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中心法则
- 格式:doc
- 大小:11.54 KB
- 文档页数:2
生物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
生物中心法则,也称为中央法则,是描述生命现象中一般规律的基本原理,其主要内容包括:
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所有生命形式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每个细胞都能够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如新陈代谢、分裂、生长等。
2. 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DNA。
DNA是生命物质的基础,携带着生物的遗传信息。
通过DNA的复制和转录,遗传信息可以被传递,并在细胞中得到表达。
3. 生命活动是有调控的。
细胞以及生物体内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是受到调控的。
包括通过遗传信息、信号传导、代谢调节等机制来调节生命活动的发生和维持。
4. 生命活动是开放的。
生物在执行生命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这个交换是开放的,包括从食物中摄取养分、排出废物、吸收光能等各种途径。
5. 适应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生物通过适应环境和其他因素来维持和发展自身。
适应是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物进化和繁衍的动力。
这五个方面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了生物的生命活动。
生物中心法则为我们理解生物世界的本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规律提供了基础。
遗传中心法则被誉为遗传学领域的“黄金法则”,它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对于理解遗传规律、遗传变异和进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浅入深,逐步探讨遗传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以及个人对这一法则的理解和观点。
一、遗传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1. 遗传中心法则的提出遗传中心法则由德国生物学家孟德尔在19世纪提出。
他通过对豌豆杂交实验的观察和总结,得出了遗传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即“性状的表现受到基因的控制,而且基因的表现具有显性和隐性的特征。
”2. 基因的控制遗传中心法则强调了性状表现受基因控制这一重要观点。
基因是生物体内控制性状表现的遗传因子,它决定了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性状表现。
基因通过携带遗传信息,控制着个体的遗传特征。
3. 显性和隐性特征遗传中心法则还阐述了基因的表现具有显性和隐性的特征。
在杂合条件下,显性基因会表现出来,而隐性基因则不会表现在个体的外部形态上。
这一现象为后世对基因互作和遗传变异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二、遗传中心法则的意义1. 揭示了生物遗传规律遗传中心法则的提出揭示了生物遗传规律,为后世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它指导着人们更深入地理解基因的控制作用和遗传表现的规律,为后续遗传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2. 为育种和遗传改良提供理论支持遗传中心法则的内容和意义不仅仅是对自然世界的探索,更为农业、畜牧业等领域的育种和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支持。
人们可以根据遗传中心法则,通过合理选择和杂交培育出更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和品系。
3. 推动了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遗传中心法则的内容和意义对于生物的进化和适应性有着重要意义。
它为生物进化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人们对生物进化的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遗传中心法则彰显了生物世界的复杂性和规律性。
通过对遗传中心法则的深入理解,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认识生物体的遗传特征和变异规律,还可以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科学依据。
在我看来,遗传中心法则的内容和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学科内部,更是对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重要贡献。
遗传信息的翻译、中心法则[学习目标] 1.概述遗传信息翻译的过程。
2.概述中心法则的内容和实质。
一、遗传信息的翻译1.翻译的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作翻译。
2.碱基与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1)推测①如1个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则4种碱基只能决定4种氨基酸。
②如2个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则4种碱基只能决定16种氨基酸。
③如3个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则4种碱基能决定64种氨基酸,这种方式能够满足组成蛋白质的21种氨基酸的需要。
(2)密码子①概念: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
②密码子表a.密码子种类:64种。
