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电气设备概要
- 格式:doc
- 大小:122.50 KB
- 文档页数:13
发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设备1. 背景介绍发电厂和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负责将发电机产生的电能进行输送、分配和转换,以满足不同区域的用电需求。
其中,电气设备扮演着关键角色,包括发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等。
本文将介绍发电厂及变电站中常见的电气设备。
2. 发电机发电机是发电厂的核心部件,负责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根据不同的发电方式,发电机可以分为热力发电机、水力发电机、风力发电机等。
在热力发电厂中,发电机通常由蒸汽涡轮驱动,使发电机转子旋转,产生交流电能。
而在水力和风力发电厂中,利用水力或风力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发电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
其中,定子为固定部分,包含电枢绕组,负责产生磁场。
转子则为旋转部分,包含永磁体或电磁绕组,在定子的磁场作用下产生感应电动势。
发电机的输出电压、电流和频率取决于转子的转速和定子的磁场。
3. 变压器变压器在发电厂及变电站中起到关键的电能转换和输送作用。
它能将高电压转换为低电压,或将低电压转换为高电压。
变压器主要由铁芯和绕组组成。
铁芯由硅钢片叠压而成,主要用于增加磁通密度和减少能量损耗。
绕组由导线缠绕而成,分为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
一次绕组连接到输入电源,二次绕组则连接到输出负载。
变压器通过磁感应原理将输入电压的能量传递到输出电路中,保证电能的正常传输。
变压器可以根据功率级别分为干式变压器和油浸式变压器,根据使用场景可分为发电厂变压器和变电站变压器。
它们在电力系统中起到电压升降和电能输送的重要作用。
4. 开关设备开关设备用于控制、保护和隔离电力系统中的各个部分。
它们在发电厂及变电站中起到关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作用。
常见的开关设备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和负荷开关。
断路器主要用于开关电路和保护电气设备,其内部配有电流保护和过压保护装置。
隔离开关用于隔离电气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维护和修理。
负荷开关用于接通或切断负载电路,控制电气设备的供电状态。
开关设备的选型和设计要根据电力系统的需求及特点来确定。
发电厂电气设备1. 引言发电厂是指用各种能源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设施,电气设备是发电厂的核心组成部分。
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对于发电厂的正常运行和供电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发电厂常见的电气设备,包括变压器、发电机、开关设备和控制系统等。
2. 变压器变压器是发电厂中常见的电气设备之一,主要用于将发电机产生的电压升高到输电或配电用电压。
变压器可以实现电能传输和分配的核心功能。
在发电厂中,常见的变压器主要有发电机变压器和配电变压器。
2.1 发电机变压器发电机变压器将发电机产生的低电压升高到输电电压,以便将电能传输到电网中。
发电机变压器一般采用油浸式设计,通过冷却油来保持变压器的运行温度。
发电机变压器需要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和高效的电能传输能力。
2.2 配电变压器配电变压器用于将输电电压升高或降低到供电用电压,以便将电能输送到用户终端。
配电变压器一般采用干式或油浸式设计,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容量和额定电压等参数。
配电变压器需要具备稳定的输出电压和较小的损耗。
3. 发电机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设备,也是发电厂中最核心的电气设备之一。
发电机一般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其中转子通过机械能驱动旋转,产生感应电动势,经过定子的导电线圈产生输出电压。
发电机的类型包括同步发电机和异步发电机。
3.1 同步发电机同步发电机由于其输出频率和电压与电网同步,广泛应用于发电厂。
同步发电机通常由转子、定子和励磁系统组成。
发电厂中的同步发电机需要具备良好的控制性能和稳定工作能力。
同时,同步发电机还要具备对电网故障的抗扰性能,以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
3.2 异步发电机异步发电机也称为感应发电机,是通过电流感应原理实现电能转换的设备。
异步发电机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适用于小型发电厂或分布式发电系统。
异步发电机的输出频率和电压与负载有一定的关联,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注意负载特性对其运行稳定性的影响。
4. 开关设备开关设备是发电厂中用于控制、保护和隔离电路的设备。
