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习题
- 格式:docx
- 大小:20.71 KB
- 文档页数:3
中介语的特点:(三大特点:可渗透性,动态性,系统性)P1691.中介语在其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学习者创造的一种介于第一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特语言系统。
中介语具有人类其他语言所有的特点和功能,可以作为交际工具。
2.中介语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语言系统,随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替工,中介语不断发展并呈一定的阶段性。
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逐渐向目的语靠拢。
3.赛克林把中介语的产生原因归纳为语言迁移,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概括,训练造成的迁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五个方面。
也可以说中介语是学习者在未完全掌握目的语情况下所做的推论而产生的语言系统。
4.中介语存在一定的偏误并且有反复性。
中介语曲折发展并靠向目的语,已经纠正了的偏误还有可能规律的重现。
5.中介语的偏误具有顽固性,语言中的一部分会停滞不前甚至产生僵化,特别在语音方面。
大部分学习者可能一辈子使用的都是中介语。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不完整,不知道具体考啥)起点:1957《跨文化语言学》为标志的对比分析研究。
目的:在一般的语言习得规律之外探讨第二语言的习得规律,建立有关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体系,对比分析:(P185-191完整版)1、目的: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共时比较,揭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语言分析方法。
2、理论基础:其语言学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其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迁移理论3、步骤:○1描写:对目的语和学习者的第一语言进行详细的、具体的描写,作为对比基础○2选择:在两种语言中选择进行对比的某些有意义的语言项目或结构。
○3对比:对两种语言中选择好的语言项目或结构进行对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4预测:在对比的基础上对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发生的错误进行预测。
4、意义&局限:意义:通过目的语与学习者第一语言的对比,从两种语言差异中发现第一语言给第二语言教学带来的干扰,给第二语言教学提供了重要信息。
发现了学生学习的难点,揭示了教学的重点,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便于更有效地制订大纲、设计课程、编选教材和改进课堂教学与测试。
1.在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下,1951年成立的清华大学________________于1951年初正式开课,拉开了新中国外国留学生汉语预备教育的帷幕。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________教授兼任专修班班主任,著名语言学家___________先生任清华大学外籍留学生管理委员会主席并兼管专修班的业务工作。
2.经国务院的批准,1962年6月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办公室的基础上正式成立________________,以适应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这是我国第一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的高等学校,是________________的前身。
3.196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改名为________________,1996年又改名为________________。
4.我国第一次举办全国性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班是________年暑期在____________学院。
5.198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其常设机构________________负责,第一任办公室主任为北京语言学院院长___________。
6.1983年6月成立的“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于1988年独立为____________,秘书处设在____________,首任会长为_____________。
7.1987年在北京举行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期间,各国代表协商成立了______________,该会秘书处设在____________,首任会长___________。
8.目前世界上最具权威性、影响最大的汉语水平测试是___________。
9.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师资资格培养审定工作和资格考试开始于______年。
10.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1.语言的表现形式是___________。
12.语言的组织方式是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统一。
1 •在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下,1951年成立的清华大学__________________ 于1951年初正式开课,拉开了新中国外国留学生汉语预备教育的帷幕。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__________ 授兼任专修班班主任,著名语言学家___________ 生任清华大学外籍留学生管理委员会主席并兼管专修班的业务工作。
2•经国务院的批准,1962年6月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办公室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以适应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这是我国第一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的高等学校,是■勺前身。
3. 196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改名为 __________________ ,1996年又改名为_________________ 。