b.起始密码子:2种,包括AUG和GUG_,其中后者只在原核生物中作为起始密码子时编码甲硫氨酸,其他情况下编码缬氨酸。
c.终止密码子:共3种,包括UAA、UAG和UGA;不编码氨基酸,是翻译终止的信号,但在特殊情况下UGA可以编码硒代半胱氨酸。
3.tRNA的结构和功能特点(1)结构和功能(2)功能特点: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4.翻译过程判断正误(1)tRNA由3个碱基构成()(2)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3)每种氨基酸仅由一种tRNA转运()答案(1)×(2)×(3)×解析(1)tRNA上含有多个碱基,但每个tRNA上的3个相邻碱基可以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这3个碱基称为反密码子。
(2)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
(3)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多种tRNA转运。
任务一:分析密码子的特点1.从密码子表可以看出,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几个密码子,这一现象称作密码子的简并。
你认为密码子的简并对生物体的生存发展有什么意义?提示当密码子中有一个碱基改变时,可能并不会改变其对应的氨基酸;当某种氨基酸使用频率高时,几种不同的密码子都编码同一种氨基酸,可以保证遗传信息的翻译速度。
2.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体都共用同一密码子表。
叙述生物遗传的中心法则及其补充。
生物化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生物遗传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和变异。
生物遗传的中心法则是遗传学的基础原理之一,它描述了遗传物质在细胞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传递规律。
而生物遗传的补充则涉及到遗传物质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特殊规律和异常现象。
本文将深入探讨生物遗传的中心法则及其补充,以及生物化学在其中的关联和作用。
通过对生物遗传规律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机制,为未来的遗传学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对生物遗传的中心法则和补充进行概述,并说明本文的目的和结构。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叙述生物遗传的中心法则和补充的相关概念和原理,并探讨生物化学在其中的关联。
在结论部分,将对生物遗传的中心法则和补充进行总结,同时探讨生物化学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整个文章将围绕生物遗传的中心法则及其补充展开详细的讨论,同时结合生物化学的相关知识,以全面而系统地阐述这一重要课题。
文章的目的是深入探讨生物遗传的中心法则及其补充,分析其在生物化学中的关联和作用。
通过对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和新的补充知识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传递和变异规律,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本文也旨在展望未来关于生物遗传和生物化学研究的方向,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参考和启发。
}}请编写文章1.3 目的部分的内容2.正文2.1 生物遗传的中心法则生物遗传的中心法则是指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它包括隔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亲和力定律。
隔离定律指出在杂交后代中,不同基因的互相隔离分开,不会互相影响。
自由组合定律指出在杂交后代中,两个基因以自由组合的方式组合在一起。
亲和力定律则说明了同一对等位基因会互相配对。
中心法则的概念中心法则(英语:genetic central dogma),又译成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教条(英语:The central dogma of molecular biology),首先由佛朗西斯·克里克于1958年提出。
中心法则的概念:遗传信息的标准流程大致可以描述为DNA制造RNA,RNA制造蛋白质,蛋白质反过来协助前两项流程,并协助DNA自我复制”,或者更简单的“DNA →RNA →蛋白质”。
所以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三大步骤:转录、翻译和DNA复制。
1.转录。
转录(Transcription)是遗传信息由DNA转换到RNA的过程。
转录是信使RNA(mRNA)以及非编码RNA(tRNA、rRNA等)的合成步骤。
转录中,一个基因会被读取、复制为mRNA;这个过程由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和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所共同完成。
2.剪接。
在真核细胞中,原始转录产物(mRNA前体Pre-mRNA)还要被加工:一个或多个序列(内含子)被剪出除去。
选择性剪接的机制使之可产生出不同的成熟的mRNA分子,这取决于哪段序列被当成内含子而哪段又作为存留下来的外显子。
并非全部有mRNA的活细胞都要经历这种剪接;剪接在原核细胞中是不存在的。
3.转译。
最终,成熟的mRNA接近核糖体,并在此处被翻译。
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其转录和翻译可同时进行。
而在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场所和翻译的场所通常是分开的(前者在细胞核,后者在细胞质),所以mRNA必须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并在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