330KV电气设备保护一、继电保护简介:当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元件如发电机、线路等或电力系统本身发生了故障危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时,能够向运行值班人员及时发出警告信号,或者直接向所控制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这些事件发展的一种自动化措施和设备,一般通称为继电保护基础装置.继电保护装置是保证电力元件安全运行的基本装备,任何电力元件不得在无继电保护的状态下运行;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则用以快速恢复电力系统的完整性,防止发生和终止已开始发生的足以引起电力系统长期大面积停电的重大系统事故,如失去电力系统稳定、频率崩溃和电压崩溃等.一、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一)正常运行状态(二)不正常运行状态:系统的正常工作受到干扰,是运行参数偏离正常值,如一些设备过负荷,系统频率异常,电压异常,系统振荡等.(三)故障状态:常见的故障有断线故障,短路故障.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各种类型的短路故障.二、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任务(一)当被保护的电力系统元件发生故障时,应该由该元件的继电保护装置迅速准确地给脱离故障元件最近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使故障元件及时从电力系统中断开,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电力系统元件本身的损坏,降低对电力系统安全供电的影响,并满足电力系统的某些特定要求如保持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等.(二)反应电气设备的不正常工作情况,并根据不正常工作情况和设备运行维护条件的不同例如有无经常值班人员发出信号,以便值班人员进行处理,或由装置自动地进行调整,或将那些继续运行会引起事故的电气设备予以切除.反应不正常工作情况的继电保护装置允许带一定的延时动作.三、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继电保护装置应满足可行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这四“性”之间紧密联系,既矛盾又统一.(一)可靠性是指保护该动体时应可靠动作.不该动作时应可靠不动作.可靠性是对继电保护装置性能的最根本的要求.(二)选择性是指首先由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切除故障,当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才允许由相邻设备保护、线路保护或断路器失灵保护切除故障.为保证对相邻设备和线路有配合要求的保护和同一保护内有配合要求的两元件如启动与跳闸元件或闭锁与动作元件的选择性,其灵敏系数及动作时间,在一般情况下应相互配合.(三)灵敏性是指在设备或线路的被保护范围内发生金属性短路时,保护装置应具有必要的灵敏系数,各类保护的最小灵敏系数在规程中有具体规定.选择性和灵敏性的要求,通过继电保护的整定实现.(四)速动性是指保护装置应尽快地切除短路故障,其目的是提高系统稳定性,减轻故障设备和线路的损坏程度,缩小故障波及范围,提高自动重合闸和备用电源或备用设备自动投入的效果等.一般从装设速动保护如高频保护、差动保护、充分发挥零序接地瞬时段保护及相间速断保护的作用、减少继电器固有动作时间和断路器跳闸时间等方面入手来提高速动性.五、继电保护双重化配置防止因保护装置拒动而导致系统事故的有效措施,同时又可大大减少由于保护装置异常、检修等原因造成的一次设备停运现象,但继电保护的双重化配置也增加了保护误动的机率.因此,在考虑保护双重化配置时,应选用安全性高的继电保护装置,并遵循相互独立的原则,注意做到:(一)双重化配置的保护装置之间不应有任何电气联系.(二)每套保护装置的交流电压、交流电流应分别取自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互相独立的绕组,其保护范围应交叉重迭,避免死区.(三)保护装置双重化配置还应充分考虑到运行和检修时的安全性,当运行中的一套保护因异常需要退出或需要检修时,应不影响另一套保护正常运行.(四)为与保护装置双重化配置相适应,应优先选用具备双跳闸线圈机构的断路器,断路器与保护配合的相关回路如断路器、隔离刀闸的辅助接点等,均应遵循相互独立的原则按双重化配置.六、电力系统故障状态的基本特征对正常情况与故障情况比较可得出,电力系统故障时的基本特性(一)电流增大,即连接短路点与电源的电气设备中的电流增大.(二)电压下降,即故障点附近电气设备上的电压降低,而且距故障点的电气距离越近,电压下降越严重,甚至降为零.(三)线路始端电压、电流间的相位差及比值将发生变化,即测量阻抗发生变化.正常运行时,测量阻抗为负荷阻抗,数值较大;而故障时,测量阻抗数值较小.(四)对于不对称故障,将出现负序分量,而对于接地故障则可能出现零序分量.(五)电流方向发生变化.七、主要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原理用于继电保护状态判别的故障量,随被保护对象而异,也随所处电力系统的周围条件而异.使用得最为普遍的是工频电气量.最基本的是通过电力元件的电流和所在母线的电压,以及由这些量演绎出来的其他量,如功率、相序量、阻抗、频率等,从而构成电流保护、电压保护、阻抗保护、频率保护等.八、继电保护的分类(一)按照保护原理分类: 过电流保护、低电压保护、高过电压保护、功率方向保护、阻抗距离保护、差动保护、暂态分量保护、非电气量保护(二)按照故障类型分类:相间故障保护、接地故障保护、匝间短路保护、非全相运行保护(三)按照保护的范围分类:主保护、后备保护近后备、远后备、辅助保护(四)按被保护设备分类:线路保护、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电动机保护、电抗器保护(五)按照保护的硬件结构分类:电磁型保护、晶体管型保护、集成电路型保护、微机型保护(六)保护的其他分类:单端采样保护阶段式保护、多端采样保护、序分量保护、基波分量保护、谐波分量保护、高频保护、过量保护、欠量保护、工频稳态量、工频变化量、电气量、非电气量。