4 •我国第一次举办全国性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班是__________ 暑期在______________ 院。
5. 198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其常设机构_________________ 责,第一任办公室主任为北京语言学院院长_____________ 。
6. 1983年6月成立的“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于1988年独立为 ____________ ,秘书处设在_____________ 首任会长为_______________ 。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87年在北京举行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期间,各国代表协商成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会秘书处设在_____________ ,首任会长___________ 。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1、对外汉语教学学科体系的三个层次()()和()。
2、对外汉语教学学科体系基础理论包括()()()和()。
3、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和()。
4、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视角:()()和()及这几方面综合的独特视角。
5、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包括()()和()三个阶段。
6、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活动的过程,可以分为()()和()。
7、直到19世纪初()兴起,把语言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语言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8、语言学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出现了四个主要思潮代表了语言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和()9、()学派采用历史比较的方法,通过语音和词形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和演变,发现了语言之间的亲缘关系并建立了语言的谱系分类。
10、最初是英国学()与1786年提出,印度的梵语与欧洲的拉丁语、希腊语和日耳曼语等有共同的来源。
揭开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序幕。
11、历史比较语言学奠基人为丹麦语言学家()、德国语言学家()和()。
12、19世纪中期德国学者()提出了语言的“谱系树”理论,并画出了印欧系谱系树形图。
到19世纪下半叶出现“新语法学派”,主张研究个人语言的特点。
13、德国学者()就语言的本质、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与民族精神以及语言类型学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被成为普通语言学的奠基人。
14、()被公认为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
15、20世纪前半叶,欧洲出现了结构主义思潮,30年代出现三学派()()和(),其中强调共时描写语言事实的()影响最大,创始人为美国人类学家()、人类语言学()和()。
16、195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乔()的《句法结构》出版,标志转换生成语法学派诞生。
他提出区分“语言能力”——人们内化了的语()和“()”——语言能力的实际运用,即人们实际说出来的话。
17、功能主义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法国的()等,中心在欧洲。
18、乔姆斯基在60年代提出“语言能力()”的概念,并区分“语言能力”和“语言表现”。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下,1951 年成立的清华大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1951 年初正式开课,拉开了新中国外国留学生汉语预备教育的帷幕。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___________ 教授兼任专修班班主任,著名语言学家___________ 先生任清华大学外籍留学生管理委员会主席并兼管专修班的业务工作。
2. __________ 经国务院的批准,1962年6 月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办公室的基础上正式成立_______________ ,以适应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这就是我国第一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的高等学校,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 的前身。
3.196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改名为________________ ,1996年又改名为_______________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第一次举办全国性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班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暑期在_____________ 学院。
5.1987 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 ,日常工作由其常设机构负责,第一任办公室主任为北京语言学院院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1983 年6 月成立的“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于1988年独立为____________ ,秘书处设在___________ ,首任会长为 ____________ 。
7.1987 年在北京举行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期间,各国代表协商成立了_______________ ,该会秘书处设在___________ ,首任会长__________ 。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习题04一、填空。
1、从教学性质上看,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_第二语言教学__,又是一种_外语教学__。
2、第二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_言语能力和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_。