核糖体会以三个密码子来读取mRNA上的信息,一般是从AUG开始,或是核糖体连接位下游的启始甲硫氨酸密码子开始。
启始因子及延长因子的复合物会将氨酰tRNA(tRNAs)带入核糖体-mRNA复合物中,只要mRNA上的密码子能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配对,即可按照mRNA上的密码序列加入氨基酸。
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中心法则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中心法则中心法则一直是考试的重点,生物界遗传信息的传递图解如下:1“中心法则”主要内容解读中心法则主要包括五个过程:①DNA复制,②转录,③翻译,④逆转录,⑤RNA复制。
每一个过程都需要模板、原料、酶、能量,也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具体比较如下表:比较项目DNA复制转录翻译逆转录RNA复制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中主要在细胞核中核糖体————DNA的每一条链DNA的一条链RNARNARNA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20种氨基酸4种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酶DNA解旋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等DNA解旋酶、RNA聚合酶等酶逆转录酶等RNA聚合酶等产物两个相同DNA分子蛋白质(多肽)、水DNARNA能量ATP碱基互补配对原则G→,→GA→T,T→AA→U,T→AA→U,U→AA→T,U→AA→U,U→A工具————tRNA————实例乙肝病毒、动植物等绝大多数生物绝大多数生物艾滋病病毒甲型H1N1病毒等2生物的遗传物质⑴以D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的遗传信息传递:DNA是自身复制和RNA合成的模板,RNA又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如动植物、原核生物、DNA病毒等⑵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的遗传信息传递:①实例:流感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等②实例:艾滋病病毒3典型考题赏析例1请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过程实现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B③过程只需要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就能完成人的囊性纤维病体现了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图中只有①②过程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解析:通过DNA分子的复制,只是实现了遗传信息的传递,③翻译过程还需要特殊的运输工具—tRNA和适宜的外界条,同时也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
本题错选的主要原因是对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理解不清。
答案:例2乙肝病毒是一种约由3200个脱氧核苷酸组成的双链DNA病毒,这种病毒的复制方式比较特殊,简要过程如下图所示。
上海维斯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遗传信息是如何传递的?遗传信息流动的方向(中心法则)中心法则及其补充内容告诉了我们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
其分解过程包含了如下6点:DNA的复制,遗传信息流动方向由DNA→DNA;DNA 的转录,遗传信息流动方向由DNA→RNA;翻译,遗传信息流动方向由RNA→蛋白质;RNA的复制,遗传信息流动方向由RNA→RNA;RNA的逆转录,遗传信息流动方向由RNA→DNA;蛋白质的复制,遗传信息流动方向由蛋白质→蛋白质。
生物体遗传信息的传递大致分为如下类型:1、DNA复制型在DNA复制型的生物中,生物体的遗传信息流动包含3点:DNA的自我复制,遗传信息流动方向由DNA→DNA;DNA的转录和翻译,遗传信息流动方向由DNA→RNA →蛋白质。
这种类型的生物主要针对地球上绝大多数的动植物和噬菌体病毒等。
上海维斯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RNA复制型在RNA复制型的生物中,生物体的遗传信息流动包含2点:RNA的自我复制,遗传信息流动方向由RNA→RNA;翻译,遗传信息流动方向由RNA→蛋白质。
这种类型的生物主要针对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和动物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等。
也有些遗传信息的流动只有1种:RNA的自我复制,遗传信息流动方向由RNA→RNA;这种类型的生物主要针对SARS病毒,流感病毒等。
3、RNA逆转录型在RNA逆转录型的生物中,生物体的遗传信息流动包含3点:RNA的逆转录,遗传信息流动方向由RNA→DNA;转录,遗传信息流动方向由DNA→RNA;翻译,遗传信息流动方向由RNA→蛋白质。
这种类型的生物主要针对致癌病毒和导致艾滋病的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
4、蛋白质复制型在蛋白质复制类型的生物中,生物体的遗传信息流动包含1点:蛋白质的复制,遗传信息流动方向由蛋白质→蛋白质;这种类型的生物目前只发现一种即盛行欧美的疯牛病病毒(朊病毒)。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考点一DNA分子的复制DNA分子复制的时间、场所、条件、特点和意义【思考讨论】1.如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思考回答:(1)图中显示DNA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开始的,但并非同时进行。
(2)图中显示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I的。
⑶真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的意义在于提高了复制速率。