发电厂及变电站电气二次设备概要电气二次设备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部分,发电厂和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其电气二次设备一样十分重要。
本文将概述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二次设备的概念、分类和功能。
什么是电气二次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电气二次设备是指通过控制指令将一次电气量(电流、电压等)转换为其他形式的电气信号,如模拟量、数字量或脉冲信号等,以控制一次设备或完成保护、测量等功能的设备。
在电力系统中,电气二次设备包括测量、控制、保护、信号处理等类型,其中包含了众多的组成部分和相应的系统。
下面将对电气二次设备根据其不同的功能进行分类。
分类测量设备测量设备是电气二次设备中的一类,包括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测量变压器、数字电压表、数字电流表等。
这些设备主要用于测量变电站或发电厂中各类电气量,如电流、电压、功率等。
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是电气二次设备中的另一类,包括遥控设备和自动控制设备。
遥控设备主要是通过信号从中央控制室向控制设备发送开合命令,控制设备接收到命令后则相应地开合电气设备。
自动控制设备则是根据特定的逻辑控制电力系统运行。
保护设备保护设备是电气二次设备中最重要的一类,其作用是检测电气运行状态,保护电气设备不受损坏。
保护设备包括继电器、避雷器、隔离开关、熔断器、断路器等。
在电力系统中,这些设备在设备出现故障或电网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发挥作用,保护整个电力系统不遭受惨重的损失。
信号处理设备信号处理设备则是将来自测量设备、保护设备等多个过程测量点的信号进行处理后输出成为控制信号或显示信号。
主要包括计算机、显示装置、数据采集仪器等。
经过信号处理,管理人员可以清晰地了解电力系统中各参数的状态,并根据这些信息来控制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
功能电气二次设备的功能包括测量、控制和保护等。
测量是指对电力系统各路参数进行实时测量,控制是指通过对电气二次设备指令的调节,精确地控制电力系统中的开关动作、发电机调节等;保护则是在相应的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电气浪涌时,及时发挥保护作用,将故障范围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发电厂电气部分(1)发电厂电气部分是一座发电厂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主要负责发电厂的电力进行输送、分配和控制,保证发电厂正常稳定地运行。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一下发电厂电气部分的相关内容:一、电厂主要的电气设备发电厂的电气设备主要包括发电机及其励磁系统、变压器组、高压开关柜、低压和中压开关柜、电缆和电缆槽、接地系统等。
发电机是发电厂中核心部件,转换机械能为电能的过程就是通过发电机实现的。
变压器组则是用于将发电机输出的低压电能升压为送至变电站的高压电能。
不同的开关柜主要用于控制和隔离电厂电力系统中的故障电路。
二、电力输送和变电站发电厂输出的电能需要通过输电线路传输至变电站,并送达供电用户。
这里除了输电线路本身,还需要安装电力电缆,将输电线路从空中转换到地下,以保证电力的稳定输送。
变电站则是进行电能的升压、限流和分配,将高压输电线路上的电能降压到适当电压供应到各个用户。
三、电气系统的保护发电厂的电气系统应用非常广泛的保护系统。
保护系统主要包括潮湿保护、短路保护、超负荷保护等。
潮湿保护是利用装置严密、防潮能力强的设备控制湿气侵蚀电机,使电机绝缘始终保持良好。
短路保护则需要通过短路指示器和漏电保护器等,确保在出现短路等异常情况时,电气系统能自动停机,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
超负荷保护则是通过安装相应的过载保护装置,防止高负荷造成的设备过载和电损。
总之,发电厂电气部分作为整个工业系统的关键部分,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细节问题并常常进行现场检查和维护,保障整个工业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电力能源的稳定输出。
第一节、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概述1.主要电气设备发电厂和变电所的主要工作是生产、输送和分配电能,根据负荷变化的要求启动、调整和停止机组,对电路进行必要地切换,不断的监视主要设备的工作,周期性的检查和维护主要设备、定期检修设备以及迅速消除发生的故障。
一次设备:直接生产和输配电能的设备称为一次设备。
包括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自动空气开关、接触器、闸刀开关、母线、电力电缆、电抗器、避雷器、熔断器、互感器等等。
二次设备:对一次设备的工作进行监察测量和控制保护的辅助设备成为二次设备。
包括仪表、继电器、自动控制设备、信号设备及保护、电源等等。
2.电气主接线一次设备连成的电路称为电气主接线或一次电路(主电路)。
二次设备连成的电路成为二次电路(副电路)。
电路图是用一定的图形符号描绘成三线图或单线图,主接线图通常画成单线图。
几种典型的主接线(单母线、双母线、桥式接线、单元接线)3.以图例说明主要电气设备的连接情况母线:汇总接受和分配电能的装置。
断路器、隔离开关:为了正常运行和发生故障时进行操作,装有断路器和隔离开关。