3、第二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包括总体设计_、__教材编写__、_课堂教学__和测试等四个环节,其中心环节是__课堂教学__。
4、第二语言测试可分为水平测试_、成绩测试、诊断测试和_潜能测试_四大类。
H、S、K是一种_水平测试_。
5、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规律是由_语言规律_、语言学习规律__、语言教学规律_等共同决定的。
二、选择填空。
1、总体设计的根本任务是__________。
A、全面分析语言教学规律B、选择最佳教学方案C、协调各教学环节D、对具体的课堂教学作出规定2、第一部称作以结构和功能相结合的原则编写的对外汉语教材是_______。
A、《初级汉语课本》B、《基础汉语课本》C、《汉语教科书》D、《实用汉语课本》3、功能法产生于__________。
A、30年代的苏联B、40年代末的美国C、60年代初的北欧D、70年代初的西欧4、认知法产生于__________。
A、英国B、美国C、法国D、加拿大E、结构主义语言学F、社会语言学G、转换生成语法 H、系统功能语法三、术语解释。
1、中介语——中介语指的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系统。
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自己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逐渐靠拢的动态的语言系统。
它的理论基础是功能语法学和认知心理学。
2、正迁移——第一语言的某些结构特点和使用第一语言的某些经验,可以对第二语言的习得和使用有启发作用。
对第二语言习得起积极作用的叫正迁移作用。
3、言语技能——语言交际能力是由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构成的。
言语技能就是听、说、读、写的技能,听、说用于口头交际,读、写用于书面交际。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一、填空(1×10’):1.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四大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
其中语言要素教学包括___、____、____和____;言语技能教学包括:__、__、__、__。
3.对外汉语教学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时,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外汉语教学基本原则)4.对待不同民族文化上,应采取____ 、____的态度。
5.HSK全称是“_______________”,是为_______________学习者制定的,。
6.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语言学习发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编写和评估教材最主要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六个空要再答系统性和知识性)9.从学科性质来看,对外汉语教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二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二语言测试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教学规律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共同决定的。
13.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一般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______________能力指的是_____和______。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练习题汉硕交流,壹贰玖八叁陆七零四五一、填空。
1、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基础理论主要有: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
2、对语言学习发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有:__语言迁移___、。
_社会文化环境__、_学习者的主体特性和个性因素_等。
3、编写与评估对外汉语教材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_实用性原则_、_知识性原则_、_趣味性原则_、_科学性原则_.二、选择填空.1、一份试题对学生重复测试,是验证试题___________的方法之一。
A、效度B、信度C、区分度D、难易清晰度2、“听说法”的心理学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这种心理学理论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
A、认知心理学B、构造主义心理学C、行为主义心理学D、儿童心理学E、巴甫洛夫F、斯金纳G、皮亚杰H、华生3、语言学习理论研究历来是___________研究的重要领域。
A、语言学B、心理学C、教育学D、对外汉语教学4、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需要专门研究的学科而被提出来的时间是___________。
A、80年代初B、80年代中C、80年代末D、70年代末三、词语解释.1、迁移与泛化--第一语言的某些结构特点和使用第一语言的某些经验,可以对第二语言的习得和使用有启发作用。
对第二语言习得起积极作用的叫正迁移作用;第一语言的某些特点、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民族习惯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对第二语言有干扰甚至抗拒作用,就是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获得的负迁移作用。
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一般经历了一个从窄到宽的认知过程。
到了一定阶段,由于学习内容的扩大和丰富,会逐步放宽对语言知识的认知和应用,甚至会泛化所学到的语言规则,出现一些偏误或失误。
但随着学习的深化,学习个体会进行部分调整,泛化现象也能得到一定的控制。
2、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学科称为应用语言学,它实际上是一种交叉性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新的学科.应用语言学不同于理论语言学,它着重解决现实中与语言有关的各种实际问题。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练习题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练习题汉硕交流,壹贰玖八叁陆七零四五一、填空。