(4) 一个细胞周期中每个起点一般只起始1次,若为转录时解旋,则每个起点可起始多次。
2.下图为染色体上DNA分子的复制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⑴请填充图中空白处内容。
(2)蛙的红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是否都能进行DNA 分子的复制?提示 蛙的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可进行DNA 分子的复制;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已丧失 细胞核,也无各种细胞器,不能进行DNA 分子的复制。
⑶上图所示DNA 复制过程中形成的两个子DNA 位置如何?其上面对应片段中基因是否相 同?两个子DNA 将于何时分开?提示染色体复制后形成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刚复制产生的两个子DNA 分子即位于两条姐 妹染色单体中,由着丝粒相连。
其对应片段所含基因在无突变等特殊变异情况下应完全相同。
两个子DNA 分子将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时,随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
3.DNA 复制过程中的数量关系DNA 复制为半保留复制,若将亲代DNA 分子复制n 代,其结构分析如下:(1)子代DNA 分子数为2n 个。
①含有亲代链的DNA 分子数为2_个。
②不含亲代链的DNA 分子数为2n 二2个。
③含子代链的DNA 分子数为3个。
游离的脱氧核首 酸作为合成新链< 的原料场所:细胞核| 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解旋{(2)需要解旋酶的作用(3)结果:解开两条螺旋的双链「以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 子链I 游离的脱氧核昔酸为原料, 合成]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条子链重新 ;螺旋每一条新链与其对 应的模板链盘绕成双 螺旋结构一个DNA£雪分子玄子DNA 去向“ '2个子DNA 随着丝:拉分裂而分漏叁 〔进入2个细胞 复制谪的染色体为细胞分裂作准备自一个DNA 分,每条姐妹染 色单体含有 |不分裂的细I 胞中,一条染q;色体只含有 法模板,以游离的脱氧核 '旻昔酸为原料合成的 ⑥三a(2)子代脱氧核甘酸链数为垣条。
“中心法则”考点复习中心法则一直是考试的重点,生物界遗传信息的传递图解如下:1. “中心法则”主要内容解读中心法则主要包括五个过程:①DNA复制,②转录,③翻译,④逆转录,⑤RNA复制。
每一个过程都需要模板、原料、酶、能量,也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具体比较如下表:比较项目DNA复制转录翻译逆转录RNA复制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中主要在细胞核中核糖体————模板DNA的每一条链DNA的一条链mRNA RNA RNA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20种氨基酸4种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酶DNA解旋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等DNA解旋酶、RNA聚合酶等酶逆转录酶等RNA聚合酶等产物两个相同DNA分子mRNA蛋白质(多肽)、水DNA RNA能量ATP碱基互补配对原则G→C,C→GA→T,T→A A→U,T→A A→U,U→A A→T,U→A A→U,U→A工具————tRNA————实例乙肝病毒、动植物等绝大多数生物绝大多数生物艾滋病病毒甲型H1N1病毒等2.生物的遗传物质⑴以D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的遗传信息传递:DNA是自身复制和RNA合成的模板,RNA又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如动植物、原核生物、DNA病毒等⑵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的遗传信息传递:①实例:流感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等②实例:艾滋病病毒3.典型考题赏析例1.请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过程实现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B.③过程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就能完成C.人的囊性纤维病体现了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图中只有①②过程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解析:通过DNA分子的复制,只是实现了遗传信息的传递,③翻译过程还需要特殊的运输工具—tRNA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同时也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
本题错选的主要原因是对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理解不清。
答案:C例2.乙肝病毒是一种约由3200个脱氧核苷酸组成的双链DNA病毒,这种病毒的复制方式比较特殊,简要过程如下图所示。
简述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基本内容
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也被称为孟德尔遗传定律,是基因学和遗传学研究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
它的内容十分重要,也十分生动。
中心法则的基本内容是:遗传信息在子代中的传递是通过基因的转移和组合来实现的。
在生物体繁殖过程中,基因按照一定的规律传递给后代,使得后代和亲代有着相同的某些遗传特征,同时又存在着差异。
这个法则最初由奥地利园艺师孟德尔在19世纪中期研究豌豆杂交育种时发现的。
其核心思想是,每个个体在其染色体上都有两个不同的基因,由父母各传递一个基因给后代。