断路器是用来接通和断开电路。
隔离开关不能用于接通或断开有负荷电流的电路,因其无灭弧装置,作用是使需要停电设备与带电部分可靠地隔开。
互感器:把一次电路的高电压和大电流变换为二次设备所需要的低电压和小电流,同时实现了一次与二次的隔离。
电容器:补充系统无功功率缺额的电气设备。
第三节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线方式中性点运行方式:是指系统中星形连接的发电机、变压器中性点对地的连接方式。
分为大接地电流系统和小接地电流系统。
大接地电流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过低阻抗接地系统。
如110KV、380V/220V。
小接地电流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及其他高阻抗而接地的系统。
如6KV、10KV、35KV。
在6~10KV电网中接地点电容电流超过20~30A,35KV~66KV电网中接地点电容电流超过10A 需加装消弧线圈。
发电厂和变电所的电气设备电力系统是现代工业社会的支柱,能够为人们提供必要的电力。
然而,在电力系统中,电力的分布和转换需要依靠复杂而大规模的电气设备。
发电厂和变电所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电力供应的稳定性,提高电气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是十分必要的。
发电厂的电气设备发电厂是利用各种能源原料转换成电能的场所,电气设备也是发电厂运行的关键要素。
发电厂的电气设备包括发电机、变压器、保护装置等等,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常见的发电厂电气设备。
发电机发电机是一个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电气设备,发电机的性能决定了发电系统的质量。
其主要部件有转子、定子和端盖,作为电力工业一个核心的设备,发电机要求具有较高的功率、效率和稳定性。
发电机一般采用交流发电和直流发电两种方式,交流发电机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匹配变电站对交流电进行调整和提供能量。
直流发电机不仅适用于汇流母线或者直流电网上,还广泛应用于电动机领域。
变压器变压器是由两个或以上线圈、磁路铁心等零件组成的电气设备,变压器可以将交流电压转换成适应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压。
变压器在发电厂中作为电压调节器和输电路上的设备,承担着重要的变换功率和保护功能。
发电厂的变压器主要分为三种: 功率变压器、电压变压器和电流变压器。
功率变压器的作用是改变电能的电压,适应各种负载和电力系统要求。
电压变压器是测量电压和将高电压信号转换成对地电压。
电流变压器是测量或与水力站逆变器配合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用来测量高电流值。
保护装置发电机和变压器的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必须得到保障,保护装置是它们安全运行的必要环节。
保护装置是一种自动化电气设备,能够及时发现和报警电气系统中故障和异常,快速依据保护逻辑做好故障隔离和停开设备。
发电厂的保护装置主要包括绕组保护装置和接地保护装置。
绕组保护装置是保护发电机和变压器的,其主要保护发生线圈或者绕组故障。
接地保护装置是为了保护整个系统不受地电压的影响而设计的,可以防止人员接触电缆和设备,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和物资的安全性。
《电力电气设备》综合复习资料-、单项选择题1、水平排列、间距相同的三根导体,两边分别为流过A相、B相、C相电流,三相对称短路时,受力最大的发生在: __________A. A 相B.B相C.C相2、在电动力作用下,如果导体的固有振动频率和50Hz、100Hz接近时,导体受到的电动力会:A.增大B.减小C.不变3、电路参数相同,两相短路与三相短路电动力相比: ____A.大B.小4、变压器的最大效率发生在:_A. 3 =1B. 3 =0・6-0・85、一般的,凝汽式发电厂的效率为:__________A.30-40%B. 60-70%6、变压器原边电压频率不变,幅值升高,则变压器的空载电流:A.减小B.增大C.不变7、一般的,热电厂的效率为:A.30-40%B.60-70%8、两台变压器主接线采用外桥式接线时,适合 _________________ 的场合。
A.线路较短,线路故障少,而变压器经常进行切换。
B.线路较长,线路需要经常检修。
9、 220kv以上电网,中性点 ____________ ,称为___________ 接地系统。
A.直接接地;小电流B.直接接地;大电流C.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小电流10、两台变压器并联运行时,必须绝对满足的条件是变压器的________________ 。
A.型号相同B.联接组别相同C.变比相等D.短路电压相等11 、下面是几种油浸式变压器的冷却方式,冷却效果最好的是: ______A.油浸自冷B.油浸风冷C.导向油循环强制风冷12、热稳定是指电器通过短路电流时,电器的导体和绝缘部分不因短路电流的热效应使其温度超过它的 _而造成损坏妨碍继续工作的性能。
A.长期工作时的最高允许温度B.短路时的最高允许温度13、选择矩形母线时,下列条件可不考虑:A.额定电压B.长期允许电流C.动稳定D. 热稳定14、三相组式变压器绕组对于零序电流的阻抗和对于正序电流的阻抗相比:A.小B.大C.相等15、中性点不接地电力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地对地电压:A.不变B.升高到线电压16、两台变压器主接线采用内桥式接线时,适合_________________ 的场合。