1、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基础理论主要有: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
2、对语言学习发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有:__语言迁移___、._社会文化环境__、_学习者的主体特性和个性因素_等。
3、编写与评估对外汉语教材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_实用性原则_、_知识性原则_、_趣味性原则_、_科学性原则_。
二、选择填空。
1、一份试题对学生重复测试,是验证试题___________的方法之一。
A、效度B、信度C、区分度D、难易清晰度2、“听说法”的心理学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这种心理学理论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
A、认知心理学B、构造主义心理学C、行为主义心理学D、儿童心理学E、巴甫洛夫F、斯金纳G、皮亚杰H、华生3、语言学习理论研究历来是___________研究的重要领域。
A、语言学B、心理学C、教育学D、对外汉语教学4、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需要专门研究的学科而被提出来的时间是___________。
A、80年代初B、80年代中C、80年代末D、70年代末三、词语解释。
1、迁移与泛化——第一语言的某些结构特点和使用第一语言的某些经验,可以对第二语言的习得和使用有启发作用。
对第二语言习得起积极作用的叫正迁移作用;第一语言的某些特点、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民族习惯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对第二语言有干扰甚至抗拒作用,就是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获得的负迁移作用。
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一般经历了一个从窄到宽的认知过程。
到了一定阶段,由于学习内容的扩大和丰富,会逐步放宽对语言知识的认知和应用,甚至会泛化所学到的语言规则,出现一些偏误或失误。
但随着学习的深化,学习个体会进行部分调整,泛化现象也能得到一定的控制。
2、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学科称为应用语言学,它实际上是一种交叉性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新的学科。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1.对外汉语教育的核心部分:2.对外汉语教育是学科下一个分支学科3.四对基本概念:按照第一语言:第二语言:多语现象或双语:按照母语:外语:按照通常是来区分本族语:非本族语:目的语:4.从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情况来看,、和通常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和一般是“次要语言”。
5.广义地说,第二语言和外语的关系是6.西方学者们还从有无的角度,对“第二语言”和“外语”两个概念做了分工。
7.“第二语言”名解完整版P4上8.学科的名称是学科和的反映。
9.学科名称的讨论:①对外汉语教学(国内使用的正式名称,也是用的最多的)《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中写到:“对外汉语教学是指”。
实际上也包括对。
这一名称基本上体现了这个学科的特点和内涵,简洁上口、符合汉语习惯。
局限:只突出了主要教学对象,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
②汉语教学(国际场合用的较多)“对外汉语教学”原本是针对国内教外国人汉语这一事业所起的名字,明显带有从中国人的视角来称述这一学科的色彩。
“对外”二字无法为国外从事汉语教学的同行使用,因此它只适用于中国。
海外同行有的叫“”(美国),有的叫“”(日本),也有的叫“”(东南亚)③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能涵盖第一语言以外的所有汉语教学)从学术上较精确地指称这一学科内涵和性质的,应该是“”(,TCSL)这一名称能统指以上各名称,但名称太长不上口。
④应用语言学(最早最普遍)英文名:,19世纪波兰语言学家提出。
广义的应用语言学是跟相对的概念。
狭义的应用语言学则专指语言学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是。
⑤外语教学法这是国外语言学界广泛使用的名称,我国外语教学界也长期使用,但这一名称不能表示出作为一门学科的理论层次和它所包含的全部内容。
⑥外语教育学,只是强调了和的层面。
⑦第二语言教学10.教学: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有组织有计划的传授和学习有关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它只是教育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教学的研究通常是以为对象;11.教育:从德智体美方面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主要是学校的活动。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习题一、填空。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全部教学活动可概括为_总体设计_、_教材编写_、课堂教学_、 _语言测试__ 等四大环节。
(二)对外汉语语言要素的教学包括_语音__、 _词汇__、 _语法_、汉字等四个方面。
(三)作为一项处理教与学关系的教学原则,对外汉语教学应以学生为_中心__,以教师为__主导__。
(四)对外汉语教师对不同民族的文化应采取客观、尊重的态度。
(五)HSK的全称_汉语水平考试__,是为_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制订的,其初、中等共分__八__级。
二、选择正确答案。
(一)我国正式出版的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是______。
A.《基础汉语课本》 B.《基础汉语》C.《汉语教科书》 D.《实用汉语课本》(二) 外语教学听说法产生于______国,其语言学基础是______。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加拿大E.结构主义语言学 F.转换生成语言学G.历史比较语言学H.机械语言学(三)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的会刊是______,该刊物为______。
A.《汉语学习》 B.《世界汉语教学》C.《语言教学与研究》 D.《学汉语》E.月刊 F.双月刊 G.季刊 H.双季刊(四)学过800学时(在中国,相当于初等一年级)的零起点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应约为______。
A.1000 B.1500 C.2000 D.3000三、解释术语。