在某些情况下,一个基因可能会表现出统治作用,而另一个则被对其的表现所隐蔽,称为隐性基因。
这个法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告诉我们,在进行遗传研究时,应该注重观察基因的变异和组合。
同时,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解释遗传现象,还需要采用准确的统计学方法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以确保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总之,遗传信息的传递是生物进化过程中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中心法则的确立对于揭示生物遗传机制、开展遗传研究、探讨生物多样性以及应用遗传学技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心法则里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过程1.引言1.1 概述中心法则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描述了遗传信息在生物体内传递的基本过程。
这个法则的发现对于我们深入理解生命的本质和进化的机制具有重大的意义。
中心法则首次由奥地利生物学家格里戈尔·孟德尔在19世纪提出,并成为遗传学的基石。
它指出,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是由基因传递的,而基因则位于染色体上。
中心法则将遗传信息传递分为两个基本过程:基因的复制和基因的表达。
在基因的复制过程中,DNA双链分离,并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生成两条新的互补链,从而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这个过程确保了遗传信息在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等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传递。
而基因的表达则是指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被转化为蛋白质的过程。
首先,DNA中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过程被转录成RNA分子,这一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
之后,RNA分子进一步通过翻译过程被转化为氨基酸序列,生成特定的蛋白质。
通过中心法则的这两个基本过程,遗传信息得以在生物体内传递,并决定了生物个体的基本特征和遗传变异。
这个过程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总而言之,中心法则是描述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概念,它涉及基因的复制和基因的表达两个基本过程。
通过这个过程,遗传信息能够在生物体内准确传递,并决定了生物个体的遗传特征和进化过程。
深入理解中心法则对于我们认识生命的本质和进化的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文章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1.引言部分概述了文章的主题,简要介绍了中心法则和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过程。
通过这部分,读者可以对文章要讨论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正文部分是整篇文章的核心部分,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中心法则的基本原理和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2.1 中心法则的基本原理部分将详细介绍中心法则是什么,它是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来传递遗传信息。
在这一部分中,可以涉及到DNA的结构、复制的过程以及相关的分子和酶的作用等内容。
【高中生物】解读中心法则中心法则是克里克于1957年提出的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生物大分子间转移的基本法则。
中心法则阐明了在生命活动中核酸与蛋白质的分工和联系。
核酸的功能是贮存和转移遗传信息,指导和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是作为生物体的结构成分和调节新陈代谢活动,使遗传信息得到表达。
1.中心法——遗传信息转移法1.1 内容中心规则是指遗传信息从DNA到RNA再从RNA到蛋白质的传递过程,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它也可以从DNA转移到DNA,即完成DNA复制的过程。
这是所有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所遵循的规律。
RNA在某些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中的自我复制和RNA在某些病毒(某些肿瘤病毒)中反转录为DNA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和发展。
1.2 图解从图中可以看出,遗传信息的传递分为两类:一类是以d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包括具有细胞结构的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以及dna病毒)遗传信息传递。
用实线箭头表示,包括dna复制、rna转录和蛋白质的翻译。
另一种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遗传信息传递。
虚线箭头表示该过程,即RNA复制和RNA逆转录。
当病毒单独存在时,RNA的自我复制和反转录过程无法进行,只有在寄生到宿主细胞后才会发生。
①rna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遗传信息传递过程:② 逆转录病毒(如某些肿瘤病毒)是遗传信息传播的过程。
