏待酸奶发酵完成后,放入冰箱冷藏,使酸奶口感更加醇厚。
4. 实验结果4.1 酸奶成品制作完成的酸奶,具有独特的酸味和细腻的质地。
4.2 酸奶的味道经过发酵后的酸奶,味道酸甜适口,受到人们喜爱。
5. 结论通过实验得知,酸奶是通过牛奶发酵而成,含有丰富的益生菌和蛋白质,对健康有益。
6. 实验意义本实验有助于增进对酸奶制作原理的了解,同时也可以促进饮食健康意识的提高。
7. 参考文献- 《酸奶的制作与营养》- 《乳制品营养学研究》。
酸奶制作实验报告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实验一原味酸奶的研制一、材料选择:1、鲜牛乳,蔗糖或白砂糖。
二、步骤:1、器皿消毒杀菌:器皿在开水中煮沸杀菌5-10分钟。
2、调制和均质:将1升鲜奶加倒入杀菌后的器皿中,加入白砂糖(7-8% ) , 60 °C左右搅拌混匀溶解。
3、杀菌、冷却:将混匀后的鲜奶加热到65 °C,杀菌20 -30min, 冷却到42〜45 °C。
(牛奶消毒杀菌一般是采用巴氏消毒法,灭菌效果达到97%以上,大部分有害细菌已被杀死,巴氏消毒后的牛奶放在冰箱里冷藏,细菌在低温条件下生长缓慢)5、接种、发酵:接入发酵剂,42 °C进行保温发酵。
在发酵时间上设置6个(5小时,6小时,7小时,8小时,9小时,10小时,)不同处理,进行发酵。
6、后发酵:将保温发酵后的产品迅速冷却至10 °C以下,再然后置于0-4 °C的环境中后发酵12 h以上。
三、实验结果(各位可以放置一些酸奶图片,本周六过来补拍一下,我们还有样品)实验二原味酸奶的质量评估一、实验目的酸奶屮的酸度主要来源于乳酸菌将乳屮的乳糖发酵分解成的乳酸。
乳酸可降低胃的PH值,促进乳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抑制肠道内有害菌的生长,有益人体的健康。
酸度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酸奶屮很大程度上与发酵时间密切相关,酸奶的最佳酸度在80° T-12O0 T之间。
本实验通过对不同发酵时间的酸奶的酸度进行测定,进而筛选出酸奶的最佳发酵时间。
同时,从酸奶的组织状态、口感等感官指标上进行评估。
二、实验原理牛奶酸度是指滴定100ml牛奶样品,消耗的mol/L NaOH溶液毫升数,工厂一般采用10ml样品,而不用100 ml样品。
乳中酸度增高,主要是微生物的活动结果,测定乳酸度可判断乳是否新鲜。
用LNaOH滴定时,乳屮的乳酸和NaOH反应,生成乳酸钠和水。
制酸奶的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制作酸奶的过程和原理,并通过实验了解发酵的过程和微生物的作用。
2. 实验原理酸奶是利用乳酸菌对牛奶中的乳糖进行发酵而制成的一种食品。
乳酸菌通过分解乳糖产生乳酸,改变牛奶的酸碱度,使之变酸,从而得到酸奶。
乳酸菌对人体有益,能促进肠道消化吸收,增强免疫力。
3. 实验材料- 牛奶- 酸奶种子(含活性乳酸菌)- 温度计- 勺子- 玻璃容器4. 实验步骤1. 将约500ml牛奶倒入玻璃容器中。
2. 用温度计测量牛奶的温度,确保温度在37左右。
3. 取出一勺酸奶种子,加入到牛奶中。
4. 用勺子搅拌均匀,使酸奶种子均匀分布在牛奶中。
5. 盖上玻璃容器的盖子,放置在温暖通风的地方,不要移动或震动。
6. 等待6-8小时,酸奶即可完成发酵。
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决定发酵的时间长度。
5.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6小时的发酵,我们得到了一杯浓郁的酸奶。
通过观察,可以看到牛奶变得更加稠密,并散发出酸味的气味。
酸奶的味道也相比原始的牛奶更加酸涩。
发酵的过程中,乳酸菌利用牛奶中的乳糖进行代谢,产生了大量的乳酸。
乳酸的形成降低了牛奶的pH值,使之变酸。
同时,乳酸的产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他有害菌的生长。
因此,酸奶比牛奶更容易保存,乳酸菌还可以促进肠道的消化吸收,对人体有益。
6.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了制作酸奶的原理及过程。
制作酸奶并不复杂,只需要准备好牛奶和活性乳酸菌种子,并将牛奶发酵即可。
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温度在37左右,并保持容器不受震动或移动,以确保乳酸菌能够顺利发酵。
通过制作酸奶的实验,我们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发酵的原理。
乳酸菌对牛奶中的乳糖进行分解代谢,产生乳酸,从而改变了牛奶的口感和味道。
总的来说,酸奶是一种非常健康和美味的食品,通过本实验,我们不仅能够享受酸奶的好处,也更加了解了酸奶的制作过程和原理。
家庭自制酸奶实验报告一、酸奶市场背景
七、实验结果
发酵成功,牛奶顺利转换成酸奶,色泽不错,气味正常,粘稠度合适,口感不错,个人喜爱水果风味,在后期添加了,自制的苹果果酱,葡萄干,食用24小时后无不良反应,实验证明我做的酸奶成功了!
八、制作注意事项
(1)、家庭自制酸奶要选用合格牛奶,可以选取新鲜牛奶或巴氏奶,新鲜奶要经过煮沸之后冷却到一定温度才能使用,巴氏奶等其他已经经过灭菌处理的牛奶则无需煮沸处理;
(2)、选用大品牌酸奶作为菌种,将牛奶放入已消毒灭菌的容器中或将酸奶菌种直接倒入刚开封的盒装奶中,放置在恒温器(常见为酸奶机)中,使发酵过程一直处于适宜该菌类生长的温度下;
(3)、家里的空气环境不符合酸奶制作的卫生要求,自制酸奶做好后应马上放入冰箱保存,在两天之内就要喝掉;
(4)、不能重复多次使用自制的酸奶作为菌种,容易滋生杂种菌。
实验者:吴菓珍 2014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