发电厂电气部分1. 引言本文档旨在详细描述发电厂的电气部分,包括发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以及配电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发电厂的电气部分是电力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运行对于保障电力供应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 发电机发电机作为发电厂的核心设备之一,负责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在发电厂中,常见的发电机类型包括同步发电机和异步发电机。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产生电动势,从而实现电能的转换。
2.1 同步发电机同步发电机与电网同步运行,其转速与电网频率同步。
在发电厂中,同步发电机一般连接到励磁设备,通过调节励磁电流来控制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和无功功率。
同步发电机具有稳定性好、调节性能强等优点,在大型发电厂中得到广泛应用。
2.2 异步发电机异步发电机与电网非同步运行,其转速稍低于电网频率。
在发电厂中,异步发电机一般用于小型发电单元和备用电源。
由于异步发电机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因此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突发事故停电后的紧急供电,异步发电机能够快速启动并提供电源。
3. 变压器变压器是发电厂电气部分中的重要设备,主要用于将发电机输出的电能进行变压升高或降低,并通过电网向用户进行输送。
发电厂中常用的变压器包括发电机变压器、主变压器和配电变压器。
3.1 发电机变压器发电机变压器用于将发电机产生的电能进行升压,以满足输送电网所需的电压水平。
发电机变压器在电气系统中承担着电压调节和功率传输的重要作用。
3.2 主变压器主变压器用于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升压到适合输送至远距离的高压电网,并在电网中进行电能输送。
主变压器具有大容量、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的特点,对于保障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3.3 配电变压器配电变压器用于将电能从电网进一步分配给用户。
发电厂中的配电变压器通过降低电压水平,实现对电能的细分输送。
配电变压器能够将电能输送到具体的用电设备,满足用户对不同电压等级的需求。
4. 开关设备开关设备在电气系统中起到连接、切断电路的作用,以及保护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发电厂电气部分主要内容第一篇:发电厂电气部分主要内容发电厂电气部分主要内容如下:1,发电厂一次系统主接线,母线,倒闸操作原则等。
2,发电厂电气设备,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压变,流变,等的运行维护。
3,发电厂二次系统,控制,表计,信号,直流系统等。
4,发电厂电气设备的继电保护装置。
5,发电厂厂用电系统。
6,发电厂厂用电动机及其控制。
等。
应该说都比较重要,特别是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追问意思就是得全部掌握,但是我时间有限为了应付工作考试,能给我一些建议么回答倒闸操作原则,设备停送电原则,发电机变压器有哪些保护及保护范围,电气设备事故处理,默画全厂电气一次系统图。
岗位职责。
安规部分。
等。
第二篇:发电厂电气部分发电厂电气部分复习大纲一、发电机的有功输出和无功输出靠什么来调节?有功输出调节靠调节发电机的原动机动力(火力发电机调节汽门;水轮发电机调节水量或水轮机叶片角度)。
无功靠调节发电机的励磁电流。
二、发电厂变电站的接地方式分为几种?工作接地(直接接地)、防雷接地(过电压保护接地)、保护接地(安全接地)三、发电厂电气设备的各种接地其接地电阻允许值为多少? 发电机及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Rjd≤0.5Ω。
设备外壳及金属构架接地:①1KV以上及以下共用时:Rjd≤120/Ijd≤10Ω。
②1KV以上:Rjd≤250/Ijd≤10Ω。
避雷针及避雷器接地:Rjd≤10Ω。
四、设备停电检修都需要哪些程序?①被批准的停电请示②填写操作票③按操作程序停电④验电⑤挂接地线五、电气主接线都有哪几种形式?单元接线、单母线接线、单母分段接线、单母分段带旁路母线接线、双母线接线、双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接线、3/2接线、桥型接线。
六、停电的刀闸操作程序①按回路操作。
②从负荷侧向电源侧顺序开端断路器。
③从负荷侧向电源侧顺序开端隔离开关。
七、何种互感器在正常时可以开路或短路?电压互感器在正常时可以开路。
电流互感器在正常时可以短路。
电厂电气设备课件一、电气设备概述1.1 电站介绍电站是化石燃料、水力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水蒸汽,用于驱动汽轮机发电的设施。
所以电站通常被分为火电站、水电站和风电站等。
1.2 电厂电气设备概述电厂的电气设备主要包括:变压器、母线、发电机、电缆、电缆接头、电缆附件、开关柜、仪表设备等。
1.3 电气设备的分类按功能划分:变压器、母线、开关柜、仪表设备等按用途划分:发电机、电缆二、电气设备的基本要求2.1 安全性要求安全性是电气设备的重要要求之一。
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电器安全法规的要求,并且应具有相应的安全保护装置。
2.2 可靠性要求电气设备应具有可靠的运行性能,防止电气设备运行中出现过载、短路等故障,并具有自动保护功能。