1.3 含义它包括五个方面,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过程样板原料碱基互补产物实例dna复制(dna)→(dna)dna两条链四种含有a、t、G和C的脱氧核苷酸a―tg―cdna大多数生物体dna转录(dna)→(核糖核酸)dna锁链含a、u、g、c的四种核糖核苷酸a―ut―ag―crna大多数生物体rna复制(核糖核酸)→(核糖核酸)rna含有a、u、G和C的四个核糖核苷酸a―tg―crna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体,如烟草花叶病毒rna逆转录(核糖核酸)→(dna)rna四种含有a、t、G和C的脱氧核苷酸a―tu―ag―c脱氧核糖核酸某些致癌病毒、艾滋病病毒、sars病毒翻译(RNA)→ (多肽)mrna20种氨基酸a―ug―c多肽万物1.4 意义① 核心规则是对遗传物质作用原理的高度概括。
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
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是通过DNA(脱氧核糖核酸)
分子来实现的。
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 DNA复制:DNA分子能够复制自身,确保每个新生成的细
胞都含有完整的遗传信息。
复制过程中,DNA的两个链分离,每条单链作为模板被复制。
通过DNA的复制,遗传信息在细
胞分裂过程中得以传递给下一代细胞。
2. 转录和翻译:基因中的DNA序列通过转录过程转录成RNA (核糖核酸),然后通过翻译过程将RNA翻译成蛋白质。
转
录和翻译过程中,DNA的一条链被转录成RNA,然后RNA
与核糖体相互作用,将其序列翻译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通过这种方式,DNA中的遗传信息被转化为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综上所述,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是DNA通过复制、
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来实现的。
这个中心法则确保了生物个体的遗传信息在细胞分裂和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能够准确地传递和表达。
中心法则中遗传信息的流动流程1. 嘿,你知道中心法则里遗传信息是咋流动的不?就像一场超级神秘的旅程呢!首先啊,遗传信息住在DNA那座“大厦”里。
这DNA就像是一本超级详细的菜谱,里面写着构建我们身体的各种“烹饪方法”。
比如说,我们的眼睛为啥是这个样子,鼻子为啥长那样,都在这本“菜谱”里写着。
然后呢,DNA这座大厦里的信息要开始旅行啦。
就像厨师要按照菜谱做菜一样,细胞里的一些“小助手”会按照DNA的指示办事。
这就是遗传信息从DNA到RNA的流动,这个过程就叫转录。
你想啊,如果没有这个转录过程,就像厨师没有菜谱,那还咋做菜呀,啥美味都做不出来啦!2. 遗传信息流动到RNA之后呢,RNA可就像个勤劳的小邮差。
它把从DNA那里得到的信息,带着到处跑。
我给你打个比方啊,这RNA就像是一个快递员,在细胞这个大“城市”里穿梭,要把重要的包裹(也就是遗传信息)送到正确的地方。
这个时候,RNA要根据DNA给的信息来合成蛋白质啦。
这就好比快递员把包裹送到目的地,然后在那里进行组装工作一样。
要是RNA这个小邮差出了问题,哎呀,那蛋白质就合成不好了,就像包裹送错了地方或者组装错了零件,那可就乱套喽!3. 咱们再说说这个蛋白质合成吧。
RNA把信息带到合成蛋白质的地方,就像导游带着游客到了景点一样。
这个过程叫翻译。
那些组成蛋白质的小单位,就像一个个小积木,按照RNA带来的信息,一块一块地拼接起来。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RNA准确地传递信息,这些小积木就会乱搭一气,最后搭出来的东西肯定不是我们身体需要的呀。
比如说,我们的头发要是蛋白质合成错了,说不定就变得像钢丝一样硬,或者像棉花一样软趴趴的,那多难看呀,这可不行啊!4. 你看啊,在中心法则里,DNA就像个老祖宗一样,稳坐中军帐。
它把自己的遗传信息传给RNA,就像老祖宗把家族的传统传给子孙后代一样。
RNA呢,就得乖乖听话,好好地把这些信息接着往下传。
如果RNA不听话,就像子孙把家族传统给搞乱了,那整个家族(细胞或者生物体)就会出现问题。
简述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中心法则
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中心法则是由美国生物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和詹姆斯·沃森于1953年提出的。
该法则也被称为中心独立法则或中心法则。
该法则简要地描述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
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是:DNA通过转录生成RNA,再通过翻译生成蛋白质。
具体来说,中心法则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1. 转录(Transcription):在细胞核中,DNA的双链解开,然后一条DNA链作为模板,由RNA聚合酶酶催化下合成RNA分子,形成mRNA(messenger RNA,信使RNA)。
这个过程中,DNA的序列会被转录成RNA的互补序列。
2. RNA修饰(RNA Modification):在转录后,mRNA分子会经历多种修饰过程,如剪接(splicing)和修饰核苷酸等。
剪接是指将mRNA中的非编码区(Intron)剪除、保留编码区(Exon),使得mRNA 具有可翻译的完整编码信息。
3. 翻译(Translation):mRNA离开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中的核糖体,核糖体利用mRNA上的密码子(三个碱基)进行翻译。
tRNA (transfer RNA,转运RNA)根据mRNA的密码子,携带对应的氨基酸进入核糖体,然后通过互补配对,将氨基酸依次连接起来,形成多肽链。
当整个mRNA被读取完毕时,翻译过程结束,多肽链会进一步折叠成功能蛋白质。
总结来说,中心法则简要地描述了DNA通过转录生成mRNA,然后通过翻译生成蛋白质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也是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核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