(一)第二语言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第二语言教学通常指在学习者掌握第一语言之后,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从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言语能力开始,使学习者在学校环境(即课堂)中有意识地掌握第二语言。
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工具,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二)言语技能与言语交际技能——言语技能就是听、说、读、写的技能,听、说用于口头交际,读、写用于书面交际。
言语技能受语言规则的制约。
言语交际技能就是用言语进行交际的技能,它以言语技能为基础。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题库及答案一、填空题1.美国语言教育学家克拉申提出输入假说,这一假说内涵之一是对学习者输入的语言信息既不要过难,也不要过易,克拉申用公式_________来表示。
【答案】i+1【解析】克拉申认为人类获得语言的唯一方式是对信息的理解,也就是通过吸收可理解的输入习得语言知识。
输入的语言信息既不要过难也不要过易,克拉申用“i+1”来表示。
i代表学习者目前的语言水平,也就是在自然顺序上所处的某一阶段。
“i+1”则是下一阶段应达到的语言结构的水平,即稍稍高出他目前的语言水平。
2.教育学是一门研究_______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
【答案】教育现象【解析】教育学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以及教育的一般规律。
教育学的任务就是要探讨、揭示种种教育的规律,阐明各种教育问题,建立教育学理论体系。
3._______是以系统的语法知识的教学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主要培养外语读写能力的教学法。
【答案】语法翻译法【解析】语法翻译法,又称“传统法”或“古典法”,是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主要培养第二语言读写能力的教学法。
语法翻译法的主要特点是:①以理解目的语的书面语言、培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发展智力为主要目标,不重视口语和听力的教学;②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语法教学采用演绎法,对语法规则进行详细地分析,要求学生熟记并通过翻译练习加以巩固;③词汇的选择完全由课文内容所决定,用对译的生词表进行教学;句子是讲授和练习的基本单位;④用母语进行教学,翻译是主要的教学手段、练习手段和评测手段;⑤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注重原文,阅读文学名著。
4.教师和________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过程叫作教学过程。
【答案】学生【解析】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一、填空(每空1分.共M分)(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全部教学活动可概括为一总体设计一、_教材編写」课堂教学_、—语言测试—等四大环节。
(二〉对外汉语语言要素的教学包括一竝_、_词汇一一语法1汉字等四个方血。
(三)作为一项处理教与学关系的教学原则,对外汉语教学应以学生为_中心_,以教师为主导(四)对外汉语教师对不同民族的文化应采取客观、尊重2态度。
(五〉HSK的全称一汉语水平考试一是为一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制订的.其初、中等共分一A_级。
二、选择正确答案(填上标号.每空1分.共6分)(-)我国正式出版的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是 _______A.《基础汉语课木》B.《基础汉语》C.《汉语教科书》D.《实用汉语课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语教学听说法产生干 ____ 国.其语言学基础是OA.法国B.黄国C.英国D.加拿大E・结构主义语言学F.转换生成语言学G.历史比较语言学H.机械语言学(三〉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的会刊是 _____ •该刊物为_______ oA.《汉语学习》B.《世界汉语教学》C.《语言教学与研究》D.《学汉语》E.月刊F.双月刊G・季刊H.双季刊(四)学过800学时(在中国,相当于初等一年级)的零起点学生掌握的词汇址应约为________ 。
A.1000B. 1500C. 2000D. 3000语育学二、填空(每空1分,共4分)(~)语言学可分为一普通语言学(理论语言学)-和具体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两大部类.对外汉语教学屈于后一类。
(二)亲属语言或方言所共源的语言系统称为一原始基础语一,也叫一母语-三、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4分。
正确的用y错误的用“X”.填入括号内〉。
(一)汉语中有性的语法范畴,如第三人称代词的“他".“她”、“它”。
(X)(二)词义的模糊性不是由概念的模糊性决定的,而是爭物的相对性在语言中的反映。
(J)(三)一般符号和语言符号完全相同,都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c (X)(四〉句子的语义是指句子所需題表达和能够表达的全部思想内容。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练习题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一、填空1、一个在香港出生的美国孩子首先学会了粤语,他掌握的这种语言是他的_________。
2、第二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习者运用目的语进行_______能力。
3、第二语言教学的四大环节是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或选择)、___________和语言测试。
4、来华留学生第一个学期的学习就要结束了,老师根据学生学过的教材对学生进行测试,这样的测试叫_________。
5、有一种观点认为,根据大脑发育过程确定的语言习得的最佳年龄段被称为_________。
6、如果一个人不太善于从整体中发现个别事物,而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我们则说他是属于_______型认知风格的人。
7、美国语言学家拉多1957年提出了对比分析假说,___________是其理论的心理学基础。
8、先天论的代表人物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先天具有一种习得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____。
9、_____法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西欧,创始人有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