2.3 经济性要求电气设备运行的经济性主要体现在电气设备的造价和能源消耗方面,所以电气设备的设计要求经济合理。
2.4 规格要求电气设备需按规格要求进行选型设计,保证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
三、电气设备的安装与调试3.1 安装电气设备的安装包括设备基础安装、主设备的架设、附属设备的安装以及电缆敷设等。
3.2 调试调试是确保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在调试过程中,需要对电气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以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四、电气设备的运行与维护4.1 运行电气设备的运行可以分为正常运行和应急运行。
在正常运行过程中,需要注意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在应急运行过程中,需要保证电气设备的功能和安全性。
4.2 维护电气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以保证设备的性能和寿命。
维护内容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更换零部件等。
五、电气设备的退役电气设备的寿命一般为20-30年。
当设备达到寿命时,需要进行退役处理,包括设备的拆除、环保处理以及设备残余价值的处理等。
六、电气设备的应用案例以某火力发电厂为例,介绍电气设备的应用情况,包括各种设备的安装位置和数量、电气设备的维护管理等。
发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设备介绍1. 引言发电厂和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负责将能源转化为电能并进行传输和分配。
在电气设备中,发电厂和变电站的电气设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发电厂和变电站的电气设备的功能、类型以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2. 发电厂电气设备发电厂的电气设备主要包括发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和保护设备。
2.1 发电机发电机是发电厂的核心设备,它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主要由转子、定子和励磁系统组成。
转子由电枢线圈和磁极组成,定子则包括定子线圈和定子铁芯。
励磁系统负责提供发电机所需的恒定磁场。
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和频率取决于转速和励磁电流的大小。
2.2 变压器变压器是将发电机产生的电能进行升压或降压的设备。
它由主绕组、副绕组和铁芯构成。
发电厂的发电机产生的电能通常为低压,变压器将其升压以便传输更长距离。
在电力系统中,多级变压器也用于降压以适应不同负荷需求。
2.3 开关设备开关设备用于控制电力系统中电流的流动。
它们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等。
断路器用于打开或关闭电路,并在电流过载时自动切断电流。
隔离开关用于隔离电路以进行检修和维护。
负荷开关则用于控制负荷的连接和断开。
2.4 保护设备保护设备用于监测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并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
它们包括继电器、保护开关、电流互感器等。
继电器是用于检测电流、电压等参数的电气装置,当参数超过设定值时,继电器将触发保护开关切断电路。
电流互感器用于测量电流,以便进行保护和控制。
3. 变电站电气设备变电站的电气设备主要包括变压器、隔离开关、断路器等。
3.1 变压器变电站中的变压器与发电厂中的变压器类似,用于升压或降压输电。
变电站通常存在多级变压器,以便适应不同电压等级的要求。
3.2 隔离开关隔离开关用于在变电站中隔离和维护电缆或设备。
它们提供了安全的工作环境,并防止故障扩散到其他部分。
3.3 断路器变电站中的断路器用于切断电路。
与发电厂中的断路器类似,变电站断路器能够在电流过载或短路时快速切断电流,以防止设备损坏和人员受伤。
发电厂电气设备总结
本文主要针对发电厂电气设备进行总结。
发电厂电气设备主要包括发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电缆、保护装置等,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
一、发电机
发电机是发电厂的核心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常见的发电机有同步发电机、异步发电机等。
在选择发电机时,需要考虑负载变化、电压波动以及发电机的维护保养等因素。
二、变压器
变压器是将高电压转化为低电压或将低电压转化为高电压的设备,其作用是将输送电能的电压降低或提高,以便输送到目标设备。
在选择变压器时,需要考虑其额定容量、损耗、温度升高以及维护保养等因素。
三、开关设备
开关设备主要包括开关、断路器、接触器等,其作用是控制电路的开关和断开,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选择开关设备时,需要考虑其额定电流、额定电压以及断路器的短路能力等因素。
四、电缆
电缆是输送电能的主要通道,其作用是将发电机产生的电能输送到目标设备。
在选择电缆时,需要考虑其额定电压、导体材质以及绝缘材料等因素。
五、保护装置
保护装置主要是为了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其作用是检测电力系统的异常情况并切断电路,以避免电气故障的发生。
在选择保护装置时,需要考虑其动作速度、准确性以及可靠性等因素。