10、目前有许多学者建议区分学习和习得。
一般认为,成人在学校里通过课堂教学掌握目的语的过程和方法是__________.都是资格证上的原题二.判断:1.《基础汉语课本》是第一部结合功能法的对外汉语教材2.听说法是以句型操练为中心的外语教学法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不仅……三、名词解释1.(第二语言)学习动机2. 中介语3.失误——偏误4.迁移四、大题谈谈对"结构—功能—文化三位一体"教学原则的看法语言学纲要一比较题(20分)1.符号和症候2.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3.口语和书面语4.同化和异化二.简答(24分)1.为什么说语言学是一门古老又年轻的学科?2.意思就是问语言融合和语言混合的不同3.如何区分非音质音位三.简述语音聚合规则的演变(10分)四什么是义素分析法?用义素分析法比较这几个词:嫁,娶,入赘,招赘(9分)四.有人认为汉语是落后的语言,有人认为汉语是先进的语言,谈一下你的观点(12分)。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题中介语的特点:(三⼤特点:可渗透性,动态性,系统性)P1691.中介语在其发展的任何⼀个阶段都是学习者创造的⼀种介于第⼀语⾔和⽬的语之间的独特语⾔系统。
中介语具有⼈类其他语⾔所有的特点和功能,可以作为交际⼯具。
2.中介语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语⾔系统,随着学习者语⾔⽔平的替⼯,中介语不断发展并呈⼀定的阶段性。
简单到复杂,低级到⾼级逐渐向⽬的语靠拢。
3.赛克林把中介语的产⽣原因归纳为语⾔迁移,⽬的语规则的过度概括,训练造成的迁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五个⽅⾯。
也可以说中介语是学习者在未完全掌握⽬的语情况下所做的推论⽽产⽣的语⾔系统。
4.中介语存在⼀定的偏误并且有反复性。
中介语曲折发展并靠向⽬的语,已经纠正了的偏误还有可能规律的重现。
5.中介语的偏误具有顽固性,语⾔中的⼀部分会停滞不前甚⾄产⽣僵化,特别在语⾳⽅⾯。
⼤部分学习者可能⼀辈⼦使⽤的都是中介语。
第⼆语⾔习得研究:(不完整,不知道具体考啥)起点:1957《跨⽂化语⾔学》为标志的对⽐分析研究。
⽬的:在⼀般的语⾔习得规律之外探讨第⼆语⾔的习得规律,建⽴有关第⼆语⾔习得的理论体系,对⽐分析:(P185-191完整版)1、⽬的:将两种语⾔的系统进⾏共时⽐较,揭⽰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语⾔分析⽅法。
2、理论基础:其语⾔学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语⾔学其⼼理学基础是⾏为主义⼼理学和迁移理论3、步骤:○1描写:对⽬的语和学习者的第⼀语⾔进⾏详细的、具体的描写,作为对⽐基础○2选择:在两种语⾔中选择进⾏对⽐的某些有意义的语⾔项⽬或结构。
○3对⽐:对两种语⾔中选择好的语⾔项⽬或结构进⾏对⽐,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4预测:在对⽐的基础上对第⼆语⾔学习者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发⽣的错误进⾏预测。
4、意义&局限:意义:通过⽬的语与学习者第⼀语⾔的对⽐,从两种语⾔差异中发现第⼀语⾔给第⼆语⾔教学带来的⼲扰,给第⼆语⾔教学提供了重要信息。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一、填空一、一个在香港诞生的美国小孩第一学会了粤语,他把握的这种语言是他的__第一语言_。
二、第二语言教学的全然目的是培育学习者运用目的语进行__交际_____能力。
3、第二语言教学的四大环节是整体设计、教材编写(或选择)、____课堂教学_______和语言测试。
4、来华留学生第一个学期的学习就要终止了,教师依照学生学过的教材对学生进行测试,如此的测试叫___成绩测试______。
五、有一种观点以为,依照大脑发育进程确信的语言习得的最正确年龄段被称为____临界期__。
六、若是一个人不太擅长从整体中发觉个别事物,而擅长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咱们那么说他是属于____场独立性___型认知风格的人。
7、美国语言学家拉多1957年提出了对照分析假说,______行为主义心理学_____是其理论的心理学基础。
八、先天论的代表人物乔姆斯基以为人类先天具有一种习得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确实是__语言习得机制__。
九、___交际法__法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西欧,开创人有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
10、目前有许多学者建议区分学习和习得。
一样以为,成人在学校里通过课堂教学把握目的语的进程和方式是_____学习_____.都是资格证上的原题二.判定:1.《基础汉语讲义》是第一部结合功能法的对外汉语教材对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不仅……三、名词说明1.(第二语言)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动机是鼓励个体从事某种行为的内在动力,通常表现为为达到目的而付出尽力的愿望,学习动机那么是推动学习者学习并在学习上达到某种学习目标的强烈愿望,包括目的,要达到目的的愿望、学习的态度、尽力行动四个方面2.中介语在第二语言学习进程中,在目的语语言输入的基础上,学习者通过自身学习策略而制造出来的一种既不同于第一语言又不同于第二语言,并随着学习进度的进展,不断向目的语过渡的独立的、动态语言系统3.失误——偏误是错误的两种形式,失误确实是偶然发生的笔误或口误,这种错误没有什么规律可循,说话者一旦发觉,能够自行更正,而且相同的错误一样可不能再发生第二次,即便是母语学习者也会犯类似的错误,这种错误不反映说话者的语言水平;偏误是由于目的语把握得不行,常常性的、规律性的错误,这种错误偏移了目的语的语言轨道,说话者不能不行更改,乃至无法发觉错误的存在,它反映了说话者的语言水平。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习题习题01一、填空题1. 在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下, 1951年成立的清华大学________________于1951年初正式开课, 拉开了新中国外国留学生汉语预备教育的帷幕。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________教授兼任专修班班主任, 著名语言学家___________先生任清华大学外籍留学生管理委员会主席并兼管专修班的业务工作。
2.经国务院的批准, 1962年6月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办公室的基础上正式成立________________, 以适应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这是我国第一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的高等学校, 是________________的前身。
3. 196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 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改名为________________, 1996年又改名为________________。