综上所述,发电厂电气设备是发电厂运行的关键设备,其选择和维护保养都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管理,以保证发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
《电力电气设备》综合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水平排列、间距相同的三根导体,两边分别为流过A相、B相、C相电流,三相对称短路时,受力最大的发生在:A.A相B.B相C.C相2、在电动力作用下,如果导体的固有振动频率和50Hz、100Hz接近时,导体受到的电动力会:A.增大B.减小C.不变3、电路参数相同,两相短路与三相短路电动力相比:A.大B.小4、变压器的最大效率发生在:A.β=1B.β=0.6-0.85、一般的,凝汽式发电厂的效率为:A. 30-40%B. 60-70%6、变压器原边电压频率不变,幅值升高,则变压器的空载电流:A.减小B.增大C.不变7、一般的,热电厂的效率为:A. 30-40%B. 60-70%8、两台变压器主接线采用外桥式接线时,适合的场合。
A.线路较短,线路故障少,而变压器经常进行切换。
B.线路较长,线路需要经常检修。
9、220kv以上电网,中性点,称为接地系统。
A.直接接地;小电流B.直接接地;大电流C.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小电流10、两台变压器并联运行时,必须绝对满足的条件是变压器的____。
A.型号相同B.联接组别相同C.变比相等D.短路电压相等11、下面是几种油浸式变压器的冷却方式,冷却效果最好的是:A. 油浸自冷B. 油浸风冷C.导向油循环强制风冷12、热稳定是指电器通过短路电流时,电器的导体和绝缘部分不因短路电流的热效应使其温度超过它的____而造成损坏妨碍继续工作的性能。
A.长期工作时的最高允许温度B.短路时的最高允许温度13、选择矩形母线时,下列条件可不考虑:A.额定电压B.长期允许电流C.动稳定D.热稳定14、三相组式变压器绕组对于零序电流的阻抗和对于正序电流的阻抗相比:A.小B.大C.相等15、中性点不接地电力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地对地电压:A. 不变B. 升高到线电压16、两台变压器主接线采用内桥式接线时,适合的场合。
A.线路较短,线路故障少,而变压器经常进行切换。
B.线路较长,线路需要经常检修。
17、下面对发电厂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A.火电厂因其耗能大,效率低,已经不承担主要电力负荷。
B.我国的水力发电承担主要电力负荷,我国的水力资源已经得到大力开发。
C.凝汽式电厂效率高于热电厂,因此我国正大力发展凝汽式大型火电厂。
D.水电厂运行灵活,效率高,且具有调相、调峰、事故备用的功能,可提高电网运行的灵活性、可靠性。
18、如果导体的固有频率接近50Hz或100Hz时,导体的电动力会:[ ]A.增大B.减小19、短路故障中,()最为常见,()影响最为严重。
A.对称三相短路,单相短路。
B.单相短路,对称三相短路。
20、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kV以上高压供电系统侧变压器绕组接法为:[ ]A. Y NB. YC. △21、当载流量较大,大于8000A以上的发电机出口母线,应采用的母线形式:[ ]。
A.矩形母线B.槽形母线C.管形母线22、关于互感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互感器并联在电路中,近乎开路运行;电压互感器并联的表计越少,测量值越准确。
B.电流互感器串联在电路中,近乎短路运行;电流互感器串联的表计越少,测量值越准确。
C.原则上选择电流互感器时必须进行动稳定和热稳定校验。
D.为了保证安全,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二次侧都必须装熔断器。
二、判断题1、当海拔升高,电器的绝缘水平降低;当环境温度升高,电器的允许电流减小。
2、导体短路时,产热全部用来使导体自身温度升高,可认为是一个绝热过程,此时,导体的比热容和电阻率不是常数。
3、无限大容量系统中发生短路时,短路电流周期分量不变;发电机出口发生短路时,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是变化的。
4、断路器中的电弧熄灭越快越好。
5、系统阻抗相比于供电系统阻抗很小,系统容量相比于供电系统容量大很多,就可以看作是无穷大容量系统。
6、高压系统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衰减得慢,低压系统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衰减得快。
7、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在任何短路情况下都是最大的,它不因短路时刻、断路前工作电流大小的不同而不同。
8、短路冲击电流发生在最严重短路发生后的0.01秒。
9、二次负荷不超过额定值的电压互感器,其准确度级一定能得到保证。
三、填空题1、导体散热途径有三,但主要通过辐射和两种方式散热。
2、选择电气设备选择时,一般先按选择,再按校验。
3、电流互感器二次侧近乎运行;电压互感器二次侧近乎运行。
4、为保证供电质量,一般要求正常工作时限流电抗器的电压损失百分值小于____。
5、当两个载流导体中电流的方向____ 时,其电动力相互吸引。
6、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的第二副绕组为___ _接线,用于监测零序电压。
7、在生产实际中,对于双路进线的用电单位,在开关柜及母线可靠性满足要求的情况下,确定主接线方式时,应首先采用的主接线方式,选择变压器台数选择为台,变压器容量选择,遵循“百分之”原则。
8、对于发电厂,出线回路较少时,为了节省设备,简化接线,常采用接线。
单元接线的变压器容量确定时应按发电机的额定容量扣除本机组的厂用电负荷后,还必须留有的 %的余量。
9、当电弧电流过零后的很短时间内,在电弧的新阴极区聚集正电荷离子层,它的初始介质强度可达150-250V,对电弧的熄灭有利。
这种现象称为效应。
10、交流电流形成的电弧在电流过零点时,电弧瞬间,此时采取有效措施可以实现有效地灭弧。
11、交流电弧能否熄灭,取决于电弧电流过零时,弧隙强度的恢复速度和系统电压的上升速度之间的竞争。
12、并联运行的变压器的负荷率和变压器短路阻抗电压百分数成。
变压器容量越小,短路阻抗百分数,越容易达到满载。
13、对于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以下内容:、、。
四、简答题1、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说说如何选择主变压器?2、说出你熟悉的任选一种灭弧形式的断路器,说明它的灭弧过程。
3、为了兼顾绝缘材料成本和接地保护装置动作的可靠性,一般规定,对于35Kv以下电力系统,采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性电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又称小电流接地系统。
对于110Kv以上高压电力系统,皆采用中性点直接接线系统。
请具体说明其中的原因。
4、短路电流有什么危害?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及运行过程中,通常采取哪些措施减小短路电流?5、导体长期发热和短时发热的特点有哪些?6、电流互感器副边不能开路,为什么?7、隔离开关与断路器的主要区别在哪里?它们的操作程序应应如何正确配合?为防止误操作通常采用哪些措施?五、论述、计算题1、某220kV系统的重要变电所,装有两台120MVA、220/110KV主变压器。
高压侧(220kV)有2回电源进线,低压侧(110kV)有6回出线,负荷性质为Ⅰ、Ⅱ类负荷,不允许停电检修断路器。
要求:1)说出高压侧(220kV)电气主接线形式;2)说出低压侧(110kV)电气主接线形式;3)对高低压侧电气主接线的可靠性等作简要说明。
2、发电机出口母线铝导体,型号为LWY-100*8,正常工作电压为10.5kV,正常负荷电流为2000A。
正常负荷时,导体的温度为θi=50℃。
继电保护动作时间为t pr=1s,断路器全开断时间为t ab=0.2s。
短路电流I//=30kA,I0.6=28kA,I1.2=20kA。
1)校验导体的热稳定。
2) 求导体的单位长度受力最大值。
附表一:非周期分量等效时间T 的确定公式提示:i k f npp k np t t k p abpr K A Q S A Q Q Q I T Q I I I t Q t t t k k +=+=''=++''=+=2222221)10(12)/(11073.127max m N ai F sh -⨯= P P sh I I i 84.13.12=⨯=3、 画出两个电源,四条引出线的单母线带旁路接线的电气主接线图,并写出给旁路母线充电的操作步骤。
4、 某10kV 屋内配电装置中,环境温度为25℃,回路的最大持续工作电流为550A 。
该回路通过的最大三相短路电流I ″=I 0.75=I 1.5=23kA 。
短路电流持续时间t=1.5s 。
现有GN6-10/2000-85型隔离开关,其极限峰值电流为85kA;5s的热稳定电流为51kA。
试确定该隔离开关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动稳定和热稳定是否满足要求。
5、画出两个电源进线,六条负荷引出线的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的电气主接线图,要求:1)为了减少短路电流,说出平时运行中的注意事项。
2)写出不停电检修进线断路器操作步骤。
《电力电气设备》综合复习材料答案一、选择题1、BABBA 6、BAABC 11、CBAB B 16、BDABA21、CB二、判断题1、√√√×√6、√×√×三、填空题1、对流2、正常工作条件短路条件3、短路开路4、5%5、相同6、开口三角形7、单母线分段 2 708、单元109、近阴极10、熄灭11、介质12、反比小13、可靠性灵活性经济型四、简答题1、答:根据具体运行要求不同,主要考虑变压器的:绕组形式、散热方式、容量、保护设置等。
本着以下原则:1)尽量选择低损耗节能型,如S9系列或者S10系列;2)在多尘或者具有腐蚀性气体严重影响变压器安全的场合,选择密闭型变压器或者防腐型变压器;3)供电系统中没有特殊要求和民用建筑独立变电所常采用三相油浸自冷式电力变压器;4)对于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发电厂、化工等单位对消防要求较高的场所,宜采用干式变压器;5)对于电网电压波动比较大的场合,为改善电能质量应采用有载调压电力变压器。
为使变压器经济运行,需设置多台变压器。
6)容量要有5-10年发展的余量,两台变压器时,一台停运后,余下的变压器首先满足一二类负荷的需要。
2、参见课本P172、P173。
3、答:接地方式的选择,兼顾绝缘成本和供电可靠性。
当电压水平很高时,例如对于110-220KV以上,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的大电流接地系统,可以减小绝缘材料成本。
绝缘成本高,供电可靠性不须让位于减小绝缘成本。
采用中性点接地方式运行,发生单相接地时,另两相对低电压不会升高,因此绝缘材料容易满足;但接地短路的电流大,保护很快动作,一定程度降低了供电可靠性。
对于35kV(6-66Kv)系统,绝缘容易满足,可靠性是主要目的。
采用小电流接地系低,绝缘依旧容易满足,而且因为接地电流不会很大,系统仍然可以继续运行一段时间,增加了供电可靠性。
对于低压1KV以下电压供电系统,采用中性点接地运行,可以保证用电安全。
此时绝缘不是问题,中性点接地运行,可以平衡大地点位,保护设备与人员安全。
4、答:短路是将电源不经负载,直接经过线路或变压器等传输环节,形成大电流的物理现象。
短路会造成相应的损害:1)热损坏;2)机械损坏;3)电压降低,停电,影响系统稳定运行;4)电磁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