4. 我国第一次举办全国性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班是________年暑期在____________学院。
5. 198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 日常工作由其常设机构________________负责, 第一任办公室主任为北京语言学院院长___________。
6.1983年6月成立的“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于1988年独立为____________, 秘书处设在____________, 首任会长为_____________。
7.1987年在北京举行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期间, 各国代表协商成立了______________, 该会秘书处设在____________, 首任会长___________。
8. 目前世界上最具权威性、影响最大的汉语水平测试是___________。
9.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师资资格培养审定工作和资格考试开始于______年。
10. 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在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下,1951年成立的清华大学________________于1951年初正式开课,拉开了新中国外国留学生汉语预备教育的帷幕。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________教授兼任专修班班主任,著名语言学家___________先生任清华大学外籍留学生管理委员会主席并兼管专修班的业务工作。
2.经国务院的批准,1962年6月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办公室的基础上正式成立________________,以适应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这是我国第一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的高等学校,是________________的前身。
3.196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改名为________________,1996年又改名为________________。
4.我国第一次举办全国性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班是________年暑期在____________学院。
5.198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其常设机构________________负责,第一任办公室主任为北京语言学院院长___________。
6.1983年6月成立的“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于1988年独立为____________,秘书处设在____________,首任会长为_____________。
7.1987年在北京举行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期间,各国代表协商成立了______________,该会秘书处设在____________,首任会长___________。
8.目前世界上最具权威性、影响最大的汉语水平测试是___________。
9.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师资资格培养审定工作和资格考试开始于______年。
10.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1.语言的表现形式是___________。
12.语言的组织方式是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统一。
13.张占一从语言教学的角度把文化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4.在目的语国家文化接受过程的四个阶段中,___________是第二语言学习的最好时期,语言熟巧就在这一时期出现,布朗把这一时期叫___________。
15.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领域应包括基础理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6.对外汉语教学的___________是学科理论的核心,使学科存在的主要标志。
17.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规律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共同决定的,是这些规律的综合反映。
18.学习语言的活动或行为叫作___________。
19.语言能力的构成因素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0.语言交际能力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构成的。
21.言语技能就是听、说、读、写的技能,听、说用于___________,读、写用于___________。
22.中介语理论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3.按教育性质划分,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类型可以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4.常规教育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5.按学习期限划分,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类型可以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6.按教学组织形式划分,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类型可以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7.第二语言教材练习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从命题过程和试题的可靠性程度划分,试题可以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9.从阅卷评分的角度划分,试题可以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0.根据试题所包含测试内容的特点来划分,试题可以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1.汉语水平考试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种考试。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地位在我国已得到学术界和政府的确认是在()。
A 1984年B 1985年C 1986年D 1987年2.我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研究机构是()。
A 中华文化研究所B 语言信息处理研究所C 语言教学研究所D 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3.我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刊物()。
A 《语言教学与研究》B 《世界汉语教学》C 《学汉语》D 《中国文化研究》4.北京语言学院首先开设了以培养对外汉语教师为目标的对外汉语教学本科专业是在()。
A 1984年B 1985年C 1986年D 1983年5.在目的语国家,学生在文化接受过程中出现的“文化休克”发生在哪个时期?()。
A观光期 B挫折期 C逐渐适应期 D接近或完全复原期6.中介语的概念最早是由()于1969年提出来的。
A赛林格 B斯金纳 C乔姆斯基 D皮亚杰7.总体设计的根本任务是()。
A 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B 是各个教学环节成为一个互相衔接的、统一的整体。
C 选择最佳教学方案D 使全体教学人员能够根据不同的分工在教学上进行协调行动。
8.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目的语的主要场所是()。
A成绩测试 B总体设计 C课堂教学 D教材编写9.在第二语言教学的四大环节中,中心环节是()。
A总体设计 B教材编写 C课堂教学 D成绩测试10.目的是测量测试对象的第二语言水平的测试是()。
A水平测试 B成绩测试 C诊断测试 D潜能测试11.教学中最常用的、且目的是测量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测试是()。
A水平测试 B成绩测试 C诊断测试 D潜能测试12.在语言测试中,写作题属于()。
A标准化试题 B非标准化试题 C主观性试题 D客观性试题13.在语言测试中,多项选择题属于()。
A标准化试题 B非标准化试题 C主观性试题 D客观性试题14.检验试卷能否客观地反映测试对象的水平差异的是()。
A效度 B信度 C区分度 D反馈作用15.首次汉语水平考试在北京语言学院举行是()。
A1986年 B1987年 C1988年 D1989年1、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语言学、语言学习理论、一般教学理论、和学科研究方法学。
2、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3、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它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共同构成学校教学内容的主体。
4、教材评估的基本原则是实用性、知识性、针对性、交际性和科学性、(趣味性)5、语言交际能力是由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构成的。
5、记忆分为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两种。
6、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主要包括教学理论和教学法两部分。
1、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形式是( )A、语法讲解B、课堂教学 c、听说训练 D、教材编写2、语言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属于( )A,水平测试 B、诊断测试 C、成绩测试 D 、潜能测试3、“听、说、读、写”既是课堂语言教学的手段也是第二语言教学的( )之一。
A、方法B、目的C、技巧D、内容4、对外汉语教学中,最重要的选词标准是( )A、口语中常用的B、意思单一的C、常用的,构词能力强的D、适用范围广、文化内涵丰富的5.非语言交际主要表现为( ) A、面部表情 B、服装打扮 c、体势语 D、手势6.直接法的“直接”是指( )A、不用书本,直接听说目B、直接用目的语教授目的C、直接翻译目的语的意思D、直接去目的语国家学习1. 对比分析的目标是找出学生在学习目的语中的( ),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重点。
2. 认知法的理论基础是( )和( )。
3.HSK 分为基础汉语水平考试、( ) 和高等汉语水平考试三种 , 共 11 级。
4. 按照不同的测试目的 , 可以将语言测试分为水平测试、、诊断测试和潜能测试等。
5.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先天具有一种习得语言的能力 , 他把这种能力称为。
6. 练习是语言学习的重要一环 , 练习的种类一般分为理解性练习、和记忆性练习等。
7. 就语言学习而言 , 沉思型和冲动型是两种不同的8. 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 , 也有消极的一面 , 这种现象通常称为语言的9. 应用语言学广义上是跟理论语言学相对的 , 如社会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 ; 狭义上则专指。
1. 第二语言教学的重点是语言要素的教学和语言技能的训练 , 其中语言要素指的是A. 听、说、读、写B. 听、说、读、写、译C. 语素、词汇、句子D. 语音、词汇、语法2.“专用语言”(LSP) 教学 , 是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 语法一翻译法B. 直接法C. 认知法D. 功能法3. 文化休克主要出现在对目的语文化适应过程的A. 观光期B. 挫折期C. 逐渐适应期D. 完全复原期4. 保证的关键是测试项目和测试内容要与测试目的相一致。
A. 难易度B. 效度C. 区分度D. 信度5. 教材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 《报刊阅读》、《新闻听力》是按划分出来的。
A. 教学方法B. 教学对象C. 教学手段D. 课程类型6. 错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A. 对比分析 B、中介语理论C. 结构主义语言学 D、心理语言学7. 语言教学中所说的言语技能指的是A. 组词造句的能力B. 口头表达的技巧C. 听说读写的能力D. 解释词义的能力8. 按照测试的内容特点划分 ," 多项选择 " 属于。
A. 分立式测试B. 标准化测试C. 常模参照测试D. 水平测试9. 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可以归纳为四大环节。
A. 理论研究、总体设计、课堂教学、测试B. 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测试C. 教学设计、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评估D. 教学任务、教学过程、课外活动、评估10. 把汉语课分为会话课、阅读课、听力课 , 是根据来划分的。
A. 语言材料的性质B. 语言知识内容C. 语体风格D. 言语技能一、填空题。
1. 难点2. 认知心理学、转换生成语言学3. 初、中等汉语水平考试4. 成绩测试5. 语言习得机制 (LAD)6. 模仿性练习7. 认知风格 8. 迁移作用 9. 语言教学 ( 或第二语言教学)二、选择题。
D D B BD B C A BD。